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务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题解】

务光,夏末商初隐士,在先秦、秦汉文献中常见其人其事,如《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淮南子》《史记·伯夷列传》中均有提到,也作瞀光、牟光。在《庄子·让王》中,提到商汤伐桀前先找卞随谋划,卞随认为不关自己的事,商汤问谁可以,卞随说不知道。商汤又找到务光谋划,务光两次回答均与卞随一样。商汤问那么伊尹如何?务光说他有毅力能忍辱,其他的也不知道了。于是商汤与伊尹谋划灭亡了夏桀,然后提出让位给卞随,卞随认为商汤攻打夏桀找自己谋划,一定认为自己是残忍的人;打胜了之后让位给自己,一定认为自己是贪婪的人。自己生于乱世,被无道者用耻辱玷污,不忍受屡次被骚扰,于是投椆水而死。之后汤又提出让位给务光,说有智慧的人来谋划,勇武的人来完成,仁义的人来即位,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你为什么不即位呢?务光也和卞随一样推辞,他说:“废除君上是为不义,杀害别人是为不仁,别人犯险自己坐享其成是为不廉。我听闻‘不合于义的不接受他的利禄,无道的世界不能出任官职’,更何况还这么尊重我呢?我不忍心长久目睹下去了!”于是背着石头自沉于庐水。《吕氏春秋·离俗》与《庄子·让王》的说法基本一致,唯独说卞随自投于颍水,务光自投于募水。

《韩非子》则对卞随、务光这种人持批判的态度,在《韩非子·说疑》里提到卞随、务光和伯夷、叔齐等十二人不能被奖赏勉励,也就不能被刑罚威慑,上古帝王都不能驱使他们,放到现代就更不能使用了。而在《韩非子·说林上》中更是不惜篡改前说,称商汤伐桀后怕天下人说自己贪婪,这才把天下让给务光;而怕务光真的接受,所以又让人去对务光说:商汤杀君而想把坏名声传给你,所以才将天下让给你。务光因此才投河自杀。如此来看,务光不是不愿即位,而是不敢即位。可见,对于历史传说,诸子百家都喜爱根据自己的立场和喜好来剪裁史料。

《列仙传》的务光故事亦是如此,其一方面吸收了《庄子》中关于务光的记录,另一方面又赋予了神仙元素,将务光改造为仙人。文中提到务光是夏朝人,耳朵长七寸,喜好弹琴,服食蒲韭根。耳长七寸是一种仙人异相,如后文睢山道士黄阮丘亦是耳长七寸。商汤攻打夏桀,找到务光商议,之后的情节与《庄子》基本一致,务光背着石头自沉于蓼水。只不过他没有死,而是隐居起来。四百多年后在商王武丁时,他又重新出现。武丁想聘请他做相国,他不接受。武丁又派专车去迎接他,却不使用礼节而是逼迫他。所以务光又避世到了浮梁山,后来又游于尚父山。《答难养生论》称“务光以蒲韭长耳”,《神仙传序》称“务光游渊以哺薤”,所言亦为此事。《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评曰:“以务光折汤之非,明君臣之分,至于负石沉水,处生死之际,不改其操,其所以立万世忠义之标杓者,端在于此。其后有盟津之会,伯夷叔齐叩马而谏,饿死首阳,岂非本于光之道欤?”作者站在统治者立场,对务光进行了赞颂。

务光者,夏时人也。耳长七寸,好琴,服蒲韭根[1]。殷汤将伐桀[2],因光而谋[3]。光曰:“非吾事也。”汤曰:“孰可?”曰:“吾不知也。”汤曰:“伊尹何如[4]?”曰:“强力忍诟[5],吾不知其他。”汤既克桀,以天下让于光,曰:“智者谋之,武者遂之[6],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遂之[7]?请相吾子[8]。”光辞曰:“废上,非义也;杀人,非仁也;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吾闻非义不受其禄,无道之世,不践其位[9],况于尊我,我不忍久见也。”遂负石自沉于蓼水[10],已而自匿。后四百余岁,至武丁时复见[11]。武丁欲以为相[12],不从。武丁以舆迎而从,逼不以礼,遂投浮梁山[13],后游尚父山[14]。

务光自仁,服食养真。

冥游方外[15],独步常均[16]。

武丁虽高,让位不臣。

负石自沉,虚无其身[17]。

【注释】

[1]蒲韭:一种植物。据《世说新语·巧艺》刘孝标注引为“菖蒲韭”,菖蒲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有香气。地下有根茎,可作香料和健胃药。叶为九节,似韭菜。据《神仙传序》为薤,薤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鳞茎,鳞茎和嫩叶可食。

