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闵公

闵公元年(公元前六六一年)

经 元年春王正月。

传 元年春,不书即位1,乱故也2。

今注

1 不书即位:不将即位典礼记载在竹简上。

2 乱故也:因为鲁国乱,所以不能成礼。

今译

元年,春天,没有记载即位,是因为国内有乱事,不能成礼。

经 齐人救邢。

传 狄人伐邢1,管敬仲2言于齐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3,诸夏亲昵不可弃也4,宴安酖毒不可怀也5。《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6。’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7,请救邢以从简书8。”齐人救邢。

今注

1 邢:在今河北省邢台县西南。

2 管敬仲:管夷吾。

3 戎狄豺狼不可厌也:戎狄等于豺狼,不可能有满足的时候。

4 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诸夏指周所封的各国,他们全是与齐国非常接近,所以不可以抛弃。

5 宴安酖毒不可怀也:酖读音同震。宴安等于是毒药,所以不可怀念。

6 岂不怀归,畏此简书:难道不想回去?就是怕这个竹简上写的字。

7 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就是说共同的灾难要互相帮助。

8 请救邢以从简书:请救邢国的灾难,以表示尊重简书的意思。

今译

狄人侵略邢国,管敬仲对齐桓公说:“戎狄好像是豺狼,不可能令他满足;中国的国家互相亲近,不可以把任何一国抛弃;宴安好像是毒药,不可以怀念。《诗经》说:‘难道不想回去吗?就怕这竹简上的记载哪!’竹简上的记载,就是诸侯各国对于共同的灾难要互相帮助的意思。请援救邢国以表示尊重竹简的记载。”所以齐国人援救邢国。

经 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

传 夏六月,葬庄公,乱故,是以缓1。

今注

1 乱故,是以缓:因为鲁国乱,所以经过十一个月乃葬。

今译

夏天,六月,安葬鲁庄公,因为有乱事,所以延缓了安葬的日期。

经 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

传 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1,请复季友2也,齐侯许之3,使召诸陈,公次于郎4以待之。季子来归,嘉之也5。

今注

1 落姑:齐地。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与平阴县相交接处。

2 请复季友:请齐侯准许使季友回国。

3 齐侯许之:齐侯答应他。

4 公次于郎:郎是近郊的地方。闵公等待在近郊的地方。

5 嘉之也:嘉许他重新回国。

今译

秋天,八月,鲁闵公及齐桓公会盟于落姑,为的是请齐桓公允许季友回鲁国,齐桓公答应了。就派人到陈国去召季友,闵公亲在近郊的地方等待他。经上记载“季子来归”,是嘉许他的意思。

经 冬,齐仲孙来。

传 冬,齐仲孙湫1来省难2。书曰:“仲孙。”亦嘉之也。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3。”公曰4:“若之何而去之5?”对曰:“难不已,将自毙6,君其待之!”公曰:“鲁可取乎?”对曰:“不可。犹秉周礼7,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8。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9,亲有礼,因重固10,间携贰,覆昏乱11,霸王之器也12。”

今注

1 仲孙湫:齐大夫,仲孙是氏,湫是名字。

2 省难:来看视鲁国的祸乱。

3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要不去掉庆父,鲁难没有完结的一天。

4 公曰:指齐桓公说的话。

5 若之何而去之:怎么样能去掉他?

6 难不已,将自毙:鲁国的祸难要不完,庆父将自己倒下。

7 犹秉周礼:他还秉承周国的礼节。

8 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本必定先倒下,而后树枝同树叶就随着躺下。

9 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你务必安定鲁国的祸乱而加以亲善。

10 亲有礼,因重固:亲善犹秉周礼的,利用重而坚固的。

11 间携贰,覆昏乱:使不团结的人能够发生离间而相疑,使昏乱的人能够失败。

12 霸王之器也:这是霸王所用的方法。

今译

冬天,齐国的大夫仲孙湫来看视鲁国的祸乱,经上记载“仲孙”,也是表示嘉许他的意思。仲孙回到齐国说:“不把庆父除掉,鲁国的灾难没有完结的一天。”齐桓公说:“怎样才能去掉他呢?”回答说:“祸难不停止,他将会自己倒下去,你且等待着吧!”齐桓公说:“我们可以占取鲁国吗?”回答说:“不可。鲁国还秉承周的礼法。周的礼法是国家的根本。我听说,一个国家将要灭亡,它的根本必定先倒下,然后枝叶随着倒下。鲁国没有放弃周的礼法,还不能去动摇它。你务必要安定鲁国的祸乱而且亲善于鲁国。亲善于有礼的,成全稳重坚固的,使不团结而相疑的互相离开,使昏乱的失败,这是霸王的方法。”

