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四诊集成

卷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切诊

脉诊总论

罗东逸 曰:《经》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古今察脉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之诊法甚详,脉法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散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病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诊道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盖由不知脉为胃气之本源,其阴阳精要即相为对待,相去悬绝之间,有甚精之察,而不必多名象之求也。夫诊脉求病,求其病之表里、寒热、虚实、顺逆而已。《内经》说脉,止于浮、沉、缓、急、大、小、滑、涩八脉。特于对待、微甚、悬绝,著其相去之二等,而脉之情尽变极,察之极精。及仲景,又兼以阴阳著脉为十,以浮、数、动、滑、大为阳;沉、涩、弱、弦、微 为阴。而察阴阳之法,又莫过于此,于是诊脉之精,至此大备。何以言之?人之先天本于阴阳,而阴阳复生于胃气,惟谷神兴而营气足,故脉行焉。中涵先天四时五脏之正,而养于胃气,以微见其间,是以脉常有神,而可诊以阴阳逆从之法。故阴阳逆顺之法,必首诊其胃气、五脏、四时。诊胃气者诊其力,诊五脏者诊其神,诊四时者诊其顺。何谓力?胃之在三阳,搏而勿浮;在三阴,搏而勿沉。其为洪圆有力,阴阳两和,是平胃脉也。四时而闰以太息,为五至,于何有病?此为有力。若胃气衰耗,已先见不搏而浮沉矣。何谓神?五脏五神而主五行,则恒见微弦、微钩、微软、微毛、微石之平衡,所谓脏真也。过则相凌,弱则受克而脏神失,再过则真脏现矣,此谓有神。何谓顺?五脏以胃气各自主时而奉天令,故春肝、夏心、秋肺、冬肾,如天之被物,生、长、化、收、藏。以一旺主时,而群脏从焉,毋得以错迕事见者,所谓顺也。反顺则为逆矣,逆时则逆脏,并逆胃矣,此谓以顺。是三者病本之诊也。于是审其阴阳,以别柔刚,而知其逆顺之所在。是以别于阳者,知病起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此诊之大源,不可不知也。嗣是乃有相去之三诊,则于其病情而知之。一法为对待,如浮沉对待,缓急、大小、滑涩各对待,皆两不相侔,判然可识者也。一法为微甚,从对待而推之,或甚浮微浮、甚沉微沉之过不及,以从容而知之也。一法为悬绝,如太过之三倍、四倍、不及之迥绝、绝无之殊。此为关格、真脏之见脉,可察而辨也。辨其对待,以察生克;辨其微甚,以察间甚;辨其悬绝,以察生死。而又察仲景之阴阳十脉。合而察之,前三法为经,后四法为纬。不待多脉之名象,而死生顺逆之机,了若指掌矣。

原脉体用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

《灵枢·决气篇》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营气篇》云:营气之道,内谷为实。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 “ 内 ” 古通 “ 纳 ” 。

《举要》 云:脉乃血脉,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

潘硕甫曰:人身之血,犹夫水也;血中之脉,犹夫流 也。流通则水源活,脉通则气血行。隧道,即经脉也,言其在血中精密隐隧,自成一道也。仲景云:呼吸者,脉之头也。《灵枢》云:其行也,以息往来,然非呼吸不能行,故曰气息应焉。而脉则指营气流行不息之道路耳。

邹丹源曰:经络者,脉之道路;动见者,脉之征验,皆不可以尽脉。脉也者,乃营气之精专者,行于经隧,而摄乎内外者也。血与气异体,得脉而同化;卫与营各行,得脉而相应。故脉之中,阴阳统焉。然则脉与血气,分之为三者,正可合之为一也。

刘河间曰:脉有三名:一曰命之本,二曰气之神,三曰形之道,所谓天和者也。

丹溪曰:神者,脉之主;脉者,血之府;气者,神之御;脉者,气之使。嗟乎!脉者,其先天之神乎?

林慎庵曰:人身之脉,由后天血气而为体,先天神气而为用,血气神相合而成形者也。人身经络,直者为经,横者为络,经有十二,络有十五,此即隧道也。《内经》谓之经隧,后人又名之曰经络。此乃肌肉空松处包藏营气,而为昼夜运行不息之道路,所以载脉者也。脉必以血为体,得气方能运行,脉道乃成,是气血不可须臾离者。华元化 云: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弱则脉微,气血平则脉缓。《经》云:脉实血实。合参而论,则脉以气血为体,即明且当矣。然有形无质之虚体,易于散乱,易于阻滞,故必随其血气虚实寒热,邪之盛衰而见。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浮或沉,或疾或缓之形,而无一定之体也。在气血,又必由神之盛衰而为虚实,故曰以神为用。先哲云:脉贵有神,不可不审。所谓神者,即胃气也。《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四时皆以胃气为本,顾胃气岂不为脉所重乎!然其源则又在肾,而不在胃。此意惟崔紫虚 独得之。《举要》云:资始于肾,资生于胃。此二句言脉由气血而赋形,而水谷日进,脾胃酝酿,化其精微而为血,注之于脉,潜滋暗长,脉道得以充实,岂非资生于胃乎?所以熟腐水谷,游溢清气,非脾胃之能也,全赖命门一点真阳熏蒸鼓动,然后脾胃得以成其酝酿之功,岂非资始于肾乎?故肾为十二经脉之根,而为气血之先也。凡诊家所言有力无力,有根无根,有神无神者,无非皆指先天真气而言,非有他也。故丹溪有见于此,乃曰:脉者,其先天之神乎!一言足以尽之矣。《经》云:根于中者,命曰神机,脉之神其用者,皆元神主宰其机也。

