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在巴黎和伦敦的穷困潦倒生活》法文版序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法文版《在巴黎和伦敦的穷困潦倒生活》于一九三五年五月八日在巴黎出版。奥威尔写了一篇序言,英文原稿已不存。下面是根据法文译文重译回英文的。

我的好心的翻译者要我为这本书的法文版写一篇短序。我的法国读者大概有不少人在想,在书中所述事件发生的时候是什么机缘把我带到巴黎的,因此我认为最好向他们介绍一些自传性的细节,作为开始。

我生于一九〇三年。一九二二年我去了缅甸,在那里参加了印度帝国警察部队。这是一个我完全不适合的工作:因此,在一九二八年初,我在英国休假的时候,提出了辞呈,希望能够靠写作谋生。我在这方面得到的成就与大多数从事文学生涯的年轻人一样,那就是说,一点也没有。我在第一年的写作努力只给我挣了二十镑。

一九二八年春,我前去巴黎,以便在写两部长篇小说时——很遗憾地说,这两部小说从来没有出版过[1]——生活费用可以省一些,同时可以学一些法语。我的一位巴黎友人为我在一个工人聚集区的一家廉价旅馆找到了一间屋子,这个工人聚集区我在本书的第一章中作了简单的描述,任何一个目光敏锐的巴黎人无疑都可以看出来。在一九二九年夏天,我已写了两部小说,但出版商把它们退了给我,我发现自己几乎身无分文,亟需找个工作。在那个时候住在法国的外国人打工不是违法的,至少不是严重违法的,因此,在我看来留在巴黎似乎比回英国更加自然一些,在英国,那个时候大约有二百五十万人失业。因此我在巴黎留了下来,我在本书中所写的事情就是在一九二九年秋季快结束的时候发生的。

至于我的故事的真实性问题,我想我可以说,除了所有作家在选材上的夸张以外,我没有作任何夸张。我并不感到我必须按照事情发生的确切先后顺序来写它们,但是我写的一切都是在某个时候确实发生过的。同时,我尽可能对具体的人作个人的描绘。我在此书两部分中所写的人物都是作为他们所属的阶级的代表性的巴黎人或伦敦人,而不是他们个人。

我还应该补充一句,本书无意自称是对巴黎或伦敦生活的完整的画卷,而只是描绘了一个具体的方面。几乎毫无例外,我遇到的所有场面和事情都有令人憎厌的成分,因此我尽管无意这么做,我很可能给人以我认为巴黎和伦敦是令人不愉快的城市的印象。这从来不是我的用意,如果读者乍看之后有这印象,这只是因为我这本书的题材基本上是不吸引人的:我的主题是贫困。当你口袋里没有一文钱时,我不得不从最不利的角度去看任何一个城市或国家,而所有的人,或者几乎所有的人,在你看来似乎不是一起受苦的,就是与你为敌的。我要为我的法国读者特别强调这一点,因为如果他们认为我对一个我有着非常愉快的记忆的城市哪怕有一点点敌视,我是会不安的。

在这篇序言开始的时候,我答应要给读者一些自传性的细节。因此,为那些可能有兴趣的读者,我只补充一句,我在一九二九年底离开巴黎后,主要靠教书谋生,在很少程度上是靠写作……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五日伦敦

* * *

[1] 两部小说原稿都已不存。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