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樞要
十法論
第一內消法:內消者,腫痛初起,隨即用藥消散也。凡病癰疽、發背、對口、疔毒,其初起增寒壯熱,有似傷寒而痛偏著一處,飲食如常者,蓄積有膿也。當初起時,膿尚未成,不過血氣乖違逆於內里耳。外敷遠志膏或貼普救萬全膏,內服銀花甘草湯即時消散。若系疔瘡,急宜刺破,或艾灸腫處,搽上蟾酥餅,貼以萬全膏,內服菊花甘草湯隨即平復。菊花連翹根帶葉皆治疔瘡之聖藥也。其中亦有挾風寒而發者,宜先用芎芷香蘇散,以散之,隨服菊花銀花等藥,即可內消,務早下手,不可遲滯。(膏、湯載後癰疽門)
第二艾灸法:隔蒜灸法,勝用刀針。書云:不痛,灸至痛,痛灸不痛時,凡治癰疽、疔腫、流注及一切無名腫毒,以大蒜切片,安瘡頭上,用陳艾炷安蒜上,香點灸之,其艾炷大小看瘡毒大小為取裁。若癰疽之大者,以蒜搗餅敷上灸之。不痛者,灸至痛而止;痛者,灸至不痛而止。若內已有膿,即將烏金膏塗,灸其外,用普救萬全膏貼之。爛開其口,卸卻瘀膿,易收功也。若口不收,或腐肉不脫,洗用防風湯,敷用海浮散,外貼萬全膏。腐自去,新自生,計日可愈,真神藥也。(烏金膏載癰疽門,防風湯載諸瘡門)
第三神火照法:凡腫在頭面以上者,不宜艾灸,恐引火氣上攻,宜用火照法,神乎其神。法用火照散安紙捻中,以麻油浸點,每用火三枝,離毒半寸許照之,自外而內俾藥氣透入,皮色紫滯者,立轉紅活。瘡勢平塌者,立轉高聳仍須不時照之,則毒氣頓解,轉陰為陽,以收全功。且此法不止施於頭面,即如發背等毒,亦宜用之,其頭面患毒,亦有用艾灸而愈者,因其毒純陰平塌,頑麻非艾灸無功。但艾炷宜小如麥粒樣式。二法乃瘡疽門之寶筏,宜互相參考,以神其用。(火照散方見癰疽門)
第四刀針砭石法:凡毒有脹痛緊急,膿已成熟,無暇待艾灸火照者,即宜用刀法開之,但刀法須在的確膿熟之時,又須要淺深合度,以左手按腫處,先看膿之成否,如按下軟而不痛,腫隨手起者,膿已成矣。按下硬而痛,或凹陷不起者,膿未成也。已成膿者可刺,未成膿者宜姑待之。若脾虛氣弱者,宜托補之。又須看其膿之深淺,以手指按下,軟肉深者,其膿必深,軟肉淺者,其膿亦淺。膿淺刀深恐傷好肉,膿深刀淺恐毒不出而內敗,最宜斟酌。更有伏骨之疽,膿腐於內,皮色不變者,宜以刀刺入深處放出瘀膿,或灸開大口放出之,不得姑息因循俾毒氣越爛越深也。其小刀須利刃,勿令病者見,恐驚彼耳。砭法施於頭面及耳前後,因其漫腫無頭,急用此法以瀉其毒,取上細磁鋒,用竹箸夾定緊扎,放鋒出半分,封患處另以箸敲之,遍刺腫處俾紫血多出為善,刺畢以精肉貼片時,再用雞子清調乳香末潤之,此地不宜成膿,頭內中空,耳前後更多曲折,提膿拔毒更多未便,故砭法斷宜早施。
第五圍藥法:古云:用膏貼頂上,敷藥四邊圍。凡腫毒之大者,將已成膿。用烏金膏貼瘡頭上,然後用萬全膏蓋之,四旁用芙蓉膏敷之,貼膏處取其出膿,敷藥處取其消散。並能箍住根腳,不令展開,共作三層敷圍法。第一層:用烏金膏貼瘡頭,若漫腫無頭,以濕紙貼上,先干處是瘡頭也。第二層:萬全膏貼之。第三層:芙蓉膏圍之,然嘗用萬全膏遍覆腫處,連根腳一齊箍住,其中消處自消,潰處自潰,竟收全功。可見膏藥之妙矣。(芙蓉膏載癰疽門)
第六開口除膿法:凡治癰疽,口小膿多,則膿多不出,或出而不盡,或薄膿可出,硬膿難出,以致瘀不出而新不生,延綿難愈。法當爛開大口,俾瘀膿盡出為善。其爛藥烏金散最佳,祛瘀肉不傷新肉,且不甚焮痛為至妙也。若有膿管,以棉紙捻裹藥線插入,頻換數條,即化祛耳。亦有頑硬之極,非烏金散所能去者,則用化腐紫霜膏搽之,然終不若烏金散為至穩。(化腐膏載癰疽門)
第七收口法:凡癰疽最難收口者,皆由瘀肉夾雜瘀膿不盡所致。庸工不識,妄用補澀之劑免強收口,恐他日內毒復發更甚於目前,惟所用海浮散堪稱至寶。以此敷上,瘀肉自脫,不必用刀,新肉自生又不藏毒,萬舉萬當也。大法先用防風湯洗之,再上末藥。洗時須避風為主。書云:頻將湯洗,切忌風吹是已,更有體虛不能收口者,須內服補藥以助之。
第八總論服藥法:凡癰疽服藥,宜照顧脾胃為主,不得已而用清涼,切勿過劑。大法初起時,設有挾風寒者,宜先用芎芷香蘇散一劑以散之,散後而腫未消,隨用銀花、甘草以和解之。若腫勢焮痛,大便閉結,內熱極盛者,則用衛生湯加大黃以疏利之。若病勢極盛而氣漸虛者,則清藥中須兼托補之劑,透膿散主之。若膿水已潰,必須托補元氣為主,參耆內托散主之。如或元氣虛寒,則托補藥中須用辛熱以佐之。脾虛者,理中湯、參苓白朮散。氣虛下陷者,補中益氣湯。胃經受寒,飲食停滯者,藿香正氣散。氣血兩虛者,十全大補湯加附子、鹿茸輩。間亦有虛而挾熱者,即於前方中去附子、薑、桂,加麥冬、銀花、丹皮等藥以收功,是又不可不知也。大抵有陽毒、有陰毒、有半陰半陽,宜細辨之。陽毒者,瘡勢紅腫,瘡頂尖聳,根腳不散,飲食如常,口渴便結,五心煩熱,脈洪數。陰毒者,瘡勢灰白,平塌,頑麻少痛,根腳走散,食少便溏,手足厥冷,口鼻氣冷,脈沉遲。半陰半陽者,瘡腫雖紅,不甚尖聳,飲食差減,大便不結,寒熱往來,微渴喜熱,脈虛軟,此三者必須細辨。俾用藥寒溫得宜,方為合法。治陽者,清涼解毒。治陰者,溫中回陽。半陰半陽之治,清不傷胃,溫不助邪,如斯而已矣。(香蘇散、透膿散俱載癰疽門)
第九復論五善七惡救援之法:或問癰疽,五善、七惡何謂也?答曰:五善者,飲食知味一也;便溺調勻二也;膿潰腫消,膿水不臭三也;神清氣爽,動息自寧四也;脈息有神,不違時令五也。七惡者,大渴發熱,泄瀉淋閉一也;膿清尤腫,膿稀臭穢二也;目睛無神,語聲不亮三也;食少不化,服藥作嘔四也;恍忽嗜臥,氣短乏力,腰背沉重五也;唇清鼻臭黑,面目浮腫六也:脈息無神或疏動不和七也。古語云:五善得三則吉,七惡得四則凶。余謂七惡之凶,不待四矣。然而拯救之法,正不容以不講,大抵熱渴淋閉,喘急內熱,皆真陰受傷,宜用六味湯加麥冬、五味,如不應,用八珍湯加麥冬、五味,更不應,用十全大補湯兼服六味地黃丸,此補陽生陰之說也。若氣短倦怠,昏瞶乏力,飲食不化,乃陽虛之候,宜用補中益氣湯。若睡臥不寧,宜用歸脾湯。若飲食減少,面目浮腫,宜用香砂六君子湯。若兼脾胃虛寒,更用理中湯。腎氣虛寒,須用桂附八味丸,兼用十全大補湯加附子。此溫補回陽之法也。若癰疽潰後,膿血去多,變為角弓反張,手足搐搦,肢體振搖而發痙者,並用參、耆、歸、朮、附子等藥以救之。如不應,用十全大補湯。間亦有可生者,當此時勢,性命急如懸縷,司命者,宜叮嚀反復,熟思而審處之。
第十將息法:凡病中設有挾風寒者,即宜斷去葷腥油膩,微服散藥,俟外邪祛盡,再用滋味調補,大抵將息癰疽不可缺少滋味,以血肉能生血肉也。然又不宜過多使肉氣勝穀氣,更忌生冷滯氣之物,恐反傷脾胃也。並宜避風邪,戒嗔怒,寡思慮,少言語,刻刻保養為貴,至於病後將息,毒大者,三年內宜遠幃幙,毒小者,期年內宜遠幃幙,犯之則成虛損,或成偏枯,或陰減天年,不可不慎也。其他戒怒慎風亦宜常作有病時想。
以上十法,乃治癰疽發背之大綱。大者可為,小者又可知也已。餘生平善治外症,其心法全在於此,約而能該確而可寧也。至於周身上下所患之病名,備載於後,以資參考。
外科症治方藥
生於背,名曰發背,肺經火毒也。生於背下與心相對,名曰對心發,心經火毒也。生於腰,名曰腎俞發,腎經相火之毒也。生於肩背,名曰背搭。右為肺火,左為肝火也。生於手背,名曰手發,生於足背,名曰足發,脾經濕熱之毒也。有如蓮子形者,頭多突起。有如蜂窩形者,孔多內陷,外結螺靨,此二種須防毒陷,大率此病多由膏梁厚味,或六淫外客,七情內郁所致,積聚不散,以致榮氣不從逆於內里耳。初覺腫痛,即宜用藥消散之。散而不去,則用艾灸提膿等法。癰疽之症始為熱中末傳,寒中熱中宜清涼,寒中宜溫補,不可不察也。
生於腦,名曰腦疽。生於頸後,名曰對口。生於頸旁,名曰偏對口。正對口易治,偏對口難治,因其軟肉與喉相近也。多因膏梁醇酒,風寒壅遏所致,宜用神火照法,次用烏金膏搽之,外貼萬全膏,取其易潰,潰後則用防風湯洗之,摻以海浮散,仍貼萬全膏,頻換數次即愈矣。
生於耳前後,名曰鬢疽。生於兩頤,名發頤。初起宜用銀花甘草湯,加柴胡、荊芥、薄荷、蒡子,以清散之。若腫勢極盛,須用砭法。若已成膿而未潰者,以烏金膏搽瘡頭上,蓋以萬全膏自然腐潰,潰後則用海浮散,並貼萬全膏,自應尋愈。
頦下漫腫無頭,名曰時毒,俗名蝦蟆瘟是也。頭面盡腫,名曰大頭天行,俗名大頭瘟是也。此皆風火鬱熱所致,初起宜用加味甘橘湯以消散之,若腫熱極盛,兼用砭法。
生於心,名曰井口疽。生於脅,名曰脅癰。生於腹,名曰肚癰。生於手腳腕,名曰穿骨疽。生於腿岔,名曰魚口。生於臀,名曰臀癰。施治並如前法。
瘡疔初起如芥形,如粉刺,或小泡,堅硬如釘,故名曰疔。大凡肉色紅腫,根腳不散者吉;若平塌漫腫,四圍灰白者凶。其狀不一,其色不同,有紅、紫、黃、白、黑之五種,以應五臟。若生兩足多有紅系至臍,生兩手多有紅系至心,生唇面多有紅系入喉,俱難治,速宜針刺。紅系出血多有生者,若患於肢末之處毒愈凝滯,藥難導達,艾灸之功為大,內服菊花甘草湯至效。如妄用疏利之劑,耗損真氣,不惟無以去毒而害反隨之矣。其治法即見前十法中。
喉間腫痛,名曰喉痹。古人多用甘桔湯主之。然有實火、虛火之分,緊喉、慢喉之別,不可不審。虛火者,色淡微腫,溺清便利,脈虛,飲食減少。此因神思過多,脾氣不能中護,虛火易至上炎,乃內傷之火,名曰慢喉風,虛症也。午前痛甚者,屬陽虛,四君子湯加桔梗、麥冬、五味、當歸。午後痛甚者,屬陰虛,四物湯加桔梗、元參。如不效,必加桂附,以為引導之用。加減八味湯加牛膝主之。若脈數有熱,六味湯主之。更有中寒咽痛,始用半夏桂甘湯,不可誤投涼藥。實火者,醇酒膏梁,風火積熱,火動痰生,腫痛暴發,甚則風痰壅塞,湯水不入,聲音不出,此外至之火,名曰緊喉風,實症也。宜用燈窩油和漿水灌之,導祛痰涎,或用土牛膝搗爛,和酸醋灌之,或針刺紅腫之處,發泄毒血,或用金鑰匙吹之,俾喉門漸鬆,飲食可入,聲音得出,乃止。宜服加味甘桔湯,熱甚者,兼用三黃解毒湯。諺云:走馬看喉痹是也。凡喉腫不刺血,喉風不吐痰,癰不放膿,乳蛾不針破,此皆非法。又有勞嗽日久,咽傷聲損者,無法可治。
纏喉風症 咽喉腫痛脹塞,紅系纏繞,故名纏喉風。甚則腫達於外,頭如蛇纏,探吐悉如前法。(金鑰匙方見咽喉門)
纏舌喉風 硬根而爛兩旁。
以羊毛筆蘸甘草水洗之,吹以柳華散。(方載癰疽門)
乳蛾生喉間 狀如乳頭,一邊生者,名單乳蛾;兩邊生者,名雙乳蛾。以小刀點乳頭上,出血立瘥。吹以柳華散,再服甘桔湯。凡針乳蛾,宜針頭尾,不可針中間,鮮血者易治,血黑而少者難治。凡用刀針,血不止者,用廣三七為細末,吹刀口上即止。凡使刀針不可傷蒂丁及舌下根,切切!
