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皇极典第二百九卷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纪元部汇考三

唐高祖受隋禅,即皇帝位,改隋。义宁二年,为武德元年。〈共九年〉

按《唐书·高祖本纪》:义熙二年五月戊午,隋帝逊于位,以刑部尚书萧造、司农少卿裴之隐奉皇帝玺绂于唐王,三让乃受。武德元年五月甲子,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大赦,改元。

武德九年正月,太宗即位,改明年为贞观元年。〈共二十三年〉

按《唐书·太宗本纪》:武德九年八月甲子,即皇帝位。贞观元年正月,乙酉改元。

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六月,高宗即位,改明年为永徽元年。〈共六年〉

按《唐书·高宗本纪》:贞观二十三年六月甲戌,即皇帝位。永徽元年正月辛丑,改元。

高宗永徽七年,改为显庆元年。〈共五年〉

按《唐书·高宗本纪》:显庆元年正月辛未,立代王弘为皇太子。壬申,大赦,改元。

显庆六年,改为龙朔元年。〈共三年〉

按《唐书·高宗本纪》:龙朔元年二月乙未,改元

龙朔三年,改明年为麟德元年。〈共二年〉

按《唐书·高宗本纪》:龙朔三年十二月庚子,改明年为麟德元年,降京师、雍州等诸县死罪以下。

麟德三年,改为乾封元年。〈共二年〉

按《唐书·高宗本纪》:乾封元年正月戊辰,封于泰山。庚午,禅于社首,壬申,大赦,改元。

乾封三年,改为总章元年。〈共二年〉

按《唐书·高宗本纪》:总章元年三月庚寅,大赦,改元。

总章三年,改为咸亨元年。〈共四年〉

按《唐书·高宗本纪》:咸亨元年三月甲戌,大赦,改元。

咸亨五年,改为上元元年。〈共二年〉

按《唐书·高宗本纪》:上元元年八月壬辰,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追尊六代祖宣简公为宣皇帝,妣张氏曰宣庄皇后;五代祖懿王为光皇帝,妣贾氏曰光懿皇后。增高祖、太宗及后谥。大赦,改元,赐酺三日。按《册府元龟》:上元元年闰四月己卯,御鸣凤门,诏曰:自古哲王恭承景命,莫不执象以御宇,历时以建元。必当上立乾符,下立人极者也。朕承累圣之鸿业,绍大中之宝位。寇孽干纪,王师尚劳,乾乾之心,岂忘鉴寐。一物失所,每轸纳隍之忧。万邦未宁,深怀驭朽之惧。赖上元垂福,宗庙降灵,百辟卿士,同心勠力,方冀干戈载戢,区宇乂宁。每励躬于帝图,常取则于天道。属天人叶纪,景象垂文,爰遵革故之典,将契维新之命。义存更始,庶有应于天心。泽被无私,宜载覃于率土。可大赦天下,改乾元三年,为上元元年。

上元三年,改为仪凤元年。〈共三年〉

按《唐书·高宗本纪》:仪凤元年十一月壬申,大赦,改元。

仪凤三年,改明年为通乾元年。〈五月〉

按《唐书·高宗本纪》:仪凤三年夏四月戊申,改明年为通乾元年。

通乾元年六月,改为调露元年。〈一年〉

按《唐书·高宗本纪》:调露元年六月辛亥,大赦,改元。

调露二年,改为永隆元年。〈一年〉

按《唐书·高宗本纪》:永隆元年八月乙丑,立英王哲为皇太子,大赦,改元,赐酺三日。

永隆二年,改为开耀元年。〈一年〉

按《唐书·高宗本纪》:开耀元年九月乙丑,改元。

开耀二年,改为永淳元年。〈一年〉

按《唐书·高宗本纪》:永淳元年二月癸未,以孙重照生满月,大赦,改元,赐酺三日。

永淳二年,改为弘道元年。〈一年〉

按《唐书·高宗本纪》: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改元。

弘道元年十二月,中宗即位,改明年为嗣圣元年。〈共二十一年〉

按《唐书·中宗本纪》:中宗即皇帝位,太后临朝称制。嗣圣元年正月,废居于均州,又迁于房州。 按《武后本纪》:弘道元年十二月,皇太子即皇帝位,尊后为皇太后,临朝称制。

