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孔子研究

第五章 孔学原理四(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孔子称“吾道一以贯之”,然此一贯之道既约而名之为中庸,又散而布之为礼,皆足以为伦理政治之原理焉。此外,孔子所亟言者,尤莫如仁。

孔子盖于颜子之外,未尝以仁轻许门人。今举《论语》证之: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论语·公冶长》)

孔子谓仲弓可使南面,又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固已极称仲弓之贤矣,而犹未许其仁者。《集注》曰:“仁道至大,非全体而不息者不足以当之。如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况仲弓虽贤,未及颜子,圣人固不得而轻许之也。”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

孔安国注曰:“仁道至大,不可全名也。”《集注》以子路于仁盖日月至焉者,故以不知告之。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

何晏解曰:“余人暂有至仁时,唯回移时而不变。”皇侃疏曰:“仁是行盛,非体仁则不能,不能者心必违之。能不违者,唯颜回耳。既不违则应终身,而止举三月者,三月一时,为天气一变。一变尚能行之,则他时能可知也。”程、朱说略同。

孔子不惟罕以仁许门人,亦不敢以仁自居,盖谦逊之意,亦见其重视仁也。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

孔子于并世之人亦不轻以仁许之。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其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孔子所许为仁者,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外,寥寥千余载之间,仅微子、箕子、比干、伯夷、叔齐、管仲数人而已。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

……子贡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同上)

今当先明仁之意义。盖《论语》孔子言仁,析而言之,其义大率有五:一曰惠泽之义,二曰笃厚之义,三曰慈爱之义,四曰忠恕之义,五曰克己之义。

所谓仁为惠泽之义者: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

孔安国注曰:“三十年曰世。如有受命王者,必三十年,仁政乃成。”朱子曰:“仁,教化洽也。”此即仁泽洽被,民各得所之意。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五者终之以惠,亦所以使仁泽下流之道。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

邢昺解“何事于仁”谓“不啻于仁”也。盖博施济众为仁,固无待言,惟其事则圣如尧、舜,尚或病之耳。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民所以受管仲之赐者,即其惠泽被于民也。故曰“如其仁!如其仁!”

所谓仁为笃厚之义者:

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

包咸解曰:“君子能厚于亲属,不遗忘其故旧,行之美者也。则民皆化之,起为仁厚之行,不偷薄。”吴棫以此为曾子之言,翟灏《四书考异》驳之。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朱子《集注》曰:“里有仁厚之俗为美。”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集注》引程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已上言仁,皆有厚义。

所谓仁为慈爱之义者: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

孔安国注曰:“宰我以仁者必济人于患难,故问有仁人堕井,将自投下从而出之不乎。”朱子《集注》引刘聘君曰:“‘有仁’之‘仁’当作‘人’。”盖从井救人亦是从慈爱之义推之。慈爱为仁本义,余是孳生之义。

所谓仁为忠恕之义者,曾子以忠恕为一贯之道,而《论语》多有谓忠恕恭敬之事为仁者。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即是敬也。孔安国曰:“为仁之道,莫尚乎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是恕也。故此章言仁,有敬与恕之义。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此章言仁,亦是恕义。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上以恭、敬、忠为仁,然恭、敬与忠,义颇有相近者。揆上之敬恕与忠恕之义,殆又无不本于诚实。惟诚实而后能忠恕,惟诚实而后能恭敬也。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颜渊》)

孔安国注曰:“讱,难也。”《集注》曰:“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发。”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王肃注曰:“刚,无欲也。毅,果敢也。木,质朴也。讷,迟钝也。”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前二章皆论诚实者近于仁,后一章则论非诚实者之远于仁也。盖不易发言与刚毅木讷皆惟诚实者能之,与巧言令色异日论也。此亦忠之类,故附著于此。

所谓仁为克己之义者: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

语矣!”(《论语·颜渊》)

鲁昭公十二年,楚灵王闻《祈招》之诗而不能节欲,遂以及难。孔子论之曰:

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谿?(《左传·昭公十二年》)

