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11章 入侵(公元前512年至前 490年)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the invasion(b.c. 512—490)

在战争史上,总有一些重大的战役使其他战役黯然失色,因为这些战役在重要性和闻名程度上远远大于后者。对汉尼拔而言,这场重大的战役便是坎尼会战;对亚历山大而言,这场经典的战役便是阿贝拉会战;对恺撒而言,这场重大的战役便是法萨卢斯战役;而对拿破仑而言,滑铁卢之战最为“有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流士的“滑铁卢”便是马拉松之战。

马拉松是位于雅典城北约四十二英里处的一个美丽平原。公元前490年,希腊与波斯在此进行了马拉松之战。因为场面之宏大,战绩之卓著,也因为传令兵的故事,马拉松被后人广为传颂。

虽然野心勃勃的大流士早就想远征希腊了,但真正引发这场长达五十年希波战争的,还是爱奥尼亚人的起义。在米利都人起义时,雅典曾经派兵援助了他们。当时,希腊起义军曾经攻占了波斯的萨尔迪斯城。得知萨尔迪斯城陷落敌手的消息后,大流士暴跳如雷,从此,他便记住了雅典城邦。爱奥尼亚人的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大流士为了避免自己忘记雅典人带来的耻辱,便安排一个奴隶,时刻提醒自己。他给这个奴隶的命令是:“每天,当我坐在桌边的时候,你就要对我喊:‘陛下,您忘记雅典人了吗?'”

其实,在开战前,情况是有利于波斯帝国的,因为希腊的诸多城邦并不是一个整体,虽然有些城邦结成了区域联盟,但有些城邦之间依然处于相互敌对的状态。另外,诸多城邦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支持君主制与支持民主制的人一直在不断地竞争着。

当时,平民常常反抗僭主的统治,因为那些僭主为了自己的利益,用极为残酷与专制的手段,来行使他们的权力。比如,希腊最糟糕、最不顾后果的僭主是雅典的希庇亚斯,他的父亲皮西斯特拉妥便是僭主。此人心狠手辣,在统治雅典期间,做了许多坏事。他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希庇亚斯和希帕克斯成为雅典的僭主。后来,一些人密谋杀死希庇亚斯和希帕克斯,但因为一场意外,希庇亚斯侥幸逃脱了。为了报复那些人,他开始大肆杀戮。之前的一个密谋者在被抓住之后,为了削弱希庇亚斯的势力,便指认说希庇亚斯最好的朋友是他的同谋,想让希庇亚斯亲手杀掉自己的支持者。已经处于暴怒状态的希庇亚斯落入了圈套,他不仅杀死了那些谋杀他的人,还处死了自己手下那些被诬陷的人。如果有人想为自己辩白的话,他便命人严刑拷打,直到他们承认自己的罪行为止。因为他这种为所欲为的残暴行为,所有的雅典公民都开始反对他。他们组织起来,发动了一次起义,成功地驱逐了希庇亚斯。被赶出雅典的希庇亚斯居然逃到波斯,逃往萨尔迪斯城,投奔了阿塔弗尼斯。后来,他更是主动请缨,愿意担当波斯大军的向导,帮助他们攻打希腊。不过,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波斯成功地征服希腊之后,他希望自己能成为雅典总督。阿塔弗尼斯向大流士汇报了希庇亚斯开出的条件,大流士答应了这些条件。

就在大流士准备出征的时候,希腊的雅典和埃伊纳岛上的城邦爆发了战争,这更加有利于波斯。两个城邦之间的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的伤亡人数在不断增加,同时增加的还有双方的仇恨。

就在这种情况下,大流士出兵了。但这次,他并没有御驾亲征,而是任命达蒂斯为远征军统帅,指挥来自波斯与小亚细亚诸行省的骑兵、步兵和海军等,从苏萨城出发,走海路向希腊逼近。一路上,波斯的庞大舰队逼降了沿途的各个岛屿,有些试图反抗的岛屿更是被无情地毁灭。就这样,这支舰队缓缓地逼近了雅典,进入了埃维厄岛与雅典北部陆地之间的海峡。在那里,波斯人登岛劫掠了一番。之后,他们驾驶着战舰靠近了雅典的港口,准备登陆。

