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药治通义

卷十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煮藥總說

沉存中曰。古之飲藥者。煮煉有節。飲啜有宜。藥有可以久煮。有不可以久煮者。有宜熾火。有宜溫火者。此煮煉之節也。宜溫宜寒。或緩或速。或乘飲食喜怒。而飲食喜怒為用者。有違飲食喜怒。而飲食喜怒為敵者。此飲啜之宜也。而水泉有美惡。操藥之人有勤惰。如此而責藥之不效者。非藥之罪也。(良方序。)

病必擇醫。治必擇藥。臨煎造制。切在恭誠。宜令親信至意心明者。煎造忖度。最為的確。煎藥銚器。除油垢腥穢。量水盞器。大小斟酌。用深小淨銚內。下新淨甜水。藥末引物。一切都足浸勻。後詣火上。慢慢煎熬。合得分數。攪括周傍。勿令迸轉。藥熟用稀疏紗絹濾。去滓取汁。(施圓端效方。按湯液本草。東垣用藥心法。內照圖。並同。然此為詳。)

李瀕湖曰。凡服湯藥。雖品物專精。修治如法。而煎藥者。鹵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則藥亦無功。觀夫茶味之美惡。飲味之甘餲。皆繫於水火烹飪之得失。即可推矣。是以煎藥須用小心老成人。以深罐密封。新水活火。先武后文。如法服之。未有不效者。(本草綱目。)

徐洄溪曰。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夫烹飪禽魚羊豕。失其調度。尚能損人。況藥專以之治病。而可不講乎。其法載於古方之末者。種種各殊。如麻黃湯。先煮麻黃去沫。然後加余藥同煎。此主藥當先煎之法也。而桂枝湯。又不必先煎桂枝。服藥後。須啜熱粥。以助藥力。又一法也。如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則以甘瀾水。先煎伏苓。如五苓散。則以白飲和服。服後又當多飲暖水。小建中湯。則先煎五味。去渣。而後納飴糖。大柴胡湯。則煎減半。去渣再煎。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則煎藥成。而後納大黃。其煎之多寡。或煎水減半。或十分煎去二三分。或止煎一二十沸。煎藥之法。不可勝數。皆各有意義。大都發散之藥。及芳香之藥。不宜多煎。取其生而疏蕩。補益滋膩之藥。宜多煎。取其熟而停蓄。此其總訣也。故方藥雖中病。而煎法失度。其藥必無效。蓋病家之常服藥者。或尚能依法為之。其粗魯貧苦之家。安能如法制度。所以病難愈也。若今之醫者。亦不能知之矣。況病家乎。(源流論。)

按說文曰。䰞。亯也。煮。䰞或從火。又曰。煎。熬也。方言曰。凡有汁而干。謂之煎。然則煮也者。投物於水。火以熟之之名。煎也者。火以干汁之名也。古方於湯藥。則曰煮。去滓則曰煎。(如柴胡瀉心等湯。可以見焉。)有物而熬盡其汁。亦曰煎。(如龜甲煎丸。可以見焉。)其義與說文合。宋以來於湯藥。一用煎字。甚失古義矣。(枳實梔子湯。有空煮文。亦足知煮之義。金匱百合諸方。用煎字。然外臺引作煮字。又古方有名煎者。系煎煉之謂。說見於第九卷中。張景岳命湯藥以煎。可謂謬矣。)

又按主藥煮法。洄溪之說為佳。更審經方。自有二義。蓋藥氣味薄者。倘淡煮之。則力不純。故葛根茯苓之類。以為主藥。則必先煮之。氣味厚者。倘濃煮之。則勢必慢。故大黃芒硝之類。以為主藥。則必後內之。猶是利湯補湯之別矣。

又按煮藥器。唐恕齋原病集曰。銀者為上。磁者次之。尤生洲壽世青編曰。必用砂銚瓦罐。如富貴家。淨銀之器煎之更妙。切忌油穢腥氣。銅錫鐵鍋。或煎過他藥者。必滌潔淨。器口用紙蘸水封之。

煮藥水火

陶隱居曰。凡煮湯。欲微火令小沸。其水數依方多少。大略二十兩藥。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此為準。(按千金。此下曰。皆絞去滓。而後酌量也。蓋本隱居肘後方序。)然則利湯欲生。少水而多取汁。(按千全曰。為病須快利。所以少水而多取汁。)補湯欲熟。多水而少取汁。(按千金曰。為病須補益。所以多水而少取汁。)好詳視之。不得令水多少。用新布。兩人以尺木絞之。澄去垽濁。紙覆令密。溫湯勿令鎗器中有水氣。於熟湯上煮令暖。亦好。服湯寧令小沸。熟易下。冷則嘔湧。(本草黑字。)

若合治湯藥。當取井花水。極令潔淨。升斗勿令多少。煮之調和。一如其法。(玉函經。)

