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于如此地观心实修,那么,我们所修的“法”,也就真会成为对治烦恼的工具了;而若所修之法,真已成了对治烦恼的工具,那么,我们也就是真正能够“自观其心”了。
《珍珠之鬘》第十八则
顶礼诸位胜妙上师!
大宝上师医王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应诸位邀请,为向大家奉献一些教法,所以就以下内容,略作开示:
对于修为真纯正法的行者而言,他们应该了解到:一切世间的事物,(它们对于大家的修行,)从根本上讲,其实绝对都是无所助益的。
有关这层道理,如经中有偈亦云:
借由观此世间迷谬相,
则见诸作无义唯苦因;
若思何者亦不见其利,
是则当常熟修观自心。
借由远观这世间诸多的迷谬现象,
我们就会发现:
一切的作为,
实际上都是没什么真正意义的,
(而从更长远一点儿来看,)
这些所谓的“作为”,
其实都不过只是(形成未来)痛苦的根因罢了;
假如无论思维什么事物
也都见不到真正利益的话,
那么,
我们就应该经常地熟修
“反观自心”了。
正因为是这样,所以,现在这个时候,我们心中应该经常这样思考一番:假如我们远远地静观那世间的事物,这时,我们就会发现:一切的作为,其实都是没有什么真正意义的。
要知道,无论我们曾经拥有多少的田地庄园,最后也都要撒手而去。基于这种原因,所以,为了田地庄园而辛苦地劳作努力,实在毫无意义。
◆ 要知道,一切世间的事务,也都只是些不合正法的“非法之行”罢了:白天的时候,那些世俗之人,他们不得不为了烦琐的事务而奔波忙碌着,一整天所有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忙忙乱乱的状态中度过的;而在早晚期间,他们又是在想吃想喝,又在不停地为了肚皮而图谋计议着,因此,这些人一天到晚根本没有修习正法的机会,(所以,就算他们获得了暇满人身,)也终归是劳苦而无义的。
◆ 有些世俗之人,他们由于担心今生不能过上美满的生活,于是,便更是不顾是非取舍,情不自禁、汲汲营营地造做着各种恶行恶语,所以,这些人也只是走进了无尽的痛楚,而不能自拔罢了;他们所作的罪恶,不但会造成今生的苦难,而且,更会在来生后世生在恶趣之中,因此更是纯苦而无乐,徒劳而无义。
◆ 假如从三毒方面进行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有些世俗之人,他们情不自禁、汲汲营营地生发着内外两种贪著,并不顾廉耻地一心成办着这些贪著的想法,致使他们今生的存在,心态变得像做生意一样,(斤斤计较于一些暂时的得失,)因而,舍生之后,由此悭贪之业,又会生在饿鬼道中,所以,终归是痛苦而无义的。
◆ 同时,又有些世俗人,由于嗔恚的缘故,整天气气呼呼的,暂且不必讲到来世,就算是今生,心情也照样焦灼不安,所以真是苦不堪言;而在来生后世,由此所积嗔恚的恶业,又会使他们生在地狱道中,所以,终归是痛苦而无义的。
◆ 又有些世俗人,由于愚痴的缘故而不辩善恶,因此,胡作非为而不了解善恶的真相,他们虽在貌似伶伶俐俐地作着蒙骗欺诈等事,但实际上,这类人所做的,不过是些不具长久计议的、短视的小聪明的愚蠢行为罢了。对于今生暂时的利益,因为这些人从没心满意足的时候,所以,他们其实是没有瞬息刹那的闲暇,(来思维修习正法,)故而是痛苦而无义的;而就他们的后世来说,因为不认识善恶果报(胡作非为),因而也必将生在旁生道中,所以,终归是痛苦而无义的。
鉴于以上的分析,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一切世间的事务,不但都无义利,而更不幸的是,它更会形成未来痛苦的根因,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考虑,我们也都找不到世间俗事的真正益处,因而,你们这些聪明人啊,应该对此好好思考一番呀!
