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痹发之前 气血必亏
三气乘之 关节闭塞
痹证(病)者,是指人体关节部位或四肢、筋骨、肌肉一个部分或几个部分发生的固定或移动的肿痛或重着或麻木不仁或屈伸不利的疾病。
痹证的好发部位一般多在关节,有的固定在一个关节,有的游走无定处,或右或左,或上或下,有的兼肿兼重或酸困,或兼麻木,有的关节或强直或拘挛,或屈伸不利。除了后期丧失知觉,不知痛痒外,痹证鲜有不疼痛者。
痹证的发生,虽《素问·痹论》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的论述,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痹证虽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所致,但人身正气的偏虚,气血不足,腠理肌表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其主要病机为人身气血先虚,外邪乘虚入侵,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以致肌肉或关节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而形成痹证。如《灵枢。五变》说:“粗理而内不坚者,善病痹。”《.临证指南。痹》说:“痹者,闭而不通之谓也,正气为邪所阻,脏腑经络不能畅达,皆由气血亏损,腠理疏豁,风寒湿之气得以乘虚外袭,留滞于内,致湿痰浊血流注凝涩而得之。”
历代医家对本病有着详细的论述。如陆清洁说:“痹病虽分十六种,一言以蔽之,气机不舒而已。”陈修园说:“痹者,闭也,闭而为病,痹斯名。”这也是气机不舒之意。林珮琴说: “诸痹风、寒、湿三气杂合而犯其经络之疾也。”“行痹、痛痹、着痹,痹证之大纲,又以所遇之时而命名,非此外别有骨、筋、脉等痹也。”尤在泾:“痹者,闭也。五脏六腑之正气为邪所闭,则痹而不仁也。”根据上述说法,经脉闭阻,关节疼痛为痹病之主症,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反过来讲,所有的关节疼痛是否都是痹病呢?不是的,绝对不是的。因为关节疼痛一症,还有化脓性的,有结核性的,有梅毒性的,及外伤性等,都不可以痹病称之。只有因风、寒、湿三气形成的关节疼痛才叫作痹病。不但如此,就是单纯的风、寒、湿任何一气形成的关节痛,如果重点不在关节,也不能叫作痹病。
《素问·痹论》云: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景岳全书。风痹》说:“痹者,闭也。以气血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又说:“诸痹总由其真阴衰弱,精血亏损,故三气得以乘之而为此病。”秦伯未说:“痹者,感受风寒湿邪而气血不和,引起肌肉或关节发痛、麻木一类的病证。”可见气血亏虚,三气乘虚侵入,使经络闭阻,脉道阻塞,致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因而出现局部肿痛,或遍身走注,或关节屈伸不得,或肌肉麻木不仁,而成为痹证。但由于三种外邪侵人人体的数量多寡不同,因而表现出的证候也不同,如行痹为风邪至甚,痛痹为寒邪至甚,着痹为湿邪至甚。
痹证初起即新痹,多为实证;痹证日久不愈即久痹,多见正虚邪实、虚实间夹的证候。其基本病变机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新情况:
1.风寒湿邪或风湿热邪乘虚侵入人体,流注经络关节,日久不去,气血运行不畅之病变日甚,血脉瘀阻,津液凝聚,以致瘀血痰浊阻痹经络,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
2.久痹不愈,气血耗伤,常出现气血两虚或肝肾亏损的证候,这在各种痹证病久之后均易见到。
3.痹证迁延不愈,正虚邪实,由经络而病及脏腑,出现脏腑痹的难治或不治性证候。
痹证疼痛四大特征
痹证的主要症状是肢体关节疼痛,或肿痛,或重着,或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麻木不仁等。其疼痛有下述几个特点:
1。疼痛的部位:痹证的疼痛,不论上下左右,全部或一部,多在四肢的关节部位,或筋骨部分,也有波及到腰背胸胁的,只有胸痹专在胸背,于四肢无碍。
2.疼痛的程度:一般外感风寒的新痹,疼痛剧烈,有的肢体运动受到妨碍,有的不敢转侧,有的不敢屈伸,以手按之,有的咬牙切齿,有的呻吟呼唤。
3。疼痛的时间:痹证疼痛的时间一般很长,有数月的,有数年的,甚或数十年及终身不愈的。这由治疗的及时与否,治法的得当与否决定。如果初起治疗保养得法,可能时间缩短些,但总不如感冒疼痛那样疗效来得快。痹证疼痛多与季节、气候、昼夜等节律变化有明显的关系。多数为昼轻夜重;天晴时轻,天阴时重;夏秋时轻,春冬时重。
4.疼痛的特点:痹证的疼痛呈多样性,有上下移动者;有左右上下不定者;有时痛时止者,痛时如蛇咬、如针刺、如蝎螫;有疼痛固定不移者;有疼痛兼麻木者;有疼痛的部位肿胀发热发红者;有初起疼痛较剧,逐渐变为不知痛痒,不能运动,不能转侧,关节不能屈伸者等。 新痹当祛邪为务 久痹宜寓散于补 痹证的发生,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特征。痹证初病属实,久则多呈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之候。《素问·痹论》曰: “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其人脏者死,其留连筋骨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说明痹证迁延不愈,复感于邪,会内舍其合,而引起脏腑痹,甚至形成入脏之死证。因此,治痹当分新久,新痹首当祛邪为务,久痹则宜寓散于补。
一、治痹大法
1.通经活血、疏散邪滞为治痹总則 治痹总以通经活血、疏散邪滞为大法。随所感风、寒、湿、热诸邪气之轻重及临床见证寒、热、虚、实之不同而加以对证立法施治,为痹证总的治法。
2.新痹当以祛邪为务
痹证新起,多为实证,不可骤用参芪归地滋腻之品,以防气郁湿滞,闭门留寇。宜以行湿流气、疏散邪气之祛邪法为主。初起因风、寒、湿三气尚未变热,可根据三气之法治之.
