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三十章封将演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袁世凯以小站练兵起家(1895年),仅隔12年,以三品道员升至清朝军机大臣(1907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凭借北洋军这个政治资本,篡夺了民主革命的果实,登上了中华民国临时总统的宝座。他同国民党(原同盟会)合作不到两年,又以兵戎相见,战胜了国民党(1913年),他的军事势力和个人权威发展到了新的高峰。

袁战胜国民党后,首先威胁国会选举他为正式总统,随即解散国会,先后组织政治会议、约法会议为帝制问题鸣锣开道。政治会议开幕前,他指使各省军阀建议政府向政治会议咨询“救国大计”。他自己早已描绘了“救国大计”的一幅蓝图,就是要废止《临时约法》,取消议会政治。约法会议召开后,公开指斥议会政治不适用于中国,他们制定了另一部新约法,规定大总统总揽全国的统治权,并且进一步肯定了大总统的终身制或世袭制。新约法公布后,袁拥有比总统更高更大的权力,成了一个没有加冕的皇帝。

但是,袁对国民党的军事胜利,既是他的军事势力达到顶点的一个标志,又是他由胜利走向失败的一个转折点。

在这以前,他吹嘘北洋派是稳定全国秩序的中心力量;而在这以后,北洋军大规模地侵入了南方各省,杀人放火,穷凶极恶,严重破坏各省秩序,更加深了这个头号封建军阀与全国人民的矛盾。

在这以前,一般邋遢文人、地方军阀,经常自居为国民党与北洋派以外的中间派,袁对他们封官许愿,百般拉拢,引为己助;而在这以后,他又过河拆桥,排斥异己,把他们逐步地打入了冷宫,因此产生了北洋派与非北洋派、“中央”大独裁者与地方军阀、封建旧势力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矛盾。

在这以前,他是北洋派的开山老祖,北洋诸将是他手下的虾兵蟹将,他们打伙求财,同恶相济,利害是一致的;而在这以后,他采取了强干弱枝的政策,力图削弱北洋诸将的权力,把兵权集中于个人中央,因此产生了他同北洋派诸将领之间的内部矛盾。

以上这些矛盾,都是袁所不能解决的。

袁早有把全国兵权集中于个人中央的打算。自辛亥革命以来,全国各省都有一个统率文武的大都督,他们的权力比清朝的督抚大得多,他们在其辖境内任意扣留国税,任意招兵买马,任免各级官吏,临时政府不能过问。袁打算召集一次全国整军会议,提出废督裁兵方案,以打破地方割据之局。拟将全国划为若干军区,每一军区设“都督”或“军区长”一人,由中央政府任命;军区范围可大可小,也可视情况而随时变更。自军区制实行之日起,各省都督一律裁撤。同时,根据国防需要与国家财政可能,规定全国兵额为若干师,所有各省起义后新扩充的部队,一律核实裁并。各省可以酌留若干地方武装力量(非正规军),由民政长官统率,用以“剿匪安民”。这个方案打算划全国为五大军区或八大军区,把那些实力最强的大军阀摆在军区长的位子上,以减少废督裁兵的阻力。在这个方案的背后,袁还另有打算,其最终目的是要取消军区长而以师为最高单位,各师师长由中央直辖,这个中央当然是他的个人中央。

这个方案首先必须筹得一笔巨款,用以发清各省军队的欠饷,才能分别予以裁并。袁所进行的五国善后大借款,就是借口为裁兵之用。当时总统问题、国会问题都未解决,而北洋派的势力也未达到南方各省,这个方案不能立即付诸实行。

袁在军区制未实施以前,采取了两项过渡性的措施:第一项是限制各省不得继续招兵买马,嗣后非经陆军部核准,禁止自由购买军火,自由扩张军队;第二项是实行“军民分治”,规定各省都督不得兼任民政长,各省民政长均由中央任命,不受都督节制。关于第二项,黎元洪在袁的授意下通电提倡,并于1912年7月1日首先在湖北实行。这些措施“名正言顺”,各省军阀不便公开反对,对于第一项,他们采取了阳奉阴违的态度;对于第二项,他们纷纷推荐跟自己有关系的文人为民政长。这样一来,军民分治是实现了,而民政长仍是都督手下的小媳妇,当时称为“换汤不换药”。