与此同时,已经得知波斯大兵压境的雅典人虽慌不乱。首先,他们立刻开始征召士兵,组织了一支大军,并将其部署在雅典城的北部;其次,他们星夜派出使者向斯巴达求援。

虽然斯巴达同意援助雅典,但时间不等人,因为波斯人已经开始在雅典附近的马拉松登陆了。当时,六百艘波斯战舰把马拉松平原之前的月牙形海湾挤得水泄不通,而岸上也已经屯驻了先期登陆的三万波斯士兵。另外,波斯的战舰和运输船还在不断地穿梭,源源不断地把波斯的士兵、军械、给养等运到马拉松。

波斯大军入侵希腊

当时,雅典大军的营地处于紧靠马拉松平原的一座山的山顶上。雅典人在那里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整个平原,可以监视波斯人的一举一动。当时的情况是,雅典兵少,暂时不敢轻举妄动;而波斯人也没有立即发动进攻的意思,因为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越有利。

对峙了一段时间之后,雅典人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所处的不利情况,从政治角度来看,时间并不站在雅典人一边。从外部来说,因为几年前被驱逐的希庇亚斯投奔了波斯,他不但向波斯人献上了完整的希腊地图,还积极地为波斯远征军出谋划策,马拉松平原这个登陆地点就是希庇亚斯选定的。从内部来说,并不是所有的雅典人都有坚强的意志,许多人慑于波斯帝国的军威,已经沦为内奸。比如说,虽然通向马拉松的航道曲折艰险,但在波斯大军前进的过程中,不时会有人在岸上用青铜盾牌反射阳光,为波斯舰队指引航向。可以说,雅典军队在马拉松和波斯大军对峙的时间越长,雅典的政治局势就会变得越复杂,而投降派的颠覆阴谋就越有可能得逞。

鉴于此,当时的雅典军政长官卡利马什召开了会议,要求大家投票,决定是否立刻同波斯人决战。最终,投票的结果是五比五平,也就是说,雅典军事委员会中的十名将军中,有一半的人支持立刻开战,另一半的人则反对立刻开战。这时,卡利马什的一票将决定雅典的命运。卡利马什并没有马上做出决定,而是走出大帐,站在山坡上,遥望人喧马嘶的波斯大营。正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那十位将军中的米提亚德走过去,对他说:“现在整个雅典的命运就握在你的手上,你必须决定,我们是甘愿被波斯人奴役,还是奋起抗争,为雅典赢得自由,也为你赢得千古不朽的名声。如果我们不立刻与敌决战,波斯军队会越来越强大,而雅典的投降派也会越来越嚣张。我坚信,雅典健儿强过波斯人百倍,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米提亚德的一席话打消了卡利马什的顾虑。卡利马什终于下定了决心,投出了赞成票。

开战前,波斯人的军队已经聚集到十万之众,而且是一支装备完整、兵种齐全的大军。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波斯军队的如下情况:波斯军队以步兵为主,步兵皆头戴一顶软帽,身穿色彩鲜艳、做工考究的宽袖长袍和长裤。波斯步兵方阵也很特别,这种方阵一般是十行纵深,每一个纵列皆为一个基本作战单位“十人队”。在十人队中,队长站在最前列,一手持一面长方形盾牌,另一手拿一支约两米长的长矛,上身披着轻便的鳞片甲;在他的身后,有九名步兵,这九人每人装备一副弓箭和一柄弯刀,一般不被甲。

战斗时,队长负责抵挡敌人步兵或骑兵的冲击,而身后的九名弓箭手则以密集的齐射杀伤敌军—其中,第二排的弓箭手可以从队长的身旁直射敌人,而之后的八人则是对空放箭,射角由前到后逐渐抬高至四十五度,这样一来,他们便可以在阵前三百米以内构成弓箭的覆盖区。敌人被波斯人的箭雨大量杀伤,溃不成军后,波斯步兵开始冲锋。冲锋时,他们将弓收入箭囊,拔出弯刀,冲入敌阵,与敌人近身格斗。

在这里,我有必要着重说一下波斯人的箭雨。据说,波斯人的弓箭齐射时遮天蔽日,对敌人有非常强的威慑力。据记载,温泉关战役时,斯巴达将领迪埃尼斯面对波斯军队弓箭齐射时,曾风趣地说:“波斯人放的箭遮住了太阳,正好让我们在阴凉下作战。”不过,此时的波斯大军装备的大部分是普通的直木弓,而且箭矢的箭头也是一种三棱宽刃箭镞—它是青铜质地的,带有倒钩,杀伤力强大,但穿透力不足。而穿透力不足这个缺点成了波斯人的致命弱点,因为雅典的重装步兵皆身披重甲,波斯人的箭雨根本不能对他们构成威胁。