风气盛之行痹,以散风为主,御寒利湿辅之,再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寒气盛之痛痹,以散寒为主,疏风燥湿辅之,再参以补火之剂,盖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也。湿气盛之着痹,以利湿为主,祛风散寒仍不可缺,再参以补脾补气之剂,因为脾强可以胜湿,气足自不顽麻。若邪郁病久,风变为火,寒变为热,湿变为痰,又当于通经活血、疏散邪滞剂中再参以降火清热豁痰之品。
3.久痹宜补泻兼施,寓散于补
痹证日久而不愈,多成正虚邪实、虚实间夹之证。治痹虽以通经活血、疏散邪滞为总法,但当久痹正虚兼邪实之时,不可单用通散祛邪之法,而应着眼于正虚邪实、本虚标实,治宜补中兼散,寓散于补。如四物、四君之中加疏散风寒、燥湿化痰、活血祛瘀或行气散结之品等。同时,治疗久痹,最宜峻补真阴,阴液充足,则气血流行,风寒湿邪随血液循环而去。若过用风湿痰滞等药而再伤其阴气,必反增重其疾矣。
二、痹证治疗九法
1.补气血法 张寿甫云:人身之气化,壮旺流行而周身痹者、瘀者、滞者,不治自愈。即偶不愈,治之亦宜为功。陈修园言:痛风口久不愈,必大补气血以为胜邪之本。故补气血为治痹之第一要法。方如小续命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三痹汤等。
2.散风寒法
痹证初起,脉浮紧,头痛发热恶寒者,宜用发散风寒之法,如麻黄汤。日久者,则不可散也,散之则肢体痿废不用。久痹而兼风寒者,不可单用通散,而宜补中兼散,寓散于补。如《医通》言:治(久)痹而用风散通达之剂,医之过也。痹证非不有风,然风人阴分与寒湿互结,扰乱其血脉,致身中之阳气不通于阴,故致痹也。古云多有用麻黄、白芷者,以麻黄能通阳,白芷能行营卫,然已人四君、四物等汤中,非专发表也。 3.疏通血络法 包括活血、行血、消瘀诸法。古人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活血行血宜用红花、桃仁、赤芍、归尾之类,方如活络效灵丹之类。陈修园云:痛风日久不愈,痛久必人络也。诸方俱宜加银花、木通、红花、刺蒺藜之类。
4.祛痰法
陈修园云:痛久则郁,郁而为热,热则生痰。必加入制南星、半夏、贝母、竹沥、姜汁之类。
5。清热法
包括清热、泻火诸法。陈修园曰:痛久则郁,郁而为热。用药如瓜蒌根、黄柏、川棟子之类。其中清热多用甘寒,如石膏、知母之类;泻火多用苦寒,如黄芩、黄连之属。 6。柔润熄风法 陈修园云:久服辛热之药不效时,宜用此法。用药如玉竹、黑芝麻、僵蚕、生芪、当归、菊花、蒺藜、阿胶、炙草、桑寄生之类。
7.针刺法
以患部与循经取穴为主,亦可采用阿是穴。行痹、热痹用毫针泻法浅刺,并可用皮肤针叩刺;痛痹多灸,深刺留针,如疼痛剧烈者,可兼用揿针或隔姜灸;着痹多针灸并施。或兼用温针、皮肤针和拔火罐法。
8.行气法
用于痹证初起.,取气行则血行,行湿流气之意。用药如陈皮、枳壳、杏仁之类。 9.祛寒胜湿法 为寒湿痹证正治之法,以川乌、草乌搜风胜湿祛寒,苍术、白术燥湿,当归养荣,乳香、没药活血散血,止痛消肿。方如寒湿方。
三、久痹治验举隅
李老将痹证总分为新痹与久痹两大类。认为新痹多实,当以祛邪为务,根据风、寒、湿、热诸邪之偏胜,施以相应的疏风、散寒、除湿、清热等法,不难辨治,因病属初起,气、血、阴、阳未虚,攻邪用药少有顾忌,故易于治愈。久痹不愈,则多呈正虚邪实,虚实间夹,甚至耗气伤血,形成内舍脏腑之复杂证候。具体讲容易出现下述三种病理变化:一者,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津液运行不畅之病变日甚,血脉瘀阻,津液凝聚,终致瘀血痰浊闭阻经络,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痛甚,屈伸不利等;二者,久痹不愈,耗气伤血,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或脾肾阳虚或肝肾亏损的证候,这种情况,在痹证病久之后均易见到;三者,痹久不愈,病变会由表及里,由经络而及脏腑,出现脏腑痹的复杂危重证候。如《素问·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又《金匮翼·痹证统论》曰:“久(痹)不已,则人五脏,烦满而喘呕者,肺也;上气,嗌干,厥胀者,心也;多饮数溲,夜卧则惊者,肝也;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者,肾也;四肢懈惰,发咳呕沫者,脾也。大抵显脏证则难治矣。”总之,久痹不愈,反复发作,则易出现痰瘀阻络、气血阴阳亏虚及脏腑痹的证候,且每多出现寒热虚实间夹的复杂证候。治痹虽以通经活血、疏散邪滞为总的法则,但当久痹正虚兼邪实之时,不可单用通散祛邪之法,而应时时不忘正虚邪实,本虚标实,仔细审查虚实寒热的孰多孰少,治则总宜补中兼散,寓散于补。