中宗嗣圣元年二月,太后立豫王旦为皇帝〈即睿宗〉,改元文明〈一年〉。九月,太后始建元为光宅元年。〈一年〉按《唐书·睿宗本纪》:睿宗高宗第八子,封豫王。武后废

中宗,立为皇帝。按《武后本纪》:光宅元年正月癸未,改元。嗣圣二月戊午,废皇帝为庐陵王,幽之。己未,立豫王旦为皇帝,立永平郡王承器为皇太子。改元为文明。九月甲寅,大赦,改元。

嗣圣二年,太后改元为垂拱元年。〈共四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垂拱元年正月丁未,大赦,改元。嗣圣六年,太后改元为永昌元年。〈一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永昌元年正月乙卯,享于万象神宫,大赦,改元,赐酺七日。

嗣圣七年正月,太后改元载初。九月,又改为天授元年。〈共二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天授元年正月庚辰,大赦,改元曰载初,以十一月为正月,十二月为腊月,来岁正月为一月。九月壬午,大赦,改元,赐酺七日。

嗣圣九年四月,太后改元如意。九月,又改为长寿元年。〈共二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长寿元年四月丙申,大赦,改元如意。九月庚子,大赦,改元。

嗣圣十一年,太后改元为延载元年。〈一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延载元年五月甲午,加号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改元,赐酺七日。

嗣圣十二年正月,太后改元证圣。九月,又改为天册万岁元年。〈一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天册万岁元年正月辛巳,加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改元证圣。大赦,赐酺三日。九月甲寅,祀南郊。加号天册金轮大圣皇帝。大赦,改元,赐酺九日。

嗣圣十三年腊月,太后改元万岁登封。三月,又改为万岁通天元年。〈一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万岁通天元年腊月甲戌,如神岳。甲申,封于神岳。改元曰万岁登封。大赦,免今岁租税,赐酺十日。三月丁巳,复作明堂,改曰通天宫。大赦,改元,赐酺七日。

嗣圣十四年,太后改元为神功元年。〈一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神功元年九月壬寅,大赦,改元,赐酺七日。

嗣圣十五年,太后改元为圣历元年。〈共一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圣历元年正月甲子,大赦,改元,赐酺九日。

嗣圣十七年,太后改元为久视元年。〈一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久视元年五月癸丑,大赦,改元。按《旧唐书·武后本纪》:圣历三年五月癸丑,上以所疾康复,大赦天下,改元为久视,停金轮等尊号,大酺五日。

嗣圣十八年正月,太后改元大足。十月,又改为长安元年。〈共四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长安元年正月丁丑,改元大足。十月,辛酉,大赦,改元。

按《朝野佥载》:则天好祯祥。拾遗朱前疑说梦云:则天发白更黑,齿落更生。即授都官郎中司刑事囚三百馀人,秋分后,无计可作,乃于圜狱外,罗墙角边,作圣人迹,长五尺。至夜半,三百人一时大叫。内使推问,云昨夜有圣人见,身长三丈,面作金色。云:汝等并冤枉,不须怕惧。天子万年,即有恩赦,放汝。把火照之,见有巨迹。即大赦天下,改为大足元年。

嗣圣二十一年正月,中宗复位,改为神龙元年。〈共二年〉按《唐书·中宗本纪》:嗣圣元年正月,废居于均州,又迁于房州。圣历二年,复为皇太子。太后老且病。神龙元年正月,张柬之等以羽林兵讨乱。甲辰,皇太子监国,大赦,改元。丙午,复于位,大赦,赐文武官阶、爵,民酺五日,免今岁租赋,给复房州三年,放宫女三千人。

