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7年仲夏至1939年仲夏)
回顾我1937年列出的一个想要改革的清单,我发现,到1939年仲夏时,下面这些改革已经实现。
陆军的战略组织
1.陆军的角色得到新的界定,它的各项功能按重要性顺序作了分类。
2.英国的空防得到优先考虑。
3.认识到战争第一阶段英国国内出现崩溃的危险,接受了一个原则:本土防卫军应该用于,并且准备好承担这一阶段维持国内安全的责任。
4.接受一个原则:任何地方,只要英国海外疆域的海上交通受到潜在敌人军事基地的包围,在战争中容易被打断,这个海外疆域的驻防部队在和平时期就要维持足够的力量,用于战时防守。
5.相应地,增加在东地中海地区的永久驻防力量。
6.增加这些驻防部队中快速(机械化)部队的比例。
7.在埃及建立一个快速师,并且认识到还应该组建一个作为中东的机动预备的力量(尽管埃及这个快速师的组建在2月就已决定,但直到1938年9月还没有组成,现在也没有完成)。
8.接受一个原则:帝国战略储备力量的一部分,以及它的供应来源,应该放在地中海以东,因为穿过地中海的通道有了新的危险。
9.认识到由于变化了的条件,印度驻防部队的规模已经大于它现有的用途。
10.减少所维持的纯粹用于印度防守的兵力,对那些可用作帝国战略储备力量的部队进行机械化,这个动态已经出现。第一步就是在伦敦进行国内权威部门与一个来自印度的具有代表性的军事代表团的共同讨论。
陆军的结构性组织
1.应对变化了的条件,对步兵师进行重组,缩小其规模——一个师从12个营减至9个营,加大火力支援的比例。
2.所有步兵师都要完全摩托化(这一点在原则上已经接受,但并没有实际完成,一次只有一半兵员可以摩托化运输)。
3.快速(机械化)师的重组,出现了两种较小、较便捷的模式。
4.缩小步兵营的规模,提高火力对人力的比例。
5.每个步兵营都配备装甲运输车,装备轻机枪,而不是在旅或师中配属单独的机枪营。[我曾建议每个营都设一个装甲运输车连,但采纳这个建议时缩小为一个排(有10辆装甲运输车)。第一年的效果测试报告强调,一个排不足以承担它必须去履行的各种职责]。
6.野战炮兵重组为12门炮为一个“炮位”,火力控制更为有效而且人员节省。
7.组建了摩托车部队,这是拿破仑时代游击兵(the skirmishers)的现代版。
8.本土防卫军按正规军模式进行现代化,它的那些师也同样重组。
9.组建了本土防卫军快速师。
10.组建了本土防卫军的坦克部队。
11.机械化骑兵与皇家坦克兵团融合为军队的一个兵种。
陆军部组织
1.陆军部两个军需供应部门——军械总局和军需生产署——的合并。
2.大英帝国总参谋部副总长职位的重新设立。
3.总参谋部组建了一个研究或“超前思维”部门(在我的计划中,这是一个单独机构,而且平民比例很大,但缩减为一个小小部门)。
人员
1.陆军委员会恢复活力,其成员都属于人们所知的“战争的一代”,较为年轻,视野开阔,是与现代武器一起成长起来的。
2.机械化的经验在总参谋部的高级职位中体现出来,一个具有这种经验的军官被任命为军事训练局局长(这一原则后来被放弃了,而不是像预期那样得到了扩展)。
3.上将和中将的退休年龄从67岁降至60岁,少将的退休年龄从62岁降至57岁(我建议的是55岁)。
4.指挥官和参谋人员的任期由4年减至3年,以减少陈腐,加快晋升。
5.废除了原来的军官晋升后等待任用期间只领半薪的做法。
6.引入年资晋升制,军官服役8年可晋升为上尉,17年可晋升为少校(我建议的是14年)。
7.增加赋予军士长的职责,设立新的三级准尉来指挥排,从而改善初级军官的前景,这也就能够减少初级军官对高级军官的比例。
8.士兵有权离开兵营,如果愿意的话,不值班时可以住在外边,如同普通市民一样。
9.增加军官和士兵的殖民地津贴。
10.补贴已婚军官和士兵调职时的支出。
11.提高士兵结婚津贴,以支付在没有公家宿舍的情况下发生的额外住宿费用。