(一)气血两虚案
案一 周某,女,30岁。门诊号:82986。
]964年12月3日初诊:下肢软弱无力,肌肤麻木不仁3月余。舌质红无苔,脉虚。此系气血两虚、风湿痹阻之证。治宜益气养血,祛风胜湿。处方:
党参9克 生黄芪4.5克 当归9克 生白芍9克 生白术7.5克 生苡仁9克 僵蚕6克 木瓜7.5克 桑枝30克 炙甘草3克
2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肌肤麻木消失,但仍感下肢困软,背困。处方:
生黄芪15克 黄柏6克 怀牛膝4.5克 木瓜9克生苡仁30克
2剂,水煎服.
三诊:诸症若失,继服上方6剂,诸症消失。
按:此证属气血两虚,风湿痹阻,故重用参、芪益气,归、芍补血敛阴,四味合用气血双补之力较强。白术、苡米、炙甘草健脾燥湿,补中益气,以助气血化源。诸药配伍。以治气血亏虚之本。方中重用桑枝,以祛风通络,僵蚕祛风泄热,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三味祛风通络,配白术、苡仁共能祛风胜湿以治其标。:二诊后重用黄芪。意在加强补气血之功,另用怀牛膝补肝肾,并能引药下行直达病所,所以除风湿痹痛。
案二 刘某,女,30岁。门诊号:24005。
1959年]2月28日初诊:下肢酸困、浮肿、乏力2月余。伴腰困,食欲不振,苔薄白,脉细弱。证属气血两虚、水湿停留之虚痹证候。治宜益气健脾,燥湿祛风。处方:
生黄芪9克 防己9克 生白术9克 木瓜7.5克 怀牛膝6克 秦艽4。5克 炙甘草3克
2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后,下肢酸困浮肿减轻,仍感乏力。上方加当归7。5克。
继服上药8剂,诸症消失。
(二)气虚血痹案
案一 田某,女,45岁。门诊号:59804。
1963年1月3日初诊:恶寒,下肢麻木,肌肤不仁,自觉发冷,舌头亦冷,已1月余,苔薄白,脉微涩而紧。证属气虚血痹。治宜益气温经,和营通痹。方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生黄芪7.5克 桂枝7.5克 生白芍7。5克 怀牛膝6克 防己7.5克 生姜3片 大枣4枚
2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药后,下肢麻木消失,皮肤恢复知觉,恶寒减轻,汗出较多,齿龈冷,大便多,日行3—4次。上方加生白术7.5克,茯苓7。5克,附子3克。
2剂,水煎服。
三诊:服上方后恶寒已去,大便基本恢复正常,继服上方4剂,以巩固疗效。
案二 赵某,男,32岁。门诊号:95209。
1965年12月13日初诊:双膝以下酸困,有凉感,素有遗精病,已有4年,每夜遗精多次。喜凉性饮食。苔薄白,脉沉迟。证属上热下寒,气虚血痹。治宜益气和营通痹。方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生黄芪9克 桂枝9克 生白芍9克 怀牛膝6克 防己7.5克 秦艽4.5克 知母9克 生姜3克 大枣3枚
2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药后,膝关节酸困减轻,仍有遗精。上方加芡实7.5克,继服2剂。
共服上方12剂,诸症消除。
按:此二例均为气虚血痹之证,系由素体不足,体疲汗出,卫阳不固,微风侵袭,邪滞血脉,痹阻不通所致。李老在仲景黄芪桂枝五物汤之基础上,妙加怀牛膝、防己,成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意在益气温经、和营通痹的基础上助以牛膝之益肝肾,强筋骨,散瘀血,防己助黄芪以益气固表。另牛膝尚能引药下行,直抵病所。案一二诊针对患者恶寒、便溏等脾肾阳虚证候,加用白术、茯苓、附子以温阳健脾。案二虽亦为气虚血痹之证,但同时兼有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候,故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知母,以清肺胃之热而泻火,加芡实以收敛固精。
(三)虚寒夹湿案
案一 芦某,女,38岁。门诊号:69026。
1963年10月2日初诊:右腿疼痛3个月,下肢浮肿及身肿,舌苔薄白,脉滑。证属虚寒夹湿型。治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处方:
木瓜15克 独活7。5克 秦艽6克 防己9克 怀牛膝6克 陈皮7.5克 茯苓皮7.5克
2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疼痛减轻,小便次数增多,继服上方2剂.