神龙三年,改为景龙元年。〈共四年〉

按《唐书·中宗本纪》:景龙元年九月庚子,大赦,改元。

景龙四年六月,韦后立温王重茂,改元唐隆。寻睿宗即位,改为景云元年。〈共二年〉

按《唐书·睿宗本纪》:景云元年六月,韦皇后弑中宗,矫诏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又矫遗诏,自立为皇太后。以睿宗参谋政事,改元曰唐隆。太后临朝摄政,罢睿宗参谋政事,以为太尉。庚子,临淄郡王隆基讨乱,诛韦氏。申辰,相王即皇帝位。己巳,大赦,改元。

按《通鉴纲目》:中宗景龙四年六月,皇后韦氏弑帝于神龙殿,立温王重茂。初,许州参军燕钦融上言:皇后干预国政,宗楚客图危社稷。上面诘之,钦融抗言不挠。楚客矫制扑杀之。上意怏怏,由是后及其党始惧。乃相与合谋,于饼餤中进毒,中宗崩。韦氏秘不发丧。太平公主与上官昭容谋草遗制,立温王重茂为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旦参谋政事。宗楚客曰:相王与皇后,嫂叔不通问,听朝之际,何以为礼。遂率诸宰相表请罢相王政事。乃发丧,皇后摄政,改元唐隆。

睿宗景云三年正月,改元太极。五月,又改元延和。八月,立皇太子〈即元宗〉为皇帝,改为先天元年。〈一年〉

按《唐书·睿宗本纪》:先天元年正月戊子,耕籍田。己丑,大赦,改元曰太极。五月戊寅,有事于北郊。辛巳,大赦,改元曰延和。八月庚子,立皇太子为皇帝,以听小事;自尊为太上皇,以听大事。甲辰,大赦,改元。按《元宗本纪》:延和元年,星官言:帝座前星有变。睿宗曰:传德避灾,吾意决矣。七月壬辰,制皇太子宜即皇帝位。太子惶惧入请,睿宗曰:此吾所以答天戒也。八月庚子,即皇帝位。先天元年十月庚子,享于太庙,大赦。

元宗先天二年,改为开元元年。〈共二十九年〉

按《唐书·元宗本纪》:延和元年八月庚子,即皇帝位。先天元年十月庚子,享于太庙,大赦。开元元年七月,始听政。十二月庚寅,大赦,改元,赐内外官勋。

开元三十年,改为天宝元年。〈共十五年三年正月丙申改年为载〉按《唐书·元宗本纪》:天宝元年正月丁未,大赦,改元。

天宝十五载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改为至德元载。〈共二年〉

按《唐书·肃宗本纪》:天宝十五载,元宗避贼,行至马嵬,父老遮道请留太子讨贼,元宗许之。七月辛酉,至于灵武。壬戌,裴冕等请皇太子即皇帝位。甲子,即皇帝位于灵武,尊皇帝曰上皇天帝,大赦,改元至德。按《册府元龟》:肃宗至德元年七月甲子,即位于灵武,御南门,下诏曰:朕闻圣人畏天命,者奉天时。知皇灵眷命,不敢违而去之;知历数有归,不获已而当之。在昔帝王,靡不繇斯而有天下者也。乃者,京阙失守,群凶尚扇。圣王久厌天位,思传眇身,军兴之初,已有成命,予恐不德,罔敢祗承。今群公卿士佥曰:孝莫大于继德,功莫大于中兴。朕所以理兵朔方,将殄寇逆,务以大者,本其孝乎。须安兆庶之心,敬顺群臣之请,乃以七月癸丑朔十二日甲子,即皇帝位于灵州。崇徽号,上尊圣皇曰上皇天帝,所司择日昭告于上帝。朕以薄德,谬当重任,既展承天之礼,宜覃率土之泽,可大赦天下,改元曰至德。

