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編 雜論方案
第三十章 辨舌雜論補遺
本章專採諸家辨舌精論,能闡幽發微,故辯論不嫌其詳,以期推源尋流,互相參考,庶幾察舌用藥,能決死生於俄頃也。間有已見前卷各條者,未免偶有重複,惟前則東鱗西爪,未窺全斑,此皆摘錄全編,可無遺憾焉。編述者志。
傷寒辨舌總論一
舌乃心之苗,心為君主之官,應南方赤色;甚者或燥或澀,或青或白或黑;是數者,熱氣淺深之謂。舌白者,肺金之色也,由寒水甚而致火不能平金,則肺自甚,故色白也。舌青者,肝木之色也,由火甚而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色青也。色青為寒者,訛也。仲景云:少陰病,下利清穀,色青者,熱在裡也,大承氣湯下之。舌黃者,由火盛則木必衰,所以一水不能制五火,而脾土自旺,故色黃也。舌紅為熱,心火之色也,或赤者,熱深甚也。舌黑亦言為熱者,由火熱過極則兼水化,故色黑也。五色應五臟,固如此。敖氏以舌白者邪在表,未傳於裡也。舌白苔滑者,痛引陰經,名臟結也。舌之赤者,邪將入也;舌之紫者,邪毒之氣盛也;舌之紅點者,火亢極也;舌之燥裂者,熱深甚也。或有黑圈黑點者,水之萌發也。舌根黑者,水之將至也;舌心黑者,水之已至也;全舌黑者,水之體也,其死無疑。舌黃者,土之正色也,邪初入於胃,則本色微黃;發見舌黃白者,胃熱而大腸寒也;舌之通黃者,則胃實而大燥也,調胃承氣湯下之,黃自去矣。舌灰黑者,厥陰肝木相承,速用大承氣湯下之,可保五死一生。
舌乃心苗,心開竅於舌,心屬火,主熱象。黎明人得病,初在表則舌自紅,而無白苔等色。表邢入半表半裡之間,則舌色變為白苔,而滑見矣,切不可不明。表證故邪傳於裡,則舌必見黃苔,乃邪已入於胃,急宜下之,苔黃自去,而疾安矣。至此,醫者或誤用湯丸,失於遲下,其苔必黑,變證蜂起,遂為難治。若見舌苔如漆黑之光者,十無一生,此心火自焚,與邪熱二火相攻,熱極則有兼化水象,故色從黑而應水化也。若乃臟腑皆受,邪毒日深,其症必作熱證,急宜下之以去胸中之熱,否則其熱散入絡臟之中,鮮有不死者。譬如火之自炎,初則紅,過則薪為黑色炭矣。此亢則害,誠乃制之理是也。(上見《敖氏傷寒金鏡錄》。)
傷寒辨舌秘法二
凡見舌系白苔,邪火未甚也,用小柴胡湯解之。舌系黃色者,心熱也,可用黃連梔子以涼之。凡見黃而帶灰色者,系胃熱也,可用石膏、知母以涼之。凡見黃而帶紅者,乃小腸膀胱熱也,可用梔子以清之。見舌紅而白者,肺熱也,用黃芩、蘇葉以解之。見舌黑而帶紅者,乃腎虛而挾邪也,用生地、元參又入柴胡以和解之。見舌紅而有黑星者,乃胃熱極也,宜用石膏以辛涼之,元參、乾葛亦可,終不若石膏之妙。見舌紅而有白點者,乃心中有邪也,宜用柴胡、黃連以解之,心、肝同治也。見紅舌而有大紅點者,乃胃熱而帶濕也,須茵陳五苓散以利之。蓋水濕必歸膀胱以散邪,非肉桂不能引入膀胱,但止可用一二分,不可多入。見舌白苔而帶黑點者,亦胃熱也,宜用石膏以涼之。見舌黃而有黑者,乃肝經實熱也,用柴胡、梔子以解之,不使入里,柴胡乃半表半裡之藥,不可不用也。見舌中白而外黃者,乃邪入大腸也,必須五苓散以分水,水分則瀉止矣。見舌中黃而外白者,乃邪在內而非在外,邪在上而非下,止可加柴胡、枳殼以和解,不可驟用大黃以輕下也;天水散加五苓散亦可。終不若柴胡、枳殼直中病源,少加天水則更妥;或不加用天水散,加五苓散亦可也。見根黃而光白者,亦胃熱而帶濕也,亦須用石膏為君,而少加利水之品,如豬苓、澤瀉之味也。見舌黃而隔一瓣一瓣者,乃邪濕已入大腸,急用大黃、茵陳下之,不必用抵當、十棗湯也;若下之遲,則不得而用之。然須辨水與血之分,下水用十棗湯,下血用抵當湯。見舌有紅中如蟲蝕者,乃水未升而火上乘也,亦須用柴胡、黃連以和解之。見舌紅而開裂如人字者,乃邪初入心,宜用黃連、石膏以解之。見舌有根黑而尖帶紅者,乃腎中有邪未散,宜用柴胡、梔子以解之。見舌根黑而尖白者,乃胃火乘腎,宜用石膏、知母、元參以解之,不必論其渴與不渴,亦不必問其下利也。舌根黑而尖黃者,亦邪將入腎,須急用大黃下之。然須辨其腹痛與否,若腹痛拒按者,急下之,否則只用柴胡、梔子以和解之。見舌純紅而尖獨黑者,乃腎虛而邪火來乘也,不可用石膏湯,腎既虛而又用石膏,是速之死也。當用元參(一兩或二兩)以救之,多有能生者。見舌有中心紅暈,而四圍邊旁純黑者,乃君相二火炎騰,急用大黃加生地兩許,下而救之,十中可救五六。見舌有中央灰黑而四邊微紅者,乃邪結於大腸也,下之則愈,不應則死,以腎水枯槁不能推送,故潤之。此時又不可竟用熟地補腎之藥,蓋邪未散不可補,補則愈加脹急,適所以害之也,必先下而後以生地滋之則可。然亦不可多用也。見舌有純灰色,中間有兩暈黑者,亦邪將入腎也,急用元參一兩許,少加柴胡治之。見舌有外紅而內黑者,此火極似水也,急用柴胡、梔子、大黃、枳實以和利之。若舌又見刺,則火亢熱之極矣,尤須多加前藥。總之,內黑而外白、內黑而外黃,皆前證也。與上同治,十中可得半生也。惟舌中淡黑而外或淡紅、外或淡白、內或淡黃者,較前稍輕,俱可以前法治之,十中可愈八人。見舌有純紅而露黑紋數條者,此火極似水也,一帶純黑俱不可治。傷寒能知舌之驗法,便有把握,庶不至臨證差誤耳。
黑色 陰寒而直中腎經,舌黑眼閉,下身盡黑,上身仍青,大便出,小便遺,此更危急之證。余用救心湯,(人參五兩,附子一枚,白朮八兩,肉桂一兩,菖蒲五分,良薑三錢,水煎服。此方參朮多用者,少則力不能勝任,以駕馭附桂之熱藥也,故必多加。而後可望其通達上下,以盡祛周身之寒毒。若得大便止,而小便不遺,便有生機。再進一劑,則目開而舌黑亦退,而身黑、身青俱盡解也。苟服藥後仍前大小便不禁,不必再服藥,聽其身死而已矣,)十中可救一二耳。
生刺 人有火盛之極,舌生芒刺,唇口開裂,大渴呼飲,雖非傷寒之症所得,而患此病即不身熱,亦去死不遠也。白虎湯亦可救,但過於太涼,恐傷胃氣,往往有熱退而生變,仍歸於亡,故白虎湯不可輕投也。宜清涼散,(元參二兩,麥冬一兩,甘菊、青蒿各五錢,白芥子、生地、車前子各三錢,水煎服。此方妙在元參為君,以解上焦之焰;麥冬為臣,以解肺中之熱;甘菊、青蒿為佐,以消胃中之火。尤妙在車前子、白芥子、生地為使,或化痰,或涼血,盡從膀胱以下瀉其大熱之氣,是上下之間,無非清涼,而火熱自散,又不損胃,敵能扶危而不至生變也。)
燥裂 亡血之後,舌燥裂不能飲食者死。蓋亡血自然無血以生精,精涸則津亦涸,必然之勢也。欲使口舌之乾者重潤,必須使精血之竭者重生。補精之方,六味丸最妙,然而六味丸單補腎中之精,而不能上補口舌之津也。雖補腎於下,亦能通津於上,然總覺緩不濟急。余今定一方,名上下相資湯。(熟地、麥冬各一兩,山萸肉、北沙參、當歸、懷牛膝、生玉竹各五錢,人參、玄參各三錢,北五味子二錢,車前子一錢,水煎服。此方補腎為君,而兼以補肺之藥,子母相資,上下兼潤,精生而液亦生,血生而津亦生矣。安在危亡之證,不可慶再生耶?)
