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可庵遗稿

卷十九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說附雜文

馬死說

季父家甞買畜一馬。馬甚孱。騎而坐則冠與長人下立者齊。非黃非黑惡土色。短脰突尻。疣背尰蹄。鬣荒而竦。目淺而睡。盖馬之至駑者也。季父家貧甚。不能善詞。奴又窃减其食。食常不飽。於是馬病矣。間日一運柴於七八十里之外。奴必跨而往。柴載高重。馬隱不見。而奴又跨其上以歸。於是馬益病矣。季父出入惟此馬。又早晩赴公會。慮不及時。則迫馳亂箠。喘喘汗流。於是馬又益病矣。疲痯瘠瘦。骨與皮當。尋常卧櫪中不起。人起之而起。則輒垂首低目。凜凜慄慄。季父憐之。飭奴止運柴。特買粟粱以與之馬。亦不復能食。季父又命奴曰。南山之陽草方肥。可將馬一往也。奴往久不返。至暮乃返而不見馬。季父急問何不見馬。奴曰馬死矣。季父曰呀何言。曰馬死矣。主有命奴將馬往。馬立路傍不肯行。且牽且推。自朝至日中。始到南山中。乃放馬任所之。馬彷徨吃草數莖。仰天鳴數聲甚悲。將復吃。忽爲草所滑。僵轉墜倒。逐勢而下。頓抵于坎谷之間鋸石之上。馬死矣。季父聞之。戚然變容。廢食咨嗟曰。馬雖駑亦馬耳。馬何罪乎。不賣爲他人馬。而賣爲吾馬。吾家貧。不能善飼馬也。奴無狀。又不能善使馬也。吾出入無他馬。致馬苦馳。箠喘汗也。今乃使馬病亟力盡。以至墜傷以死也。我其不仁也哉。龜柱進曰。馬之死。於馬幸也。非不幸也。季父曰何謂也。對曰馬不長生。必有一死。死而有榮。幸孰大焉。夫家貧不善飼馬也。家之貧也。奴無狀不善使馬也。奴之無狀也。出入馳箠馬也。勢之不得已也。墜傷以死。馬命之不奈何也。於季父何有。若乃以至駑之馬而死。而使其主人戚然變容。廢食咨嗟。則天下之良馬所不能得也。豈非馬之至榮乎。馬若有知。必幸其爲季父之馬。而不不幸其死也。天下之馬若有知。必皆願爲季父之馬而亦與乎其幸也。惜乎馬無知。不能然也。然馬之上又有人。馬猶如彼。况於人乎。季父苟以戚然變容。廢食咨嗟者。施之於人之死。則天下之人。必聞而爭歸於季父之門。其微者願爲季父之臧獲僕妾矣。其大者願爲季父之賓客朋交矣。一馬之死。而推仁之效乃至於此。不亦大乎。雖然馬者畜物也。人者同類也。貴賤親踈。其分相懸。故仲尼之廐焚而不問馬。詩曰行有死人。尙或墐之。夫然則於人也。雖天下之人。皆可以傷其死。而於馬也則雖家中之馬。或有不傷其死者矣。是宜在季父之隨時而權度之也。季父命錄其言。遂以爲馬死說。

讀朱子月光盈闕說

朱子曰。月受日之光。常全無盈闕。人看得有盈闕。盖晦日。月與日相疊了。至初三。漸漸離開去。人在下面。側看見則其光闕。至望日則月與日正相對。人在中間。正看見則其光圓。此說極有可疑。盖甞聞月如彈丸。六面皆圓。其一半淸明。一半黯黑。而常常圜轉。故淸明黯黑。互相隱現增减。但淸明者照日則受光。黯黑者照日則不受光。故人之所見。有全不全。然其實日之所照。毋論淸明與黯黑。常當其一半分數也。今試以淸明黯黑俱作十分論之。如初三之夕。月之一分淸明。與九分黯黑者。通爲一半而俯向乎內。〈月之西畔露出一鉤形者。是其一分淸明。而其餘皆黯黑也。如立人之背後。而側見其右頰一分形也。〉其九分淸明。與一分黯黑者。通爲一半而仰向乎外。夫其向內之一半。固是人之所見。〈其九分黯黑則以不見之見而言。〉而抑亦日之所照也。日之所照。旣只是此一半而已。則又何以反照彼向外之一半。而使其九分淸明者受光也哉。如欲使其九分淸明者受光。則必置日於月之向外處。與之正對然後方可矣。觀於望時。日月必相正對然後月方圓滿者可知也。而今日與人俱在下面。而共對此向內之一半。則何謂人則獨見其一分淸明。日則全照其十分淸明耶。若曰日與人雖同在下面。然其相拒甚遠。而月當中間。人則橫望其向內者。日則橫望其向外者云爾。則又必置日於西方幾萬里之外。使月在東日在西然後方可矣。而今日月同處酉方而日却在月之底。則安得橫望其向外者哉。若曰月本以其十分淸明者向內。而以其十分黯黑者向外云爾。則必人去半空裡看見然後。始當其一分側面。不然則日之所全照。人豈有不得見之理乎。大抵凡物之六面皆圓者。人看日照。常不過其一半。毋論正看側看正照側照。皆同也。今以月言之。其一分淸明九分黯黑之爲一半。而向日向人者。初三之夕也。其五分淸明五分黯黑之爲一半。而向日向人者。上下弦之時也。其十分淸明之爲一半。而向日向人者。望之時也。其十分黯黑之爲一半。而向日向人者。晦之時也。每此一半向日向人時。則那一半必反戾向天。雖以太陽之盛。不能溢照於所向一半之外者。理之所必然也。故愚敢曰先生之論。猶有可商也。

