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赤松子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赤松子,又称赤诵子,是传说中的古仙人。战国后期就已有他的事迹流传,如《楚辞·远游》说“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韩非子·解老》说“轩辕得之(道)以擅四方,赤松得之与天地统”。其人当起源于战国方士的神仙传说,且在战国时代就已经颇有盛名。

在汉代,赤松子神话被进一步发扬。汉初名臣张良上疏乞休,就称自己“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成为一个著名的典故。西汉韩婴《韩诗外传》说“帝喾学乎赤松子”,赤松子又成了帝喾的老师,《汉书·古今人表》将其列为第二等的“上中仁人”。

赤松子在汉代又常与王子乔合称,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说“王乔、赤松,去尘埃之间,离群慝之纷,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东汉王充《论衡》说“称赤松、王乔好道为仙,度世不死”。东汉画像镜背上也多见赤松子、王子乔形象,铭带上有“王子乔赤松子”字样。王子乔事迹详见后文《王子乔》篇。

在《列仙传》中,赤松子本是神农时的雨师,教给神农服用水玉的方法,并能在火中焚烧自己。之后又出没于昆仑山西王母石室,并带着炎帝的幼女一同升仙而去,后来在帝喾时他又担任雨师。赤松子教神农服用水玉,是一种修仙的方式。修仙多讲服食,其中有植物、矿物、丹药、水、气等。水玉即水晶,古代方士在交感巫术思维作用下,认为服用云母、水晶等矿物质能使身体坚硬不朽。《艺文类聚》引《列仙传》称赤松子“好食柏实,齿落更生”,《文选·游天台山赋》注引《列仙传》又称赤松子“好食松实,绝谷”,松、柏的果实被认为能够延年益寿,马王堆汉墓帛书《十问》中即有记载。这与松、柏在上古多用于祭祀有关,《论语·八佾》提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松、柏与栗、槐等均是用来祈福的神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引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仙药》称“赤松子以玄渍玉为水而服之,故能乘烟上下也”,与本文有异。

东晋干宝《搜神记》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入火自烧”作“入火不烧”,显然突出其神仙异能;某些版本的引文也作“不烧”。在仙传文学中,神仙有入火不灼、入水不濡、刃射不中、变化万物等诸多超出常人的能力。然而,“自烧”本为尸解成仙之法,即赤松子用火来解化身躯,从而达到成仙的结果,炎帝少女追随的也是这种方式。之后帝喾时赤松子又担任雨师。如此,本文“自烧”相比“不烧”显得更妥当,与“随风雨上下”一样,亦能显示其神仙异能。王叔岷《列仙传校笺》疑“不”为浅陋之人所改。

《淮南子·齐俗训》又说“今夫王乔、赤诵(松)子,吹呕呼吸,吐故内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东汉高诱注称赤诵子是上谷人,因患有恶疾入山,而习得导引之术,与《列仙传》记载有异,当为传说之分歧。东晋葛洪《神仙传序》称“雨师炼五色以属天”,所言也为《列仙传》事,但在本文无记录,所参或另有所本。

魏晋以后对于赤松子记录更多。《神仙传》称丹溪人皇初平改名赤松子,服用松脂、茯苓,活了五百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引《丹台录》称赤松子为昆林仙伯,治南岳山。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列其为第二个阶位的神仙,号太虚真人。《道藏》收录有伪托赤松子所撰《赤松子中诫经》,以黄帝与赤松子问答对话的形式来阐释道家思想。

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1]。服水玉[2],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3]。往往至昆仑山上[4],常止西王母石室中[5],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6],亦得仙俱去。高辛时[7],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

眇眇赤松[8],飘飘少女。

接手翻飞[9],泠然双举[10]。

纵身长风,俄翼玄圃[11]。

妙达巽坎[12],作范司雨。

【注释】

[1]神农:传说中的上古时期氏族首领,善种植、懂医药,其得名当系社会发展之缩影的反映。《尚书大传》等文献列其为“三皇”之一,系“五帝”之前的部落领袖,秦汉以后一般又称炎帝、烈山氏、厉山氏。炎帝为传说中的上古时期氏族首领,黄帝之兄弟,姜姓始祖,一作“赤帝”。其得名当系五行中的南方天帝,《吕氏春秋》列其为“五帝”之一,与神农本无涉。在先秦、秦汉一些文献中,以神农、炎帝为两人。如《史记·封禅书》明确提到“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五帝本纪》中先称“神农氏世衰”“神农氏弗能征”,后称“炎帝欲侵陵诸侯”,以神农为一部落名,而炎帝非神农氏首领。但至迟在西汉末年刘歆《世经》中,已明确有了“炎帝神农氏”之说,之后文献多以炎帝与神农为同一人。在本文中,神农、炎帝是否为一人并不明显。雨师:掌管求雨的官长,师有官长之义;下文“今之雨师”则指司雨之神,古代神话之雨师还有毕宿(《周礼·春官上》郑玄注)、玄冥(《风俗通义》)、屏翳(《山海经·海外东经》郭璞注)等。另,《路史》引此句“雨师也”作“为雨师”,却误以为系《神仙传》文。

