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石门县志卷之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知石门县事,螺阳杜森、元培创稿。舜水邝世培、晴岚父续编。黄山徐原、遂庵增校。

纪疆

县表

自封建更为郡县,志县者,必志县之所辖,故曰府、曰省,昭时宪也。特沿革不同,则溯源及流,曷可略焉?故曰乡、曰镇、曰市、曰州、曰县,或分或合,备故典也。使考稽宪典,而代次阚如,则信古而愚,岂足云综古核今,垂一代之史哉?此代次系石门县志,而沿革明,沿革明,而州统郡,郡统县,粲若指掌,览者可得按图而索矣。作县表。

代次县,郡辖州,省辖越。御儿国语曰:句践之地,北至御儿。又合稽郡。鲁定公十,赵报吴,徙舍至御儿大夫。四年,吴伐越,越子句践御种曰:吾用御儿,临则御于檇李。吴王阖庐。儿之名,自越而著矣。卒于陉。哀公置石门,为吴越限。差败越于夫栖。句践臣于吴,则浙西又皆属吴境。秦始皇十七年御儿隶会稽郡,郡治吴。领由拳县,即今嘉兴御儿为县之西乡。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御儿武帝遣楼船将军杨仆伐东越。隶会稽郡。史载高祖。扬州刺史乘传行郡国,无常治所。东越使殉北将军守武林,遣灌婴定会稽,立兄贾为杨仆,卒,辕终古斩殉将荆王贾,国除,复会。军封终古为御侯,稽郡立会。东汉孝顺帝永建四年御御儿隶吴郡,分会为吴郡,因改。扬州隶三国。吴大帝武六年御儿又名语儿。隶禾兴。吴黄龙三年,由拳野。扬州御儿名,见左传国语。吴越縠攺为禾兴,因以纪年春秋等蜀史记年表中志瑞也。御作御,西汉易为语,而年表作,后人附会其说。如水经载万善历曰:吴黄武六年正月,获彭绮。是岁由拳西乡。有产儿便能语云:天明河欲生,因诏为语。儿。赤乌五年,避子和讳,攺禾兴为嘉兴。晋御儿历六朝御儿,皆嘉兴西乡。隶吴郡南徐州,咸康年,废扬州隶。南徐八年,复隶扬州。陈后主御儿又文帝夫时,有庾持者为尚。隶吴郡,吴州陈书:吉顺明元年冬十月乙亥,书左丞长城功封德割扬州吴郡置吴州,子则崇德名。著矣。载海宁。隋文帝开九年。御儿隶苏州、攺吴郡苏州旧。吴州。罢隋平陈,置苏州,仍以嘉兴之。唐高祖武德元年。御儿隶杭州,废嘉兴隶杭州。七年,复置嘉兴隶苏州,八年,复废。太贞观年。御儿隶苏州江南道。时分天下为十道,嘉兴属南道。僖宗乾符六年。义和镇。时黄巢兵乱,槁杰起义兵,保护乡井。余杭吴公约随董昌御巢于西鄙,授义和镇遇使。后梁太祖开平年。义和市吴越王镠废镇市。隶苏州。吴越国。后唐庄同光年义和市隶中吴府。吴越王铎升苏州为中吴府,又于嘉兴置开元府。英穆王薨,子。文穆王元复属中吴。后石曰列祖天福年崇德县,郡志:中吴节度使广。隶秀州。四年,另立嘉兴,与平陵王璙,析义市为崇湖、海盐附焉,自此不复隶县。?县矣。后汉、后周。宋太宗平兴国年。崇德县隶秀州。浙西路,是年,吴越王倜纳土入朝。淳化三年,分天下州军为五路,攺隶浙西。徽宗政和七年。崇德县隶嘉禾郡,改秀州为十年,割嘉兴之梧。嘉禾郡崇德,宣和三年。崇德县隶秀州,时方腊寇禾,复为州。宁宗庆元年。崇德县隶嘉兴府,是年,升秀。州为嘉兴府,崇德县隶嘉兴府。浙西路。元威宗元贞元年。崇德州升隶为,仍隶本路。隶嘉兴路。仍攺路为府。明太祖吴元年。崇德州元末为张士诚所据。隶嘉兴府,明祖遣将讨守将宋兴府,及其守叶德新,以城降。洪武二年。崇德县仍攺州为县。隶嘉兴府。浙江省宣德四年。崇德县。巡抚繁奏割募化乡、桐乡县。

国朝世祖顺治年崇德县隶嘉兴府。浙江省。今上康。熙元年石门县。以崇德同太宗文皇帝年号,攺为门县。

沿革

古者邦国之建,爰有分圻。迨秦郡县天下,方域屡更,而名隶因与迁易。其间为乡为市,佹县佹州,损益分合之由,鉴往诏来者,不可忘所自也。

志沿革:

石门县,旧名崇德,古越地也。考广舆记:崇德古名御儿,亦曰语儿。春秋时置石门,为吴越限。吴败,越属吴,越灭吴属越,后楚尽取其地。至秦郡县天下,置会稽郡,领由拳县,御儿为县之西乡。西汉因之。元封初,以御儿地封辕终古为侯。东汉永建中,割浙西置。吴郡。吴黄龙中,攺由拳为禾兴,赤鸟中,复攺为嘉兴。历六朝,御儿皆为嘉兴西乡。隋平陈,置苏州,仍以嘉兴隶之。唐两废两复,御儿名,隶如故。乾符中,升为义和镇。后梁开平初,吴越王镠废镇称义和市。至晋天福间,吴越王元瓘以崇德等七乡置崇德县于义和市,又升嘉兴县为秀州,崇德隶焉。后汉、周因之,隶浙西路。庆元元年,升秀州为嘉兴府,县隶如故。熙宁中,再以梧桐等五乡益之。元元贞初,升县为州,仍隶嘉兴路。明洪武二年,复为县,隶嘉兴府,属浙江布政司。宣德中,割募化等六乡置桐乡县。

国朝康熙元年,以崇德上同古为太宗文皇年号,奉旨攺为石门县。以县有石门镇,故以名治,而其镇则攺为玉溪焉。

明论曰:一石邑也,而其名凡七,在越曰御儿,于三国吴曰语儿,至唐曰义和镇,后梁攺镇为市。迨晋天福曰崇德,元则以州名之。及明仍攺为县,且割邑之六乡分置桐邑。若石门,则定自今上也。君子观于其际而知邑自句吴以后,文物浙开,风气日淑,厥土涂泥,厥赋下上,亦舟车辐轃之一会也。特界当孔道,年来旱潦荐臻,闾阎盖藏,大逊畴昔。莅兹境者,不无古今之感焉。