传 晋侯作二军1,公将上军,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2,毕万为右3,以灭耿4、灭霍5、灭魏6。还,为大子城曲沃7,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士 曰:“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8,先为之极,又焉得立9?不如逃之,无使罪至10,为吴大伯11,不亦可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12。且谚曰:‘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13?’天若祚大子14,其无晋乎!”卜偃15曰:“毕万之后必大16。万,盈数也;魏,大名也17。以是始赏,天启之矣18!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名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众19。”初,毕万筮仕于晋20,遇屯䷂之比䷇21,辛廖22占之曰:“吉。屯固比入23,吉孰大焉24,其必蕃昌25。震为土26,车从马27,足居之28,兄长之29,母覆之30,众归之31,六体不易32,合而能固,安而能杀33,公侯之卦34也。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35。”

今注

1 二军:晋本来是只有一军,见《左传·庄公十六年》。

2 御戎:为公所乘车御者。

3 为右:照例,古者,御以外尚有车右以御敌人。

4 耿:旧姬姓国,在今山西省河津县东南耿乡城。

5 霍:在今山西省霍县西十六里。

6 魏: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北。

7 为大子城曲沃:大音泰。曲沃在今山西省闻喜县。

8 分之都城,而位以卿:曲沃是从前晋国被封的地方,所以称都城;下军等于卿的位子,故曰“位以卿”。

9 先为之极,又焉得立:先使他到了极位,尚安能立为君?

10 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不如逃走,以后就不使得到罪名。

11 吴大伯:大音泰。大伯是周太王嫡子,欲让位而适吴。

12 犹有令名,与其及也:如是有好的声名,胜过留在晋国而引出祸患。

13 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假设我们心中并没有错误,则不必忧患没有国家。

14 祚大子:祚的本义是福,此处作动词用,降福给太子。

15 卜偃:晋占卜大夫。

16 毕万之后必大:因为毕万是毕公高之后,他将来必能发达。

17 魏,大名也:魏等于巍,表示高大之意,所以说他是大名。

18 以是始赏,天启之矣:以魏为封邑,开始赏赐他,这是天所启示的。

19 今名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众:给他一个大名,又从万的盈数,这必使他有众多的拥护者。

20 毕万筮仕于晋:毕万当初占卜到晋国做官的时候。

21 遇屯 之比 :遇见屯卦变到比卦。

22 辛廖:是晋大夫。

23 屯固比入:屯卦表示坚固,比卦表示亲密。

24 吉孰大焉:这是没有再比它吉利的卦。

25 其必蕃昌:他的后人必定很多且很昌盛。

26 震为土:震为长男,变为坤卦,坤是母亲。

27 车从马:震为车,坤为马,震变为坤就等于车从马。

28 足居之:震是足,震动而遇坤,安静之象。

29 兄长之:震为长男,所以是长兄。

30 母覆之:坤为母,所以说母覆之。

31 众归之:坤也是众,所以说众归之。

32 六体不易:由震为土到众归之共有六义,是不可以更改的。

33 合而能固,安而能杀:以比承屯的变化,所以说“合而能固”。震有雷杀的现象,以坤卦承震卦的变化,所以说“安而能杀”。

34 公侯之卦:比合屯固,坤安震杀,这是公侯的卦。

35 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因为毕万是毕公高之后,毕公高是侯爵,所以必定要恢复从前的地位。

