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漢禮器制度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為龍頭及頷,口銜璧,璧下有旄牛尾。〈《詩‧周頌‧有瞽篇》疏引《漢禮器制度》。〉

凡冕以版,廣八寸,長尺六寸,以上玄下朱覆之,乃以五采繅繩貫五采玉,垂於延前後,謂之邃延。〈《周禮‧弁師》疏。〉

冕制皆長六寸,廣八寸,天子以下皆同。〈《論語‧衛靈公》疏。〉

按︰應劭《漢官儀》引沈文說與此同。

翣,方扇,〈二字据《縫人》疏引補。〉以木為筐,〈《縫人》疏引「筐」作「匡」。〉廣三〈《縫人》疏引「三」作「二」。〉尺,兩角〈二字据《縫人》疏引補。〉高二尺四寸,〈此下並据《縫人》疏引錄。〉柄長五尺。以布覆之,為白黑文,則曰黼翣;以青黑文,則曰黻翣;為雲氣,則曰畫翣。〈《禮記‧䘮大記》鄭注引《漢禮》。 又《周禮‧天官‧縫人》注引《䘮大記》。賈疏︰「案︰彼注引《漢禮》。」〉

罍,刻木為之。〈《爾雅‧釋器》疏︰「故《禮圖》依《制度》云。」〉

大斗長三尺 寸,五升,徑六寸,長二尺。〈《詩‧大雅‧行葦》疏。〉

二升觚,三升觶。〈《儀禮‧特牲記》注。〉

豐,形如豆,卑而小者。〈《儀禮‧燕禮》注。〉

案︰《儀禮》疏云︰「据漢法而知。」

棜長四尺,廣二尺四寸,深五寸。禁長四尺,廣二尺四寸,足高三寸。〈《禮記‧禮器》注。〉

瓚槃大五升,口徑八寸;下有槃,徑一尺。〈《儀禮‧聘禮》注。〉

扆,從廣八尺。〈《儀禮‧覲禮》注。〉

案︰鄭注︰「依,如今綈素屏風也。」疏︰「漢時屏風以綈素為之,故鄭以漢法為說。」

柷,如漆桶,中有椎柄。敔,如伏虎,背上有刻。〈《書‧益稷》疏。〉

柷,狀如漆筩,中有椎,合之者投椎於其中而撞之。〈《詩‧商頌》疏。〉

按︰《詩》疏並未明引,据《禮記‧王制》彼疏引,知此亦《禮器制度》。彼條勞已采,故錄此。《禮記‧樂記》注引作「狀如漆筩,中有椎」。

射,罰爵之豐,作人形也。豐,國名也,其君坐酒亡國,載杅以為戒。〈聶崇義《三禮圖》十二引《舊圖》「《制度》云」。案︰《太平御覽‧器物部六》引無「《制度》云」及「其君」五字;「形」下、「名」下均有「也」字;「杅」作「盂」;今誤訂。《舊圖》者,後漢阮諶所脩之鄭玄《三禮圖》。〉

五武為步,步六尺。〈《儀禮‧鄉射禮》疏引《漢禮》。〉

釜受三斛,或云五斛。〈聶崇義《三禮圖》十三引《舊圖》「《制度》云」。案︰《太平御覽‧器物部二》引「五斛」作「二斛」。〉

瑚,如簋而平下。璉,如簋而兌下。〈《太平御覽‧器物部四》引《三禮圖》曰︰「《制度》云。」〉

宗廟有日祭之禮。〈《五經異義》。〉

案︰《異義》已佚,見《初學記》十三、《類聚》三十八、《御覽‧禮儀部》,引「謹案叔孫通」云云,知必為《禮器制度》文矣。

天地以下,羣臣所祭,凡一千五百四十,新益為萬五千四十。〈《太平御覽‧禮儀部六》引《漢舊儀》曰︰「《漢制》云云。」案︰「新益萬五千四十」,當即曹褎所撰次者。〉

高帝廟注九寸,前方後圓,圍一尺。〈《禮器‧祭法》疏。〉

天子冠通天。〈《獨斷》引《漢制》。〉

進賢冠,文官服之,尚書兩梁。〈《獨斷》引《漢制》。〉

鉤邊,若今曲裾也。〈《禮記‧深衣》注。〉

皇子封為王。〈《獨斷》引《漢制》。案︰此條當在《漢禮儀》別一篇。〉

宗廟八月飲酎,用九醖太牢,皇帝侍祠。以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一曰九醖,一名醕酎。〈《西京雜記》一引《漢制》。〉

符,竹長六寸,分而相合。〈《說文‧竹部》。〉

案︰符為禮器,許君引《漢制》,乃約《禮器制度》而省引耳。

天子玉几,冬則加綈錦其上,謂之綈几。以象牙為火籠,籠上皆散華文,後宮則五色綾文。以酒為書滴,取其不凍;以玉為硯,亦取其不凍。夏設羽扇,冬設繒扇。公侯皆以竹木為几,冬則以細𦋺為橐以憑之,不得加綈錦。〈《西京雜記》一引《漢制》。〉