星野

周礼以星土辨九州之地云:所封之域各有分。星乃汉儒郑康成则引十二次以相属,班固则以三统历十二次配十二野。又费直有周易分野,蔡邕有月令章句,魏太史令陈卓更分系二十八宿,所言不同矣。然要之以占验为定,古今推步家一一可考也。

志星野:

周礼保章氏注:斗牛、女扬州。

春秋纬书:牵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

尔雅星纪:斗牵牛,吴分野。

史记正义:南斗牵牛,吴越之分野。前汉天文志:牵牛、婺女,扬州。

前汉地理志:吴地,斗分野也。越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

费值分星次:斗十度至女五度,为星纪,于辰在丑,吴越分野。

蔡邕分星次:斗六度至须女二度,谓之星纪,大雪冬至居之,吴越分野。

晋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吴越分野,属扬州。隋龟理志同。

唐天文志:吴越星纪分。

宋天文志:吴越当天文南斗须女之分。

元史:斗四度三十六分六十六抄外八,吴越分星纪之次,扬州之分。

明地理书:自斗三度至女一度,属吴越分扬州。

论曰:诸家所论星野不异,而度数微差。夫邑介吴越之交,本扬州域一支地,不可分星缕纪。大抵上应斗、牛、女之次。观春秋以来,岁星在越,吴犯之,越卒灭吴。荧惑守南斗,越相吕嘉反,灭其国。宋建炎元年秋,斗牛间有紫气,孝宗生秀州,高宗移跸钱塘。明万历丁丑冬至,长星射斗牛旁,浙西连岁大水之类,此皆历历彰著者。然则以星土辨九州,以分星察妖祥,安得槪置之。或曰:陈灾而郑不复灾,修德省政,固自有人在乎。

封域

封域之制,肇自唐虞。周官职方氏掌邦国之地。域以正其疆圉,即今郡县统隶界限是也。历代建置,迁割不常,故幅陨修广,记载亦略。兹所志者,就方隅之袤广言之。

志封域:

县志之境,四望如砥,运河一带萦之,东西广五十二里,未分,桐乡共八十五里。南北袤二十七里。未分桐乡共三十七里。东界桐乡募化乡,二十里。西界德清金鹅乡,二十五里。南界海宁昌亭乡,十里。北界桐乡保宁乡,二十里。此四正之境也。东南至海宁元吉乡十里,西南至德清金鹅乡,二十五里。东北至桐乡清风乡,三十里。西北至归安太一乡,三十里。此四隅之境也。东北抵嘉兴府,水陆各八十里。西南抵布政司,水陆各百十里。自北达江南省,水八百三十八里,陆七百三十里。自北达京师。水四千一百九十里,陆三千六百七十里。明初领十二乡,共三十一都。自割募华、千金、清风、永新、保宁、梧桐。六乡为桐乡县,为乡六,为都十七,计里二百十有一。宏治十五年,汤令沐以县市户口繁庶,增二里,凡二百十三里。国朝康熙十年,届编审,奉宪饬减里均田均役,三千亩为一里,令会同儒学丞、簿、尉员,通邑绅衿、里老,齐诣神前,将存销二项置签公掣。原额二百十三里,今攺正一百六十四里。其销去啚分田地,俱并入存啚内。语儿乡辖四都、三都,先计二十九里,今销去七里。四都管里十四,三都管里八。县市属四都,故昉于此。

里名六:宣化、通贤、南阳、堈城、邵木、孝义、在城市为坊巷,在乡为村,后仿此。宣化坊、在县治前,废。太平坊、在县西五十步。清泉坊、在县东济桥。儒林坊、在万岁桥东。永安坊、在县东北百步。嘉会坊、在县东南二百步。青阳巷、在县东。宣化苍、在县西。登仙巷、在县南。水门巷、在城隍庙西。四井巷、在县治北。张家村、孙潭村、杨家村、陈家村、富保村、邵林村、田家村、傅保村。四都。

区圩二十:销啚四。市一啚,虞字圩。市二啚,销有字。圩市三啚,销巨字圩,剱字圩。市四啚。溪圩。乡一啚。销虞字圩。乡二啚。号字圩。东三啚,始字圩。西三啚,阙字圩,始字圩。乡四啚。销淡字圩。乡五啚,吊字圩。六啚、唐西字圩、唐字圩、霜字圩、珍字圩。七啚,阳字圩。南八啚,皇字圩。北八啚,唐圩。东九啚,位字圩。西九啚,芥字圩、陶圩。十啚,人,字圩。十一啚。逊字玕。

三都区圩十三:销啚三。一啚,销丽字圩。二啚,销字西字圩。三啚,字东,字圩衣,字圩。四啚、位字圩。五啚、余字圩。六啚、文字圩。七啚、丽字圩。八啚、乃字圩。十啚、衣字圩。十二啚,销裳圩。十三啚。昆字圩,位字圩。

南津乡辖一都,东二都、西二都。先计三十二里,今销去八里。一都管里十四,东二都管里十,西二都管里四。里名八:孝义、清化、大义、进安、桂华、嘉福、长营、永丰。安邱村、官村庄、东革、芦长村、上墅村、晚村、庄西村、南阳村、大水村、成家村。

一都区圩六十五,销啚五。一啚、宿字圩、藏字圩、盈字圩、寒字圩、辰字圩、张字圩。二啚、天字圩、阙字圩。三啚、号字圩冈,字圩。四啚、销大阙。字黄圩、字圩、玉字圩、圩元圩。五啚、销剑字圩、水字圩。六啚、冬字圩、昆圩。七啚、丽字圩、成字圩、水字圩、结字圩。八啚、果字圩、小阳字圩、优字圩、致字圩、阳字圩、调字圩。九啚、销巨字圩、露字圩、日字圩。十啚、闰字圩、珠字圩、腾字圩、出字圩、律字圩。十一啚、销列字圩、剑字圩、余字圩。十二啚、收字圩、荒字圩。十三啚、洪字圩、月字圩、来字圩。十四啚、往字圩、秋字圩、署字圩、宙字圩、昃字圩。十五啚、吕字圩、结字圩、雨字圩。十六啚、为字圩、宇字圩。十七啚、地东字圩、霜圩、地字圩、金圩、光字圩。十八啚、鳞字圩,小淡字,称字圩。十九啚。销傅字圩。