今译

晋献公成立二军。献公自己统率上军,太子申生统率下军。赵夙担任献公戎车的御者,毕万担任车右。用这些军队去消灭耿国、消灭霍国、消灭魏国。回国以后,献公为太子修筑曲沃的城墙。把耿国赐给赵夙,把魏国赐给毕万,并且命他们为大夫。士 说:“太子不能够被立为君了。分给他都城,而安置他卿的地位,既然先使他得到了最高的官位,又怎么能够立他为国君呢?不如逃走,以免将来罪名加到身上。做一个吴大伯,不也是很好的吗?这样做还可以保持美好的名誉,胜过留在晋国而受到祸害。并且谚语说:‘心里若是没有瑕疵,何必担心没有国家?’天若是要降福给太子,会不为他保有晋国吗?”卜偃说:“毕万的后嗣必定要发达。万,是充盈完满的数字。魏,是高大的名称。用这个开始他的封赏,是天所要启示他。说到天子,我们说‘兆民’;说到诸侯,我们说‘万民’。现在给他一个大名,以配合盈满的数字,他必定将有众人。”当初,毕万占卜到晋国做官的时候,遇到屯卦 变到比卦 。辛廖解释说:“很吉利。屯卦表示坚固,比卦表示亲密,还有比这更吉利的吗?将来必定会繁盛昌大。再进一步说,由震变为坤,就等于是车从马,又表示他的双足站立在土地上,表示他是长兄,表示他受到母亲的保护,表示众人归附。这六种意义是不能改变的。合和而能稳固,安静而能有威严,这是预示公侯的卦。公侯的子孙,必定要恢复他祖先从前的地位。”

闵公二年(公元前六六○年)

经 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1。

今注

1 阳:国名,在今山东省沂水县有阳都城,即古阳国。孔颖达注疏:《世本》土地名阙。此经无传。

今译

二年春天,周王历正月,齐国人强迁阳国的人民。

传 二年春,虢公败犬戎1于渭汭2。舟之侨3曰:“无德而禄,殃也,殃将至矣4!”遂奔晋。

今注

1 犬戎:据《穆天子传》说:“犬戎胡觞天子于雷首之阿。”雷首山在今山西省永济县。

2 渭汭:是渭水入黄河的地方,在今陕西省华阴县。

3 舟之侨:是虢大夫。

4 无德而禄,殃也,殃将至矣:没有德行而得到好处,这是一种祸害,祸害将来到。

今译

二年春天,虢公在渭水流入黄河的地方打败犬戎。舟之侨说:“没有德行而得到好处,这是一种祸害。祸害将要到来了吧!”于是就逃奔到晋国。

经 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

传 夏,吉禘1于庄公,速也2。

今注

1 吉禘:将新近死者的牌位藏于庙中,将远祖迁于祧庙,以审别昭、穆,是为吉禘。

2 速也:太快。

今译

夏天,举行禘祭,把庄公的牌位放在庙中。这件事做得太早了。

经 秋八月辛丑,公薨。

经 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

经 公子庆父出奔莒。

传 初,公傅1夺卜 2田,公不禁3。秋,八月辛丑,共仲4使卜 贼公于武闱5。成季以僖公6适邾,共仲奔莒,乃入立之7,以赂求共仲于莒,莒人归之,及密8,使公子鱼9请10,不许11,哭而往。共仲曰:“奚斯之声也。”乃缢。闵公,哀姜之娣叔姜之子12也,故齐人立之,共仲通于哀姜13,哀姜欲立之,闵公之死也,哀姜与知之14,故孙于邾15,齐人取而杀之于夷16,以其尸归17,僖公请而葬之。

今注

1 公傅:是闵公的师傅。

2 卜 :是鲁大夫。

3 公不禁:闵公不加以禁止。

4 共仲:共音同恭。是公子庆父的谥号。

5 贼公于武闱:武闱是宫中小门的名字。贼公是指刺杀闵公。

6 僖公:是闵公庶兄,成风所生的儿子。

7 乃入立之:成季就回到鲁都城,而立僖公。

8 密:鲁地。《水经注》:“沂水南迳东安县故城东而南,合时密水,水出时密山,莒人归共仲于鲁及密而死,是也。”

9 公子鱼:奚斯。

10 请:是请求不死。

11 不许:不应允他的要求。

12 哀姜之娣叔姜之子:哀姜的妹妹叔姜所生的儿子。

13 共仲通于哀姜:共仲与哀姜通奸。

14 与知之:与音同预。事先知道这件事。

15 孙于邾:孙音逊。指逃亡到邾国。

16 夷:杜注只说鲁地。

17 以其尸归:齐国把他的尸首运回都城。

今译

起初,闵公的师傅强夺卜 的田地,闵公不加以禁止。今年秋天八月,辛丑,共仲派卜 刺杀闵公于武闱。成季带着僖公到邾国,后来,共仲逃奔到莒国,成季就回到鲁国都城,立僖公为国君。然后,用贿赂要求莒国送共仲回鲁国。莒人就把共仲送回。当共仲到达密地,共仲派公子鱼去请求允许他不死,没有准许共仲的要求,公子鱼就哭着去回复,共仲听到了说:“那是奚斯的哭声。”于是就自缢而死。闵公是哀姜的妹妹叔姜所生的儿子,所以齐国人支持立他为国君。共仲和哀姜通奸,所以哀姜想要立共仲为国君。闵公的死,哀姜事先知道,所以她逃亡到邾国。齐国人把她捉住,在夷的地方杀死,带着她的尸首而回。僖公请求把尸首送到鲁国都城,把她安葬。