干腫 燥證舌乾腫大,溺血、便血不止,亦是死證。蓋感暑熱之毒,至秋而燥及肺金,清肅之令不行,大小便熱極而齊出血也。論理見血宜治血矣,然而治血血偏不止,及至燥添而不可救。吾不治血而專治燥,方用兼潤丸。(熟地、當歸、白芍各一兩,元參、麥冬、北沙參各二兩,生地、車前子各五錢,地榆三錢,水煎服。一劑減半,二劑血止,便有生機。此方純是補血妙品,惟用地榆以清火,牟前子以利水,火清水利,不治血而血自治也。上錄陳遠公《石室秘錄》。)
舌病之原三
心開竅於舌,舌者,心之官也。心屬火,而火性升,其下降者,胃土右轉金斂而水藏也。胃逆而肺金失斂,則火遂其炎上之性而病見於舌,疼痛熱腫於是作矣。火之為性,降則通暢,升則堙郁,鬱則苔生,舌苔者,心液之瘀結也。鬱於胃則苔黃,鬱於肺則苔白。火盛而金燥則舌苔白澀;火衰而金寒則舌苔白滑;火衰而土濕則舌苔黃滑;火盛而土燥則舌苔黃澀。五行之理,旺則侮其所不勝,衰則見侮於所勝。水者,火之敵,水勝而火負則苔黑而滑;水負而火勝則苔黑而澀。凡光滑滋潤者,皆火衰而寒凝;凡芒刺焦裂者,皆火盛而燥結也。心主言,而言語之機關則在於舌。舌之屈伸上下者,筋脈之柔和也。筋司於肝,肝氣鬱,則筋脈短縮而舌卷不能言。《靈樞·經脈篇》云:足厥陰氣絕,則筋急。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囊縮。足太陰氣絕,則脈不榮其唇舌,脈不榮,則舌萎、人中滿。《素問·熱論》: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足三陰之脈,皆絡於舌。凡舌病之疼痛熱腫,則責心火之升炎。若其滑澀燥濕、攣縮弛長諸變,當於各經求之也。(上錄黃坤載《四聖心源》。)
舌苔辨四
舌者心之官,法應南方火,本紅而澤。傷寒邪氣在表者,舌無苔,及邪氣傳裡,津液相搏則舌生苔矣(《明理》)。舌上苔滑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邪氣相傳入里也(仲景)。寒變為熱者,則舌上之苔不滑而澀,是熱耗津液,而滑者已於也。若熱聚於胃則舌黃。《金匱》云:舌黃者,下之黃自去。若舌上黑色者,又為熱之極也。《靈樞》曰:熱病口乾,舌黑則死。心開竅於舌,黑為腎水之色,水火相刑,故知必死(《明理》)。腎虛有火,是為無根虛火,舌色淡黑二三點,用補腎降火之藥。凡舌黑俱系危症,惟冷而滑如淡墨然者,乃無根之火也。(上錄《東醫寶鑑》)。
舌色辨五
舌為心之官,本紅而澤。凡傷寒三四日以後,舌上有苔,必自潤而燥,自滑而澀,由白而黃,由黃而黑,甚至焦乾,或生芒刺,皆邪氣內搏,由淺入深之證也。故凡邪氣在表,舌則無苔;及其傳裡,則津液乾燥而舌苔生矣。若邪猶未深,其在半表半裡之間,或邪氣客於胸中者,其苔不黑不澀,止宜小柴胡之屬以和之。若陽邪傳裡,胃中有熱,則舌苔不滑而澀,宜梔子豉湯之屬以清之。若煩躁欲飲數升者,白虎湯加人參之類主之。大都舌上黃苔而焦澀者,胃府有邪熱也,或清之,或微下之。《金匱》曰: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然必大便燥實,脈沉有力而大渴者,方可下之。若微渴而脈不實、便不堅、苔不幹燥芒刺者,不可下也。其有舌上黑苔而生芒刺者,則熱更深矣,宜涼膈承氣湯、大柴胡湯之屬酌宜下之。若苔色雖黑,滑而不澀者,便非實邪,亦非火證,非惟不可下且不可清也。按傷寒諸書,皆云心為君主之官,開竅於舌,心主火,腎主水,黑為水色而見於心部,是為鬼邪相刑,故知必死。此雖據理之談,然實有未必然者。夫五行相制,難免無克,此其所以為病,豈因克為病,便為必死,第當察其根本何如也。如黑色連地,而灰黯無神,此其本原已敗,死無疑矣。若舌心焦黑而質地紅活,未必皆為死證。陽實者,清其胃火,火退自愈,何慮之有。其有元氣大損而陰邪獨見者,其色亦黃黑;真水涸竭者,其舌亦乾焦。此腎中水火俱虧,原非實熱之證。欲辨此者,但察其形氣脈色,自有虛實可辨。而從補從清,反如冰炭矣。故凡以焦黑乾澀者,尚有非實非火之證。再若青黑少神,而潤滑不燥者,則無非水乘火位,虛寒證也。若認此為火而苦寒一投,則餘燼隨滅矣。故凡見此者,但當詳求脈證,以虛實為主,不可因其焦黑而熱,言清火也。傷寒固爾,諸證亦然。(上錄《景岳全書》)。
辨舌法六
舌尖屬心,舌根屬腎,中間屬脾胃,兩邊屬肝膽。赤為熱深,黃為濕熱,食滯厚白為濕寒,水飲,灰白為極虛極寒,紫黑為熱極,或脾胃有瘀血、伏痰,芒刺燥裂,亦為熱極;紅紫如豬肝,為火灼胃爛死證也。(錄《醫鏡》)。
舌者心之竅,凡病俱現於舌。能辨其色,證自顯然。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邊主肝膽,舌根主腎。假如津液如常,口不燥渴,雖或發熱尚屬表證。若舌苔粗白,漸厚而膩,是寒邪入胃,挾濁飲而欲化火也,此時已不辨滋味矣,宜用半夏、藿香。迨厚膩而轉黃色,邪已化火也,用半夏、黃芩。若熱甚失治,則變黑色,胃火甚也,用石膏、半夏。或黑而燥裂,則無半夏,而純用石膏、知母、麥冬、花粉之屬以潤之。至厚苔漸退,而舌底紅色者,火灼水虧也,用鮮生地、麥冬:石斛以養之,此表邪之傳裡者也。其有脾胃虛寒者,則舌白無苔而潤,甚者連唇口面色俱痿白,此或泄瀉,或受濕,脾無火力,速宜黨參、焦朮、木香、茯苓、炙甘草、乾薑、大棗以振之。虛甚欲脫者,加附子、肉桂。若脾熱者,舌中苔黃而薄,宜黃芩。心熱者,舌尖必赤,甚則起芒刺,宜連心麥冬、竹葉捲心。肝熱者,舌邊赤或生芒刺,宜柴胡、黑山梔。其舌中苔厚而黃者,胃微熱也,用石斛、知母、花粉、麥冬之類。若舌中苔厚而黑燥者,胃大熱也,必用石膏、知母。如連牙床、唇口俱黑,則胃將蒸爛矣,非石膏三四兩,生大黃一兩,加金汁水、鮮生地汁、天冬、麥冬汁、銀花露大劑投之,不能救也。此惟時疫發斑及傷寒證中多有之。余嘗治一獨子,先後用石膏至十四斤余,而斑始透,病始退,此其中全恃識力。再有舌黑而潤澤者,此係腎虛,宜六味地黃湯。若滿舌紅紫色而無苔者,此名絳舌,亦屬腎氣虛乏,宜生熟地、天麥冬等。更有病後絳色舌,如錢發亮而光,或舌底咽乾,而不飲涼,此腎氣虧極,宜大劑六味地黃湯投之,以救其津液,方不枯涸。(上錄《筆花醫鏡》)。苔因內熱致脾氣閉滯不行,飲食津液停積於內,故苔見於外。若脾氣不滯,則飲食運化,津液流通,雖熱甚,不必有苔也。(吾每診寒濕內盛者,往往舌不見苔,及服溫散之劑,乃漸生白苔,轉黃而病始愈矣。)舌青或青紫而冷滑者為寒證;青紫而焦燥,或脹大、或捲縮者,為熱證;寒甚亦必捲縮,筋脈得寒而收引也,然必不焦燥。凡舌強硬短縮,及神昏妄語者不治。亦有痰病而舌本硬縮,及神昏不語者,當以形證色脈添之。熱病舌本爛,熱不止者死。傷寒陰陽易,舌出數寸者死。(按:此乃房勞復,非陰陽易也。上錄郭元峰《脈如》。)
舌苔辨寒熱七
傷寒表裡輕重,驗舌色,辨苔垢,亦得大半。今余分立白苔、黑苔、黃苔、燥苔、滑苔,五者以為要。若舌色如常,身雖大熱,是表熱而里未有熱也,但治其表。如見白苔而滑,邪在半表半裡,未入於裡也,但宜和解。若見黃苔者,熱在胃家;苔黃而乾裂者,熱已入里,宜清裡熱。若有下證者,可以下之。若見黑苔者,有二條分別:黑而焦裂硬刺者,裡熱已極,火極似炭之苔也;黑而有水,軟潤而滑者,裡寒已甚,水來剋火之寒苔也。以上五者,驗舌之大節目也。然仍要看症切脈,以參定之。
如舌上黑苔,燥裂有刺,此裡熱無疑矣。然或身痛,或足冷,或無汗,或脈浮,或脈伏,仍從表證治之,雖不可用辛溫之藥,必宜辛涼散表,然後清裡。若過用清熱,則表汗不出,表邪不解。
如舌上生苔,口渴不能消水,脈浮大不數,用清熱之藥;及加譫語神昏,此證多見不治。以舌苔主裡熱,渴宜消水,脈宜沉數,脈症相反故耳。然余以渴不消水,脈滑不數,擬以食滯,用消導治之,亦有生者。自此而知,表邪夾食之證,亦有舌苔生刺者也。大凡察病人之舌,沿邊缺陷如鋸齒狀者,此不治之證也。(以上錄秦皇士《傷寒大白》。)
然有苔黑屬寒者,必舌無芒刺、口有津液也。即小便之赤白,口中之潤燥,舌苔之滑澀,亦皆因乎津液之榮枯,未足憑以遽斷寒熱也,故尤宜以脈之有力無力細辨之。總之,醫家治病,須隨機應變,活潑潑地,不可膠執一方,不可泥滯一藥。不必以藥治病,惟以藥治脈可也。古今氣運不同,舊方新病,何能符合。只可讀其書,廣其義,考其方,得其理,潛心默究,自得其神。即羅氏譬之拆舊料而改新房,務必工穩耳。(上錄顧練江《瘍醫大全》)。
