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卅六篇 修持心要的开示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当尊者密勒日巴在雅龙腹崖窟居住的时候,有一个属于梅族的商人前来朝谒,对尊者生起了不退的信心,把积资的一切所有都供养给尊者父子们。向尊者求得法要及指示后,即依法修行。(不久),就生起了殊胜的觉受和证解。

尊者随即对他指示见修行双融之道。于指示之刹那间,梅贡当下亲见实相之本来面目!他心中欢喜,雀跃万分。为了酬谢尊者,梅贡准备了一个会供,在会供的坐列中,只贡惹巴询问梅贡道:“你对口诀和法要是否已经有了决定的信心呢?你生起暖相(1)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梅贡说道:“因为传承和根本上师的慈悲加持力故,我已经对口诀生起了决定的信心。暖相生起的凭证就是:无论我受到任何痛苦和快乐,或遭遇任何逆顺诸境,除了上师的口诀外,其他我是什么也不需要了。心中只想在山洞中一心修行。这个念头非常强烈坚固,可以说是到了驱之不去的程度。”

尊者听了非常高兴说道:“梅贡呀!你说的话不错,确实是应该这样的。如果对上师和口诀有了决定的信心,觉受和证悟就一定会产生。也许觉受不易很快的生起来,但无论如何他应该决心去住山,坚志专心修持。”

敬礼译师马尔巴足。

具足修行经验者,瑜伽行者我老密,

为汝梅贡诸弟子,唱此修持心要歌,细思其义勤修持。

我已彻断迷惑故,已悟明体即上师,

未悟明体即师前,不可舍离成就士。

外显诸境皆经典,未悟外显皆法时,不可舍离正法教。

贪欲烦恼自息灭,贪恼未能自灭时,不可舍离对治心。

无生妙义应证悟,未悟无生妙义时,应勤善护因果法。

轮涅无二应了知,未了轮涅无二是,应修二谛双融义。

自他无别应契证,未证自他无分别,不可舍离菩提心。

悟境随时自开显,未能悟境自显时,不可舍离深细观(2)。

根本后得无差别,未证定、散无二时,应依静处勤修持(3)。

觉受汩汩不断生,未能至此境界时,不可舍离三要法(4)。

三身即是本来面,未证本具三身时,应修生、圆二合道。

眼耳鼻舌身与意,一切时中坦松松,

六聚未能松坦时,不可舍离三昧耶。

梅贡听了雀跃万分说道:“请尊者把见修行双融之指示汇合成一,开示一下好吗?”

为酬其请,尊者歌道:

“能赐加持师前礼。

‘见’契双融心欢喜,‘修’契双融心乐然,

‘行’契双融意雀跃,此三双运甚奇哉!

见若不能达双融,岂知世间即法身?

修若不能趋双融,苦痛岂能成庄严?

行若不能契双融,贪欲岂能自清净?

轮回六道众有情,涅槃出世之妙智,

二无差别体性一,‘见’之双融应如是。

种种显现阴阳物(5),以及法界体性智,

本无差别同法身,‘修’之双融应如是。

如彼水月遍一切,不可捉摸似虹彩,

如彼灯光极明耀,‘行’之双融应如是。

此法众生皆具足,三种双融如是知。

一切无二乃胜见,无有散乱是胜修,

双运合一为胜行,此三无别即胜果。汝应如是修行去!”

众弟子听了此歌,心中都得到很大的利益。

梅贡准备独自到山中去静修,临行之前启禀尊者道:“请您教我一个便于记忆又容易修持的口诀。”

尊者说:“我自己是这样的修持才生起身心的各种功德的,你也应该同样的去修行。听我歌曰:

密勒日巴瑜伽士,愕然观心见体性,洞见离戏似虚空!

一切放下悟实相,证悟诸法体性空!

松复松兮归本元,明体河中清浊分!

全舍顿断妄念绝,六道险径永灭迹!

通达自心即佛故,无有所欲之可修!

悟境由内开显时,如彼极暗黑暗中,皓日突出光大千!

一切烦恼妄念聚,不假断舍与对治,法尔消融无踪迹!

梅贡听了心大欢喜,满意非常。即依师嘱,独自到无人山中去修持,终于产生道地的暖相和觉证之种种功德。以后他就成为尊者的亲近弟子之一,名叫梅贡惹巴。他以后教化了许多有根器的弟子,使他们蒙受很大的利益。

这是尊者摄受梅贡惹巴的故事。

本篇注解:

(1)暖相:此处所谓暖相并不一定是指丹田拙火之暖热相,此为泛指修行之证悟前相。特指般若之相应证验。乃借用一般大乘之四加行道:“暖、顶、忍、世第一法。”之“暖”字而来,如钻木取火,先生暖、烟、极热(顶)等而后才能生火也。所以“暖相”又泛指一般定慧修持相应之相也。

(2)原文作:“各各分别观”。

(3)原文作:“应依静处修持方便道”。

(4)三要法:此处藏文作:“sna.rdse.gsum.”,不知何指。

(5)种种显现阴阳物:此处若直译则为“种种显现之红白”,但如此直译则读者极难了解。其实密乘之“红白”即是中国儒道所共论之“阴阳”。密乘顶轮白菩提,脐轮红菩提与丹道之子午位阴阳酷似。惟密乘之最极目标在超出阴阳,或会阴阳变化之万物大用流行与不生不灭之法身同体,双融一位。超阴阳而又即阴阳。此超出阴阳范围之鹄的则在道家似未强调,而佛家则强调矣。至于世间大用流行之万物万事之变化皆由阴阳之相生而来。解释此点之详尽、博大精深莫过于吾国之易经哲学。易经之主旨在“解释变化之原理”,而佛教之精深则在超出变化后复涵容变化,其精神在解脱,故说教多著重讲“空理”而少涉及“变理”。此处密师明白指出“种种显现”--即世间万物之一切显现,皆为“红白”或阴阳相生之事物实极具意义,佛典中殊不多见,但对此变化之原理未加详细说明耳。(译者于佛法见地不真故而有上面的分别妄见。)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