克己复礼之义,诸说纠纷。马融《论语注》:“克己,约身也。”邢昺据刘炫说谓克训胜也,己谓身也,谓能胜去嗜欲,反复于礼也。朱子盖略本邢疏,而训己为私欲。

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论语集注》)

毛奇龄取马融说,证以《左传》之文,且申之曰:

克者,约也,抑也。己者,身也。后汉陈仲弓诲盗曰:“观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尅己反善。”别以克字作尅字,正以掊尅损削,皆深自损抑之义。(《论语稽求篇》)

按,皇侃疏已作“尅己复礼”。盖克己、尅己、约身、胜身皆同一义,不过节欲而已。先是孔安国注此章曰:“身能反礼,则为仁矣。”其说似未如《集注》之切。然焦循申之曰:

孔与马异。孔训克为能,故云身能反礼。邢疏解为约身,非孔义。(《论语补疏》)

虽然克己为制欲之义,故是古义也。

《书》曰:“欲败度,纵败礼。”我之谓矣。夫子知度与礼矣,我实纵欲而不能自克也。(《左传·昭公十年》)

胜己之私谓之克。(扬雄《发言·问神》)

上所谓克,皆制欲之义。至训己为私欲,则始自《集注》。或颇有疑之者,然考异邦语原,己之义亦尝转而为私。如英语self为己,selfish或selfishness;德语selbst为己,selbstheit为私是也。

抑犹有当明者,则克己之义既为胜欲,所谓胜之云者,将节而制之与?抑禁而绝之与?古之儒者多论寡欲,至宋世理学大盛,则或言无欲。周敦颐《通书》曰:

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至矣哉!(《圣学》)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濂溪谓养心不止于寡欲,寡欲又寡,以至于无,则诚立明通。较之《孟子》之言,益为紧切。然孔子似亦主寡欲而不主绝欲,请略举其证: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孔安国释欲以为多情欲也,是不欲即情欲不多之意。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同上)

原宪在孔子门人中,最能刻苦自克者也。其言盖几以禁欲为仁,而孔子不许。

焦循曰:“董子论仁曰:‘其事易。’此孔子之恉也。‘我欲仁,斯仁至矣!’‘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皆以仁为易也。故《易传》曰:‘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吕览·察微》云:‘子贡赎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让不取金,不伐不欲也,而赎人之路遂窒。《孟子》称公刘好货,大王好色,与百姓同之,使有积仓而无怨旷。孟子之学全得诸孔子,此即己达达人、己立立人之义。必屏妃妾,减服食,而于百姓之饥寒仳离漠不关心,则坚瓠也。故克伐怨欲不行,苦心絜身之士,孔子所不取。不如因己之欲,推以知人之欲。即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絜矩取事不难,而仁已至矣。绝己之欲,而不能通天下之志,非所以为仁也。”(《论语补疏》)

以上所谓仁之意义有五:(一)惠泽;(二)笃厚;(三)慈爱;(四)忠恕(及敬恕等);(五)克己是也。然此五义皆出于一,相络相系,非凿枘不相入者也。慈爱为仁之本义,能慈爱者为人自笃厚不偷薄。至其所以能慈爱,则必平日存心敬恕。而慈爱之效即为惠泽。行慈爱之际,尤在先能克己。故此五义,其相通也如此。

孔子所谓仁,虽与今世所谓利他主义(altruismus)者相近。然欧美学者恒谓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不相容,则犹有所偏也。孔子言仁,即无此弊。

孔子言仁,实自他兼尽,对于己则制欲,对于人则慈爱。盖人之生也,利己心与利他心同时并具,至其发达之序,则利己常先于利他,且利己心视利他心尤猛烈。故欲利他主义之行,不得不于利己心加以节制,有时至掷生命而不顾,此仁者所以必有勇也。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盖孔子论仁之为德,必以刚勇之道达之。或谓康德言德,亦主严肃(regoristische),疑若相近。其实不然,孔子之所谓仁,直以悦乐为体,惟有勇气者乃能臻于此至上之乐耳。

子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论语·述而》)