凡煮藥用遲火。火駛藥力不出盡。當以布絞之。綿不盡汁也。(同上)

危達齋曰。汁下之藥。每服煎至八分。對病藥。煎至七分。滋補藥。煎至六分。不可極干。亦不可猛火驟乾。恐傷藥力。(得效方。)

吳茭山曰。煎藥。要知補藥。利藥。行經行氣藥。而用水多少。若煎補藥。以十分之水。煎取四分之藥。若利藥。以十分之水。煎取六分之藥。若行經行氣脾胃等藥。只宜時取。(活人心統。)

按仲景煮法不一。大約煮減半以上。隱居所謂。用水一斗。煮取四升者。其義相合。蓋久煮則藥性和利也。利補異制。亦是一說。仲景方。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及炙甘草湯。俱是補劑。而較他湯最濃煮。其理可見矣。如外臺療瘧醇醨湯。乃系截藥。非可常論者也。(深師醇醨湯。生薑。烏梅。甘草。桂心。常山。蘘荷根。以水六升。煮取一升。曰醇。未發前須頓服。更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日醨。至發不斷復頓服。又引備急。有桂廣州法醇醨湯。用大黃。甘草。常山。宜閱。。外臺。古今錄驗。療水咳逆氣。白前湯方後云。上四味切。以水一斗內藥。刻志水度。復加水七升。微火煎令至刻。去滓。次內藥七種。云云。又近效五加酒。以木度深淺。與水平剋之。云云。按此甚便。宣仿。)火候。則仲景但於桂枝湯。云微火煮。此隅反之辭。而玉函隱居。並祖其意。至後世諸家。稍分條例。今舉其一二。吳仁齋傷寒蘊要曰。若發汗之藥。必用緊火煎。取濾清。通口服之。若攻下之藥。亦緊火煎。下大黃樸消。俱有次第。須溫服。若補中溫中之藥。宜漫火煎服之。若陰寒病急者。亦宜緊火急煎服之。李念莪本草通玄曰。補藥須封固。文火細煎。利藥宜露頂。武火速煎。尤生洲壽世青編曰。如煎探吐痰飲之劑。當用武火。取其急速。而發吐之也。此數說或有理。要好行小慧者已。

又按煮藥所用水火。靈樞。有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而仲景有甘爛水。潦水。泉水。東流水。蓋皆取熟淡不助里飲。(陳藏器。千里水。及東流水說。宜考。)又有清漿水。殆取性涼解熱也。(朱丹溪本草衍義補遺宜考)如其他諸方。當從玉函。用井華水為妙。然或有難遽辨。故吳仁齋傷寒蘊要曰。取新汲井水。若有鹹味苦鹹者。皆不可用。此說為是。又儒門事親。有水解一篇。文繁不錄。又梶原性全萬安方氣病中。引森立天可用方。人參湯煮法曰。要用勞水陳蘆。不然則水強火盛。藥力不出也。性全更舉活人書七味蔥白湯為徵云。不獨此藥。諸煮湯法。皆須要弱水微火也。虛勞傷寒。產婦老人小兒。氣力微者。尤可用勞水。此說亦是。又本草綱目曰。火用陳蘆枯竹。取其不強。不損藥力也。桑柴火。取其能助藥力。烰炭。取其力慢。櫟炭。取其力緊。溫養用糠及馬屎牛屎者。取其緩而能使藥力勻遍也。

藥有別內湯中

陶隱居曰。凡湯酒膏中用諸石。皆細搗之如粟米。亦可以葛布篩令調。並以新綿別裹內中。其雄黃硃砂輩。細末如粉。 凡湯酒中用大黃。不須細銼。作湯者。先以水浸令淹浹。密覆一宿。明旦煮湯。臨熟乃內湯中。又煮兩三沸便絞出。則勢力猛。易得快利。 凡湯中用麻黃。皆先別煮兩三沸。掠去其沫。更益水如本數。乃內余藥。不爾令人煩。 芒硝飴糖阿膠。皆須絞湯畢。內汁中。更上火兩三沸。烊盡乃服之。(本草黑字。)

甄氏曰。蜜臈膏髓類者。皆成湯內烊。令和調也。又合湯。用血及酒者。皆臨熟內之。然後絞取湯也。(醫心方。引錄驗方。)

孫真人曰。凡湯中。用麝香牛黃犀角鹿角羚羊角蒲黃丹砂。須熟細末如粉。臨服內湯中。攪令調和。合服之。(按蒲黃丹砂字。宋校本所無。今從真本。及本草序例引錄。) 凡生麥門冬。生薑。入湯皆切。三搗三絞取汁。湯成去滓內之。煮五六沸。依如升數。不可共藥煮之也。 諸湯用酒者。皆臨熟下。(千金方。)

