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删”是“平水韵”中上平声的第十五韵部。
“删”在《广韵》中作“所奸切”,平声,删韵。
《笠翁对韵》中所用到的韵脚字有湾、闲、艰、珊、关、弯、顽、间、悭、蛮、鬟、山、颜、还、斑等15个,《声律启蒙》中用到的有攀、菅、颜、潺、环、删、关、山、悭、鬟、鹇、环、还、斑、奸、顽、蛮、间等18个。其中两书共同用到的韵脚字有关、顽、间、悭、蛮、鬟、山、颜、还、斑等10个,《笠翁对韵》用到而《声律启蒙》没用的是湾、闲、艰、珊、弯等5个字,后者用到而前者没有用到的是攀、菅、潺、环、删、鹇、环、奸等8个字。《笠翁对韵》所用的“珊”属于十四寒。
其一
林对坞,岭对湾1。
昼永对春闲2。
谋深对望重,任大对投艰3。
裾袅袅,佩珊珊4。
守塞对当关5。
密云千里合,新月一钩弯6。
叔宝君臣皆纵逸,重华父母是嚚顽7。
名动帝畿,西蜀三苏来日下;壮游京洛,东吴二陆起云间8。
【注释】
1林对坞(wù),岭对湾:坞,指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村落,唐羊士谔《山阁闻笛》“临风玉管吹参差,山坞春深日又迟”;也指四面如屏的花木深处,或四面挡风的建筑物,如花坞、竹坞、船坞。岭,指高大的山脉,也指相连的山。湾,河水弯曲的地方。今本“湾”多作“峦”,然“峦”属十四寒,当从琅环阁藏本作“湾”为是。平仄上,“林”“湾”都是平声,“坞”“岭”皆为仄声。语法上,两组四个词语都是名词。
2昼永对春闲:昼永,指白昼漫长,出自宋洪迈《容斋三笔》所引李元亮诗:“元亮亦工诗,如‘人闲知昼永,花落见春深’。”人在悠闲时候,又遇白天时间漫长,最难消遣,故而宋李清照《醉花阴》有“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平仄上,“昼永”是仄仄,“春闲”是平平。语法上,二者都是主谓结构。
3谋深对望重,任大对投艰:谋深,古人经常说“深谋远虑”,深谋是形容深远周密的谋划,《国语•晋语一》:“谗言益起,狐突杜门不出。君子曰:‘善深谋也。’”狐突是晋文公重耳的外祖父,晋国太子申生被谗毁而死,重耳被诬陷而至流亡在外,狐突就闭门不出,君子称赞他擅长深远的谋划。望重,古人常说“德高望重”,形容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宋司马光《辞入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任大,担之以重大的责任,《读通鉴论•宣帝》曰“见善若惊,见不善如仇,君子犹谓其量之有涯而不可以任大;况其所谓善者不必善,所谓不善者非不善乎”。投艰,赋予重任,《尚书•大诰》“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孔颖达疏“投掷此艰难之事于我身”。平仄上,“谋深”是平平,“望重”是仄仄;“任大”是仄仄,“投艰”是平平。语法上,“谋深”“望重”都是主谓结构;“任大”“投艰”都是赋予人以重大的担子,动宾结构。
4裾袅袅,佩珊珊:上联语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载《楚妃吟》:“窗中曙,花早飞。林中明,鸟早归。庭前日,暖中闺,香气亦霏霏。香气飘,当轩清唱调。独顾慕,含怨复含娇。蝶飞兰复熏,袅袅轻风入翠裙。春可游,歌声梁上浮。春游方有乐,沉沉下罗幕。”裾袅袅,轻风吹入裙裾之中,使之随风摇曳摆动,姿态动人。下联化自唐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佩珊珊,古人衣带上常配玉器等装饰品,行动时发出珊珊的声音,非常悦耳动听。平仄上,“裾袅袅”是平仄仄,“佩珊珊”是仄平平。语法上,二者都是主谓结构,由叠音词充当谓语,陈述主语的状态或声音。
5守塞对当关:守塞,防守边塞,《汉书•晁错传》“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当关,守关,唐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平仄上,“守塞”是仄仄,“当关”是平平。语法上,两个词语都是动宾结构。
6密云千里合,新月一钩弯:上联出自元赵天锡《〔双调〕雁儿落过清江引碧玉箫》:“北镇沙陀,千里暮云合。南接黄河,一线衮金波。”新月一钩弯,《训蒙骈句》上卷“十五删”也有“明星千点灿,新月一钩弯”,当化用了唐王周《无题二首》的“帘卷玉楼人寂寂,一钩新月未沉西”。新月,农历每月初出的弯形的月亮,其形如钩,故称“一钩”。平仄上,上联是仄平平仄仄,下联是平仄仄平平。一,《广韵》“於悉切”,入声;合,《广韵》“侯閤切”,入声。语法上,两句皆为主谓结构,谓语“千里合”“一钩弯”是状中结构,状语是“千里”对“一钩”。