上所谓“安仁”及“仁者不忧”、“求仁得仁”之类,皆以仁之体可乐,故仁者趋之也。然《论语》又曰: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静者。”(《雍也》)

孔安国曰:“仁者无欲,故静。”何晏曰:“仁者之性好乐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动,而万物生焉。”包咸以为性静者多寿考。盖孔子形容仁者之安然自适其乐,有如此者。孔子之于伦理,固未当不主乐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上)

孔子之主乐,宜若近于伦理上所谓悦乐主义(eubemonismus)。但孔子不屑屑于幸福之比较,但以为求仁者自然必致之符而已,此其所异也。

孔子于门人中尤称颜渊,而贤其在陋巷之中不改其乐。宋儒每教人寻孔、颜乐处。周子《通书》曰:

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颜子》)

不愤不启,大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然则圣人之蕴,微颜子殆不可见。发圣人之蕴,教万世无穷者,颜子也。圣同天,不亦深乎!(《圣蕴》)

此颜子之乐,亦以其知于仁之体深也,故孔子许之。然犹有不可不辨者,即孔子利他之仁,抑为平等慈爱与?

抑为差别慈爱与?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

朱子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之语盖闻诸夫子。此二语实有近于斯多噶派哲学及基督教之世界一家说(cosmopolitismus)者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泛爱二字虽有似于平等慈爱,然孔子之言仁,固不流于平等,实主张爱有差等者也。今列证如下: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同上)

是则仁人固犹有所好恶,非一切齐视也,唯其好恶必中节耳。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此见孔子不认平等慈爱。孔子以后,学者绍述其说,益以差等慈爱为主。《孝经》曰: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圣治》)

《孝经》或以为孔子授曾子,要其书出于曾子之徒者也(详见后)。《中庸》曰: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是皆差等慈爱之旨,就孔子言仁之绪而衍之者也。及孟子辟杨子为我与墨子兼爱,于是差等慈爱遂为儒教之定说,与佛教及基督教之平等慈爱划然有别矣。《杂宝藏经》曰:

尔时如来被加陁罗刺,刺其脚足,血出不止。以种种药涂,不能得差。诸阿罗汉于香山中取药涂治,亦复不除。十力加叶至世尊所,作此言曰:“若佛如来于一切众生有平等心,于罗喉罗、提婆达多等无有异者,脚血应止。”即时血止,疮亦平复。

此虽寓言,亦足见佛家平等慈爱之精神矣。他佛经此类甚多,不可胜举。姑引此一条为证。《新约全书·马太福音》曰:

若恒闻人言:“以一目报一目,以一齿报一齿。”我则告若:勿与恶为敌。人批若右颊,当并转左颊向之;人讼若欲得若内服,当并弛外服付之;人强若役一里,与偕役十里。有求于若必予,有贷于若必勿却。若恒闻人言:“爱厥友,勿爱厥仇。”我则告若:必爱若仇。咒若者,若祝其福;憎若者,若遇之善;谤若、侮辱若者,若颂祷其美。如此,则若在天之父其子若矣。在天之父擢日照于善,亦照于不善;雨于义,亦雨于不义。亶爱爱己者,焉攸赍?……若其毕法若在天之父(第五章第三十八节至四十八节)(未据旧译)

上可见基督教之博爱主义矣。今姑不论平等慈爱与差等慈爱之得失,请略考孔子言仁之性质如下:

仁与孔子学说关系至重,前已论孔子言仁为差等慈爱矣。至其字义,朱子曰:

仁者,爱之理,心之德。(《论语集注》)

此以仁为慈爱,然不属于情,而实为德之专名。朱子又曰:

仁、义、礼、智,人性之纲。(《小学题辞》)

仁者,无私心而合天理之谓。

此又以仁为性之名,盖本《白虎通》五性之说。又如《论语》曰:

舜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此言仁又有善义,儒、道、杨、墨诸家并常以仁为善义。其余古书论仁之字义者甚多,大抵或为德之名,或为性之名,或为善之名,不复备举矣。

夫道,一而已:曰中庸,曰礼,曰仁,皆在此一贯之道之中。然中庸为一贯之道之形式,礼与仁为其实质。就中礼又为存于外者,仁为存于内者。列表如下:

