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春秋谷梁传注序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春秋谷梁传注序曰:三自瑕邱江公绌于董子,而谷梁之学微。孝宣以后,刘子政为谷梁大师,其学说尚有存者。子政通儒达识,兼采公羊,然用传义者十之七八,用公羊义十之三三而已。汉书五行志:刘向治谷梁春秋,数其祸福,傅以洪范,知子政演说春秋祸福,皆谷梁义也。东京之末,笃生郑君,兼通二传,尤笃好谷梁之学。其言曰:谷梁善于经,又曰:谷梁近孔子,可以知其宗尚。其起废疾之说,发挥传义,至精至密,举一反三,斯为善学。何邵公治公羊,智虑深长,为经师之冠。其说三科九旨,不用古说而别为条例者。按公羊徐疏引宋君春秋注:三科者,一曰张三世,二曰存三统,三曰:风内外。九旨者,一曰时,二曰月,三曰曰,四曰天王,五曰天子,六曰王七国。立北京大学看禾薜院文

史部曰讥。八曰贬,九曰绝。何氏则就三科分为九旨。摈古说之九旨不用。盖以三科为公羊学,九旨则谷梁学,故取其三科,而不取其九旨也。今以谷梁传证之日:月、时之例,传义较公羊详数倍。天王、天子、王之三称,传义备矣,公羊未之及也。讥、贬绝之例,亦较公羊为详,用是知宋君所谓九旨者,诚哉为谷梁。之义例矣。何氏耑治公羊,故舍之不取,奈何治谷梁者熟视无睹,而自弃纲领之大者乎?师说久湮,传义恒疑其无条理,若统之以九旨,则有条不紊矣。今就子政、康成之遗文坠义而推阐之,以九旨为全书纲领,复取本传之文,旁参互证,以究其未备,庶几谷梁一家。之学得其门而入,乎至于。疏通疑滞。其事有二:一曰正文字之讹。如僖十六。年公子季友卒,传曰:称公弟叔仲,贤也。此谓经文称今弟叔肸、叔仲彭生可证。

文十一年叔彭生会晋郤缺,当依左氏经文作叔仲。彭生今本夺仲字,传之大义湮矣。桓三年取郜大鼎于宋,传曰:责以赂。范注本作数日以赂。数曰者,责字传写之讹,赖有敦煌石室谷梁传残叶可证。

一曰正说解之讹。如僖三十有一年,四卜郊,乃免牲,传曰:乃者,亡乎人之辞,言其咎不在乎人。与宣三年、八年、成七年、十年、襄七年之传义并同。范武子各为之说,俱失之。赖高邮王文简公深明训诂,大义始晦而复明。

一曰通传文之义例。传文有二事相比之例,如隐五年公观鱼于棠,传曰:尊不亲细事,卑不户大功。此以公观鱼之事与十匄不伐齐丧之事,尊卑比例,以见义之高峻。有比事则发其义于一传之例。如僖八年禘于太庙,用致夫人,传曰:夫人之,我可不夫人之乎?夫人卒秋,谷梁主序国立北大学。春传京。研究院文史部葬之,我可不夫人卒葬之乎?此兼释文五年。葬我小君成风之义,略于彼,故详于此以见。义之精严。有因一事而通释数事之例,如宣七年卫侯使孙良夫来盟。传。曰:不言及,以国与之;不言其人,亦以国与之。此举成七年及荀庚盟,及孙良夫盟之言,及定三年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之言,仲孙何忌而通。释之,因不言及而通释言及、言其人。如此,而义始详尽也。至于同一事。有发传不发传之别,有前后发传之别。又有处处发传,不嫌重复者。曰:月时之例如内外之会盟,内大夫之卒,外诸侯之卒葬,参差错互,皆精义之所在。吾友郑东父有言:谷梁之复传其文省而理密,呜乎!可谓知言矣!窃谓世乱方亟,拨乱反正,莫尚于春秋,非兼通三传,不足以治春秋之学。左氏传有杜元凯,公羊传有何邵公,皆可以津逮后学。独范武子谷梁集解多袭杜氏、何氏之说,其自为说,或不免于浅肤。近人有为之补注者,汛取唐宋以来诸家之说,亦无裨传义也。劭文栖昧,无能为役,譬茅塞之途,粗知垦辟,成谷梁传注十五卷,敬俟大雅君子,匡其不逮焉。

丁卯冬十月朔,胶西柯劭文国立北京大学春利人梁传法研究院文史。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