形而上形而下說

易大傳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自來學者皆以兩形字。爲形器之形。而就其中分上下。故欲作訓語以解之。則其意終欠分曉。如或解形而上曰由形而上。形而下曰有形而下。〈同春先生所著語錄解曰形而上。謂形으로上애未有形之前。只有理而已。形而下。謂形인下애旣有形之後。有器之名也。此盖由形而上有形而下之意也。〉此說於義無害。而上下句意。各爲一例。夫子文章。不應若是之參差不齊也。或解形而上曰形之上。形而下曰形之下。其曰形之上者。謂這形上面。有箇道理也。猶之可也。若所謂形之下者。則盖形卽是下也。豈復有下而可名爲器耶。且之字與而字。意不相貼。此亦恐未當也。窃謂形字當作形底意看。猶形於色之形也。盖謂形焉而上者爲道。形焉而下者爲器也。或疑道本無形。何以曰形焉也。曰道固無形。然常流行發見於天地萬物日用事爲之間。故中庸費隱章曰。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又曰君子造端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此皆形焉之謂也。但上形字是無形而形。下形字是有形而形。而無形而形者。必待有形而形而後可見。則兩形字又只是一般形。而道器之元不相離。可知也已矣。

烏梟說

黑山稀禽鳥。其㝡多者烏也梟也。夫烏哺母者也。梟食母者也。其善惡之類相反矣。而今乃幷孕同育於此稀禽鳥之黑山何哉。意者造物者之意。以爲物類之生。或陰或陽。有陽則必有陰爲之對。有陰則必有陽爲之對。雖於稀禽鳥之黑山。不得不兩之。故命烏者以應陽。命梟者以應陰歟。然烏之性近乎朴。被裳緇皁。不羡縞羽。出聲𠶸嚄。不讓巧觜。緝緝而集。提提而逝。其飮啄飛止。莫不由天眞也。世之人但以其音貌之不媚。而加之以不祥之名。不復肯論其哺母之仁。石逐之繳射之。以此而烏往往罹害者多矣。梟之性近乎譎。自恥醜形。逃遁白日。陰逞凶慾。揜攫宿鳥。幽幽而竄。倐倐而飛。其往來隱見。盖有不可測者。人雖略知其蹤跡之秘慝。而罕有親見其食母之不仁。且以黑夜之故。矢石不能得利。以此而梟之免於禍者亦多矣。然則以此黑山之稀禽鳥者。其又將漸少烏而漸多梟歟。何所謂陰陽之相對者。反如是不値耶。吾又聞上古之時。鳳凰鸞鷟。集于庭囿。則鵂鷔𪇑䳳。竄于林藪。人不得而見之。人不得而見之。則謂之無可也。謂之無可也。則謂之有陽而無陰對亦可也。及世之衰也。鵂鷔𪇑䳳。日以浸繁。而鳳凰鸞鷟。寂千載無一現焉。如烏之堇有一節之仁者。乃與彼梟之至不仁者。相對爲陰陽。固已可悲也。而今則烏漸少而梟漸多。少多之至。將至於一烏而千梟。千一之甚。將至於無烏而皆梟。稀禽鳥之黑山如此。則天下可知也。若是者亦謂之有陰而無陽對可也。陰陽相對之說。吾不敢復信。而造物者之意。果何如耶。悠悠冥冥。不可得以詰焉。