传 成季之将生也,桓公使卜楚丘1之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2,在公之右3,间于两社4,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5。”又筮之,遇大有 之乾 6,曰:“同复于父,敬如君所7。”及生,有文8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9。

今注

1 卜楚丘:鲁掌卜之大夫。

2 其名曰友:他名字叫友。

3 在公之右:言他的政权比君还高。

4 间于两社:两社指周社与亳社,在两社的中间是当政所在。

5 季氏亡则鲁不昌:季氏要是不存在,则鲁国就不发达。

6 大有 之乾 :大有在上面变成乾卦。

7 同复于父,敬如君所:他被别人恭敬如同国君一样。

8 有文:文同纹。手掌中有纹路。

9 遂以命之:遂以友为他的名字。

今译

成季将要出生的时候,鲁桓公派掌卜大夫楚丘的父亲占卜,他说:“将会生个男孩,他的名字叫作友。他的地位将在公之上,在周社和亳社之间,做公室的辅佐。季氏若是灭亡,那么鲁国也将不昌隆。”又用草筮这件事,遇到大有 变到乾 的卦,就说:“他将同他的父亲一样有名,别人尊敬他如同国君一样。”等到他出生了,手中有“友”字的纹路,就用友命名。

经 冬,齐高子1来盟。

今注

1 齐高子:为齐大夫高傒。此经无传。

今译

冬天,齐国的大夫高子来会盟。

经 十有二月,狄入卫。

传 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1好鹤,鹤有乘轩者2。将战,国人受甲者3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4,余焉能战?”公与石祁子5玦6,与甯庄子7矢,使守,曰:“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8。”与夫人绣衣,曰:“听于二子9。”渠孔10御戎,子伯11为右,黄夷前驱12,孔婴齐殿13,及狄人战于荧泽14。卫师败绩,遂灭卫,卫侯不去其旗15,是以甚败16,狄人囚史华龙滑与礼孔17,以逐卫人。二人曰:“我大史18也,实掌其祭19,不先,国不可得也20。”乃先之21。至则告守曰:“不可待也22。”夜与国人23出。狄入卫,遂从之24,又败诸河25。初,惠公26之即位也少27,齐人使昭伯28烝于宣姜29,不可30,强之31,生齐子32、戴公33、文公34、宋桓夫人35、许穆夫人36。文公为卫之多患也37,先适齐。及败,宋桓公逆诸河38,宵济39。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40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41。许穆夫人赋《载驰》42。齐侯43使公子无亏44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45。归公乘马46,祭服五称47,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48。归夫人鱼轩49,重锦三十两50。

今注

1 卫懿公:是惠公朔的儿子。

2 鹤有乘轩者:轩是大夫所乘的车。鹤能够乘轩,等于有大夫的资格。

3 国人受甲者:在打仗时,卫君必要授战士甲胄。

4 鹤实有禄位:鹤实在有资格,所以它乘轩等于大夫。

5 石祁子:卫大夫。

6 玦:读决。玉佩,比环多一个缺口。

7 甯庄子:是卫大夫甯速。

8 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卫侯给他们两件东西,是为的使他们两个帮助国家,选择有利的事来做。

9 二子:指石祁子与甯庄子。

10 渠孔:卫大夫。

11 子伯:卫大夫。

12 黄夷前驱:黄夷是卫大夫。前驱是以车开道。

13 孔婴齐殿:孔婴齐是卫大夫,殿是殿后。

14 荧泽:在今河南省的黄河以北。据《钦定春秋传说汇纂》说:“与新郑旁之荧泽不同。”