舌衄出血不止
用六味湯加生地、麥冬、牛膝、元參主之。並吹柳華散。
癰疽生於上齶 形如紫李,宜針破癰頭。
用甘草湯攪盡瘀肉,吹服悉如前法。
腮癰 生腮下,繞喉壅腫。
先用齏汁調元明粉,攪去其痰,再看其紫黑處,針去瘀血。其吹服如前法。
喉瘡 命門相火也。瘡勢灌膿。
以銀針挑破之,隨用荊芥甘草湯煎洗之,其吹服如前法。
走馬牙疳 牙齦紅腫,漸變紫黑,臭穢,胃熱也。牙癰,牙邊腫痛,灌膿也。牙宣,牙根盡腫,宣露於外也。吹以柳華散,兼服清胃散。牙疼,療牙止痛散,兼服葛根湯。
喉瘤 生於喉旁,形如圓眼,血絲相裹,不可用刀針,宜吹麝香散,並服加味甘草桔梗湯。(方見癰疽門)
繭唇 唇上起泡如繭,初起即用小小艾炷灸之,貼以萬全膏。
肺絕喉痹 凡喉痹日久,頻服清降之藥,以致痰湧聲喑,聲如曳鋸。此肺氣將絕之候也。法在難治。
宜用獨參湯,或兼進八味湯,或兼用十全大補湯。早服者,可救十中之一二。
疔毒
疔音丁,惡瘡。方書:疔形有十三種。紅絲疔宜急用針刺斷。疔腫痛者,取菊花葉搗汁敷之,冬月用菊根效同。(林氏驗方用魚秋串根搗爛對常酒服。渣敷患處,治血疔如神)
治反唇疔方
用活蝦蟆肝一片貼患處即愈。
又方:白漿滴患處,數次即愈。
又方:用五穀蟲為末,麻油調,敷患處即愈。
治疔瘡方
飛鹽 飛丹 辰砂 硇砂 珍珠(各等分)
研極細末,收貯。用時以銀針將瘡挑破,填藥在內,立刻紅絲退去即愈。
專治紅絲串心疔神驗 (經驗)紅絲疔多從大拇指作癢,初起時只絕細一點,漸變紅細絲一條,赤色筆直者,急用婦人油頭繩繞扎紅絲盡頭,勿使延及心胸以致絕命。再用金針挑破紅絲頭,銀針亦可,令出淨惡血後,用菊花一味搗爛,塗疔上。每日一換,或上下晝一換,漸漸而愈。真神方也。
如疔上作泡,急用金銀針挑出浮水,更用菊花葉塗之效。
專治反唇疔試驗神方
用新鮮五穀蟲(洗淨,再用酒洗,不可令破)洗淨後略去尾尖,手提蟲首,使蟲尾近患處,任其肚內臭水淋在疔頭數次,將蟲皮貼患處,不久即愈。此係急症,如不急治,唇內紅筋牽住喉管,唇尖連著鼻孔,則不能救矣。倘若冬天,如一時難得新鮮者,可用干五穀蟲研末,好麻油調,敷患處即痊。
專治顴疔(生在面上顴骨) 神驗方,兼治耳疔。
用鮮寄生草一握,酒煎服。渣遏患處,寄生草生在桑樹孔內妙。莊樹孔內次之。
立時拔疔方 (試疔以生豆口嚼之,無豆味即是疔,否則非疔)
蓖麻子一粒去油滴,乳香一分去油,共研,或軟飯,或棗肉為餅,放疔上,外將膏藥貼之,一二時即拔其根,甚妙。
治疔瘡方 凡手心、口、背及面上有瘡,起泡發癢,或寒熱,或麻木不痛,此極惡之瘡。
用巴豆一粒,米飯一粒,黏貼瘡上,立時拔疔,神效。菊花葉搗汁服一碗,死可回生。
治疔瘡方
用千捶鹽敷患處,一燥即換,五六次立效。
菊花甘草湯 治疔瘡之仙藥也。
白菊花(四兩) 甘草(四兩)
水煎,頓服。渣隨即再熬服。重者不過二劑即消至穩至效。一切消疔藥皆不及此。
治疔腫垂死
菊花一握,搗汁一升,入口即活,神驗。冬月採根。
癰疽
專治癰疽發背 一切無名腫毒,百藥不效者。內服下開方藥,外用下開末藥,數日全愈,神效。
赤小豆一味烘透,搗細末,用神仙醋調,圍患處。毒輕未成者,不必留頭,可一概塗滿,如發寒熱,其毒甚盛,其膿欲潰,可留出瘡頭,將四圍頻頻塗敷,如瘡頭紅、腫,不能出毒,用蓖麻子搗爛,放於瘡頭,其毒自出,如瘡潰爛已極,用海浮散。
乳香、沒藥二味等分,箬殼上炙去油,研細末,摻患處。再用冬青樹葉大片者,用麻油浸過,蒸熟,去粗筋聽用。將海浮散摻於冬青葉上,貼患處,頻換數次,去腐生新,神妙難言。如毒淨後,無力不能收口,可加人參末少許於海浮散內,參渣亦可,照上貼患處,立能收口,至內服方藥神妙莫盡,並開於後方宜多服,庶無後患。如腸胃密結,務加大黃二三錢。
生黃耆(一錢) 當歸(二錢) 白芷(二錢) 生甘草(二錢) 穿山甲(炒,二錢)
如患在上面加川芎五錢,中部加杜仲五錢,下部加牛膝五錢,手足加桂枝五錢。
水酒各一碗煎服。渣再煎五分服,毒淨愈。再赤小豆滋潤,只可用火微烘研末,切勿炒熟,務必生用,更加生土南星,研末奇效。
治發背及一切無名腫毒效驗如神
金銀花(四兩,水三大碗,砂鍋內煎出汁,去渣用汁煮) 蒲公英(二兩,又去渣,取汁煎) 全當歸(二兩) 元參(一兩)
將藥汁緩緩服完,毒輕者,一帖全消。如發背等毒,不過五劑,未潰者,自消,已出頭者,亦減輕,容易收口成功。
治騎馬癰及一切成管經驗方 (嘉慶二年,孫笏堂兄經驗,傳於京門安南營京齋)
穿山甲(香油炙酥,一錢五分) 全當歸(酒拌炒,一錢五分) 麝香(八分) 血竭(一錢八分) 珍珠(銀錐煅,一錢二分) 象牙(煅,一錢八分) 乳香(去油,一錢八分) 沒藥(去油,一錢八分) 懸豬蹄(左甲炙酥,五錢,牡蠣粉炒)
以上九味,共為細末,用黃蠟一兩,煉為細丸,每日空心開水送下七十丸,一服見效。二服除根。
海浮散 專治癰疽發背,一切無名腫毒,潰爛不收口者,去腐生肌神效。
乳香 沒藥(各等分)
箬殼上烘極燥,以油淨為度,共為細末聽用。如瘡口久不收口,加入人參細末少許,或人參渣為末摻上即愈,神驗。
銀花甘草湯 治腫毒初起時皆可立消。內服此藥,外敷遠志膏,一切惡毒無不消散,但宜早服為妙,倘瘡已成膿,必須外潰,無從消散也。
金銀花(二兩) 甘草(二錢)
水煎。清酒沖服。若毒在下焦,加牛膝二錢。
蟾酥餅 治疔毒,腦疽乳癰,附骨疽,臀癰,一切惡症,或不痛,或大痛。用此敷貼瘡頭。
真蟾酥(二錢,酒化) 輕粉(五分) 乳香 沒藥 明雄黃(各二錢) 麝香(三分) 硃砂(一錢) 樟腦(一錢) 巴豆霜(二錢)
以上各為細末,五月五日午時在淨室中,用蟾酥酒和藥,丸如綠豆大。每用一丸,口涎調糊貼疔瘡上,以膏藥蓋之。
芎芷香蘇散 凡毒多有挾風寒而發者,宜先用此散之,如毒不消,隨服銀花甘草等藥。
川芎 白芷 紫蘇葉 赤芍藥 陳皮 甘草(各一錢) 荊芥 香附 秦艽(各一錢五分) 連須蔥白(二寸)
水煎服。若兼傷食,加山楂、麥芽、蘿蔔子;若內熱極盛,加連翹、蒡子。
烏金膏 去腐肉,不傷新肉,最為平善。
巴豆(去殼,不拘多少),新瓦上炒黑,研爛聽用。多寡看瘡勢輕重酌量。
火照散 硃砂 血竭 沒藥 明雄黃(各三錢) 麝香(五分)
上五味,為細末,用棉紙條長尺許,每條裹藥三分,真麻油浸點,自外而內,周圍照之,瘡毒隨藥氣解散,自不內浸臟腑。初用三條漸加至五七條,瘡勢漸平,又漸減之。熏罷隨上烏金散,貼以萬全膏。若腫勢漫衍,周圍用芙蓉膏敷之。如再熏,須洗去末藥,其貼膏藥處油,可不必洗。
化腐紫霜膏 治癰疽發背,瘀血不腐,及不作膿者,又諸惡瘡內有膿而外肉不穿潰者。
輕粉 蓖麻仁(研,各三錢) 巴豆(研白仁,五錢) 血竭(二錢) 樟腦 螺螄肉(各一錢) 金頂砒(煅,五分)
共為末,磁罐收貯,臨用時麻油調搽硬肉上,以萬全膏貼之,至頑者,不過二次即軟,其力大於烏金散。
加味甘桔湯
甘草 桔梗(各三錢) 蒡子(二錢,炒) 荊芥(二錢) 薄荷(五分) 貝母(一錢五分)
水煎服。若兩頤腫甚者,加柴胡錢半,丹皮二錢。
柳華散 治喉瘡並口舌生瘡,走馬牙疳,咽喉腫痛諸症。
青黛 蒲黃(炒) 黃柏(炒) 人中白(各一兩) 冰片(五分) 月石(一錢)
共為細末,吹喉極效。
麝香散
麝香(二分) 冰片(三分) 黃連(一錢)
共為末,一日夜吹五六次。
普救萬全膏 治一切風氣走注疼痛,以及白虎歷節風,鶴膝風,寒濕流注,癰疽發背,疔瘡瘰癧,跌打損傷,腹中痞塊,多年瘧母,頑痰瘀血,腹痛泄瀉,小兒疳積,女人癥瘕諸症,並貼患處。咳嗽瘧疾,貼背脊心第七椎,取效神速。倘貼後起泡出水,此病氣本深,盡為藥力拔出吉兆也。不必疑懼,記之。
藿香 木香 白芷 白蘞 烏藥 大生地 貝母 丁香 白芨 當歸尾 殭蠶 檀香 蜂房 苦參 五加皮 細辛 秦艽 防風 肉桂 大楓子 蟬脫 丁皮 羌活 桂枝 蘿蔔子 全蠍 赤芍 元參 南星 蓖麻子 鱉甲 獨活 枳殼 艾絨 白蘚皮 荊芥 蘇木 連翹 紅花 川芎 藁本 高良薑 桃仁 杏仁 香附 牛膝 蒼朮 威靈仙 川烏 草烏 續斷 黃芩 麻黃 金銀花 牙皂 甘草 附子 半夏 紫荊皮 骨碎補 海風藤 黑山梔(以上各一兩五錢) 大黃(三兩) 蜈蚣(三寸五條) 蛇脫(五條) 槐枝 桃枝 柳枝 楝皮 榆枝 桑枝 楮枝(以上各三十五寸) 血餘(男人的三兩以上,各藥俱浸油內) 真麻油(二十斤) 松香(一百斤,棕皮濾淨) 百草霜(十斤,天平秤研細篩過)
冬浸九宿,春秋七宿,夏五宿。分數次入鍋,文武火熬。以藥枯油黑,滴水成珠為度。濾去渣,重稱,每藥油十二兩,下濾淨片子松香四斤,同熬至滴水不散。每鍋下百草霜細末六兩,勿住手攪,俟火候成則傾入水缸中,以棒攪和成塊。用兩人扯撥數次磁缽收貯。治一切風寒濕氣瘡疽等症,其效如神。
又法:治瘡疽。用血丹收更妙,每油一斤,用血丹六兩。
陳艾圓
每歲端午日,蓄蘄艾一二斤,愈久愈良。用時取葉為炷,或加麝香、木香、明雄黃末,挫成圓安蒜上灸之,名藥艾圓。
金刀散 治癰疽發背,諸般潰爛,棒毒金瘡等症。脫腐生新,外科收斂之神藥也。
煉過鬆香淨末(七兩) 枯白礬(一兩五錢) 生白礬(一兩五錢)
共為極細末,磁罐收貯,摻傷處立愈。
治癰疽發背方
忍冬嫩苗一把(即金銀花之藤),甘草五錢,同入酒一斤半,砂瓶塞口,煮兩頓飯時候溫服神效。如無嫩苗,用干葉為末亦可。(然力少遜)
遠志膏 凡一切癰疽腫毒,初起之時,隨用遠志肉二兩去心,清酒煮爛,搗如泥,敷患處,用油紙隔布扎定,越一宿其毒立消,屢驗神效。
凡治癰疽瘡毒,宜用芙蓉膏為第一妙方。
芙蓉膏 遇冬天氣寒冷,不便解衣冒寒,宜用芙蓉膏末藥。
赤小豆(四兩) 芙蓉葉(四兩) 香附(四兩) 菊花葉或菊花(四兩) 白芨(四兩)
上為細末,每末一兩,加麝香一分,用醋調勻,圍四腳跟,雞蛋清調亦可。
如遇春夏秋天,時候溫和不妨解衣裸體,竟用芙蓉或花或葉,或根或皮,同赤小豆搗爛,圍敷患處。清涼止痛,排膿生肌,不論大毒惡瘡,立奏奇功,真神品靈藥也。用花根皮不若用葉更妙,用前方末藥不若後方之單用芙蓉葉、赤小豆為更妙。
透膿散 凡癰毒已成,膿不穿破者,服此即破。
黃耆(四錢,生) 皂角刺 白芷 川芎 牛蒡子 穿山甲(炒研,各一錢) 金銀花 當歸(各五錢)
酒水各半煎服。
治癰疽紅腫
蒲公英(一兩) 忍冬藤(二兩搗爛)
水二鍾,煎一鍾,食前服。渣敷,睡覺即消。
附骨疽 內里漫腫,而皮色不變也。宜用艾團灸之,俾其轉陰為陽乃吉。若生於膝上三寸,名曰伏兔疽,法在不治。
脫疽 生於足指,宜用艾灸之。若肺腐潰爛,摻以海浮散,貼以萬全膏。(方見諸瘡門)
腸癰 有生於腸內者,腹內脹急,大小便牽痛如淋,轉側搖之如水聲。潰後則膿從大便出,有生腸外者,當臍腫痛,腹皮脹急。潰後則膿自臍出,甚則穿潰大腸,食蟲亦自臍出。勢難為計。初起宜用千金牡丹皮散以消之,既潰則用參耆內托之劑。
千金牡丹皮散
丹皮(五錢) 苡仁(一兩) 瓜蔞仁(去油,二錢) 桃仁(去皮尖研,二十粒)
水煎服。
懸癰 生於腎囊之後,肛門之前,又名海底漏,最難收功。臟毒生於肛門之兩旁,初起時腫痛,繼則潰膿,總由濕熱相火內灼庚金而然也。宜服國老散,加減地黃丸,並敷海浮散,貼膏藥,此一定之治法也。內痔、外痔並可服前藥,洗以忍冬藤、菖蒲草,兼用田螺水搽之,可以立消。脫肛屬氣虛,補中益氣湯,亦有血虛火旺者,四物加升麻。
國老散
甘草七段,用急流水一碗浸之,炙乾又炙,以盡為度,細研末,每日空心開水調下二錢。忌煎、炒、油、酒、炙煿、辛辣發氣等物。