罗东逸曰:脉为人之神,气血之本,而见于营之行,其根原有二:一出于中焦之谷神,化精液以输肺,肺主治节,以施隧道,故营血之能通流,实胃气为之充彻,此脉之本于胃气也;一起于太冲而出少阴肾,下汇血海于厥阴,上发真阳于太阳,此太冲之精气,能灌溉十二经,皆得与阳明胃之盛气同驻中焦,共为宗气,与营俱行于十二经,而备五十营,故脉至五十营,则先后天之气合而五脏之真备矣。以是上朝于肺,肺统行之,会于太渊。故曰: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以气口能显胃气,形脏真,占四时,度六部。而有诸中者,必形于外,无差忒,此脉之所以为人之神也。诊之精微,其占亦有二: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脉行六寸,常流无间,昼夜六时而为五十营,此以流行者占之也。五十动不一代,乃为生人之太和;不及是者脏无气,命曰狂生。狂生者,反太和也。候法,左以候左,右以候右,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前以候前,后以候后。六部一定,候之不移,而以五脏为占,此以部位占之也。原其然者,肺统元气,为心血脉之相,非独能朝百脉,亦能显百脉。脉虽籍以充著,其所以能充著者,皆肺神脏真停泓。此其中之停泓,行者居者,固有其留而为地,与人以可占者,非特一为流行而尽之也。要其元神,能常照百脉为五脏镜,以显其纯疵。故太渊一脉,五脏全体俱显,是以上下左右可占,六部可诊矣。然人之阴阳,必奉天而应四时,故春弦、夏钩、秋毛、冬石,虽六脉各为脏主,而又有不得不听令于时也。此繇天人葆合,故人气有不离如此矣。乃人又有平生之诊,阴阳之禀,气态各不同形,其脉亦异。如六阴六阳,以至老少肥瘦,相因脉异。善脉者,先察其本原,次候其胃气脏真,于四时之正,及生平老少之分,而后及其病脉。兹四诊兼之望、闻、问,谓之七诊,而脉之道得矣。

脉度

《灵枢·五十营篇》曰:天周二十八宿,人经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周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难经·一难》曰: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取法于寸口也 脉行始于肺 , 终于肝 。 自寅时平旦起于手太 阴肺经 , 水初下漏 , 至丑时终于足厥阴肝经 , 漏下百刻尽矣 。 二刻一周 , 共五十度 , 周于身也 。

脉取寸口

《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

释寸口气口脉口说

《素问·五脏别论》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吴草庐 曰:寸关尺,辄名心脉、肺脉、肝脉、脾脉、肾脉者,皆非也。此手太阴肺经之动脉,分其部,以候他脏之气耳。李时珍云: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脉行始于肺,终于肝,而复会于肺。肺为气所出入之门户,故名曰气口,而为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

景岳曰:愚按寸口、气口、脉口之义,历考经文,乃统两手而言,非独指两寸为寸口,右手为气口也。肺主诸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曰气口。肺朝百脉,脉之大会聚于此,故曰脉口。脉出太渊,其长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虽三,而实则手太阴肺经一脉也。王叔和未详经旨,突谓“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左手寸口,人迎以前,右手寸口,气口以前”等说,以致后人俱指两寸为寸口,右关为气口,而不复知统两手而言矣。自晋及今,以讹传讹,莫可解救也。 林慎庵曰 : 按张仲景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中所言 , 寸口皆统三部而言 , 亦未尝专指寸脉而言也 , 当从此说为是 。

析寸关尺

《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泽,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中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滑伯仁 曰:手太阴之脉,由中焦出行,一路直至两手大指之端,其鱼际后一寸九分,通谓之寸口。于一寸九分之中,曰寸曰尺,而关在其中矣。其所以云尺寸者,以内外、本末、对待为言,而分其名也。

蔡氏 曰:自肘中至鱼际,得同身寸之一尺一寸。自肘前一尺为阴之位,鱼际后一寸为阳之位。太阴动脉前不及鱼际横纹一分,后不及肘中横纹九寸,故古人于寸内取九分为寸,尺内取一寸为尺,以契阳九阴十之数也。

《脉经》曰: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出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寸主射上焦,头及皮毛,竟手;关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及足。