7叔宝君臣皆纵逸,重华父母是嚚(yín)顽:上联说的是陈后主陈叔宝的典故,《南史•陈本纪》载:“后主讳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宣帝嫡长子也。梁承圣二年十一月戊寅,生于江陵。……后主愈骄,不虞外难,荒于酒色,不恤政事。左右嬖佞珥貂者五十人,妇人美貌丽服巧态以从者千余人。常使张贵妃、孔贵人等八人夹坐,江总、孔范等十人预宴,号曰‘狎客’。先令八妇人襞采笺,制五言诗,十客一时继和,迟则罚酒。君臣酣饮,从夕达旦,以此为常。而盛修宫室,无时休止。税江税市,征取百端。刑罚酷滥,牢狱常满。”陈后主生活放纵腐朽,贪图安逸,最终导致国家灭亡。下联说的是虞舜的典故,重华就是指舜帝,姚姓,有虞氏,名重华。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于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尧选择贤人来继承自己,众人推荐了舜。舜的父亲顽固,母亲暴虐,弟弟傲慢,但他能够处理好和他们的关系。嚚,暴虐、愚顽,汉贾谊《新书•道术》“亲爱利子谓之慈,反慈为嚚”。平仄上,上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叔,《广韵》“式竹切”,入声。语法上,上下联都是主谓结构:“叔宝君臣”“重华父母”是主语,都是定中结构;谓语部分“皆纵逸”“是嚚顽”是状中结构,这里的“是”有加强判断的意味,相当于“实”“诚”。
8名动帝畿(ji),西蜀三苏来日下;壮游京洛,东吴二陆起云间:上联说的是三苏的典故,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三人皆名列唐宋八大古文家之中,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嘉祐初,(苏洵)与二子轼、辙至京师……于是,父子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帝畿,又叫“京畿”,指京都及其附近地区。西蜀,今四川,古为蜀地,因在西方,故称“西蜀”。日下,本指太阳落下去;这里指京都,古代以帝王比日,因以皇帝所在地为“日下”。下联说的是二陆的典故,二陆指晋陆机、陆云兄弟,吴地人,《晋书•陆云传》:“(陆云)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此联将“日下”“云间”相对,出自《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徐震堮校笺:“日下,指京都。荀,颍川人,与洛阳相近,故云。”壮游,指怀抱壮志而远游。京洛,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也可泛指国都。东吴,指三国时吴国,因其地处江东,故名;也可泛指古吴地。云间,本指天上,古也指松江(今属上海)的古称,陆机、陆云并称“云间二陆”,陆云称“云间陆士龙”。平仄上,上联是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下联是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语法上,“名动帝畿”与“壮游京洛”两句都是状中结构,其主语“三苏”与“二陆”蒙下省略,完整的表达是“三苏名动帝畿”“二陆壮游京洛”;“西蜀三苏来日下”“东吴二陆起云间”是主谓结构。
【译文】
树林和花坞相对,山岭和河湾相对。
白昼漫长和春日闲散相对。
计谋深和声望大相对,委以重任和托付大事相对。
裙裾袅袅摆动,环佩叮当作响。
守边塞和驻边关相对。
浓云千里飘来聚合,新月如钩弯弯斜挂。
陈后主君臣都很放纵淫逸,虞重华父母实在冥顽不灵。
西蜀三苏父子来到京城后,名声震动了整个帝畿;东吴二陆兄弟从松江出发,怀抱壮志在帝都游学。
其二
骄对傲,吝对悭1。
讨逆对平蛮2。
忠肝对义胆,雾鬓对云鬟3。
埋笔冢,烂柯山4。
月貌对天颜5。
龙潜终得跃,鸟倦亦知还6。
陇树飞来鹦鹉绿,湘筠密处鹧鸪斑7。
秋露横江,苏子月明游赤壁;冻云迷岭,韩公雪拥过蓝关8。
【注释】
1骄对傲,吝对悭:“骄”“傲”都是表自大傲慢的态度,“吝”“悭”都是表对钱财非常舍不得的观念。平仄上,“骄”“悭”是平声,“傲”“吝”是仄声。语法上,四个词语都是形容词。
2讨逆对平蛮:讨逆,讨伐叛逆。平蛮,平定野蛮民族;蛮,古代称南方少数民族为“蛮”,也可泛指未开化的民族。平仄上,“讨逆”是仄仄,“平蛮”是平平。语法上,两个词语都是动宾短语。
3忠肝对义胆,雾鬓(bìn)对云鬟(huán):忠肝、义胆,皆指忠义之心,二者经常并称,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雾鬓,浓密秀美的头发,宋苏轼《洞庭春色赋》“携佳人而往游,勒雾鬓与风鬟”。云鬟,高耸的环形发髻,也可泛指乌黑秀美的头发,唐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可以说,语义上,两组都属于同义或近义词语。平仄上,“忠肝”是平平,“义胆”是仄仄;“雾鬓”是仄仄,“云鬟”是平平。语法上,四个词语都是定中结构。
