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
朱奉議曰。凡初下指。先以中指端。按得關位。掌後高骨為關。乃齊下前後二指。為三部脈。前指寸口也。後指尺部也。若人臂長。乃疏下指。臂短則密下指。(活人書)
汪石山曰。揣得高骨。厭中指於高骨。以定關位。然後下前後兩指。以取尺寸。不必拘一寸九分之說也。(脈訣刊誤附錄)
案二說。原於脈經分別三關境界脈候篇。
楊仁齋曰。凡三部之脈。大約一寸九分。人之長者。僅加之。而中人以下。多不及此分寸也。究其精微。關之部位。其肌肉隱隱而高。中取其關。而上下分之。則人雖長短不侔。而三部之分。亦隨其長短而自定矣。是必先按寸口。次及於關。又次及尺。每部下指。初則浮按消息之。次則中按消息之。又次則沉按消息之。浮以診其腑。沉以診其臟。中以診其胃氣。於是舉指而上。復隱指而下。又復拶相進退。而消息之。心領意會。十得八九。然後三指齊按。候其前後往來。接續間斷何如耳。(察脈真經)
徐春甫曰。脈有三部。曰寸。曰關。曰尺。寸部法天。關部法人。尺部法地。寸部。候上自胸心肺咽喉頭目之有疾也。關部。候中自胸膈以下。至小腹之有疾也。脾胃肝膽。皆在中也。尺部。候下自少腹腰腎膝胻足之有疾也。大腸小腸膀胱。皆在下也。皆內經所謂上以候上。下以候下。而理勢之所不容間也。其候豈不易驗哉。(古今醫統)
案此十八難。三部上中下診候之法也。蓋考內經。有寸口氣口之名。而無並關尺為三部之義。難經昉立關尺之目。而無左右府藏分配之說。其有左右府藏分配之說。始於王叔和焉。十八難所謂三部四經。未必以左右定十二經之謂。只其言太簡。不可解了。故左右部位挨配之說。諸家紛然。互為詆訟。要之鑿空耳。三焦者。有名無狀。所隸甚廣。豈有以一寸部候之之理乎。小腸居下焦。假令與心為表裡。豈有屬諸寸位。候於上部之理乎。三部四經。全可解了。其言如此。不可以為準也。脈要精微論。尺內兩傍。季脅也。一節。乃循尺膚之法。注家遂取難經寸關尺之部位。及三部四經之義。並用叔和左右分配之說以解釋之。後賢奉為診家之樞要。亦何不思之甚也。矧左為人迎。右為氣口之類。率皆無稽之談。不可憑也。詳傷寒論言脈者。曰三部。曰寸口。曰關上。曰尺中。曰尺寸。曰陰陽。未有言左右者。乃與難經三部上中下。診候之法符矣。夫仲景為醫家萬世之師表。孰不遵依其訓乎。王叔和於分別三關境界脈候篇則云寸主射上焦。出頭及皮毛竟手。關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及足。此叔和別發一義者。乃十八難三部診法。而仲景所主也。今診病者。上部有疾。應見於寸口。中部有疾。應見於關上。下部有疾。應見於尺中。此其最的實明驗者。春甫之言。信為不誣焉。鶴臯吳氏脈語。亦揭此診法云。正與素問以脈之上中下三部。診人身之上中下三部。其理若合符節然。學者其可離經以狥俗乎哉。可以為知言而已。(難經原文無左右字面。後人卻添此二字立說。竟失古義矣。)
王士亨曰。說脈之法。其要有三。曰人迎。在結喉兩傍。取之應指而動。此部法天。二曰三部。謂寸關尺。在腕上側。有骨稍高曰高骨。先以中指按骨。搭指面落處。謂之關。前指為寸部。後指為尺部。尺寸以分陰陽。陽降陰升。通度由關以出入。故謂之關。此部法人。三曰趺陽。在足面系鞋之所。按之應指而動者。是也。此部法地。三者皆氣之出入要會。所以能決吉凶死生。凡三處。大小遲速。相應齊等。則為無病之人。故曰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未知生死。所以三者。決死生之要也。(全生指迷方)