三诊:服药后诸症无显著变化,且出现口苦眼涩等症,舌苔薄白,脉滑。上方加生苡仁15克,羌活4.5克,2剂,水煎服。
四诊:服药后腿痛明显减轻,但小便时自觉尿道有灼热感。上方加威灵仙4。5克,2剂,水煎服。
五诊:服上药后,诸症均有明显减轻,但又出现头晕。上方加菊花9克。
继服2剂后,诸症基本消失。
按:此案属虚寒夹湿的久痹。方中重用木瓜,因其酸温,善能温通,为舒筋活络之要药,又兼除湿之功,与独活、秦艽、防己等配伍其祛风湿之力更强。因风寒阴湿之邪久留不去,困遏阳气,故难见速效。所以从二诊起加入羌活以增强独活通络散风寒并祛湿止痛之效,加生苡仁甘淡以增强茯苓皮、防己渗湿利水、疏导下焦之功。继服数日,随症加减,使经络温通,风寒湿除,痹痛自止。
案二 刘某,女,29岁。门诊号:35456。
1961年1.1月17日初诊:4年前产后自觉腰痛以及肘关节、膝关节、足跟疼痛,时轻时重,每遇阴雨寒冷天而加剧。下腹部胀满,喜热饮食。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虚寒夹湿型。治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处方:
木瓜15克 独活4.5克 秦艽4.5克 怀牛膝6克防己7.5克 生白芍6克 陈皮6克
2剂,水煎服。
服上药后,主症有所减轻。守上方继服]2剂而诸症悉除。
按:此案虽亦为虚寒夹湿之痹,但与案一相比,因无下肢及周身浮肿之症,故去茯苓皮;又因此案源起于产后,因产后血虚感受风湿之邪而致,故加白芍养血敛阴以治其本虚。
(四)脾肾阳虚,水湿泛溢案
案一 薛某,男,32岁。门诊号:70218。
1963年11月8曰初诊:右侧腰痛,两手发胀、麻木1年余,喜热饮食,舌苔薄白,脉沉迟。证属脾肾阳虚,水湿泛溢型。治宜渗湿利水,温阳化气。方用五苓散加味:
猪苓4.5克 泽泻4.5克 生白术7.5克 茯苓6克桂枝9克 生白芍9克 陈皮7.5克
2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麻木消失,但仍浮肿,有时胸憋,舌苔薄白,脉沉迟。上方去猪苓,加附子3克,瓜蒌7.5克,以助肾阳温脾阳,宽胸理气化痰。
2剂,水煎服。
三诊:浮肿较前明显减轻,其余症状均消失。
以金匮肾气丸每日早晚各服1丸善其后,服药2周而诸症悉除。
按:本案先用五苓散加味温阳化气,利水祛湿而消肿。方中二苓、泽泻、白术健脾利水,配桂枝既可内助心阳,温化水饮,又可温经通络,祛风寒,横通肢节,桂枝善能引诸药横行肩、臂、手指,故临床上常用此作为治疗上肢麻木疼痛之引经药。加陈皮理气健脾温中,白芍柔肝止痛。全方可使气化宣通,小便通利,故能使麻木消失,肿胀减轻。二诊去猪苓加附子、瓜蒌,附子补肾阳以温脾阳,加强温阳化湿消肿之功;瓜蒌宽胸理气,化痰浊而治胸憋。三诊诸症基本消失,故改用成药肾气丸补肾阳温脾阳而善其后。
案二 曹某,男,35岁。门诊号:50323。
1962年3月2日初诊:背困,四肢麻木,黎明泄泻,已有]0余年,有时下腹部隐痛,食欲不振,舌苔白腻,脉缓。证属脾肾阳虚,水饮不化型。治宜温补.肾阳,健脾益气,涩肠止泻。处方:
肉桂4.5克 党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7.5克 熟地7.5克 炒白芍7.5克 生黄芪9克 五味子7.5克 陈皮4.5克 炙甘草3克、
2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药后背困、四肢麻木有所减轻,但仍有黎明泄泻。上方加附子4.5克,继服。
共服上方1月而基本痊愈。
按:本案属脾肾阳虚、命火不足、水湿不化之虚痹,同时兼有五更泻,故方用四君子汤加黄芪以益气健脾祛湿,肉桂、附子补命门之火,补肾阳而温脾阳,熟地、白芍滋阴,意在阴中求阳。诸药配伍,脾肾双补,温阳利湿,以治病之本。五味子酸涩收敛止泻,陈皮理气开胃防诸药补益之腻。本案特点是以治本为主,并未用一味祛风湿、通经活络之品,同样达到治愈痹证的目的。