[2]水玉:水晶。方士认为服用云母、水晶等矿物对修仙有帮助。《搜神记》记此事,“水玉”作“冰玉散”。冰玉散,中药方剂名,可清热泻火。

[3]自烧:自焚。《搜神记》记此事,“自烧”作“不烧”,《文选·游仙诗》注、《云谷杂记》亦引作“不烧”;《艺文类聚》《史记·留侯世家》索隐仍引作“自烧”。按,当作“自烧”。说见“题解”。

[4]昆仑山:古仙山名。《山海经·海内西经》称其为天帝在人间的居所,方八百里、高万仞,有开明兽把守,赤水、河水、洋水、黑水、弱水、青水等六水分别出其四隅。到《尚书·禹贡》中则称其为西北雍州一座现实存在的山,因西戎部落昆仑氏居住在此而得名。汉代寻黄河之源,以于阗(今新疆和田)南山为昆仑,又在临羌(今青海湟源东南)置昆仑山祠、在敦煌置昆仑障。《云笈七签》又以昆仑、方丈、蓬丘为道教三神山,其中昆仑山岛在西海戌地、北海亥地,方圆一万里,距岸十三万里;岛上正东方有一昆仑宫,为西王母统治。在本文中,昆仑山仍是一座神话的仙山,不必考证其具体所在。

[5]西王母:古仙人名。《山海经》称西王母居于昆仑之丘,是一种长得像人,豹尾、虎齿而善啸的神兽,这大概是传说中西王母的原始形态;而到了《穆天子传》中,西王母就成了西北地区的一位女性酋长,周穆王西游至昆仑之丘,与西王母互有酬唱。至《淮南子》中,西王母则成了赐不死药给后羿的女仙,于汉画像石中常与东皇公成对出现。《汉武内传》中,她成了一个三十来岁,容貌绝世的女神,并把三千年结果的蟠桃赐给汉武帝。其后世记录多为雍容华贵的女仙形象,成为与玉皇大帝配偶的王母娘娘,后也称瑶池金母。本文称赤松子止于西王母石室,是仙传文学中仙境游历的主题内容。

[6]少女:小女儿。古文献中炎帝之女传说颇多,结局都很凄凉。如《山海经·北次三经》记载炎帝少女女娃在东海溺死,化身精卫鸟填海的神话;《文选·高唐赋》注引《襄阳耆旧传》记载赤帝女瑶姬未出嫁早逝,葬于巫山之阳并化身巫山神女;《太平御览》引《广异记》又有赤帝焚女升天的传说。

[7]高辛:即帝喾,也作帝俈,《五帝本纪》等列其为“五帝”之一,为黄帝之曾孙,玄嚣之孙,极之子,周祖后稷、商祖契、帝挚与帝尧之父,在颛顼之后继承帝位。然据《左传》,高辛氏有二子,长子为阏伯,幼子为实沈。大概在早期传说中,高辛与帝喾亦是二人,至《大戴礼记》“极产高辛,是为帝喾”才合二为一。《韩诗外传》称“帝喾学乎赤松子”,《汉书·古今人表》亦以赤松子为帝喾之师,与此处异。大概赤松子本为司雨之神,又有教导帝喾的说法,故被流传为司雨官员。

[8]眇(miǎo)眇:风吹动的样子,飘动的样子,与下文“飘飘”同义。

[9]接手:拉手。

[10]泠(líng)然:轻妙的样子。

[11]俄:通“峨”,高耸。翼:翅膀,此处比喻手。玄圃:昆仑山上的花园,《楚辞·天问》作“悬圃”。《水经注》引《昆仑记》称昆仑山有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中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也就是天帝之居。

[12]妙达:精通。巽(xùn)坎(kǎn):据《易·说卦》,巽为风、坎为水。此处代指风雨。

【译文】

赤松子,是神农氏掌管求雨的官长。他服用水玉来修仙,并且教给神农氏,能入火自焚。他常到昆仑神山游玩,经常停留在西王母石室中,能随着风雨上天下地。炎帝的小女儿追随他习道,也成仙并与他一起离开尘世。到帝高辛时,他又担任掌管求雨的官长。现在掌管施雨的神仙正是他。

翩翩起舞赤松子,飘飘飞扬炎帝女。

手挽着手一起飞,身姿轻妙双上举。

纵身腾跃长风里,展翅高飞昆仑圃。

精通驾风驭雨术,充当模范掌降雨。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