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英国的对外政策
通览大英帝国的发展历史,英属殖民地的政治和商业对英国的对外关系影响深远。约翰·罗伯特·西利的专著《英国的扩张》也阐明了这一点。这本书结构并不复杂,但陈述过于主观,容易误导读者。尽管书中的很多观点并不新颖,却备受史学家关注。儒勒·米什莱和维克托·迪吕伊也意识到了殖民地的影响力,如英格兰与法兰西起初携手推进殖民事业,后来反目成仇;法兰西支持奥利弗·克伦威尔,反对查理一世和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与奥兰治的威廉反戈相向;法兰西为防止鸟焚鱼烂整治内乱,驱逐了新教徒,但英格兰对此无能为力;为防止西班牙独占海上霸权,英格兰反对西班牙与法兰西结盟,又迫使法兰西弃盟普鲁士;英国堆金叠玉,支持普鲁士与奥地利结盟;两百年来,互为对手的法兰西与奥地利最终结盟。法兰西曾支持西班牙国王捍卫自由,但也在不断调整政策。虽然专制主义使法兰西走上了毁灭之路,但并不影响其对法属殖民地的庇护。法兰西大革命使法属殖民地东山再起。特拉法尔加战役和滑铁卢战役后,英法两国重现了久违的和平景象。当然,英格兰依然是法兰西的劲敌。弗里德里希·亨利希·格夫肯曾指出:“奥利弗·克伦威尔时代已经到来,殖民地的政策成为英法或英荷战争的导火索。”
1815年,《维也纳和约》的签订阻滞了英国的殖民进程。英国承认比利时和希腊两国独立,并将土耳其视为联络亚洲的通道。由于干预政策过于理想化,欧洲各国考虑到战时的商业利益,纷纷实行不干预政策,解决了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三国之间的争端。但如果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实行不干预政策,一旦各殖民地蠢蠢欲动,大英帝国将瓦解冰消。英国是否采取不干预政策视情况而定。如前所述,我们绝不会用武力解决欧洲问题。即使比利时、丹麦、荷兰遭到了侵扰,也不能干涉。英国既没有外患,也没有内忧,只需要关注欧洲以外的殖民事务,以及与其息息相关的对外政策。
第2节 英属殖民地的发展
新的供给源、原材料、制造业需求以及资本与劳动力的关系都影响着殖民产业的利息、利润和薪资。英国国内调整并扩大了产业结构,殖民地的政治联盟也影响了经济政策,由此产生的经济纽带和垄断学说备受民众青睐。
种植园和工厂在殖民地产业组织中占比较大,发展前景也很乐观。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认为,资本运作是劳工组织通过货币支付手段促进劳动力的流动,为新时代的发明与变革磨砺以须。他说:“包括美洲在内的英属殖民地为现代政治经济奠定了基础。”
英属殖民地为英国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美洲殖民地致力于机械发明,努力将生产与贸易结合,资本运作在工商业领域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成为英语世界的佼佼者。犹太资本家在英国大兴商贸,英德一起在美洲将其发扬光大。现有的英属殖民地历史短暂、根基不稳,但依靠投机活动焕发了生机。
《维也纳和约》签订
由英国模式演变而来的政治制度为政治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领域。这种政治制度形式多样,不同民族不尽相同。社会思潮的变迁、欧洲大陆的种族融合、摆脱旧习俗束缚后的自由感等,加快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英属殖民地的科学与艺术成就并不突出,也没有可以参考的史料。新的科学与艺术形式丰富多彩,给了人类展示自我、获取新知识的广阔空间,尤其是物理学科。德意志的科学与艺术成就斐然,但英属殖民地与之不同。不过,教养良好的英国人和印度人在语言、宗教和国民教化方面,远胜德意志帝国。英国人博学多识、爱才怜弱,其思维方式和行动能力一定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独树一帜。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开宗明义说:“建构世界历史的两大力量是宗教与经济。”曾几何时,人类对军事的狂热与对艺术的追求不相上下,“但对宗教与经济的青睐却一直居于前列”。