人迎气口辨

《医宗必读》 曰: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人迎以辨外因,气口以辨内因。又曰:人迎紧盛伤于风,气口紧盛伤于食。盖左关正当肝部,肝为风木之脏,故外伤于风者,内应风脏而为紧盛也。右关正当脾部,脾为仓廪之官,故内伤于食者,内应食脏而为紧盛也。观其但曰伤于风,勿泥外因,而概以六气所伤者,亦取人迎;但曰伤于食,勿泥内因,而概以七情所伤者,亦取气口。

张景岳曰:详人迎,本足阳明之经脉,在结喉两傍。气口,乃手太阴之经脉,在两手寸口。人迎为府,脉所以候表。气口为脏,脉所以候里。故曰气口独为五脏主,此《内经》之旨也。所以后世但诊气口,不诊人迎,盖以脉气流经,经气归肺,而肺朝百脉,故寸口为脉之大会,可决死生,而凡在表在里之病,但于寸口诸部皆可察也。自王叔和误以“左手为人迎,右手为气口”,且云“左以候表,右以候里”,岂左无里而右无表乎?讹传至今,其讹甚矣。

按 : 人迎气口 , 考之 《 内经 》, 当以景岳之辨为是 , 今人习 《 医宗必读 》 者多 , 故亦录之 。

脏腑分属部位

《脉要精微论》云: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 言附尺之土而居中者 , 即关脉也 ,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 言上而又上 , 即寸脉也 ,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 即心包络 ,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李士材 曰:《内经》出胸、腹、膈三字,配寸、关、尺。腑不及胆者,寄于肝也;不及大小肠、膀胱者,统于腹中也。

滑伯仁曰:左尺主小肠、膀胱、前阴之病,右尺主大肠、后阴之病。

张石顽曰:寸关分左右,尺独不分者,一皆主乎肾也。肾为先天一气之始,十二经脉之根,脏腑之本也。

徐春甫 曰:内外每部,有前后半部之分也。脉之上至应前半部为外,脉之下至应后半部为内。概而言之,脏腑近背之阳位者,以前半部候之;近腹之阴位者,以后半部候之。

景岳曰:观易卦六爻,凡画卦者,自下而上,上三爻为外卦,下三爻为内卦,则其上下内外之义明矣。又有以浮取为外,沉取为内,于义亦通。

《灵枢》曰:宗气出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上焦在于膻中,中焦在于中脘,下焦在于脐下阴交。故寸主上焦,以候胸中;关主中焦,以候膈中;尺主下焦,以候腹中。此三焦分诊于寸关尺也。

林慎庵曰:以上诊法,五脏定位,出于《素问》。三焦包罗乎脏腑之外,是一大腑,故经名孤腑,当依上中下分诊于寸关尺,从《灵枢》也。膻中即心包络,《经》云:诸邪之在心也,皆在心之包络,是代心受邪之脏,而同诊于左寸。命门在十四椎之下,下至上,在七椎之上,界乎两肾之中,正当上下左右之中,其位象极,名为丹田,是先天真阳之窟宅,而为肾经之腧穴,故候右尺之元阳,即所以候命门也。至于六腑,经文首揭胃腑,余俱略而不言,但以胸、腹、膈三字该 之者,以胃为十二经脉之化原,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经》云:脏气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胃气,乃致手太阴也。此皆本之于《内经》,云诊家之定法,历万世而不移易者也。

脉位法天地五行说

李士材曰:北方为坎,水之位也;南方为离,火之位也;东方为震,木之位也;西方为兑,金之位也;中央为坤,土之位也。人身一小天地,故脉位应之。试南面而立,以观两手之部位。心属火,居寸,亦在南也;肾属水,居尺,亦在北也;肝属木,居左,亦在东也;肺属金,居右,亦在西也;脾属土,居关,亦在中也。以五行相生之理言之,天一生水,故先从左尺肾水生左关肝木,肝木生左寸心火。心火为君主,其位至高不可下,乃分权于相火。相火寓于右肾,肾本水也,而火寓焉,如龙伏海底,有火相,随右尺。相火生右关脾土,脾土生右寸肺金,金复生水,循环无穷,此相生之理也。更以五行相克之理言之,相火在右尺,将来克金,赖对待之左尺,实肾水也,火得水制,则不乘金矣;脾土在右关,将来克水,赖对待之左关,实肝木也,土得木制,则不侮水矣;肺金在右寸,将来克木,赖对待之左寸,实心火也,金得火制,则不贼木矣。右手三部,皆得左手三部制之矣。而左手三部,竟无制者,独何欤?右寸之肺金,有子肾水,可复母仇。右关之脾土,有子肺金,可复母仇。右尺之相火,有子脾土,可复母仇。是制于人者仍可制人,相克而适以相成也,此相克之理也。