舌色辨吉凶八
在表則無苔(按:白苔亦屬表證)。在半表半裡,苔白而滑。在裡則黃苔,熱甚則黑苔芒刺。不熱不渴,黑苔有津為寒舌,乃心茵紅為本色故吉,黑為水色故凶。凡舌硬、舌腫、舌卷、舌短、舌強者,十不救一二。舌縮、神昏、脈脫者,死不治。夏月黑苔可治,冬月黑苔難醫。黑苔刮不去,易生刺裂者死。凡見舌苔,以井水浸青布擦淨舌苔,以薄荷細末蜜調敷之,吐舌者,摻冰片末即收。(上錄李士材《傷寒括要》)。
溫熱辨舌心法九
心開竅於舌。脾之大絡,繫於舌本,肝腎脈亦通舌本。凡木舌、重舌、舌衄屬心經燥熱。舌菌、舌墊、舌腫大塞口,屬脾經濕熱挾心火上壅。舌本強硬,為熱兼痰。若舌卷短,痿軟枯小,則肝腎陰涸,而舌因無神氣矣。溫病初起,舌苔白而少津者,宜杏仁、桔梗、牛蒡之類,辛潤以解縛束;桑葉、蔞皮之類,輕清以解燥熱,佐梔皮、連翹之微苦微燥。舌苔白而底絳,濕遏熱伏也,須防變干,宜辛淡輕清泄濕透熱,如三仁湯以蔻皮易蔻仁,稍佐滑石、淡竹葉、蘆根之類以清化之。初病舌苔白燥而薄,或黃燥而薄,為胃腎陰虧,其神不昏者,宜鮮生地、元參、麥冬等味以救陰。(分兩不宜過重,恐遏伏邪熱,)銀花、知母、蘆根、竹葉等味以化邪,尤須加辛潤以透達。若神即昏者,加以開閉,如普濟丹、清上丸(此二方無考。開閉可用紫雪丹、王定牛黃清心丸可也,)遲則內閉、外脫不治。舌苔燥如白砂者,此溫邪過重,宜速下之,佐以甘涼救液。白燥而厚者,調胃承氣湯下之,佐以清潤養陰,如鮮生地、元參、梨汁、蘆根之類。若白膩不燥,自覺悶極,口甜,吐濁涎沫,宜加減正氣散加佩蘭、神麯。若舌脹大不能出口,屬脾濕胃熱鬱極,前法加大黃汁利之。舌白不燥,或黃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此濕熱鬱而未達或素多痰飲,雖中脘痞痛,亦不可攻,宜用開化,如杏、蔻、枳、桔、陳皮、茯苓、通草之類。舌苔白膩,胸膈悶痛,心煩乾嘔,欲飲水,水入則吐,此熱因飲鬱而生,宜辛涼化飲,如白芥子、細辛、通草、茯苓、豬苓、澤瀉、苡仁、滑石、竹葉、蘆根。如飲熱並重,舌苔黃膩,宜辛苦通降,佐以淡滲,如小陷胸湯、半夏瀉心湯去參、甘、大棗,以薑汁炒黃連代乾薑,加通草、茯苓、蔞皮、薤白等味。黃芩滑石湯、黃連溫膽湯均可選用。邪傳心包,神昏譫煩,如舌苔黃膩,仍屬氣分濕熱內蒙包絡,宜半夏瀉心湯、小陷胸等湯,或用杏仁、白芥子、薑汁炒川連、鹽水炒木通,連翹、滑石、淡竹葉、蘆根、蔞皮之類,辛潤以通之,鹹苦以降之,清淡以泄之。涼膈散亦可間用。寧上丸、普濟丹亦效。若舌赤無苔,此證與前證同一神昏,而虛實相反。前系濕熱明證,此係傷陰確據,神昏為內閉之象,閉則宜開,心宮用虛靈之所,虛則忌實,宜犀角、鮮生地、連翹、銀花、鬱金、鮮石菖蒲、鮮蘆根、梨汁、竹瀝,少和薑汁,緩煎熱服。再用寧上丸、普濟丹開閉養陰,地黃用鮮者,取其滑利,少和薑汁,涼藥熱飲,取其流連,此即陰陽開闔之理。蘆根尤宜多用,輕清甘涼,兩飲金水又能泄熱化濕,從膀胱而解。如此治法,斷無不效之理。最忌一派苦寒永伏、陰柔濁膩。今時習俗,尤誤於溫病傷陰之說,不知氣分熱鬱爍津之理,每見舌絳,便用大劑陰柔。是濁熱已遏上焦氣分,又用濁藥,兩濁相合,逼令邪氣深入膏育,深入骨髓,遂成固結不解之勢。又或舌苔黃膩,明系氣分濕熱熏蒸,法宜辛苦開化,乃不用開化,而用大劑涼藥,亦足逼令邪氣深伏。邪伏則胃氣不得上升,舌苔因之亦伏,轉成舌絳無苔矣。若舌色紫暗,捫之濕潤,乃其人胸膈中素有虛瘀,與熱相搏,宜鮮生地、犀角、丹皮、丹參、赤芍、鬱金、花粉、桃仁、藕汁等味,涼血化瘀。舌紫腫大或生大紅點者,乃熱毒乘心,用導赤、犀角加黃連、金汁治之,或稍加大黃汁利之。舌絳欲伸而抵齒難伸者,此痰阻舌竅,肝風內動,宜於清化劑中加竹瀝、薑汁、膽星、川貝等味以化熱痰,切勿滋膩遏伏火邪。其有因寒涼陰柔遏伏者,往往愈清愈燥,愈滋愈干,又宜甘平甘潤,佐以辛潤透邪,其津乃回。若舌與滿口生白衣,為黴苔,或生糜點,謂之口糜。因其人胃腎陰虛,中無砥柱,濕熱用事,混合熏蒸,證屬難治,酌用導赤、犀角、地黃之類服之。舌心絳干,乃胃熱上爍心營,宜清心胃;舌尖絳干,乃心火上炎,宜導赤以瀉其府;舌絳而光亮,絳而不鮮,甚至干晦痿枯者,或淡而無色,如豬腰樣者,此胃、肝、腎陰枯極而舌無神氣者也,急宜加減炙甘草湯加沙參、玉竹、雞子黃、生龜板等類,甘平濡潤以救之。黑為腎色,苔黑燥而厚,此胃腸邪結,傷及腎陰,宜大承氣湯鹹苦下之;黑燥而不甚厚,調胃承氣湯微利之,或增液承氣湯潤下之;若舌淡黑而津不滿者,此腎虛無根之火上炎,用復脈、生脈輩救之。舌苔黃厚,脈息沉數,中脘按之微痛,大便不解,或雖解無多,或雖多而仍覺不爽,宜於辛苦劑中,兼用酒製大黃為丸,緩化而行,往往服一二次,大解一次,再服再解,如此五七次,而邪始盡也。若舌如沉香色或黃黑而燥,脈沉實而小,甚者沉微似伏,四肢發厥,或渴喜熱飲,此皆裡氣不通之象,酌用三承氣湯下之。陰傷者,加鮮生地、元參、知母、蘆根之類足矣。蓋速下其邪,即所以存津液也。必得苔退脈靜身涼,舌之兩旁生出白薄苔,方為邪盡。一切外邪、伏邪均系如此。
按此篇診舌之法,頗為精細。錄於石芾南《醫原》中。至於舌苔白燥、黃燥、黑燥,始用承氣湯下之,亦未盡善。余曾治溫病數人,往往數日不大便,燥糞已結,而舌苔始終滑潤,無舌苔可據者。要之餘所遇者其變,石氏所論者其常也。知常知變,而後可與言醫。
舌質舌苔辨十
凡察舌,須分舌質舌苔。舌苔雖惡,舌質如常,胃氣濁惡而已。苔從舌里生出,刮之不能全淨者,氣血尚能交紐,為有根也。
凡舌苔,以勻薄有根為吉。白而厚者,濕中有熱也。忽厚忽薄者,在輕病,為神氣有權;在困病,為腎氣將熄。邊厚中黃,或中道無苔者,陰虛血虛也。中道一線深陷,極窄如隙者,胃痿也。舌根高起,累累如豆,中路人字紋深廣者,胃有積也。舌上星點赤而鼓起者,胃熱也。在兩旁主肝熱,在尖主心熱。淡而陷下者,胃虛也,在小兒為有滯、有蟲。望似有苔,一刮即淨,全無苔跡者,血虛也。一片厚苔,或黃或白,如濕粉所塗,兩邊不能漸勻漸薄者,胃絕也。
舌上津液如常,邪尚在表。見白苔而滑,厚而膩,是寒邪入胃矣。黃而厚者,已化熱也;黃而燥者,熱已盛也。厚苔漸退,而底色紅如豬肝者,火灼水虧,津液將竭也。見黑苔有二:如黑而焦裂硬刺者,為火極似炭之熱苔;如黑而有津,軟潤而滑者,為水來剋火之寒苔。如連牙床唇口俱黑者,則胃將蒸爛矣,在時疫、斑疹、傷寒、熱病多有之。更有舌中忽一塊如錢,無苔而深紅者,此脾胃包絡,津液大虧,潤溉不周也。亦有瘀血在於胃中。無病或病愈而見此苔者,宜疏消瘀積,不得徒滋津液。(按:舌面細如魚子者,心與命門真火所鼓。若包絡有凝痰,命門有伏冷,則舌面忽一塊光平如鏡。此論傷寒外感也。)
溫熱初發,便煩熱發渴,舌正赤而多白苔如積粉者。雖滑亦當以白虎清內熱也。又中宮有水飲者,舌多不燥,不可誤認為寒證也。亦有虛熱者,舌心雖黑或灰黑而無積苔,舌形枯瘦而不甚赤,其症煩渴耳聾、身熱不止、大便五六日或十餘日不行,腹不硬滿,按之不痛,睡中或呢喃一二句,或帶笑,或嘆息,此津枯血燥之虛熱也,宜大料六味湯,若誤與承氣必死矣。(此論溫熱也。)
黑苔者,血瘀也。灰苔者,血瘀而挾痰水也。婦人傷寒時病,最易生黑苔。不得遽以為凶。舊法黑苔以芒刺、燥裂、濕潤、細膩分寒熱,余歷診瘀血苔黑,雖內熱而不遽起刺。有煙癮人,苔易燥刺,而非必內有真熱,不過肺胃津傷耳。凡見灰黑二苔,總宜兼用行血。其症寒熱甚者,必神昏譫語;無寒熱者,必胸肋有一塊結熱,內煩而夜不安眠也。若僵縮言語不利,或身重不能轉側,及一邊不能眠,乃凶。舌枯晦而起刺者,血燥熱結也,雖結黑殼,猶有生者。平人胃中,夙有冷痰、瘀血,舌上常見一塊光平如鏡。又凡有痞積及心胃氣痛者,病時舌苔多見怪異,婦女尤甚。(以上摘錄周徵之《診家直訣》。)
第三十一章 察舌辨證之醫案
黑苔醫案八則
薛立齋云:余昔留都時,地官主事鄭汝東妹婿患傷寒,舌見全黑。院內醫士魯禧曰:當用附子理中湯。人咸驚駭而止。及其困甚治棺,魯與其鄰,往復視之,謂用前藥,猶有生意。其家既待以死,拚而從之,數劑而愈。大抵舌黑之證,有火極似水者,即杜學士所謂薪為黑炭之意也,宜涼膈散之類以瀉其陽。有水來剋火者,即魯醫士所療是也,宜理中湯以消陰翳。又須以老薑切片擦其舌,色稍退者可治,堅不退者,不可治。