另外,再提一下波斯的骑兵,在《居鲁士大帝》一书中,我说过当时的波斯骑兵并不强,即使到了大流士时期,波斯的骑兵也主要是在学习游牧民族的游击战术。在战斗时,波斯骑兵一般会迂回到敌人的侧后方发起攻击,而杀敌的主要武器也是弓箭,只要等到敌人阵形散乱时,他们才会排成密集队形冲击敌人。

我们再来看一下雅典方面的情况,当时,整个雅典的青壮年公民不足三万—当时整个希腊的可用之兵不足十万,也就是说,整个希腊联合起来的大军也不如此次波斯的远征军多。不过,前面我们也提到了,雅典军队的优势在于其主力是重装步兵。雅典的重装步兵皆头戴青铜打造的头盔,身着胸甲和肩甲,鳞片甲则保护着他们身躯的其他部位,他们的武器则为一支长约三米的矛。此外,他们还有一把长约六十厘米的短剑作为辅助武器,而且他们的盾牌也是一种有一层青铜蒙皮的碟形圆盾,圆盾的直径约为一米。

现在,我们可以先对比一下交战双方的武器装备。在主要武器方面,波斯十人队的队长持有一支长约两米的矛,十人队中的士兵则持有直木弓和带倒钩的青铜箭镞及近战用的弯刀;而雅典人的武器则为一支长约三米的矛,和一把长约六十厘米的短剑。从上面的对比中,我们便可以发现,雅典人的长矛要比波斯人的矛长一米左右,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后面我们将了解到,这个长一米的优势。

再看防护装备:波斯十人队的队长上身披着轻便的鳞片甲,而十人队的士兵基本不着甲,也就是说,波斯人的步兵多为轻装步兵;而雅典人是重装步兵。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雅典人的防御能力要远远大于波斯人的防御能力。

我觉得还有必要说一下雅典人的战术,他们使用的是著名的希腊长矛密集阵战术,即希腊方阵。在战斗时,他们组成密集的方阵,方阵通常有八行纵深,前四排士兵持矛水平向前,后排的长矛叠在前排长矛之上,而后四排则将矛竖立。这样的密集阵战术对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战术素养要求非常高: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需要负重四十公斤,进行长距离的奔跑和高强度的冲刺。希腊方阵还要求士兵们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紧密队形,步调一致,这需要长时间的队列训练才能做得到。而在马拉松迎敌的雅典重装兵,正是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现在,我们再来对比一下双方的战术。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我们可以发现波斯步兵方阵的主要杀伤武器是弓箭,而雅典人的重甲步兵偏偏不惧波斯人那种穿透力不强的弓箭;雅典人的主要杀伤武器是长矛,而且他们的长矛还比波斯人的长一米左右。更糟糕的是,波斯人的步兵是轻装步兵,很难防御雅典人的长矛刺击。可以说,希腊的密集阵战术正好是波斯步兵方阵的克星,而希波战争的多次战役也准确无误地证明了这一点。不过,虽然希腊方阵在正面锐不可当,它的侧面却比较薄弱,往往需要散兵或骑兵在两翼提供掩护。

马拉松之战中,统率雅典军队的是米提亚德。米提亚德所在的家族为雅典最古老的家族之一。他祖父还曾取得过色雷斯某个叫切索尼斯的小国的宗主权。因此,米提亚德既是雅典公民,又是切索尼斯的王子。之前,在大流士远征西徐亚人的时候,米提亚德率领的人也被委任守卫多瑙河浮桥。后来,西徐亚人赶到浮桥边上时,米提亚德提议拆除浮桥,断绝波斯大军的后路,将大流士和波斯大军困在多瑙河对岸,让他们自生自灭,要么死于西徐亚人的马蹄之下,要么死于饥饿。但这个建议最终没有通过。大流士安然返回波斯,得知了此事之后,便命人通缉米提亚德。不得已之下,他不得不逃回雅典。回到雅典之后,他主导收复了两座位于爱琴海上的岛屿—这两座岛屿本属于雅典,但已经沦陷于敌手多年了。于是,崇敬英雄的雅典人立刻将他选为雅典十将军之一。雅典公民驱逐了僭主希庇亚斯,建立了民主制之后,米提亚德的政敌开始指控他在切索尼斯搞独裁统治,欺压人民。虽然指控的证据确凿,但崇拜英雄的雅典人还是原谅了他。