三部九候

《三部九候论》曰: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调虚实而除邪疾。上部天,两额之动脉 当颌厌之分 , 足少阳脉气所行也 。上部地,两颊之动脉 即地仓大迎之分 , 足阳明脉气所行也 。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即和髎之分 , 手少阳脉所行也 。中部天,手太阴也 掌后寸口动脉 , 经渠之次 , 肺经脉气所行也 。中部地,手阳明也 手大指次指歧骨间动脉 , 合谷之次 , 大肠经脉气所行也 。中部人,手少阴也 掌后锐骨下动脉 , 神门之次 , 心经脉气所行也 。下部天,足厥阴也 气冲下三寸动脉 , 五里之分 , 肝经脉气所行也 , 卧而取之 。 女子取太冲 , 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是也 。下部地,足少阴也 内踝后跟骨傍动脉 , 太溪之分 , 肾经脉气所行 。下部人,足太阴也 鱼腹上越筋间动脉 , 直五里 , 下箕门之分 , 沉取乃得 , 脾经脉气所行也 。 若胃气欲候者 , 当取足跗上之冲行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之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 神脏五者 , 五脏也 ; 形脏四者 , 即头角 、 耳目 、 口齿 、 胸中也。

按:此上古三部九候诊法,以人身上中下三部分三部,三而三之,合为九候也。

《十八难》曰:脉有三部九候,各何候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下至脐之有疾也。尺为下部,法而应乎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按:此越人专以寸口寸关尺为三部,而三部俱有浮中沉之三候,三而三之合成九候,乃今人之所遵守者也。以其简捷,不复知有法矣。

七诊

《三部九候论》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张景岳曰 :详此独字 , 即医中精一之义 , 诊家纲领莫切于此 。 今见诸家言脉 , 悉以六部浮沉凿分虚实 , 顾不知病本何在 。 既无独见 , 焉得确真 , 故 《 宝命全形论 》 曰 : 众脉不见 , 众凶勿闻 , 外内相得 , 无以形先 , 是诚察病之密旨 , 必如此义 , 方可言诊 。 又曰 : 善为脉者 , 贵在察神 , 不在察形 。 察形者 , 形千形万 , 不得其要 。 察神者 , 惟一惟精 , 独见其真也 。 独之为义 , 有部位之独也 , 有脏气之独也 , 有脉体之独也 。 部位之独 , 谓诸部无善 , 惟此稍乖 , 乖处藏奸 , 此其独也 。 脏气之独者 , 不得以部位为拘也 , 如诸见洪者皆是心脉 , 诸见弦者皆是肝脉 , 肺之浮 , 脾之缓 , 肾之石 , 五脏之中 , 各有五脉 , 五脉互见 。 独乖者病 , 乖而强者即本脏之有余 , 乖而弱者即本脏之不足 , 此脏气之独也 。 脉体之独者 , 如 《 经 》 所云 , 独大独小 , 独疾独迟 , 独寒独热 , 独陷下者 , 此脉体之独也 。 总此三者 , 独义见矣 。 夫既为之独 , 何以有三 ? 而不知三者之独 , 亦总归于独小 、 独大 、 独疾 、 独迟之类 , 但得其一 , 而即见病之本矣 。 故 《 经 》 曰 : 得一之精 , 以知死生 , 正此谓也 。

《举要》曰: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下左右消息求寻。 浮 以候表 , 沉以候里 , 中以候胃气 。 上下即寸与尺 , 左右即左右手也 。 此又概以两手六部而言 , 谓之七诊也 。

诊治大法

《脉要精微论》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乃可诊有过之脉。林慎庵曰:凡诊,先以三指齐按,所以察其大纲。统体而言,如阴阳、表里、上下、来去、长短、覆溢之类是也。后以逐指单按,所以察其部分。每部下指,先定经脉时脉,以审胃气,分表里、寒热、虚实,辨气分、血分、阴阳盛衰、脏腑所属。浮候、中候、沉候,以消息之断病,何部异于众脉,便属此部有病,候其盛衰之极者以决之,在上上病,在下下病,左曰左病,右曰右病。

《脉要精微论》曰: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林慎庵曰:脉之理微,非静心神,忘外虑,均呼吸,不能得也。故人之息未定,不可以诊;已之息未定,亦不可以诊。夫意逐物移,念随事乱,谓能察认隐微,有是理乎!故必虚其心,静其志,纤微无间,而诊道斯保全不失也。

下指法

卢子繇 曰:诊法多端,全凭指法捷取。盖人之中指上两节长,无名、食指上两节短,参差不齐。若按尺,排指疏则踰越一寸九分之定位,排指密又不及寸关尺之界分。齐截三指,斯中指翘出,而节节相对,节无不转,转无不活。此别左右,分表里,推内外,悉五层,候浮中沉,三指法也。以中指并齐食指,去无名指;以中指并齐无名指,去食指,亦节无不转,此衡寸口,权尺中,齐上下,推下上,推上下,均前后,两指法也。至若候十二脏腑定位,咸用指端举按别脏别腑,此单指法也。虽可三指并齐,及其定位,专指举按,固得其真,不若独指之无牵带,别有低昂也。第惟食指肉薄而灵,中指则厚,无名指更厚且木,是必指端稜起如线者,名曰指目,以按脉中之脊。无论洪大弦革,即小细丝微,咸有脊焉,真如目之视物,妍丑毕具。故古人称诊脉为看脉,可想见其取用矣。每见惜指甲之修长,用指厚肉分,或指节之下,以凭诊视者,真不啻目生颈腋胸胁间矣。