一贯之道

形式………中庸

实质………

存于外……礼存于内……仁

中之理虚,而仁与礼之用实。道之体具于礼矣,而仁则礼意之精者也。孔子关于伦理政治之事,其言中庸与礼与仁,一何详与!学者多谓中与礼,先圣之所常言,惟仁自孔子始发之。孔子以后,儒家尤好言仁,由周自汉则曾子、子思、孟子、董仲舒,宋以下则程明道、伊川、朱晦庵诸人。孔子言仁,曾子则兼言仁义,孟子以仁、义、礼、智并举,董仲舒又以仁、义、礼、智、信为五常。孟子四端说与仲舒五常说,世所习知。今但考曾子言仁义先于孟子,得究孔子以下言仁之变焉。

程子曰:“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至是学者多谓仁义并举始于孟子。窃尝考之,则孟子以前固有言仁义者,曾子尤昌言之。在孔子时,世已恒用仁义并称,惟未树以为学说之根本耳。如《老子》曰:

大道废,有仁义。

上仁为之而无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列子》曰:“昆弟三人,同师而学,进仁义之道。”此亦仁义并举,且似谓当时有以仁义树学派者。顾《列子》书或谓后人依托,未可尽据,而《礼记》及他书又往往有仁义之说。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曲礼上》)

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于礼。(《礼记·乐记》)

独居思仁,公言言义。(《大戴礼记》)

子路曰:“所学于夫子者,仁义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上所引或曾子、孟子以后,仁义说既盛,言者遂每以仁义字记入旧文,未必即当时所言。何以明之?孔子言仁,多括义字之意于中,如“杀身成仁”及“仁者必有勇”,又论伯夷、叔齐之“求仁得仁”与“殷有三仁”。是所谓仁,即所谓义,故疑当时仁义字似未习用也。

孔子以后,或在曾子前后,仁义字颇散见诸书中。《易·说卦传》(《说卦传》非孔子所作)曰: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君子曰:

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

《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亦仁义对举。《家语》引此并作孔子语,然有谓“仁者,人也”以下系子思之辞者,《家语》固未可信也。至于《论语》、《孟子》、《礼记》等记曾子语,多有主于正义者。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论语·泰伯》)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同上)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同上)

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孟子·滕文公下》)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礼记·檀弓上》)

观上所列诸条,曾子守正不苟如此。虽未明言义,然皆义之事也。其以仁义并称者。

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

《大戴记》中所收曾子十篇,以仁义并称者不一而足。

尊仁安义,可谓用劳乎?(《曾子本孝》)

……士执仁与义而明行之。……(《曾子制言》)

……君子思仁义,昼则忘食,夜则忘寐,日旦就业,夕而自省,以殁其身。……(同上)

凡行不义,即吾不事;不仁,则吾不长;奉相仁义,则吾与之聚群。(同上)

据此等语,则孔子言仁,演而言仁义者实自曾子,子思、孟子皆绍曾子之绪而已。孔子一贯之道实统中庸与礼与仁,而子思多言中庸,孟子、董子、二程子、朱子多言仁义,荀卿多言礼,则所见之略有不同也。今粗掇荀卿言礼之要附于末。

荀子尝言“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故论其匡救之术曰:

治之经,礼与刑。(《成相》)

盖荀子之言治,以礼为积极之方法,以刑为消极之方法。积极之方法既奏其效,则消极之方法可措而不用。故荀子尤重礼。

礼者,治辩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议兵》)

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故错之而人莫能诬也。(《王霸》)

礼者,人主之所以为群臣寸尺寻丈检式也。(《儒效》)

其《礼论篇》言之尤详曰:

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物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至隆以为极,而天下莫之能损益也。本末相顺,终始相应,至文以有别,至察以有说。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小人不能测也,礼之理

诚深矣。……君子审于礼,则不可欺以诈伪。……

故……礼者,人道之极也。

孔子言中、言礼、言仁,无不统于一贯之道。后之儒家始各尊所闻,要同出于孔子耳。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