案此三部診法。本於仲景序語所立。為診家之章程矣。嘗驗人迎脈。恆大於兩手寸口脈數倍。未見相應齊等者。何夢瑤曰。人迎脈恆大於兩手寸脈。從無寸口反大於人迎者。是言信然。
滑伯仁曰。凡診脈之道。先須調平自己氣息。男左女右。先以中指定得關位。卻齊下前後二指。初輕按以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然後自寸關至尺。逐部尋究。一呼一吸之間。要以脈行四至為率。閏以太息。脈五至為平脈也。其有太過不及。則為病脈。看在何部。各以其脈斷之。(診家樞要)
又曰。三部之內。大小浮沉。遲數同等。尺寸陰陽。高下相符。男女左右。強弱相應。四時之脈不相戾。命曰平人。其或一部之內。獨大獨小。偏遲偏疾。左右強弱相反。四時男女之相背。皆病脈也。凡病之見。在上曰上病。在下曰下病。左曰左病。右曰右病也。
又曰。持脈之要有三。曰舉。曰按。曰尋。輕手循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初持脈輕手候之。脈見皮膚之間者陽也。府也。亦心肺之應也。重手得之。脈附於肉下者陰也。藏也。亦肝腎之應也。不輕不重。中而取之。其脈應於血肉之間者。陰陽相適。中和之應。脾胃之候也。若沉中沉之不見。則委曲而求之。若隱若見。則陰陽伏匿之脈也。三部皆然。
汪石山曰。按消息。謂詳細審察也。推。謂以指那移於部之上下而診之。以脈有長短之類也。又以指那移於部之內外而診之。以脈有雙弦單絃之類也。又以指推開其筋而診之。以脈有沉伏止絕之類也。
案脈經云。以意消息。進退舉按之。脈要精微云。推而外之云云。石山釋消息及推字者。本此也。
吳山甫曰。東垣著此事難知。謂脈貴有神。有神者有力也。雖六數七極。三遲二敗猶生。此得診家精一之旨也。節庵辨傷寒脈法。以脈來有力為陽證。沉微無力為陰證。此發傷寒家之蒙瞽也。杜清碧診論曰。浮而有力為風。無力為虛。沉而有力為積。無力為氣。遲而有力為痛。無力為冷。數而有力為熱。無力為瘡。各於其部見之。此得診家之領要也。(脈語)
孫光裕曰。愚按有力。亦不足以狀其神。夫所謂神。滋生胃氣之神也。於浮沉遲數之中。有一段沖和神氣。不疾不徐。雖病無虞。以百病四時。皆以胃氣為本是也。蔡氏曰。凡脈不大不小。不長不短。不浮不沉。不澀不滑。應手中和。意思欣欣。難以名狀者。為胃氣。素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以此。(太初脈辨)
滑伯仁曰。察脈須識上下來去至止六字。不明此六字。則陰陽虛實不別也。上者為陽。來者為陽。至者為陽。下者為陰。去者為陰。止者為陰也。上者。自尺部上於寸口。陽生於陰也。下者。自寸口下於尺部。陰生於陽也。來者。自骨肉之分。而出於皮膚之際。氣之升也。去者。自皮膚之際。而還於骨肉之分。氣之降也。應曰至。息曰止也。
又曰。診脈須要先識時脈胃脈。與府藏平脈。然後及於病脈。時脈。謂春三月。六部中帶弦。夏三月俱帶洪。秋三月俱帶浮。冬三月俱帶沉。胃脈。謂中按得之脈和緩。府藏平脈。心脈浮大而散。肺脈浮澀而短。肝脈弦而長。脾脈緩而大。腎脈沉而軟滑。凡人府藏脈既平。胃脈和。又應時脈。乃無病者也。反此為病。(府藏部位。滑氏原五難菽法為說。詳見樞要。今不繁引。)