15 卫侯不去其旗:古人旗上必有其特别的标志,因为卫侯不去掉他的旗帜,故敌人认为是攻击的中心。

16 是以甚败:所以败得很厉害。

17 华龙滑与礼孔:二人皆为卫国太史。

18 大史:大音泰。

19 实掌其祭:实在管理他祖先的祭祀。

20 不先,国不可得也:要我不在前面走,就不能得到卫国的都城。

21 乃先之:乃使他在敌人前面走。

22 不可待也:不可再等待。

23 国人:春秋时所说的国人是指的贵族。

24 遂从之:就追赶卫国的贵族。

25 又败诸河:又在河边上将卫人打败。

26 惠公:懿公的父亲。

27 即位也少:惠公即位的时候,大约是十五六岁,故曰少。

28 昭伯:是惠公的庶兄。

29 烝于宣姜:宣姜是宣公为急子所娶的夫人,而后昭伯又自娶。

30 不可:昭伯不愿意。

31 强之:齐国人强迫昭伯。

32 生齐子:没做卫君,就已死。

33 戴公:是齐子之弟。

34 文公:是在戴公以后的卫君。

35 宋桓夫人:是宋桓公御说的夫人。

36 许穆夫人:是许穆公新臣的夫人。

37 文公为卫之多患:因为怕卫国多外患。

38 逆诸河:在河边上迎接卫国的败军。

39 宵济:因为卫国人害怕敌人的窥探,所以夜里渡河。

40 益之以共滕之民:共是河北的小国。共及滕皆是卫的别支。增加共及滕的人民。

41 曹:在楚丘的左近。在今河南省滑县南二十里白马城。

42 《载驰》:见于《诗经·鄘风》中。

43 齐侯:指齐桓公。

44 公子无亏:是齐桓公的庶出长子武孟。

45 戍曹:派军队来戍守曹地。

46 归公乘马:归是赠遗。赠遗给卫戴公驾车的马四匹。

47 祭服五称:衣单同夹皆完备的名曰称,就等于一套。此指祭祀穿的衣服五套。

48 与门材:造作门户的材料。

49 归夫人鱼轩:夫人是戴公夫人。鱼轩是以鱼皮来做装饰的车。此句谓赠遗戴公夫人用鱼皮装饰的车。

50 重锦三十两:熟细的锦为重锦,三十两即三十匹,因古人称锦一匹为一两。

今译

冬天,十二月,狄人攻伐卫国。卫懿公喜好鹤,他的鹤坐大夫所乘的车子。将要应战的时候,国人接受甲胄的,都说:“派鹤去吧!鹤实在享有禄位,我们怎能作战呢?”卫懿公把玦给石祁子,把箭给甯庄子,要他们防守国都,说:“用这两样东西来帮助处理国事,选择有利的去做。”把绣衣给他的夫人,说:“听从这两人的决定。”然后,出发去作战。渠孔为懿公驾戎车,子伯做车右,黄夷做前驱,孔婴齐殿后。和狄人战于荧泽,卫国军队全军覆灭,于是狄人灭了卫国。卫侯不肯去掉他的旗帜,狄人因此有了攻击的目标,所以卫国军队大败。狄人囚住太史华龙滑和礼孔,带着他们两人追逐卫国人,他们两人说:“我们两人是太史,掌管卫国的祭祀,若不让我们走在前面,就不能得到卫国。”就让他们先走。到了卫国都城,他们就告诉防守的人说:“不可以等待观望了。”那天夜里,石祁子和甯庄子就与卫国的贵族离开都城。狄人进入卫都,又追赶已经逃离都城的卫国贵族,把他们打败于黄河岸边。起初,卫国惠公即位时年纪还小,齐国人叫昭伯与宣姜发生关系,昭伯不肯,齐国人就强迫他,生了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及许穆夫人。文公因为卫国多祸患,在狄人侵卫以前就到齐国去。等到这次卫国战败,宋桓公在河岸迎接卫国残余的军民,在夜里渡河。卫国的遗民,男女共有七百三十人,加上共国及滕国的人民,共为五千人,拥立戴公住在曹地的庐舍中。许穆夫人为此赋了《载驰》的诗篇。齐桓公派公子无亏率领兵车三百乘,披甲的战士三千人,以戍守曹地。赠送戴公驾车的马四匹,祭祀穿的衣服五套,牛、羊、豕、鸡、狗每一种都三百只,以及修造门户的材料。赠送戴公夫人用鱼皮装饰的车子,以及熟细的锦三十匹。

经 郑弃其师。

传 郑人恶高克1,使帅师次于河上2,久而弗召,师溃而归3,高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4。

