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持衡第四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旧题解]持衡者,持攻守而校其优劣,如衡之低昂无差也。古去“鉴空衡平”(1),篇取此义。盖权虽当达,而不能悉其利害,妄于攻,怯于守,则未有不败者。必察形审机行之,而终于心气斯可。故以《持衡》继《达权》为第四。

[注释](1)鉴空衡平,见王充《论衡•自纪篇》,原文为“如衡之平,如鉴之开”,意思是象镜子那样如实反映物体的形状,象秤那样准确地称出物体的轻重。

[译文] 持衡,是把进攻和防御的优劣加以比较,象用秤称物一样使它没有高低偏差。古人说“鉴空衡平”,本篇取名就是这个意思。因为用兵虽然应当通权达变,要是不能完全了解攻妨的利害,盲目地进攻,消极地防御,就没有不失败的。因此,必须察明情况、衡量时机来采取行动,最后着眼到军心士气才行。所以将《持衡》放在《达权》的后面列为第四篇。

31.凡以守待敌者佚(1),以攻待敌者劳,劳佚之相乘(2),而利归于守也。攻则力合而难敌,守则势分而难救,分合之相乘,而利归于攻也。守之顺者攻之逆,攻之易者守之难,攻守之相乘,而胜负之机不定也。故欲低昂之,不可不如持衡然。

[注释] (1)佚,通“逸”。(2)乘,计算。相乘,互相比较的意思。

[译文] 凡是以防御对待敌人的就安逸,以进攻对待敌人的就疲劳,从劳逸相互比较来看,防御是有利的。进攻就能集中兵力而使敌人难于抗拒,防御就会兵力分散而难予互相救援,从分合相互比较来看,进攻是有利的。防御方面顺利的,进攻方面就不顺利,进攻方面容易的,防御方面就有困难,从攻守相互比较来看,胜负的机会是不肯定的。所以要想正确地运用攻守,不可不象用秤称物一样地权衡轻重。

[旧注解]通篇皆是析攻守之义,此则先言攻守之利也。以劳佚言,守佚而攻劳,故守得其利。如韦孝宽镇玉壁,因高欢之攻,乃曰:“攻者自劳,守者自佚。”卒使欢计穷力屈而逃。(1)以分合言,攻合而守分,故攻得其利。如耿弇讨张步,步遣费邑军历下,又分屯祝阿、秦山、钟城数十营以待,弇并众悉力攻之,卒致步损将失城而遁。(2)以顺逆难易言,守顺攻逆,则逆必败,攻易守难,则难必亡。如刘锜顺昌之守,是顺也,而兀朮轻忽逆攻之,安能破其城。(3)孟达上庸之守,是难也,而司马懿八道易攻之,安能坚其守。(4)故攻守之胜负,其机又莫定也,欲其定,非如持衡,恶乎能哉?

[注释] (1)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东魏高欢率兵进攻西魏的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久攻未下,就派人前往劝降。守将韦孝宽说:“我城池严固,兵食有余。攻者自劳,守者常逸。……孝宽关西男子,必不为降将军也。”高欢苦攻五十多天,伤亡约七万人,计穷力竭,乘夜退走。(见《周书》卷三十一《韦孝宽传》)(2)见第23条“旧注解”注(4)。 (3)宋绍兴十年(1140年),宋将刘锜以不足两万的兵力,防守顺昌(今安徽阜阳),先后打败金兵先头部队的三次进攻,士气高涨。金兵统帅金兀朮亲率十几万大军增援。刘锜利用城坚粮足,以逸待劳,并采用敌疲我打,声东击西的战法,把金兵打败。(见《宋史》卷三六六《刘锜传》)(4)魏太和六年(227年),魏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守将孟达正在计议叛魏,司马懿乘他疑虑不定时,出其不意,迅速进军,直抵上庸。孟达仓卒防守,司马懿分多路进攻。孟达部将开城投降,盂达被杀。(见《晋书》卷一《宣帝纪》)

32.衡之不持,顿兵坚城之下,暴(1)卒风雨之中,野掠之不获,而先登之不入,此攻之灾也。兵不称其城,粮不称其兵,救援之不达,而掎角之失势,此守之灾也。

[注释] (1)暴pù(铺),暴露的意思。

[译文]不能权衡利害,把军队屯驻在坚城之下,将士兵暴露在风雨之中,从饶野抢不到粮食,即使士兵争先登城也攻不进去,这就是进攻的灾害。兵力与防守的城池不相适应,粮食与部队需要不相适应,救援部队不能到达,丧失了互相策应的态势,这就是守城的灾害。