案府藏平脈。非指下可辨。蓋胃者五藏六府之大源也。胃脈和平。正知府藏之和平。即是應手中和者。不必逐部尋究也。
陳遠公曰。看脈。須看有神無神。實是秘訣。而有神無神。何以別之。無論浮沉遲數。澀滑大小之各脈。按指之下。若有條理。先後秩然不亂者。此有神之至也。若按指而充然有力者。有神之次也。其餘按指而微微鼓動者。亦謂有神。倘按之而散亂者。或有或無者。或來有力。而去無力者。或輕按有。而重按絕無者。或時而續。時而斷者。或欲續而不能。或欲接而不得。或沉細之中。倏有依稀之狀。或洪大之內。忽有飄渺之形。皆是無神之脈。脈至無神。即為可畏。當用大補之劑。急救之。倘因循等待。必變為死脈。而後救之晚矣。(辨證錄)
又曰。平脈者。言各脈之得其平也。如浮不甚浮。沉不甚沉。遲不甚遲。數不甚數耳。人現平脈多是胃氣之全也。胃氣無傷。又寧有疾病哉。此脈之所以貴得平耳。
王士亨曰。人生所稟氣血有變。故脈亦異常。有偏大偏小者。或一部之位無脈者。或轉移在他處者。其形或如蛇行雀啄亂絲。如旋轉於指下者。或有受氣自然者。或有因驚恐大病憂恚。精神離散。遂致轉移而不守也。此陰陽變化不測。不可以理推。若不因是。而得此脈者。非壽脈也。
祝茹穹曰。人一身以胃為主。一陽之氣升於上。中實緋生物。其在脈中。難取形狀。診脈者。指下按之。渾渾緩緩。無形之可擬者。為平脈也。但覺有形。便是六淫阻滯。便是病脈耳。(心醫集)
何夢瑤曰。四時之升降動靜。發斂伸縮。相為對待者也。極於二至。平於二分。故脈子月極沉。午月極浮。至卯酉而平。觀經文謂秋脈中衡。又謂夏脈在膚。秋脈下膚。冬脈在骨。則秋之不當以浮可言可知也。特以肺位至高。其脈浮。秋金配肺。故示言浮耳。夫秋初之脈。仍帶夏象。言浮猶可。若於酉戌之月。仍求浮脈。不亦惑乎。夫於春言長滑。則於秋言短澀可知。於冬言沉實。則於夏言浮虛可知。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是在讀者之領會耳。(醫碥)
案平脈不一。所謂不緩不急。不澀不滑。不長不短。不低不昂。不縱不橫。此形象之平也。一息五至。息數之平也。弦洪毛石。四時之平也。而人之稟賦不同。脈亦不一其形。此乃稟受之平也。吾家君有平脈考一書。嘗詳及此云。
董西園曰。脈者血之府也。血充脈中。緣氣流行。肢體百骸。無所不到。故為氣血之先機。憑此可以察氣血之盛衰。疾病未形。脈先昭著。故云先機。所謂脈者。即經脈也。若專以經為脈。則反遺言氣血。但言血則遺氣。但言氣則遺血。故以脈明之。凡邪正虛實寒熱。憑此可推而得焉。(醫級)
又曰。瘦者肌肉薄。其脈輕手可得。應如浮狀。肥者肌肉豐。其脈重按乃見。當如沉類。反者必病。浮大動數滑。陽也。人無疾病。六部見此。謂之六陽脈。非病脈也。其人稟氣必厚。多陽少陰。病則多火。沉弱澀弦微。陰也。人無所苦。六部皆然。謂之六陰脈。其人稟氣清平。多陰少陽。病則多寒。但六陰六陽之脈。不多見。偏見而不全見者。多有之。
吳幼清曰。五臟六腑之經。分布手與足。凡十二脈。魚際下寸內九分。尺內七分者。手太陰肺經之一脈也。醫者於左右寸關尺。輒名之曰此心脈。此脾脈。此肝脈。此腎脈。非也。手三部皆肺藏。而分其部位。以候他藏之氣焉耳。其說見於素問脈要精微論。而其所以然之故。則秦越人八十一難之首章發明至矣。是何也。脈者血之流派。氣使然也。肺居五藏之上。氣所出入之門戶也。脈行始肺終肝。而復會於肺。故其經穴。名曰氣口。而為脈之大會。一身之氣。必於是占焉。(吳文定公集贈邵志可序)