这个观点掷地有声,并在英国殖民史甚至欧洲文明史上被学者们不时征引。宗教与经济活动贯穿了英国的整个殖民进程,有人为了谋求一己私利,将资本运作和劳动就业扩展到了殖民地。也有人不为私利所动,在殖民地积极推行宗教教化。军事远征与海上霸权曾名噪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复往日的风采。艺术精神尚未彰显出力量,但科学精神早已独领风骚。反观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宗教与经济依然影响了英国社会的发展。
第3节 六大国家
1815年以来,世界各国或趋向联合,或寻求独立。最具影响力的六大国家包括英国、法兰西、德意志、美国、中国,以及横跨欧亚的俄国。这些国家相克相济,相互影响。
美国盘踞在美洲,一旦受到威胁,就会示威反抗。七十年前,詹姆斯·门罗总统曾宣称,美国的自由发展拒绝任何欧洲国家的干涉。美国反对西班牙对殖民地实施镇压,继而反对法兰西侵占墨西哥。即使墨西哥含污忍垢,美国也不会袖手旁观。美国禁止西班牙随意处置古巴岛,不让丹麦舍弃库拉索岛,也不允许海地在欧洲的庇护下任意妄为。虽然桑威奇群岛已经与英国、德意志和萨摩亚建立了联合保护关系,但美国仍然不允许其建立任何保护区。由此可见,美国具有全球视野。如下表所示的美国在1882年至1889年的移民状况呈现国际化态势[1]:
詹姆斯·门罗(1758—1831)
俄国没有意识到地处亚洲的局限性,也没有偃旗息鼓。除了欧洲南部,俄国已经无处安身,只能依靠阴谋诡计和穷兵黩武政策垂死挣扎。
德意志帝国国力鼎盛,是西方最晚开展大规模殖民活动的国家,并在非洲拥有萨摩亚、新几内亚及其邻近岛屿等殖民地。如果德意志的目标是在马来半岛设立保护区,那么它在曼谷创建的贸易公司就是商业前哨,暹罗也可能成为德意志的印度殖民地。
殖民地位的丧失令法兰西心有不甘,渴望卷土重来。睿智的经济学家和公众人物对此非常重视,竭尽全力估算每份资产的价值。法兰西国内人口稳定,政府并不支持移民,殖民运动收效甚微[2],但法兰西终将东山再起。因此,世界各国不该囿于成见,而应与时俱进。
中国正处在多事之秋,正如其领袖人物所言,中国的觉醒刻不容缓。欧洲各国在中国的贸易扩张看似为中国人提供了机会,实际上导致了劳动力过剩。四亿中国人口迁移有迹可循,中国人遍布世界各地。美国与澳大利亚调整了政策,支持中国关闭港口,拒绝外来人口涌入。美国遏制了国内的移民活动,其移民数量由每年三万人骤减至几百人,且移民需要支付高昂的赋税。
相比之下,英国与各国的交往非常密切,自由贸易惠及全世界,而且国内产业繁荣,人们大多多财善贾。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界定了英国的民族特性:“工商业促进了英国的物质繁荣,商业精神指引英国人漂洋过海、结交蛮夷、兴建产业,向世界传播文明。英国应该建章立制、保护财产、惩恶除暴、礼待他人。”
欧内斯特·米歇尔曾调查了英国殖民运动成功的原因,发现英国顺应潮流、敢为人先,而且务实守法,令人印象深刻。其井然有序的产业结构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探险家们曾指出:“政府秩序良好,人民恪尽职守、诚实守信。”
英国的政治自由体现在英属殖民地政治形势的变化方面:
(一)以沃尔特·雷利为代表的探险时期,国家在此阶段支持殖民;
(二)以奥利弗·克伦威尔为代表的稳定时期,国家在此阶段指导殖民;
(三)以威廉·皮特为代表的贸易初期,国家在此阶段开拓贸易殖民地;
(四)以詹姆斯·库克为代表的探索时期,国家发现了新大陆;
(五)以理查德·科布登和约翰·布赖特为代表的贸易时期,国家进行统筹管理,却忽视了殖民地;
(六)以约翰·斯图亚特·米尔为代表的履责时期,国家再次意识到殖民的重要性;
(七)以比肯斯菲尔德伯爵本杰明·迪斯雷利为代表的帝国主义时期,国家开拓疆界,帝国重塑地位。[3]
第4节 未来面临的挑战
目前,英国并不是坚若磐石,军备量小力微,仅能保证自卫。如果其他国家心生嫉妒或分朋树党,英国一定会四分五裂。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格夫肯预言,如果法兰西与俄国结盟攻打英国,德意志与美国可能会袖手旁观。因此,英国必须考虑增加军费开支。[4]如果英国枕稳衾温,不再盛食厉兵,也不再追求帝国梦想,一定会使兵挫地削。拉乌格海战后,法兰西在加拿大和印度的发展受阻,而新任财政大臣再无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和约瑟夫·弗朗索瓦·迪普莱的谋略与才干。他们一意孤行,导致法兰西兵败垂成。