治一切癰疽發背流注諸腫毒冷熱不明者
紫荊皮(炒,三兩) 獨活(去節炒,三兩) 赤芍藥(炒,二兩) 生白芷(一兩) 木蠟(炒,一兩)
為末,用蔥湯調,熱敷。血得熱則行,蔥能散氣也。瘡不甚熱者,酒調之。痛甚及筋不伸者,加乳香。大抵癰疽流注皆氣血凝滯,氣血遇溫則散,遇冷則凝。此方溫平,紫荊皮破血消腫;獨活止風動血,拔骨中毒,去痹濕氣;芍藥生血止痛,木蠟消腫散血,同獨活能破石腫堅硬;白芷去風止痛;蓋血生則不死,血動則流通,肌生則不爛,痛止則不焮,風出則血自散,氣破則硬可消,毒自除,五者交治,病安有不愈者乎。
發背初生 一切癰疽皆治。
單用紫荊皮為末,酒調,箍住,自然撮小不開,內服柞木飲子,乃救貧民良劑也。
癰疽未成
用白芷、紫荊皮等分為末,酒調服。外用紫荊皮、木蠟葉、赤芍藥等分為末,酒調作箍藥。
治肺癰唾濁心胸填錯
取夜合皮一掌大小三升,煮取一半,分二服。
治癰疽腮腫
取扶桑葉或花,同牛蒡葉、白芙蓉葉、白蜜研膏,敷之即散。
治癰疽發背
菖蒲搗貼之,瘡乾者為末,水調塗。
治發背欲死
芭蕉搗爛塗之。
治一切癰疽
蒪菜搗爛敷之,未成即消,已成即毒散。春夏用莖,冬用子葉亦可。
治發背初起腫焮赤熱
浮萍搗,和雞子清貼之。
治癰口不斂
經霜桑葉為末敷之。
治癰疽發背
苧麻葉熟搗敷之,數次愈。或髮乳房,初發微赤,不急治則死,治如上。
治癰疽發背一切腫毒
蕎麵、硫黃(各二兩)
為末,井華水和作餅,曬乾,每用一餅磨敷之,痛則令不痛,不痛則令痛即愈。
護心散 患並口疽者,宜多用。他症亦宜用此。
遠志肉(一兩四錢,甘草水泡,去心,炒) 綠豆粉(二兩) 甘草(五分,炒) 明乳香(箬土炙,一兩) 辰砂(二錢,研細水飛)
為細末,每服三錢,開水下。
治療一切癰疽發背惡瘡
遠志一味,用米泔水浸洗,去骨,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和,澄少頃,飲其清酒,以渣敷患處立效。
治背疽大潰爛見五臟 用此可愈。
鯽魚去腸,實以羯羊糞烘焦為末,乾摻之。瘡口自收,須候膿少,欲長肌肉時用之。
又治背瘡
用白玉簪花搗爛,黃酒沖服。又用白玉簪根葉搗爛貼上極妙。
治發背
鮮王瓜切薄片貼上,周時一換。若破爛,用花椒湯洗淨,王瓜貼上,二三日即收口。
又方:蜣螂所拱之土,用水調搽周圍,中間干則再揸即愈。
治搭手
全蠍去毒三五枚,核桃肉研末,好酒沖服,一二次即消。
治囊癰方
野紫蘇葉(面青背紅者是也),焙乾為末,敷。如燥,以香油調敷。
治陰症癰發
用艾葉一斤,硫黃、雄黃各五錢,以水同煮半日,搗爛,候溫敷上,再煮易,十餘次知疼者可生。
又方:豬膽汁炒紫色,研末,醋調,敷四圍,留頭泄氣。
治肺癰
用綠橘葉洗淨搗爛,絞汁一盞服之,吐出膿血即愈。
腫毒
鐵箍散
治一切腫毒(自己經驗,但愈後微有黑痕),獨蒜用唾擇多人踐踏泥地上,磨濃塗患處周圍。
又方:以鮮百合搗爛,同銀硃遏患處,留頭,易二三次自愈。
治一切無名腫毒 即有名癰疽,無不即驗。
內服生甘草銀花湯,外用遠志去心二三兩,以老陳酒煮極熟,搗爛遏患處,布一層,油紙一層縛好。
治無名腫毒經驗方
蒲黃(一錢五分) 赤芍(一錢五分) 花粉(一錢) 大戟(一錢) 元花(一錢) 甘草(一錢) 乳香(五分) 沒藥(五分) 元胡(一錢)
加蔥、白蜜,共搗,敷患處。(嘉慶四年正月,曹茶村都門試驗)
又經驗方,黃耆二錢,當歸一錢,白芷二錢,生甘草二錢,穿山甲(炒)二錢。頭面加川芎五錢,中部加杜仲五錢,下部加牛膝五錢,手足加桂枝五錢。
陳酒、白水各一碗,煎八分,頭面早服,中部午服,下部晚服。渣用酒水煎五分。
治一切無名腫毒 已潰未潰,拔毒收口,經驗神方。(嚴州何孝廉名玉玢傳於都門)
降香(劈碎入鍋熬至似烰炭揀去,一兩) 番鱉(熬至似烰炭揀去,一兩) 血餘(即頭髮,一團) 白占(即白蠟,二兩) 密陀僧(搗成粉,六兩) 乳香(一兩)
先擇吉日,並選潔淨地方,婦女雞犬不到之所作壇。持齋焚香禱告天神,然後掰火煎熬(焚香至煎完方止)。用青油一斤(即柏子油,如無以麻油代之亦可),熬至半熟照方次第入藥,用槐柳如箭乾者,名一枝攪藥,熬至滴水成珠為度,用棕一片作篩,濾去渣滓聽用。或油紙,或青布攤膏貼患處。(另用金銀花、白菊花、生甘草泡茶吃,以解藥毒)
專治兩腳縫及腎囊濕癢 初起如疥,漸成一片,癢破膿水不止。
黃柏末(一兩) 陀僧(五錢) 生軍末(一兩五錢) 川連末(三錢) 枯礬(八錢)
共為細末,或不時燥擦亦可。
用生桐油厚調敷,至火退為止。火退後以菜油調敷收功。余於壬子春入都得此方。適友人患此疾,試之極效。次夏友人疾復作,更以蛇床子、苦參、百部、花椒、明礬、五味煎湯熏洗,後用藥末乾擦,數日全愈,並不復發。(畫村識)
治一切無名腫毒經驗方
月石 膽礬 青黛
毒重者加麝香,毒輕者加丁香。共為細末,用蜜調塗患處,圍四邊,干則再塗,名鐵箍散。或加白芙蓉葉搗汁,同煎藥作錠子,陰乾,用時將陳醋磨塗。
腫毒
初起者,用金銀花五錢,生黃耆五錢,當歸八錢,甘草一錢八分,上部加白芷,中部加杜仲,下部加牛膝俱一錢八分,婦人乳癰加橘葉五十片,數劑立退,仙方也。壯盛者,牛膝用一兩,川山甲土炒研,何首烏切片各二兩。水酒煎服神效。
凡腫毒潰爛,一時不得出毒者,用二蠶繭一個,燒存性為末,老酒送下,即能出頭,立試立驗。切勿用二個蠶繭,恐出二頭也。二蠶繭炒末,酒下,攻頭出毒神效。
鐵箍散 治一切無名腫毒。
木芙蓉葉 赤小豆(必需苧麻汁浸洗過)
同搗爛,遏之。
治對口方
肥皂一個要頂大的,去子,去邊,加婦人梳下頭膩三錢,生山藥三寸,同和搗爛,敷於瘡上,不論初起腐爛,多敷,數次即愈。
治疔腫無名毒方
蔥白生蜜同搗如泥,敷患處立愈。不可入口,入口即殺人。
治一切腫毒方
赤小豆磨為末,雞蛋清調塗,神效。
治癧𤶱
取活鯽魚一尾,捉活壁虎納入腹中,即將黃泥塗好,燒至土燥魚焦,存性,研末,擦患處隨愈。
治大瘡惡毒大歸湯 排膿解毒,初起瘡時早服即能化散,真靈方也。
大當歸(選一兩七八錢重者一枝,只用八錢二分) 生黃耆(五錢) 淨金銀花(五錢) 生甘草節(五錢)
用老酒、井水各一碗,煎一碗服。煎二道再服。
治一切瘡腫
芙蓉花葉、菊花葉同煎水,頻熏洗之。
治通身浮腫
杜蒺藜日日煎湯洗之。
治毒腫初起
浮萍搗敷之。
治熱腫丹毒
藻菜切搗敷之,厚三分,干即易。其效無比。
治腮頰熱腫
赤小豆末和蜜塗之,一夜即消,或加芙蓉葉尤妙。
凡大毒初起 汗之則病已,因邪從汗解也。後用清解之藥,如有膿,再用托裡排膿之藥。
治一切瘡毒紅腫不出頭
用黃葵花子研一粒,酒服則出頭。
一方:雄麻雀糞,頭尖挺直者是也。同赤小豆研為末,水調敷之,自破。
又方:用蠶繭一個燒灰存性,黃酒下。
治一切大毒初起
槐花子一大把,砂鍋內炒褐色,好酒一碗衝入,乘熱飲之,取汗即愈,未散再服。
大歸湯 治一切大毒。初起者立消,已潰者收功。萬靈萬效,仙方也。
大全當歸(重一兩三四錢者,用八錢二分) 生黃耆(五錢) 金銀花(五錢) 生甘草(一錢八分)
用酒二碗,煎八分,上部加川芎一錢,下部加牛膝一錢,中部加桔梗一錢,外用紫雲膏貼之。
治惡腫一宿可殺人者
用茴香草搗爛取汁,飲一升,一日三四次敷揸腫上,起死回生之方也。冬月用根。
治大毒
用敗龜版去肋塗揸,黃蠟炙透為末,酒服四錢,有奇驗。兼治乳癰。
治便毒 生在右胯為便毒。
全蠍(去頭足,炒去毒) 生大黃 川山甲(各三錢)
一方加白芷二錢煎服。外用千年石灰入明礬一把,鹽少許,米湯調敷即消。
又方:綿地榆四兩,白酒三碗,煎一碗,空心服。加川山甲二片。
治魚口方
生在左胯內,名魚口。五月五日採樹上青核桃,筐內陰乾,臨干,臨時全燒為末,黃酒空心服。少行動,二三服即愈。
又方:瓦松為末,雞子清調敷,日換二三次,不出膿效。
又方:槐花炒黃色,燒酒一鍾煎熟,飲酒出汗,即愈。
又方:蘆巴(一兩,水酒熬服,蓋被微汗,重者三次全愈)
治天蛇頭方
豬膽一個,入雄黃末一分攪勻,套指上,縛二三時即愈。
又方:生鴨蛋二個,蜈蚣一條,焙末,以一半入蛋內,套在指上候熱,再換一個即消。
治指上生無名腫毒
白芨末(一錢) 蟾酥(三分)
共為末,雞子清調敷。
又方:治手足指腫,用豬膽一個,調蜈蚣末敷之。
治諸毒不收口
生鉛三分,敲成薄片,剪如香茶樣,分三服,每日用鉛一分;拌核桃肉細嚼,好酒送下,三日服完即收口,大便內出毒物而愈。
諸瘡
治腳上及腿一切惡瘡
番打馬(二錢) 樟冰(二錢) 水銀(一錢) 川椒(二錢) 銀硃(二錢) 雄黃(一錢) 油胡桃(六個) 硫黃(一錢) 檳榔(一錢) 輕粉(六分) 大楓子肉(一錢) 杏仁(一錢) 枯礬(一錢)
共為末,豬板油調搽良。
治臁瘡方 女人裙邊瘡更妙,俟月經淨二日上藥。
蛇床子(一兩,炒) 乳香(一錢,去油) 沒藥(一錢,去油) 紅花(一錢,炒) 歸尾(一錢) 蒼朮(一錢) 荊子(一錢) 枯礬(一錢) 鉛粉(一錢) 冰片(五分)
共為末,用雄豬油調勻塗患處,以油紙包緊,五日方可解看。如有未好處,再塗其瘡,先以茶鹽湯洗淨,方上此藥。
治白泡瘡(或身及頭面)
老醋糟一小鐘,以紅曲搗成膏,敷之立消。
諸瘡生蠅咀
夏月諸瘡臭爛蠅聚生咀,急服蟬花散,蛆化為水,蠅畏亦散。
蟬花散
蛇蛻(一兩,火燒存性,研末) 蟬蛻 青黛(各五錢) 細辛(一錢五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黃酒調下,日用二服。凡嬰兒痘爛生疽,亦服前藥,外用寒水石細末摻之。又治瘡膿忽臭,有冬月潰瘡生蛆者,系陰濕之所化也。宜海參為末摻之,或皂礬飛過為末摻之,其蛆亦化為水。
天蛇瘡 此證生於肌膚,似癩非癩,是草中花,蜘蛛螫傷,覆被露水所侵,治宜秦艽一呼煎湯徐徐飲之,外敷二味拔毒散甚效。
二味拔毒散:治風濕諸瘡,紅腫痛癢,疥痱等疾。明雄黃、白礬各等分,二味為末,用茶清調化,鵝翎蘸掃患處,癢痛自止,紅腫亦消。
芙蓉膏 治打撲損傷腫痛,紫黑色久不退者,兼治牙斷。
紫荊皮 南星(各一兩) 芙蓉(二兩) 獨活 白芷 赤芍藥(各五錢)
上共為末,用生薑汁、茶清調溫貼敷。
傷損紫黑色久不退者,加肉桂五錢。如牙斷,跌磕、砍傷牙齒未動者,用芙蓉膏塗之良。如齒動者,用蒺藜根燒灰存性,為末,常揩搽之即牢。用固齒散時時揩之亦佳。
固齒散 以骨碎補、牡鼠骨(全付,煅灰),共研細末,磁罐收貯聽用。(余詳齒類)(《御纂金鑑》)
生肌定痛散 治潰爛紅熱,腫痛有腐者,用此化腐,定痛生肌。
生石膏(為末,甘草湯飛五七次,用一兩) 辰砂(二錢) 冰片(二分) 硼砂(五錢)
上四味,共為末摻患處。
又冰硼散,治臁瘡神效。試驗。(出《景岳全書》)
治疥瘡立效方
用番打馬(二錢) 水銀(一錢) 樟腦(二錢) 蛇床子(一錢) 川椒(二錢) 杏仁(一錢) 雄黃(二錢) 大楓子肉(五錢)
共為末,加燭油為丸,擦之神效。
專治百般瘡傷 不收口神方經驗。
陳年舊帽纓子(經霜雪雨露色黑者為佳)一頭,用火煅存性為細末,存貯。以真好麻油調敷患處神驗。
治熱癤頭破爛 久不愈者神效方。
用烏龜膽一枚,將膽汁搽敷患處,二次全愈。經驗。
治楊梅惡瘡經驗方
用純白老雄雞一隻,活活將胸毛拔去,割取胸肉四兩,切碎如泥,加輕粉二錢,炒出青煙為度。攤地上,出火氣,和入雞肉內,以唾涎為丸,分作二十七丸,菜油內扎熟濾起,分作三分,每日清晨開水送下九丸,作三天服完。忌炒煎一月,出恭向遠僻處,恐毒氣惹人,至囑!至囑!