(五)瘀痹案
案一 朱某,男,29岁。门诊号:84249。
1965年1月]2日初诊:胯关节疼痛数月,左颊部有脓肿1块,红枣大小,红肿热痛,舌质暗红少苔,脉涩。证属瘀痹。治宜逐瘀活血,通经止痛。方用活血效灵丹加味:
丹参]5克 赤芍9克 乳香9克 没药9克 归尾9克
服上药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脓肿块缩小一半,后嘱其遵守原方继服1周。1周后追访,诸症基本痊愈。
案二 梁某,女。38岁。门诊号:85345。
1965年2月19日初诊:患者因工作不慎,从楼梯上摔下,腰部疼痛数月,经x线拍片诊断为腰椎骶化。腰部畏寒,舌苔薄白,脉沉而紧。此证总属瘀痹之证。治宜活血化瘀为主,兼以补肝肾,强筋骨。方用活血效灵丹加味:
丹参60克 当归尾30克 赤芍30克 乳香15克 没药15克 麝香o.3克 杜仲15克 牛膝15克 续断15克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5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开水或黄酒送下,连服半月。
二诊:服上方半月后,腰部疼痛明显减轻,活动较前自如,但仍怕冷,脉沉而涩。嘱其按上方比例再配制3个月丸药,并连续服用。
3月后来复查,自感症状全部消失,x线拍片复查,腰椎骶化现象全部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按:此二案均属瘀痹,因风湿闭阻或跌打瘀肿,日久气血凝滞不通所致。故活血化瘀为瘀痹的根本治疗方法。活血效灵丹由当归、丹参、乳香、没药组成,为清代医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本方功擅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李老常用此方加减化裁,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气血瘀滞之证,如风湿痹痛、癥瘕积聚、心腹疼痛、腿痛臂痛、头身疼痛及各种外伤瘀痛、疮疡初起等。由李老与原山西省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载畿教授合作发明的非手术方法治疗宫外孕的“宫外孕方”即是在此方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上述案一由活血效灵丹加赤芍而成,意在加强活血和凉血解毒、消肿排脓之功,故服1周余痹痛、脓肿一并消除。案二因陈旧外伤引起腰椎骶化,并兼肾虚之证,为药力短时间难达难治性疾病之一,故加入麝香,取其辛温香窜、通络透骨之性,以达开关利窍,透达骨髓,并引诸药直达病所的目的;杜仲、牛膝、续断,补肝肾,强筋骨,以顾本虚。另外,该病属器质性病变,不宜图速,故采用丸药久服的办法而取奇效。
十八种痹辨治要则
1.行痹
[释名]行痹又称风痹、走注疼痛、历节风、流火等,是因风邪较胜而形成的痹病。
[主症]四肢关节疼痛,行而不定。
[诊断]此证只要抓住风邪善行数变的本性,即疼痛部位不固定,游走不定,则不难诊断。
[治法]以散风为主,以除寒祛湿为佐,再适当地结合和血行血之品,此因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故。
[方剂]
(1)小续命汤倍防风:主治素体气虚之人患行痹者。
(2)增损五痹汤:主治气实之人患行痹者。
(3)心悟蠲痹汤加秦艽、防风:本方力三痹通治方,但加入秦艽、防风则偏治行痹。
(4)三痹汤:主治行痹日久,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者。
(5)顾氏行痹方:主治邪郁病久,风变为火之证。
2.痛痹
[释名]痛痹,又称痛风,是因寒邪较胜而形成的痹证.