军区制不能实行,军民分治又弄得非驴非马,但袁不甘心放弃这个计划。1912年6月,吉林都督陈昭常被师长孟恩远逼走,袁即以孟为吉林护军使,节制吉林军队。同年9月,袁又任命朱庆澜为黑龙江护军使兼民政长,节制黑龙江军队[1]。这是他在东北边区首先废除都督名义的具体措施。1913年1月9日,袁所颁布的各省都督府组织法,其第一条明白规定:各省都督均系暂设性质。这是他准备在适当时期裁撤各省都督的一道伏笔。

1913年5月,五国大借款成立,袁将这笔借款用作战费而不用之于裁兵。他曾经估计到,国民党的军事力量不难打垮,北洋派的武力统一也不难实现,今后的问题不在于国民党,而在于他自己所建立并且一直视为政治资本的北洋派军队。在打垮国民党后,北洋诸将的势力将不断扩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也将各霸一方而成为“中央集权”的新的障碍。因此,他决定乘此时机实行废督,在那些被征服的南方各省内,不再任命都督。这一年6月,他下令罢免江西都督李烈钧的职务,以欧阳武为江西护军使,节制江西军队[2]。7、8月间,南北战争爆发,北洋军分途侵入江西、江苏、安徽各省,袁又先后下令罢免南方各省国民党都督的职务,而以张勋为江北镇守使,倪嗣冲为皖北镇守使,李纯为九江镇守使;另以黄培松为福建护军使,龙济光为广东镇守使。当时有策士提醒他说:“现在战争尚未结束,正当用人之秋,废督计划只宜行之以渐,而不可操之过急;否则诸将灰心失望,大功难于告成。”从来独裁者都是貌似强大而内心十分虚弱的,袁听了这番话,立即改变主意,任命倪嗣冲为安徽都督,龙济光为广东都督,张勋为江苏都督,李纯为江西都督。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袁已放弃废督计划了,他不过是把时间表推迟一下,等到局势大定后再进行;也不是全盘推迟,他选择了几个力量比较弱小的军阀作为试点,先行一步。1913年12月,他电召云南都督蔡锷到北京,调贵州都督唐继尧为云南都督,而以刘显世为贵州护军使,节制贵州军队。同月,他又下令裁撤福建都督,以李厚基为福建镇守使,节制福建军队[3]。同一时期,直隶、甘肃、河南三省都督调职后,袁也不派人继任,而以民政长代理都督的职务。加上吉林、黑龙江、贵州、福建四省,那时全国就有七个省没有正式都督,这也就是废督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已有三分之一的地区实现了。

[1] 前清官制,东三省总督节制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军队。民国成立后,三省虽各设都督一人,但是袁政府沿袭清朝遗制,奉天都督仍然节制三省军队。直至1912年7月才取消此项制度。

[2] 在罢免李烈钧职务的同时,袁命黎元洪“兼领江西都督事宜”,那是一种政治手腕,黎根本无法“兼领”,也未接受此项任务。

[3] 李厚基原系北洋军第四师第七旅旅长。国民党二次革命时,调到上海防守江南制造局。随后又由海军总长刘冠雄率领,海运该旅入闽,逼走福建都督孙道仁,即由刘冠雄暂代福建都督。国民党失败后,袁调回刘冠雄仍任海军总长。当时北洋军在闽者仅有李厚基一旅,李便以旅长升任镇守使并节制福建全省军队。如此职位不相称,在人事任免上是前无其例的。

袁正在步步推行废督计划的时候,白狼军崛起豫南,纵横豫、鄂、皖、陕、甘五省,杀得袁家军马仰人翻。袁的策士又来提醒说:“现在又是用人之秋,废督计划仍宜缓行。”