等到死到临头的那一天,无论是什么,也都是爱莫能助的。当我们要离开娇宠爱怜的子孙,撒手远离田地庄园等一切所爱之物,而踽踽上路的那一刻,就算我们有着再重要的事情,恐怕也都不能再说得出一句话,不能再看得见一个人,甚至是不能再思考任何一样东西了。
有关这层道理,如经论中有偈亦云:
死时纵观何者亦无益。
当死到临头的时候,
无论我们观待什么也都无所益利。
那么,究竟又该如何呢?
子等纵何亦无益利故,
故当恒常观心作熟修。
(在死到临头的时候,)
由于子女(等等)纵是何者
也不会带给我们真正的利益,
因而,我们应该恒常不断地
熟修“自观其心”呀!
(正如经论中所讲的那样,)假如我们细致地观察了自心,才是有益而安乐的。
那么,怎样的“观心”,才是较好的观察方式呢?
◆ 通过积累作为“因”的福德资粮,而来反观作为“果”的智慧资粮,自然是所谓的“观心”;
◆ 信解“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要义,也是所谓的“观心”;
◆ 在禅定专修的“禅定位”中,先将一切外显的现象,都确断为“心”[心的幻变];之后,再借助于观察自心,我们就会发现,此“心”其实既不成其为某种形状,也不成其为某种颜色,而是远离一切认知的,因此,他也就是远离一切“是非”(等二元对立)之边,以及远离一切有为戏论的了,也就是说,此“心”本是在本源自处本自开解着的(而并没什么束缚着他)。假如我们未让此“心”进入任何的方面,(而无所缘对,)也就是“禅定位的观心”了。这里所谓的“观心”,其实就是指(观察心性的)本元实相;
◆ 在日常行事的“后得位”中,假如将一切外显的现象,都将它们修习成“犹如梦幻”一般,要知道,这其实也是一种“观心”呀!
由以上种种观之,我们自应经常练习上述的“观心”方法,并要将这种“观心”,熟修成一种习惯。借助于如此地观心实修,那么,我们所修的“法”,也就真会成为对治烦恼的工具了;而若所修之法,真已成了对治烦恼的工具,那么,我们也就是真正能够“自观其心”了。
有关这层道理,如教法中有偈亦云:
以烦恼故乱其心,
而陷无知泥沼中。
由于烦恼的缘故,
所以才搅乱了自心,
从而我们才又堕落到了“无知”的烂泥沼中。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一定要使所修之“法”,真正成为对治烦恼的工具呀!要知道,这是极其重要的啊!
◆ 另外,假如能够进行上等的实修,那么,我们则可即生获证“无死的深义”;
◆ 假如能够进行中等的实修,那么,我们则可抓住修行的要道;
◆ 就算能进行最一般的实修,那么,我们也可避免生在恶趣之中。
基于上述缘故,因而,在实修方面努力精进,这又是极其重要的啊!
“精进实修”之所以重要,这是因为,倘若未经实修,而能使人从各种纷飞的贪欲中反转心意,这其实是很少见的;假如我们未能从搅扰身心的贪欲心态之中转变思想,那么,等到大限来临的时候,我们自己除了悲惨地死去之外,恐怕绝对是得不到任何解脱的喔!基于这种缘故,因此,我们才说“实修”,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反复地实修,可以使我们胜伏“外显的现象”;借此胜伏之力,我们心中所有执实的情结,也都将会在本元自处,自然地开解了。由于这种原因,所以,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实修”,其实真的是极其重要的呀!
既然“实修”是如此的重要,那么,(从究竟意义上来看,)我们所修习的对象,是否真得就有一个实有的“所修之物”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正如经中所说的那样:“无能修者无所修”。
假如我们未曾认定为“是这”、“是那”的“实有的‘所修之物’”,假如我们借此来串习熏修“胜义谛”的话,那么,这种“胜义的实修”,就叫做(真正的)“实修”了。我们应该(认清这种情况,而无依无著地)如此踏实实修呀!
除此之外,别无深法。
——冈波巴大师全集《珍珠之鬘第二辑·珍珠之鬘》第十八则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