[主症]疼痛较甚,痛有定处,或筋骨挛痛。
[诊断]只要抓住寒邪收引凝滞、阳气不行之特点,即痛甚,部位固定,不难诊断。
[治法]以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佐之,再参以补火之剂。因热则流通,寒则凝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方剂]
(1)小续命汤倍附子:小续命汤虽为治疗诸痹之通用方,但倍用附子温阳祛寒,则偏治痛痹。
(2)增损五痹汤重用麻黄、附子:加强原方温阳、温散之功,主治痛痹。
3.着痹
[释名]着痹又名湿痹,是因湿邪胜而形成的痹证。
[主症]其病重着不移,或肿痛,或麻木不仁,或四肢拘挛。
[诊断]本证以沉重与麻木及重着不移为特点。因湿邪重着粘滞,湿从土化,故病多发于肌肉也。
[治法]以燥湿为主,祛风散寒佐之,再参以补脾之剂,因土旺胜湿故也。
[方剂]
(1)小续命汤倍防己:倍用防己增加利水消肿之功,主治湿痹。
(2)增损五痹汤重用防己、羌活:防己利水消肿。羌活胜湿祛风,主治着痹。
4.皮痹
[释名]皮痹是秋季感受风、寒、湿邪而形成的痹证。
[主症]皮肤发麻,尚觉痒痛,抓之如隔帛,或瘾疹风疮。
[诊断]以病在皮肤,但尚觉痒痛为特点,因秋气在皮肤故也。
[治法]养血疏风。
[方剂]
(1)小续命汤加黄芪或桂枝皮:主治皮痹之气实麻木者。
(2)增损五痹汤重用黄芪、桂枝为主药:主治皮痹而麻木者。
(3)黄芪益气汤:主治气虚皮肤麻木不知痛痒者。
(4)秦艽地黄汤:养血疏风,主治皮肤抓之如隔帛或有瘾疹风疮者。
5.肌痹
[释名]肌痹是长夏即六七月之间感觉风寒湿邪而形成的痹证。
[主症]肌肉麻木,不知痛痒。
[诊断]以发于长夏、病在肌肉、麻木不知痒痛为特征,以长夏之气在肌肉故也。
[治法]解肌发表,祛邪止痛。
[方剂]
(])小续命汤加葛根或白芷:葛根解肌,白芷祛风解表,消肿止痛。主治肌痹。
(2)增损五痹汤重用葛根、白芷:以加强其解肌发表、止痛之功。主治肌痹。
6.脉痹
[释名]脉痹是夏令遇风寒湿邪而形成的一种以血脉证候为突出表现的痹证。
[主症]脉因血不能正常流行而色变。
[诊断]发在夏季,病在血脉,色变为主症,因夏气在脉故也。
[治法]活血通经。
[方剂]
(1)小续命汤加片姜黄或红花:加姜黄、红花,活血通经止痛,主治脉痹。
(2)增损五痹汤重用红花、桂枝:以活血温通经脉,主治脉痹之偏寒者。
(3)升麻汤去麻桂加萆蘚、石膏:主治脉痹之偏热者。
(4)秦艽四物汤:主治脉痹而血虚者。
(5)人参汤:主治脉痹而气虚者。
7.血痹
[释名]血痹者,乃素体气血虚弱,风寒湿邪闭着于血分之痹证。
[主症]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脉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
[治法]宣达阳气,补虚祛邪.
[方剂]
(1)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血痹,重在益气通阳行痹。
(2)当归汤:主治血痹血虚而风邪胜者。
8.骨痹
[释名]骨痹是指冬令时感受风寒湿邪而形成的以骨节症候为突出表现的痹证。
[主症]骨重疼痛不能举。
[治法]疏风散寒,祛瘀通痹。
[方剂]
(1)小续命汤加虎骨或狗骨:主治骨痹之虚证者。
(2)增损五痹汤重用虎骨:主治骨痹之实证者。
9.热痹
[释名]是指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与热相搏的痹证。
[主症]关节红肿热痛,肌肉如火。
[治法]清热祛湿,宣痹止痛。
[方剂]
(1)加味升阳散火汤:即升阳散火汤加羚羊角、犀角。主治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发热倦怠者。
(2)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热痹而阴虚者。
10.冷痹
[释名]是指素体阳虚,复感风寒湿邪,病从寒化的一种痹证。
[主症]痹病而身寒无热,四肢厥冷。
[治法]温阳散寒,行痹止痛。
[方剂]
(])金鉴蠲痹汤:主治冷痹四肢厥冷,身寒疼痛者。
(2)通痹散:主治冷痹关节痛甚者。
11.周痹
[释名]周痹是指周身或半身疼痛之慢性痹证,此病多由真气不能周流于身,风、寒、湿客于分肉(即皮之内脏之外)而致。
[主症]周身疼痛,沉重麻木,项背拘急,或手足痛有定处,痛无歇止,或从上病及于下,或从下病及于上,有的似诸痹之痛有歇止,左右相移,流走不定,也有的或两手或两足或半身偏废不仁不用,状似中风,但口眼不歪斜而身有疼痛也。
[治法]益气和营。祛邪通痹。
[方剂]
(1)心悟蠲痹汤加桂枝、白术、狗脊、薏米:主治浑身痹痛,周身挛痛麻木并作者。
(2)太原舒筋散:主治妇女产后而发周痹者。
12.胞痹
[释名]胞痹是指痹病日久发展到膀胱之腑而以少腹、膀胱症状为突出表现的一种痹证。
[主症]少腹手按之其痛如沃汤之状,小便秘涩,鼻流清涕.