此方極重垂危之症一服可療,永不再發,合藥時忌婦女雞犬,須在淨室修合。(嘉慶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都門周云岩試驗傳出)
白膏藥 專貼諸瘡腫毒,潰破流膿甚效。
淨巴豆肉(十二兩) 蓖麻子(十二兩,去殼) 香油(三斤) 蝦蟆(五個,各銜人發一團) 活鯽魚(十尾)
先將巴豆肉、蓖麻子入油內浸三日,再將蝦蟆浸一宿,臨熬時入活鯽魚,共煠焦,去渣淨,慢火熬油,滴水成珠。離火傾於淨鍋內,再加官粉二斤半,乳香末五錢,不時攪之,冷定為度,用時重湯燉化,薄紙攤貼,此即鯽魚膏也。
治一切瘡毒成管者(經驗)
以鱉殼炒為末,麻油調敷患處,立效。其管即出,且下年不發。
治坐板瘡方
用黃柏末 風化石灰
以好麻油調塗患處,或醃豬油調黃柏末,兼療一切瘡。
治對口瘡
以白瑞香葉搗爛,盦患處良。
治禿瘡
甘蔗自吃其汁,將渣煅,存性為末,真好麻油調敷良。
又方:將瘡剃淨,以漏水糖塗愈,即長髮神效。
專治一切爛瘡臁瘡等類無不神效
盧甘石(十兩) 輕粉(五錢) 白占(即白蠟,五錢) 冰片豆(五錢) 鉛粉(五兩)
共為末,用熟香油調搽,或用熱麻油亦可。用時將銀絲管套藥一圈,貼於患處。
三仙丹 治瘡癬方。
用食鹽(一錢) 白礬(一錢) 青礬(一錢) 火硝(一錢) 汞(一錢)
共研勻,入銅勺內,熬洋至硬,研末,糊為丸,如桐子大。分作十日服。清湯送下。後服瀉火敗毒湯。
連翹(二錢) 大黃(一兩) 銀花(四錢) 茯苓(六錢) 生僵蟲(二錢) 陳皮(一錢) 花粉(一錢)
清水煎服。
又方,硫黃(研)五錢,水銀四錢,青鉛一錢,火硝(研)五錢,陀僧(研)一錢,入銅勺內洋化,後入水銀化勻,待冷成餅,共研細末,或米醋,或香油調,搽頑癬,入麝香一分。
臘梨瘡即禿瘡
用酒肉店內油透舊竹燈臺一盞劈碎,裝磁瓶內,口上用舊髻鐵絲罩,覆瓶上倒轉,下再用一空磁瓶,以上下瓶口封合用火煅之,其汁溜下,取抹瘡神效。
寒濕瘡
雞蛋煮熟,去白用黃,慢火炒出油,加黃柏末,摻上立效。
治黃水瘡
用磁碟妝麵粉,菜油調膩,多捲紙捻,點著合熏,時時攪勻,待色遍黃,去靨點立愈。
一方,用天蘿水調官粉,敷上立愈。
治臁瘡
數年爛腿,將白蘆甘石,醋焙七次,研極細,麻油調敷,日換取愈。百試百效。
又方,年久不愈者,罐口泥研末,摻上立愈。
治濕毒臁瘡立效方
用桐油(二兩) 川椒(三十粒)
煎枯椒為度,去椒不用,加入輕粉一錢,研細,白蠟一兩收成膏。用綿紙攤成膏藥,先用苦參,用煎水洗淨患處,此貼之,二日一換,三次愈。
搜風解毒湯 治楊梅瘡,不犯輕粉,重者月餘,輕者半月愈。
土茯苓(一兩) 米仁 銀花 防風 木瓜 蘚皮(各五分) 皂莢子(四分)
氣虛加人參七分,血虛加歸身七分,水煎,日三服。忌茶,並毒物房事。此秘方也。
治楊梅結毒
皂莢 當歸 蘚皮 五加皮 金銀花(各二兩) 分作八貼,每貼加土茯苓四兩,水煎服,立效。
又經驗神方,用全蠍十個,蜈蚣十條,金銀花四兩,生大黃四兩,煎服頻飲,一服立愈。
治結毒久爛
土茯苓(一斤) 生薑(四兩)
共煎數碗服之,不十日而愈。其潰處以藥汁調麵糊之漸愈。曾有陽物爛完,半年不愈,服此得生。
治熱癤方
五月五日午時,取獨部大蒜切片,貼眉心至夏不發。
又方:用菊花根搗汁,無灰酒沖服。癤在上身,空心服;癤在下身,飽服自消。
治諸癤孔內凸出胬肉
取烏梅肉搗爛,大小攤貼患處即消,神妙無比。
治𤺪瘡癤方
用皮紙舊鞋一隻,去泥淨,燒存性,研末,菜油調敷,其膿出,屢試有效。
一方:用大天南星米醋磨,敷患處妙。一用磁器捶碎雞子清調敷,一用百草霜研細末,菜油調圍立效。
專治瘡毒深空不收口
用全當歸一枝,以香油熬煎,存性,為細末,以生真香油調,填瘡空,漸長漸愈而且止痛神效。(壬申正月二十七日古山驗傳)
專治對口驗過神方
用爛溏雞糞,雄雞最妙,塗患處數次即痊。雞糞大涼,最敗毒,加荔枝核更效。(經驗)
治楊梅瘡試驗方
全蠍(十個) 大蜈蚣(十條) 金銀花(四兩) 生大黃(四兩,凡用生軍兼用銀花不瀉)
清水煎,頻服一料即痊。
治惡瘡地骨皮散
地骨皮先刮取浮皮另收好,次取浮皮下膩粉為末,另收好。再取白粉下堅赤皮,細銼碎,與浮皮和一處為粗末,每用粗皮一合許,煎濃汁,趁熱洗瘡,至湯冷以軟帛挹干,再用細膩白粉敷之,每日洗貼一次,神效。
治瘡
蠶豆葉搗汁,用酒沖服。膿窠疥癩俱可。
治楊梅瘡
覓蛤蟆烏連水吞吃一碗,三次即愈。
防風湯 洗瘡用之。
防風 白芷 甘草 赤芍 川芎 歸尾(各二錢) 雄豬蹄(一節) 加連須蔥白(五根)
用水三大碗煎,以絹片蘸水洗瘡拭乾,然後上藥,其深曲處,以羊毛筆洗之。
臁瘡生於足之內外臁
宜服生熟地黃丸,並敷海浮散貼以萬全膏。若濕熱甚,而潰爛不收口者,於海浮散內加入黃柏散同敷立效。
下疳生瘡濕癢 或陰莖瘇爛,或如菌,或如蛇,此濕熱之甚也。
宜服九味蘆薈丸,並用加味逍遙散。氣虛者,佐以加味歸脾湯。
九味蘆薈丸
蘆薈(五錢) 胡黃連 當歸 芍藥 川芎 蕪荑(各一兩) 木香 甘草(各三錢) 龍膽草(七錢,酒浸炒焦)
上為末,米粥糊丸如麻子仁大。每服一錢或一錢五分,開水送下。
金蟬脫甲酒 治楊梅瘡,不拘新久輕重皆效。
好酒五斤,用大蝦螞一個浸酒,封瓶口,煮二支香時取起,待次日隨量之大小,以醉為度。冬夏蓋暖,出汗為效。存酒次日只服量之一半,酒盡瘡愈。
又治楊梅結毒,筋骨疼痛,諸藥不效者更妙。服酒後,避風七日,忌一切發物及房事,百日則斷根矣。
疥瘡 有大小不作膿者,多屬風熱,有肥大灌膿者,多屬濕熱。俱用麻黃膏搽之,十日可愈。而不隱瘡,仍多服金銀花為妙,更有天泡瘡,腫起白泡,小者如綠豆大,大者如蠶豆大,連片而生,或生頭頂,或生耳前後,宜用黃柏散敷之,立瘥。
治濕窩瘡癬
荊木燒,取汁,日塗之。
治頭上癩瘡
芙蓉根皮為末,香油調敷,先以松花柳枝煎湯洗之。
治黃水膿瘡
木槿子燒,存性,豬骨髓調塗之。
治下部生瘡已決洞者
牡丹末湯服方寸匕,每日三次服之。方寸匕即一調羹之多也。
治走皮瘡 滿頰滿頂,浸淫濕爛,延及兩耳,癢而出水,發歇不定。
用凌霄花並葉煎湯,日日洗之。
治頭瘡不瘥
菖蒲末油調敷之,日夜每服各二次。
治遍身生瘡 痛而不癢,手足尤甚。黏著衣被不得睡。
用菖蒲三斗,曬乾為末,鋪席上臥,仍以被覆之。數日其瘡如失,每以治人應手神效。
治瘡不收口
芭蕉根取汁抹之,良。
治楊梅瘡癬
水萍煎汁浸洗,半日數日一作。
治多年惡瘡及蛇螫腫痛
蒲公英搗爛貼之。
治癤子初起
葛蔓燒灰,水調敷。
治大小瘡毒方
採冬青樹葉,不拘多寡,入傾過銀子大銀罐內,用釅醋煮透,搗爛,留瘡口,圈敷四圍,一日三換,隨圈隨小,或消或穿即愈,此方系成都尹袁封君口授,極妙。
治疥瘡經驗良方 (湯四兄名璋試驗乙丑四月二十日傳)
油核桃(一個,去殼) 大楓子 花椒
三味搗泥如丸,用布包,擦患處神效。
治楊梅瘡第一方
土茯苓一味,每用四兩煎湯,當茶,任意飲之自愈。
治胬肉瘀突
用南硼砂黃色者一錢,冰片少許,研末,燈草蘸點之。
治蛇纏方 瘡在腰間周圍一道。
用頭髮灰、驢糞、牆上青苔各等分,為末,香油調揸。
又串蛇丹 先於七寸處燈火三灸,用莧菜根燒灰,存性,麻油調搽。
治白蛇纏方
白枯螺獅殼七個,輕粉一分,杏仁七個,又用水中浸久的杉木皮一塊,燒灰二錢,將輕粉、杏仁共研一處,為末,入螺螄殼內,外用黃泥包固,以炭火煅之,存性,去泥,研末,入杉木灰攪勻,入冰片七八釐,先用甘草湯洗淨,以此藥敷之即愈。
又方:用柿漆水敷上,四圍以銀硃筆點之。
治黃水瘡
紅蓖麻仁(五錢) 松香(五錢)
同研爛,紙捲成筒,火上點著,流下油來,搓瘡上即愈。
治黃水濕瘡
用真柏油熬稠,揸之立效。
治頑瘡奇方
取肥皂一子者,去子,將頭髮三錢搓成小團,入肥皂內,用紙包數層,黃泥封固。火煅存性,研末,豬油調揸即愈,(上方治禿瘡亦神效)
治大人小兒遍身風癢
苦參(一兩) 生甘草(一兩) 皮硝(五錢)
煎水洗之。
治渾身風癢
用凌霄花為末,酒服一錢。
治痱子
苦參(四兩) 大菖蒲(二兩)
水五杯瓢,煎數滾,添冷水二瓢,加入公豬膽四五個,淋洗二三次即愈。
撲痱子法
綠豆粉(一兩) 滑石(五錢) 輕粉(二錢)
共為細末,以軟絹蘸藥,撲於患處。
消風散 治痱子,治風濕浸淫血脈,致生瘡疥,搔癢不絕,及大人、小兒風熱癮證,遍身云片斑點,乍有乍無。
當歸 生地 防風 蟬退 知母 苦參 胡麻 荊芥 蒼朮(炒) 牛蒡子 石膏(煅,各一錢) 生甘草 木通(各五分)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治腎囊風 腎子腫大,一名繡球風。
雞蛋煮熟,去白留黃,炒枯出油。再用老杉木燒灰存性,調油搽之。
又方:荷葉煮湯洗之,加吳萸更妙。
治下疳陰癢
生甘草煎湯熏洗,用海螵蛸末揸之。
又方:鱉甲為末,雞子清調敷。
治腎子爛出
老杉木燒灰存性,蘇葉各等分,為細末,敷上,仍以蘇葉包之。
治陰頭生瘡
白蜜調生甘草末,塗之即愈。
治腎囊風
地骨皮(二兩) 吳茱萸(一兩)
煎湯洗之。
又方:以熱水熱洗,用老茄根燒煙燻之二三次即愈。
治下疳
用益母草煎湯溫洗,再以黃柏末、胡燕窠內土研細,各等分,敷之。
治下疳瘡
用青靛花五分,珍珠一錢,豆腐內煮過,研細,真輕粉一兩,共研千遍如飛塵,收貯。每用少許揸患處,如腐爛疼痛,用甘草水洗淨,豬脊髓調揸。
治傷手瘡
黑豆熬水,常常洗之即愈。
治諸般瘡口方
木通 生甘草 防風 花椒
煎水洗之,上生肌散。
治翻花瘡
此瘡肉如飯粒,破之血出,隨生反出。
蒼耳葉搗汁服三合,並日塗二次。
治多年惡瘡
陳石灰研細,雞子清調成塊,煅過,再研,薑汁調敷。
治一切熱癤
芙蓉葉、菊花葉同煎水頻洗,或搗爛敷之。
治腹內生瘡 在腸胃不可醫治者。
取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一碗,煎至七分溫服。其膿血俱從小便中出來。
治疳瘡
輕粉(五錢) 官粉(三分) 冰片(一分) 土牆上白螺殼(去土火煅,研末,五錢)
和勻,以米泔水洗淨,揸上即愈。
又方:嫩兒茶為末,淘米水洗患處,敷之立效。
治陰子腫如水晶陰汗潮濕
灶心土三升研碎,砂鍋內炒極熱,加川椒、小茴香於上,將陰囊放在上面,冷則再熱,三次即愈。內服除濕湯。
治面上生黑點如芥者
鹿角燒灰,豬油調揸。
泥金膏 治大人、小兒一切無名腫毒,堅硬焮赤,諸般丹火,濕爛腐臭之症。
陰地上蚯蚓糞(三錢) 熟皮硝(一錢五分)
共為末,新汲水濃調,厚敷患處,干即換之,再加檳榔末、官粉、輕粉、龍骨少許,摻上即愈。
治瘡鎖口
用木耳焙黃為末,香油調揸,其瘡即紅。
又方:瘡不收口,用白蠟一兩,冰片二分研勻,深者填入即愈。
生肌紅玉膏 治一切瘡不收口。
黃丹(炒,二錢) 白礬(二錢,煅) 石膏(三錢,煅)
為末摻之。
頑瘡收口方
兒茶(一錢) 輕粉(五分) 滑石(五分) 冰片(五釐) 白龍骨(一錢,煅)
共為末,用清茶洗瘡口,敷藥末即愈。
治瘡成管方
用大蒜梗燒灰存性,搽患處其管即消。
生肌斂口方
沒藥(炒去油) 乳香(炒去油) 血竭 兒茶(各三錢) 冰片 珍珠(各一錢)
研末,揸上甚效。
治惡瘡膿水不幹
用黃蜀葵花,煎湯服之。
治多年惡瘡不瘥及翻花瘡
用馬齒莧菜搗爛敷上即愈。
治瘡癤久不收口
白木槿花煅過存性,為末,摻上神效。
治瘡癤癰疽不收口
用鱉甲燒灰存性,摻之,立效。
治艾灸火瘡不收口
用瓦松陰乾為末,先以槐條、蔥白煎湯洗之,然後以藥揸之即效。
治臁瘡
柿葉燒灰存性,同川椒為末,揸患處神效。
治男女久遠臁瘡
白占(一兩) 松香(五錢) 鉛粉(五錢)
真麻油熬化,用棉紙十層,共為一帖,入油內蘸之,先用苦茶將瘡洗淨,將膏照瘡大小帖上,每一日去貼肉一層,十日十層,去完即愈。
臁瘡
杏仁去皮尖,紙壓去油,取霜五錢,輕粉五分和勻,以絹包好,三四日效。朽臭者,以龜版醋炙黃,火煅,存性,加輕粉、麝香少許和勻,再以蔥湯洗淨,搽敷之。不合口,以血竭為末敷之。註腳臁瘡,以干馬齒莧研細末,蜜調敷之。
治臁瘡極效方
松香(一個,火上化開,傾入水中取起) 乳香 血竭(各三錢)
共為末,香油調攤,隔紙膏貼上,針扎數十孔在膏上,三日一換,貼時先用米泔溫水洗淨。