寇宗奭曰。本草第一序例言。犀角羚羊角鹿角。一概末如粉。臨服內湯中。然今昔藥法中。有生磨者。有煎取汁者。 凡諸石雖是湯酒中。亦須稍細。藥力方盡出。效亦速。但臨服須澄濾。後再上火。不爾恐遺藥力。不見效。(本草衍義。)

吳茭山曰。凡藥中。沉香木香。須煎藥熟去渣。方磨沉香木香濃汁入藥。凡再煎一沸服。不可同煎。服者慎之。(活人心統。)

陳月朋曰。凡湯中。加酒醋童便竹瀝薑汁。亦候湯熟絞汁。盞內加入便服。

凡湯中。用沉香木香乳香沒藥。一切香竄藥味。須研細末。待湯熟。先傾汁小盞調。服訖然後盡飲。(本草蒙筌。)

錢仲陽曰。鉤藤。久煎便無力。俟他藥煎熟十餘沸。投入即起。頗得力也。(本草匯言。)

按大黃水漬內湯中。千金外臺。往往見之。傷寒總病論。魏炳書後。亦有其說。且曰。內或用竹瀝煎者。每四錢。(按此言粗末藥一服。)水一盞二分。煎至七分。下竹瀝三分。煎至七分。

又按炙甘草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均酒水同煮。不臨熟下者。又石天基傳家寶。有量小不能飲者。於服藥之後。飲酒幾杯之說。外科正宗神授衛生湯後曰。病在上部。先服藥。隨後飲酒一杯。病在下部。先飲酒一杯。隨後服藥。以行藥勢。亦是一法。

引藥

湯龍溪曰。用藥煎煮。或用薑蔥。取其發散。或用棗。蓋棗能和百藥之力。(傷寒解惑論。)

張介石曰。酒入藥為引者。取其活血行經。姜入藥為引者。取其發表注凝。小棗入藥為引者。取其消散開胃。大棗入藥為引者。取其補血健脾。(按棗分大小。多事殊甚。)龍眼入藥為引者。取其寧心利水。燈心入藥為引者。取其得睡神歸。蔥白入藥為引者。取其發散諸邪勿住。蓮實入藥為引者。取其清心養胃和脾。(資蒙醫經。)

按藥既配合為方。固無須引子之目。然宋以來書。於每方煮法內。必舉其品。則欲用其方者。亦宜通知其例。故拈之於此。尤飼鶴醫為讀書記曰。兵無嚮導。則不達賊境。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新病且然。況伏邪乎。此理之所或然也。

去滓再煎

吳遵程曰。去滓再煎者。要使藥性合而為一。漫無異同。並停胃中。少頃隨胃氣以敷布。而里之未和者。遂無不和。所以方中既用人參。甘草。復加生薑大棗。不嫌其復。全藉胃中天真之氣為斡旋。蓋取和之為義耳。甘草瀉心湯。半夏瀉心湯。三湯俱去滓復煎。亦同此義。以此三瀉心皆治里未和之證。故皆取復煎以共行其事之義。(傷寒分經。)

按此係生薑瀉心湯註文。即本於喻西昌傷寒抉疑。論小柴胡湯。考大小柴胡。三瀉心。及柴胡桂薑湯。旋覆代赭湯。並去滓再煎。蓋寒熱雜合之劑。此法為妙。然唯治病冷熱相溷。結在一處者。倘冷熱異位者。不敢再煎。(詳義見於拙著傷寒論述義。)許弘內臺方議曰。小柴胡湯。去滓再煎。取其清能入膽之義。誤矣。

藥滓再煮

陶隱居曰。凡建中腎瀝諸補湯。滓合兩劑。加水煮竭飲之。亦敵一劑新藥。貧人可當依此用。皆應先暴令燥。(本草黑字。)

按補湯或宜再煮。其他概不可用。李念莪本草通玄曰。藥滓再煮。殊非古法。味有厚薄。氣有輕重。若取二煎。其厚且重者。尚有功力。其輕且薄者。已無餘味。安在其君臣佐使之宜哉。考古方。唯金匱柴胡飲子。再合滓重煮。然舊說既疑非仲景方。乃足以確李氏之言矣。