下指有轻重

《五难》曰: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 豆也 之重 ,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

伯仁曰:取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按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心肺之应也。重手按之,附于肉下,近于筋骨间,阴也,脏也,亦肾肝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候之,其脉得于肌肉间者,阴阳相通,中和之象,脾胃之应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而求之,所谓寻也。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

一云:举必先按之,按必先举之,以举物必自下而上,按物必自上而下也。

审脉上下来去至止

《脉要精微论》云: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 去声 风也 上下 皆指八寸言 。

仲景曰: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伯仁曰:察脉须识上下、来去、至止,不明此六字,则阴阳虚实不别也。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为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而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而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日至息曰止也。

吴鹤皋 曰:脉有上下,是阴阳相生,病虽重不死;脉有来去,是表里交泰,病虽重必起;脉无上下来去,死无日矣。

汪子良 曰:来以候外,去以候内。来实去虚,主病在外。来小去大,主病在内。

推求上下内外察病法

《脉要精微论》云: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张 注曰:推,音吹,诸释作推动之推者,非。此言察病之法,当吹求于脉,以决其疑似也。凡病若在表而欲求之于外矣,然脉则沉迟不浮,是在内而非外,故知其心腹之有积也。凡病若在里而欲推求于内矣,然脉则浮数不沉,是在外而非内矣,故知其身之有热也。凡推求于上部,然脉止见于上,而下部则弱,此以有升无降,上实下虚,故腰足为之清冷也。凡推求于下部,然脉止见于下,而上部则亏,此以有降无升,清阳不能上达,故为头项痛也。或以阳虚而阴凑之,亦为头项痛。按之至骨者沉,阴胜也。脉气少者,气血衰也。正气衰而阴气盛,故为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因形气以定诊

《脉诀汇辨》云:人之形体各有不同,则脉之来去因之亦异,不可执一说以概病情也。何则?肥盛之人,气居于表,六脉常带浮洪。瘦小之人,气敛于中,六脉常带沉数。性急之人,五至方为平脉。性缓之人,四至亦有热证。身长之人,下指宜疏。身短之人,下指宜密。北方之人,每见实强。南方之人,恒多软弱。少壮之脉多大,年老之脉多虚,酒后之脉常数,饭后之脉常洪,远行之脉必疾,久饥之脉必空,室女尼姑多濡弱,婴儿之脉常七至。故《经》曰:形气相得者生,三五不调者死。更有说焉,肥盛人,虽曰浮洪是其常,使肌肉过于坚厚,则其脉来,势不能直达于皮肤,反欲重按乃见,徒守浮洪之说,以轻手取之,则模糊细小,竟不能测。瘦小之人,虽曰沉数是其常,使肌肉过于浅薄,则其脉来,即呈于皮肤,反可浮取而知。性急之人,脉数是其常,当从容无事,亦近舒徐。性缓之人,脉迟是其常,值倥偬多冗,亦随急数。北方脉强是其常,或累世膏粱,或母系南产,亦未必无软弱之形。南人脉弱是其常,或先天禀足,或习耐劳苦,亦间有实强之状。少壮脉大是其常,夭促者多见虚细。老年脉虚是其常,期颐 者更为沉实。室女 尼姑濡弱者是其常,或境遇优游,襟怀恬淡,脉来亦定冲和。婴儿气禀纯阳,急数者是其常,或质弱带寒,脉来亦多迟缓。以此类推,则人固有一定之形气,形气之中又必随地转移,方能尽言外之妙也。