治臁瘡
用多年捻舡縫的石灰,如無以古廟壁多年者亦可。研細為末,同桐油調和,不稀不稠,先將瘡口用米泔溫水洗淨,拭乾,將藥敷勻,有孔亦填些於內,覆以油紙,再用絹帛縛扎其上,一日換藥三次。
治一切疥癩
大楓子肉(二兩) 枯白礬(二兩) 輕粉(一兩) 柏油(六兩)
溶化,和勻揸之。(柏油即棬油)
治乾濕疥癩並膿窠黃水瘡 作癢作痛者。
大楓子肉(二兩) 枯白礬(四兩) 樟腦(三錢) 蛇脫(燒存性,五分) 露蜂房(燒存性,五分)
共為末,入柏油四兩,水銀五錢,同研成膏,揸之極效。(柏由即棬油)
治人馬疥癩小兒頭瘡
鴿子糞炒研,調醋敷之。
治膿窠瘡 黃水流處成瘡,搔癢不止,效方。
官粉(一兩,炒黑,放在地上出氣) 冰片(三分)
共研末,揸之。
治膿窠疥癩瘡方
地膚草子八兩煎湯,頻洗漸愈。
熏疥方
硃砂 雄黃 銀硃(各三分,臼研) 大楓子 木鱉子(各三個)
大楓、木鱉先搗碎,入三味拌勻,外以干艾鋪捲成筒,約長二寸許足矣。熏時將遍身疥痂抓破熏之始效。後五六日,復熏一筒,無不悉愈。
癬疥
癬音鮮,干瘍。釋名,癬從也。浸淫移從處日廣也。故青徐謂癬為從也。方書劉禹錫言蘆薈一兩,炙甘草伴之,溫漿,先洗癬,傅之立瘥。
又,硫黃一兩,醋數碗,頻添,煮乾,刮癬擦上效。
擦癬良方
燈草縛成把,擦摩極癢時,蟲從草出,浮水可見,十餘次則能斷根。
香疥藥 治風癬瘡、黃水瘡、疥瘡、牛皮癬瘡。
輕粉 水銀 樟腦(各二錢) 大楓子(去殼) 川椒(各四十九粒) 柏油燭(一對) 杏仁(少許)
上為細末,疥用絹包裹瘡上熨。黃水瘡摻上此藥,功效如神。(柏油即棬油也)
專治癬疥神驗
南星(一錢) 陀僧(一錢) 青丁(一錢) 芷白(一錢五分) 銅綠(一錢) 生礬(一錢) 鐵粉(一錢)
共研末,仙醋調敷。
治諸癬疥頑瘡靈驗方
油核桃 大楓子 樟腦 水銀
上四色研勻,擦之,此治有蟲者大效。一凡無蟲,而忽爾生瘡腫痛,或濕爛者,但以柏油搽之即可愈。(詳景岳外科)
治年久頑癬及牛皮癬
紅粉霜(五分) 明礬 木槿 杏仁(各一錢) 陀參(三錢)
共為末,口津調搽。一日三次,三日全愈。
癬瘡蔓延
用決明子一兩為末,入水銀、輕粉少許,研不見星,擦破上藥,立瘥。神效。
一掃散 治癬疥(全書外科)。
防風 荊芥 苦參 地骨皮 薄荷(等分) 生甘草(減半)
共為末,蜜水調,服二錢。或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遠茶湯送下。
蛇床子散 治一切風癬疥癲,搔癬,搔瘡,膿水淋漓。
蛇床子 獨活 苦參 防風 荊芥(各二錢) 枯礬 銅綠(各一兩,二味另為末)
共為末,麻油調搽。
專治癬瘡神驗方
先將癬瘡用穿山甲抓破,用密陀僧二錢為末,硫黃二錢,水銀調白蜜,共四味塗患處。二三次全愈。
專治臉面上癬經驗方
川槿皮(紅者真,白者假),用好仙醋磨濃,塗患處,三周夜即痊。
頑癬 乃濕熱凝聚,蟲行皮中,有頑厚堅硬者,俗稱牛皮癬是也。宜百部膏搽之。
百部膏
百部 白蘚皮 蓖麻子(去殼) 鶴蝨 黃柏 當歸 生地(各一兩) 黃蠟(二兩) 明雄黃末(五錢) 麻油(八兩)
先將百部等七味,入油熬枯,濾去渣。復將油熬至滴水成珠,再下黃蠟。試水中不散為度,端起鍋來,將雄黃末和入,候稍冷,傾入磁缸中收貯,退火聽用。
治牛皮風癬
川槿皮(一兩) 大楓子仁(十五個) 半夏(五錢,銼)
河水、井水各一碗,浸露七宿,入輕粉一錢水中,禿筆掃塗,覆以青衣,數日有臭涎出妙,忌浴澡,夏月用尤妙。
治頭面錢癬
槿樹皮為末,醋重湯燉如膠,敷之。
治癬瘡有蟲
川槿皮煎,入肥皂,浸水頻搽,或以槿皮浸汁,磨雄黃尤妙。
治疥癬風瘡作癢
蒺藜苗煎湯洗。
治癬瘡作癢
酸母草擦之,數次愈。
治各樣癬
土蒺藜連根帶葉,搗爛,熬水蕩洗即愈。
治癬方
皂礬不拘多少,炒極干為末,豬膽調敷,妙不可言。
又方,用多年油竹燈掛一個,火上烤出油汁,如膠者良。另將五倍子去蟲,炒研為末,二味和一處,用陳醋火上溫熱,和勻揸之,甚效。
又方,生面上如錢大,爪之有白屑,用綠豆搗碎,將紙蒙碗,針刺多孔,將豆放紙上,以木炭火一塊燒豆,候豆灼盡,紙將焦,即去豆揭紙,碗中有水,取塗三五次愈。
治鵝掌癬
手掌指層層剝皮,血肉外露,用豆腐沫熱洗極效。
又方,用生桐油揸患處,燒松毛煙燻之即愈。
治癬驗方
大露蜂房不拘多少,以生白礬填入孔內,用破罐底盛之,仰口朝上,用炭火煅,令白礬化盡為度。取出研末,揸癬上,一二次即除根不發。
治各種癬瘡方
用新鮮羊蹄葉不拘多少,搗爛,加川椒、白糖,並食鹽少許,以布共包之,浸好陳醋內半日,取布包揸癬,三日即愈。
治癬
用馬牙硝化水揸之,甚效。
治癬疥膿窠方
苦參(一兩) 川椒(三錢)
煎水洗之。
治癬方
地膚草二三錢,再加朴硝三錢,川椒二錢,煎湯頻洗,取效。再用地膚草煎湯飲之,一月除根。
治牛皮風癬 第一經驗方。凡患此癬,多在頸項,癢不可忍,越抓越大,沿成一片。
用新棉花扯成如紙薄一層,量皮癬寬大,將花鋪貼,用紙捻然火,向花上一點,傾刻燃盡,當即止癢,而且並不焦痛,不須用藥,極簡易,極效驗,只須一次全愈。倘次年再發,照治一回,永絕根株,是余所親驗也。(畫村識)
痔漏
痔音池,去聲,痔後病。增韻:隱瘡。《莊子》:痔且漏,又:舐痔得車。蘇軾誦曰:舊苦痔。道士教吾去滋味,絕熏血,以清淨勝之。痔有蟲,館於吾後,滋味熏血,既以自養,亦以養蟲。自今日以往,旦夕食淡面四兩,猶復念食,則以胡麻、茯苓面足之,不吃一物,主人枯槁客自棄去。
沽痔瘡腫痛
用蛇床子煎湯熏洗。
又方:皮硝二兩泡水熏洗,以棉花絮潤之,即愈。
又方:用核桃殼煅炭研末二錢,白蜜拌,清晨空心吃四十九日,可以斷根,永不再發。(此方系湖州府李先生親驗傳之)
治痔瘡神驗方
鹼滷一碗,清水二碗,白礬一大塊,同煎熱,以礬洋為度,乘熱傾盆,坐熏患處,略溫頻頻洗之,二次愈。
又經驗方:枸杞子根一握,陳酒煎,或水當茶飲,不間斷,三月其痔自愈。但性甚涼,故識者惜其不能生育也。(此方傳自杭城沈大榮)
治內痔脫出
鱉頭一個陰乾,微煅為末,冰片末少許,好麻油調,敷患處,自能進去矣。
治痔神方
真熊膽 冰片 田螺汁
上三味,調塗痔上甚良。從來痔不能脫體,惟此方用之,即百藥不效者,俱能平安。屢試屢驗。(昔御史傳此方,惜失其姓名)
又方:魚醒草一大為君,野木連七個(陳年經霜雪者佳),槐米五錢,生甘草二錢,白礬一錢,清水煎好,盛小口磁瓶,正對肛門,乘熱熏後,並將原水洗用,內服補中益氣湯更妙。
治痔脫出經驗方
田螺一枚,入冰片一分,化水塗患處,多食雪梨,不必服藥,蛇床子煎湯熏洗。
又以都中鵝毛眼藥,敷患處妙。
治痔瘡經驗四方 (連後丸方,共五方,嘉慶四年正月二十八日,江寧曹茶村傳於都門虎坊橋京齋)
第一方,服一劑。荊芥穗一錢五分,葛花二錢,地榆一錢,歸身一錢,生地(酒洗)一錢,火麻仁(炒去殼研細)一錢,甘草一錢五分,柴胡一錢五分,炙玉竹一錢四分,廣陳皮八分,熟軍四錢,升麻(蜜炙)六分,加生薑三片,水二碗,煎八分服。
第二方,服二劑。歸身四錢,郁李仁(去皮炒研,去油)一錢,地榆一錢五分,生地一錢五分,炙黨參一錢,雲苓一錢五分,廣皮一錢,火麻仁(去殼炒研)一錢,大熟地二錢,炙甘草一錢,蜜升麻八分,柴胡九分,姜一片,黑棗二枚,清水煎服。
第三方,服二劑。火麻仁(蜜炙)一錢,升麻(蜜炙)九分,歸身一錢,嫩黃耆(蜜炙)一錢,炙黨參一錢,炙術一錢五分,炙甘草一錢,洪柴胡九分,廣皮九分,白芷五分,郁李仁(去殼,炒)一錢五分,枯芩(炒)一錢五分,姜一片,黑棗二枚,清水煎服。
第四方,服二劑。炙黨參一錢五分,大熟地二錢,炙黃耆一錢五分,歸身(酒洗)二錢,炙火麻仁(研)一錢,枸杞一錢,蜜升麻一錢五分,炙術一錢五分,洪柴胡一錢三分,廣皮一錢,炙甘草一錢四分,白芷九分,郁李仁(炒去殼,研)一錢五分,姜一片,黑棗二枚,清水煎服。如血未淨,加地榆一錢,再服二劑。
痔瘡痊愈後,服丸藥,永不再發,丸藥方開後。
治痔丸藥方:炙黃耆二兩(焙乾),炙黨參三兩(黃酒化和丸),真阿膠(葛粉炒成珠,研)三兩,甘枸杞四兩(蒸杵),當歸身(酒炒,研)三兩,大熟地八兩(焙乾),生地三兩(焙乾),薏苡仁(炒)二兩,肉蓯蓉(清水洗去鹽,焙乾)二兩,蜜升麻八錢(焙),廣陳皮一兩(炒),上肉桂一兩(刮去粗皮,研),雲苓三兩(入乳蒸杵),杭白芍(酒炒)六錢,遼五味子一兩(焙)。
上藥如法泡製,研細,加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或彈子大,每早空心薑棗煎湯,送下三錢。
治偷糞老鼠方
石眼樹葉煎湯服數次即愈。其葉比冬青樹葉略長,至冬則紅。
治痔血腸風方
大甘草(一兩) 淨銀花(一兩)
二味曬乾為末,不見火氣,煉蜜為丸,清晨每服四五錢,能除根,效。或半料亦可。
治痔方(火氣下降故也)
爛茶葉濾,燥作圓團,塞患處,調換屢次即愈。
治痔瘡
熊膽塗之,仙效。
又方,田螺一個,銅青、麝香、冰片各末五釐入螺內,取水塗愈。
痔漏:旱蓮草一把連根洗,搗爛,滾酒沖汁服立愈。
治痔油藥
酥合油 熊膽(各五分) 頭生雞蛋(二個,用清煎油)
三味勻和,敷之神效。
痔瘡腫痛
紫荊皮五錢,新水煎,食前服。
治痔瘡腫痛
槿根煎湯,先熏後洗。
治大腸脫肛
槿皮或葉煎湯熏洗後,以白礬、五倍末敷之。
虎耳草陰乾,置桶中,燒煙燻痔瘡腫痛。
治痔瘡風腫作痛
柴胡煎湯洗即消。
治漏瘡
用苦參煎湯,頻洗最效。
治五種腸風瀉血痔症
槐角(一兩) 地榆(五錢) 當歸(酒煮,五錢) 防風(五錢) 黃芩(酒炒,五錢) 枳殼(五錢,炒)
酒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治痔腫痛立效
白鵝膽二三個取汁,入熊膽二分,冰片少許,研勻,入磁器密封,臨用以手指蘸藥,揸之,甚效。
治痔漏
象牙屑二斤為末,每早用熟雞子三個,將牙末和吃,或入稀粥內吃亦可,服盡一料自愈。
治痔瘡神方 脫管生肌。
用立秋後馬齒莧三十斤取汁,熬膏,用槐角三斤焙為末,和入膏內,每服三錢,空心滾水下。
治漏方
象皮五錢,人乳浸一宿,瓦上炙脆,存性,不可太焦,研為末,用荔枝七個,瓦上焙,存性,不可太過,共為末,每日早晨服一錢。
治偷糞鼠
槐角(三錢) 枳殼(炒,三錢) 黃芩(二錢) 生地(二錢) 川連(一錢五分) 川山甲(炒,一錢) 蒲黃(一錢) 殭蠶(一錢)
分作二帖煎服。
治痔漏極效方
貴州地方產一草,俗名炒米柴,煎湯洗痔漏甚效,與別藥不同。
治痔瘡初起
用馬齒莧不拘鮮干,煮熟食之,以湯熏洗亦可。
治內痔不出
草烏為末,津調,點肛門痔即反出,乃用藥敷治。
治痔
五月五日採夏枯草,煎濃湯洗。
犬傷
治狗咬傷
以杏仁一味細嚼,盦患處,能制狗毒,兼可毒狗,消狗肉積,又能制錫毒。
又方,用馬錢子一個,切作兩片,一片火煅,存性,一片切碎焙燥,共研細末,調過燈油,搽傷處極效。試驗。
治瘋狗咬傷
用槐樹白皮一塊安傷處,再以白麵作圈圍之,內以人糞填滿,蓋槐皮一塊,用大艾灸之,十四五壯,候熱透,身上出汗即愈。
治狗咬方
用白蚯蚓泥和水研敷。
治癲狗傷
乘毒未發,用斑蝥七個,去頭足翅淨,用雞蛋二枚同蒸,去斑蝥,淡食雞蛋,於小便內取下血塊,痛脹不解則血塊未淨,仍再食,塊盡乃止。
又法:用斑蝥同米炒,俟米老黃,去斑蝥,將米研末,蒸雞蛋食如前法,血塊下盡為度。
瘋犬咬
用明雄黃末五錢,杏仁去皮尖一百粒炒研,每服二錢,虎骨煎酒送下,服盡必愈。外並用此敷患處。毒蛇、蜈蚣咬,用明雄黃細末,同蒜搗爛敷之,內服白芷護心散。
白芷護心散
白芷(一兩) 明乳香(三錢) 明雄黃(五錢) 甘草(五錢,炙)
共為細末,每服四錢,清酒調下。
治犬咬
用屋遊草為末,按之即止。
猘犬咬傷
紫荊皮、砂糖調塗。留口退腫,口中仍嚼咽杏仁,去毒。
治瘋犬傷(林氏驗方)
用李子樹根搗爛,沖酒服神效。
雜治
治狐臭方驗過
枯礬 蛤粉 樟腦 真麝 冰片
共為末,和糯米作餅夾之,臭隨餅出,永不再發。但所夾之餅,須埋在土內,勿令觸人。
又方:膽礬(四分) 輕粉(一分) 陀僧(一錢)
共為細末,以手蘸津唾,擦患處,良。
又方:用實心麵包子出籠時,一切兩邊,急以密陀僧末滲上,乘熱夾之,一二次即愈。