作丸散酒膏法

陶隱居曰。凡丸散藥。亦先切細暴燥。乃搗之。有各搗者。有合搗者。並隨方所言。其潤濕藥。如天門冬乾地黃輩。皆先切暴。獨搗令偏碎。更出細擘暴乾。若逢陰雨。亦以微火烘(火工切。)之。既燥。小停冷乃搗之。 凡濕藥。燥皆大耗。當先增分兩。須得屑乃秤之為正。其湯酒中。不須如此也。 凡篩丸藥。用重密絹令細。於蜜丸易熟。若篩散草藥。用輕疏絹。於酒中服。即不泥。其石藥。亦用細絹篩。令如丸者。 凡篩丸散藥畢。皆更合於臼中。以杵搗之數百過。視其色理和同為佳也。 凡漬藥酒。皆須細切。生絹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隨寒暑日數。視其濃烈。便可漉出。不必待至酒盡也。滓可暴燥微搗。更漬飲之。亦可散服。 凡合膏。初以苦酒漬令淹浹。不用多汁。密覆勿泄。云晬(祖對切。)時者。周時也。從今旦至明且。亦有止一宿者。煮膏。當三上三下。以泄其熱勢。令藥味得出。上之使幣幣沸。乃下之使沸靜。良久乃止。寧欲小小生。其中有薤白者。以兩頭微焦黃為候。有白芷附子者。亦令小黃色為度。豬肪皆勿令經水。臘月者彌佳。絞膏。亦以新布絞之。若是可服之膏。膏滓亦可酒煮飲之。可摩之膏。膏滓則宜以傅病止。此蓋欲兼盡其藥力故也。 凡用蜜。皆先火煎。掠去其沫。令色微黃。則丸經久不壞。掠之多少。隨蜜精粗。(本草黑字。按原文更載各藥修治。文繁。今不具錄。)

朱君輔曰。員藥法。蜜劑。每藥一斤。用蜜一斤。麵糊劑。每藥末一斤。用面四兩。米粉亦如之。(朱氏集驗方。)

陳月朋曰。散。研成細末也。宜旋制合。不堪久留。恐走泄氣味。服之無效爾。(本草蒙筌。)

徐思鶴曰。凡草藥燒灰為末。如華葉柏葉茅根薊根。十灰散之類。必燒焦枯。用器蓋覆。以存性。若如燒燃柴薪。煆成死灰。性亦不存而罔效矣。(古今醫統。按華葉。疑桒葉。)

李瀕湖曰。別有釀酒者。或以藥煮汁和飯。或以藥袋安置酒中。或煮物和飯同釀。皆隨方法。又有煮酒者。以生絹袋藥。入壇密封。置大鍋中。水煮一日。埋土中七日。出火毒乃飲。(本草綱目。)

按吳茭山活人心統曰。修合丸藥。務在制度如法。一不如法。則用不效。譬如造酒。得法則味香甜。飲之能生精養血。快情忘憂。造不如法。則酒味苦酸。飲之則敗胃生痰。非惟無益。而反有害。此篤論也。然諸修合劑。皆同此理。不翅丸藥矣。

服藥節度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本草白字。按此引經文。猶是前卷七情之例。)

葛仙翁曰。按中黃子服食節度曰。服治病之藥。以食前服之。服養生之藥。以食後服之。吾以咨鄭君。何以如此也。鄭君言。易知耳。欲以藥攻病。既宜及未食內虛。令毒勢易行。若以食後服之。則藥攻谷。而力盡矣。若欲養生。而以食前服。藥力未行。而谷驅之以下。不得除上作益也。(醫心方。引抱朴子。)

按素問。有為後飯之文。(出腹中論。病能論。次注曰。飯後藥先。謂之後飯。)仲景有先食服之語。(出桃核承氣湯。烏梅丸。赤石脂丸。赤丸。己椒藶黃丸。茵陳五苓散方後。又桂枝茯苓丸。每日食前服一丸。)並未有食後服之法。蓋抱朴子。與經相協。平旦服。出十棗湯。空腹服。出薯蕷丸。亦並非四肢血脈之治。晝三夜二之類。仲景之意。不過使藥氣接續耳。要之。本草之言。宜附之別論。汪訒庵醫方集解。嘗有疑辭。語意欠穩。仍不登載。(利湯欲早。宜考後款。)

又按盧紹庵一萬社草。馮楚瞻錦囊秘錄。說食前食後之分。稍有可取。仍附之。盧曰。病在上。頻而少。食後服。病在下。頓而多。食前服。(此宗東垣。宜參次款。)頻而少者。分數口徐徐吞嚥。急則速過病所。頓而多者。引滿一吸而盡。緩則不及攻病。食後腹飽。留戀於上。食前腹飢。迅達於下。病在中宮。不飢不飽。不疾不徐。此古法服。藥緩急先後次序。愚謂食前服者。須當緩行幾步。體若困憊。扶坐良久。令人摩揉胸腹。食後服者。不可遽然行走。身雖矍鑠。亦宜伏枕片時。屏息假寐。又於漏下五鼓服藥。宿食消融。腸胃空虛。藥易運行。尤為有益。馮曰。調理脾氣者。宜食遠而徐徐服之。藥後勿就進食。調理腎元者。宜食前而頓服多服之。藥後便可進食。若血食美味更佳。蓋助精血。發生尤捷耳。

服藥多少

陶隱居曰。凡云分再服三服者。要令勢力相及。並視人之強羸。病之輕重。以為進退增減之。不必悉依方說也。(本草黑字。)

凡服藥多少。要與病人氣血相宜。蓋人之稟受。本有強弱。又貴賤苦樂。所養不同。豈可以一概論。況病有久新之異。尤在臨時以意裁之。故古方云。諸富貴人驟病。或少壯膚腠細緻。與受病日淺者。病勢雖輕。用藥宜多。諸久病之人。氣形羸弱。或腠理開疏者。用藥宜少。(聖濟總錄。)