肃宗至德三载,改为乾元元年。〈共二年至此仍改载曰年〉按《唐书·肃宗本纪》:乾元元年二月丁未,大赦,改元。按《册府元龟》:乾元元年二月丁未,御鸣凤门,诏曰:古

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有国所以继统立身,莫若扬亲,其义远矣。我太上至道圣皇天帝,惟皇降衷,敷佑于上,允文允武,乃圣乃神。道合乎乾坤,德明于日月。粤若尊崇九庙,巡谒五陵,天子之孝也。严禋二郊,升中东岳,圣人之表也。制礼作乐,阐学明刑,帝王之业也。戡定多难,怀柔百蛮,霸王之功也。于是乎为而不宰,成而勿居。神超象外之光,心契合漠之境。释负于小子,俾承于丕搆。讨伐叛逆,绥怀四方。岂朕所能,皆圣皇之训也。顷者,亲授宝符,载锡美称,顾朕不德,以克负荷。君父之命,若登于天。祖宗之绪,恐坠于地。一昨与群臣百僚,庶尹众士,图惟帝载,钦若圣谕。自古以来,百工垂范,文明浚哲,孝友宽仁。岂有如我开元之盛也。乃稽大典,上徽号曰:太上至道圣皇天帝。累日诚请,不蒙许纳。至于数四,今兹俯从。允膺天休,克副人望。朕上迫严旨,曲被殊私。迎春之初,承奉嘉命。圣皇所赐,曰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名以制义,亦为实宾。卑不踰尊,是昭物则。恭惟圣造,何敢当仁。顷以鸿业载昌,有亏公议。伏以大圣二字,深僭皇猷。让非饰词,言必形泣。承顺颜色,而宸眷不回。祗膺宠光,乃夕惕增厉。今惟新景命,礼洽于尊亲。诞受徽章,敬在于顺上。发生万物,行庆其时。孚佑兆人,缓刑斯在。宜弘霈泽,以布阳和。可大赦天下。改至德三年,为乾元元年。

乾元元年,改为上元元年。〈一年〉

按《唐书·肃宗本纪》:上元元年闰四月己卯,大赦,改元,赐文武官爵。

上元二年,去上元号,称元年。〈一年〉

按《唐书·肃宗本纪》:上元二年九月壬寅,大赦,去上元号,称元年,月以斗所建辰为名。

按《旧唐书·肃宗本纪》:上元二年九月壬寅,制曰:朕获守丕业,敢忘谦冲,欲垂范而自我,亦去华而就寔。其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等尊崇之称,何德以当之。钦若昊天,定时成岁,《春秋》五始,义在体元,惟以纪年,更无润色。至于汉武,饰以浮华,非前王之茂典,岂永代而作则。自今以后,朕号唯称皇帝,其年号但称元年,去上元之号。

元年,建元为宝应元年。〈一年〉

按《唐书·肃宗本纪》:宝应元年,建巳月。壬子,楚州献定国宝玉十有三。乙丑,皇太子监国。大赦,改元年为宝应元年,复以正月为岁首,建巳月为四月。按《代宗本纪》:代宗初,封楚王。乾元元年三月,徙封成王。四月,立为皇太子。初,太子生之岁,豫州献嘉禾,于是以为祥,乃更名豫。肃宗去上元二年号,止称元年,月以斗所建辰为名。元年建巳月,肃宗寝疾,乃诏皇太子监国。而楚州献定国宝十有三,因曰:楚者,太子之所封,今天降宝于楚,宜以建元。乃以元年为宝应元年。按《册府元龟》:宝应元年四月乙丑,诏曰:上天降宝,献自楚州,神明告历数之符合璧定妖灾之气,总集瑞命,祗承鸿休。因以体元,叶乎五纪。其元年宜改为宝应元年。

