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幸船上山
元弘三年(1333)春,镰仓幕府最担心的是大塔宫与楠木正成的动向。于是派出大军,想尽快铲除他们两人。《太平记》里说是三军一共八十万骑,这是夸张了。根据可靠的记录,如之前所述,三军里有二十六国的士兵,再加上担任大番的关东兵,估计超过了三十国。如此多的军队,虽然攻下了吉野山,却未能捉住大塔宫。虽然发动全部兵力攻打正成,却受阻于千早山的天险和正成的谋略,动弹不得。正成兵微将寡,虽不能出城迎战,击垮贼军,但也以城为据点,成功地将贼军困在此处。能做到这点就已经足够了。将贼军困在此处的话,贼军在其他地方的防备就会变弱,这就让心归顺于朝廷的人们有了加入官军、奋起反击的机会。事实上,在这段时间里,伊予和播磨都有官军揭竿而起。
重要的是,后醍醐天皇从隐岐回来了。当时,幕府对天皇的警戒心是非常重的,但是连担当警卫的守护佐佐木清高都对天皇的盛德感激不尽,其族人义纲还主动为脱逃的天皇带路。天皇一行在元弘三年(1333)闰二月二十三日夜晚到次日清晨,成功脱逃。海上天气恶劣,天皇的船在第五日抵达伯耆的大坂。伯耆的名族名和长高出来相迎。他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居所,即刻登上船上山,以此为行在所,把整山作为城郭加紧防守。关于天皇的逃脱等事情,事先没有人联系过名和氏,名和氏面对天皇的突然到来却能这样处理,真是了不起。
登上船上山是闰二月二十八日,贼军也早早攻了过来。名和氏奋起迎战,击退了敌人。天皇非常高兴,召来名和长高说:“长高二字听起来太危险,改名叫长年吧!”并且封其为左卫门尉,进而任命其为伯耆守。经过三天的激战,贼军败了下来,官军就以船上山为根据地,积极地着手反攻。三月十七日,官军的军队向京都进发,准备夺回京都。千种忠显担任大将军,军奉行由名和长年的两个弟弟担任。但是,六波罗军队的防守坚固,播磨的守护赤松的进攻也无济于事。千种忠显的军队也没能打赢。天皇行幸船上山,对幕府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幕府便任命名越高家和足利高氏为大将,率领大军,计划从京都兵分两路,高家从山阳道,高氏从山阴道前进,两面夹击船上山。四月二十七日,两人从京都出发,兵分左右。然而分开后不久,高家就战死了,其手下的军队因为失去将领,丧失了斗志,便打道回京了。而高氏这边,来到丹波的筱村后就按兵不动了。他在这里向官军倒戈,与各方面联络,以求呼应。四月二十九日,足利高氏在筱村八幡宫献上愿文。他写道“愿我家族再得繁荣”,可见高氏的本心是带功利性的。
镰仓幕府灭亡
足利氏如今作为官军,攻向京都。于是,南边是千种,西南是赤松,西北是足利,六波罗军队经不住来自三面的激烈进攻,最终放弃京都,从东边溃逃,带着后醍醐天皇被流放隐岐后他们自己拥立的光严院。六波罗实际上就是幕府在京都的“办事处”,其长官称为探题,南北各一人。南方的探题是北条时益,在逃跑途中战死。剩下的北方探题越后守北条仲时,当时二十八岁,率领着败军归向镰仓,来到了番场的宿驿。这里地处山中,是洼地,战术上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前方,有一面御旗,五六千人的军队驻守要塞之地等着北条仲时一行。这是后醍醐天皇的叔父五辻宫率领的官军。筋疲力尽的六波罗军已无力突破此关,仲时见此,面对将士们说道:“镰仓命数已尽,北条一族灭亡之时也即将到来,而你们却不改志向追随我们。对此我感激不尽!要报此厚意,已经没有别的路子,我愿奉上性命。请将我的首级拿去,投降官军。”
话音未落,仲时已脱去盔甲,切腹自尽。随军的将士们见此,感动不已,一齐当场自尽。莲华寺的住持想方设法弄清将士们的姓名,记入过去账,为他们念菩提。据过去账元弘三年(1333)五月七日的记载,自尽总人数为四百三十多人,其中年少者有:隐岐守护佐佐木清高的次子泰高,时年十八岁;清高三男高秀,时年十七岁;清高四男永寿丸,时年十四岁;隅田能近,时年十六岁;隅田国近,时年十七岁;问注所阿子光丸,时年十四岁;斋藤阿子丸,时年十六岁;高桥元时,时年十七岁;御器所经伦,时年十七岁;陶山真清,时年十七岁;等等。