东二都区圩十四,销啚二。一啚、龙字圩。二啚、销官圩。四啚、师字圩。五啚、翔字圩。六啚、潜字圩。七啚、鸟圩穴圩。九啚、潜字圩。十一啚、人字圩、羽字圩。十二啚、字圩。十三啚、销官圩。十四啚、人字圩。十五啚。羽字圩。

西二都区圩十四,销啚二。一啚、东淡字圩,西淡圩。二啚、河字圩,海字圩。三啚、珍字圩、字圩、柰字圩。四啚、宗字圩、菜字圩、西夜字二圩。五啚。销芥字圩、姜圩、字圩。

崇德乡辖东九都、西九都、十都。先计三十七里,今共销去十一里。东九都管里七,西九都管里八,十都管里十一。里名六:知义、仁墟、上莫、知和、石阙、崇新、饮口村、外姚村、秀才村、长行村、瓜宅村、上莫村、莫墓村、大树村、马户村、大木村、芝村、长荣村、东朱村、唐保村、良村。

东九都区圩九,销啚二。一啚、销信字。四啚、销使字圩。五啚、西覆字圩。六啚、已字圩、信字圩。九啚、可字圩。十啚、信字圩。十一啚、信字圩。十三啚、可字圩、龙字圩。十五啚。信字圩难定圩。

西九都区圩十六,销啚四。二啚、器字圩。三啚、染字圩,器字圩。七啚、墨字圩、量字圩。八啚、销良字圩。十二啚、销器字圩。十四啚、量字圩、难字圩。十六啚、量字圩。十七啚、销丝字圩。十八啚、丝字圩。十九啚、难字圩、量字圩。二十啚、销器字圩。二十一啚。贤字圩。

十都区圩二十五,销啚五。一啚,羔字圩。二啚,东立字圩。三啚、东圣字圩。四啚,销圣字。圩五啚、德字圩。六啚,销,贤字。圩七啚、建字圩八啚、赞字圩、许字圩。九啚、表字圩、克字圩、会字圩。十啚、端字圩。十啚、东名字圩,北作字圩字圩。十二啚、维字圩,作字圩。十三啚、空字圩、形字圩、行字圩。十四啚。销,西名字圩。十五啚,销景字圩、羊字圩。十六啚。销西字圩。千乘乡辖十一都、十二都、十三都。先计三十七里,今共销去九里。十一都管理七十二都管里十十三都管里十一。里名九:纪目、羔羊、钱林、令墅、五社、上蔡、游屯、双林、新城、北沈村、羔羊村、篾竹村、屠家村、五社村、路家村、黄降村、钱林村。香师村、杨园村、顾安村、岳家村、养鹅村、上蔡村、钱墩村、花树村。

十一都区圩十九,销啚四。东一啚,恶字圩、祸字圩、因字圩、小因字圩。东二啚,恶圩北恶字圩,中恶字圩。东三啚,销谷字圩。东四啚,销声圩。东五啚。销小善字圩、积字圩。东六啚,传字圩。西一啚,卢字德字圩堂字圩。西二啚,堂字圩。西三啚,销善圩。西四啚,缘字圩。西五啚。小善字圩。十二都区圩二十五,销图三。一啚,销阴字圩。二啚,福西字圩、尺字圩。三啚,销宝字中。四啚,里字圩,臣字圩。五啚,销是字圩。六啚,戎字圩南阴字字圩,东阴字轩,中上字圩,北阴字圩,小南阴字圩。七啚、寸字圩。八啚、非字圩。十啚,寸字圩。十一啚、寸字圩。十二啚,宝圩西外宝字圩字圩。十三啚,善字圩东,善字圩。十四啚。庆字圩。

十三都区圩三十三,销啚二。一啚,字圩。二啚,字字圩父,字圩。三啚、事字圩。四啚、凤字圩,君字圩。五啚、曰字圩,敬字圩。六啚,庄字圩。七啚、义字圩。八啚,销竭字圩,曰字圩。九啚,兢字圩、尺圩。十啚,销兴字圩。十一啚,长字圩,严字圩。十二啚,字字圩父,圩南字。十三啚,敬圩川字圩。共销去七十四都。十五都、十六都,先计三十九里,今共销去七里十四都管里十二十,即五都管里十。十六都管里九。里名八:宣风、人化、棠政、万季、嘉善、生贤、大通、西河、探花巷、在洲钱市,因赵公汝愚中探花故名。今废。东田村、郜村、顾家村、洲钱村、大湖村、识村、马家村、马鸣村、许家村、马头村、大沐村、墓下村。

十四都区圩三十三,销啚二。一啚,兰字圩,澄字圩。二啚,凤与清字圩。三啚,如字圩,斯字圩。四啚,馨字圩、松字圩、似字圩。五啚、履字圩、深字圩、临字圩、薄字圩。右履字圩。六啚,销,渊字圩渊。七啚,销力字圩则字圩。八啚,命字圩,忠字圩。九啚、渊、息、东、澄三字圩。十啚、流字圩。十一啚、盛字圩、川字圩、之字圩。十二啚、满字圩。十三啚、不东字圩,不西字圩。十四啚。满字圩、临字圩。

十五都区圩三十六,销啚三。一啚,字圩,中止圩,又若字圩、若字圩。二啚,销言字。圩定字圩三啚,竟字圩,取字圩。四啚,销学字圩、荣字圩、容字圩。五啚,美字圩,甚字圩。六啚,销东字圩、字圩西止圩、中止字圩。七啚,笃字圩,诚字圩。八啚,又美字圩、辞字圩。九啚,宴字圩。十啚,籍字圩、基字圩、无字圩、终字圩。十一啚,业字圩。十二啚,顺字圩、令字圩。十三啚,业字圩初圩、生字圩荣圩。十四啚。美字圩,所字圩。

十六都区圩三十五,销啚二。一啚,受字圩宙字圩,而字圩东受字圩。二啚,销知字圩、外字圩。三啚,夫字圩、下字圩、正字圩、睦字圩。四啚,从字圩以字圩、止字圩、登圩。五啚,销随字圩、妇字圩、唱字圩。六啚,言字思圩,和字。七啚,贵字圩、殊字圩。八啚,仕字圩,称字圩,职字圩。九啚,卑字圩、别圩、尊字圩、礼字圩。十啚,贱字圩。十一啚。见圩去圩。