修而肥者。飲劑豐。羸而弱者。受藥減。(褚氏遺書。)

按隱居之說。辭約義暢。能得仲景之旨。大抵仲景之方。大劑分服。小劑頓服。強人多服。羸者減用。(既論於前卷分量條。)而更有病勢加劇。連進數劑。不論其人者。(如桂枝湯。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是也。)有藥與病阻。似覺病重。則從容施劑。以視其安者。(如桂枝湯。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云云。是也。說詳於第四卷中。)又古方。有殺藥者以意增之之法。(見千金。排風湯後。又本草食鹽條。圖經。引傳信方。或遇殺藥人云云。)此皆進食增減之之謂也。又初和甫養生必用方云。世人服藥。多隻日間服之。往往夜間不服。致藥力不相接續。藥不勝病。而冬月夜永。尤非所宜。凡調理病人。當並夜間服藥。(萬安方引。又醫說。引醫余。論大瀉腹痛。暖藥夜服。又補藥宜接續。既見第七卷中。)亦是令勢力相及之意也。如孫真人後服漸少之言。(舉在次條。)恐不可以為模則矣。又李東垣用藥心法曰。在上不厭頻而少。在下不厭頓而多。少服則滋榮於上。多服則滋補於下。此本於至真要大論。平氣之道云云者。

服湯要溫清

孫真人曰。凡服湯。欲得稍熱。服之即易消下不吐。若冷則吐嘔不下。若太熱則破人咽喉。務在用意。湯必須澄清。若濁令人心悶不解。中間相去。如步行十里久再服。若太促數。前湯未消。後湯來沖。必當吐逆。仍問病者。腹中藥消散。乃可進服。凡服湯法。大約皆分為三服。取三升。(按真本。作凡服湯。皆分三升為三服。宜從。)然後乘病人穀氣。強進一服。最須多。次一服漸少。後一服最須少。如此即甚安穩。所以病人於後。氣力漸微。故湯須漸少。(千金方。)

按湯欲熱。本於陶隱居。(見前水火條。)須澄清。本於玉函經。(玉函經。凡煎藥。皆去沫。沫濁難飲。使人煩。)詳仲景方。皆去滓溫服。正是此義。但生薑半夏湯小冷服。蓋是反治。而解毒之藥。宜冷飲之者。以熱飲則助其毒勢也。隱居亦有冷服者。暖服者之語。而後世其法稍繁。如景三陽嵩厓尊生書。服藥法則。雖殊失蕪雜。姑存之以備酌奪。曰。急服。有通口直飲。(重劑治下部宜之。)有趁熱連飲。(輕劑偶劑。發汗宜之。)緩服。有趁熱徐徐小飲。(治肺病宜。)有不用氣墮津自下。(治咽喉病宜。)冷服。有寒劑冷服。(治大熱病宜。)有熱劑冷服。(治假熱病宜。)熱服。有熱劑熱服。(治大寒病宜。)有寒劑熱服。(治假寒病宜。)溫服。有補藥溫服。(取溫補意。)有平藥溫服。(病不犯大寒熱者宜。)空心服。有五更空心服。(病在腎肝宜。取其再睡一番。藥入腎肝。)有蚤起空心。(補下治下宜。)有空心服後。即壓以食。(治腎恐妨心。治命門恐妨肺者宜。)食後服。有食後即服。(病在胸膈者宜。)有食遠方服。(病在中脘者宜。或病在胸膈。用峻下藥。恐飲食方在胃口。下早致胸結者。亦宜。)臨臥服。有服後正臥。(病在胸隔。素有積者宜。)有服後左右側臥。(病在左右肋。使藥直至病所。)有服後去枕臥。(病在肺。及在膈以上者宜。)一二滾服。(發散治上病者宜。)百十滾服。(溫補治中脘病者宜。)濃煎服。(治下部病者宜。)去頭煎服。(虛怯病。恐不勝藥力者宜。)巳未午初服。(於陰中引提陽氣宜。補中益氣湯。提瘧湯皆是。。按千金。治九漏。礬石白朮散後曰。病在上側輪臥。在下高枕臥。使藥流下。又陳良甫外科精要。引李嗣立曰。昔嘗聞一名醫講論。凡人遇五更初。腎氣必開。若一語言。咳嗽口唾。即腎氣復合。遇腎開時。進一服平補藥.其功效勝尋常服峻補之藥十數服。並嵩厓所本。)