海潮說

海潮之說。古來論者紛紜多端。而其以爲海水之自盈自縮自進自退則同也。愚於此窃甞疑之。洪範曰水曰潤下。孟子曰水無有不下。盖水之性本下。下則不可上。若下而可上則非水之性也。水之下而不上。猶火之上而不下。觀火之必上而不下。則亦知水之必下而不上矣。今夫潮之退而縮者。是水之順而下也。勢固當矣。若其進而盈者。則乃水之逆而上也。豈所謂水之性也哉。論者槩曰陰陽屈伸。其機自然。天地呼噏。其變不測。非可以常見論也。夫陰陽屈伸之機。固自然矣。天地呼噏之變。固不測矣。然其所以屈伸呼噏。亦必順其性而已。而又未必出乎常見之外也。故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則古而已矣。故者以利爲本。若必逆其性而後。可以爲屈伸呼噏。則夫所謂故者。初無一定之則。而或有不以利爲本者矣。苟如是則不特水可以上。火亦可以下矣。金亦可以曲直。而木亦可以從革矣。鳶亦可以躍淵。而魚亦可以戾天矣。日月星宿亦可以倒行。而晝夜寒暑亦可以互換矣。而今皆無之。則彼獨以水爲可以逆其性。而由於陰陽屈伸天地呼噏者。吾未知其何說也。盖甞論之。地之底則水也。水之底則積氣也。積氣撑水而水儲乎積氣之上。水載地而地遊乎水之上。此理之必然者也。夫地之遊乎水也。猶日月之遊乎天也。故其升降浮沉。皆有常度。而水之盈縮進退。由是而生焉。方其降而沉也。水出乎地面。故謂之盈而進。方其升而浮也。水落乎地面。故謂之縮而退。一軒一輕。隨增隨减。而非水之自盈自縮自進自退也。春夏之潮槩多於秋冬。此可驗地之秋冬升而春夏降也。夏之潮槩多於春。冬之潮槩多於秋。〈黑山島人之生老海中者。皆言夏之四五月。潮極漲。冬之十月至月。潮雖不及於夏。比之於秋。亦可謂極漲云。〉此可驗地之春升而夏降。秋升而冬降也。上弦而潮竭。望而潮漲。下弦而潮竭。晦而潮漲。此可驗地之上弦升而望降。下弦升而晦降也。卯而潮退。午而潮進。酉而潮退。子而潮進。此可驗地之卯升而午降。酉升而子降也。盖此非愚之說也。禮記月令䟽云二至之間。地升降於三萬里之中。〈䟽說云春分之時。地正當天之中央。自此地漸漸而下。至夏至之時。地下遊萬五千里。地之上畔。與天中平。夏至之後。地漸漸向上。至秋分。地正當天之中央。自此地漸漸而上。至冬至。上遊萬五千里。地之下畔。與天中平。自冬至後。地漸漸而下。此是地之升降於三萬里之中。〉據此則地之一年。有一升降明矣。一年旣有一升降。則夫四時。一月一日之各有升降者。亦可推而知矣。盖天道之行。只是一陰一陽而已。故地亦一升一降以應其數。〈自冬至後至夏至。日上遊而地下遊。自夏至後至冬至。地上遊而日下遊。盖在上之陽物莫過於日。在下之陰物莫過於地。故日與地互相升降。日升而地降者。是陽進而陰退也。地升而日降者。是陰進而陽退也。此與天地否泰之義異者。彼以氣言。此以質言。彼以流行之用而言。此以對待之軆而言。自不相妨也。〉然一陽之中。又有一陰一陽。一陰之中。又有一陰一陽。而四時分焉。故地亦再升再降。以應其數。日月之或離或合。而弦望晦朔生焉。故地亦再升再降。以應其數。晝夜之運一往一來。而子午卯酉爲中節。故地亦再升再降。以應其數。而大升降之中。亦有小升降。小升降之中。亦有小小升降。而莫或相妨。此正陰陽屈伸自然之機。天地呼噏不測之變也。但東海無潮而西南北海有潮者。疑若不似地遊之象。然此亦以二至升降之義推之而可得其說也。盖地主乎陰。故以陰方爲用事之地。而以陽方爲不用之地。猶天主乎陽。故以陽方爲用事之地。而以陰方爲不用之地也。〈如震主萬物而乾退西北。盖有此意。〉盖自午半至子半皆陰也。而西爲陰中。故西畔常動。自子半至午半皆陽也。而東爲陽中。故東畔常不動〈地盖厚三萬里。方冬至上遊之極也。西畔爲上畔。而所浮者準萬五千里之數。則東畔爲下畔。而正當天中夏至下遊之極也。西畔復爲下畔。而所沈者準萬五千里之數。則東畔復爲上畔。而正當天中。是西畔常動而東畔常不動也。〉也。然方西畔之極升極降也。東畔亦豈全不動。但地底則動而地上不動。故潮無進退耳。至於南北兩畔則近西者必顯有升降。近東者必微有升降。亦可知也。〈我國四海之中。惟東海是極東之海。而其餘三海則皆非極邊之海也。若皆去極邊見之則必皆如上所論矣。〉大抵造化之理。固不可以臆見論。然古今論者之言。旣未有以見其必然。而䟽家之說。適符愚見。故推演爲說。以俟明者質焉。

雜文

呵瘧文

黑蛇之歲。林鍾之節。大火正熾。土焦金鑠。主人有疾。其名曰瘧。人言瘧者虐也。非鬼誰如是之虐。退而求之。果有物若游若觸。不待招邀。倐已在測。余乃以杖卓地。撑拳睜目而呵之曰。天下之鬼。億千萬百。邪術虐人。無與汝匹。凡病有常。不寒則熱。爾有何巧。陰陽互迭。凍若持氷。熬如冐爇。圍被三重。呵縮栗栗。露身八窓。狂叫急急。暇以一日。兀自可息。厥明復至。如踐重約。岑岑我頭。剝剝我骨。弱縷綿綿。幾何而絶。鬼本好餉。美酒美食。我貧不備。曷充谿壑。何不去去。去而他適。豪富門中。肴羞堆積。于杯于盤。左矢右設。伶巫呼譁。上手恭祝。飽饗大侑。皆汝威福。忽有笑聲出於空虛曰。噫吾以子爲慧。今反愚夫之不若。我本水神。在海之汋。乘風駕雲。周流區域。非魍非魅。非厲非魃。上帝詔我。分司命鑰。匪是危人。暫置人厄。勞者姑宥。逸者必罰。赫彼貴卿。噦鸞煌舃。奔走道塗。日猶不足。不憚苦炎。喘喘中暍。躋雲墜坑。憂畏弸塞。不寒而栗。不熱而灼。彼旣勞苦。忍復加酷。乃如子者。絶世崖俗。甘爲隱恠。自信矯兀。凡人好凹。子獨好凸。凡人喜濁。子獨喜㓗。逃寰隱市。收風攬月。斜冠偃帶。披襟坦腹。酩酊無何。咿唔不輟。喜獨違衆。卽神所嫉。捨繁偸閑。亦天所惜。今我之來。爲子鴆毒。而今以後。悉悔往昔。衆伸與伸。衆屈與屈。頫仰推移。母執子癖。余亦啞然而答曰。我性狂踈。朴朴其質。譬之於物。徒大無實。貌憎辯訥。謀短技拙。非欲亢亢。其奈戛戛。魚掉狐媚。曾所不熟。人生幾時。鬂毛亦白。我已忘我。斷緣施佛。惟有四神。與我莫逆。窮鬼不離。分守磨蝎。睡魔相從。神遊冥漠。驅去百慮。賴酒神力。漫浪千篇。被詩魂謔。分賓對主。式好無斁。罹汝之害。夫豈我獨。彼親親者。日以踈隔。去益之四。得損之一。我雖不明。肯爲汝奪。行矣往哉。勿徐其亟。十年百歲。有往無復。鬼於是憮然自喪。若有瑟縮。不敢復言。深深拱揖。出門長辭。望空閃儵。浮雲千里。曉月無跡。