何夢瑤曰。脈之形體。長而圓。如以水貫蔥葉中。有長有短。有大有小。有虛有實。有緩有急。脈之行動。如以氣鼓蔥葉中之水。使之流動也。有浮有沉。有遲有數。有澀有滑。
柳貫曰。古以動數候脈。是吃緊語。須候五十動。乃知五藏缺失。今人指到腕骨。即云見了。夫五十動。豈彈指間事耶。故學者當診脈問證。聽聲觀色。斯備四診而無失。(道傳集。瀕湖脈學引)
汪石山曰。脈經云。浮為風。為虛。為氣。為嘔。為厥。為痞。為脹。為滿不食。為熱。為內結等類。所主不一。數十餘病。假使診得浮脈。彼將斷其為何病耶。苟不兼之以望聞問。而欲的知其為何病。吾謂戛戛乎其難矣。古人以切。居望聞問之後。則是望聞問之間。已得其病情。不過再診其脈。看病應與不應也。若病與脈應。則吉而易醫。脈與病反。則凶而難治。以脈參病。意蓋如此。曷嘗以診脈知病為貴哉。夫脈經一書。拳拳示人以診法。而開卷入首。便言觀形察色。彼此參伍。以決死生。可見望聞問切。醫之不可缺一也。豈得而偏廢乎。
張景岳曰。脈者血氣之神。邪正之鑑也。有諸中。必形諸外。故血氣盛者。脈必盛。血氣衰者。脈必衰。無病者。脈必正。有病者。脈必乖。矧人之疾病。無過表裡寒熱虛實。只此六字。業已盡之。然六者之中。又惟虛實二字為最要。蓋凡以表證里證。寒證熱證。無不皆有虛實。既能知表裡寒熱。而復能以虛實二字決之。則千病萬病。可以一貫矣。且治病之法。無逾攻補。用攻用補。無逾虛實。欲察虛實。無逾脈息。雖脈有二十四名。主病各異。然一脈能兼諸病。一病亦能兼諸脈。其中隱微。大有玄秘。正以諸脈中。亦皆虛實之變耳。言脈至此。有神存矣。倘不知要。而泛焉求跡。則毫釐千里。必多迷誤。故予特表此義。有如洪濤巨浪中。則在乎牢執柁干。而病值危難處。則在乎專辨虛實。虛實得真。則標本陰陽。萬無一失。其或脈有疑似。又必兼證兼理。以察其孰客孰主。孰緩孰急。能知本末先後。是即神之至也矣。(脈神草)
又曰。據脈法所言。凡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多熱。遲為多寒。弦強為實。微細為虛。是固然矣。然疑似中。尤有真辨。此其關係非小。不可不察也。如浮雖屬表。而凡陰虛血少。中氣虧損者。必浮而無力。是浮不可以概言表。沉雖屬裡。而凡表邪初感之深者。寒束皮毛。脈不能達。亦必沉緊。是沉不可以概言里。數為熱。而真熱者未必數。凡虛損之證。陰陽俱困。氣血張皇。虛甚者。數必甚。是數不可以概言熱。遲雖為寒。凡傷寒初退。餘熱未清。脈多遲滑。是遲不可以概言寒。弦強類實。而真陰胃氣大虧。及陰陽關格等證。脈必豁大而弦健。是強不可以概言實。微細類虛。而凡痛極氣閉。營衛壅滯不通者。脈必伏匿。是伏不可以概言虛。由此推之。則不止是也。凡諸脈中皆有疑似。皆有真辨。診能及此。其必得鳶魚之學者乎。不易言也。