本杰明·迪斯雷利(1804—1881)
英国的发展势如破竹。为确保国家安全,英国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加大军备投入。如果对手在战争伊始占得先机,英国一定会士气低迷,无法力挫法兰西。到时,英国及其民主制将重蹈两百年前法兰西贵族的覆辙。但事实上,威灵顿公爵已经将法兰西人逐出了伊比利亚半岛,称霸南部。1871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臣服德意志帝国,约瑟夫·弗朗索瓦·杜布雷被罗伯特·克莱夫逐出了印度。这一切表明,加强军事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具有三百年悠久历史的大英帝国可能会因一场战争毁于一旦,其影响力也会随之而逝。如果有人对此持有异议,就需要寻根探源。大自然没有创造出亘古不变的事物,世代英雄为伟大的事业鞠躬尽瘁,但任何愚蠢行为都会将其付之一炬。约克大教堂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但只要人民众志成城,大英帝国就不可能毁于旦夕。如果英国大厦将倾,一定是内忧外患所致。
欧洲的军事时代已经逝去,产业革命随即登场,各国将在产业领域展开角逐。德意志帝国的产业欣欣向荣,法兰国不得不甘拜下风。英国的军事力量势不可当,产业地位也坚不可摧。如果一味置身事外、畏首畏尾,帝国大厦将危于累卵。诚然,只要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一两次战役绝不会毁灭英国,但坐以待毙一定会令国人懊丧不已。灭顶之灾往往是祸起萧墙,而不是敌国外患。提尔、迦太基、威尼斯曾显赫一时,但盛况虚浮时往往会带来危机。英国的繁荣稳定不仅依赖民族特性,还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政治因素对英国发展影响甚微。毫无疑问,即使大英帝国即将瓦解,殖民进程也会继续。英国征服了北美和澳大利亚,并殖民非洲和印度,其海上影响力举足轻重。无论王室存在与否,英国的影响力都不容置喙。商业“帝国”已然创立,商贸活动蓬勃发展,国民利益得到保障。即使大英帝国风雨飘摇,但其文明必然会走向世界。
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格夫肯警告说,英国的前景不容乐观,必须采取行动应对当前的危机,但这未免有些言过其实。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我们发现正是大英帝国造就了强大的政治联盟、经济联盟与精神联盟。
定居在大不列颠群岛的英国人主要依靠煤炭与矿产资源生活,但资源终有消耗殆尽的一天。反观历史,殖民事业推动了英国的移民浪潮,英属殖民地百废俱兴,煤矿资源再度被开采,人民安居乐业,大英帝国终将冲破地理环境的束缚,惠泽全世界。
第5节 政治遗留问题
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世界格局的变化加剧了这些问题的恶化。
(一)帝国联邦遗留的问题如下:
1. 殖民地邦联:澳大利亚、南非、西印度群岛。
2. 英属殖民地外交:自由签订商贸条约。
3. 探究向殖民地首领分配政府职能的办法,以及如何将其推行至印度土著居住的各地区。
4. 政治平等的观点无法真正付诸实施,但假意行之必将受阻。
5. 政治纽带的价值。
(二)对外关系遗留的问题如下:
1. 根据《乌得勒支和约》和各殖民地的诉求,法兰西享有纽芬兰海岸的特权。
2. 加拿大为反驳美国私人海域的说法,声明其享有贝林海洋渔业。
3. 新喀里多尼亚和澳大利亚的法兰西人非常反感英国移民。
4. 萨摩亚的三重保护区。
5. 统辖埃及。
6. 鸦片贸易。
7. 外国人在中国和日本的地位。
8. 葡萄牙阻碍了非洲的文明进程。
9. 英国的国防事业。
10. 各殖民地为大英帝国的防务群策群力。
(三)贸易遗留的问题如下:
1. 大英帝国的商业联盟。
2. 澳大利亚商业联合会。
3. 西印度群岛、毛里求斯、纳塔尔与英国的自由贸易关系。目前,强制性贸易关系并不适用。
(四)殖民化遗留的问题如下:
1. 系统化管理移民。
2. 系统化管理模式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
3. 如果美国坚持抵制移民,英国将何去何从?