又按藥有露宿服者。截瘧用最有驗。(千金。治瘧或間日發者。或夜發者。方後曰。銅器中漬藥。露置星月下高淨處。橫刀其上。蓋露者。暴露之謂也。)或用治痢。(千金。治熱毒痢。用黃連。及三因露宿湯之類。)或用治濕。(見續易簡方後集三生飲下。)或用治腳氣。(朱氏集驗方。五聖散。用瓦器盛貯。將紗片蓋瓦器口。安頓屋上。露一宿。來早服。)或用治骨蒸。(聖惠。有柴胡湯。)皆借天之正氣。以勝邪氣者也。(此本於劉默生證治百問。或以霧露之露為說者。誤也。)如魏氏沉附膏。蓋以出火毒也。(出家藏方補益中。曰。再煎略沸傾出。夏月則用冰雪浸。極冷服之。冬則露一宿。)

服補瀉汗吐湯法

陶隱居曰。毒利藥。皆須空腹補瀉。其間自可進粥。(補闕肘後百一方序。)

孫真人曰。凡服利湯。欲得侵早。 凡服補湯。欲得服三升半。晝三夜一。中間間食。則湯氣溉灌百脈。易得藥力。凡服湯不得太緩太急也。(按真本。此一句。作若如此。則太太須緩。不得速急也。)又須左右仰覆臥。各一食頃。即湯勢遍行腹中。又於室中行。皆可一百步許。一日勿出外。即大益。 凡服治風湯。第一服厚覆取汗。若得汗。即須薄覆。勿令大汗。中間亦須間食。不爾令人無力。更益虛羸。(千金)

按華元化曰。轉下湯。為可早與。但當少與。勿令大下耳。少與當數其間耳(千金引。)蔣孝琬曰。凡服補湯者。相去遠久。服寫湯。相去近。(醫心方引。)近效。婆羅門僧。療大風疾方後曰。服法。患大風者。用火為使。在室中重作小紙屋子。屋子外然火。令病人在紙屋中發汗。(外臺引。)此術為佳。

徐洄溪曰。發散之劑。欲驅風寒出之於外。必熱服而暖覆其體。令藥氣行於營衛。熱氣周遍。挾風寒而從汗解。若半溫而飲之。仍當風坐立。或僅寂然安臥。則藥留腸胃。不能得汗。風寒無暗消之理。而營氣反為風寒所傷矣。通利之藥。欲其化積滯。而達之於下也。必空腹頓服。使藥性鼓動。推其垢濁。從大便解。若與飲食雜投。則新舊混雜。而藥氣與食氣相亂。則氣性不專。而食積愈頑矣。(源流論。)

凡煎吐藥湯。及調散。或用酸米湯。或用白湯。或用稀來粥。須備十餘鍾。令病者頓服一鍾。即用指探吐。藥出再服一鍾。亦隨用指探吐。藥出再服再吐。以順溜快吐為度。則頭額身上。自有微汗。所有病證輕減。即為中病。不必盡服余藥。若過吐之。即使病盡除。恐損胸中陽氣也。(醫宗金鑑。)

按探吐。又有以篦子者。有以箸者。有以虀者。有以紙撚子者。有以釵股及雞羽者。有以鵝翎少抹桐油於尖上。曬乾者。又用吐緊勒肚腹。見丹溪心法。又用藥吐如下。以醋飯止之。古方往往謂之。(吐不止者用之。出千金咳嗽中。瀉不止者用之。出千金妊娠樸消蕩胞湯。外臺。必效療癖方。近效大麝香丸後。及本草續隨子條。日華子說。)又諸劑服法。互見前卷。宜相參。

服藥不必盡劑

楊仁齋曰。治寒以溫。治熱以涼。但中病即止。矯枉則過正也。蓋涼藥頻施。必至於嘔惡沉冷。溫藥頻施。必至於煩躁哄熱。所貴酌量權度。一毫無過用焉。是為活法。(直指方。)

唐恕齋曰。如當汗當下。逐水發吐之劑。皆一時攻邪。豈宜再服。故皆中病而已。不必盡劑。(原病集。)

按此說。本於傷寒論可汗吐下篇。成聊攝註解曰。要在適當。不欲過也。又曰。如承氣湯證云。若二服利則止後服。又云。若一服讝語止。更莫復服。是不盡劑也。

嘔家服湯法(口噤)

孫真人曰。凡服湯。嘔逆不入湯者。先以甘草三兩。水三升。煮取二升。服之得吐。但服之不吐益佳。消息定。然後服余湯。即流利更不吐也。(千金方。)

按此法甚驗。又本草柹條。陳藏器曰。火乾者名烏柹。人服藥口苦。及欲吐逆。食少許立止。又聖惠開內障眼論曰。凡欲下針。預向人說。忽恐下手疾。人驚駭嘔吐。云云。或吐不定。含白梅咽津。仍預先合之。吐逆盛即難止。

吳仁齋曰。凡嘔而不止者。藥內必少加生薑汁一二匙。服之最效。凡服藥宜徐徐呷下。不可急也。(傷寒蘊要。)