[旧注解]此言攻守之灾。兵顿坚城则难破,卒暴风雨则易疲,欲掠无得则食匮,先登不入则伤多,非攻之灾害而何?兵不称城,难于分布;粮不称兵,难于久持;救援不达,力益不支;掎角失势,孤而无助,非守之灾害而何?若此者,皆因不能持衡,而强于攻守故也。掎角,牵其足而罥(1)其首也。《左传》曰‘“晋人角之,诸戎掎之”(2)是也。

[注释] (1)罥juàn(倦)。缠绕,牵挂。(2)这句话见《左传》襄公十四年。

33.是以善用兵者,违其灾而乘其利。用之以攻则守无术,用之以守则攻无策。此之谓持衡也。

[译文]所以。善于用兵的人,避开不利的条件,利用有利的条件。这样来进攻。防御的就无法应付;这样来防御,进攻的就无计可施。这就叫做“持衡”。

[旧注解]此承上二节言,惟善兵者能之。违,去也。乘,因机取利,无失也。守无术,则攻必胜,乌有攻之灾。攻无策,则守必固,乌有守之灾。此乃明于持攻守之衡者。下详言之。

34.是故善攻者,噪以动之。善守者,静以待之。善攻者,屡出扰之而使乱,多方误之而使虚。善守者,主气蓄之而使锐,客气尽之而使衰。

[译文]因此善于进攻的,虚张声势以调动敌人。善于防御的,冷静沉着以应付敌人。善于进攻的,不断惊扰敌人使它发生混乱,多方造成敌人错觉使它产生空隙,善于防御的,培养自己的士气使它饱满,瓦解敌人的士气使它衰竭。

[旧注解]]自此至末,俱错论攻守之善。所以图攻守之变处。乃总是持衡为要。噪动,扬其威也,如耿弁之阴胁巨里。(1)静待,密其机也,如孔明之却洒开门。(2)扰之误之,朔敌莫测而所备多,如伍员之三之尽肄楚师。(3)蓄之尽之,则已有余而人不足,如曹刿之三鼓后战。(4)

[注释](1)东汉建武五年(29年),汉将耿弇(yǎn掩)率军进攻费邑。当时费邑守历下(今山东济南市西),其弟费改守巨里(今山东济南市东)。耿弁为了调动敌人,假装准备攻器材,扬言三天后攻巨里。费邑得知,率兵来援,耿弇乘他在运动中加以袭击,杀死费邑。(见《后汉书》卷十九《耿弁传》 (2)东汉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率军攻魏,派魏延等各军东进,亲率万人守阳平(今陕西勉县西)。魏将司马懿率兵二十万直逼城下。诸葛亮故作镇静,令守军偃旗息鼓,大开四门。洒水扫地。司马懿疑有伏兵,领兵北去。(见《三围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注引郭冲三事)(3)周敬王八年(前512年),吴王阖闾准备攻楚,伍员建议把军队分作三部分。轮番出动,疲劳楚军,等它极度疲惫后,再全力发动进攻。吴王采用了这个建议,终于大破楚军。(见《左传》昭公三十年)(4)周庄王十三年(前684年),齐鲁长勺之战。鲁庄公采用曹刿的建议,采用“敌疲我打”的方针,待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的时候,乘机发动进攻,大败齐军。(见《左传》庄公十年)

35.善攻者,破其所恃则势孤,执其所爱则计失,解其腹心则体溃,告以兵威则胆裂,示以俘囚则气夺。俟其既困,然后举兵以从之,而敌之城可拔也。善守者,塞其险阻以遏之,清其原野以待之,绝其粮道以饥之,劫其营垒以挠之,捣其巢穴以牵之。伺其既归,然后出以袭之,而敌之帅可擒也。

[译文]善于进攻的,粉碎敌人所依靠的援军,就会使它态势孤立;捕获敌人的亲信,就会使它无计可施;分化敌人的心腹,气就会使它整个溃崩;宣扬我军的威力,就会使敌人胆战心惊;显示得到的战俘,就会使敌人士气沮丧。等到敌人已经陷入困境,然后发动进攻,这样,敌人的城池也就可攻破了。善于防守的入,闭塞险阻以遏止敌人,坚壁清野以对付敌人,断敌粮道以饥饿敌人,袭敌营垒以扰乱敌人,攻敌巢穴以牵制敌人。等待敌人撤兵,然后出兵袭击,这样,敌人的将帅就可擒获了。