4埋笔冢(zhong),烂柯山:“埋笔冢”用了怀素的典故,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载:“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冢’。”书法家怀素喜欢草书,他练字的笔后来埋在山下,就叫“笔冢”。冢,坟墓。烂柯山,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载:“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王质去石室山上砍柴,看见几个童子在下棋,他就在旁边听他们唱歌看他们下棋。童子给了他一个枣核一般的东西,含在嘴里,不怕饿。下完棋他再看时,斧头的柄都烂了,回到家里,也不再是当年和他同一个时代的人了。平仄上,“埋笔冢”是平仄仄,“烂柯山”是仄平平。语法上,两个短语都是定中结构。定语是“埋笔”“烂柯”,皆为动宾结构。“烂”为使动用法。
5月貌对天颜:月貌,形容女子姣美的面容,古人常说“花容月貌”。天颜,一般指天子的容貌或面子,唐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平仄上,“月貌”是仄仄,“天颜”是平平。语法上,两个词语都是定中结构。
6龙潜终得跃,鸟倦亦知还:龙潜终得跃,语出《周易•乾》:“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意思是人才终于得以有用武之地。鸟倦亦知还,语出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上联表达的是入世的雄心壮志,下联表现的是出世的隐逸情怀。平仄上,“龙潜终得跃”是平平平仄仄,“鸟倦亦知还”是仄仄仄平平。得,《广韵》“多则切”,入声。语法上,“龙潜”“鸟倦”是主谓结构;“终得跃”“亦知还”由状中结构组成,承上省略了主语“龙”“鸟”。
7陇树飞来鹦鹉绿,湘筠(yún)密处鹧鸪斑:鹦鹉又称“陇鸟”“陇禽”“陇客”,多产于陇西,故称。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陇鸟悲丹嘴,湘兰怨紫茎”,汉祢衡有《鹦鹉赋》“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绿衣翠衿”。湘筠,指湘妃竹;筠,竹的青皮,也泛指竹子。鹧鸪,鸟名,胸前有白圆斑点,如珍珠,即鹧鸪斑,或叫“鹧斑”;此处鹧鸪斑是比喻湘妃竹上的斑点。平仄上,上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语法上,上下联当都为主谓结构。“飞来”与“密处”不对仗。因为“飞来”是动补短语,由行为动词“飞”和趋向动词“来”组合而成;“密处”是定中短语,表示密集之处。“鹦鹉绿”“鹧鸪斑”两个词语在形式上是可以对仗的,不过,“鹦鹉绿”其实是绿鹦鹉的倒装,“绿”并不是中心语;“鹧鸪斑”是定中结构,“斑”是中心语。故而,从语法上看,此联问题甚多。
8秋露横江,苏子月明游赤壁;冻云迷岭,韩公雪拥过蓝关:上联典出宋苏轼《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子,指苏轼,古人用“子”表示对男子的美称。下联典出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公,指韩愈,古人也用“公”表示尊称;韩愈谥号“文”,人称“韩文公”。雪拥,指大雪围绕、围裹。蓝关,即蓝田关;蓝田,在陕西渭河平原南缘、秦岭北麓、渭河支流灞河上游。这两句都是描述被贬文人的遭遇与心境。平仄上,上联是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联是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拥,《广韵》“於陇切”,上声。语法上,“秋露横江”与“冻云迷岭”,是整句的环境描写,为主谓结构。“苏子月明游赤壁”与“韩公雪拥过蓝关”都是主谓结构,“月明”“雪拥”两个主谓结构充当状语。此联巧用典故,语义、语法、平仄对仗皆比较工稳。
【译文】
骄和傲相对,吝和悭相对。
讨伐逆贼和平定蛮夷相对。
忠肝和义胆相对,浓密的秀发和高耸的发髻相对。
埋下用过的毛笔的土堆,烂掉斧头木柄的石室山。
美丽的容貌和天子的容颜相对。
龙潜伏在水底终有一天会腾飞,鸟飞倦了也知道怎样返回鸟巢。
陇山树上飞来绿色的鹦鹉,竹林深处有许多鹧鸪之斑。
秋露横于江面,苏轼月夜中驾着船游玩于赤壁之下;冻云低垂山岭,韩愈被贬时骑着马被大雪困在蓝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