今注

1 高克:是郑大夫。

2 次于河上:驻军在河边上。

3 师溃而归:军队溃乱而逃回郑。

4 《清人》:《诗经·郑风·清人》篇。

今译

郑国人厌恶大夫高克,派他率领军队驻扎在河边上,时间很久而不召他回来,军队溃散而逃回郑国,高克逃奔到陈国,郑国人为他赋了《清人》的诗篇。

传 晋侯1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2。里克3谏曰:“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4,以朝夕视君膳5者也。故曰冢子6。君行则守,有守则从7。从曰抚军8,守曰监国9,古之制也。夫帅师,专行谋10,誓军旅11,君与国政之所图12也,非大子之事也。师在制命而已13。禀命则不威14,专命则不孝15。故君之嗣適,不可以帅师。君失其官16,帅师不威17,将焉用之18?且臣闻皋落氏将战,君其舍之19!”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20。”不对而退。见大子。大子曰:“吾其废乎21?”对曰:“告之以临民22,教之以军旅23,不共是惧24,何故废乎?且子惧不孝,无惧弗得立。修己而不责人25,则免于难。”大子帅师,公衣之偏衣26,佩之金玦27。狐突28御戎,先友29为右,梁馀子养御罕夷30,先丹木31为右,羊舌大夫32为尉33。先友曰:“衣身之偏34,握兵之要35,在此行也,子其勉之。偏躬无慝36,兵要远灾37,亲以无灾38又何患焉39?”狐突叹曰:“时,事之征也40;衣,身之章也41;佩,衷之旗也42。故敬其事则命以始,服其身则衣之纯43,用其衷则佩之度44。今命以时卒, 其事也45;衣之尨服,远其躬也46;佩以金玦,弃其衷也47。服以远之,时以 之,尨凉冬杀,金寒玦离48,胡可恃也49!虽欲勉之,狄可尽乎50?”梁馀子养曰:“帅师者受命于庙,受脤于社51,有常服矣。不获而尨52,命可知也53。死而不孝,不如逃之。”罕夷曰:“尨奇无常54,金玦不复55,虽复何为,君有心矣56。”先丹木曰:“是服也,狂夫阻之57,曰尽敌而反58,敌可尽乎?虽尽敌,犹有内谗59,不如违之60。”狐突欲行。羊舌大夫曰:“不可。违命不孝,弃事不忠。虽知其寒,恶不可取61。子其死之62!”大子将战,狐突谏曰:“不可。昔辛伯谂周桓公云:‘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嫡,大都耦国,乱之本也63。’周公弗从,故及于难。今乱本成矣64,立可必乎65?孝而安民66,子其图之,与其危身以速罪也67。”

今注

1 晋侯:晋献公。

2 东山皋落氏:赤狄的别种,皋是他的部族名称,在今山西省乐平县东七十里有皋落山。

3 里克:晋大夫。

4 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大音泰,上同。冢祀指祭祖先,社稷指祭社稷。太子是主持祭祀祖先及社稷者。

5 朝夕视君膳:《礼记·内则》说文王有视其父膳馐的礼节。

6 冢子:是表示与旁的普通儿子不同。

7 君行则守,有守则从:君出国则留守国都,要有人守国则从君出国。

8 抚军:从君出国率领军队则名曰抚军。

9 监国:监理国家的政治。

10 帅师,专行谋:率领军队,就专门管军队的进退同谋算军事。

11 誓军旅:命令军队。

12 君与国政之所图:这是君同正卿所图谋的。国政即正卿。

13 师在制命而已:军队的责任在专制命令罢了。

14 禀命则不威:太子要去问君的命令,就不威风。

15 专命则不孝:要不请示君的命令,他就是不孝顺。

16 君失其官:君用的官职不对。

17 帅师不威:太子率领军队没有威严。

18 将焉用之:焉等于安。将何能用他?

19 君其舍之:那么你就舍了太子。

20 未知其谁立焉:我尚不知道要立谁为君。

21 吾其废乎:我是否将被废?

22 告之以临民:因为太子居曲沃,这是教给他管理人民。

23 教之以军旅:因为太子统率下军,等于教给他管理军队的事情。

24 不共是惧:只怕不能胜任。

25 修己而不责人:整修自己而不责备旁人。

26 偏衣:是左右不同颜色的衣服,而一半颇似君的衣服。

27 金玦:用金子做的玦,玦是如环而不相连。

28 狐突:晋大夫,为文公重耳的外祖父。

29 先友:晋大夫。

30 梁馀子养御罕夷:罕夷是晋下军的卿。梁馀子养为罕夷驾车。

31 先丹木:晋大夫。

32 羊舌大夫:晋大夫。

33 为尉:任军尉。

34 衣身之偏:穿君的半边衣服。

35 握兵之要:谓统率上军。

36 偏躬无慝:有君的半身,这不是恶意。

37 兵要远灾:掌握兵权必能远离灾害。

38 亲以无灾:又能与君亲近,又无灾害。

39 又何患焉:那有什么可怕的?