12.提高专业人员工资。
13.在印度持续服役的时间缩减为不超过4年。
14.在拥有技能和专业资格的平民中,储备可用于战时的军官(称为“备用军官储备”,the officers' emergency reserve)。
训练与教育
1.采用现代化和简化的步兵训练体系,用于各种目的,包括礼仪。
2.提供适宜于现代条件的作战服装,简单、易穿、隐蔽性强。
3.以课程时间减至一年的办法,将参谋学院的入学人数增加一倍,为最优秀的毕业生提供高级参谋课程。入学年龄从35岁降至30岁。
4.将伍尔维奇和桑德赫斯特合并为一个军官学员的培训中心。
5.为下级指挥官创建一所战术学校,而不是把这类培训的全部责任交给各单位承担(是一种双重形式:上尉读战术学校,中尉读一门课程)。
6.为挑选出来的、未来有可能担任高级指挥官的军官设立专门培训课程。
本土防卫军
1.本土防卫军的总干事进入陆军委员会。
2.本土防卫军的所有事务都集中归本土防卫军总干事管。
3.本土防卫军的一个军官作为副总干事进入陆军部,与国务大臣直接联系,并就训练问题向总参谋部提出咨询意见。
4.本土防卫军各师指挥官可由本土防卫军军官担任。
5.不再对可以指挥旅和师级炮兵的本土防卫军军官的人数实施限制。
6.如同正规军一样,本土防卫军各旅的指挥官授予准将军衔。
7.本土防卫军的副官和军士长领取与正规军一样的报酬。
8.任命一个委员会来研究本土防卫军管理的改善。
9.为本土防卫军军官设立业余时间的参谋课程。
10.增加本土防卫军的津贴。
11.本土防卫军前去演习的报酬标准提高。
12.本土防卫军训练津贴增加,尤其是营房外的训练。
大不列颠的防空
1.将1937年计划的防空力量规模扩大一倍(现在还在继续扩大)。
2.对防空师进行重组,这样各个师都有一个易于控制的区域,更适应于他们在整个防空体系中的位置。
3.所有防空师都处于统一指挥之下。
4.建立一个拥有永久性炮位和探照灯站、时刻准备作战的骨干体系,作为一支防空覆盖力量。
5.组建轻型防空部队(本土预备役),用于重要工业设施的防低空袭击,兵员从这些地方的雇员中征召。
1938年春季,又对这个清单作了如下补充:
6.防空力量的指导由陆军部管,由一个中将军衔的军官担任总指挥。
除了上述改革外,还有相当多的举措,由于我没有参与对它们的建议,所以很难一一列举。不过,翻阅官方公告的档案,我找到了以下这些(按公布它们的时间顺序排列):
1.服过役的士兵可以重新入伍,预备役士兵可以重新加入,以达到发放退伍金所需要的21岁年龄,这也是缓解新兵短缺的权宜之计。
2.新兵的年龄上限从25岁升至28岁,这也是类似的权宜之计。
3.假牙超过5颗的新兵不要,这个规定也废除了。
4.设立公共关系理事会以扩大影响。
5.任命一个本土防卫军军官成为本土防卫军总干事的参谋人员,处理本土防卫军的公关事务。
6.帝国防务学院(the imperial defence college)和参谋学院向本土防卫军军官开放(尽管这只能提供给有空闲的人,但作为一种姿态还是有价值的)。
7.建立一个指挥官会议,让各大区指挥官与陆军部的政策联系更紧密。
8.将探照灯部队转入炮兵,炮兵建立一个单独的防空分支。
9.制作本土防卫军徽章,供不穿制服时佩带。
10.桑德赫斯特和伍尔维奇的奖学金在数量和金额上不再设限,也就是说,如果父母经济条件有限,学院可负担全部费用。
11.组建女性“本土辅助部队”。
12.男性技术学校由3所增加到5所,它们的规模也扩大了,这样一次受训的人数就增加了三倍。
13.征募专门当厨师的兵,并给予适当的报酬和晋升,军队的伙食得到了改善。
14.恢复海外部队总监(inspector-general,监督野战陆军那些部队的高级训练,并负责与外籍人员的联系)和国内部队总监(监督各地区民兵组织和正规部队,以及本土防卫军的基本训练)这两个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