石门乡辖十七都、十八都,十九都,先计三十五里,今共销七里。十七都管里,九十八都管里,九十九都管里十。里名六:六塔、长濠、从信、通贤、上林、含仁、垒石巷、在玉溪镇,崇桐未分界。吴越时垒石为门,故名。南张村、西锦村、良墟村、何墓村、墅头村、唐匠村、北道村、马头村、河台村、萧庄村、道村、寒村。

十七都区圩三十七,销啚三。一啚,儿字圩,伯字圩,姑字圩。二啚,规字圩、分字圩、南仁字圩。三啚,仪字圩,叔,字圩。四啚,子字圩、犹字圩、同字圩、北字圩。五啚,销仪字圩、母字圩。六啚,兄字圩,交字圩,弟字圩。七啚,谓字圩、写圩、湮字圩、投字圩、友字圩、西友字圩。八啚,怀字圩切,字圩。九啚,销北仁北仁字圩。十啚。销入字圩、奉字圩、诸字圩、磨字圩。十一啚。气字圩、连字圩、枝字圩。十二啚。慈圩训字圩。

十八都区圩二十四,销啚一。一啚、造字圩南造字圩,北造字圩。二啚、义染、节、廉四字圩。三啚、信字圩、静字圩、颠字圩。四啚、离字圩。五啚、匪字圩,动字圩。六啚、沛字圩。七啚、制字圩、侧字圩、隐字圩。八啚、销贤圩字圩。九啚、心字圩、逸字圩、情字圩。十啚。次字圩,颠字圩。

十九都区圩五十一,销啚三。一啚,销,璩字圩。二啚、移坚意操,雅好六字圩。三啚、盘字圩、观字圩、落字圩。四啚、字字圩,满字圩。五啚、郁字圩、楼字圩、殿字圩。六啚、图字圩、华字圩、京字圩、惊字圩。七啚、爵字圩、持字,逐字圩、自圩。八啚、邑字圩、都字圩、背字圩、西背字圩、西字圩、糜字圩。九啚、面圩、宫圩、印字圩、浮字圩、兽圩、丙字圩。十啚、物字圩,舍字圩。十一啚、画彩仙灵四字圩。十二啚。销神字圩、字圩字圩、疲字圩。十三啚。销东诗字圩、夏圩、璧大字圩。论曰:子舆氏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谓在。德不在险耳。若所辖地圩图,观风者于斯考绩,岂不重哉?兹所存图里,似减于昔,然均田均役,良法之中,美意寓焉,是以君子不病其更张也。

城濠

王公设险,所以捍外卫内,非侈观美也,而风气之聚,一邑之繁富凋瘵准焉。然不高城湥池,乌足固吾圉,不与无城无池等耶?故邑有城,城有濠,实一方之锁钥。

志城濠:徐原攺。

石门县旧无城,元顺帝三十六年,御伪吴张士诚,始兴筑。洪武十九年,倭寇海盐,徙城乍浦。天顺间,工令舆立四门为障。嘉靖三十四年,倭入寇,蔡令本端奉王中丞忬檄,度地甃筑。明年正月初七日,倭党徐海觇城未完,拥众数万,突入摽掠,蔡令坐谴去。阅五月城完,城凡七里余三十步,高二丈七尺阔一丈,城门水旱各五。三十九年,刘令宗武再建城楼四,南北瓮城各一座,添筑箭台三十,敌台三,濠周于城。国朝顺治十五年,李令震奉檄,并堞合雉,培高益坚,民获安堵焉。敌台叁座,二座在南门外包角堰桥南,一座在北门外北三里桥南,今皆废。烽火楼叁座。一在松老桥,一在包角堰,西在羔羊里。

山川

禾郡濒海有山,万峰高插,北接太湖,涵纳三江,旱则资蓄,溢则资泄,田畴赖之。石邑故无名山,惟西北含山一杫相属,余皆培𪣻耳。旧志云:弥漫平远,中有突而拳者,非山而何?水自天目发源,由塘楼汇而北来,语溪、玉湾,实钟其秀。昔人谓南枕皋亭,北通震泽,左玉湾,右金鹅,邑之胜槪,具于斯矣。

志山川:

龟山。在沙渚塘东三十里,其形如龟,故名。顺治甲,同里人马启元、胡棻建真武宫。

陈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高十三丈,周回一里。昔陈氏居此,积土成山,因名。沈廉访安葬于此。

含山,一名涵山。在县西北三十六里。山上有寺,寺前有七级浮图,远可望吴兴、马鞍、大雷、小雷诸山。外有龙潭,五河经本出其下。张元之山墟名云:震泽东望,苍然茭苇烟蔚中,高邱卓然者,指此也。又旧志云:山介两州,故名含。又四水涵之,亦曰涵。邑人沈宏诗:览胜招携上碧岑,更凭虚阁散幽襟。步凌七级开香界,语彻三生见佛心。晴且倚栏天目近,春风拂袖翠微湥。游朋借拟东山兴,对酒清歌有白云。邑令杜森诗:两州孤屿何潺湲,高望长空碧暮天。波撼三吴通壤地,风连七邑薄云天。荒台落日含秋色,断水菰蒲续暝烟。极目山河愁蔀屋,几家妇子未逢年。邑人沈宁奉和原韵:含山翠远碧潺湲,秋杪登临叹力田。我已不堪频罪岁,君今何计可回天。斜阳树带寒鸦影,隔岸舟横野渡烟。对此箫条忧转切,何时重得庆逢年。邑人吴中姬诗:清秋无地。不幽寻:才过龙潭又入林。野树赪容分客辞,村花香韵供愁吟。孤屿疏霭千溪晚,七级层云半日阴。带酒归求霜径滑,泉声吹冷透衣襟。邑人徐矿诗:秋风来东南,秋水自西北。耕荡天地清,浩浩有幽谷。仰首傲白云,俯躬问麋鹿。长吟叶乱飞,天外雁声独。暮山秋气归,万物同一宿。邑人陈世培游山诗:浮图直上与云齐,钟磬遥闻隔水西。山径草湥飞乳雀,石桥人过转黄鹂。苇茭自向空潭长,湘竹依然落照低。坐对五河新涨后,一僧伴我渡横溪。