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書敕。策書者,編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篆書,起年月日,稱皇帝,以命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賜策,而以隷書,用尺一木,兩行,唯此為異也。制書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詔三公」,皆璽封,尚書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詔書者,詔,告也,其文曰「告某官」云,如故事。誡敕者,謂敕刺史、太守,其文曰「有詔敕某官」。他皆倣此。〈《後漢書‧光武紀》建武元年注引《漢制度》。〉

人君之居,前有朝,後有寢。終則制廟以象朝,後制寢以象寢。〈《後漢書‧光武紀》建武二年注引《漢禮制度》。〉

戎,立車,以征伐。〈《續漢書‧輿服志上》注引《漢制度》。〉

天子出,有大駕、法駕、小駕。大駕則公卿奉引,大將軍驂乘,太僕御,屬車八十一乘,備千乘萬騎。法駕,公不在鹵簿,唯河南尹、執金吾、洛陽令奉引,侍中驂乘,奉車郎御,屬車三十六乘。小駕,太僕奉駕,侍御史整車騎也。〈《後漢書‧儒林列傳上》注引胡廣《漢制度》。案︰胡廣有《漢禮器制度》注,說詳前。〉

今長吏二千石車朱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漢書‧景紀》中。〉

列侯功德優盛,朝廷所敬異者,賜特進,在三公下,不在車騎下。〈《續漢書‧百官志五》注引胡廣《漢制度》。〉

是為猥諸侯。〈《續漢書‧百官》注五引胡廣《制度》。〉

諸王受封,皆受茅土,歸立社稷。本朝為宮室,自有制度。至於列侯歸國者,不受茅土,不立宮室,各隨貧富,裁制黎庶,以守其寵。〈《續漢書‧百官志五》注引「胡廣曰」。案︰此承上兩條,蓋注,省「《漢制度》」三字。〉

弁冕,以木為體,廣八寸,長尺六寸。〈《周禮‧弁師》疏引作「凡冕以版,廣八寸,長尺六寸。」〉

績麻三十升布為之,上以元,下以纁,前後有旒。尊卑各有差等,天子玉笄朱紘。〈《儀禮‧士冠禮》疏。〉

冕制皆長尺六寸,廣八寸,天子以下皆同。〈《左傳‧桓二年正義》。〉

洗之所用,士用鐵,大夫用銅,諸侯用白銀,天子用黃金。

尊卑皆用金罍,及其大小異。〈並《士冠禮》疏。〉

飾棺,天子龍、火黼黻皆五列,又有龍翣二,其戴皆加璧。〈《周禮‧縫人》注。〉

大扄牛鼎之扄長三尺,小扄膷鼎之扄長二尺。〈《考工記‧匠人》注。賈疏云︰「《漢禮器制度》。」〉

籩,竹器,如豆者。〈《籩人》注。賈疏︰「依《漢禮器制度》而知也。」〉

大槃廣八尺,長丈二尺,深三尺,漆赤中。〈《周禮‧凌人》注。疏云︰「叔孫通前漢時作《漢禮器制度》,多得古之周制。」又《禮記‧䘮大記》注、《儀禮‧士䘮禮》疏。〉

擊柷之椎名為止,戛敔之木名籈。〈《書‧益稷正義》。〉

柷,狀如漆筩,中有椎,將作樂,先擊之。鼗,如小鼓,長柄,旁有耳,搖之使自擊。〈《禮記‧王制正義》。〉

瓚槃大五升,口徑八寸;下有槃,口徑一尺。〈《典瑞》注引《漢禮》。疏︰「此據《禮器制度》文,叔孫通所作。」〉

觚大二升,觶大三升。〈《梓人》疏引《禮器制度》。〉

璧翣𡸁五采羽於其下,樹於簨之角上。〈《明堂位》注。《正義》曰︰「按《漢禮器制度》而知也。」〉

壺大一石,瓦甒五斗。〈《禮器》注。《正義》曰︰「《漢禮器制度》文。」〉

勺五升,徑六寸,長三尺。〈《行葦正義》引《漢禮器制度》注。〉

以韋衣木板,飾以三色再就。〈《聘禮》注。賈疏︰「依《漢禮器制度》而知也。」〉

禁,如今方案,隋長,局足高三寸。〈《禮記‧禮器》注。 《正義》︰「按《漢禮器制度》而知。」〉

籥,如笛,三孔。〈《少儀》注。 《正義》︰「按《漢禮器》知之。」〉

舂牘以竹,大五六寸,長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兩空,𩭄畫,以兩手築地應,長六尺五寸。其中有椎,雅狀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圍,長五尺六寸,以羊韋鞔之,有兩組疏畫。〈《周禮‧笙師》注。疏云︰「此皆約漢法知之而言。」《禮‧樂記正義》引「雅狀」以下,云︰「並以漢時制度而知。」〉

池以竹為之,如小車,笭衣以青布。〈《禮記‧䘮服大記》注。《正義》︰「以漢之制度而知。」〉

以銅為魚,縣於池下。〈《䘮大記》注。 《正義》︰「參漢之制度而知。」〉

俊按︰平津館集本僅八條,据丁氏《佚禮扶微》、勞氏《讀書雜識》輯補。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