1914年5、6月间,白狼军因犯战略错误失败后,袁在总统府成立了全国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他觉得他的个人权威已经发展到最高峰,可以畅所欲为了。此时他正在由总统变皇帝,更感觉到必须及时打破群雄割据之局,否则将来做了皇帝,也不过像鲁哀公、汉献帝一样,古代藩镇之祸必将重演。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刺激北洋诸将,他又想出了一个废省改道的计划,打算与废督计划相辅而行。这个计划的要点是:缩小全国行政区域,废除自明清两代行之已有数百年之久的行省制度,而以道为地方行政的最高一级。一省改划为若干道,道设道尹一人管理全道民政,设镇守使一人管理全道军政。另在国防重点地区各设护军使一人,直接隶属陆军部,其级别略高于镇守使,也可根据需要代行镇守使的职权。这个计划的妙用在于:各省都督随着省制的废除而不存在,但他们仍可退为镇守使,不失为一方之雄。其实,这是个行不通的计划,理由很简单,如果都督下降为镇守使,原有的镇守使也必须依次下降。叫一个人下降尚且不易,叫多数人下降又怎么行得通呢?何况,一省的都督和一道的镇守使,地位和权势大不相同:都督为上中将级,镇守使一般为少将级;大省都督小之可以兼并邻省,大之可以挟制中央,几个大省都督联合起来就可以推翻中央而另立中央。镇守使既难于联合,也难于造反,随时又有被罢官的危险。各省军阀虽是老粗出身,对于自己的切身利害,算盘却打得极精,要削减他们的权力,哪怕是很小一部分的权力,他们也断然不会答应。当时有内幕消息说,这个通过废省改道来实现废督的办法,实际是拉下级挤上级的办法,各省镇守使可以不动,师旅长改由中央直辖,对他们有利无害,而都督即使愿意下降为镇守使,也将无地自容,只得卷起铺盖走路。

1914年5月23日,袁政府公布了省、道、县的官制及全国各道的行政区域表,各省民政长的名称改为巡按使,各省观察使的名称改为道尹。巡按使按其性质是个流动而无定所的官职,随时可以取消,这显然是废省改道的准备阶段。他又授意肃政史俞明震提出军民分治及各省文武长官不同城的建议。这个建议以清朝的“文人掌兵”制度为蓝本,各省非正规军一律改由民政长官统率,以分军事长官之权;文武长官分驻两城[1],可以避免军事长官对民政长官施加压力。袁即根据这一建议,下令公布各省警备队,巡防营均归民政长官直辖,这显然又是为废督裁兵作好准备的另一步骤。

袁忽而提倡军民分治,忽而打算废督裁兵,忽而又主张废省改道,力图打破地方割据之局,预防所谓藩镇之祸。尽管他采取了迂回曲折的手法,但是各省军阀对于袁的用心,早已一目了然。说也好笑,北洋诸将以前只知有袁宫保而不知有大清朝,后来又只知有袁大总统而不知有中华民国,只要袁的眉毛眼睛一动,他们就哇啦哇啦地乱叫起来,争着充当祖师父的吹鼓手和打手,把整个国家闹得乌烟瘴气。他们为的是什么?《水浒传》上的李逵说得对:“有朝一日,大哥做了大宋皇帝,小弟也可弄个将军到手。”今天袁宫保已经高升为总统,明天还将高升为皇帝,可是皇帝尚未登极,就要他们卷起铺盖走路,这口鸟气他们又怎么能够憋得住呢!

这时候,各省突然经常闹兵变,这边杀人放火,那边枪声不绝,闹得人心惶惶。官兵索饷和军心不稳的警报也不断传来。于是各省军阀嘀嘀咕咕地说:“这些都是废督裁兵的政策所激成的。咱们官兵们赤心拥护总统,汤里来,火里去,立过不少汗马功劳,如今要裁要并,他们如何肯依?”这些军阀还纷纷表示,他们自己愿意解甲归田,可是政府必须发清欠饷,以便对部下有所交代。其实,袁自己就是制造兵变的斵轮老手,这套把戏如何瞒得过他。他往日以此吓唬人,今日他的部下也以此吓唬他,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又明明知道,各省军阀平日浮报兵额,冒领军饷,欠饷愈积愈多,这笔烂账如何还得清?而且即使能够还得清,谁能保证他们会服服帖帖地交出兵权来?他越想越不对头,但又无可如何,于是废省改道计划也就付之流水了。

但他不肯因此而打退堂鼓,想来想去,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更加巧妙的办法,于1914年6月30日发表大批命令如下:

一、“各省都督一律裁撤。于京师建立将军府,并设将军诸名号,有督理各省军政者,就所驻省份开府建牙,俾出则膺阃寄,入则总师屯,内外相重,呼吸一气,永废割裂之端,同进升平之化。”

二、任命段祺瑞为建威上将军,管理将军府事务。

[1] 当时已划定各省文武长官的分驻地点,例如:湖南都督驻岳州,民政长驻长沙;广西都督驻南宁,民政长驻桂林,等等。

三、裁撤吉林、黑龙江护军使。

四、任命张勋为定武上将军兼长江巡阅使。

五、直隶巡按使朱家宝加将军衔,督理直隶军务;任命张锡銮为镇安上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节制吉林、黑龙江两省军务;孟恩远为镇安左将军,督理吉林军务;朱庆澜为镇安右将军,督理黑龙江军务;靳云鹏为泰武将军,督理山东军务;河南巡按使田文烈加将军衔,督理河南军务;阎锡山为同武将军,督理山西军务;冯国璋为宣武上将军,督理江苏军务;朱瑞为兴武将军,督理浙江军务;李纯为昌武将军,督理江西军务;倪嗣冲为安武将军,督理安徽军务;段芝贵为彰武上将军,督理湖北军务;汤芗铭为靖武将军,督理湖南军务;陆建章为咸武将军,督理陕西军务;甘肃巡按使张广建加将军衔,督理甘肃军务;新疆巡按使杨增新加将军衔,督理新疆军务;胡景伊为成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唐继尧为开武将军,督理云南军务;龙济光为振武上将军,督理广东军务;陆荣廷为宁武将军,督理广西军务;姜桂题为昭武上将军,督理热河军务。

六、任命蔡锷为昭威将军,蒋尊簋为宣威将军,张风翙为扬威将军。

接着,7月18日发表三道命令如下:

一、公布将军府编制令,规定将军府为最高军事顾问机关,其职权为“会议军政,校阅陆海军”。二、公布将军行署编制令,凡将军府将军奉有大总统“督理军务”之命令者,于驻在地方设立将军行署。三、公布巡按使公署附设军务厅的编制令,凡巡按使奉有大总统令“加将军衔督理军务”者,于巡按使公署附设军务厅。

以上这些命令,如不加以解释,就很难懂得袁的“神机妙算”。兹分别分析和说明如下:

第一,这是一个废督而不废省的计划。乍看起来,废除都督之名而改称将军,其职权无所变更,不致引起各省军阀的反抗。但是,袁把将军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对于有地盘、有兵权的将军,一律冠以“武”字;对于失去兵权和地盘的将军,如前云南都督蔡锷、前浙江都督蒋尊簋、前陕西都督张风翙等,则一律冠以“威”字。根据袁的说法,无论京内京外,无论有无兵权和地盘,同样都是将军,地位完全平等;而且可以调来调去,京内将军可以外放到各省去,各省将军也可以内调到北京来。其实,这种说法完全是骗人的,所谓京内将军府是个无拳无勇的冷衙门,军阀离开了地盘,丧失了兵权,被调到这个冷衙门来,就将永无外放之日。袁的最终目的,是要逐步地解除各省将军的兵权,把他们统统调到京内来,让他们吃一口残羹冷饭,以便在实质上而不仅是在名义上贯彻其废督计划。

第二,贵州、绥远、察哈尔、福建四个省区都未设立将军,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都没有兵力强大的军阀,对于弱小军阀,可以提前处理,不必多所顾忌。

第三,段祺瑞以陆军总长兼管将军府事务,他也没有直接兵权,所以是威字号上将军。全国武字号上将军共有六人,他们都是兵权最大或者有地盘的军阀。但是,其中也有两个例外。张勋并无固定地盘,也不督理一省军务,其“长江巡阅使”是个大而无当的空衔,其驻在地徐州也不在长江流域之内,但是他手下的兵很多,袁不能不另眼相看。姜桂题的兵虽不多,但他是淮军老将,前清末年官至古北口提督和武卫军总统,袁称他为老前辈,也不能不另眼相看。