歐蘇二公春秋論辨

春秋傳。魯隱公元年。不書卽位攝也。歐陽子曰。經於隱公之事。書曰公及邾儀父盟于蔑。其卒也。書曰公薨。孔子始終謂之公。公羊,糓梁,左氏曰是攝也。學者捨經而從傳。不信孔子而信三子。甚哉其惑也。又曰春秋所以正名而定分。使息姑實攝而稱號無異於正君。則是明分不正矣。蘇子曰非也。隱攝而桓弑。著於史也詳矣。周公攝而克復子者也。以周公薨。故不稱王。隱公攝而不克復子者也。以魯公薨。故稱公云云。其下又引曾子問及季康子事。以明隱之攝爲禮也。愚甞讀春秋經傳。而取質於二子之說。則歐陽子言則正矣而未必得其實。蘇子得其實矣。而引據又未當。是不可以無辨也。夫經之與傳。果有文義之相背者。則學者之捨傳而從經宜也。此則不然。經固稱公而未甞言非攝也。傳固言攝而亦未甞不稱公也。是經與傳有詳略之不同耳。非經與傳文義之相背。可以一捨而一從也。况三子之生時。與孔子差先後者。糓梁子又魯人。丘明則又魯之太史。而國君位號。又非事之微細者。傳聞宜無異同。何孔子獨知爲正君。而三子者皆知爲攝君耶。又如傳所謂仲子生桓公。而惠公薨。隱公立而奉之。羽父請殺桓公。公曰爲其少故也。吾將授之。使營菟裘。吾將老焉等語。一歸之左氏之僞妄者。亦豈近於理耶。春秋固所以正名而定分。然於本國之得失。則未甞明言之。如諸侯不再娶而其更立爲夫人者。輒書之曰夫人某氏。曰我小君某氏。亂臣賊子在所懲懼。君弑賊不討則不書葬。而魯君之見弑者。輒書之曰公薨。曰葬我君某公。烏在其爲正名而定分耶。據此而推之。孔子未甞不知隱之爲攝。而有不可不稱公者存焉。故稱公者。亦可知也。此所以歐公之言。正則正矣。而未得其實而蘇公之非之也當矣。然其不能辨隱之攝與周公之攝。似同而實不同。而一例論之。則亦不乎乎謬也。何謂隱之攝。與周公之攝不同也。周公之攝。攝其政也。隱之攝。攝其位也。何以知之。亦據史而知之也。夫曰王曰公名也。王公之位其實也。有是實則有是名。無是實則無是名。史者所以考實而記名者也。故觀史者亦按其名之有無而知其實之有無也。周書蔡仲之命曰。周公位冢宰正百工。則可知周公只居冢宰之位。而未甞攝王之位也。多方之誥曰。周公曰王若曰。則可知誥命自成王出。而周公持受而傳之也。至於洛誥所稱復子明辟。或解以爲周公代王卽辟。至是而復辟。而蔡傳已洞辨其謬悖矣。然則其所以攝者。不過攝其政。而周公之稱。前後始終一而已。豈攝之時稱王。而復之後復稱周公耶。此所謂無其實則無其名者也。春秋桓公之卽位。在於隱薨之後。左傳雖曰立而奉之。而其立也立爲太子。則太子非正君也。經曰公及邾儀父盟于蔑。公會戎于潛。則可知隱之於盟會。以公往也。又曰公矢魚于棠。則可知隱之於遊獵。以公往也。又曰公伐邾公。敗宋師于菅。則可知隱之於征伐。以公往也。盟會遊獵征伐。皆以公往。而自以爲非正君。吾不信也。盖雖曰讓矣。而彼但有太子之號。雖曰攝矣。而己反擁正君之位。則公之稱。非人加之也。實自加之也。此所謂有其實則有其名者也。抑隱兄而桓弟。兄當立。讓於弟非也。故國人因其攝位。而生事之以公。死葬之以公。加之以公謚。享之以公廟。而聖人之作春秋。亦特書以公。以明其爲當立之立也。如其不當立而立者。則臣攝君位。乃天下之大變。是將與王莾之攝皇帝。同勘於惡逆之科。况可許其爲公乎。蘇公之見。盖未及此。故以周公之攝。爲攝王之位。而又以隱之攝。爲得乎周公之禮。是不但不知隱之爲非。乃使周公之聖而不得爲是。可不惜哉。至於所論曾子問攝主說。亦與周公攝位說一般。夫禮莫大於正名。而正名所以別嫌疑定民志也。攝主若果是攝位也。則其必衣山龍居路寢。南面而朝諸侯矣。如此則其自稱與人之見稱也。謂之君乎。謂之臣乎。謂之君也。及世子之生而君也。將易臣之服。就臣之列。北面而朝之耶。則旣爲君而復爲臣。旣南面而復北面。是何等貌㨾。何等擧措也。况以君之生而弱也。而猶攝位如故。則又便是二天子矣。其可乎哉。謂之臣也。萬古天下。焉有以臣而衣山龍居路寢。南面而朝諸侯者乎。若此者。皆非所以別嫌疑定民志也。其何以爲禮哉。若曰不衣山龍。不居路寢。不南面朝諸侯。而其自稱與人之見稱也。謂之臣而已。則其所謂攝者。卽不攝其位而只攝其政耳。是則百官總己。以聽之冢宰。在又何必以王室至親而兩攝之。反使政出多門而任大臣不傳乎。季康子卽位事。固未知其何據。而當時三家破壞先王之典禮。幾無餘存。未必有於禮而後行之也。觀於正常之告生男也。康子外示請退。而陰使人殺之者。則其汲汲然先據其位。以圖其奪宗。亦或其所忍爲也。豈肯顧禮之有無哉。假令於禮有之。大夫者家也。容或可以行焉。國則有君臣之分。而分生於名與位。不可以苟也。若所謂母后臨朝。漢唐之謬典。三代固無之。故伊尹攝太甲之政。周公攝成王之政。厲王之亡。亦有共和之臣。攝政與共和。旣亦可以治其國。則太子未生之前。數月無君。不足憂也。生而弱而未君。亦不足憂也。若子生而女也。則亦當亟擇宗室之賢者而立之。又何患乎國之危也。鄭玄之以攝政之上卿爲攝主者。雖未必然。而其言猶有所據。未可直斥以儒之陋者。夫以人臣之攝天子位。爲當行之禮。而謬引周公孔子以證之者。未知於儒爲何如者也。或曰然則曾子問所謂攝主者何人也。曰攝主之主。非主上之主。乃主人之主。是必宗親之攝喪主者也。其下文曰衆主人。卿大夫士房中皆哭。所謂衆主人。皆君之宗親也。則攝喪主者。亦必其宗親而最近者也。如我國陵寢三年內。亦命近宗代君守廬者。亦猶是也。夫喪必有主。而主之於亡人必親者。故爲能盡其哀慕之誠也。嗣君在則嗣君爲主。其爲主者。非直以爲君故也。以其爲先君適子故也。今嗣君不在。則其朝夕哭泣。饋奠受吊之際。使誰而攝之乎。使母后而攝也。則婦人不可以爲喪主矣。使大臣而攝也。則大臣未必是同姓。非同姓。亦不可以爲喪主矣。然則使攝之爲喪主者。其惟宗親之最近者乎。盖當是之時。君位虛矣。而臣不得以攝之。惟喪與政。可以攝也。故宗親內攝其喪。大臣外攝其政。以待新君之生。不亦事理之當然者乎。曰若子生而女也。則攝主當立乎。曰不必皆然也。喪以哀爲本。故必使親者而攝之。君以治人爲職。故必擇賢者而立之。使攝主而賢也。則賢而又親者自當立。其不賢也。則何可只爲其親者而立之乎。攝喪者家內之事也。擇君者天下之事也。固不得以同之。