文璧山。在泮池东。正德中,李尉滋运土成之。嘉靖中,吕纳言希周建浮图于右,学役徐珊侵。其东北隅,卜楼居焉。万历己亥,陈令允坚厘正故址。仪部黄汝宁记曰:崇于檇李称名邑,绾带而游学宫者,多彬彬藻文之士。学宫之东南偏不下数十武,有魁父之邱,曰文壁山,创自国初,迄于武庙,载在邑乘。嘉靖间,纳言吕公益广崇之,修竹嘉木,扶疏掩映,郁乎郁郁。而胶序之。观而役人徐珊。名辄以狐鼠营窟其中,日侵月削,割东北之隅以为层楼复屋,未堙之迹仅完,西南邑诸生,无不蒿日扼腕者。故当呜于前邑侯王公、司宪蔡公檄治之,不竟,侵据如故。会长洲陈侯下车,兴益除损,与士民更始。诸生抱前愤,发其事以闻,侯为之慨然太息,曰:嗟乎!儒不胜奸至是哉!夫蠹食书,蟊食稼,不能恢邱文学之绪耀于光明,奈何使夫子之宫墙,诸儒生冠带之地,而一细人得为蠹为蟊以为?营窟则安,所贵令。于是乎赫然震怒,与博士武义陈公率诸子弟登山览胜。按故址而讨之,撤庐毁室,累土以封,一丘之山,岿然而映于修竹嘉树之间者,令如旧观,而止奸人之窟,还为文囿。诸生相与徜徉瞻眺其上,咸咨嗟叹息,以为幸甚斯文而徼宠于陈父诸弟子,式恢欲坠之业,图书奎壁,于是焉在,何得无文以垂不朽?而不佞适以使过语溪,博士陈公不以不佞不文,率诸生登舟相劳。属为记。汝亨谢不敏,既读其所次第,作而叹曰:呜呼!道宏文,文宏世,隆则隆,污则污,岂非以人哉而迂!儒胶于道德之旨?谓三代学校之设其艺,礼乐谢御书数其伦,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其教诗书。易春秋安所事?假灵于天苞司□。于地符章句小生,谓是雕虫篆刻之技,足喷风薄云有余,此瑰然抔土者,不啻弁髦。庸讵知夫天文地理、人事之纪,精气相荡,幻即大块幻也,不即一抔之土,一微之尘,其于废兴消长之数,若影传形,声传响,不爽。是山之岿然而峙东南陲者,岂其为傲游啸咏览观之具,固官师所为崇之,士储灵而士所自践也。士而还其所自践,则士贵聚于斯,歌诵于斯,而乃得,相与陈艺明伦,禀先王之教,为四民首则道尊。数十年之蟊蠹,一朝而除之,冈陵如眸,山川不毁,而以翼士,而以扶教,则法行。由初□之为招绪,由后规之为开美。一物而五善备。陈侯者雍容而修宓子之政,君子爱人,小人易使。博士先生,群二三冠带之土,托兹山之胜,执经陈俎,起于人文。兹山虽小,不可谓非鲁凫邹峄,河文洛诵之符,檇李之士,崇为冠冕,则陈侯所以邱人雅化,顾不讵哉!学博赵贤左修文璧塔记:语溪学宫前为泮池,池东偏为文璧山,山上有塔。昔乡绅吕公希周创三塔,坤、离、巽鼎峙,顷之,其二圯,独巽位岿然鲁灵光,则此塔是巳。往时几与其二同圯,一厄也。巳山址半侵于学役徐珊,前掌故,率诸弟子龂龂争之,而始克复,又一厄也。尔时责珊修塔赎厥辜,乃珊削木惟为伪顶,不数年,糜朽尽,厄未巳也。余心戚焉,愿捐俸葺治。邑长老弟子因稍协助,遂以铁易木,其余冶冶鲸音阁顶,两顶相望,其坚刚非昔比,谅不速杇。按天文志:东辟二星,主文籍,天下图书之府。今泮池东上,应壁宿浮图,矗矗宫墙外,朝夕与钟声相映发,厄久而亨,意者文运其有光乎?学博陈锅有文璧穿云诗:御儿城西山照屋,御儿城东云满谷。笔峰峭绝千紫霄,泻影寒潭漾清縠。忽看五彩出尊经,三礼赋奏中书庭。江南行箭旧似许,髦士今来复。楚楚。长风吹动雁行群,写契青天看霞举。朱令润有文峰鼎峙诗:鲁宫多胜槪,巍塔鼎形分。远眺三台象,高悬列宿文。顶光摇水日,笔势写空云。岁岁青霄客,题名上雁群。令桂森登文璧山,赠管学博:天开峰一秀,多士会风云。砥柱中流见,凌霄与汉分。近黉通斗气,立马赋星文。八代于今起,瞻君泰岳群。

桂山。在明伦堂后,高五丈余。旧多桂树,故名。万历巳酉,靳令一派建魁星亭于上,有桂山聚秀。诗采藻章缝集,兹天夙有灵。名高宝家树,瑞应月中馨。堞抱吴云白,天开越嶂青。秋风正花发,鹏翮起南溟。学博管凤来咏桂山诗:何日淮南树,芳香俎豆间。文峰回夕照,金粟满秋山。月窟移堪近,丹梯步欲攀。由来成一篑,吾道未为艰。邑人沈雷春日登桂山:登临极目望中空,携手凭虚若御风。圣城只今方点绿,泮林何处不飞红。遥思原道推韩正,近企宗文属管雄。此际巍然星斗接,天根欲蹑许谁同。

天中山。在福严禅院后,高二丈许,竹木蓊蔚,有亭独峙,可恣远览。邑人沈昌垣诗。翠微隐隐白云封,一点烟霞透碧空。驾起神鳌凌斗畔,飞来灵鹫落天中。溪流宛转千乘院,起轴盘回五社宫。几度登临观胜槩,十三泾水下梧桐。

运河。自仁和、德清东北流入县界,北流十八里,经玉溪,东流三十八里,入秀水界,东北抵京口。闸文献通考载,崇德后晋时有运河,即此。嘉靖中,筑城。亘运河,东,自小南门而东门,而北门,城外别开一河,以通曹运。