因为米提亚德曾经参加过波斯的军事行动,所以他非常了解波斯军队的组织形式和优劣点。他知道,波斯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被胁迫参战的行省士兵,士气低落,协同作战的能力差,局势危急时往往会丧失斗志,溃不成军。

当米提亚德众望所归地被推选为最高统帅时,他立即拿出了自己制订的决战计划。为了使雅典的阵线不被波斯骑兵从两翼迂回,米提亚德决定不惜削弱中央方阵的力量,将雅典阵线向两侧延伸,使两边的泥沼地成为天然屏障。如果这样部署的话,雅典的步兵方阵便变成了如下情况:中军只有四行纵深,而两翼仍然保持八行的厚度。

在这里,我还要插叙一句,正当雅典军队准备下山列阵时,一支援军突然赶来了。这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援军来自希腊的小城邦普拉提亚。原来,多年之前,雅典曾经帮助他们打退了邻邦的侵略,因此,得知雅典有难后,一直记得雅典恩德的普拉提亚立刻征召起了全城邦的可战之兵,全军来援。虽然普拉提亚援军只有一千人,但他们的到来还是极大地鼓舞了雅典人的士气。

雅典步兵列阵完毕后,米提亚德立刻下令冲锋。这时,雅典军队距离波斯阵线还有大约一千五百米。通常情况下,希腊密集方阵总是先稳步前进到敌军弓箭射程以内,然后才开始高速冲锋。但为了打波斯人一个措手不及,不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组织和调度,列阵完毕之后,米提亚德就命令士兵跑步前进,然后逐渐加快速度,距敌三百米时便全速冲刺。雅典重装步兵表现出了极高的训练水平,他们背负着沉重的武器装备,一路奔跑,阵形却丝毫不乱。

波斯人看到兵力悬殊、没有骑兵掩护的雅典步兵远远地冲过来时,就像看到了一群扑火的飞蛾在自取灭亡一般。不过,虽然波斯人已经本能地轻视了雅典人,但波斯步兵依然严阵以待,等到雅典人冲到三百米的距离时,他们开始齐射。虽然波斯人射出的箭矢密如飞蝗,一波接一波地落在高速奔跑的雅典方阵之上,但穿透力不足的箭矢如同雨打芭蕉一般落在雅典步兵的盔甲和盾牌上,随即纷纷弹开,难以对他们造成重大伤害。

前面我们也说了,米提亚德命士兵们在距敌三百米时全速冲刺,因此,波斯人刚刚射出几波箭矢,雅典步兵便已经冲到近前了。接阵之后,希腊方阵密集如林的长矛立刻刺了出去,在一片震耳欲聋的金属碰撞声中,两支军队激烈地战斗了起来。奔跑的速度,加上全力的一刺,雅典人第一次冲锋便使波斯人损失惨重。而正如米提亚德所预料的那样,波斯人两翼的盾牌防线根本承受不住希腊密集阵的猛烈冲击。

为了给后面的十人队士兵足够的空间弯弓射箭,波斯方阵的队形要比希腊方阵疏松许多。这样一来,波斯的步兵方阵上,每一个持盾的队长必须要承受希腊两个纵列、十六名步兵的合力冲击。在如此猛烈的撞击下,波斯的盾牌防线瞬间崩溃,很多人被雅典人的三米长矛连人带盾一起刺穿。前排的波斯队长们力战以后,几乎全部阵亡,十人队的队长阵亡之后,他们身后那未着甲的士兵便暴露在了雅典人的长矛之下。失去盾牌保护的波斯步兵们毫不畏惧地拔出弯刀上前格斗,三五成群地用弯刀拨开雅典人的长矛,企图近身肉搏,与此同时,他们后面的步兵仍然在坚持不懈地放箭。然而,雅典人的密集阵中,前四排的长矛重叠向前,波斯人即使能拨开第一排长矛,也很难躲过接踵而至的后三排长矛的攒刺。虽然波斯步兵前仆后继地浴血奋战,但始终无法靠近希腊密集方阵。