张石顽曰:临病察脉,全在活法推求。如诊富贵人之脉与贫贱者之脉,迥乎不侔 。贵显之脉,常清虚流利;富厚之脉,常和滑有神;贱者之脉,常浊壅多滞;贫者之脉,常蹇涩少神,加以劳勚,则粗硬倍常。至若尝富贵而后贫贱,则营卫枯槁,血气不调,脉必不能流利和滑,久按索然。且富贵之证治,与贫贱之证治,亦截然两途。富贵之人恒劳心肾,精血内戕,病脉多虚,纵有表里客邪,不胜大汗大下,全以顾虑元气为主,略兼和营调卫足矣,一切苦寒伤气,皆在切禁。贫贱之人,藜藿充肠,风霜切体,内外未尝温养,筋骸素惯 疲劳,脏腑经脉一皆坚固,即有病苦忧劳,不能便伤神志,一以攻发为主,若参、芪、桂、附等药,咸非是辈所宜。惟尝贵后贱,尝富后贫之人,素享丰腴,不安粗粝,病则中气先郁,非但药之难应,参芪或不能支,反增郁悒之患,在所必至。非特富贵之脉症,与贫贱悬殊,即形体之肥瘠,亦是不同。肥盛之人,肌肉丰厚,胃气沉潜,纵受风寒,未得即显表脉,但须辨其声音涕唾,便知有何客邪。设鼻塞声重,涕唾稠黏,风寒所伤也。若虽鼻塞声重,而屡咳痰不即应,极力咯之,乃得一线黏痰,甚则咽颚肿胀者,乃风热也。此是肥人外感第一关键,以肥人肌气充盛,风邪急切难入,因其内多痰湿,故伤热最易。惟是酒客,湿热渐渍于肉里,风邪易伤者有之,否则形盛气虚,色白肉松,肌腠不实之故,不可以此胶执也。瘦人肌肉浅薄,胃气外泄,即发热头痛,脉来浮数,多属于火。但以头之时痛时止,热之忽重忽轻,又为阴虚火扰之候也。惟发热头痛无间,昼夜不分轻重,人迎浮盛者,方是外感之病。亦有表邪兼挟内火者,虽发热头痛,不分昼夜轻重,而烦渴躁扰,卧寐不宁,皆邪火烁阴之候,虽宜辛凉发散,又当顾虑其阴。独形痩气虚,颜白唇鲜,卫气不固者,最易伤风,却无内火之患矣。矧吾江南之人,元气最薄,脉多不实,且偏属东方,木 火最盛,治之稍过,不无热去寒起之虑。而膏粱之人,豢养柔脆,调适尤难,故善治大江以南病者,不难遍行宇内也。但要识其所禀之刚柔,情性之缓急耳。西北之人,惯拒风寒,素食煤火,外内坚固,所以脉多沉实,一切表里诸邪,不伤则已,伤则必重,非大汗大下,峻用重剂,不能克应。滇粤之人,恒受瘴热,惯食槟榔,表里疏豁,所以脉多微数,按之少实,纵有风寒,只宜清解,不得轻用发散,以表药性皆上升横散,触动瘴气发热,漫无止期,不至津枯血竭不已也。《经》云: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是以诊他方之人,必问方隅水土,傍观者以为应酬套语,曷知其为察脉审证用药之大纲哉。

阴阳呼吸

《四难》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肾肝俱沉,何以别之?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脾主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法也。

《十四难》曰:脉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有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有一呼四至,一吸四至;有一呼五至,一吸五至;有一呼六至,一吸六至;有一呼一至,一吸一至;有再呼一至,再吸一至;有呼吸再至。脉来如此,何以别知其病也?然,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为适得病,前大后小即头痛目眩,前小后大即胸满短气。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脉洪大者苦烦满,沉细者腹中痛,滑者伤热,涩者中雾露。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当困,沉细夜加,浮大昼加,不大不小,虽困可治,其有大小者为难治。一呼六至,一吸六至,为死脉也,沉细夜死,浮大昼死。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损,人虽能行,犹当着床,所以然者,血气皆不足故也。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名曰无魂,无魂者当死也,人虽能行名曰行死。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以调之为法。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 痹。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阴阳虚实

《六难》曰:脉有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何谓也?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阴阳虚实之意也。

仲景《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浮、大、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脉分脏腑

《九难》曰:何以别知脏腑之病?然,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

仲景曰: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

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

表里虚实

伯仁曰:明脉须辨表里虚实四字。表,阳也,腑也,凡六淫之邪袭于经络,而未入胃腑及脏者,皆属于表也。里,阴也,脏也,凡七情之气郁于心腹之内不能散越,及饮食之伤留于脏腑之间不能通泄,皆属于里也。虚者,元气之自虚,精神耗散,气力衰竭也。实者,邪气之实,由正气之本虚,邪得乘之,非元气之自实也。故虚者补其正气,实者泻其邪气。《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此大法也。

根 本枝叶

《十四难》曰:上部有脉 谓寸 ,下部无脉 谓尺 ,其人当吐不吐者死。 谓邪实在上 , 生气不得通达 , 故当吐 。 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

《八难》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然,诸经之脉,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真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

脉贵有神

东垣曰:不病之脉,不求其神而神无不在也。有病之脉,则当求其神之有无。谓如六数七极,热也,脉中有力,即有神矣,当泄其热。三迟二败,寒也,脉中有力,即有神矣,当去其寒。若数极迟败中不复有力,为无神也,将何以恃耶?苟不知此,而泄之去之,神将何以依而为主。故《经》曰:脉者,血气之先。血气者,人之神也,善夫。

林慎庵曰:东垣此论,深达至理,但以有力二字言有神,恐不足尽有神之妙。王执中 曰:有神者,有力中带光顺滑泽也,于解进矣。萧子颙 歌曰:轻清稳 厚肌肉里,不离中部象自然,则又有进焉。

脉无根有根两说

《汇辨》云:一以尺中为根。人之有尺,犹树之根。水为天一之元,先天命根也。王叔和曰: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谓有根也。若肾脉独败,是无根矣。一以沉候为根。《经》曰:诸浮脉无根者死,是谓有表无里,孤阳不生。造化所以亘万古而不息者,一阴一阳互为其根也,阴既绝矣,孤阳岂能独存乎。二说似乎不同,实则一致。两尺为肾部,沉候之,六脉皆肾也。然则两尺之无根,与沉取之无根,总之肾水绝也。