40 时,事之征也:时间就是事情的现象。

41 衣,身之章也:衣服所以表明贵贱。

42 佩,衷之旗也:所佩的物,是表现藏于心中的思想。

43 服其身则衣之纯:给他穿衣服,必定是穿纯身的衣服。

44 用其衷则佩之度:用他的忠心,就必须给他合法的东西佩带。

45 今命以时卒, 其事也:因为命令是在十二月下的,可见是在 尽的时候。

46 衣之尨服,远其躬也:尨音忙。给他穿杂色的衣服,使与太子的身份不合。

47 佩以金玦,弃其衷也:用金玦来佩带,是不合于他的身份。

48 尨凉冬杀,金寒玦离:庞杂就是凉薄,十二月就有肃杀的意思。金属于秋天,其性寒,玦不如环,所以说离。

49 胡可恃也:尚有什么可依靠的。

50 虽欲勉之,狄可尽乎:这是回答先友的话,就是虽然勉力作战,狄人如此多,还可杀尽吗?

51 帅师者受命于庙,受脤于社:率领军队的人先在祖庙接受命令,受祭肉于祭社稷的时候。

52 不获而尨:不能够穿这种常服,而穿上杂色的衣服。

53 命可知也:命运由此可以知道。

54 尨奇无常:杂色奇怪非常的衣服。

55 金玦不复:是表示不让太子回来的意思。

56 虽复何为,君有心矣:就是回来又有什么用,君已经另有想法。

57 是服也,狂夫阻之:这种衣服,就是遇到疯狂的人也会加以拦阻。

58 尽敌而反:这是献公的话。说消灭敌人就回来。

59 虽尽敌,犹有内谗:虽然杀尽敌人,内部仍然会有毁谤的话。

60 不如违之:违是去。此谓不如躲开,有不要打仗的意思。

61 虽知其寒,恶不可取:虽然知道他的寒薄,但是不忠不孝的恶名,不可取得。

62 子其死之:你就尽力战死。

63 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嫡,大都耦国,乱之本也:内宠并后是指骊姬得宠与君夫人相同。外宠二政是指二五相连,所以政令旁分。嬖子配嫡是指奚齐得宠,地位等于太子。大都耦国是指太子居于曲沃,曲沃与国都相等,这些全与辛伯谏周公的话相同,所以说祸乱已经将成。

64 今乱本成矣:现在乱的事实已经将成功。

65 立可必乎:准能立为君吗?