又弘治辛酉,金臺姜夢輝患傷寒,亦得黑苔,手足厥冷,吐逆不止。眾醫猶作火治,幾致危殆。判院吳仁齋用附子理中湯而愈。夫醫之為道,有是病,必有是藥。附子療寒,其效可數,奈何世皆以為必不可用之藥,寧視人之死而不救,不亦哀哉。凡用藥得宜,效應不爽,不可便謂為百無一生而棄之也。
張景岳云:余在燕都,嘗治一王生,患陰虛傷寒,年出三旬,而舌黑之甚,其芒刺干裂,焦黑如炭,身熱便結,大渴喜冷,而脈則無力,神則昏沉。群醫謂陽證陰脈,必死無疑。余察其形氣未脫,遂以甘溫壯水等藥大劑進之,以救其本,仍間用涼水,以滋其標。蓋水為天一之精,涼能解熱耳可助陰,非若苦寒傷氣者之比。故於津液乾燥,陰虛便結,而熱渴火盛之證,亦所不忌。由是水藥並進,前後凡用人參、熟地各一二斤,附子、肉桂各數兩,冷水亦一二斗,然後諸症漸退,飲食漸進,神氣俱復矣。但察其舌黑則分毫不減,余甚疑之,莫得其解。再後數日,忽舌上脫一黑殼,而內則新肉燦然,始知其膚腠焦枯,死而復活。使非大為滋補,安望再生。若此一證,特舉其甚者紀之。此外,凡舌黑用補,而得以保全者,蓋不可枚舉矣。所以凡診傷寒者,當以舌色辨表裡,以舌色辨寒熱,皆不可不知也。若以舌色辨虛實則不能無誤。蓋實固能黑,以火盛而焦也;虛亦能黑,以水虧而枯也。若以舌黃、舌黑悉認為實熱,則陰虛之證,萬無一生矣。(上錄《金鏡錄》。)
龔子才曰:一人色青黑有刺,乃熱劇也,欲以舌貼上壁上稍可。良由思慮過度,怒氣所得。為制一方,名清心散,服之即效。方用赤茯神、棗仁、麥冬、胡麻仁、黃連各一錢、遠志五分、木通、連翹各八分、甘草三分,清水煎服。
《舌辨》云:一婦人症已危篤甚,其舌黑而厚隔瓣。余掘開其舌底,有紅色。余曰:症雖危,可救。以大承氣湯加減,一劑則知人,二劑而安。
又云:一人有此舌,墨滑數點,用大柴胡湯加減下之,次早則舌滑俱無,而見稍微紅色,次調理而安。
又云:一孕婦傷寒證已愈,次病頭面腫大,痛甚難禁。余用三黃俱酒煮,牛蒡子、薄荷、白芷、防風、石膏,四劑全愈。
梁特嚴云:余於辛卯七月,道出清江浦,見船戶數人,同染瘟疫,渾身發臭,不省人事。醫者俱云不治,置之岸上,徐俟其死。余目擊心憫,姑往診視。皆口開吹氣,舌則黑苔黑瓣底。其親人向余求救。不忍袖手,即教以十全苦寒救補湯,生石膏加重四倍,循環急灌,一日夜連投多劑。病人陸續瀉出極臭之紅黑糞甚多。次日,黑中舌瓣漸退。復連服數劑,三日皆全愈。是時清江疫癘大作,未得治法,輒數日而死,有聞船戶之事者,群來求治。切其脈,皆怪絕難憑;望其舌,竟皆黑瓣底,均以前法告之,其信者皆一二日即愈。其稍知醫書者,不肯多服苦寒,仍歸無救。余因稍有感冒,留住十日,以一方救活四十九人,頗得仙方之譽。
王孟英治王氏婦,年七旬有三。風溫傷肺,頭暈目眩,舌縮無津,身痛肢厥,口乾不飲,昏昧鼻鼾,語言難出,寸脈大。證屬痰熱阻竅。先清氣分邪熱,杏仁、象貝、羚羊、花粉、嫩竹茹、桑葉、焦山梔,一服症減肢和,但舌心黑而尖絳,乃心胃火燔,懼其入營劫液,用鮮生地、犀角汁、元參、丹皮、麥冬、阿膠、蔗漿、梨汁,三服色潤神蘇,身涼脈靜。但大便未通,不嗜粥飲,乃灼熱傷陰,律液未復。繼與調養胃陰,兼佐醒脾,旬日霍然。
紅舌醫案二則
孟英治姚某,年未三旬,煙癮甚大。適伊母病溫而歿,勞瘁悲哀之際,復病溫邪,脅痛筋掣,氣逆痰多,壯熱神昏,莖縮自汗,醫皆束手。所親徐麗生囑其速孟英視之。脈見芤數,舌絳無津,有陰虛陽越、熱熾液枯之險。況初發即爾,其根蒂之不堅可知。與犀、羚、元參、知母,壯水熄風,蓯蓉、楝實、鼠矢、石英潛陽鎮逆;沙參、麥冬、石斛、玉竹,益元充津;花粉、梔子、銀花、絲瓜絡,蠲痰清熱。一劑知,四劑安,隨以大劑養陰而愈。
又治姚令與室,素患喘嗽,復病春溫。醫知其本元久虧,投以溫補,痙厥神昏,耳聾譫語,面赤舌絳,痰喘不眠,醫皆束手矣。延孟英診之,脈猶弦滑。曰:證雖危險,生機未絕,遽爾輕棄,毋乃太忍。與犀角、羚羊、元參、沙參、知母、花粉、石膏,以清熱熄風,救陰生液;佐蓯蓉、石英、鱉魚甲、金鈴、旋覆、貝母、竹瀝,以潛陽鎮逆,通絡蠲痰,三劑而平。繼去犀、羚、石膏,加生地,服旬日而愈。
紫疱舌醫案二則
程杏軒治汪木工,夏間寒熱嘔瀉,自汗頭痛。他醫與疏表和中藥,嘔瀉止而發熱不退,汗多口渴,形倦懶言,舌苔微黃而潤,脈虛細,用清暑益氣湯加減。服一劑,夜熱更甚,譫狂不安。次早復診,脈更細,舌苔色紫肉碎,凝有血痕,渴嗜飲冷。此必熱邪內伏未透,當舍脈從症,改用白虎湯加鮮生地、丹皮、山梔、黃芩、竹葉、燈心。服藥後,周身汗出,譫狂雖定,神呆,手足冰冷,按脈至骨不見,闔目不省人事,知為熱厥。舌形短而厚,滿舌俱起紫疱,大如葡萄,並有青黃黑綠雜色罩於上。後用紫雪丹蜜調塗舌上。前方再加入犀角、黃連、元參以清熱,金汁、人中黃、銀花、綠豆以解毒,另用冬雪水煎藥。厥回脈出,舌疱消,苔退僅紫干耳。再劑,熱淨神清,舌色如常。是役也,程謂能審其陽證似陰,於後未能察其實證類虛,於前自咎學力未到,以初用清暑益氣湯之誤也。
王士雄治徐月嚴令正,年逾四旬,暮春患痰嗽發熱。醫者詢知病當汛後,於荊防發散中加當歸、薑棗為方。服三劑,血隨痰溢,口舌起疱如紫葡萄者八枚,下唇右角腫凸如拇指大,色如黑棗,咽痛礙飲。或云瓜瓤瘟,或云葡萄瘟。醫者望而卻走,免余往視,口穢噴人,頰顎如漆,舌紫,苔色如靛,臂斑或黑或藍,溲若沸油,渴、呃、多汗,脈形細澀,數夜無眠。此乃陰分素虧,熱伏營分,氣機鬱結,痰阻上竅。詢其胸背,斑已遍身,幸而血溢汗多,毒邪猶有出路,故不昏陷。令取錫類散吹喉,並以童溺、藕汁、梨汁頻灌,隨用元參、丹參、紫草、花粉、銀花、焦梔、連翹、鮮石斛、鮮大青、竹茹、枇杷葉、夏枯草、薔蔽根、海蛇,煎調神犀丹。兩劑後,舌本轉赤,苔色見黃;四劑後,血止咽松,脈轉弦數;六劑便行,口穢始減,疱平而唇腫亦消;八劑嗽平而苔退,脈柔和,斑回而痕如黑漆,始改輕清善後徑愈。
人字紋舌醫案二則
白苔亦有人字紋,如程杏軒治一農人,患傷寒數日,寒熱交作,自汗如雨,脈虛神倦,舌苔白滑,分開兩歧,宛如刀劃。考《己任編》有陰證誤服涼藥,舌見人字紋之語,先與六味回陽飲,繼進左右二歸飲數劑,舌苔漸退而愈。黑苔亦有人字紋,如楊乘六治沈姓外感證危甚,舌黑而枯,滿舌遍裂人字紋。曰:脈不必診也,此腎氣凌心,八味證也,誤用芩連,無救矣。逾日果歿。他如《傷寒金鏡錄》有裂紋如人字形者,因君火燔灼,熱毒炎上而發,用涼膈散治之。以上兩案,一則舌白,一則舌黑,皆用溫藥,尤當辨明脈證,分別治之。
藍舌醫案二則
《舌辨》云:余治孫仁泉傷寒後月餘,舌藍如靛,其斑亦藍如大萍遍身。自服表劑不應。詢其故,曰:斑不赤,故表之。余曰:非表可治,三臟氣已絕矣。因心不能生脾,脾不能生肺,肺不能制肝,肝木猖撅,脾土受克,則不食、四肢墜、脾痞、口不知味,余謂不治,果旬日而歿。
又云:渾藍舌者,乃病後失於調理,脾胃全無生氣也,必死。曩治一傷寒後二十餘日,失於調理,恣意飲食,得此舌苔,胸微悶,脈微細。余不下藥,何也?蓋肝色純藍,而胃土無氣也。眾不信,翌日果死。
舌強醫案四則
薛己治一婦人,善怒,舌本強,手臂麻。薛曰:舌本屬脾,被木剋制故耳,用六君子湯加柴胡、白芍治之。
又治鄭秋官,過飲,舌本強腫,語言不清。此脾虛濕熱,用補中益氣湯加神麯、麥芽、乾葛、澤瀉而愈。
又學士吳北川,過飲痰壅,舌本強硬,服降火化痰藥,痰氣益甚,肢體不遂。薛作脾虛濕熱治之而愈。
又一男子舌下牽強,手大指、次指不仁,或大便閉結,或皮膚赤暈。薛曰:大腸之脈散舌下,此大腸血虛風熱,當用逍遙散,加槐角、秦艽治之。
舌腫醫案五則
宋度宗欲賞花,一夜忽舌腫滿口,蔡御醫用蒲黃末等分,乾摻而愈。蓋舌乃心之外候,而手厥陰相火乃心之臣使,蒲黃活血涼血,得乾薑是陰陽相濟也。(《芝隱方》)。
薛己曰:一膏粱之人患舌腫,敷服皆消腫之藥,舌腫勢急。與刺舌尖,反兩旁出紫血杯許,腫消。二更服犀角地黃湯二劑,翌早復腫脹,仍刺去紫血杯許,亦消一二。仍服前湯,良久舌大腫,又刺去黑血二杯許,腫漸消。忽寒熱作嘔,頭痛作暈,脈浮洪而數。此邪雖去,而元氣愈傷,與補中益氣湯,倍參、耆、歸、術,四劑而安,又數劑而愈。
張子和曰:南鄰朱老翁,年六十餘歲,身熱數日不已,舌根腫起,和舌尖亦腫,腫至滿口,比原舌大二倍。一外科以燔針刺其舌兩旁下廉泉穴,病勢轉凶,將至顛嚱。戴人曰:血實者宜決之,以䤵針磨令鋒極尖,輕砭之,日砭八九次,血出約一二盞。如此者三次,漸而血少,痛減腫消。夫舌者,心之外候也。心主血,則血出則愈。又曰:諸痛癢瘡,皆屬心火。燔針艾火,是何義也。一婦人木舌脹,其舌滿口,諸藥不愈。余用䤵針,小而銳者,砭之五七度,腫減,三日方平。計所出血幾至盈斗。