六波罗军于五月七日全军覆没。接下来就到镰仓了,攻下镰仓的是新田义贞。新田是源氏。八幡太郎义家的三男义国有两子,哥哥叫义重,以上野国的新田为领地,称为新田氏之祖;弟弟义康,住在下野国的足利,称作足利氏。本来这两家是兄弟,按理应是新田得到器重,但是新田不愿讨好镰仓幕府,而足利则与北条有姻缘关系,于是新田就被疏远,足利得到了重用,两家自然变得不合了。
新田义贞先前作为大番来到京都,然后在幕府的强制下,作为从背后进攻金刚山的部队,被编入大和方面军队。这时,新田接到了大塔宫的旨令,高兴万分,赶紧回到国里做准备。他举旗之日是五月八日(六波罗全军覆没的次日),新田一行很快进入武蔵,十一日在小手指原,十二日在久米川展开战斗,十五、十六日两天在分倍河原的战斗中,击败高时的弟弟泰家的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持续进攻,逼近镰仓。镰仓竭尽全力展开防守,自五月十八日起连续五日,不分昼夜地激战。二十一日的黎明,大将义贞亲自前往极乐寺口,将大刀扔进海中,进行祈祷。海水立刻退到了海上,稻村崎的二十多町地一下子就干了。义贞即刻杀入镰仓,放火进攻。事已至此,北条高时也已经竭尽全力,就逃到东胜寺去切腹自尽了,时年三十一岁。北条一族之中有两百八十多人随他而死,在战斗中自尽的将士达八百七十余人。这一天是元弘三年(1333)五月二十二日。源赖朝以来一百五十年间,统率天下兵马,让无数人胆战心惊的镰仓幕府在这一天灭亡。
正成的无私与纯真
与此同时,北国、九州、长门,全国各地的幕府“办事处”都不约而同地灭亡了。然而后醍醐天皇并没有理会这些,六波罗军已被驱逐,京都已被夺回的消息一到,五月十八日,他就从船上山出发回京都。
天皇一行的前阵是伯耆守名和长年。到了兵库后,赤松圆心就来拜见天皇。天皇离开兵库后,楠木正成就率兵肃然相迎。在打倒幕府、重兴朝廷这件事上,正成是第一功臣。正成把幕府军牵制在金刚山的附近,把他们弄得团团转了半年,而且,正成还把大塔宫的旨令传达到全国。正因为这些,形势才大逆转。幕府也是深知这一点,才悬赏、召集能拿下正成的人。天皇对此也是了解的,因此在五月三日敕定的军法中写道:“加急向金刚山派军,追击此前发起进攻之人,救回正成。”天皇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承认回天伟业是依靠着这个人的力量完成的。而正成现在也来迎接天皇回京。天皇高高挽起凤辇的帘子,召正成到跟前说道:“这次的成功,完全得力于你忠心耿耿的征战。”正成恭恭敬敬地回答:“这全靠陛下的大德。我等之人又能成何事呢?”
六月四日,天皇到达东寺,次日回到宫中,之后就是论功行赏。大塔宫被封为征夷大将军,楠木正成为河内、摄津、和泉三国的长官,而名和长年得伯耆、因幡,新田义贞得上野、越后和播磨,足利高氏得武蔵、下总、常陆,其弟弟直义得相模、远江,北畠显家得陆奥。另外,为审议各方面的功绩来进行奖赏,成立了一个十八人的委员,其中就有藤原藤房、四条隆资、五条赖元、楠木正成、名和长年、结城亲光等人。正成和长年也加入了记录所。谁得到了后醍醐天皇的信任,在中兴的政权中谁在权力的中心,大抵从上可知。
当时棘手的是论功行赏。两个极端上分别是楠木正成和足利高氏。正成是这样向朝廷主张的:“在灭幕府一事上,立功者无数,这些人都在世。然而,奉敕命献上自己生命的是肥后的菊池武时,请将武时作为第一等的立功者来审议。”
菊池武时,是在蒙古袭来时英勇奋战的武房之孙。元弘三年(1333)三月十三日,武时奉敕命举兵,在博多进攻九州探题北条英时,在激战中死去。正成恐怕是没有见过这个人的。幕府即将毁灭之时,谁都要成为官军,然而在幕府还强大的时候,不是真心忠义之人,是不会敢为天下先,率兵而起的。正成就是看到了这一点,将武时推举为一等功者。不得不说,正成的无私、纯真之心,实在令人感动。