[治法]温阳利水。
[方剂]
附子五苓散:主治胞痹而阳虚者。
13.肠痹
[释名]肠痹是指痹病日久不已,发展到大小肠,以大小肠病症为特征的一种痹证。
[主症]喜饮水,便秘,泻则不胀,不泻则胀。
[治法]利尿健脾。
[方剂]
五苓散加苍术:温阳利水,燥湿健脾,治肠痹而阳虚水湿泛溢者。
14.心痹
[释名]心痹是由于脉痹日久不愈,重感外邪,内犯于心,心气痹阻,脉道不通而致的内脏痹证。
[主症]心烦,心悸,心痛,暴上气而喘,有时则恐,咽干噫气。
[诊断]以本病的主症为主,再参合病史是否曾有脉痹.血管变色,则不难诊断。
[治法]养心祛邪,活血通脉。
[方剂]
(1)三痹汤:主治心痹而气血虚者。
(2)独活寄生汤:本方即三痹汤去黄芪、续断,加桑寄生而成。为治痹证日久人脏,补血祛邪之方,可用于心痹正虚邪实者。
(3)加味五痹汤:五痹汤加远志、茯神、麦冬、犀角,倍白芍。主治心痹而正虚者。
李老认为,上述三方均为补正祛邪之剂,可用于心痹。三方区别在于三痹汤药力较大,寄生汤次之,五痹汤又次之.用时对证选择可也,如在用量上加以注意则更为确当。
15.肝痹
[释名]肝痹是因筋痹日久不愈,复感于邪,内犯于肝而成的一种内脏痹证。
[主症]喜饮,小便数多,夜卧则惊,太息。
[诊断]本病诊断不难,根据主症,再结合病史曾有筋痹(即筋挛关节屈伸不利之症状)即是。
[治法]扶正祛邪。
[方剂]
(1)三痹汤:补正祛邪,可用于肝痹之重症者。
(2)独活寄生汤:补正祛邪,可用于肝痹。
(3)加味五痹汤:五痹汤加酸枣仁、柴胡,倍白芍。治肝痹而肝郁、夜寐不宁者。
16.脾痹
[释名]脾痹是因肌痹日久不愈,复感于邪而形成的一种内脏痹证。
[主症]呕涎,心下痞硬,四肢懈惰。
[诊断]此病诊断不难,首先根据本病的主症,再参合以前曾否有过肌痹的肌肉麻木、不知痛痒等症状即可确诊。
[治法]以补正为主,斟酌加入祛邪之品。
[方剂]
(直)三痹汤。
(2)独活寄生汤。
(3)加味五痹汤:五痹汤加厚朴、枳实、砂仁、神曲,倍白术。
以上三方均以补正祛邪为主,其中三痹汤药力较大,寄生次之。五痹汤又次之。用时随证之轻重取去可也。
17.肺痹
[释名]肺痹是由皮痹日久不愈,复感于邪而形成的一种内脏痹证。
[主症]心烦,胸满,气喘,咳嗽,呕吐。
[诊断]本病诊断不难,根据本病的主症,再参合病史是否曾有皮肤麻木等皮痹症状即可确诊。
[治法]因属久病,仍以补正祛邪为主。
[方剂]
(直)三痹汤。
(2)独活寄生汤。
(3)加味五痹汤:五痹扬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黄。
以上三方都以补正祛邪为主,三痹汤药力较大,寄生汤次之。五痹汤又次之,用时据具体症状加以选择可也。
18.肾痹
[释名]肾痹是指骨痹日久不愈,复感于邪而形成的一种内脏痹证。
[主症]腹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诊断]根据主症即可确定,参合病史曾有骨痹症状则更为准确。
[治法]补正祛邪。
[方剂]
(1)三痹汤。
(2)独活寄生汤。
(3)加味五痹汤:五痹汤加独活、官桂、杜仲、牛膝、黄芪、萆蘚,倍白芍。
以上三方都是补正祛邪之剂,三痹汤药力较大,独活寄生汤次之,五痹汤又次之。用时如能根据症状适当地加以裁剪则更好。
昏迷
神昏辨治
神昏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证候之一。表现以神志不清、昏不知人为特征。但其具体病因、病机、临床见症较为复杂,当予细辨。神昏之属于阳明者,大渴,舌黄干燥,壮热,脉洪大,为白虎汤证。如舌黄干,腹满拒按,脉沉实而有力者,为承气汤证。若少阴病之神昏,特点为沉沉欲寐,郑声,舌润无苔,脉沉微,多兼厥冷,有兼热者,多属阴盛格阳,为病之后期多出现,如夹痰湿,舌苔腻,小便不利,属真武汤证,否则属四逆汤证(又,初期之热,应考虑为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若邪入心包,多兼谵语舌绛,高热,温病神昏,多系此类型,为脑疾患。也有因瘀血的,曾治一产后昏不知人,少腹压痛,不发热,兼有强直,逐瘀之后即愈。若厥阴之神昏,多兼抽搐、强直、惊厥之征象,于清热剂中须加羚羊角、钩藤、全蝎、蜈蚣之属,这种抽搐有属于白虎汤证者,有属于邪入心营者,后者可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或紫雪丹之类药品,辅以汤剂治之,以清心开窍,镇惊熄风。因其他疼痛原因而致神昏者,多为急性病,痛止之后,即可清醒。因癔病之神昏者,多不发热,由精神刺激而发,多伴有四肢拘挛。因痰浊蒙蔽清窍而致神昏者,其舌苔必然厚腻,湿温证多见之,宜菖蒲郁金汤合苏合香丸治之。