繆氏子,年十六歲,舌上重生小舌,腫不能言,不能食物。醫以刀割之,敷以藥;閱時又生,屢治不痊,精力日憊,向余求藥。檢方書,用蛇蛻燒灰研末,敷之立愈。後不復發。
舌出醫案四則
元順帝之長公主駙馬剛噶勒藏慶王,因墜馬得一奇疾,兩眼黑睛俱無,而舌出至胸。諸醫罔知所措。廣惠司卿聶濟爾,乃伊羅勒琨人也,嘗識此症,遂剪去之;頃間復生一舌,亦剪之;又於真舌兩邊,各去一指許,卻塗以藥而愈(錄《輟耕錄》)。
凌漢章治一男子,病後舌吐。凌兄亦知醫,謂曰:此病後近女色太早也。舌者心之苗,腎水竭,不能制心火。病在陰虛,其穴在左股太陽,是當以陰攻陽。凌曰:然。如其穴針之,舌吐如故。凌曰:此知瀉而不知補也。補數針,舌漸復如故(《明史》)。
何首庸治前鋒賴將軍,舌本腫出不能縮入。何曰:心氣亟熱也。如久則飲食不下而死矣。炙飲器灼之腫消,再投以湯劑立愈(《雲南通志》)。
《古今醫統》曰:王貺治一大賈,因失驚舌伸出,遂不能收。經旬食不下咽,尪羸已甚。國醫不能療,其家榜於市曰:有能者,酬千金。貺醫名未著,學且未精,因檢《針經》,有針法治此疾,遂往治之,用針舌之底,抽針出,舌遂伸縮於平時。
舌縮醫案一則
馮楚瞻治一人,無故舌縮不能言,用白芥子研末,醋調敷頸項下,即能言。服清脾降火等湯,再用紫雪冰片散吹之而安。
舌爛醫案三則
先兄口舌糜爛,痰涎上壅,飲食如常,遇大風欲仆地。用補中益氣湯及八味丸即愈。間藥數日,仍作每勞苦,則痰盛目赤,漱以冷水,舌稍愈。頃間舌益甚,用附子片噙之即愈。服前二藥,諸症方痊(《薛氏醫案》)。
工部徐檢齋,口舌生瘡,喜冷飲食,或咽喉作痛,大便閉結,此實熱也同上。王孟英治段春木之室爛喉,內外科治之束手。姚雪蕉孝廉薦孟英視之,骨瘦如柴,肌熱如烙,韌痰阻於咽喉,不能咯吐,須以紙帛攪而曳之。患處紅腫白腐,齦舌皆糜爛,米飲不沾,月事非期而至。按其脈,左細數,右弦滑。曰:此陰虧之體,伏火之病失於涼降,擾及於營。先以犀角地黃湯清營分而調妄行之血,續與白虎湯加西洋參等,肅氣道而瀉燎原之火,外用錫類散,掃痰腐而消惡毒。繼投甘潤藥,蠲餘熱而充津液,日以向安,月餘而起。
舌痛醫案一則
仲侍御,多思慮,舌作痛,用苦寒降火藥,發熱便血,盜汗口乾,肢體日瘦。此脾氣虧損,血虛生熱,用加味歸脾湯而愈(《薛已治驗》)。
舌斷醫案二則
有人自行被攧,穿斷舌心,血出不止。米醋用雞翎刷所斷處,其血即止。仍用真蒲黃、杏仁去皮尖、硼砂少許,研為細末,煉蜜調藥,稀稠得所,噙化而安。(《得效方》)。
錢國賓治板橋李氏僕劉二,與租房之婦私,年餘不收其租。一日,主人算賬無抵,劉二坐逼,婦恨將劉舌咬下二寸。延視,根腫滿,湯水不下。制金瘡藥,用敗龜板燒煙帶黑色一兩、血竭一錢、冰片三分,共末摻上,血痛俱止,腫尚未消。其人昏厥不省,夢關帝示以半紅半白雞豆子大藥一粒,用無根水吞服即生矣。驚覺難言,討筆書,眾人方知。自是其腫漸消,可灌飲湯或薄粥。其舌長完,比前大小一樣,日服參耆歸術湯愈。
第三十二章 辨舌證治要方
察病於舌色,較切脈更有把握。蓋舌無隔膜,且為心苗,目視明澈,勝於手揣。病既察定,然後立方用藥,自必效如桴鼓。茲就本書引用應備各方,分列發表、攻裡、和解、化利、清涼、溫散、補益、雜治為八節,聊備參考。略附主治效能幹各方之下,俾互相發明。
第一節 發表之劑
青蘇飲 生香附(錢半) 紫蘇葉(二錢) 陳皮(錢半) 生甘草(七分) 加姜,蔥煎。
咳嗽加杏仁、桑皮,有痰加半夏,頭痛加川芎、白芷,傷風鼻塞頭昏加羌活、荊芥。
加味香蘇飲《醫學心悟》 即前方加秦艽、荊芥、川芎、蔓荊子(各一錢)
參蘇飲 治外感風寒,內積痰飲,虛熱便血。表裡虛實兼治之劑。
西黨參 紫蘇葉 乾薑 前胡 豐夏 茯苓 陳皮 生甘草 炒枳殼 桔梗 木香 加薑、棗煎。
外感多者,去棗,加蔥白。肺中有火者,去人參,加杏仁、桑葉;泄瀉者加扁豆、白朮。
大羌活湯 羌活 防風 獨活 細辛 防己 黃芩 黃連 蒼朮 白朮(炒) 生甘草 知母 川芎 生地黃 水兩碗,煎一碗服。
沖和靈寶飲 即前方去獨活、防己、黃連、蒼白朮、知母,加柴胡、白芷、葛根、石膏。
柴葛解肌湯 治太陽陽明合病,頭痛、鼻乾、不眠、惡寒無汗。
柴胡 葛根 羌活 白芷 黃芩 芍藥 桔梗 甘草 生石膏 加薑、棗,煎服。
無汗惡寒甚者,去黃芩。冬月加麻黃,春月少加。夏月加蘇葉。
葛根湯 治頭項強癰,背強,脈浮無汗,惡寒。兼治風寒在表而自利者。
葛根 麻黃 生薑 桂枝 芍藥 甘草 大棗 水煎服。
升麻葛根湯(錢氏) 治陽明表熱下利。兼治痘疹初發。
升麻 葛根 芍藥(各二錢) 炙甘草(一錢) 加生薑,水煎服。
柴胡桂枝湯 治心腹卒痛,肝木乘脾土。
柴胡 黃芩 半夏 生甘草 芍藥 桂枝 大棗 生薑
人參敗毒散 人參 茯苓 枳殼 桔梗 前胡 柴胡 羌活 獨活 川芎(各一錢) 生甘草(五分) 加生薑煎。
煩熱、口渴,加黃芩。本方加陳倉米名倉廩散,治噤口痢。
藿香正氣散 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憎寒壯熱,胸膈滿悶。
藿香 紫蘇葉 白芷 大腹皮 茯苓 白朮(炒) 陳皮 半夏曲 厚朴 桔梗 生甘草 加薑棗煎。
小續命湯 治中風喎斜不遂、語言蹇澀及剛柔二痙,亦治周陰風濕。
防風(錢半) 桂枝 麻黃 人參 酒芍 杏仁 川芎 黃芩 防己 甘草(各八分) 附子(四分) 加薑、棗煎服。
香薷飲 香薷 制川樸 扁豆衣
黃連香薷飲 即前方加黃連。
五味香薷飲 即前方加茯苓、生甘草。
六味香薷飲 即五味香薷飲加木瓜。
十味香薷飲 即六味香薷飲加參、耆、陳、術。
二香散 即五味香薷飲合香蘇飲。
藿薷湯 即三物香薷飲合藿香正氣湯。
香葛湯 即三物香薷飲加葛根。
銀翹散(辛涼平劑) 金銀花 連翹殼 苦桔梗 蘇薄荷 竹葉 生甘草 淡豆豉 荊芥 牛蒡子 鮮葦根 水煎服。
蔥豉湯 治虛人風熱、伏氣發溫及產後感冒皆效。
蔥白(一握) 香豉(三合) 水煎,日三服。
梔豉湯 治汗下之後,正氣已虛。尚有痰涎滯氣,凝結上焦,以此引吐。
梔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 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同豉煮取升半,去滓,分為二服,得吐止後服。
元參升麻湯 黑元參 牛蒡子 綠升麻 殭蠶 連翹 防風 黃芩 黃連 桔梗 生甘草 水煎服。
化斑湯 犀角 鮮生地 黑元參 丹皮 生石膏 肥知母 鮮大青葉 生甘草 金銀花 水煎服。
人參化斑湯 即前方加人參。
黃連化斑湯 即前方加黃連。
消斑青黛飲 犀角 黃連 青黛 生石膏 知母 梔子 元參 鮮生地 柴胡 人參 生甘草 姜 棗 水煎服。加醋一匙沖。
大便實者,去人參,加大黃。
蔥豉白虎湯 鮮蔥白(三枚) 淡豆豉(三錢) 生石膏(四錢) 知母(三錢) 北細辛(三分) 生甘草(五分) 生粳米(三錢) 水煎服。
第二節 攻裡之劑
大承氣湯 治陽明病,痞滿燥實,譫語煩渴,腹痛便閉。
大黃(酒浸四錢) 芒硝(二錢) 川樸(薑製四錢) 枳實(炒二錢) 水煎溫服。
小承氣湯 治陽明病,心腹痞滿,潮熱,狂言而喘。
大黃(酒浸三錢) 厚朴(二錢) 炒枳實(一錢) 水煎溫服。
調胃承氣湯 治陽明病,不惡寒,反惡熱,大便閉,譫語者。
大黃(酒浸三錢) 芒硝(三錢) 炙甘草(二錢) 水煎溫服。
白虎承氣湯 大黃(三錢) 芒硝(錢半) 知母(三錢) 甘草(錢半) 生石膏(六錢) 粳米(一錢) 水煎溫服。
增液承氣湯 鮮生地 黑元參 麥冬 大黃 芒硝 水煎溫服。
桃仁承氣湯 治熱結膀胱,小腹脹滿,大便黑,小便利,燥渴譫語,蓄血發熱如狂,及血瘀胃痛,廢癰脅癰。
桃仁(五十粒) 大黃(四錢) 芒硝 甘草 桂枝(各二錢) 水煎溫服。
抵當湯 治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如狂者。以熱在下焦,小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必有蓄血,令人善忘。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