第四,东三省三位将军不威不武,一律封为镇安将军,而用“上”、“左”、“右”这些方位字来作为区别,这是因为东北是北京的大后方,镇安二字具有镇抚、安定之意。袁以张锡銮节制三省军务,这又恢复了前清以东三省总督节制三省军务的老例。

第五,各省将军所冠的另一个字,有的像谥号,如定武、宣武、昭武等。有的嵌以辖区的一个地名,如泰武(山东泰安)、同武(山西大同)、昌武(江西南昌)、安武(安徽安庆)、咸武(陕西咸阳)、成武(四川成都)、宁武(广西南宁)等。在辖区的地名中,有的嵌以省会的名称,有的嵌以省以内的另一地名,后者是实施文武长官不同城的一个准备步骤。

第六,直隶、河南、甘肃、新疆四省不设将军,都是以巡按使加将军衔而兼管军务的,这是恢复“文人掌兵”制的开端,也是首先在这四省废除将军的准备步骤。

第七,袁所公布的《将军行署编制令》,“行署”二字具有一种临时性质,暗示这种编制随时可以变更或取消。

第八,用将军的名称代替都督,也是别具“匠心”。在文官中有了卿、大夫,在武官中又有了将军,将来再加上一个皇帝,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将军令发表不久,不待皇帝出现,即由副总统黎元洪领衔,众位将军列名,恭上大总统一个“神武大元帅”的尊号。谁都知道,神武二字是神圣英武四字的简称,而神圣英武又是皇帝专有的一种尊号。袁正在半推半就之际,不料世界第一次大战爆发,日本进兵山东,全国大为震动,袁就不好意思接受这个尊号了。

这个时期,袁的样子看来很威风,很了不起,实际是,色厉而内荏,外强而中干。早在将军令发表以前,他对北洋诸将已经不能随心所欲地加以摆布,甚至还要作出某些让步以避免裂痕的扩大。例如:第二师师长王占元与第六师师长李纯的兵力相等,李纯升任了江西都督,王占元没有升任湖北都督,袁不得不提升王占元“帮办湖北军务”以平其气。这样一来,却又引起了连锁反应:驻防岳州的第三师师长曹锟,比王、李二人的资格更老,兵力更大,袁又不得不给以“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的名义以安其心[1]。此外,上海镇守使郑汝成负有监视租界党人之责,松江镇守使杨善德(兼第四师师长)负有监视浙江之责;袁对他们也不能无所点缀。因此,7月18日发表命令,对于曹、王、郑、杨四人均加以将军衔。同日,又将福建镇守使李厚基提升为福建护军使。由于袁采取了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各省军阀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袁大总统不过是“银样蜡枪头”,并不怎么可怕,只有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才能保全自己的权力地位。

将军令发表后,有兵权而无地盘的张勋,给自己制定了一个《长江巡阅使署条例》,把长江流域各省一律划入他的势力范围,呈请公布施行。袁看了这个条例,不禁大吃一惊,立即亲加批示:“长江上游已另设员警备[2],该使不宜过劳。”并规定长江流域自安庆至上海的一段,为长江巡阅使的巡阅范围。

关于巡按使管辖地方部队的问题,福建镇守副使杜持上了个条陈,反对文人掌兵。袁正因废督计划不能顺利进行而内心异常焦躁,看了这个条陈,不禁赫然震怒,立即发表命令予以免职的处分。

关于军民分治的问题,倪嗣冲首先响应,自请辞去安徽巡按使的兼职,袁发表命令大为嘉奖。其他各省将军也有照此办理的,但都是明辞而暗不辞,当袁政府另派巡按使前来的时候,他们又拒绝交代,而袁也无可如何。

关于文武长官不同城的问题,只有广西一省遵照施行,宁武将军陆荣廷移驻南宁。这是因为陆是武鸣人,武鸣距南宁很近的缘故。其他各省军阀都相应不理,而袁也无可如何。

此外,袁对北洋派的三个大将—段祺瑞、王士珍、冯国璋,也另有一番摆布。

[1] 曹锟是清朝末年的第三镇统制,那时王占元、李纯二人都是协统的地位。曹师驻防岳州,控制西南六省门户,所以他所负的责任也更大。(曹、王等人升级的命令,均发表于1914年4月14日。)

[2] 指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曹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