又曰。治病之法。有當舍證從脈者。有當舍脈從證者。何也。蓋證有真假。脈亦有真假。凡見脈證有不相合者。則必有一真一假。隱乎其中矣。故有以陽證見陰脈者。有以陰證見陽脈者。有以虛證見實脈者。有以實證見虛脈者。此陰彼陽。此虛彼實。將何從乎。病而遇此。最難下手。最易差錯。不有真見。必致殺人。矧今人只知見在。不識隱微。凡遇證之實。而脈之虛者。必直攻其證。而忘其脈之真虛也。或遇脈之弦大。而證之虛者。亦必直攻其脈。而忘其證之無實也。此其故正以似虛似實。疑本難明。當舍當從。孰知其要。醫有迷途。莫此為甚。余嘗熟察之矣。大都證實脈虛者。必其證為假實也。脈實證虛者。必其脈為假實也。何以見之。如外雖煩熱。而脈見微弱者。必火虛也。腹雖脹滿。而脈見微弱者。必胃虛也。虛火虛脹。其堪攻乎。此宜從脈之虛。不從證之實也。其有本無煩熱。而脈見洪數者。非火邪也。本無脹滯。而脈見弦強者。非內實也。無熱無脹。其堪瀉乎。此宜從證之虛。不從脈之實也。凡此之類。但言假實。不言假虛。果何意也。蓋實有假實。虛無假虛。假實者病多變幻。此其所以有假也。假虛者。虧損既露。所以無假也。大凡脈證不合者。中必有奸。必先察其虛。以求根本。庶乎無誤。此誠不易之要法也。
又曰。真實假虛之候。非曰必無。如寒邪內傷。或食停氣滯。而心腹急痛。以致脈道沉伏。或促或結一證。此以邪閉經絡而然。脈雖若虛。而必有痛脹等證可據者。是誠假虛之脈。本非虛也。又若四肢厥逆。或惡風怯寒。而脈見滑數一證。此由熱極生寒。外雖若虛。而內有煩熱便結等證可據者。是誠假虛之病。本非虛也。大抵假虛之證。只此二條。若有是實脈。而無是實證。即假實脈也。有是實證。而無是實脈。即假實證也。知假知真。即知所從舍矣。
又曰。又有從脈從證之法。乃以病有輕重為言也。如病本輕淺。別無危候者。因見在以治其標。自無不可。此從證也。若病關藏氣。稍見疑難。則必須詳辨虛實。憑脈下藥。方為切當。所以輕者從證。十惟一二。重者從脈。十當八九。此脈之關係非淺也。雖曰脈有真假。而實由人見之不真耳。脈亦何從假哉。
陳士鐸曰。脈有陰陽之不同。王叔和分七表八里。似乎切脈分明。不知無一脈無陰陽。非淨為陽而沉為陰。遲為陰而數為陽也。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於中消息。全在臨症時察之。心可意會。非筆墨能繪畫耳。
董西園曰。浮為表證。法當表汗。此其常也。然亦有宜下者。仲景云。若脈浮大。心下硬有熱。屬藏者攻之。不令發汗者是也。脈沉屬裡。治宜從下。而亦有宜汗者。如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而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微汗之是也。脈促為陽盛。當用葛根芩連清之矣。若促而厥冷者。為虛脫。非灸非溫不可。此又非促為陽盛之脈也。脈遲為寒。當用姜附溫之矣。若陽明脈遲。不惡寒。身體濈濈汗出。則用大承氣湯。此又非遲為陰寒之脈矣。四者皆從症。不從脈也。至若從脈舍症之治。如表證宜汗。此常法也。仲景曰。病發熱頭痛而脈反沉。身體疼痛者。當先救里。用四逆湯。此從脈沉為治也。(此條若無頭疼。乃可竟從里治。否則尚宜斟酌。)裡實用下。此常法也。如日晡發熱者。屬陽明。若脈浮虛者。宜法汗。用桂枝湯。此從脈浮為治也。結胸證具。自當以大小陷胸治之矣。若脈浮大者不可陷。陷之則死。是宜從脈證。而酌解之也。身疼痛者。當以桂枝發之。若尺中遲者。不可汗。以營血不足故也。是宜從脈而調其營矣。此四者。從脈不從證也。
朱丹溪曰。凡看脈。如得惡脈。當覆手取。如與正取同。乃元氣絕。必難治矣。如與正取不同。乃陰陽錯綜。未必死。(丹溪纂要)