洗油方
以水一碗,用右手中指對水寫江淮河灘洗油法七字,洗之即去。
治小兒遺尿
夜煎甘草頭湯服之即止。
又:小兒尿床,茯苓、茯神、益智末服,或補骨脂為末,夜服。
又婦人遺尿
白薇、白芍為末,酒服。產後遺尿,雞屎白燒灰酒服。
治路途心痛
用橘皮嚼服甚良。
治心腹冷痛
用酒吞胡椒三七粒。
治酒毒至死方
以黑大豆二升,煎汁飲愈。
洗硯方
以礱糖灰洗,擦去垢墨,不壞硯石。又蓮蓬殼擦洗良。
合印色方
硃砂(七錢,水飛過) 蓖麻油(一錢)
二共研千遍後,加淨白蘄艾肉四分,共拌均,鮮紅已極。
又頂好印色方
漂淨銀硃(一兩) 漂淨硃砂(二錢) 艾絨(五分) 制蓖麻油(二錢五分)
同兩朱,共研一萬遍,研後入艾絨拌勻,鮮明已極。
治臭蟲方
用白芷、香草、廣皮、木瓜各一錢,麝香一分,共為細末,用紙包成數個,放於床內四隅即去矣。
治臭蟲
硫黃數錢,為末,棉花子燒煙燻之二三次即去矣。
治龜頭生瘡方
用蜜炙甘草末,頻塗即愈。
治陰蝨作癢方
用白果仁嚼細,頻擦即效。
治粉刺雀斑黑點神效方
白丁香(一錢,麻雀糞也) 三奈(二錢) 甘松(二錢) 白附子(二錢,竹節者佳) 密陀僧(一錢) 杏仁(一錢) 豬胰子(五錢) 干桂花(二錢) 玫瑰屑(二錢)
共為細末,再用肥皂(去核邊淨肉)半斤和搗,加綠豆粉、白蜜為丸,日用洗面神驗。
神仙充腸丹
芝麻(一升) 紅棗(一升) 糯米(一升)
為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下。可免一日之飢。
又方:上白糖一斤四兩,豬板油一斤四兩,糯米粉(炒熟)升半,攪勻,每日清晨服一茶鍾,價廉功省,滋養非常。
治黃髮方
紫草 零陵香 鹿角菜 五倍子(各等分)
浸好菜油,或茶油搽頭極好。
治漆瘡方
用乾荷葉一個,水一斗,煮五升,洗之甚效。
又,蟹黃塗之。
又,花椒水洗亦妙。
又,陳年茄干煎湯洗患處,數次立效。
又,神方外塗三白散:鉛粉一兩。輕粉五錢,石膏(煅)三錢,共末,研勻,韭菜汁調敷紙蓋,如無韭菜汁,涼水調亦可。
內服化斑解毒湯
升麻 石膏 連翹(去心) 牛蒡子(炒研) 人中黃 黃連 知母 黑參(各一錢) 竹葉(二十片)
水二鍾,煎八分服。忌浴熱水,戒油膩厚味發物,或用神麯研為末,生蟹黃調,塗患處尤效。或以老杉木片煎湯洗之良。
收蚊子法
南無佛,南無普,庵老和尚佛,眾僧無煩惱。收本師寄在千丈金井,寄在萬丈金井,一更安吾眠,二更安吾眠,三更安吾眠,四更安吾眠,五更後放汝出群遊。
用青草四根,排一井字,以劍訣虛向井字內,寫一佛字五更放蚊哯。昨日歸家唸佛,今朝送歸。
治凍瘡(名橄欖散)
橄欖核燒灰存性,研末,加輕粉少許,香油調搽,神效。
獨勝膏:於六月初六、十六、二十六,用獨蒜杵爛,日中曬熱,塗於凍發之處,即於日中曬乾,忌患處著水。(出《御纂金鑑·外科心法要訣》。橄欖即青果也)
烏須神方
水銀(一錢) 石灰(五分) 綠豆粉(一錢) 鉛粉(一錢)
為細末,茶調搽。青菜葉包過一夜即黑,先宜皂角煎水洗須淨,才揸。
寶帶圍腰
艾絨(八分) 生附子(一個,切片,焙乾為末) 上肉桂(五錢) 麝香(一錢) 沉香(二錢) 公丁香(二錢) 檀香(二錢) 川椒(一錢) 甘遂(二錢) 甘松(二錢) 北細辛(一錢) 三奈(一錢) 白芷(一錢)
共為細末,聽用。暖臍用大紅絹,或紅布加絲綿,綿上細鋪藥末,不致走動,密線縫之,圍腰甚效。
洗墨字法
用西瓜結成半熟時,取一個約重三斤以外者蒂邊開一孔,入官硼砂二錢五分,砒二錢五分,真硇砂四錢,共為細末,入瓜孔內,懸一七日,皮外自出霜,以鵝毛掃下,又俟七日,收掃密貯,用時先將清水濕字,以藥末蘸上待乾,用鵝毛掃淨,紙白如新。
洗朱字法
用黃瓜一條,蒂邊開孔,入硼砂一味,如前法取霜用之,即去。
治眉毛落者
以生半夏擦之即生。
治射工傷
射工,即樹間雜毛蟲也。又名瓦刺蟲,人觸著則能放毛射人。初癢,次痛,勢如火燎,久則外癢內痛,骨肉皆爛,諸藥罔效,用豆豉清油搗敷痛癢之處,少時則毛出可見,去豆豉用白芷煎湯洗之,如肉已爛,用海螵蛸末摻之即愈。(方出《御纂金鑑·外科心法要訣》)
治蚯蚓傷(蚯蚓咬傷即受蚯蚓之毒,令人眉髯皆落,狀如大麻瘋,但夜則蚓鳴於體中為異耳,急須洗之)
用鹽湯頻頻洗之,其毒自去。
竹木刺入肉
諸刺入肉,外傷之證也。軟淺者以針拔出,硬深者,搗螻蛄塗之。少時即出,如刺已出,而仍作痛者,再以螻蛄塗之,即愈。或搗蓖麻遏之,即出。
蜈蚣咬傷
取雞倒掛,少時以手蘸雞口內涎沫,搽傷處,其痛立止。甚者生雞血乘熱飲之,立效。
蠼螋傷
一名多腳蟲,藏於壁間,以尿射人。若誤中其毒,須急急以鹽湯綿濕瘡上,數換即消。甚則毒延遍身,搔癢不休,用明雄黃、白礬各等分為末,茶清調化,鵝翎蘸掃患處,癢痛自止,甚效。
人咬傷
於咬後,即用童便洗之,大糞塗之,腫潰時,人中黃熬湯時洗,較諸治尤覺神效。
蛇咬傷
凡被蛇咬傷者,即時飲好醋一二碗,使氣不隨血走以繩扎傷處兩頭。若昏困,宜用五靈脂五錢,雄黃一錢五分,共為末,酒調一錢灌之,少時咬處出黃水,水盡則腫消,以雄黃末摻之,口合而愈。(以上俱出《御纂醫宗金鑑·外科》)
芣苢散(長生略)
五日,採車前子陰乾為末,酒下。久服輕身,能跳越岸谷,耐老長生。車前,一名芣苢。
萵苣窠(月令)
五日收萵苣菜或葉,置櫥櫃內,不生蛀蟲,置毛衣內亦可。
急救方 治一切風證。(名曰蒼耳醞)
以五日午時採蒼耳心葉,釀醞飲之,大效。
蚊香
五日收藏浮萍,干為末,和雄黃作紙纏香焚之,闢蚊效。
蠶蛾散(集驗方)
五日取晚蠶蛾,入竹筒,塞之自死,干,遇竹木等刺入肉,以此研末,津塗,立出。
熨斗棗(月令)
五日以熨斗燒一棗於床下,闢蚤。
咒燈草(月令)
五月五日午時,將燈草浸油內,望太陽咒曰:天上金雞啄,蚊子腦髓液,念七遍,吸太陽氣,吹於燈草上,夜點燈草,蚊即遠去。
伏翼香(本草)
五日取伏翼倒懸,曬乾,和桂熏陸香為末,燒之,蚊悉飛避。
向空扇(事親書)
五日五更使一人堂中向空扇,一人問云:扇甚的?答云:扇蚊子。凡七問七答,乃已。則一夏竟無蚊子。
夜合枕(津逮秘書)
杜羔妻趙氏,每歲五日午時,取夜合花(即合歡花),置枕中,羔稍不樂,輒取少許入酒,令婢送飲,羔即歡然,當時婦人爭效之。
蟾墨(廣義)
五月午時取癩蛤蟆,將墨一塊,噙其口內,埋於天牢上(七七日)。取墨收藏,動用有靈。入搽小兒口瘡,及寫符治瘧止毒之類皆效。
又,夏將此墨塗葫蘆形於壁,則蚊皆聚於內,不蟄人。至早拂去,夜復聚集。
烏須試驗神方(此方系山陰水澄巷劉雍言傳)
五倍子(一錢,用手摺碎,分大小各一堆,各瓦焙,以黃黑色為度,否則大小同炒,即枯不枯之別) 膽礬(二分,出雲南者佳) 青鹽(三分) 榆面(三分)
上研極細末,以濃茶汁調稠。用時以重湯燉,須荊川紙封口,臥時上藥,先將皂角水洗淨須垢,然後敷之。即用絹帕包之,次早以水洗,無礙。每十日一搽,須亦不脆光明異常。
整骨麻藥
此藥開取箭頭,服之不痛。(出《御纂金鑑》)
麻黃 胡茄子 薑黃 川烏 草烏(各等分) 鬧羊花(倍用)
上六味,共為末,每服五分,茶酒任下。欲解用甘草煎湯服之,即蘇。
外敷麻藥
此藥敷於毒上,麻木任割不痛。
川烏尖(五錢) 草烏尖(五錢) 蟾酥(四錢) 胡椒(一兩) 生南星(五錢) 生半夏(五錢)
一方,加蓽茇五錢。一方,加細辛一兩。
上為末,用燒酒調敷。
狐腋氣 治陰汗鵶臭,兩腋下臭,不可與人同行。
枯白礬 密陀僧 黃丹(各一錢五分) 麝香(五分)
上於乳缽內研細,以醋於手心內調藥,搽腋下。經兩時許即香,白芷煎湯洗之,一日用一次。
又治腋氣神效方
密陀僧(四兩) 枯白礬(二兩) 輕粉(三錢)
上為細末,頻擦兩腋,擦至半月見效。半年全愈。經驗。
又腋氣方(俱出《景岳全書》)
用熱蒸餅一枚,掰作兩片,摻密陀僧細末一錢許,急挾在腋下,略睡少時,候冷棄之,如一腋有病,只用一半,葉元方平生苦,此疾至紹興得此,用之一次遂絕根。
燥囊牡蠣散 治陰囊濕癢,搔之則汁水流珠,用此極效。(出《景岳全書》)
牡蠣(醋煅,一兩) 雄黃(一錢) 枯礬 硫黃 苦參 蛇床子(各二錢)
上為細末,先用蒼朮、椒、鹽煎湯洗濕處,後用此藥摻之。
解砒毒
凡中砒毒者,其人煩躁如狂,心腹絞痛,頭眩嘔吐,面色青黑,四肢逆冷,六脈洪數,飲食中得者為易愈。若空心酒醋服者難救。
以地漿水頻服,若吐出,又服。所謂洗淨腹中毒,全憑地上漿是也。(其法掘地成坑,以水灌注攪成混水飲之,渭之地漿)
又方,解砒毒最良,此為第一。用生綠豆半升,擂粉,入新汲水攪和去渣,取汁飲之。
又用鮮羊血、鴨血飲之皆可解。
一方,用甘草汁同藍汁,飲之即愈。
解鹽滷毒(詳《景岳全書》)
凡婦女有服鹽滷垂危者,急取活鴨,或雞斬去頭,將頭塞口中,以熱血灌之可解。若滷多者,必數只方足盡收其滷毒。
治凍瘡經驗方(試驗)
以蠶豆葉煎水,乘熱頻頻洗患處,二次立愈。
治骨節酸風痛及傷折
以老生薑搗爛,和燒酒塗患處效。或加蔥白同搗更妙。
治惡血奔心不省人事
以地龍竹刀理去肚泥,和童便灌服,良。
治臭蟲法
以松蒲(開口者良,即松果兒)置床四隅,蟲聞香則盡入,入則可捉,久之絕根。
絕皮貨蛀蟲
以大張菸葉曬燥,鋪入皮貨內,用新染藍布袱緊包裹,切勿透風受潮。
又方,以樟冰紙包,多多益善,放於氈袋,以及皮毛內甚良。
治鬼魅魘人法
降香末(一錢) 麝香末(三分) 硃砂末(三分) 雄黃末(二分) 皂角末(一錢) 艾揉(五錢)
上藥用草紙包為長筒,用瓦二塊,封在內點火,留一頭出煙,放在病人床上床下,則夢魘鬼怪俱除,卻忌婦人雞犬四眼。
治蛇傷
先以繩扎傷處,酒調下白芷末五錢。(種白芷能闢蛇)
接紙法(蓋楮皮可為紙也)
以楮樹皮搗汁,和白芨飛面調糊,接紙永不解脫。
治酸酒法
每酒一罈,用甘草一兩,官桂五錢,砂仁五錢,研碎,入酒封固,三五日酸味即去。
又法:每壇用鉛一片,令炙熱,投入酒內,封固一日,酸味即去。
昔有童子誤吞釣鉤 妄將鉤線一頓,鉤已穿入喉管,片時項如斗大,呼吸不調,名醫無法,命在垂危。其祖母年高唸經,遂將佛珠掛頭上,只有朝天哀求。適徐笠山先生經過此處,詢其故,嫗以實告。徐先生云:你將佛珠與我,我自能治,嫗果與,徐即將佛珠繩頓斷,接著鉤線,漸漸將珠挨進,直至喉管,輕輕將珠向內一推,其鉤已脫出在珠上,緊緊執著珠繩抽出,即便安然無恙。
又群兒戲耍 一兒以頭髮系一兒龜頭,少時氣閉,腎即腫大,不能施尿,諸醫束手,無法解所繫發,正危急間,一老人教以將小兒生冷水中泡之,未幾腎縮小,去發愈。
治四日煽神驗方
黑棗(三斤) 伏姜(三兩,搗碎)
二味浸老陳酒,重湯燉熟,每日清晨溫服。一料即愈,永不再發。
又陰瘡方
番木鱉(去油) 枳殼 梔子(各一錢) 真好蟬酥(二分)
共為細末,用松蘿茶調敷。
男子斫喪氣脫而死 急灸關元穴百壯,始能甦醒,內服三建湯。
附子 天雄(並泡等分) 川烏(各一錢三分三釐)
三味共姜煮,每服四錢,生薑十片,水一碗,煎六分灌下。
臍下一寸五分為氣海,二寸為石關,三寸為關元,皆可灸也。
治酒膈百藥不效方
粳米蒸糕二塊,用陳酒浸,飯鍋上蒸七次,曬七次,露七次,半用猛火煅透,存性,半用微火略煅,共為細末,陳老酒送服。神驗。
暑天制肉凍方
將肉煮透,放在灰內過夜,次日取出,即成堅凍。
專治走陽經驗方
白茅根一握,用井花水搗汁服下,立愈。
醉蟹法
用老酒、甜醬油、花椒、紫蘇葉醉之,其味入骨。(必放紫蘇始妙,治魚蟹毒亦惟紫蘇能解也)
治陽明濕熱 風濕鬱不疏泄所滯,皮毛作癢,須驅濕清熱疏風。
粉葛根(一錢五分) 荊芥(一錢五分) 防風(一錢) 生石膏(五錢) 連翹(二錢) 大黃卷(一錢五分) 赤小豆(一錢五分) 木通(五分) 炒米仁(二錢) 赤茯苓(一錢五分)
水煎服,忌鮮物。
又洗方:黃柏(一錢) 茵陳(五錢) 漢防己(一錢) 蒼朮(一錢) 生地(一錢) 苦參(五錢) 透骨草(五錢) 蔓荊子(五錢) 川椒(八分)
加明礬二錢,煎水熏洗。
解蜂子咬毒
用芊荷杆擦患處神驗。
上方,馮孝廉親見蜘蛛,為蜂傷腫大,蛛赴芊杆上擦即消,後見有蜂錐者,以此試之,無不神效。
去雀斑肥皂方
鷹糞(二錢) 香白芷(一兩) 紅棗(五錢) 白果肉(五錢) 肥皂(一兩)