就在双方步兵激烈地交战之时,波斯骑兵正在努力地往雅典阵线的侧后方迂回,但雅典人方阵的两翼几乎是紧贴着平原两边的泥沼地,因此,波斯骑兵根本没有机动的空间。无奈之下,他们只好以密集队形冲击雅典人的方阵,但波斯的骑兵也如同步兵一样缺少盔甲的保护。因此,那些勇敢的波斯骑兵也如同轻装步兵一般,纷纷倒在希腊方阵的长矛之下。

面对雅典人无坚不摧的凌厉攻势,波斯士兵的战斗意志开始动摇。波斯人的中军是由身经百战的波斯老兵组成的,他们的战斗力相当强劲,而攻击他们的雅典中军又只有四行纵列,冲击力不足,因此,中军的战局变得胶着起来。波斯步兵甚至一度突破了雅典人的阵线,迫使雅典的中军集体后撤以保持完整队形。但慢慢地,波斯军的两翼已呈溃逃之势。紧接着,雅典军的两翼开始向波斯中军包抄过来,准备夹击波斯中军,而后退的雅典中军也乘机杀了回来。可以说,战到此时,波斯败局已定。

波斯主帅达蒂斯见大势已去,便下令撤退。听到撤退的命令后,波斯士兵立刻放弃阵地,拼命地往海边的波斯战舰逃去。雅典士兵在后面紧追不舍,不断地用长矛刺杀落后的波斯士兵。追到海边后,雅典人依然没有停止,而是分散开来,开始攻击停泊在岸边的波斯战舰,试图将其付之一炬。在逃生欲望的驱使下,波斯士兵拼命反抗,给雅典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可以说,在本次战役中,雅典人的伤亡大多发生在这里。最终,在损失七艘战舰以后,波斯人的大部队终于安全撤退了。

战后,整个马拉松平原尸横遍野,波斯人丢下了大约六千具尸体—雅典人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在其中发现了希庇亚斯的尸体;胜利的雅典人清点了一下人数,发现他们阵亡了一百九十二人。这一百九十二人包括他们的军政长官卡利马什和十将军中的两位将军。他们将阵亡同胞的尸体放在一起,直接在战场上火化了。之后,他们在那里堆起了一个巨大的土堆,将其做成了英雄的坟墓。直到现在,那个英雄冢依然存在于马拉松平原上。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在雅典举行,当时为了纪念马拉松之战和费里皮德斯,人们专门设立了一项长跑比赛,并将之命名为“马拉松”。——译者注 战争胜利之后,雅典人立刻派传令兵费里皮德斯赶回雅典报捷。接受命令之后,费里皮德斯立刻出发,一口气跑完了从战场马拉松平原到雅典这段四十多英里的路程。回到雅典之后,费里皮德斯大喊道:“欢呼吧,庆祝吧,雅典人,我们胜利了!”说完这句话,他便累倒在地,再也没有起来 。

战后,斯巴达的两千援军才赶到战场。赶到战场之后,斯巴达人的援军专门列队绕行战场一周,亲眼见证了雅典人的战果—马拉松平原上尸横遍野的波斯人。见到这种场景,一贯自傲的斯巴达士兵也惊叹不已,赞叹雅典人的勇武与他们取得的辉煌胜利。正所谓患难见真情,战后,为了感谢雪中送炭的普拉提亚人,雅典授予了全体普拉提亚人雅典公民资格。

马拉松战役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即使是那些最反战的人也会折服于雅典人临机决断的决心、以少胜多的勇气。此战之后,马拉松平原依然眺望着大海,它背后的山脉依然矗立在平原的边缘,但此战之后,马拉松便有了特别的意义。马拉松的英雄冢一直存在,并成为雅典人和希腊人的精神支柱。每当希腊人遇到难以克服的危机和困难时,他们都会遥望马拉松的方向,都会想起马拉松平原上的英雄冢,都会回想起前辈们的勇敢无畏。之后,他们便会再次鼓起勇气、满怀信心地直面困难。

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为《唐璜》。他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1823年年初,希腊反抗奥斯曼土耳其、争取独立的斗争如火如荼,拜伦放下《唐璜》的创作,毅然前往希腊,参加希腊志士争取自由、独立的武装斗争,并最终埋骨希腊。——译者注 拜伦 曾在诗中写道:

高高的山峰俯瞰着马拉松,

马拉松眺望着大海;

默默地驻足于此,

我梦想着希腊依然自由自在;

因为站在波斯人的坟墓上,

我无法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奴隶。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