66 孝而安民:孝顺父亲而又安定人民。

67 与其危身以速罪也:指危害自身而招来祸害,不如孝而能安民。

今译

晋献公派太子申生征伐东山皋落氏。里克进谏说:“太子是主持祭祀祖先和社稷,朝夕省视国君膳食的人,所以又叫作冢子。国君有事出国,就由太子留守国都。有人留守,太子就要随从国君出国。随从出国,叫作抚军;留守国都,叫作监国。这是古时的制度。那率领军队的事,是要专于谋划军事,宣布军队的号令,是国君和正卿所图谋的,不是太子的事。太子对于军队的责任只是在于制定军令罢了,假如太子要去禀从命令,那么他就不能显出威风;他要专制命令,那么就成为不孝,所以国君的嫡传继承人,不可以率领军队。国君任官既已失误,率领军队的人又没有威风,这怎么能用他呢?并且我听说皋落氏将要力战,你就舍了太子吧!”献公说:“我有几个儿子,还不知道要立谁呢。”里克没有回答就退出了。他去见太子,太子说:“我将被废了吧?”回答说:“既然教你管理人民,又教你管理军队,只怕你不能胜任。有什么理由废你呢?并且做儿子的人只怕不孝,不怕不能得立,修整自己而不责备他人,就能够免于祸难。”太子率领军队,献公给他穿的衣服左右颜色不同,而一半类似献公自己的衣服,给他佩带金玦。由孤突为太子驾戎车,先友为车右。梁馀子养为罕夷驾戎车,先丹木为车右,羊舌大夫为军尉。先友说:“穿了国君半边的衣服,掌握了带兵的大权,一切就在这一次了,你要勉力去做。有了君的半身,这不是恶意,掌握了兵权,可以远离灾害。亲于国君,远离灾害,又有什么患害呢?”狐突叹息说:“时间就是事情的征象,衣服就是身份的象征,佩带的物品就是表现心中的思想,所以要他谨慎地做一件事,就要在时序开始时下命令。表明他身份的衣服,就必然用纯色。表现他心中的意思,就要佩带得合度。现在在时序结束时下命令,正是阻止他完成任务。给他穿杂色的衣服,使他与太子的身份不合。给他佩带金玦,使他背弃自己的心中思想。用服装来疏远他,时间来禁阻他,庞杂就是薄凉,隆冬的十二月就表示肃杀之意,金子性寒,玦暗示分离,还有什么可以依恃呢!虽然要勉力,狄人可以尽灭吗?”梁馀子养说:“率领军队的人,要在宗庙接受任命,在祭社稷的时候接受祭肉,并且有一定的常服。既不能得穿常服,而穿杂色的衣服,命运如何,由此可以知道了。死而蒙不孝的恶名,不如逃走。”罕夷说:“杂色奇异而非常的衣服,金玦表示不让太子复回,虽然回去了又有什么作为呢?国君已经别有心思。”先丹木说:“这样的衣服,虽是发狂的人也能有所怀疑。若是说要尽灭敌人然后回国,敌人可以杀尽吗?纵然杀尽了敌人,也还有内部的谗言,不如躲开。”狐突想要离去,羊舌大夫说:“不可以逃避。违背君父的命令是不孝的,抛弃任务是不忠的。虽然知道他的寒薄,也不可以轻取恶名。你就尽力战死吧!”太子将要出战,狐突劝谏说:“不可。从前辛伯告诉周桓公说:‘内宠与王后并立,外宠旁分政事,得宠的儿子,地位等于太子,大的都邑与国都相等,这些都是乱事的本源。’周桓公没有听从辛伯的话,所以遭遇了灾难。现在乱事的本源都已经形成了,你准能被立为君吗?与其危害自身而加速招来祸害,还不如尽力孝顺以安定人民,你且好好考虑吧。”

传 成风1闻成季之繇2,乃事之3,而属僖公焉4,故成季立之5。

今注

1 成风:是庄公的妾,僖公的母亲。

2 繇:音同昼。为卦兆的占辞。

3 乃事之:就侍奉他。

4 而属僖公焉:并且将僖公托付给他。属音主。

5 故成季立之:所以季友立他为君。

今译

成风听了成季卦兆的占辞,就侍奉他,凡事听他的意见,并且把僖公托付给他。所以成季立僖公为国君。

传 僖之元年1,齐桓公迁邢于夷仪2。二年,封卫于楚丘3,邢迁如归4,卫国忘亡5。

今注

1 僖之元年:这一段证明我所谓《左氏春秋》与孔子所修的《春秋》是两部书,详细情形已见序中。

2 夷仪:在今河北省邢台县西有夷仪城。

3 楚丘:在今河北省滑县东六十里。

4 邢迁如归:邢迁都等于回家。

5 卫国忘亡:卫国忘记了它的亡国。

今译

僖公元年,齐桓公把邢国都城迁到夷仪。二年,建立卫国于楚丘。邢国迁都如同回到家里,卫国重建忘记了它的亡国。

传 卫文公1大布之衣2,大帛之冠3,务材训农4,通商惠工5,敬教劝学6,授方任能7。元年8,革车三十乘9,季年10,乃三百乘11。

今注

1 卫文公:文公是戴公的弟弟,戴公卒于此年。

2 大布之衣:用粗布做的衣裳。

3 大帛之冠:用厚绸子做的帽子。

4 务材训农:务必种植林木,并且训练百姓努力于农业。

5 通商惠工:使商业往来,并且加惠于百工。

6 敬教劝学:敬事教育,并劝人民努力向学。

7 授方任能:教授百事的方法,任用有才能的人。

8 元年:是指卫文公元年,即这一年。

9 革车三十乘:指牛革包的车子只有三十辆。

10 季年:文公的最末一年,等于鲁僖公的二十五年。

11 乃三百乘:于是增加到三百辆,有十倍的车辆。

今译

卫文公用粗布做衣裳,用厚绸做帽子,努力种植林木,并且训练百姓努力于农业,流通商业,加惠百工,敬事教育,劝导学业,传授百事的方法,任用贤能的官员。在他即位的第一年,只有革车三十辆,到他在位的最后一年,就增加到三百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