同前藥搗爛為丸,早晚洗面擦,其斑漸退。
治汗斑方
硫黃 陀僧
各等分研末,燒酒調擦可也。
百寶丹 專治刀瘡一切久不收口者。
鳳凰衣(即哺出雞蛋殼內衣,但須用雞娘哺出者,火哺者不取),不拘多少,用瓦上焙乾為細末,收貯瓶中聽用。用時以少許放膏藥中貼患處。
綠豆飲 凡熱毒、勞熱,諸火熱極不能退者,用此最妙。(景岳方)
用綠豆不拘多少,寬湯煮爛,入鹽少許,或蜜亦可。待冰冷,或厚,或稀,或湯,任意飲食之。日或三四次不拘。此物性非苦寒,不傷脾氣,且善於解毒,除煩,退熱,止渴,大利小水,乃淺易中之最佳最捷者也。若火盛口乾,不宜厚味,但略煮半熟,清湯冷飲,尤善除煩清火。
甜梨漿 解煩熱,退陰火。此生津止渴之妙劑也。(景岳方)
用清香甘美大梨,削去皮,別用大碗盛清冷甘泉將梨薄切,浸於水中,少頃,水必甘美,但頻飲其水,勿食其渣,退陰火極速也。
景岳化陰煎 治水虧陰涸,陽火有餘,小便癊閉,淋濁疼痛等證。
生地(一錢) 熟地(一錢) 牛膝(一錢) 豬苓(一錢) 澤瀉(一錢) 生黃柏(一錢) 生知母(一錢) 龍膽草(一錢五分) 車前子(一錢) 綠豆(一錢)
水二鍾,加食鹽少許,用文武火煎八分,食前溫服。或冷服。
若水虧居多,而陰氣大有不足者,可遞加熟地,即用至一二兩亦可。
治失力方 大補代力。
老雞娘一隻,白酒洗淨,龍眼二兩,去殼核,上白糖四兩,裝入雞肚內,用線縫刀口,以腐皮包固,外又用荷葉包好,再用黃泥厚塗,放灰火中煅,泥干為度。
生髮方 治發落重生。
白芷(一兩) 川芎(一兩) 蔓荊子(五錢) 零陵香(五錢) 白附子(五錢)
上各生銼,用好香油浸三七日,每日搽三次,切不可滴在白肉上,恐生余發也。
治人咬作痛方
用魁栗子一個,數嚼六十口,過頭過胸,遏於患處即愈。
治諸色惡蟲咬傷
用薑汁先洗,以明礬、雄黃貼之,立效。
毒蛇咬
用針刺傷處出血,急用繩扎兩頭,浸糞缸內,毒不內攻,用雄黃五錢,靈脂一兩,共末。每服一錢酒下,再服神效。
又煙管燒熱,滴油搽之,百試百驗。
赤練蛇(即火練蛇)咬傷,先用活雞,刀割一塊貼患處,換貼二三塊自愈。
白芷末一兩,水服下,死者立生。爛入骨者,白芷末加膽礬、麝香少許,日日摻之自愈。
治生蝨方
用百部、水銀各一錢,黑棗為丸,包帶隨身,永不生蝨。(或加茶葉)
治傷食方
用雞肫皮燒灰酒服,大小停食不化,服之即愈。
一方,用面研沖酒,澄清去腳,服之最效。
誤食螞蝗
嗜食芹菜者,多此疾。空心食地漿水少許自下。
誤食桐油
令人發吐不止,急飲熱酒即解。
誤吞針
用蝦蟆眼一隻,木通湯吞下。其針即穿於眼內,大便瀉出。景岳先生治一周歲小兒吞針釘,用磁石一錢,芒硝一錢為末,和豬板油丸成,再和蜜調勻吞服。其釘從大便出。
治男子陽痿囊濕女人陰痛陰癢
蛇床子煎湯加白礬洗之愈。蛇床子辛苦而溫,強陽補腎,散寒祛風,燥濕殺蟲。頑癬惡瘡,擦之多效,風濕諸病,煎湯浴之。
治囊濕搔癢方
蘆甘石 蛤粉(各等分)
為末,撲之。
又方,白梁米粉(二錢) 石菖蒲(二錢)
為末撲之。
治腎囊風
用荷葉煎湯洗之。
讀書不倦方
通草(白淨者,用活蝙蝠血浸透,亮干為末) 大熟地(人乳陳酒九蒸九曬) 雲苓(白大者,乳汁浸,曬炒為末) 何首烏(九蒸九曬)
四味,共末,為丸桐子大,每服五錢,滾湯下,加人參更妙。
治陰毛生蝨
用銀杏(即白果)搗汁,頻洗即痊。(或加百部亦可)
治食木蓮腐成塊
用糞缸內陳年磚瓦,煎三個時辰,取湯飲之,隨用磚瓦乘熱揉腹立效。
治奔症
鴿子一隻(洗淨,用三七三錢)入腹內蒸熟,連湯服之。
治男女失心瘋方
白礬(五錢) 川鬱金(七錢)
共為末,丸桐子大。每服二三錢,白滾湯下。
治筋骨疼膏藥方
五倍子(四兩) 川椒(六兩) 川烏(二兩,打碎) 草烏(二兩) 麻黃(一斤) 香油(二斤) 桐油(斤半)
將藥入油泡,春秋五,夏三,冬七日。用槐枝攪,熬至黑色,去渣,秤油一斤,入黃丹六兩,成膏,涼泡一天用。
治九竅出血
黃荊葉搗汁,酒和,服二合。
令髮長黑
蔓荊子、熊脂等分,調塗之。
發落不生
合歡木灰二合,牆衣五合,鐵精五合,水萍末二合,研勻,生油調塗,一夜一次。
治杖瘡腫痛
芙蓉花葉研末,入皂角末少許,雞子清調塗之。
治湯火灼瘡
油調芙蓉末敷之。
治灸瘡不愈
芙蓉花葉研末敷之。
治糞後不血
凌霄花浸酒頻服。
治消渴飲水
凌霄花一兩搗碎,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分服。
治胃脘冷不能飲食 耳目不聰明,四肢無力,冬臥足冷。
八月三日取蓼子曬乾,如五升大,六十把,水六石,煮取一石,去滓,如法釀成酒,待熟日飲之,十日後目明氣壯。
治血氣攻心痛不可忍
蓼根洗銼,浸酒飲。
治風顛百病
麻子四升,水六升,猛火煮,令芽生。去渣,煎取二升空心服之,或發或不發,或多言語,勿怪,但令人摩手足,頃之,進三劑愈。
治女人臟燥之症 好哭悲傷,顛狂罵人,如有鬼神,平時女人好哭,自己不知其故服之最效。
生甘草(三兩) 小麥(一升) 紅棗(十枚)
水六升,煮三升,分三次服。即愈。
治婦人顛疾 歌唱不時,逾牆上屋者,乃營血迷心也。
當歸(一錢) 白芍(炒,一錢) 白朮(去蘆,八錢) 茯苓(八分) 柴胡(五分) 生地(一錢二分) 遠志(去心,一錢) 桃仁(六個,去皮尖) 蘇木(八分) 紅花(八分) 甘草(三分) 半夏(八分) 黃連(一錢) 神砂(五分,研末入藥)
共一劑,加姜一片,水二鍾,煎一鍾服。
治陰癢生瘡
床子(一兩) 艾葉(五錢) 五倍子 明礬 杏仁(各五錢) 川連(三錢)
煎水洗之,即愈。
治婦人被妖魅或與鬼交
用鹿角屑水調服。
唐僧洗衣十方
棗洗墨 栗子洗油脂 湯洗蜜 米洗煙油 杏仁洗青靛 蜜洗油 小便洗血 石灰洗羊脂 灶心熱灰洗膏藥(先用熱湯濕之,再以灶心灰搓之)
治漆瘡
用杉木皮煎湯洗之,蟹殼洗之亦好。
又方,用鹽蛋水,以雞翎掃之甚妙。
治缺唇
先敷麻藥,用刀刮取兩邊薄皮,用絲縫在一處,上用蟹黃敷之,自收口。
治馬打破脊梁方
真麻油半鍾,新井水半鍾,用銀器打十餘下,如米湯樣揸之。
治騾馬骨眼起
明雄黃(二錢) 黃丹(四錢,水飛) 枯礬(一錢) 火硝(六分)
共為細末,點大眼角內。
治馬癩方
硫黃 大黃 巴豆(去油) 塌灰(各等分)
研為細末,將蘇子油熬滾,方下前藥,即取起,候冷,用穿山甲割油塗之。
治馬起臥肚痛
用火藥半茶杯,火酒一大杯,調勻灌之。
又方,用臭裹腳布溫水洗,灌之。
治馬騾三十種黃
黃藥子根(五兩) 山豆根(五兩) 連翹(三兩) 黃連(三兩) 黃芩(三兩) 黃柏(三兩) 大黃(二兩) 茵陳(五兩) 山梔子(五兩)
共為末,每服二兩,雞子清二個,童便一鍾,蜂蜜二兩,調灌即愈。
治馬中結
用蜣螂(一名尿客郎)一個,焙乾研末,黃酒灌之,即愈。
取蓖麻子油法
用蓖麻子五升搗爛,用水一斗,煮有白沫,即取起,待沫盡,乃止。去水,將沫煎至點燈不炸為度。
研琥珀法
用麵裹熟苧絲,包琥珀捶碎,再入乳缽研。
制寒食麵法
寒食日,用酒和麵為餅,中間包飛羅面,蒸熟,去包皮,將內白麵收貯聽用。
治腹內蟲方
烏梅(一個) 老薑(二錢) 榧子(十個) 花椒(十四顆) 黑糖(少許)
煎服。蟲盡出矣。或加使君子十個。
治寸白蟲成雄旋除旋生者
白醜(炒) 黑醜(炒)
搗取頭末,空心熱滾湯調服一錢,即愈。
治蟲
石榴皮 檳榔
煎湯一碗服,以蟲去盡為度。
又方:檳榔(五錢,為末) 大黃(八兩,為末) 黑醜(四兩,為末) 苦楝根皮(一斤) 皂莢(十個)
先將苦楝根皮、皂莢熬成膏子,和前藥三味為丸,先用沉香末為衣,次用雷丸、木香末為衣,每服三丸,四更時砂糖水送下。
治中暑悶方
取扁豆葉搗汁飲之,即愈。
治夏月飲水過多心腹疼痛
用川椒二十粒浸於漿水盆中,一宿取出,以水吞下即愈。
凡人熱極心慌
將發打開,浸涼水內即解,再扇兩手心。
導赤丸 治心經蘊熱,小便黃赤,或成淋瀝,口舌生瘡等症。
生地 木通 生甘草(各等分)
水丸桐子大,每服三錢。
夏月常煎金銀花
代茶飲,免生瘡毒,且清內熱之症。作丸更妙。
治發熱口乾
雞子清(三個) 白蜜一匙,和勻,服之。
治心經煩躁
梨汁一碗,頓服即愈。
治蟲積 好食生米、茶、炭、泥土各物,面黃體瘦方。
廣皮 青皮 莪朮 三稜 香附 藿香 大黃 檳榔 桔梗 益智仁 甘草 官桂(各一錢)
水煎,露一宿,空心溫服。肚腹必痛,當下如魚凍,或長蟲,或血鱉,至日午下盡,方食溫粥止之,次日服八珍湯,十全大補湯數劑全愈。
治狐媚方
凡男女狐迷,用生桐油搽陰處,自去。或用珠蘭根搽之,則獸自死。即將獸肉去皮,曬乾為末,頻頻服之,神旺。妙不可言。
治魚病法
凡魚遭毒,翻白,急疏去毒水,別引新水入池,多取芭蕉葉搗碎,置新水於池內,使吃之,即解。或以溺澆池面亦佳。
治雞諸病
凡雞雜病,以真麻油灌之,皆愈。若中蜈蚣毒,則研茱萸汁解之。
治百鳥瘡
百鳥吃惡水,鼻凹生爛瘡。
甜瓜蒂為末,敷之即愈。
治鶴病方
用蛇床子同大麥煮熟,喂之。
治鹿病方
用鹽拌豆料喂之,豌豆亦佳。
治貓病法
凡貓病,用烏藥磨水灌之。
治犬生癩
用百部煎汁塗之。狗蠅多者,以香油遍搽立愈。
治狗生病
以水調平胃散灌之。
治豬病方
割去尾尖,出血即愈。若瘟疫,用蘿蔔或菜,同樟樹葉與食之,不食則難救。
治羊疥癩
用鍋底墨及鹽,與桐油各二兩調勻,塗之。
治牛馬疥癩
用蕎麥秸燒灰,淋汁洗。又,藜蘆為末,水調塗甚妙。
治豬瘟
牙皂 細辛 川烏 草烏 雄黃 狗天靈蓋
同燒灰研末,吹入鼻中五六分即愈。加麝香五釐更妙,牛羊同治。
治雞瘟
巴豆一粒搗極碎,香油調,灌入口即愈。
又,綠豆粉水和成條,喂數次愈。
治驢馬脊梁為鞍打破
用臭陽溝泥塗之,即愈。
治白蟻
養竹雞一對,蟻聞其叫,即化為水,並去一切蟲蝨。
治面上惡瘡
用銀䤞少許,點上即落。
小兒斷乳法
用山梔(三個,燒,存性) 雄黃 硃砂(少許)
共為末,入清油、輕粉調勻,候兒睡熟,將藥畫於兒兩眉,醒來自不吃乳。
渡江不恐法
凡渡江河,用硃砂書禹字,佩之,則不恐。
治百蟲飛入燈火
凡初上燈火時,先執燈草,咒曰:波利瑟吒護生草,救護眾生離煩惱,一氣咒七遍,然後將草置燈盞上點火,諸蟲不入。
一枝箭神方
此方專治諸般惡腫毒,痛不可忍者。廣昌知縣刊行於世活人甚多。
白芨 天花粉 知母 牙皂 乳香 半夏 金銀花 貝母 川山甲(炙酥,各一錢五分)
酒二鍾溫服,即汗即愈。
治百蟲入耳
用雞冠刺血,滴入耳內即出。
治八腳蝨 此蝨生於陰毛上,有八腳者。
硫黃 蛇床子 樟腦(各一錢)
為末,用麻油調,搽陰毛肉上,疽自死。
治粉渣麵點
以溝渠浮萍為末,日敷之。
治黑痣
取桑條燒灰,淋汁入石熬膏,白己唾,調點之,自落。
治嘔逆不止
麻仁杆熬水研,取汁,著鹽少許,吃之立效。
治發落不生
生胡麻油塗之。
張三丰流傳神仙再造丸
專治瘟疫傷寒瘧痢,中惡,中暑,中寒,中暍,一切暴死,積食停痰,大小便秘,頭疼發熱,遍身疼痛,惡瘡,惡毒腫痛,並小兒急慢驚風,食積生蟲腹疼肚脹,風寒感冒,一切等症,無不神效。其銅鐵鉛炭等,廠中煙暴死者更效。服後瀉一二次,惟吃溫熱薄粥一中碗即止。蓋緣諸病,總由氣血不通,經絡隔滯以致生疾,此丸疏通關竅,使血氣流通,諸病自除,真仙方也。
寒食麵一兩,巴豆肉二錢(不去油),水飛硃砂三錢(一半入藥,一半滾丸),寒食麵用頭籮小麥麵粉一二斤,多寡不拘,必須清明前一夕,為寒食節是日。將面一半,冷水發成團,扞成大薄餅,以一半生面入餅內包裹,捏成饅頭樣陰乾,愈久愈妙。用時惟取包內散面和藥,以麵糊調團,入石臼內搗極均勻,丸如鳳仙花子大,用硃砂為衣,陰乾。每服小兒三粒,大人或五粒,或三粒,孕婦忌服。不拘老幼強弱,均可用。世人多以巴豆為猛烈畏服,但不知面多豆少,況三五粒巴豆,不及釐毫之多,有何害也。閱《萬病回春》刻系張三丰所傳。人不察耳,丸藥時須密室避風,不可手犯,面上、身上肌肉犯則浮腫,惟用豆腐漿水,熱洗自愈。
六和定中丸 治大人、小兒中暑,發熱,自汗,大渴,嘔吐,腹脹腹痛,泄瀉及感冒風寒,咳嗽發熱,發痧腹痛,一切四時不正之氣神效。