水蛭(三十個,豬脂熬黑) 虻蟲(三十隻,去頭、足、翅) 桃仁(二十枚,去頭尖,研) 大黃(四兩)
桃仁抵當湯 治熱在下焦,小腹硬滿,瘀血在裡,小便自利,屎硬,如狂善忘等症。
大黃(三錢) 鮮生地(四錢) 當歸尾(二錢) 桃仁(三錢) 炒穿甲(錢半) 元明粉(錢半) 猺桂心(五分沖) 水煎溫服。
養榮承氣湯 大黃(酒浸二錢) 厚朴 枳實(各一錢) 知母 當歸 芍藥 鮮生地(各一錢) 加姜煎。
小陷胸湯 治痰熱塞胸。
瓜蔞實(五錢) 黃連(錢半) 半夏(三錢) 水煎溫服。
大陷胸湯 煨甘遂(一錢) 生錦紋(二錢) 元明粉(錢半) 水煎溫服。
更衣丸 蘆薈(七錢) 硃砂(五錢) 左藥研末,滴燒酒為丸。
備急丸 治熱邪暴死。
巴豆霜(一錢) 乾薑(三錢) 大黃(三錢) 共為末,糊丸,如綠豆大。
十棗湯 治水蓄積脅內腫脹者。
芫花(醋炒三錢) 甘遂(麵煨三錢) 大戟(蒸曬三錢) 共研末,棗肉煮爛為丸。
己椒藶黃丸 治腹滿,口舌乾燥,腸間有水氣。
防己 川椒目 葶藶子(熬) 大黃(各等分)
上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
陶氏黃龍湯 治胃實失下,虛極熱極,循衣撮空,不下必死者。
人參(錢半) 熟地(三錢) 當歸(二錢) 大黃(酒浸三錢) 芒硝(二錢) 枳實(二錢) 厚朴(錢半) 水煎溫服。
新加黃龍湯 鮮生地(五錢) 人參(錢半) 生大黃(三錢) 芒硝(一錢) 元參(五錢) 生甘草(二錢) 麥冬(五錢,連心) 當歸(錢半) 海參(二條) 薑汁(六匙)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杯,沖參汁五分、薑汁二匙頓服之。如腹中有響聲,轉矢氣者,為欲便也。
十全苦寒救補湯 生石膏(八兩,研粉) 生知母(六錢,去毛) 黃柏(四錢) 黃芩(六錢) 生大黃、元明粉(各三錢) 制川樸(一錢) 生枳實(錢半) 黑犀角尖(四錢) 水煎溫服。
三黃瀉心湯 大黃(三錢) 小川連(一錢) 青子芩(錢半) 水煎溫服。
大黃黃連瀉心湯 此瀉虛熱,非蕩實熱也。
大黃(三錢) 黃連(錢半) 麻沸湯潰之,須臾後去滓,分溫再服。
半夏瀉心湯 半夏 黃芩 乾薑 炙甘草 人參(各二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 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濟川煎方 當歸(三錢) 川芎(一錢) 淡蓯蓉(三錢) 澤瀉(三錢) 升麻(一錢) 炒枳殼(錢半) 水煎服。
第三節 和解之劑
小柴胡湯 柴胡(三錢) 黃芩(二錢) 人參 炙甘草(各二錢) 半夏(三錢) 生薑(二錢) 大棗(三枚) 水煎溫服。
柴胡湯 柴胡(三錢) 黃芩(一錢) 陳皮(一錢) 生甘草(一錢) 大棗(二枚)
小柴胡用人參、半夏。今表實,故不用人參;無嘔吐,不加半夏。
大柴胡湯 治表有寒熱、脅痛諸症。
柴胡(四錢) 姜半夏(錢半) 黃芩(二錢) 芍藥(一錢) 生薑(二錢) 大棗(一枚) 枳實(一錢,炒) 大黃(酒浸二錢) 水煎溫服。
達原飲 檳榔(二錢) 厚朴(一錢)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錢) 芍藥(一錢) 甘草(五分) 黃芩(一錢) 右水二鍾,煎八分,午後溫服。
三消飲 檳榔(二錢) 草果(五分) 厚朴(一錢) 白芍(一錢) 甘草(一錢) 知母(一錢) 黃芩(一錢) 大黃(一錢) 葛根(一錢) 羌活(一錢) 柴胡(一錢) 水煎溫服。
防風通聖散 治憎寒壯熱,二便閉澀,表裡俱熱。
防風 荊芥 薄荷 麻黃 當歸 川芎 白芍 炒白朮 連翹 梔子 大黃(酒浸) 芒硝(各五分) 桔梗(一錢) 黃芩(一錢) 滑石(三錢) 甘草(二錢) 水煎服。
增損雙解散 此溫病時毒主方。
白殭蠶(酒炒三錢) 蟬蛻(十二枚) 廣薑黃(七分) 防風(一錢) 薄荷葉(一錢) 荊芥(一錢) 全當歸(一錢) 白芍(一錢) 黃連(一錢) 連翹(去心一錢) 梔子(一錢) 黃芩(二錢) 桔梗(一錢) 生石膏(六錢) 滑石(三錢) 生甘草(一錢) 大黃、芒硝(各二錢) 水煎去滓,沖芒硝入蜜三匙、黃酒半酒杯,和勻冷服。
甘露飲 大生地(三錢) 鮮石斛(三錢) 淡天冬(錢半) 麥門冬(二錢) 生甘草(八分) 西茵陳(一錢) 青子芩(一錢) 炒枳殼(八分) 枇杷葉(三錢) 先用熟地(六錢) 切絲,泡取汁兩碗,代水煎藥。
小甘露飲 鮮生地(四錢) 鮮石斛(二錢) 西茵陳(一錢) 黃芩 苦桔梗(各一錢) 焦梔子(一錢) 升麻(三分) 水煎溫服。
甘露消毒丹 治濕溫時疫,發熱倦怠,胸悶腹脹,肢酸咽腫,斑疹身黃,頤腫口渴,溺赤便閉,吐瀉瘧痢,淋濁瘡瘍等症。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膩,或干黃者,是暑濕疫熱之邪尚在氣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
飛滑石(十五兩) 綿茵陳(十一兩) 淡黃芩(十兩) 石菖蒲(六兩) 川貝母 木通(各五兩) 藿香 射干 連翹 薄荷 白蔻仁(各四兩)
上藥曬燥,生研為末,每服三錢,開水調服,日二次。或以神麯糊為丸,如彈子大,開水化服亦可。
清瘟敗黴飲 生石膏(大劑六兩至八兩,中劑二兩至四兩,小劑八錢至一兩二錢) 小生地(大劑六錢至一兩,中劑二錢至五錢,小劑二錢至四錢) 烏犀角(大劑六錢至八錢,中劑三錢至四錢,小劑二錢至四錢) 真川連(大劑四錢至六錢,中劑二錢至四錢,小劑一錢至錢半) 焦山梔(三錢) 桔梗(錢半) 黃芩(三錢) 青連翹(三錢) 赤芍(二錢) 白知母(三錢) 粉丹皮(二錢) 烏元參(三錢) 鮮竹葉(五十片)
先煮石膏數百沸,後下諸藥。犀角磨汁和服。
加減法:頭面腫大,加紫花地丁草五錢、生錦紋酒浸錢半;痄腮頸腫,加金銀花二錢、上青黛五分;紅絲繞目、眼光昏瞀,加羚羊角錢半、龍膽草八分、滁菊花三錢、藏紅花五分;耳後腫癰,加大青葉錢半、紫花地丁草四錢;咯舌弄舌,加木通一錢、童便一杯,沖;舌上白點如珍珠,加薔薇根五錢、金汁水一兩;舌上發疔,或紅或紫,甚則流膿出血,舌上成坑,加銀花露、金汁水各一兩衝入,外以錫類珠黃散摻之;舌苔如膩粉、言語不清,加梨汁、竹瀝、西瓜汁、蕉根汁各一瓢沖;舌衄、齒衄、鼻衄,加鮮茅根五十支、陳京墨汁、童便各一鍾沖;氣粗呃逆,加鮮竹茹五錢、鮮枇杷葉一兩,去毛抽筋,煎湯代水,沖沉香、青皮、廣鬱金、小枳實汁各一匙;氣粗胸滿,去地、芍、甘、桔,加栝蔞仁六錢、旋覆花三錢,再用蘿蔔、淡海蜇各四兩、活水蘆根三兩煎湯代水;咽喉腫痛,加山豆根八分、金汁水一兩沖,再以生蘿蔔四兩、西藏橄欖二錢、安南子五枚煎湯代水,外以錫類散吹之,吹後漱口淨,以玉霜梅含之;筋脈抽惕,甚則循衣摸床撮空,加羚羊角錢半、滁菊花三錢、龍膽草八分,再以嫩桑技二兩、絲瓜絡一個煎湯代水;若氣實者,宜兼通腑,加生錦紋三錢、風化硝二錢、小枳實二錢;血虛者,兼養陰,加鮮金釵三錢、熟地露一兩、童便一杯同沖;骨節煩疼,腰如被杖,加黃柏錢半、木通一錢;口穢噴人,加鮮佩蘭錢半、野薔薇露、金汁水各一兩沖;裡急後重,或下惡垢,或下紫血,似痢非痢,加元明粉四錢、青瀉葉一錢、淨白蜜一兩,煎湯代水;小便混赤短澀,甚則血淋,加滑石四錢、琥珀末四分沖,再以鮮茅根五十支、鮮車前草兩株、杜牛膝五錢煎湯代水。按此十二經瀉火之大劑,凡一切溫毒熱疫,表裡俱熱,狂躁心煩,口乾咽痛,大熱乾嘔,錯語不眠,吐血衄血,熱甚發斑,頭痛如劈,煩亂譫妄,身熱肢冷,舌刺唇焦,上嘔下瀉,六脈沉細而數,即用大劑;沉而數者,即用中劑;浮大而數者,即用小劑。如斑一出,即加鮮大青葉二錢,少佐升麻四五分,引毒外透。此內外化解、濁降清升之法,得一治一,得十治十,此余師愚《疫症一得》之言也。若六脈細數沉伏,面色青慘,昏憒如述,四肢逆冷,頭汗如雨,其癰如劈,腹內攪腸,欲吐不吐,欲泄不泄,男則仰臥,女則覆臥,搖頭鼓頷,由熱毒深入厥陰,血瘀氣閉所致。此為悶疫,斃不終朝,清瘟敗毒飲不可輕試。治法宜急刺少商、曲池、委中三穴,以瀉營分之毒;灌以瓜霜、紫雪丹八分至一錢,清透伏邪,使其外達,更以新加絳覆湯,加來復丹錢半至二錢,通其陰絡,庶可挽回。