宝应元年,代宗即位,改明年为广德元年。〈共二年〉

按《唐书·代宗本纪》:宝应元年四月己巳,即皇帝位。广德元年七月壬子,大赦,改元。

按《册府元龟》:广德元年七月壬子,御宣政殿,下诏曰:惟高祖太宗,敷大德于天下。覆载之内,湛恩茂育。累圣同道,用康兆人。宝位重光,深其德泽。被服渐渍,洽于生灵者,百有五十年之间,兵不作而刑将措矣。自寇虐横厉,山东不开,衅起渠魁,毒流区宇。三军七萃之士,豪杰忠良之徒,制在风波,遭其驱劫。由是干戈不息,征赋寔烦。哀我人斯,并罹灾患。悯兹有犯,无罪万方。朕上戴皇天,下临黔首,奉先圣之成命,集一切之大勋,元恶既诛,群生思乂。是欲镜清六合,网决八纮,庶齐大道之时,克复太平之理。至化犹郁,兵严初解。百辟卿士,中外众臣,并进昌言,请上徽号,曰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朕涉道日寡,惭德良多,恐沮乐推之心,自增神器之重。俯应典册,敬受鸿名。便欲谒报昊天,展事郊庙。又以孟秋多稼,垂及西成。王畿之间,人实劳止。辍兹大礼,式候元冬,切为踰年改元之制,缵承鸿业,敢废旧章。博采群公之义,乃贞协用之纪。其宝应二年,改为广德元年。爰属履端,乃弘肆眚。救兹汤火,俾云行而雨施。涤其瑕秽,将玉振而金声。宜广更始之恩,用明向劝之福。可大赦天下。

代宗广德三年,改为永泰元年。〈一年〉

按《唐书·代宗本纪》:永泰元年正月癸巳,大赦,改元。按《旧唐书·代宗本纪》:永泰元年春正月癸巳朔,制曰:叶五纪者,建号以体元;授四时者,布和而顺气。天心可见,人欲是从,爰立大中之道,式受维新之命。朕嗣膺下武,获主万方,顾以薄德,乘兹艰运,戎麾问罪,今已十年。饮至策勋,惟凶渠之授首;劳师黩武,岂人主之用心。军役屡兴,干戈未戢,茫茫士庶,毙于锋镝。皇穹以朕为子,苍生以朕为父,至德不能被物,精诚不能动天。俾我生灵,沦于沟壑,非朕之咎,孰之过欤。朕所以驭朽悬旌,坐而待曙,劳怀罪己之念,延想安人之策。亦惟群公卿士,百辟庶寮,咸听朕命,协宣乃力,履清白之道,还淳素之风。率是黎元,归于仁寿,君臣一德。何以尚兹。乃者政刑不修,惠化未洽,既尽才力,良多抵犯,静惟哀矜,实轸于怀。今将大振纲维,益明惩劝,肇举改元之典,弘敷在宥之泽,可大赦天下,改广德三年为永泰元年。

永泰二年,改为大历元年。〈共十四年〉

按《唐书·代宗本纪》:大历元年十一月甲子,改元。按《册府元龟》:大历元年十一月甲子,日长至。制曰:王者钦若昊天,诞受丕命。莫不协五纪而乘运,稽三微而体元。上齐璿衡,下立人极。乃颁历于惟岁,更覃恩于率土。朕嗣守鸿业,恭临宝位,顷以时当寇难,运属干戈。誓众兴师,为人除害。实赖宗社降福,寰宇小康,用兴淳朴之风,庶洽雍熙之化。乾坤敷祐,大庇生灵。文武协心,同力王室。岂朕薄德而臻于此,乃者金革所聚,绵历岁时,征赋颇繁,人犹凋瘵。是用疚心疾首,当宁而兴怀。罪以在予,驭朽而贻惧。每思弘济之道,用拯黎元之弊。月缠星昴,律中黄钟,合天正之符,承日至之永。祥云在瞩,既当伯赵之司。惠泽布和,宜顺一阳之气。建元发号,革故惟新。俾及履长之节,用深行庆之典。可大赦天下。其永泰二年,宜改为大历元年。