浮中沉候五脏说

王宗正 曰:诊脉之法,当从心肺俱浮,肝肾俱沉,脾在中州,则与叔和之守寸关尺,寄位以候五脏六腑之脉者,不大相径庭乎?岂知宗正亦从经文“诸浮脉无根者死”之句误入,遂谓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心肺居于至高之分,故应乎浮;肝肾处乎至阴之位,故应乎沉;脾胃在中,故以中候候之。然能与叔和之法参而用之,正有相成之妙。 按 : 此即 《 难经 》 “ 四难 ”“ 五难 ” 之说也 。

时脉平脉胃脉

伯仁曰:凡诊脉,先须识时脉、胃脉与脏腑平脉,然后及于病脉。时脉谓春三月六部中俱带弦,夏三月俱带洪,秋三月俱带浮,冬三月俱带沉。胃脉谓中按得之脉见和缓。凡人脏腑胃脉既平,又应时脉,乃无病者也,反此为病。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善怒,忽忽眩冒而巅疾;不及则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身热肤痛,为浸淫 ;不及则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不及则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其气来沉而搏,故曰营,反此者病。其气如弹石者,此为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解 [1] ,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不及则心悬如病饥, 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音渺 , 季胁之下 , 侠脊两旁空软处 。 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其来如水之流者,此为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四肢不举,不及则九窍不通。

心脉浮大而散。心合血脉,心脉 随血脉而行,持脉如六菽之重,按至血脉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粗者为大;又稍加力,脉道濡阔者为散。肺脉浮涩而短,肺合皮毛,肺脉循皮毛而行,持脉如三菽之重,按至皮毛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不利为涩;又稍加力,不及本位为短。肝脉弦而长,肝合筋,肝脉循筋而行,持脉如十二菽之重,按至筋,脉道如筝弦为弦;次稍加力,脉道迢迢者为长。脾脉缓而大,脾合肌肉,脾脉循肌肉而行,持脉如九菽之重,按至肌肉,如轻风微吹杨柳梢为缓;稍稍加力,脉道敦实者为大。肾脉沉而软滑,肾合骨,肾脉循骨而行,按至骨而得者为沉;次重按之,脉道无力为软;举指来疾流利者为滑。

滑伯仁曰:此五脏平脉,要须察之,久久成熟,一遇病脉,自然可晓。《经》云:先识经脉,而后识病脉,此之谓也。

凡脉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不长不短,应手中和,意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者,此真胃气脉也。

《平人气象论》曰: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 秋病至秋而病 , 以胃气尚存 。 今病即病 , 以无胃气故也 。 余仿此 。

景岳曰:凡诊脉,须知胃气。如《经》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又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又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又曰: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气口。是可见谷气即胃气,胃气即元气也。元气之来,力和而缓;邪气之至,力强而峻。高阳生曰:阿阿软若春杨柳,此是脾家脉四季,即胃气之谓也。故凡诊脉者,无论浮沉迟数,虽值诸病叠见,而但于邪脉中得兼软滑徐和之象者,便是五脏中俱有胃气,病必无害也。盖胃气者正气也,病气者邪气也,夫邪正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凡邪气胜则正气败,正气至则邪气退矣。若欲察病之进退吉凶者,但当以胃气为主。察之之法,如今日尚和缓,明日更弦急,知邪气之愈进,邪气进则病愈甚矣。今日甚弦急,明日稍和缓,知胃气之渐至,胃气至则病渐轻矣。即如顷刻之间,初急后缓者,胃气之来也;初缓后急者,胃气之去也。此察邪正进退之法也。至于死生之兆,亦惟以胃气为主。夫胃气中和,王于四季,故春脉微弦而和缓,夏脉微钩而和缓,秋脉微毛而和缓,冬脉微石而和缓,此胃气之常,即平人之脉也。若脉无胃气,即名真脏脉。见真脏何以当死?盖人有元气,出自先天,即天气也,为精神之父;人有胃气,出乎后天,即地气也,为血气之母。其在后天,必本先天为主持;在先天,必赖后天为滋养。无所本者死,无所养者亦死。可从验之,如但弦、但钩、但毛、但石之类,皆真脏也,此以孤脏之气独见,而胃气不能相及,故当死也。且脾胃属土,脉本和缓,土惟畏木,脉则弦强,凡脉见弦急者,此为土败木败,大非佳兆,若弦急之微者尚可救疗,弦急之甚者胃气其穷矣。