廣藿香(一兩) 陳枳殼(一兩,麥麩炒) 川羌活(一兩) 南柴胡(一兩) 紫蘇葉(二兩) 赤茯苓(一兩) 廣木香(五錢) 川木瓜(一兩) 紫厚朴(一兩,薑汁炒) 南香附(一兩,酒醋各炒一次) 吳白芷(一兩) 法半夏(一兩) 南蒼朮(一兩) 廣香薷(一兩) 北桔梗(一兩) 川萹蓄(一兩) 廣陳皮(一兩) 西防風(一兩) 白滑石(水飛淨,一兩) 白檀香(一兩) 西砂仁(一兩) 單杏仁(去皮尖淨,二兩) 粉甘草(八錢)
照方炮製,共為細末,用大伏毛四兩煎湯,打米粉糊為丸,如龍眼核大。伏毛渣不用,大人每服二三丸,小兒每服一丸。二三月乳子半丸酌用,神應之至。
中暑發熱,薑湯下;嘔吐肚腹脹痛泄瀉,煨薑湯下;感冒風寒咳嗽,薑湯下:發痧肚腹痛惡心,陰陽水下。四時不正之氣,俱用薑湯下。
凡年長之人,嗜欲久開氣血久耗,出痘稠密,毒火內盛,元氣虛,氣血弱,津液乾枯,不能制火,以致虛火上炎,或煩,或渴,或唇焦喉痛,口鼻血難任,非溫補必不能成漿結痂,最為難治。時醫見為多熱,率用清涼寒苦之劑,不知原因氣血不能勝毒氣,故有此症。若再用寒涼,血氣愈虧,毒氣愈肆,豈有可生之理?聶氏久吾先生特製參麥清補湯以催漿,深得中和之理,必須三五付,方能奏功。
人參(五分) 麥冬(一錢,酒蒸曬乾) 白花粉(八分,酒蒸曬乾) 前胡(一錢) 生耆(三錢) 牛蒡子(八分,炒研) 炙草(三分) 生甘草(二分) 白芍(酒炒,五分) 生白芍(三分) 歸身(七分,酒浸) 大川芎(七分) 紅花(五分,酒洗) 桔梗(七分) 山楂(一錢,去核) 生地黃(一錢,酒洗)
姜一片,好龍眼肉三五枚同煎,頻頻溫服。
孕婦痘瘡
凡孕婦偶爾出痘者,毒熱熾盛,上下熏蒸,非胎氣受傷,即孕婦不快,欲去熱,又恐寒胎,欲祛毒又慮有胎傷之患,醫家至此,亦難乎盡心力矣。今惟以安胎為主,其庶乎不差也。
安胎飲 孕婦痘瘡六日以前服之。
當歸 白朮(麩炒) 條芩(酒炒,各一錢) 陳皮 川芎 牛蒡子 香附 連翹 阿膠(麩炒成珠) 砂仁(連殼者,八分研) 桔梗(五分)
水二鍾,炒糯米一撮,煎八分,食遠服。熱盛加鬱金五分。
加減八物湯 治孕婦痘疹六日以後,宜服:
阿膠(麩炒成珠) 當歸(酒洗,各一錢) 人參(去蘆,一錢二分) 黃耆(蜜炙) 熟地(酒洗) 白朮(麩炒) 白茯苓(去皮) 條黃芩(酒炒) 白芍(酒炒) 陳皮(各八分) 甘草(二分)
上水二鍾,糯米一撮,煎八分,食遠服。
凡治胎動不安
用帶殼砂仁(炒去殼)研末,熱酒調服即安。
復生散 治小兒痘疹仙方。
才覺發熱者,服之不出;見苗者,服之出稀;回早者,服之復起。
當歸 川芎 升麻 甘草(各六兩)
上銼為粗末,用東流水七大碗,煎至三大碗,去粗末,用好明淨硃砂四兩,細絹袋一個,將朱裝入內,用線拴緊,又用砂鍋一個,將砂袋懸胎,離鍋底一指,將前藥水旋添煮之,須煮藥水盡為度,開袋取藥,砂鍋內焙乾,為極細末,盛磁器內聽用。
痘疹引經散
用好糯米半斤,淘洗潔淨,空干,用鹽泥為餅,包裹米在內,入木炭火煅通紅,取出冷定,揀黃色存性者可用,為極細末,別盛磁器內,每小兒一歲,砂末一分,米末一分,蜜一茶匙,米湯半酒鍾,好酒三匙,同一處調勻,用茶匙徐徐喂服,片時見效。如修合此藥,用靜室焚香齋沐,勿令雞犬婦人聞見。
上方昔人得之且宦長者,自言神異無比。予每修合,施人多效,誠濟世之神品,度幼之仙方也。因梓而傳之,俾嬰兒咸登壽域,亦好生之一助云。
異傳終身不出天花經驗神方(內方)
金銀花(揀淨,七兩) 六安茶(真正多年陳者,三兩)
共為粗末,沖湯代茶,每日飲數次,終不出天花,雖出亦稀,合前外方,體用兼全,其功效如神矣。
玄菟丸(姚云齋宦遊傳來極效極珍重者)
玄參 菟絲子(酒浸蒸熟搗為餅)
上各等分,清水為丸綠豆大,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食遠煎水服。小兒每歲一分。假若遇寅申之年,相火司天,生痘之年也,尤宜制服。
二仙丹(鄢陵劉孟門傳純一堂主人驗)
如麻疹已出而覆沒,或出不盡,心慌,啼叫不止,十分危急,死在須臾,或下痢腹痛,其效如神。
黃芩(去朽) 白芍(生用)
上等分,水煎,溫服。
川督普濟丹原札
為頒發良方,以資利濟事,照得本部堂,向會得神效痧藥一種,凡肚痛頭暈,山巒瘴氣只需三丸,立見效驗,求其方,數年始得之,查民間偶染痧氣,所在常有,若得神效良方,廣為散濟,亦屬保赤之一端。該府州及所屬各官,均有父母斯民之任,合將藥方頒給,為此札仰該府州即便將發來痧藥方,查照黏單,分發各屬,聽其流傳。該府州及所屬各員中,如照方刊刻及製藥散布閭閻,更為妥善,是在牧民者之善為辦理也,勉之。
此丹能治川巒瘴氣,痧發肚疼等症,遇病者,只用三丸納舌下,含少頃,俟舌微麻即嚥下,其痛即止。此係南方名醫世傳,謂為仙授。秘不與人。河南中丞,求之數載始得,以授藥安兄。兄即以授予,製藥試之,果驗。今刊以濟世。
茅山蒼朮(色黑而小,有硃砂點者,為佳。米泔水浸七日,切片,焙乾為末,三兩) 丁香(不拘公母為末,六錢) 明天麻(切片,焙乾為末,三兩六錢) 錦紋大黃(切片,酒干為末,六兩) 麻黃(去節,細焙為末,三兩六錢) 麝香(須上好者,為末,三錢) 甘草(去皮,微炒為末,二兩四錢) 真蟾酥(須用鮮蟾,現取酥九錢燒酒化) 雄黃(透明者,研細,水飛,三兩六錢) 硃砂(研細,水飛三兩,六錢)
上各為細末,須端陽日午時於淨室虔制,以蟾酥燒酒化為丸,如不能膠黏酌和以糯米粥漿,丸如蘿蔔子大,用硃砂為衣,候乾,收貯磁瓶。
此藥丸成蘿蔔子大,以硃砂為衣,將兩碗對合,用手搖擲,使藥丸在碗內磨蕩,自能堅實而生光彩。此方用鮮蟾酥和丸,但恐製藥適在冬月,不能覓得鮮蟾酥,即以乾蟾酥代之亦可,但乾蟾酥須防藥肆攙假,如以舌舐之而舌即麻者,乃真蟾酥也。不可不辨。
治驗之法,開列於後:
中暑:頭眩眼黑,及絞腸腹痛,一時閉悶不省人事,及癍痧等症,先將二丸研細,吹入鼻內,或納之舌下,發麻吞下,再灌六丸,陰陽水或涼水下。
中寒:驟然腹痛,陰陽反錯,睡臥不寧,轉筋吐瀉,手足厥冷,並吐瀉不出,卒然難過者,治法如前。
山嵐瘴氣:夏月途行,及空心觸穢,口含三丸,邪熱不侵。
感冒風寒:噁心頭痛,肚腹飽脹及風痰等症,治法如前。
癰疽疔毒及蛇蠍毒蟲所傷:搗末,好酒塗敷,立見全消大愈。
小兒發痘不出及急慢驚風:痰涎壅盛,並老年膨脹噎嗝等症,燈心湯或涼水加倍調服。俱能有效。
此藥奏效神速,嘗於夏日出行,見道旁有病暍者,僵臥呻吟,余停車問所苦,曰:腹痛難忍,亟以藥三丸與之,令含舌下,俟舌微麻,即嚥下,其人臥少頃,即霍然起,負擔行矣。嘗有客遠戍塞外,予以此藥贈之,旋以書報予曰:此藥攜至塞外,無不應手而效,活人多矣。
此藥孕婦不宜服。
近有同舍生,夜半腹痛幾死,與之藥,已不能下咽,因以藥五六丸研末,吹鼻中,俄頃即止痛而愈。
活蟾取酥後,若見風、見水即死矣。應於取酥後,掘一大坑,將蟾放入,上蓋鬆浮之土,並蓋以草葉,使之避風避水,方得不死,此亦愛惜物命之一端也。以上俱依原刻。
保命延生種子戒期
取婦必期僧老,生子必望長成,乃人有伉儷極篤而中道死亡,產育艱難而半途夭折者,只因肆情縱欲暗犯禁忌而不自知也。道經云:男女交媾最有避忌,若犯所忌,天奪其算,神降之殃,生子醜貌怪相,性行不良殘疾,夭紮實有明驗,故君子不獨外色鋤之務盡,即房幃之內,琴瑟之歡,俱有克治之道焉,茲將正色戒期錄出,惜命者遵之。
正月初一(名天臘玉帝下界,校世人祿命,犯者削祿奪紀) 初三(萬神都會,犯者奪紀) 初五(五虛) 初六(六耗) 初七(上會) 初九(玉皇上帝誕,犯者絕嗣) 十四(三元下降,犯者減壽) 十五(天官誕) 十六(三元下降) 二十五(每月二十五為月晦日,犯者減壽) 二十七(北斗下降,犯者奪紀,每月如此) 二十八(每月二十八,人神在陰,犯者惡疾) 三十(每月三十,司命奏事,犯者減壽,月小即戒二十九日,月月如此)
二月初一(犯者奪紀,每朔如此) 初三(文昌帝君聖誕,犯者削祿奪紀) 十五(犯者奪紀,每月如此,又老君誕) 十八(先師孔子諱辰,犯者削祿) 十九(觀音聖誕,犯者奪紀) 二十五 二十七 二十八 三十(俱同前)
三月初一(同前) 初三(玄天上帝誕,犯者奪紀) 初九(牛鬼神出世,犯者產惡胎) 十五(同前) 十六(准提菩薩誕,犯者奪紀) 十八(中嶽帝誕) 二十五 二十七(俱同前) 二十八(東嶽帝誕,犯者削祿奪紀) 三十(同前)
四月初一 初三(俱同前) 初四(萬神善化,犯者失音) 初八(釋迎佛誕,又善惡童子降,犯者血死) 十四(呂純陽祖師誕,犯者削祿奪紀) 十五(鍾正陽仙師誕,犯者奪紀) 二十五 二十七 二十八 三十(俱同前)
五月初一(南極長生大帝誕,犯者減年) 初三(同前) 初五(名地臘五帝考校生人官爵,犯者削祿奪紀) 初五 初六 初七 十五 十六 十七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以上九日,名九毒日,犯者得病損壽,若十五日子時犯者主三年內夫婦皆死,經驗多人,十六為天地造化萬物之辰,尤忌,犯者有大凶) 十三(關聖帝君降神,犯者奪紀) 二十七 二十八 三十(俱同前)
六月初一 初三 十五(俱同前) 十九(觀音得道) 二十三(火神誕) 二十四(關聖誕雷祖誕,犯者奪紀) 二十五 二十七 二十八 三十(俱同前)
七月初一 初三(俱同前) 初七(道德臘,五帝校人善惡,犯者奪紀) 初十(陰毒口) 十五(中元地官校籍,犯者奪紀) 十九(太歲誕) 二十五 二十七 二十八(俱同前) 三十(地藏菩薩誕,犯者奪紀)
八月初一(同前) 初三(司命灶君誕,又北斗星誕,犯者重病奪紀) 初十(北嶽帝誕) 十五(太陰朝元之辰,宜焚香守夜,犯者大凶得禍) 二十五(同前) 二十七(至聖先師孔子誕,犯者削祿奪紀,或云二十八,非二十七未知孰是) 二十八 三十(俱同前)
九月初一(南鬥降神,犯者奪紀) 初一至初九(此九日為北斗下降日,宜齋戒,又初九斗母誕,犯者男女俱陷黑簿,亥時犯者夫婦雙亡) 十五(同前) 十七(金龍四大王誕) 十九(觀音出家,犯者困苦) 二十五 二十七 二十八(俱同前) 三十(藥師佛誕)
十月初一(民歲臘,犯者奪紀) 初三(同前) 初五(諸神下會,犯者遭凶) 初六(天曹考察,犯者大禍) 初十(西天王降,犯者暴死) 十五(下元水官校籍,犯者奪紀) 二十五(同前) 二十七(北極紫微大帝誕,犯者奪紀) 二十八 三十(俱同前)
十一月初一 初三(俱同前) 初六(西嶽帝誕) 十一(太乙救苦天尊誕) 十五(同前) 十七(阿彌陀佛誕,犯者奪紀) 二十五(掠刷大夫降,犯者大凶) 二十七 二十八 三十(俱同前)
十二月初一 初三(俱同前) 初七(犯者惡疾) 初八(王侯臘,初旬戊日亦是,犯者得病) 十五(同前) 十六(南嶽帝誕) 二十(天地交道,犯者奪紀) 二十四(司命上奏,人間善惡) 二十五(玉帝、三清巡視諸天,定來年禍福,犯者得病損壽) 二十七 二十八(俱同前) 除夕(諸神考察,犯者得病損壽)
每歲四立,二分二至。社日,三伏日,庚申、甲子日,祭祀前齋戒日,父母誕日,諱日,夫婦誕日,本命日,疾風暴雨,雷電晦瞑,日月薄蝕(犯者大凶,受禍得病)。酷暑嚴寒,病餘,產後,過醉,空腹,遠行,鬱怒(犯者得病損身)。停燈行房,最千神怒。謹按:《禮記·月令》日夜分雷乃發聲,先雷三日,奮木鐸以令兆民曰:雷將發聲,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備,必有凶災,可知禁忌。自古有之,日長至則曰止聲色,毋或進日短至則日去聲色,禁嗜欲。蓋冬復二至陰陽相爭之時,最難保護,前後數日皆宜絕欲。至於高山大川之上,日月星辰之下,神廟寺觀之內,井灶屍柩之旁,及一切非其地,非其時俱宜嚴戒。茲刻始於掘庵秦太史流傳已遍,此本校定最准,刪繁就簡,止擇最重者錄之。蓋禁忌太繁,奉行恐怠也。若能避忌,必臻上壽。若或反足,無不受禍。語云:樂極生悲,縱欲成患,謹勸世人,須為長久之歡,弗逞暫時之樂,蓋欲濃則暫欲淡則長,其理不爽,其事不誣也。篤信者另以小紙將日期錄出,貼於壁上,每逢禁忌,必謹遵之。夫婦好合,必擇日期。少年聞之,莫不笑為迂腐,然吾里前輩曾有謹守戒期者,夫婦得壽考,生於成進士亦明驗也,可不信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