大历十四年五月,德宗即位,改明年为建中元年。〈共四年〉

按《唐书·德宗本纪》:大历十四年五月癸亥,即皇帝位。建中元年正月丁卯,改元。

德宗建中五年,改为兴元元年。〈一年〉

按《唐书·德宗本纪》:兴元元年正月癸酉,大赦,改元。按《旧唐书·德宗本纪》:兴元元年春正月癸酉朔,上在奉天行宫受朝贺。诏曰:立政兴化,必在推诚;忘己济人,不吝改过。朕嗣服丕搆,君临万邦,失守宗祧,越在草莽。不念率德,诚莫追于既往;永言思咎,期有复于将来。明徵其义,以示天下。小子惧德不嗣,罔敢怠荒。然以长于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恤征戍之劳苦。致泽靡下究,情不上通,事既壅隔,人怀疑阻。犹昧省己,遂用兴戎,徵师四方,转饷千里。赋车籍马,远近骚然;行赍居送,众庶劳止。力役不息,田莱多荒。暴令峻于诛求,疲民空于杼柚,转死沟壑,离去乡里,邑里丘墟,人烟断绝。天谴于上而朕不寤,人怨于下而朕不知。驯致乱阶,变起都邑,贼臣乘舋,肆逆滔天,曾莫愧畏,敢行陵偪。万品失序,九庙震惊,上累于祖宗,下负于蒸庶。痛心腼面,罪实在予,永言愧悼,若坠泉谷。赖天地降祐,神祇协谋,将相竭诚,爪牙宣力,群盗斯屏,皇维再张。将弘远图,必布新令。朕晨兴夕惕,惟省前非。乃者公卿百寮用加虚美,以圣神文武之号,被蒙暗寡昧之躬,固辞不获,俯遂群议。昨因内省,良所瞿然。自今已后,中外书奏不得言圣神文武之号。今上元统历,献岁发祥,宜革纪年之号,式敷在宥之泽,可大赦天下,改建中五年为兴元元年。

兴元二年,改为贞元元年。〈共二十一年〉

按《唐书·德宗本纪》:贞元元年正月丁酉,大赦,改元。按《旧唐书·德宗本纪》:贞元元年正月朔,御含元殿受朝贺,礼毕,宣制大赦天下,改元贞元。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帝即位,改为永贞元年。〈一年〉按《唐书·顺宗本纪》:贞元二十一年正月丙申,即皇帝位。永贞元年八月庚子,立皇太子为皇帝,自称太上

皇。辛丑,改元。

按《旧唐书·顺宗本纪》:贞元二十一年正月丙申,即位于太极殿。八月辛丑,诰曰: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前王之制也。钦若大典,斯言至公,式扬耿光,用体文德。臣获奉宗庙,临御万方,降疾不瘳,庶政多阙。乃命元子,代予守邦,爰以令辰,光膺册礼,宜因纪元之庆,用覃在宥之泽。其以贞元二十一年八月五日已前,天下死罪降从流,流以下递减一等。

顺宗永贞元年八月,宪宗即位,改明年为元和元年。〈共十五年〉

按《唐书·宪宗本纪》:永贞元年八月乙巳,即皇帝位。元和元年正月丁卯,大赦,改元。赐文武官阶、勋、爵,民高年者米帛羊酒。

宪宗元和十五年闰正月,穆宗即位,改明年为长庆元年。〈共四年〉

按《唐书·穆宗本纪》:元和十五年闰正月,即皇帝位。长庆元年正月辛丑,大赦,改元。赐文武官阶、勋、爵。

穆宗长庆四年正月,敬宗即位,改明年为宝历元年。〈共二年〉

按《唐书·敬宗本纪》:长庆四年正月丙子,即皇帝位。二月,始听政。宝历元年正月辛亥,大赦,改元。

敬宗宝历二年十二月,文宗即位,改明年为太和元年。〈共九年〉

按《唐书·文宗本纪》:宝历二年十二月乙巳,即皇帝位。太和元年二月乙巳,大赦,改元。免京兆今岁夏税半。赐九庙陪位者子孙二阶,立功将士阶、爵,始封诸王后予一子出身。

文宗太和十年,改为开成元年。

按《唐书·文宗本纪》:开成元年正月辛丑朔,日有食之。大赦,改元。免太和五年以前逋负、京畿今岁税,赐文武官阶、爵。

开成五年正月,武宗即位,改明年为会昌元年。〈共六年〉按《唐书·武宗本纪》:开成五年正月辛巳,即皇帝位。二月乙卯,大赦。会昌元年正月辛巳,大赦,改元。武宗会昌六年三月,宣宗即位,改明年为大中元年。〈共十三年〉