孫臺石曰。諸病惟嘔證不能納藥。服時欲嘔。預備薑湯兼送。更以炒鹽二包。輪熨喉下至胸。多炒頻熨即安。(簡明醫彀。)

陳飛霞曰。大凡嘔吐不納藥食者。最難治療。蓋藥入即吐。安能有功。又切不可強灌。胃口愈吐愈翻。萬不能止。予之治此頗多。先將薑湯和土作二泥丸。塞其兩鼻。使之不聞藥氣。然後用對證之藥煎好。鮮出澄清。冷熱得中。止服一口即停之。半時之久。再服一口。又停之。良久服二口。停之少頃。則任服不吐矣。斯時胃口已安。焉能得吐。愚人不知。明見其葉藥不納。偏以整杯整碗強灌之。則一吐傾囊而出。又何藥力之可恃乎。(幼幼成集。)

按生薑半夏湯。煮取一升。小冷分四服。千金。治腳氣上入腹。腹急上衝胸。氣急欲絕。半夏湯。初稍稍進。恐氣衝上。格塞不得下。小小服通人氣耳。並是吳氏所本。又曾省翁活幼心書。必勝散。治小兒大人。病中聞藥氣即噁心乾嘔。不能療者。川白芷。銼曬。或焙。研為細末。抄一字及半錢。於舌上令其自化。或用掌心盛之。以舌舐咽云云。

又按口噤難下藥者。或藥熨心胸。或搐藥鼻中。或楷藥齒齦。俟身關開。而後內套劑。方見於第九卷熨法及導法後。

小兒服湯法

劉通真曰。一月以內。可與百日同。周歲可與二歲同。三歲可與四歲同。五歲可與六歲同。同者。謂其多少為一服。雖然大約如此。更詳其疾之輕重。而增減之。孫思邈言。龍膽調中二湯云。兒生一日至七日。取一合。分三服。生八日至十五日。取一合半。分三服。生十六日至二十日。取二合。分三服。生二十日至三十日。取三合分三服。生三十日至四十日。以五合分三服。恐五合未得自斟酌。上此二方。准一日已上。四十日以來兒方法具此。後欲虛方者。宜一準此為率。乃至五六歲。皆節次加減之。不煩重述。(幼幼新書。引萬全方。)

按小青龍加石膏湯方後曰。小兒服四合。蓋大約言也。千金又曰。四十日至六十日兒。六合為三服。六十日至百日兒。一服二合半。百日至二百日兒。一服三合。(出恆山湯方後。升麻湯。紫菀湯。並同。)二百日至期歲。一服五合。(出五香連翹湯方後。)五歲兒。服一升。二歲服六合。(治咳逆喘息。如水雞聲方。)五六歲者。一服四五合。七八歲者。一服六合。十歲至十四五者。加大黃半兩。足水為一斗。煮取六升半。分三服。(五香枳實湯。)蓋五歲以下。說有異同。或隨藥力緊慢者。要皆用小量也。

又按與藥之法。古方有以綿著湯中。捉綿滴兒口中者。(千金。桂枝湯之類。)又有傅藥乳頭。令兒和乳咽之者。(肘後千金。錢氏等。此法甚多。)又有令乳母服藥者。(千金。耆婆萬病圓之類。)今俗亦皆為之。

服丸散酒法

若用毒藥療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為度。(本草白字。)

陶隱居曰。上本說如此。按今藥中。單行一兩種有毒物。只如巴豆甘遂之輩。不可便令至劑爾。如經所言。一物一毒。服一丸如細麻。二物一毒。服二丸如大麻。三物一毒。服三丸如胡豆。四物一毒。服四丸如小豆。五物一毒。服五丸如大豆。六物一丸。服六丸如梧子。從此至十。皆如梧子。以數為丸。而毒中又有輕重。且如狼毒鉤吻。豈同附子芫花輩邪。凡此之類。皆須量宜也。(同上黑字。)

按寇宗奭曰。凡服藥多少。雖有所說一物一毒。服一丸如細麻之例。今更合別論。緣人氣有虛實。年有老少。病有新久。藥有多毒少毒。逐事斟量。不可採此為例。但古人凡設例者。皆是假令。豈可執以為定法。此說有理。

又曰。凡散。日三者。當取旦中暮進之。四五服。則一日之中。量時而分均也。(肘後百一方序。)

孫真人曰。凡丸藥。皆如梧桐子大。補者十丸為始。從一服漸加。不過四十丸。過亦損人。云一日三度服。欲得引日多時。不闕藥氣。漸漬熏蒸五臟。積久為佳。不必頓服早盡為善。徒棄名藥。獲益甚少。(千金方。)