余旣作此辨。後讀東坡周公論。其說以爲周公未甞踐天子位而稱王。而考証甚明白。然則隱公論所謂周公攝而克復子者。果何說也。無乃二論之作。自有先後。後說幸得其正。而未暇追改於前說歟。或疑彼所謂克復子者。或指復政。則前後之論。實未甞有異。是决不然也。復子之文。本於書之復子明辟。而復子明辟。漢儒錯解以爲周公代成王卽辟。至成洛邑而始復辟。蔡傳未出之前。讀者皆信漢儒之言。非獨坡公爲然也。且若以復子爲復政也。則其下又何云以周公薨。故不稱王耶。復子之後。以周公薨而不稱王。則復子之前。不以周公稱而稱王可知矣。是豈非明以爲復辟者乎。况以曾子問攝主爲攝位之主。而謂周公亦爲攝主。又引季康子卽位事以實之。則其以周公爲攝王之位者。尤不可諱矣。此所以不可以後論之是。而幷恕其前論之非也。

地四遊說解

禮記月令䟽云地有四遊。自立春西遊。春分西遊之極。從此漸漸而東。至春末復正。自立夏北遊。夏至北遊之極。至夏季復正。立秋東遊。秋分東遊之極。至秋季復正。立冬南遊。冬至南遊之極。至冬季復正。〈䟽說至此。〉或者乃引朱子一面四遊之說。〈見答李敬子書。〉以爲地之遊也。如環之繞。如輪之轉。春則地之東面。自北而西。西遊之畢。自南而復于東。夏則地之南面。自東而北。北遊之畢。自西而復于南。秋則地之西面。自南而東。東遊之畢。自北而復于西。冬則地之北面。自西而南。南遊之畢。自東而復于北。每一面。必周流四方。是所謂一面四遊也。此恐非也。若果如此。則地上十二方位。皆交換互易。泰山之在東者。或居乎西。恒山之在北者。或居乎南。而齊楚燕秦之向背左右。俱無一定之位矣。其可乎。窃謂地之四方。北爲後而南爲前。東爲左而西爲右。此則萬古常然。不可以移易矣。其曰東遊者。地之橫而左也。其曰西遊者。地之橫而右也。其曰南遊者。地之進而前也。其曰北遊者。地之退而後也。其曰遊極而復正者。亦謂自左而之右。自右而之左。自前而之後。自後而之前。以各復乎故處耳。非環繞輪轉。周流四方之謂也。朱子所謂一面四遊者。恐亦謂一面各一遊。兼四面言則四遊云爾。不可以辭害意也。或曰子之言固然矣。然當其一面之遊。極萬五千里也。地上四方之位。雖曰大軆不易。而其蹉進蹉退。必有寅變爲卯。卯變爲寅者矣。奈何曰不然也。盖地旣運動則方位須以周天論之。夫周天通爲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以里計之則爲一百七萬一千里。於是分十二方位。則每方各爲三十度四百十一分二厘五毫。而以里計之則各爲八萬九千二百五十里也。夫當地一面之遊。極萬五千里也。方位之蹉進蹉退者。不過六分之一。然則寅自不離於寅。卯自不離於卯矣。但其介於寅卯之間者。疑或有小過不及之差。然亦至微難見耳。苟非離婁之明。孰能覺之哉。曰䟽說云地與星辰。幷有四遊。果如子說。則星辰亦將如地之遊乎。曰地與星幷遊。而其所以遊則不同也。夫星圓而地方。方故其遊也常不失方之象焉。圓故其遊也常不失圓之象焉。今以春之西遊言之。地之右面。每日直向西方者。爲三百三十三里餘。而〈自立春至春分爲四十五日。每日計之則如此。〉星則每日周天而進過西方者。亦爲三百三十三里餘。及至四十五日。則地亦滿萬五千里之數。星亦滿萬五千里之數而止也。其於幷遊也。何相悖之有哉。曰以常理論之。地與星之遊。宜春東秋西。夏南冬北。而今却反之何也。曰陰陽之氣。此進則彼退。此贏則彼乏者。乃理之常也。立春陽氣用事乎東。則物之由東而之西者。是爲陽之進而贏。而自西而言則又爲陰之退而乏也。立秋陰氣用事乎西。則物之由西而之東者。是爲陰之進而嬴。而自東而言則又爲陽之退而乏也。春分爲陽中。秋分爲陰中。中則盛也。盛則必反。〈春分秋分。自一歲之陰陽言。則雖未到極處。然以春秋之氣言。則已到中半。可謂盛矣。〉故春分之後。西遊者復退而之東。秋分之後。東遊者復退而之西也。立夏立冬。夏至冬至。亦當依此推之。盖地遊之說。本出於曆家。然朱子旣以爲非鑿空之言。則不可不一究其義。故聊作以此自考焉。