语溪。在县东南一里。旧名御儿中泾,俗名沙渚塘。运河水由此东流二十里,入桐乡界,又东流三十里。通嘉兴南谷湖,吴越时楼兵于此。昔人有语溪赋云:市曰义和,古之御儿。州曰崇德,今之语溪境接吴越。道达京畿君。湖之东,镇浙之西。泽通运漕,陆走轮蹄。昔子男邦,文恬武熙。今开州治,民繁而滋。阛阓星列,楼观云齐。运河一带,彩鹢交飞,南北二桥,横跨虹霓。其地产也,山川秀丽,土壤膏肥,桑绿宜蚕,茧自官丝。夏麦芃芃,秋谷离离,四时之果,千乘之梨。其风俗也,鲁泮文雅,义塾礼仪武城弦诵,洙泗书诗。衣冠翠止,商贾骈斯。农耕而食女织而衣。其人物也,钟灵产瑞,毓秀孕奇。福王忠定,世寄安危。状元沈晦,文耀璧奎。台省八座,椿桂五枝。子明曹监,先哲成规;潜庵理学,后进蓍龟。绣衣献替朝廷,羽仪翰苑,诏敕文章阶梯。清廉郡守,道德宾师。乔梓联芳,棠棣交辉。子侄金紫,云□门楣。声名文物,四海远驰。咏之以楮,传之无期。徐凝语儿见月诗:几处天边见新月,经过萆市忆西施。娟娟水宿初三夜,曾伴愁蛾到语儿。黄余语溪闵雨:墙头五雨摇空飞,船头百丈牵何迟。数篙塘水清,可涉,故乡千里归。何时又塘中。龙骨高数层,龟拆田中纵复横。青裙箬笠倚车卧,但有空车无水声。王稚语溪吊古:扁舟已载西施去,此地空留笑语名。夜夜月从沙逋照,年年花傍野塘生。云湥笠泽人何处,鹿走姑苏恨未平,惟有渔歌犹古调。蓑烟雨王湖情吴本泰语溪舟中:御儿城外泥征愁,风雨桃花冷似秋。无限春波无限恨,送将舴艋到杭州。又之语溪遇雨:水泛桃花问渡回,重呼白舫又黄梅。行云惯作冲𬳳雨,莫为高唐赋客来。四明屠隆题语溪渔棹浩瀁语儿港,峰峦写烟状,冷风含疏树,落日生轻浪,高霞照水空,渔舟坐天上。直指王元曦。语溪道中有感:孤臣千里逐长征,风雨潇葏又一程。独有老人愁不寐,蓬窗疾苦话三更。又畚锸丁丁满荻洲,为修塘路好牵舟。绣衣未必楼船坐,寄语民间莫筑愁。郭濬为语溪辨讹二者:轻裘结束木兰舟,乌散弓藏岂流游。瘴海无波终不返,苧苏有梦总含愁。名随故相身俱隐,恨逐金滩水自流。惟有鸳湖祠庙在,御溪东下暮烟遒。去国幡然片□轻,海天烟月缔鸥盟。美人自逐鸱彝尽,故事空传泛宅行。可是女阳称越绝,更讹儿产说金生。湥宫未入先怀子,安得君王。顾倾。

邑人郭演语溪夜归,云帆入静夜术。水客整沙归浦,暗不开天风。箫瑟零露下秋裳。方舟俱载湿,寒蛩远岸回。微火林中出。札札弄机女呜螀。催一匹顾。我尘坌。子寝兴不安室,徂川忽巳移,深情托。蓬华梧梧片叶惊,茫然付叹息。邑人陆文霦北。游怀语:溪乡□极目落霞边,一叶扁舟万里天漠漠长空飞。鸟侵。萧萧白草朔云连。酒旗影,动垂杨岸。渔网寒收古渡烟。向夕蓬窗灯,黯淡语溪入梦若为牵。邑人祝文彦语溪春泛南溪濊濊。多罛网。载酒寻春,徐荡浆莺啼柳岸。日初晴满眼挑花不给赏,水涨。渔天拍小桥,人在舟中如大上行行曲。曲绕孤村,茅屋三三或两两。此游远近,莫计程,但有芳林我即住,相呼。且莫转船归斜日。山头还一丈。邑人陈世培前题。清和畅乎畴嘉,阴结啼鸟。微风漪流湍。方舟荡春晓,萦彼川上路纡林玩,回绕鸠羽。拂柔柔。浮阳漾芳沼,麦秀浥露繁青,畦滋,新草黄。鹂吟高柯,停桡恣幽计。抗尘企兰亭,流觞间。行潦修褉贵,乘时白发岂不早。

王湾。在县北十八里。运河水北流东折,其形如带,故名。

清池。在城西二里,背有龙潜于此,其水澄列,潦历旱如故。右偏竹木幽雅,方伯劳公墓在焉,外姚烈妇碑植其上。邑人沈甲秀清池月下对菊:为爱清晖好,移尊坐月中。光浮池畔色,香送席间风。夜静蛩消寂,天高雁破空。独怜无靖节,幽兴与谁同。

杜山泉。在桂山西北隅,向有水道,通东域河,今塞淤待濬。忽康熙壬子冬,清流涓涓,自窦山挹之颇甘。管学博甃之以石,冬夏不竭。

含山泉。在山麓下,滃然以清,绝以安平、白沙诸水,虽旱潦不盈涸,取之者往来相属云。

河梁

三吴泽国,石邑介其中。有塘以行水,泾以均水,塍以御水,溩以储水,堰以障水,一邑之水利备矣。塘即运河,其支流火泾、塍、溩、堰不胜数,皆可考焉。水利之政,先治支流,疏之濬之,无使淤塞,徒杠舆梁,以通往来,此留意民瘼者之贵矣。

志河梁:

隋大业六年,诏开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穿河入百里,广十余丈,拟通龙舟,巡会稽。唐白居易诗云: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即今运河是也。