[2]殷汤:即商汤,子姓,名履,又称唐、大乙、天乙、高祖乙、成、成汤等,主(示)癸之子,商王朝的开创者。因后世商王盘庚迁殷,故商朝亦称殷朝。桀:夏朝末代国君,正统道藏本作“纣”,误。

[3]因:依靠,凭借。

[4]伊尹:也称伊、伊小臣、阿衡、保衡,夏末商初杰出政治家,商汤灭夏的得力助手。战国秦汉有不少关于伊尹的史料记录,《史记·殷本纪》记录了伊尹见商汤的两说,一说来源于《孟子》,称伊尹本是有莘氏的处士,乐于尧舜之道,商汤三顾茅庐才将他聘任过来;另一说来源于《墨子》,说伊尹本是有莘氏从事庖厨的小臣,因为担任陪嫁的媵臣投靠商汤。此外还有《鹖冠子》说伊尹是酒保出身。这类记录与吕尚的情况极为相似,皆不可信。伊尹大约为伊氏贵族,随姻族有莘氏而弃夏投商。据《孙子兵法》《吕氏春秋》、古本《竹书纪年》、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伊尹投商后还入夏从事大量间谍活动。商汤灭夏后去世,由孙太甲即位。据《殷本纪》,太甲德行不善,伊尹将其放逐桐宫,自己摄政三年之久,等到太甲改过自新才让其复位;而据古本《竹书纪年》,伊尹实为篡位,后太甲杀伊尹复辟。从出土卜辞来看,商代对伊尹的祭祀颇为隆重,篡夺一说不甚可靠。

[5]强力:坚忍有毅力。诟:耻辱、辱骂。

[6]遂:称意,成功。

[7]吾子:敬称,您。胡:为什么。

[8]相:辅佐。

[9]位:职位。《世说新语·巧艺》注引作“土”,《庄子》《吕氏春秋》《高士传》亦作“土”,土地。

[10]蓼(liǎo)水:古水名,《水经注》有蓼水,在今山西永济。而《庄子》《高士传》《世说新语》注引皆作“庐水”,《吕氏春秋》作募水。唐陆德明《释文》称庐水“水在辽西界,一云在北平郡界”。《文选·北山移文》注引则作“窾水”,此说当来自《庄子·外物》“汤与务光,务光怒之。纪他闻之,帅弟子而踆于窾水”,是入窾水为纪他而非务光,《文选》注引有误。

[11]武丁:即商王武丁,子姓,名昭,又称高宗,商王小乙之子,商王朝第二十三位国王。“夏商周断代工程”以其在位时间为前1250—前1192年。据《尚书·无逸》,武丁年轻时在民间与平民一起劳作,在位之初三年不敢轻易说话,不敢荒废安逸,勤于政事,群臣百姓没有不支持他的,被周公旦认为是与商中宗、商王祖甲、周文王齐名的圣王。据《史记·殷本纪》,武丁在位之初三年不语,事皆决断于冢宰。后梦到圣人,根据形貌在傅险中找到刑徒傅说,任命其为相,从而使得商朝中兴。近代出土了大量甲骨卜辞、青铜彝器,广泛记录其在位期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活动。

[12]相:相国,宰相。商代尚无此官职。

[13]浮梁山:山名,其地不详。《历代真仙体道通鉴》作“河浮山”。

[14]尚父山:山名,其地不详。

[15]冥:潜心,专心。方外:世俗之外,神仙居住的地方。

[16]常均:庸人,常人。

[17]虚无:清静无欲,无所爱恶。

【译文】

务光,是夏朝人。耳朵长七寸,喜欢弹琴,服食蒲韭根。商汤将要攻伐夏桀,依靠务光一起谋划。务光说:“这不是我的事。”商汤问:“谁可以呢?”务光说:“我不知道。”商汤问:“伊尹怎么样呢?”务光说:“有毅力能忍辱,我不知道其他。”商汤既已消灭了夏桀,把王位让给务光,说:“智者谋划,勇者达成,仁者即位,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您为什么不这样做?请让我来辅佐您。”务光推辞说:“废除君上,是为不义;杀害他人,是为不仁;他人犯险,我享其利,是为不廉。我听说不要接受不义的利禄,无道的世界,不能出任官职,何况还这么尊重我,我不忍心长久目睹下去了。”于是背着石头自沉于蓼水,然后隐居了。之后四百余年,到商王武丁时又出现于世。武丁想聘任他为相国,他不肯接受。武丁又用车来迎接他,却逼迫他而不以礼相待,于是他就进了浮梁山,之后又游玩于尚父山。

务光天生有仁德,服食蒲韭养性真。

潜心周游在世外,独步不同于常人。

武丁虽然地位高,务光辞让不为臣。

背负大石沉蓼水,清净无欲孑然身。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