讀朱子月中山河影說

朱子曰。地在天中。不甚大。四邊空。望時月在天中央。日在地中央。則光從四旁。上受於月。其中心黶翳處。乃地之影蔽者爾。地凝日之光。所謂山河影是也。〈朱子說止此。〉窃甞以是說驗之。盖不必待月在天中日在地中而後。始見其然也。如上弦之時。日在午月在卯。月雖曀曀無光。而其中黶翳處。已露其半軆矣。及望前一二日。日未及西沒。月已東出。此時月輪幾皆圓滿而所謂黶翳處者。其全軆宛然盡見矣。日月旣同在天上。則未有地之蔽隔中間者。而猶乃如此何故也。盖日是火精。故濁明而外影。月是水精。故淸明而內影。惟其外影也。故能照於物而不能受物之照。惟其內影也。故得日之光然後方照於物。而又能受物之照。然則所謂黶翳者。卽是山河之影。自照於月中。而無時不然。無處不然者也。奚必待月在天中日在地中。地蔽中間而後始然也哉。譬如懸鏡於壁上。而仰見之則室中之物。無不倒照於其中。此何待有蔽而然耶。且地蔽之說。終有所未敢曉者。若果地蔽中間。而只從四旁空處。透出日光。則雖以太陽之盛。其爲光必不免凉薄矣。以日食時日爲月所揜。而其光有損者推之。可驗其然也。日光旣如此。則月之所受而爲光者。亦必不能恁他明朗矣。而今乃不然何耶。窃謂日之在地底也。不是日大地小。地包於日。如大輪之包小輪也。元來地閣在半天。而地之與日相距也。猶其與月相距也。觀乎地月之間。如彼其至遠。則可知地日之間。亦如彼其至遠也。〈月令䟽云天直徑三十八萬七千里。上下正半之處則爲十九萬三千五百里。是地拒天之數也。〉夫旣如彼其至遠。則地之大者不足爲大。而不能蔽隔日月也必矣。况地不足東南。而日月之左旋而繞地者。常近南畔而行。故嵩山是地之中。而日月行道。皆在嵩山之南。雖日月北遊之極。終不能加乎嵩山之上。〈嵩山南十二度爲夏至日道。以里計之則爲三萬五千一百八十六里有奇。日月北遊之極。不能過此。〉是知日月之行乎上下者。常不及當地之一半矣。然則地之一半未足者。安能蔽隔日月於十九萬三千五百里之外哉。此如張燭於五步之外。而隔扇於中間則扇不能掩燭者。非扇之不大也。以其相去之遠也。〈扇燭之喩。朱子甞用於日月合朔之說。而正合於此取譬。〉每見月到天心。一色虛白。便是一箇銀輪㨾子。與東畔初昇時。煌煌底色不同。而虛白之極。則所謂山河影。亦不甚分明。是乃日在海底。無所揜蔽。故能和水光上受於月。做箇如此光景耳。此恐决然無疑也。或問月之光明。旣有盈�隱顯。則所謂山河影者。亦當隨此而盈�隱顯否。曰山河之影。自有盈�隱顯則有之矣。不必每每隨月之光明而盈�隱顯也。何也。盖所謂月之光明者。以月之外影而言也。所謂山河影者。以月之內影而言也。外影者必待其直受日光。故其盈�隱顯。皆係於日之向背矣。內影者不必待其直受日光。故其盈�隱顯。初不係於日之向背。而與外影者異矣。此亦於鏡喩可見。今夫置鏡於屋下向陽處。則其光必倒射於壁上。而全面向陽則其光多。半面向陽則其光小者。便是月之外影也。若復臨鏡而驗其照物。則無論向陽背陽。而物之見照一般者。便是月之內影也。但人在地上看月。只見其明而不見其魄。故必待外影之時而後。方驗其有內影。其實外影自外影。內影自內影。不須攙合而混論也。若所謂山河影之自爲盈�隱顯則有之矣者。如月面向外〈晦朔之際。〉則山河之影隱。月面向內〈望時月面固向內。而亦或合朔之際。偶當日在外月在內。而以其背疊日則其面必向內矣。〉則山河之影現。月面或半內半外則山河之影减。月面或側向〈月之東昇西沒。便是側向。〉則山河之影斜。月面或向水〈月入海中之時。〉則水影多而山影少。月面或向山〈月在地上之時。〉則山影多而水影少。盖月常入海出地。周流一天。故山河之影。亦隨而有面貌之不同。此理之所必然也。曰子旣以山河之影。爲月之內影。則夫星亦似月者也。亦將謂有山河之影耶。曰然也。凡物之淸明者。皆有內影。而亦不關於其大小。盍觀夫水乎。海水之大。亦能涵瀉天光。一勺水之小。亦能涵瀉天光。星亦淸明者也。其必各隨其分量之寬狹而受山河之影也。亦不難知矣。但星小而遠。故不可見。旣不可見則亦可闕而不論也。