高武曰。人或有寸關尺三部脈不見。自列缺至陽谿脈見者。俗謂之反關脈。此經脈虛。而絡脈滿。千金翼。謂腸脈逆。反大於寸口三倍。叔和尚未之及。而況高陽生哉。(針灸聚英。案所引千金翼。今無考。)虞天民曰。此地天交泰。生成無病之脈耳。學者可不曉歟。(醫學正傳)張路玉曰。脈之反關者。皆由脈道阻礙。故易位而見。自不能條暢如平常之脈也。有一手反關者。有兩手反關者。有從關斜走至寸。而反關者。有反於內側。近大陵而上者。有六部原如絲。而陽谿列缺。別有一脈。大於正位者。亦有諸部皆細小不振。中有一粒如珠者。此經脈阻結於其處之狀也。(診宗三昧)
案至真要論云。諸不應者。反其診則見矣。王啟玄注曰。不應者。皆為脈沉。脈沉下者。仰手而沉。覆其手則沉為浮。細為大也。陶節庵云。病人若平素原無正取脈。須用覆手取之。脈必見也。此屬反關脈。診法與正取法同。若平素正取有脈。後因病診之。無脈者。亦當覆手取之。取之而脈出者。陰陽錯亂也。宜和合陰陽。如覆取正取。俱無脈者必死矣。此為良法。王陶所說。今驗之。極如其言。脈伏甚者。亦當以此法診得焉。
醫學綱目。載開寶寺僧。衣缽甚厚。常施惠於人。孫兆重之與往還。一日謂孫曰。某有一事。於翁約賞罰為戲。可否。孫曰。如何為賞罰。儈曰。若診吾脈。若知某病。賞三十千為一筵。若不中。罰十千歸小僧。孫曰。諾。與之診。左手無脈。右手有脈。遂尋左手之脈。乃轉左臂上。動搖如常。孫曰。此異脈也。醫書不載。脈行常道。豈有移易之理。往昔少年為驚撲。震動心神。脈脫舊道。乍移臂外。復遇驚撲。不能再歸。年歲長大。氣血已定。不能復移。目下無病爾。僧曰。某襁褓而撲背幾死。固宜脈失所。某亦平生無病。亦不曾診脈。聞公神醫試驗之。果神醫也。。按此疑因驚撲為反關之脈者。世亦間有焉。姑附於斯。
董西園曰。老者氣血已衰。脈宜衰弱。過旺則病。若脈盛而不躁。健飯如常。此稟之厚。壽之徵也。若強而躁疾。則為孤陽。少壯者脈宜充實。弱則多病。謂其氣血日盈之年。而得此。不足故也。若脈體小而和緩。三部相等。此稟之靜。養之定也。惟細而勁急者。則為不吉。故執脈審症者。一成之矩也。隨人變通者。圓機之義也。肥盛之人。氣盛於外。而肌肉豐厚。其脈多洪而沉。瘦小之人。氣急於中。肌肉淺薄。其脈多數而浮。酒後之脈必數。食後之脈常洪。遠行之脈必疾。久飢之脈必空。孩提襁褓。脈數為常也。
葉文齡曰。脈經云。性急人脈躁。性緩人脈靜。夫脈乃氣血之運。而行於呼吸者也。血稟偏勝。必多緩。陰之靜也。氣稟偏勝。必多急。陽之躁也。以此只可論人之氣血。孰為不足。不可以性情。而謂躁靜者也。(醫學統旨)
陳無擇曰。經云。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乃可診有過之脈。或有作為。當停寧食頃。俟定乃診。師亦如之。釋曰。停寧俟定。即不拘於平旦。況倉卒病生。豈待平且。學者知之。(三因方)
徐春甫曰。無脈之候。所因不一。久病無脈。氣絕者死。暴病無脈。氣鬱可治。傷寒頭風。痰積經閉。憂驚折傷。關格吐利。氣運不應。斯皆勿忌。
沈朗仲曰。久病服藥後。六脈俱和。偶一日診。或數或細。或虛弱。或變怪異常。即當細問起居之故。或因一夜不睡而變者。或因勞役惱怒。或因感冒風寒。各隨其所感而治之。(病機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