[旧注解]破所恃,如建德擒而世充失其依。(1)执所爱,如甫文斩而高峻无其计。(2)解腹心,如范增谗去而楚羽亡。(3)告兵威,如宣王叱使而文懿惧。(4)示俘囚,如班超送虏首而鄯善服。(5)俟其既困从之者,恐未困而忿速攻之,则所伤必多,而且难拔也。塞险阻,清原野,绝粮造,如李左车教成安君守井陉之隘,深沟高垒,假奇兵三万,从间道绝韩信辎重,使野无所掠。(6)劫营垒,如刘锜夜衣斫金兵营,折竹为嘂,乘电光以奋击。(7)捣巢穴,如蒋济劝曹操结东吴袭荆州,关羽必返救,而樊围自解。(8)其既归袭之者,恐未动而躁急袭之,则彼璃尔力,而且难擒也。

[注释] (1)见第22条‘旧注解“注(10)。(2)东汉建武十年(34年),隗嚣部将高峻据守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汉将耿弁围攻一年未下,刘秀就派寇恂前往招降。高峻派军师皇甫文谈判。寇恂见他全无降意,又了解到他是高峻的心腹助手,就把他杀了,高峻失去依靠,只好投降。(见《后汉书》卷十六《寇恂传》 (3)见第22条“旧注解”注(17)(4)魏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围攻公孙文懿于襄平(今辽宁辽阳市),公孙文懿两次请求解围撤兵,然后投降,并愿送子作质。司马懿说:“你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勿须送子作质。”不久司马懿攻破襄平,公孙文懿战死。(见《晋书》卷一《宣帝纪》)(5)鄯善,底本作“善鄯”,显误,今根据《后汉书》卷四十七《班超传》改正。此事见第27条“旧注解”注(1)。(6)汉高帝三年(前204年),韩信率兵攻赵。李左车向赵将成安君陈余建议,井陉(今河北井陉东)道路狭窄,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成列,你以主力深沟高垒固守井陉,另以三万人去截击汉军粮道,他们进不能战,退不能走,又不能从民间抢到粮食,很快就可打败他们。但陈余拒绝了这个建议。韩信侦知此事后,就放胆通过井陉隘路,大破赵军。(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7)斫 zhúo(酌),砍。嘂jiào(叫),古代一种吹奏乐器。宋绍兴十年(1140年),宋将刘锜守顺昌(今安徽阜阳),利用雷雨之夜派百人袭击金营。每人除带武器外,还带一个竹嘂作为联络信号,电光一闪,就向敌人猛砍猛杀,电光一灭,就伏着不动。金兵不明情况,营阵大乱,自相攻杀,遗尸遍野。(见《宋史》卷三六六《刘锜传》)(8)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将关羽围攻魏将曹仁于樊城(今湖北襄樊市北)。司马懿、蒋济向曹操建议,派人劝孙权出兵威胁关羽后方,并允许把江南的地方封给他,以解樊城之围。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不久,孙权就袭取了荆州,杀了关羽。(见《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

36.夫攻贵于入,攻城而入其所攻,犹非善攻者也。守贵于出,突围而出其所突,犹非善突者也。惟示之以攻,而入其所不攻;示之以突,而出其所不突。此攻守之妙也。

[译文] 进攻主要在于能够突入敌阵,但攻城直接从所要进攻的方向攻入,还不是善于进攻的。防御主要在于能够打得出去,但突围直接从所要突围的方向突出,还不是善于突围的。只有对敌人显示要从这里进攻,却从敌人认为不会进攻的方向攻入;对敌人显示要向这里突围,却向敌人认为不会突围的方向突出。这才算是攻守的巧妙。

[旧注解]入其所攻者为力难,所不攻者易,如耿弁佯敕诸校攻西安。而直入临淄。(1)出其所突者为力难,所不突者易,如汉王夜出女子二千人,而反走西门。(2)故入所攻,出所突者,为非善,而入不攻、出不突者,为妙也。