鮫人解

絶海之南紅衣可佳之間。水深無量而多異魚。魚之爲族。非鱗則介。而乃或有倮毛羽之屬焉。誠異哉。其倮之中。又有頭目手足之似乎人者。是又異之異者也。漁人甞得之網中。懼而放諸。歸以問名於余。余曰吾未見其狀。不可知。然以書徵之。必鮫人也。漁人曰鮫雖似人。不離乎魚。而乃得人之名。不亦不可乎。曰奚不可也。夫斲石刻木鑄金而爲之人。則必號曰石人木人金人。彼禀人之形於天而有知覺者。反不足得人之名耶。曰旣曰禀人之形於天而有知覺。則遂沒鮫之名而直謂之人。不亦可乎。曰奚可也。人與鮫人之不同。正以其知覺之不同也。夫得食而飽。逐流而游。樂焉而自得者。魚之知覺也。知倫常之固有。識禮義之當然。行之而不失者。人之知覺也。彼徒有魚之知覺而無人之知覺。則烏可以有人之形而直謂之人乎。由是而言則人而不知倫常禮義之爲重。而但知飽焉游焉之可樂者。固無以自別於魚之知覺矣。甚或窮其飽游之欲。至於滅倫常悖禮義而不知止。則又魚之知覺所未之有者也。其亦不可以有人之形而謂之人也明矣。故孟子曰。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辭讓是非之心。非人也。是則幷與人之名而不許之矣。夫孰若鮫人之以魚之知覺而不失人之名也哉。漁人喜曰吾今而後。知人之所以爲人也。

次忠兒思親詞

維父與子。天性之倫。曰慈曰孝。寔出自然。一日不見。思念切至。矧爾六載。邈焉千里。一者之來。汝願也宜。豈徒汝願。吾亦願之。奈此鯨濤。舟揖路艱。瘴霧冉冉。蛇虺蜿蜿。懼汝冲弱。莫能堪處。憂恤多端。促書止汝。以余悵想。知汝落莫。兩地情理。吁哉可慽。然子之孝。在大匪小。承顔䟽節。軆志實事。其志維何。欲汝爲善。課業是勤。威儀是愼。無忝所生。夙夜敬止。守我祠宇。持我門戶。父心歡悅。不面猶面。爾欲孝耶。盍於是勉。

棘中偶書自警

余謫黑山之四年己亥。朝廷栫之以籬。籬之閑止於簷下。始治籬頗緻牢不洩水。歲且久。地多大風。其細木次第剝落。惟有大木以維持之。苟匍匐傴僂而出。則無非可出之所矣。余乃倚籬而歎曰。籬閑之內外。不過以一寸間而其視之也。若水火之不可蹈。擧足而足自不敢出。非心之戒足勿出而後不出也。此其故何哉。特以君有命。使之勿出焉爾也。此旣然矣。則天下之事。皆可以此而類之也。夫天者大君也。義理者大籬閑也。如曰非禮勿視則視之閑也。非禮勿聽則聽之閑也。非禮勿言則言之閑也。非禮勿動則動之閑也。是皆天有命。使之勿出焉爾也。孔子知天命者也。故指其閑以告顔淵。顔淵畏天命者也。故守其閑而終身不出焉。今之人。只知君命之可畏。而不知天命之亦可畏。只知籬之閑不可出。而不知義理之閑亦不可出。豈以君近而天遠。籬之閑易見而義理之閑難見也耶。詩曰上帝臨女。夫豈遠乎哉。孟子曰道若大路然。夫豈難見乎哉。

記夢

庚子季秋二日夜夢。余至一處。有一人披示一幅兩圖。圖各寫人像。一則閉眉合眼。兀然靜坐像。而旁書正心圖。一則淸目整容。儼然端拱像。而旁書修身圖。余指謂其人曰。正心乃靜時存養之事。修身乃動時省察之事。故兩圖之不同如此矣。又其圖左方。列書大學條目。誠意則曰誠意。修身則曰修身。而獨正心改作防意。余又指而言曰。防意者祛有所之謂。而祛有所。卽所以正心也。則正心之換作防意。亦不妨也其人似信似疑。而無所答。旣覺而思之。余方溫繹大學。於正修二章。頗費究索。晝之所事。夜夢固也。而其論正心圖之說。有異乎平日之見。殊可笑也。夫心者。一身之主也。其湛一虛明之軆。貫乎動靜之時而無不存焉。則其有不存焉者。亦必無間於動靜之時矣。故君子存養之工。要當通動靜之時而無所不用其力。使其不存焉者。反乎無不存焉耳。若存養之工。只在於靜時而不通於動時。則是其靜時則存焉。而動時則不存焉。烏可曰無不存焉哉。况人生世間。動時常多而靜時常少。則必其存焉者什一二。而不存焉者什八九矣。以此而接天下之物。應天下之事。其能中節者幾希。而方寸之間。常不免躁迫紛擾顚倒迷惑之患矣。動時旣如此。則向者靜時之存焉者。今不可復保其存焉。而終亦通動靜之時而不存焉而已耳。所謂存養之工。果安在乎。余故曰正心者。存養之事而必無間於動靜之時也。然此非余之說也。乃我寒澗先生之說也。非獨寒澗先生之說也。實亦朱夫子之說也。朱夫子曰。人之身心。動靜二字。循環反復。無時不然。但常存此心。勿令亡失。隨動隨靜。無處不是用力處矣。又曰所謂涵養工夫。亦非是閉眉合眼。如土偶人然後謂之涵養也。只要應事接物。處之不失此心。各得其理而已。此豈非正心通動靜之義乎。平日稽之方冊。聞之師席如此矣。而夢中之言。乃反如彼。抑獨何哉。恨不直破正心圖之非。而合之於修身啚。以兼存養省察之事也。不然則語之曰存養之事。固無間於動靜。而所謂心軆者。必立乎靜而後行乎動。則靜爲根本而動爲枝葉。培其根本。正所以達其枝葉也云爾。則庶乎其可耳。至於防意之說。所謂意者卽私意也。有所之病。亦可謂之私意。而私意之稱。本非但指有所。則其以祛有所。爲防意者。亦見其泛而不切也。昔楊龜山夢語人以齊王好貨好色之說。而朱子稱其所存之正。今余所夢則若是郞當。此可知所存之未正也。余窃愧焉。夢之翌日。書于玄洲棘中。