盛启东 曰:举按坚强,搏击有力,或微渺在骨,按不可得,胃气绝也。

朱改之曰:脉健旺者按之柔和,微弱者按之应指,便是胃气合微弦、微钩,以观自得之矣。

张石顽曰:欲识五脏诸病,须明五脏脉形。假如肝得乙木春升之令而生,其脉若草木初生,指下软弱招招,故谓之弦,然必滑和而缓,是为胃气,为肝之平脉。若弦实而滑,如循长竿,弦多胃少之脉也。若弦而强急,按之益劲,但弦无胃气也,加以发热,指下洪盛,则木槁火炎而自焚矣。所谓火生于木,焚木者,原不出乎火也。若微弦而浮,或略带数,又为甲木之象矣。若弦脉见于左关,肝气自旺也,设反见于右关,又为土败木贼之兆。或左关虽弦而指下小弱不振,是土衰木萎之象,法当培土荣木,设投伐肝之剂,则脾土愈困矣。若弦见一二部,或一手偏弦,犹为可治。若六脉皆弦而少神气,为邪气混一不分之兆。《灵枢》有云:人迎与寸口气大小等者,病难已。气者,脉气也,凡脉得循脏之气,左右六部皆然者,俱不治也。或肝病证剧,六部无弦脉,是脉不应病,亦不可治。举此以为诸脉之例,不独肝脏为然也。心属丙丁而应乎夏,其脉若火之燃薪,指下累累,微曲而濡,故谓之钩,然必虚滑流利是为胃气,为心之平脉。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钩多胃少之脉也。若瞥瞥 虚大,前曲后居,但钩无胃气也。若虚大微洪,或带微数,又为丙火之象。故钩脉见于左寸,包络之火自旺也。或并见于右寸,火乘金位之兆。设关之外微曲,又为中宫有物阻碍之兆也。脾为己土而应于四季,虽禀中央湿土,常兼四气之化而生长万物,故其脉最和缓,指下纡徐而不病,不迟故谓之缓。然于和缓之中又当求其软滑,是谓胃气,为脾之平脉。若缓弱无力,指下如循烂绵,缓多胃少之脉也。若缓而不能自还,代阴无胃气也。若脉虽徐缓,而按之盈实,是胃中宿滞蕴热。若缓而涩滞,指下模糊,按之不前,胃中寒食固结,气道阻塞之故耳。若缓而加之以浮,又为风乘戊土之象矣。设或诸部皆缓而关部独盛,中宫湿热也。诸部皆缓,寸口独滑,膈上有痰气也。诸部皆缓,两尺独显弦状,岂非肝肾虚寒,不能生土之候乎。肺本辛金而应秋气,虽主收敛,而合于皮毛。是以不能沉实,但得浮弱之象于皮毛间,指下轻虚,而重按不散,故谓之毛。然必浮弱而滑,是为胃气,为肺之平脉。若但浮不滑,指下涩涩然如循鸡羽,毛多胃少之脉也。昔人以浮涩而短,为肺脏平脉,意谓多气少血,脉不能滑。不知独受营气之先,营行脉中之第一关隘,若肺不伤燥,必无短涩之理。即感秋燥之气,亦肺病耳,非肺气之本燥也。若浮而无力,按之如风吹毛,但毛无胃气也。加以关尺细数,喘嗽失血,阴虚阳扰,虽神丹不能复图也。若毛而微涩,又为庚金气予不足之象矣。若诸部皆毛,寸口独不毛者,阳虚浊阴用事,兼挟痰气于上也。诸部不毛,右关独毛者,胃虚不能纳食,及为泄泻之征也。肾主癸水而应乎冬脉,得收藏之令,而见于筋骨之间,按之沉实,而举指流利,谓之曰石。然必沉濡而滑,是谓胃气,乃肾之平脉。若指下形如引葛,按之益坚,石多胃少之脉也。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按之搏指,但石无胃气也。若按之虽石,举之浮紧,又为太阳壬水受邪之象矣。若诸脉不石,左寸独石者,水气凌心之象。右关独石者,沉寒伤胃之象也。可知五脉之中,必得缓滑之象,乃谓胃气,方为平脉,则胃气之验,不独在于右关也。况《内经》所言四时之脉,亦不出乎弦、钩、毛、石,是知五脏之气不出五行,四时之气亦不出于五行,故其论脉总不出五行之外也。但当察其五脉之中,偏少冲和之气,即是病脉。或反见他脏之脉,是本脏气衰,他脏之气乘之也。每见医守六部之绳墨,以求脏腑之虚实者,是欲候其人不识声形笑貌,但认其居处之地也。若得其声形笑貌,虽遇之于殊方逆旅,暗室隔垣,未尝错认以为他人也。犹之此经之脉见于他部,未尝错认以为他经之病也。

五脏平病死脉

《平人气象论》云: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 琅玕者 , 音郎千 , 玉之有光似珠者 , 言盛满滑利也 ,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 急促相仍 ,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 轻取坚强不柔 , 重取牢实不动 ,如操带钩,曰心死。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 象苗齐秀之象 ,如落榆荚,曰肺平 浮薄而轻虚 ,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 往来涩滞 ,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 空虚无根 ,如风吹毛 散乱无绪 ,曰肺死。

平肝脉来,软弱招招 犹迢迢也 ,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 梢必柔软 , 即和缓弦长之义 ,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杆,曰肝病 坚劲无梢之和缓 。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平脾脉来,和柔相杂,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 轻疾不缓 。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啄,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后二句言点滴无伦 , 去而不返也 。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 坚搏牵连 ,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 音劈 如弹石,曰肾死。

按:《难经·十五难》所载平病、死脉,与本经互有异同,学者当以《内经》为主。

真脏脉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 ,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青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

* * *

[1] 解 (xièyì):懈怠,倦怠无力。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