按《唐书·宣宗本纪》:会昌六年三月甲子,即皇帝位。大中元年正月甲寅,大赦,改元。复左降官死者官爵,赐文武官阶、勋,父老帛。

宣宗大中十三年八月,懿宗即位,改明年为咸通元年。〈共十四年〉

按《唐书·懿宗本纪》:大中十三年八月癸巳,即皇帝位。咸通元年十一月丁丑,大赦,改元。

懿宗咸通十四年,僖宗即位,改明年为乾符元年。〈共六年〉

按《唐书·僖宗本纪》:咸通十四年七月辛巳,即皇帝位。十二月,大赦。乾符元年十一月庚寅,改元。

僖宗乾符七年,改为广明元年。〈一年〉

按《唐书·僖宗本纪》:广明元年正月乙卯,改元。

按《旧唐书·僖宗本纪》:广明元年春正月乙卯朔,上御宣政殿,制曰:朕祗膺宝祚,嗣守宗祧,夙夜一心,勤劳八载,实欲驱黎元于仁寿,致华夏之升平。而国步犹艰,群生寡遂,灾迍荐起,寇孽仍臻。窃弄干戈,连攻郡邑,虽输降款,未息狂谋。江右、海南,疮痍既甚,湖湘荆汉,耕织屡空。言念疲羸,良深轸恻。我心未济,天道如何。赖近者严敕师徒,稍闻胜捷,皆明圣之潜祐,宁非德以言功。属节变三阳,日当首岁,乃御正殿,爰命改元,况及发生,是宜在宥。自古继业守文之主,握图御宇之君,必自正月吉辰,发号施令。所以垂千年之懿范,固万代之洪基,莫不由斯道也。可改乾符七年为广明元年。

广明二年,改为中和元年。〈共四年〉

按《唐书·僖宗本纪》:中和元年七月丁巳,大赦,改元。

中和五年,改为光启元年。〈共三年〉

按《唐书·僖宗本纪》:光启元年三月己巳,大赦,改元。

光启四年,改为文德元年。〈一年〉

按《唐书·僖宗本纪》:文德元年二月乙亥,不豫。己丑,至自凤翔。庚寅,谒于太庙。大赦,改元。

文德元年,昭宗即位,改明年为龙纪元年。〈一年〉

按《唐书·昭宗本纪》:文德元年三月己巳,即皇帝位。龙纪元年正月癸巳,大赦,改元。

昭宗龙纪二年,改为大顺元年。〈共二年〉

按《唐书·昭宗本纪》:大顺元年正月戊子,群臣上尊号曰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大赦,改元。

大顺三年,改为景福元年。〈共二年〉

按《唐书·昭宗本纪》:景福元年正月丙寅,大赦,改元。

景福三年,改为乾宁元年。〈共四年〉

按《唐书·昭宗本纪》:乾宁元年正月,有星孛于鹑首。乙丑,大赦,改元。

乾宁五年,改为光化元年。〈共三年〉

按《唐书·昭宗本纪》:光化元年八月甲子,大赦,改元。

光化四年,改为天复元年。〈共三年〉

按《唐书·昭宗本纪》:天复元年四月甲戌,享于太庙。丙子,大赦,改元。

天复四年,改为天祐元年。

按《唐书·昭宗本纪》:天祐元年闰四月乙巳,大赦,改元。

天祐元年八月,昭宣帝即位,不改元。

按《唐书·昭宣帝本纪》:昭宣帝天祐元年八月丙午,即皇帝位。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