高氏的谋反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足利高氏,高氏并不是出于忠义才举兵的。据足利的重臣今川贞世所写,高氏的祖父家时希望能夺取天下,却没有时机,便祈祷通过缩减自己的性命,换来一族在三代之内能夺取天下。如此看来,足利氏代代都有夺取天下的野心,现在到了高氏这代,看到镰仓幕府大势已去,便倒戈加入官军。关于这点,从六波罗军被赶出京都之后他做了什么就可以看出来。官军夺回京都是在五月七日。这个时候,有三个要解决的问题:第一,讨伐镰仓;第二,把后醍醐天皇迎入京都;第三,将正成从大军的包围中救出。而这三件事情,足利高氏一件也没有做。第一,竭尽全力讨伐镰仓的是新田义贞。关于第二,尽力去做的是名和长年,而且正成也到了兵库相迎,从那以后都陪在天皇左右。而关于第三,是天皇特别命令官军去做的,但后来贼军听到六波罗军的败北,也都四处逃散了,也就是说正成是靠自己出来的。那么当时高氏到底做了什么?他在京都,自作主张地设立了奉行所,和全国各地联络,记录武士们的动向,给人一种总管、指挥者而实际上是镰仓幕府的替代者的印象。他到筱村八幡宫祈祷是四月二十九日的事情,而在那天的前两日,他就早早向全国发送书信,取得联系。二十七日是和高氏一起进攻船上山的名越高家的战死之日,也是高氏刚刚加入官军的日子。也就是说,元弘三年(1333)四月二十七日,看起来是高氏倒戈加入官军的一天,实际上在这一天,他就踏出了建立幕府、争夺天下的第一步。
早早就感觉到了这些的是大塔宫。那时大塔宫也向全国发号施令,所以很快也明白了足利的动向。他打算尽早铲除高氏,于是在六月初天皇回到京都之后,就在大和的信贵山召集兵士。而这是被朝廷的方针禁止的,同时,朝廷也把大塔宫奉为征夷大将军,以此稳住大塔宫,此事暂时得到缓解。次年,也就是建武元年,六月,大塔宫再次想要讨伐高氏,还和义贞、正成、长年等人商量。局势变得复杂起来,天皇也对如何处置此事为难,就将大塔宫流放到镰仓。建武二年(1335)七月,北条高时的儿子时行,在信浓举兵攻入镰仓。足利直义迎战,但战败,就弃镰仓而逃。趁着混乱,直义把大塔宫杀了。因为要建立足利幕府,大塔宫是第一个障碍。
高氏当时在京都,他向天皇请求让他讨伐时行,同时求封征夷大将军。朝廷拒绝了,然而高氏不等朝廷的许可就出发了。他夺回镰仓,在原来的幕府被烧毁的遗迹上建立居所入驻,还自作主张号称征夷大将军,以讨伐新田义贞为名,召集兵士。
于是朝廷决定讨伐高氏,任命新田义贞为大将军。十二月十二日,在箱根、竹下之战中,大友氏向足利氏一方倒戈,官军战败,回到京都。足利氏追击到京都,还一时将京城占领。但官军诸将协力讨伐,足利氏落荒奔逃到九州。
在九州迎击高氏的是菊池武敏。武敏是正成推荐的一等功者武时的儿子。他听到高氏逃到九州,就立刻准备迎击。延元元年(1336)二月,他占领太宰府,攻陷少贰的大本营有智山城,三月一日在多多良滨和高氏决战。刚开始足利方处于极度劣势,高氏打算切腹,其弟弟直义还要替哥哥去死,局势被官军的锐气所压。然而地势和风向都变得对官军非常不利,菊池武敏不得不撤退。这样,菊池一败,九州已无力阻挡足利,高氏率领岛津、大友、少贰等大军,再次攻入京都。官军在摄津迎击,但义贞战败回到京都,正成在凑川战死,时值延元元年五月二十五日。天皇登上比叡山,让义贞带皇太子恒良亲王到越前,伺机东山再起。同时,天皇暂时回到京都,后来悄悄转移到了吉野山。
天皇从隐岐的岛上回到京都是在元弘三年(1333)的六月。次年是建武元年(1334),接下来是建武二年(1335)、延元元年(1336)。延元元年的五月,正成战死,十二月,天皇进入吉野山。虽说是建武中兴,却是极其短暂的时间。仔细一查就会知道,足利氏不是在中兴之后才谋反的,可以说在中兴的同时,足利就已经谋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