吴越王镠募卒通河撩浅。募卒通南北河,号曰撩浅,河底铺石犹存。

宋熙丰间,崇德长官主管运河堤岸。时置农田水利使于浙西,濬河渠,固防岸,通亩浍,故崇德长官以主管运河堤岸系衔。

绍定间,楼令演濬县前河过运河。县前河东达运河,西至陆家湾,湮塞既久,演役众力开濬以通舟楫。

明永乐三年,命赵通政居任督修塘岸。时赵临县率治农主簿其福督民修筑塘岸,上种榆柳固之,总十二乡二十九区,计田七百五十围,皆赖以济。

宣德五年,周尚书忱巡抚江南,檄筑塘岸,通漕运。自南津至塘楼,达杭州桥道,来接奏开路设桥,以济不通。

景泰八年,郁令纶濬运河湮浅。时运河自石门至大漠,多湮浅,纶率众才横绳渡,濬深四十里诗。

成化三年,何参政宜分守浙西,大兴水利。时何发策,询诸生,备开事宜,行府县委官疏濬河泾,修筑圩岸。

正德十一年,洪令异开天长河。在千乘乡,原有荒土一区,古吴越也兵之所,俗称天长路。旱涝积荒,税累一县赔纳。异询得之,开为十字河,通沙木等泾,东西七八里,南北五六里,广五丈余,灌田四千余亩,编籍开耕,三年成熟起科,补纳荒粮。民感其惠,称为洪河。

嘉靖二十六年,赵郡守瀛濬治运河,筑语儿土塘。

嘉靖三十九年,刘令宗武大濬城河。

万历元年,蔡令贵易濬运河。自彭河桥至羔羊,凡二十里。

万历十七年,方郡判玘董治运河。

万历三十八年,靳令一泒大濬城河。石门湾。城河湮浅,稍旱辄涸,兹特大加疏治。石门湾潆回如带,日久渐壅,豪右踞之。靳令申详濬辟,仍筑罗星,以固风气。

万历三十九年,靳令一泒开各区洪河。

国朝康熙六年,刘令允楷偕季丞芷人濬运河。自松老桥至玉溪镇,约三十余里,计六千一百七十丈零,分为六叚,每叚配以啚里漕艘,无碍田亩赖以沃灌。庠生夏方昊董其事。有濬河纪略。

塘之左,自西南而北。泾凡十八。风树泾、南阳泾、朱巷泾、吴陵泾、县学泾、语儿泾、张泾、茅家泾、排头泾、石人泾、瓜塔泾、沙木泾、李庄泾、福严泾、徐家泾、黄降泾、游屯泾、毛家泾。

塘之右,自西南而北。泾凡十五。南界泾、包角泾、周门泾、双排泾、斗门泾、新桥泾、褚家泾、上莫泾、秋家泾、羔羊泾、同门泾、士林泾、邵家泾、陆家泾、施家泾。

塘之南,自西而东。泾凡五。陈家泾、西罗泾、钱林泾、曹师泾、车口泾。

塘之北,自西而东。泾凡三。石门泾、长濠泾、五河泾。

浜河:附。

一都区凡十七,西二都区凡三,东二都区凡八,三都区凡十,四都区凡八,西九都区凡十七,九都区凡十七。十都区凡十一,十一都区凡十八,十三都区凡二十。十二都区凡十一,十四都区凡二十二。十五都,区凡十七,十七都区凡十。十六都,区凡十一,十八都区凡十。三十九都区凡十三。

包角堰、在县南一里。久废,蔡令贵易复之,陈方伯善为记。羔羊堰、在县北九里。石门堰。在县北十八里。

横跨于塘者,桥凡十一。松老桥、宏治中,徐华建。隆庆初,朱令润重建。彭河桥、万历巳酉,靳令重建,祝守道傍置转塘。大德新桥、宣德间,沈璘建。包角堰桥、俗呼南三里桥,康熙六年,邑人夏方昊督建。南高桥、一在驿南,今废。在驿。今名司马高桥崇正身间重建。青阳桥、在青阳门外,顺治初,许汝阳增修西。迎恩桥、在朔义门外。隆庆初建,圯,后,崇正间重建。玉溪南高桥、嘉靖间建。东高桥、成化十三年,钱浩建。顺治癸巳,浩孙允祉倡首重建。桥南濬一小河。浩孙思孝偕侄懋新筑桥所,濬河上以济。今呼河曰钱家浜,桥曰钱家桥云。钱店渡桥、在玉溪东十里,嘉靖间建,今废。

直亘于塘者,桥凡十。丁家桥、宏治中重建。吴桥、俗呼虹桥,宏治中重建。傍有憩𣂐亭,今废。何家桥、宏治中,王璋重建。北三里桥、天顺间建。嘉靖吕纳言希周议筑堰桥南,攺运河,从松老桥东北偏经此桥而出,故特高之。后不果,乃于桥北筑分水墩,以砥中流。万历中,旧令蔡贵易,总浙宪僧如彩,以桥双不便行者,其呈攺建。六里桥、正统初,沈斌建。沈匠桥、宏治间,沈华重建。羔羊桥、隆庆初,朱令渊重建。同门桥、正德间,徐方建。士林桥、万历间修。施家堰桥、俗呼油车桥,万历间,僧真恩攺建。玉湾堰桥洪熙初,重建。

县市:桥凡十三。宣化桥、俗呼县桥,在县治前。望京桥、俗呼圣堂桥,在县东六十步,绍定间建。义济桥、俗呼中桥,在县东六十步,元吴英建。万岁桥在县东。百步唐尉迟敬德建。宋嘉定中,徐令起宗重建。西所毁,靳令一派重修。太平桥、俗呼平桥。在万岁桥南五十余步,正统中,焦令宽重建。崇义桥、在学东,叶𬬮建,有碑记。日晖桥、万历间修。永安桥、俗呼北桥,在县东北二百步。绍兴初建。正德中,洪令异修。万历间圯,修者低其柱数尺。今康熙十年,森重建,邑绅曹广易以巨石四。城隍庙桥、在庙前,成化间重建。广济桥、在崇福寺前,宋建。薰仁桥、在薰仁门外,旧以木,屡圯,隆庆初,朱令润易以石。河间桓桥、在素商门外,天顺间重建。北吊桥、在朔义门外,万历中重修。

语儿乡:桥凡十八。语溪桥、在县南东岸三百步,宝庆间建。斜桥、在广福寺西。进龙桥、今圯,架木以便行者。郁家桥、正德间重建。通济桥、宝庆间建。东兴桥、宝庆初建,今康熙间重建。太平桥、康熙五年重修。迎春桥、宏治初,宋鉴重建。石庄桥、成化中重建。九里塘桥、正德中重建。沙渚坊桥、至正年间建。东阳桥、正德中重修。扶驾桥、宋康王南渡至此,故名。嘉靖间重建。渡圣桥、与扶驾桥同建。催驾桥、同上建王过此桥,康王南渡,金兵追之,土人曰:已过此矣。下马辇桥、康王下马于此,故名。会曹庙桥。在庙前。