[注释](1)东汉建武五年(29年),汉将耿弇yǎn(掩)攻张步,张步令其弟张兰率精兵两万守西安(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另以万余人守临淄(今山东临淄北)。耿弇首先进兵于两城之间,切断他们的联系,假装命令诸将准备五天后攻西安,但到期却乘夜进军,攻下临淄。(见《后汉书》卷十九《耿弇传》)(2)汉高帝三年(前204年),楚军猛烈围攻荥阳(今河南荥阳)。汉王刘邦见情势危急,就用女子二千人乘夜出东门,并把纪信装扮成汉王,大呼“汉王投降”,吸引楚军,自己却率领骑兵数十名乘机从西门出走。(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37.且亡奴多至降虏,必有泄机之灾,攻之当虑也。奸民易于导寇,此为室中之患,守之当防也。

[译文]逃兵多去投降敌人,必有泄密的危险,是进攻时应当考虑的。内奸容易引导敌人,这是内部的祸患,是防御时应当防范的。

[旧注解]此与下节,又攻守者所当防虑。军机不可世,泄之致败,故攻当虑。内患不可养,养之祸大,故守当防。亡奴降虏泄机,如李陵之军候降匈奴,言无后救,且矢食将尽,遂被浚稽之围。(士)奸民导寇为患,如韩世忠用海舟邀截兀朮,有闽人姓王者,教以海舟无风不动,遂债金人之绩。(2)

[注释](1)汉天汉二年(前99年),汉将李陵率步兵五千出击匈奴,在浚稽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南戈壁省境内),被匈奴包围,经过几次激列战斗,杀敌万余,匈奴已准备撤退。适逢李陵军中一个军候(主管侦察的军官)投降匈奴,将汉军孤立无援,矢食将尽等情况泄露于敌。于是,匈奴再度集中兵力围攻,李陵战败投降。(见《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 (2)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朮领兵到江南攻宋。宋将韩世忠率水师在镇江(今江苏镇江)截击他的归路。宋军利用海船拦击金兵小船。金兀朮征求破海船的方法,有一姓王的个福建人告诉他,海舟无风不动,金兵可趁无风渡江。金兀朮采用这个方法,打破了宋军的截击,渡江北去。(《宋史》卷三六四《韩世忠传》)

38.故攻者惧突兵,守者惧久困,攻者惧敌和,守者惧围阙(1)。突兵则不虞,久困则力尽,敌和则难取,围阙则易散。此兵之变,不可不图者,舍衡何以也。

[注释](1)阙,通“缺”。

[译文]所以,进攻的军队怕敌人突然袭击,防御的军队怕敌人长期围困;进攻的军队怕敌人团结一心,防御的军队怕敌人围而不合。遭受突然袭击就会措手不及,遭受长期围困就会精疲力竭,敌人团结一心就难于攻克,敌人围而不合守军就容易逃散。这都是用兵的变通之法,是不可不考虑的,除了权衡利害以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旧注解]攻太急,则有突然之出,每防之不及而反败。守太弱,则有日久之困,每不能划御而有失。敌情和同,则协心共效,安能取之。敌围阙(1)一,则人思求出,安能固之。四者,皆兵之变,故可惧。欲免夫惧,必以之时警于心,而如衡之较,斯可也。

[注释](1)阙,见本条原文注(1)。

39.然此特论其形与机变耳,攻守实要于无形也。攻者攻其心,守者守其气,则不滞于形,而神于机变,此持衡之至要也。

[译文]但这些只是就攻防的形式和随机应变来论述的,攻防的问题主要还在于无形的精神因素。进攻的要瓦解敌人的斗意,防御的要保持军队的士气.这样,就不会拘泥于战法,而能巧妙地随机应变,这是权衡利害时最重要的问题。

[旧注解]此总通篇之意而结之。攻至于攻心,则如孔明之七擒七纵而服南蛮。(1)守至于守则如王霸之军士断发而方奋战。(2)所以称攻守之善,持衡者莫是过矣。

[注释](1)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军攻建宁(今云南曲靖)孟获(彝族领袖之一),冒暑进军,于五月间渡过泸水(即今雅砻江下游,及其与金沙江会合以后一段)。他对孟获采取攻心的办法,七擒七纵,终于使孟获心服。 (见《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2)东汉建武四年(28年)九月,汉将马武、王霸围攻周建于垂惠(今安徽蒙城西北)。五年二月,周建得到援兵后,反击马武。马武退至王霸营前求救,王霸坚壁不出。马武只得独立抗拒,激战很久,王霸军中数十人断发请战。王霸见士气昂扬,敌军疲惫,就率军出击,与马武合力夹攻,大破周建军。(见《后汉书》卷二十《王霸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