記與朴君麟瑞問答

余於丙申九月。謫來此黑山島中。上命榜示賤臣三大罪于中外。使愚夫愚婦咸知其爲大不忠也。自此罪名轉輾增深。遂爲通天地亘萬古。窮凶極逆之巨魁。於是三司言事之臣。逐日執簡詣閤。大臣近臣或箚或啓。卛請亟置誅典。上甞命遣刑官蒞斬。旋命賜之死。又旋命拿鞫。卒皆寢然。請者之言。愈益嚴且急。當是時。余之朋交賓客。莫不駭然反走。聲言斥絶。過余門者輒縮頸竦身。睨而不敢視。無怪其恒情然也。獨朴君麟瑞者。甞仕軍門。卽棄將牌。從余于謫。與余冐瘴癘茹惡草。相守屢歲不去。余疑君不嫺文字。不知上所命榜示三大罪及通朝䟽啓之論以逆律者。乃爲之畧誦說使之去。亦不去。以是君姓名。日騰倒朝廷上。凡時人之謀害余者。必先謀害君。君聞之夷然也。己亥荐棘之日。金吾郞洪絲浩知羅州事。朴師沃受國榮風旨。執君去。拘囚羅獄數月。會國榮勢衰將去。不究竟其事。君由是得脫復入島。余謝之不復留。則旣去復還。歲必五六至。屢危風波而不顧也。國榮旣敗。當途用事者謀害余及先謀害君一如前。其黨朴祐源〈師沃之子〉求爲湖南廵察使。卽遣兵官至島。錄去人往來謫所者。又多設譏伺於中路。知朴君行過。於其歸也。嗾守靈光郡吳大益發校卒逮捕。搜其行李。奪取余所抵家中書緘。押君至郡庭。郡守問曰。汝於龜柱爲何人。而敢與之相通也。獨不聞大義滅親之語乎。君卽張目仰視曰。我本其家門下人。自少熟知令監。居家孝友。向國誠忠。故雖知其罪名之至重。而不忍相背。自初隨來謫中。期與同死生。奚但相通而已哉。郡守怒曰。龜柱乃國之大逆。假令有尾孝之行。亦不足道也。而汝猶敢稱以令監。是汝亦有凶心矣。且今所奪家書中。若有㐫言。則汝當奈何。君對曰。以令監忠心。而家書中反有㐫言。吾知其必無是理也。如或有之則吾請伏眼不識人之罪。須卽坼見其書也。郡守益怒曰。汝之㐫言。愈往愈甚。今當具報廵營。窮刑嚴訊。如是而汝猶不服乎。君畧不動容。徐曰吾死且不避。窮刑何敢辭。雖萬被窮刑。所言不過如是矣。若必欲鍛鍊成獄。酷施桁楊。乘其精神之迷亂而勤受誣供。則是乃做出士禍之心。非吾所知也。郡守知其不可屈。命着以大枷。幷鎖其手足。下之獄。又使兵官吏屬及守獄羅卒。日夜誘脅君不已曰。本官方論報廵營。廵營必欲得島謫情節而後已。則將加子以周牢。周牢惡刑也。非人所可堪。子其死矣。可不哀哉。君卽正色厲聲曰。今日之事。我豈不知。曾聞廵伯在京時。與其儕流五六人聚首密議。啚殺我令監。今所以迫脅我者。盖欲使之誣引令監耳。然我甞仕軍門有職秩。異於賤隷。非廵營本官所當私自處置。惟願亟申朝廷。自上差設鞫親問。則我自有所達之語。其死其生。一聽聖斷而已。不必以周牢惡刑相恐也。仍仰天莞爾而笑曰。孔子云公伯寮其如命何。我令監死生。自有命存焉。靈光郡守,全羅監司其如命何哉。聞者莫不失色吐舌。廵伯竟密啓龜賊。使門客往來通私札。仍上其所奪書緘。上坼書親覽。知其無他。遂置勿問。朴君由是又得脫。又復入島。余使近前而告之曰。昔陳了翁先生編管台州。知州事石悈希時相意。送兵校搜公行槖。執公至庭。大陳獄具。脅之以死。公略無懼色。抗聲叱責。千載之下。想見其直氣之凜凜。今君之事。可謂無愧於此翁矣。然朱子門人甞問了翁與劉元城處義孰上孰次。朱子以元城爲上。其意豈不曰天下之事。中則必正。正未必中。以處患厄言之。其推分任命。直受不較者中也。而正在其中。其危言抗志。無所撓屈者正矣。而或遜於中也歟。君平日好善如渴。趨義如奔。吾安可只許其所已能而不勉其所未至乎。抑君聞此言。內必不服曰了翁之對石械。爲自己而言者也。吾之對靈光守。則爲所事之主公而言者也。事之公私旣不同。則正中之辨。亦宜隨此而異也。此固似然矣。然凡人相知。貴知其心。知其心則必同其所願。吾本無似。了翁,元城。俱不敢擬倫。而乃所願則學元城耳。吾之心旣如此。則君亦同我之所願。而學夫元城可矣。豈必費動聲氣。擊發陰謀而後。方爲快於心而盡於所事者哉。朴君曰唯。因記其說。以俟識者質焉。壬寅元月五日。書于玄洲棘中。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