升陽散火湯 人參 當歸 麥冬 柴胡 白朮 芍藥 甘草 茯苓 陳皮 黃芩 水煎溫服。
梁氏三仙湯 淡黃芩 制川樸 炒枳殼 清水煎服。
四逆散 柴胡(五分) 炙甘草(五分) 白芍藥(錢半) 炒枳實(八分) 水煎溫服。
柴胡桂薑湯 柴胡 生牡蠣(各一錢) 桂枝 乾薑 黃芩 甘草(各五分) 瓜蔞仁(一錢) 清水煎服。
甘桔湯 桔梗 生甘草(各一錢) 水煎溫服。
鄒潤安曰:腎家邪熱,循經而上,肺不任受,遂相爭焉,二三日邪熱未盛,故可以甘草瀉火而愈。若不愈,是肺竅不利,氣不宜泄也,以桔梗開之。肺竅既通,氣遂宣泄,熱自透達矣。
第四節 化利之劑
二陳湯 姜半夏(二錢) 白茯苓(錢半) 陳皮 甘草 生薑(各一錢) 水煎溫服。
三仁湯 苦杏仁(五錢) 飛滑石(六錢) 白通草(二錢) 白蔻仁(二錢) 制川樸(二錢) 竹葉(二錢) 生來仁(六錢) 制半復(五錢) 甘瀾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四苓散 治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者。
焦白朮 淅茯苓 豬苓 澤瀉 為末,以白飲和服。
五苓散 即前方加官桂。
六一散 飛滑石(六兩) 生甘草(一兩) 研末,和勻。
平胃散加芒硝湯 茅山蒼朮(五兩) 制川樸 廣皮紅(各三兩二錢) 炙甘草(二兩) 芒硝(一兩) 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一片,同煎七分,溫服。
導赤散 鮮生地 木通(各三錢) 甘草梢 淡竹葉(各一錢) 水煎溫服。
黃芩湯 黃芩(三錢) 炙甘草 白芍藥(各二兩) 大棗(十二枚) 水煎溫服。
黃連湯 治太陽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腹痛嘔吐者。
黃連 桂枝 人參 半夏 生甘草 大棗 生薑 水煎溫服。
芩連治痢湯 黃芩 黃連 炒枳殼 新會皮 制川樸 油當歸 歸尾 桃仁泥 麻子仁 水煎溫服。
黃耆防風湯(又名理氣防風湯)
柴胡 升麻 黃耆 防風 陳皮 羌活 甘草 藁本 豆蔻 黃柏 水煎溫服。
茵陳蒿湯 茵陳蒿(六錢) 梔子(十四枚) 大黃(三錢)
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入梔子、大黃,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小便當利,溺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病從小便去也(徐洄溪云:先煮茵陳,則大黃從小便出。)
附子湯 治少陰病,身體疼,骨節病,手足冷,脈沉者。
淡附片(一錢) 茯苓 炒白朮(各三錢) 人參 芍藥(各二錢) 水煎溫服。
第五節 清涼之劑
三黃湯(《金匱》倍大黃,名瀉心湯)
黃連(酒煮) 黃芩(酒炒) 大黃(酒浸) 各等分,麻沸湯二升潰之,須臾,絞出汁,溫服。本方去大黃,加黃柏等分煎,名金花湯。更加梔子,名梔子金花湯即黃連解毒湯。為末蜜丸,名金花丸。金花湯蜜丸,名三黃丸。加黃柏等分,滴水丸,名大金花丸。張石頑云:金花湯止芩、連、柏三味作丸,名三補金花丸,較湯多梔子,作湯名解毒,更加大黃,則名大金花湯。湯丸雖異,功用則同。
黃連解毒湯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各一錢) 水煎冷服。
平陽清裡湯 生石膏(研) 知母 黃芩 黃連 黃柏 黑犀角 羚羊角 生甘草 清煎溫服。
十全甘寒救補湯 鮮生地 黑元參 麥冬 天冬 生玉竹 北沙參 懷山藥 粉丹皮 地骨皮 建澤瀉 水煎溫服。
涼膈散(又名連翹飲子) 連翹(四兩) 大黃(酒浸) 芒硝 生甘草(各二兩) 黃芩 薄荷 梔子(各一兩) 為粗末,每服三五錢,加竹葉七片,水一碗半,煎一碗,去渣,入白蜜一匙,微煎溫服。與四物各半服,能和營泄熱,名雙和散。《本事方》加赤芍、乾葛,治諸熱累效。徐洄溪云:此瀉中上二焦之火,即調胃承氣加疏風清火之品也。
白虎湯 生石膏(八兩) 知母(三兩) 炙甘草(一兩) 粳米(三合) 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一升,日三服。
白虎加人參湯 即前方加人參(一兩五錢) 煮服同前法。
竹葉白虎湯 生石膏 知母 淡竹葉 水煎溫服。
三黃白虎湯 黃連(一錢) 黃芩(二錢) 生梔子(三錢) 生石膏(八錢) 白知母(三錢) 生甘草(八分) 粳米(三錢) 煎服同前法。
三黃石膏湯(一方無知母、元參、甘草,加豆豉、麻黃,治表裡大熱,脈洪長滑數者)
黃連(一錢) 黃芩(二錢) 黃柏(一錢) 知母(錢半) 生石膏(三錢) 生梔子(一錢) 黑元參(二錢) 生甘草(七分) 煎服同前法。
清營湯 犀角尖(三錢) 鮮生地(五錢) 黑元參(三錢) 麥冬(三錢) 丹參(二錢) 黃連(二錢五分) 金銀花(三錢) 連翹(三錢,連心) 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黃連犀角湯 黃連 黃芩 焦山梔 川柏 鮮生地 黑犀角 丹皮 赤芍 水煎溫服。
犀角地黃湯 治溫熱入絡,舌絳、煩熱八九日不解,得此湯立效。
黑犀角(磨汁) 連翹(各三錢) 生甘草(五分) 水煎去滓服。
又方 黑犀角 鮮生地 西赤芍 粉丹皮 水煎衝入。
犀角導赤散 黑犀角 鮮生地 連翹 生甘草 木通 淡竹葉 水煎溫服。
清涼至寶飲 薄荷 黑元參 花粉 焦山梔 丹皮 地骨皮(等分) 細辛(錢半) 水二三鍾,煎七分,稍冷服。
(王定)牛黃清心丸 西牛黃 上腰黃 黃連 黃芩 梔子 黑犀角 廣鬱金 辰砂(各一兩) 珍珠粉(五錢) 梅冰 麝香(各二錢五分)
上藥各研極細淨末,蜜丸每重一錢,金箔為衣,蠟封固。
西黃至寶丹 生黑犀角 生玳瑁 琥珀 鏡面辰砂(研) 上腰黃(研,各一兩) 西牛黃(五錢) 梅冰片(研) 麝香(研,各一錢) 安息香(一兩五錢,酒研飛淨一面,熬膏。用水安息亦妙) 金箔、銀箔(各五十片,研細為衣) 上藥先將犀瑁為細末,入余藥研勻,將安息膏重湯煮,凝成後入諸藥中,和搗成丸如梧子大,蠟護,臨服剖開,用人參湯化下三丸至五丸。《本事方》有人參、南星、天竺黃。
局方紫雪丹 飛滑石 生石膏 寒水石(各一斤) 磁石(二斤) 黃金(三千頁,一本無黃金) 以上並搗碎,用水半斛,煮至二斗,去滓入下藥。
羚羊角屑 犀角屑 青木香 沉香(各一斤十兩) 紫丁香(七錢) 元參 升麻(各六兩) 炙甘草(三兩) 以上各藥,再入前藥汁中,煮取七升半,去滓,入下藥:元明粉(三斤五兩) 淡牙硝(一斤五兩) 二味入前藥汁中,微火上煎,柳木篦攪不住,俟有三升半,投入木盆中半日,欲凝,入下藥:
辰砂(一兩) 當門香(四錢) 二味入前藥中,攪調令勻,瓷器收藏。藥成霜雪而色紫,新汲水調下(《雞峰》方磁石、滑石、硝石只用各十兩,丁、沉、木香各五兩,升麻六兩,朴硝二斤,麝香用三兩,六味同。)徐洄溪云:邪火毒火穿經入臟,無藥可治,此能消解,其效如神。
葉氏神犀丹 治溫熱暑疫諸邪,不即解散,耗液傷營,逆傳內陷,痙厥昏狂,譫語發斑等證。但看病人舌色干光,或紫絳,或乾硬,或黑苔,皆以此丹救之。若初病即覺神情昏躁,而舌赤口乾者,是溫暑直入營分,酷暑之時,陰虛之體及新產婦人,患此最多,急須用此,多可挽回。
黑犀角(磨汁) 石菖蒲 黃芩(各六兩) 鮮生地(二斤) 金銀花(一斤搗汁金汁水) 連翹(十兩) 板藍根(九兩) 淡豆豉(八兩) 黑元參(七兩) 天花粉 老紫草(各四兩) 各生曬研(忌用火炒) 以犀角、生地汁、金汁水,和搗為丸切勿加蜜,可將香豆豉煮爛,每重三錢,涼開水化服,日二次。小兒減半。
第六節 溫散之劑
理中湯(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
人參 焦冬朮 炙甘草 乾薑(各三錢) 水煎溫服,嘔者冷服。
枳實理中湯 即理中湯加枳實錢半、茯苓三錢。
四逆湯 淡附子(三錢) 乾薑(四錢) 炙甘草(二錢) 水煮溫服。嘔者冷服。