(五)解决策略如下:
答案就是建立英联邦。
英国的旧有体制是否阻碍了新联邦的光明未来?殖民地是否会因为英国的贫困阶层拒绝联盟,而决意自治?
面对当前印度的状况,我们是否还能与殖民地建立联盟?欧美各国是否有机会采取联合行动,在中国分得一杯羹?
虽然有些用词不当,但我们还是暂且将这种联盟统称为“英语国家”。德意志移民深刻影响了美国的民族特性,其他殖民地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联盟。殖民主义者一定不会将英国视为自己的家园。
第6节 结语
一些人以英国本土利益为重,质疑打着“帝国”旗号的高谈阔论者。自命不凡的爱国者如果从事公共事业,必须受到密切监控,以免危及他人。此外,自由主义者也对专制擅命、渔夺侵牟的帝国主义心存疑虑。过于主观的英国殖民史是否会给读者造成这样的偏见还不得而知。本书将以英国外交史上标新立异的政治评论收尾。
英国议会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崇高的帝国品性,源于王权,引导并掌控所有人。
——埃德蒙·伯克
时至今日,帝国联盟的优势已经凸显,既彰显了自由主义的力量,也扩大了思想道德的影响。无论大英帝国曾经有何过错,英国的外交准则始终具有良知,不像别国尔虞我诈,却又渴望杂然相许。
——约翰·斯图亚特·米尔
埃德蒙·伯克将英国利益与公共职责一视同仁,但约翰·斯图亚特·米尔胸怀天下,慎重阐释了英国对全世界的影响。
约翰·斯图亚特·米尔凭一己之力,耗时半个世纪发展其学说。1836年,理查德·科布登宣布殖民地是贵族的附属品,就像陆军、海军和教堂一样。他还称英国将历时五十年“将这些附属品清理干净”。
埃德蒙·伯克和约翰·斯图亚特·米尔睿智明达、见解独到,耗尽毕生精力推动了自由事业的发展,其论断意义非凡,消除了人们对殖民的偏见。
全盛时期的大英帝国
缪斯女神克利俄掌管着希腊历史。英国历史是一部史诗,涵盖航海探险、夺船掠财、海陆征服、新政权的形成、分裂与统一、新兴商贸交易、民族独立等事件。这些由名单和数字构成的人类活动被书写成了最乏味的散文,诉说着历代英雄传奇。人民发起运动,开启民族新纪元。不管是震古烁今的伟大人物,还是妙趣横生的平常百姓,抑或是虚构的英雄人物,都是时代的主角。虽然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劳苦功高,但如果莎士比亚具有理查德·哈克卢特和拉斐尔·霍林斯赫德的视野,早期的英国将赢得更多认同,更好地履行殖民使命。
* * *
[1]1880年美国本土人口为二千九百万;各国移民至美国人口为:德国五百万人;爱尔兰四百七十五万人;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二百万人。英裔加拿大人、法裔加拿大人、斯堪的维亚人各约五十五万人;其他欧洲人一百二十五万人;有色人种六百五十万人;印度二十五万人;中国二十五万人。如表所示,英国人占1882年至1889年移民总量的三分之一。——原注
[2]1879年至1888年,法兰西的移民每年不足五千人,但意大利的移民高达五万六千人。——原注
[3]比肯斯菲尔德伯爵提议,英国应将注意力放眼海外。——原注
[4]预算如下:英国陆军和海军每年开支三千八百五十万英镑(包括一些新的债务);印度一千七百万英镑;各殖民地二百万英镑。英国五千七百万英镑;法国三百六十万英镑;德国三千二百万英镑;俄国二千九百万英镑;美国一千二百万英镑。昂贵的花销和分散的领土都无法权衡利弊,这似乎不是筹钱的问题,而是如何以不同的形式花钱。——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