南津乡:桥凡八。登云桥、在包角堰。万历间,蔡令贵易建。康熙十年,沈士龙捐资重建。百岁桥、绍兴初建。成化中,里民姚恩募众重建。滕家桥、宏治中建。千金桥、宏治中建。涵春桥、嘉靖中,蔡令本端建。便民桥、嘉靖初,沈牧建。庆丰桥、在社稷坛东南,正德间,洪令异建。李团桥、大德初建。康熙址年,沈士龙重修。

崇德乡:桥凡十五。义禾亭桥、宏治间重建。德芳桥、俞荣建。康熙十年,沈士龙重建。田家桥、宏治中建。常乐桥、康熙十一年,沈士龙重建。西成桥、宋建。存耕桥、永乐中建,宏治中重修。观德桥、宋建。孝义桥、宣德间建。崇义桥、正德间重建。齐乡桥、正统中,卫季源修。里仁桥、天顺初修。太子堂桥、宋康王南渡,过此,因名。顺济桥、报先桥、嘉泰间,徐公权、公范建。正德间。朱家桥、在东九都。

千乘乡:桥凡二十六。乌鸦桥、至正初建。上蔡板桥、竹桥、洗粉桥、织纱桥、陈麻皮桥、匠人桥、行驾桥、在十一都,康王南渡经此,故名。青石桥、宣德中建,万历中重建。福严亭桥、有石亭,故名,今废。三家桥、宏治间建,万历中修。永兴桥、宏治中,徐方建。五社桥、宝祐初,钟琳建。蒋观桥、万魁桥、旧以木,屡圯,正德中,蔡盘易以石。旧石万桂桥,万历间,蔡志道重建,易今名。俗呼蔡家桥。黄颜桥、洪河桥、正德中,洪令巽开天长河,故名。南蔡桥、在蔡学士辟宅南,故名。东蔡桥、在蔡漕台开宅东,故名。太平桥、范江重建,曾孙肇主修。胭脂桥、皇祐初建,景泰中重修。荣胜桥、宏治间,姚鸾重修。黄降桥、宏治间,钟瑍重建。贴公桥、新桥、游屯桥、俗呼牛墩桥,泰定初建。增慧桥、宝祐初建。

积善乡:桥凡二十四。大虹桥、宣德初建。大沐桥、景泰间建。南阳桥、景泰初建。万季桥、跨长虹大溪,永乐中建。登云桥、马鸣庙前跨寿溪。步云桥、在存字圩。龙吟桥、中字圩。虎啸桥、上字圩。太平桥、别字圩。乡官桥、跨大有河。青龙、高桥、跨长虹大溪。大善桥、和字圩。古社桥、睦字圩。丹凤桥、益,字圩。惠道桥、天顺中建。清河桥永乐中建。东陈桥、宣德中建。金梁桥、在祇园寺前。洲钱市桥、一在祗园寺东,在中塔庙东。石灰桥、在洲钱市,永乐初建。北道桥、宣德中建。右有吴氏墓,相传自汉历今。众字桥、天顺间建。徐湖桥、永乐中建。泗水桥在郜村。

石门乡:桥凡二十六。木场桥、在镇后,天顺中建。马家桥、在镇后,天顺初建。长濠桥、俗呼牛桥,在长濠里。通济桥、俗呼八字桥。右有张氏墓。曹家桥、在长濠里。观音桥、在西锦村。张家桥一在南张村,在西锦村。乔柳桥、在南张村。坟桥、在张学士伯淳墓北,故名。旁有浜,达西南隅,呼学士转水河。朱公桥、在南张村。蔡公桥、东桥、在施家堰内,万历间,施嵩重修。亭子桥、荣贵桥、大右桥、宏治中建。小石桥、在十八都。五河泾桥、正德中建。度舜桥、仰虞桥、在五河泾。皋陶桥、谈家桥、在五河泾。庄桥、在褚氏坟东。沈家桥、在南庄村。宝带桥、俗呼打纸桥。北有倪氏墓。孟河桥、在倪墓左,遗址犹存。孝义桥。正统中,杨簿经重建。

渡:附。

南津渡、在南三里。北门渡、在朔义门外。六里渡、在六里铺。羔羊渡、在县北九里。福业渡。在羔羊渡北,旧有观音堂。南沈渡、在福严渡北。太公渡、在县北十五里。石门渡、在县北十九里。钱店渡、在玉溪镇东十里,桥圯。

井:附。

冰清、玉洁井、在县治内甬道江,今废。四眼井、四眼井、在县西北。观风亭井、在县治东南。南义井、在南门外。北义井、在北门外,一名玉泉义井。东义井、在义济桥东岸。西义井、在城隍庙前。资福井、在资福寺,前,有石亭。甘露井、在甘露禅院前。性宗濬有石亭。汇秀井、在北三里桥,北有石亭。羔羊井、在县北十里,有石亭。南沈渡井、有石亭,上建张禄五神祠。石门井、在蔡烈妇祠前。石门南井、在彰宪亭南,僧真恩濬,有石亭。南张井。在萧王庙前,有石亭。

乡都市镇,周礼经野之义也。古酂有长鄙有师。乡遂有大夫,掌厥教令,以岁时登夫农,核众寡而察美恶。今者制虽不同,然不易俗而治。虽兹石邑,画地辨方,星罗商授么,旅受馆,士食旧德,农服先畴,各得其所焉。

志市镇:

义和市、原为镇,在县北。百五十步,即县后通衢,至河,尽今为县治、语儿、在县东南隅,隔运河。百步,即今南高桥市东沙渚塘。

石门市、在县北二十里。民物阜蕃,贸易尤甚。唐有石门驿。宋置瞻军库,辨榷酒务。黄勉斋干常监酒于此。元有巡检司,明分,东属桐乡,西属崇德。

州钱市、在县西北二十。其地周回皆水,形如钱市,故名。宋大夫避地来寓者。殆二十家。建炎中,宗室赵公名下求,子庆公名善应,寓逾丞相汝愚于寺桥南之民舍。绍熙中,令袜扁其里曰生贤。庆公诗翰光妙、师德、吕正巳等六七人,迭主诗盟,即祇园精舍为盍簪之所。故诗人沈文伯有翠坐忆洲钱之句。

何如教邑庠生夏方昊仝校次。

祝文彦。

石门县志卷之一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