回陽救急湯 淡附子(半錢) 淡乾薑(三錢) 炙甘草(二錢) 西黨參(三錢) 焦白朮(三錢) 浙茯苓(三錢) 肉桂(五分) 半夏(三錢) 五味子(五分) 新會皮(錢半) 水煎冷服。
吳茱萸湯 治胃氣虛寒,中有寒飲者。
淡吳萸(一錢) 西黨參(三錢) 生薑(三錢) 大棗(三枚) 水煎溫服。
大建中湯 炎黃耆(三錢) 全當歸(三錢) 桂心(六分) 炒白芍(三錢) 西黨參(三錢) 炙甘草(錢半) 制豐夏(三錢) 淡附片(一錢) 薑棗煎。
烏梅丸 此丸又治寒痢。
烏梅肉 細辛 乾薑 當歸 黃連 附子 川椒 桂枝 人參 黃柏 為末,蜜丸。
大順散 甘草(炙,錢半) 乾薑(一錢) 杏仁(三錢) 肉桂心(六分) 水煎,溫服。
冷香飲子 淡附子 陳皮 草果(各一錢) 靈甘草(錢半) 生薑(五片) 水煎冷服。
王士雄云:此方與大順散,皆治陰寒冷濕之氣容於太少二陰,而為霍亂吐下之方也。多由畏熱而浴冷臥風,過啖冰瓜所致。乃暑月之中寒證,非病暑也。
十全豐溫救補湯 淡附片(一錢) 乾薑 肉桂心 白豆蔻 木香(各一錢) 陳皮(錢半) 川椒 公丁香(各六分) 半夏(三錢) 藿香(錢半) 水煎溫服。
第七節 補益之劑
十全甘溫救補湯 黃耆 人參 白朮 熟地 川芎 歸身 鹿茸 白芍(炒) 茯神 甘草 水煎溫服。
參附養榮湯 西潞黨 淡附片 焦白朮 浙茯苓 炙義耆 全當歸 熟地 炒白芍 五味子 新會皮 遠志肉 肉桂心 加薑棗煎。
清燥養榮湯 凡陰枯血燥者,宜此湯。
生地黃 金當歸 炒白芍 新會皮 肥知母 天花粉 生甘草 燈心 水煎溫服。
按:疫為熱病,暴攻之後,餘邪來盡,陰血未復,不可遽補,致生異症。宜此方。
蔞貝養榮湯 如痰中帶血,加藕節、鮮茅根。
肥知母 天花粉 川貝母 瓜蔞霜 橘紅 炒白芍 全當歸 蘇子 生薑 水煎溫服。
十全大補湯 大熟地(三錢) 炒白芍(錢半) 全當歸(半錢) 川芎 肉桂(各五分) 人參 白朮 茯苓 炙甘草 炙黃耆(各錢半) 水煎溫服。
歸脾湯 西潞黨 炒白朮 炙黃耆 全當歸 浙茯神 遠志肉(各一錢) 炙甘草 炒棗仁 廣木香 龍眼肉(各五分) 姜(一片) 棗(一枚)
煎服。
復脈湯 肉桂 炙甘草(各五分) 大生地(三錢) 麥冬 麻子仁(各二錢) 阿膠(一錢) 加薑棗煎。
人參三白湯 西潞黨(二錢) 炒白朮 浙茯苓 炒白芍 生薑(各三錢) 大棗(三枚) 水煎溫服。
參胡三白湯 即前方加柴胡三錢。
補中益氣湯 清炙耆 陳皮 人參 當歸 炒白朮(各一錢) 升麻 柴胡 炙甘草(各五分) 水煎溫服。
清暑益氣湯 西黨參 清炙耆 炒白朮 廣皮 神麯 澤瀉(各五分) 蒼朮 升麻(各一錢) 麥冬 炙甘草 葛根 當歸 黃柏(各二分) 青皮(二分半) 五味子(九粒) 水煎溫服。
人參固本湯 治瘟疫虛極、熱極,循衣撮空,不下必死者。下後神思稍蘇,續得肢體振寒,怔忡驚悸,如人將捕之狀,四肢厥逆,眩暈昏迷,項背強直。此大虛之兆、將危之候也,此方救之。按此等症竟有至十日外,昏迷不醒、四肢冰冷、形如死人而心口微動者,以附子理中回陽,漸蘇,靜養而愈。但不可多用、久用耳,服後虛回即止服。
西黨參 生地(各二錢) 熟地(三錢) 炒白芍(錢半) 天冬 麥冬 五味子 知母 炙甘草 陳皮(各一錢) 水煎微溫服。
六味地黃湯 大熟地 炒萸肉 浙茯苓 丹皮 懷山藥 建澤瀉 水煎溫服。
人參八味湯 即六味湯加西黨參、附子、肉桂。
生脈散 北沙參(三錢) 破麥冬(二錢) 五味子(三分) 水煎溫服。
增液湯 大生地(八錢) 破麥冬(四錢) 黑元參(六錢) 水煎溫服。
局方黑錫丹 黑錫 硫磺(各三兩,同炒結砂,研至無聲為度) 胡蘆巴 沉香 熟附子 桂心(各五錢) 大茴香 破故紙 肉豆蔻 金鈴子(去核) 木香(各一兩) 上藥研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陰乾,以布袋擦令光澤。
第八節 雜治之劑
黑龍丹(又名琥珀黑龍丹) 治產難胞衣不下,血迷血暈,不省人事。一切危急惡候,垂死者。但灌藥得下,無不全活。亦治產後疑難等症。
大熟地 全當歸 五靈脂 川芎 良薑(各二兩) 切片,入沙鍋內,紙筋鹽泥固濟,火煅過。
百草霜(一兩) 硫磺 乳香(各二錢) 琥珀 花蕊石(各一錢)
上藥共研細末,醋糊為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二丸,炭火煅紅,投入生薑自然汁中,浸碎,以童便調灌下。
黑神散(一名烏金散,又名玉桂散) 治產難及熱病胎死腹中。或因跌僕,或從高墜下,或房室驚搐,或臨產驚動太早,觸犯禁忌,或產時未至,經血先下,惡露已盡,致血於胎死,身冷不能出。
熟地(焙乾) 蒲黃 當歸 交趾桂 白芍 炮姜(去皮) 甘草(各一兩) 小黑豆(炒二兩) 百草霜(五錢)
上為末,每日二錢,米醋半合許,沸湯六七分,寢起溫服。疑似之間,且進佛手散,酒水合煎二三,探之若來死,子母俱安。若已死,服,立便逐下。
〔方考〕查《局方》黑神散,無百草霜,用童便、酒各半調服二錢。《良方》黑神散,有蒲黃、炮附子半兩。《簡易方》黑神散,止用百草霜一味。又一方,加乳香、血竭,亦名黑神散。《綱目》用熟地一斤、生薑半斤,同炒乾為末,烏梅湯下二錢。為治產後血塊癰之黑神散。俱各有證治。錄此以別黑神散之方不一,聊備參考。
導痰開關散 治頑痰毒涎上壅,牙關緊閉。用此吹入喉關,能引痰吐出。
土牛膝根、汁曬粉(五錢) 牙皂(五錢,去皮弦) 炒殭蠶(三錢) 枯硯(二錢五分) 共研細用。
錫類散 治爛喉時證,及乳蛾牙疳,口舌腐爛。凡屬外淫為患,諸藥不效者,吹入患處,瀕死可活。
象牙屑(焙) 珍珠(各三分) 飛青黛(六分) 梅冰片(一分) 壁錢(二十一個,即泥壁蟢子窠窠) 西牛黃 人指甲(男病用女甲,女病用男甲,須分別,各五釐)
上研極細末,密裝瓷瓶內,勿使泄氣。
王丹 將明礬如指頭大者入罐內,放桴炭火上熔化,以筋試看罐底,無塊時,隨投火硝如礬一兩,下硝三錢為則、硼砂亦每礬一兩,下硼砂三錢,少頃又投。明硯化盡,又下硝、硼如前法,逐層投完。待罐口鋪地如饅頭樣,方用武火煉至乾枯,用淨瓦覆罐口。一時取起。將研細牛黃少許,用水五六匙調和,以匙挑滴丹上,將罐仍入火內烘乾即收起,連罐覆淨地上,以紙襯地上。用瓦蓋七日,收貯聽用。
碧丹 碧丹消痰清熱,解毒祛風。
玉丹三分配百草霜半匙研勻,入燈心灰一釐、甘草末三匙、蘇荷薄末三分。上藥研極細,然後入好冰片六釐再研勻,入小瓷瓶內,勿泄氣此丹宜臨用合,不可日多。
金丹 功主消腫出痰,並牙咬舔舌、穿牙疔毒,專用此丹治之。
提淨牙硝(一錢八分) 生蒲黃末(四分) 共研細,次下殭蠶末一分、牙皂角末一分,研鹹淡黃色,加梅冰片一分再研。此藥可以久留,冰片臨用時加更佳。如症重者,本方再加牛黃。喉腫及喉風,倍加殭蠶、牙皂。
蓋碧丹消痰清熱、解毒祛風,固為良劑,尚屬平緩;不如金丹消腫毒、除風熱、開喉閉、出痰涎,最為神效。但喉證初起,金丹不宜多用,固其能直透入內,且善走散,初起若多用之,恐輕證不勝藥力,反扦格難入也。凡喉證及單雙蛾,只用碧丹。其他重證,金碧兼之。須分先後多寡。初起碧丹九、金丹一,吹五管。後碧丹八、金丹二。再吹碧丹七、金丹三。如症重者,碧丹、金丹各半,用至三五次後,痰涎必上湧,然後金丹六、碧丹四,將管直入喉中,重吹一次,隨收出管,即吊出痰。競用金丹八、碧丹二亦可。
珠黃散 珠粉(二分) 牛黃(二分) 川貝母(六分) 辰砂(二分) 共研極細末。
牛黃散 治重舌、木舌、腫舌,心脾火甚者。
西牛黃 人參 大黃(炒) 炙甘草(各五錢) 茯苓(七錢五分) 全當歸 辰砂 麝香(各二錢五分) 共為末,每服五分,沸湯調服。
附:中藥計量新舊對照換算表
十六進位舊制單位
法定計量單位(克)
1釐=0.03125 2錢=6.25 5錢=15.625
5釐=0.15625 2.5錢=7.8125 6錢=18.75
1分=0.3125 3錢=9.375 7錢=21.875
5分=1.5625 3.5錢=10.9375 8錢=25
1錢=3.125 4錢=12.5 9錢=28.125
1.5錢=4.6875 4.5錢=14.0625 1兩=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