按丸散湯使。隱居稱有須酒服者。而仲景所用。不過三四。沸湯服。取其溫養。酒服。取其宣達。醫心方。引蔣孝琬曰。用散和酒服之。酒能將藥氣。行入人穴中。以去邪。聖濟總錄曰。古法服藥。多以酒者。非特宣通血氣而已。亦以養陽也。又治漏風。四神散方後曰。以熱酒一升投之。如飲酒不得人。用沸湯投之。亦得。蓋本於備急丸。以暖水若酒服。)白飲服。取其適胃。漿水服。取其清熱。是已。降至宋元。隨證異法。不勝枚舉。又孫臺石簡明醫彀曰。如細丸湯送。大丸及末藥。先以湯調勻。添湯嚥下。

又按古人用丸散。欲其黏滯膈胃。浸潤為功者。服餌之際。別自有法。丸。有噙化。(既詳於第九卷。)散。有吸咽。(千金咳嗽門。有鍾乳七星散等三方。云。治下篩。作如大豆。七聚七星形。以小筒吸取。酒送下云云。宜閱原文。)有舐吃。(永類鈐方。暴嗽。立案散。皂角。江子。半夏。杏仁。為末。每服半錢。生薑汁調。放手心。用舌點舐之。立效。又喘急中。有選奇七七散。又醫方集成。翻胃。此證如水穀並不能下。方便集中。一方。用丁香。附子。為末。於掌中舐吃。亦一法也。又載有一方。今不錄。又活幼心書。速效散。治長成小兒。因他物成跌著。觸損兩目。血脹腫痛。荊芥。薄荷。草決明。甘草。為粗末。和半生半炒芝麻等分。抄二錢。在掌中盛。以干吃咀嚼。味盡吐去渣。三五次即效。又必勝散。見於前。)皆宜臨證擇用焉。

孫真人曰。凡服酒藥。欲得使酒氣相接。無得斷絕。絕則不得藥力。多少皆以知為度。不可令至醉及吐。則大損人也。(千金方。)

按陳月朋本草蒙筌曰。藥酒。補虛損證。宜少服旋取效。攻風濕證。宜多飲速取效。斯言為是。

服藥不可與食相連

凡藥勢與食氣。不欲相逢。食氣消即進藥。藥氣散即進食。如此消息。即得五藏安和。非但藥性之多少。其節適早晚。復須調理。今所云先食後食。蓋此義也。(聖惠方。按非但以下數句。本本草黑字中語。)

楊遠林曰。切不可飲食未久。而即服藥。服藥未久。而即飲食。使腸胃中。藥食混亂。雖靈丹亦難奏效。必須兩相調停。度量時候。方可服藥。服後。再加之以坐臥安養。約有三四時刻。或人行四五里之地。以伺藥力循行經絡。方可飲食。兩無妨也。雖有不拘時者。亦不可連飲食。(奇效單方。)

按千金服餌法。凡人遇風發條中曰。湯消即食粥。粥消即服湯。聖惠蓋本於此。又盧紹庵一萬社草曰。多飲茶酒湯水。譬如酒添水則味淡。服藥甫及碗許。湯水倍之。藥力減矣。尤生洲壽世青編曰。食不得雜。雜則物性或有相反。苟能慎之。服藥自效。並篤論也。

服藥禁忌

陶隱居曰。服藥不可多食生葫荽。及蒜雞生菜。又不可食諸滑物果實等。又不可多食肥豬犬肉。油膩肥羹。魚鱠腥臊等物。

服藥。通忌見死屍及產婦淹穢事。(本草黑字。)

謝士泰曰。凡禁之法。若湯有𧢻(按即觸字。)服竟五日忌之。若丸散酒中。有相違𧢻。必須服藥竟之後。十日方可飲啖。(醫心方。引刪繁論。)

孫真人曰。凡服湯三日常忌酒。緣湯忌酒故也。(千金方。)

又曰。凡服藥。皆斷生冷酢滑。豬犬雞魚。油麵蒜。及果實等。其大實丸散。切忌陳臭宿滯之物。(同上)

又曰。凡餌湯藥。其粥食肉菜。皆須太熟。熟即易消。與藥相宜。若生則難消。復損藥力。仍須少食菜及硬物。於藥為佳。亦少進鹽酢乃善。亦不得苦心用力。及房室喜怒。是以治病用藥。力惟在食治。將息得力。太半於藥有益。(同上)

古方逐名下。並載禁忌。謂如理中丸。合忌桃李葫荽大蒜青魚鮓菘菜等物。即使服餌者。多致疑惑。自非單行久服餌者。當依此法。倉卒治病。不必拘忌。(聖濟總錄。)

按隱居真人及醫心方。並有某藥忌某物說。當參閱。備預百要方曰。凡服藥。通忌生冷油滑。生謂不煮熟之物。冷。謂性冷萵苣蕎麥之類。油。謂胡麻等。滑。謂葵蓴之類。攻冷。又謂體冷之物。油。又謂膏脂之屬。百要方未為當。又石天基傳家寶曰。或有服藥之人。畏其味苦。乃以圓眼大棗適口。若補藥則無可妨。倘發散汗下藥。則因甜阻滯不效矣。此說為然。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