以上为神昏之大概也。凡属神昏,多为危证,当予高度注意。大凡脉象清晰有力者,多能治好;微弱细数,模糊不清者,预后堪忧。又有一种郁冒现象,多见于战汗之前,患者多突然人事糊涂,昏昏沉沉,为欲作战汗之阳郁现象,伴有肢冷脉伏,可从病情经过中衡量之,若无变坏之机,且与服药无关者,即可以向这方面考虑。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宜从痰瘀论治
李老认为,轻度、中度的一氧化碳中毒,有的不治自愈,有的必须急灌醋或酸菜汤才可恢复;若为重度者,特别是表现痴呆、木僵、瘫痪、失语、长期昏迷、惊厥者,治疗起来殊感棘手。一般来讲,痴呆、失语、昏迷多因秽浊蒙蔽心窍所致,瘫痪、惊厥者多因血不养肝或瘀血阻滞所致,前者主治以开窍化痰,后者主治以活血舒筋。如患者李某,男,60岁,煤气中毒60多天,经某院治疗后神志虽已清醒,但却遗留痴呆,言语謇涩,行动不便,肢体震颤,予饮食则吞咽不止,不予则不知索要食物,予局方至宝丹,1日2丸,10日愈。毛某,男,28岁,煤气中毒昏迷48天,先在某院住院治疗一直不效,乃转我院进行治疗。审其神志昏迷,全身痉挛性瘫痪,发热,舌质红绛,无苔,脉数。综合脉症,诊为秽浊蒙蔽心包,瘀血阻滞。治以凉血活血,开窍化浊。方用局方至宝丹开窍化浊,活络效灵丹加味活血凉血:
丹参15克 赤芍9克 乳香7.5克 没药7.5克 桑枝30克
20天后,患者神志基本清醒,但痴呆、失语、痉挛性瘫痪不见明显改善。因思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云:“有因身之拘挛,而不能伸者,盖人身之筋,以宗筋为主,而不能营养宗筋者,阳明也。其人脾胃素弱,不能化谷生液,以荣养宗筋,更兼内有蕴热以铄耗之。或更有风寒所袭,致宗筋之伸缩自由者,竟有缩无伸,浸成拘挛矣。有筋非拘挛,肌肉非痹木,惟觉足软不能履地者,乃骨髓枯涸,肾虚不能作强也。”“骨痿者加鹿胶,鹿胶取其以骨补骨也。”“若其痿专在下肢,可但用牛膝以引之下行。若其人手足并痿者,又宜加桂枝兼引之上行。”“有肌肉痹木,抑搔不知痛痒者,其人或风寒袭人经络,或痰涎郁塞经络,或风寒痰涎互相凝结经络之间,以致血脉闭塞,而其原因,实由于大气虚损。”故在活络效灵丹的基础上加入木瓜、鹿角胶、虎骨胶、黄芪等,瘫痪、失语逐渐好转,半年后果然诸症消失而愈。
虚劳
血虚证治
血虚为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证候,亦称之为贫血、血亏,严重者为血枯、血脱。其形成责之于失血过多,或生血机能发生障碍,或造血材料供应不足等。血虚包括了心血虚、肝血虚、气血两虚、血虚生热、血枯、血脱及现代医学之再障等证候。
血周流循环,营养滋润全身,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故血虚为全身或局部失荣失养、功能活动减退之证。李老将血虚证分主症及全身各部症分述:
主症:面色苍白。眼睑唇舌淡红,腹部压之不痛,脉细涩或无力。
全身各部症:身热,呈愈虚愈热,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毛发黄脆,筋脉拘挛,伸缩不能自如,性情急躁多怒,头晕痛,耳鸣,面色无华或苍白或淡黄,眼干目眩,视物昏花,惊悸怔忡,失眠健忘,肠燥便难,唇色苍白,舌嫩红而干或舌淡无苔,脉细涩无力或细缓或芤。在妇科表现为月经后期,经闭,经量少,色淡红或呈黄水样,经后腹痛,胎萎不长,胎动小产,产后易患血晕、发痉、大便难及恶露不下等。
血虚辨证重在辨其主症,结合病因及全身症状,并与各部类似症详细对比分析而确立。其治疗以补虚为主,兼祛瘀。补虚之法有补血、补气、健脾、补肾、滋阴及益阳之法,分述如下:
补血:虚则补之,为逆其证候属性施治。
补气:气属阳,血属阴,气具有推动、沮煦、化生、统摄血液之功,补气可生血、摄血,故对血虚甚者及气血两虚者补血必补气。
健脾:调补脾胃,增加饮食,血者水谷之精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饮食营养及脾胃功能正常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故补脾胃以健运化,增加饮食以资化源。
补肾:精血同源,肾藏精而主骨生髓,补肾可资造血充足。
滋阴:肾阴为元阴,血虚甚者,久必致元阴亏耗,故补肾阴以资阴血。
益阳:阴从阳化,故凡血病当以甘苦之药以助阳气、生阴血。
祛瘀:瘀血不祛,新血不生,故活血祛瘀以达间接补血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