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三十二、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战争的第二年,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这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转折点。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实行了正确的政策,使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普遍、深入地开展起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与扩大,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从而保证了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内线作战,歼敌112万,使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到1947年7月,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已从战争初期的430万人减到373万人,其中正规军从200万人减少到150多万人;而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却由战争初期的120万人发展到195万人,其中正规军发展到100万人以上。国民党军队一方面由于有生力量被大量歼灭,另一方面又新侵占了一些地方,被迫增加守备力量,结果机动兵力下降到40个旅;而人民解放军虽然在兵力总数上少于敌军,但百万大军基本上都可用于机动作战,机动兵力超过了敌人。国民党军队由于师出无名,屡战屡败,士气更加低落,充满了失败情绪,战斗力日益减弱;而人民解放军不但政治、军事素质大大提高,作战经验更加丰富,士气更加高涨,而且装备也大大改善,愈战愈强。国民党反动派后方空虚,政治、经济上陷入严重危机;而解放区土地改革胜利进行,人民努力生产,支援前线,后方日趋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加扩大。所有这些,说明全国的战争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整体看,人民解放军已处于相对的优势,国民党军已处于相对的劣势。国民党的战略进攻已是强弩之末。这就为人民解放军实行战略性转变,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创造了条件。

中共中央当机立断,适时地领导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为了研究人民解放军在转入战略进攻以后全国各战场的作战配合问题,1947年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召开前委扩大会议。毛泽东、周恩来在会上分析了解放战争第一年的作战形势,阐述了人民解放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并就中共中央制定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夺取中原的战略部署作了说明。三军配合,即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实施中央突破,直插大别山;以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左后一军,挺进苏鲁豫皖地区;以晋冀鲁豫野战军的陈赓、谢富治集团为右后一军,自晋西强渡黄河,挺进豫陕鄂。三路大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布成“品”字形阵势,互为犄角,逐鹿中原,机动歼敌。两翼牵制,即以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调动进攻陕北之敌北上;以山东解放军在胶东展开攻势,继续把进攻山东之敌引向渤海滨,以策应三路大军在中原的作战。会后,中共中央发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的指示,阐述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方针,指出人民解放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打破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的企图。在这同时,以一部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收复失地。

按照中共中央部署,人民解放军刘邓野战军、陈粟野战军和陈谢集团,自1947年7月至9月间先后南下作战。这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

选择以大别山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作为进攻的首要目标,是中共中央、毛泽东的重要战略决策。大别山地处国民党首都南京与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扼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民党战略上最敏感的地区。人民解放军若占据大别山,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视中原。由于国民党主力被吸引在山东渤海边和陕北长城线,而中原地区则防御薄弱,如同一个人伸直两臂打人,却将胸脯暴露给对手。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正是将主要打击方向指向蒋介石的胸膛部位,这是非常高明的一着。而且大别山地区是革命的老根据地,群众基础好,多年来一直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坚持战斗,人民解放军容易在此立足生根。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一、二、三、六纵队共13万人,在张秋镇至临濮集的300里地段上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接连歼敌9个半旅,6万多人,取得战略进攻序战的胜利。坐镇开封的蒋介石,集中30个旅的庞大兵力,分三路向晋冀鲁豫野战军分进合击,切断刘邓部退往黄河以北的通道,迫使其背水决战。中共中央、毛泽东指示刘邓大军“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月行程直出大别山。”8月7日夜,刘邓大军突然甩开敌人,分三路秘密南下,向敌空虚的战略后方疾进。国民党军在鲁西南扑空,犹在梦中,错误判断解放军是在其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北渡不成而南窜”,即以其鲁西南主力分路尾追,仅以少数兵力堵截。但刘邓大军已先敌两天跨过陇海路,进入黄泛区。接着又胜利渡过沙河,以更快速度前进,矛头直指大别山。直到这时,蒋介石才察觉解放军的战略意图,慌忙调兵沿平汉路南下堵截。此时,刘邓大军大部已渡过汝河,就这样,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粉碎了数十万敌人的前堵后追,跨越陇海路、黄泛区,连渡沙河,涡河、洪河、汝河、淮河,终于在8月末进入大别山区。接着又迅速实施战略展开,建立起33个县的民主政权。

刘邓大军向大别山跃进,调动大批敌人向南追击;西北野战军又将胡宗南主力吸引在陕北。陈谢集团8万余人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命令,乘敌陕南、豫西空虚,于1947年8月22日从茅津渡以东地段渡过黄河,向陇海路洛阳与潼关段进击。至10月上半月,共歼敌4万,切断了国民党军胡宗南与顾祝同两集团之间的联系,调动了进攻大别山和西北战场的敌人回援,支援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和西北野战军主力作战,孤立了敌豫西重镇洛阳,并威逼潼关。11月又在豫西歼敌12000人。经过3个月作战,解放了豫西及豫陕边36座县城,900万人口,建立了43个县民主政权,开辟了豫陕鄂根据地。

陈粟野战军在基本上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后,除以许世友谭震林集团继续在胶东牵制敌人外,主力8个纵队共18万人向鲁西南地区之敌出击。9月7日至9日,在菏泽以东之沙土集歼敌9500余人,并吸引大批敌人来援。随后主力越过陇海路南下,自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先后歼敌万余人。11月中旬再歼敌1万余人。前后两个多月中,共解放24座县城,恢复并发展了豫皖苏解放区,完成了战略展开。

至此,刘邓、陈粟两大野战军和陈谢集团三路大军驰骋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起汉水、东迄海岸的广大中原原野上。总计从1947年9月至12月的4个月中,三路大军共歼敌195000人,解放城市整100座,使鄂豫皖、豫皖苏和豫陕鄂根据地连成一片,创建了新的中原解放区,调动了国民党军南线全部兵力160多个旅中的90个旅到中原作战,使敌人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在三路大军转入外线作战的同时,人民解放军内线部队也先后转入反攻。

在山东,当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进至鲁西南转入外线作战时,国民党军20个旅于9月初分路向胶东解放区进攻,企图围歼山东解放军于胶东半岛,迅速结束山东战事,移兵他用。华东野战军内线兵团在许世友、谭震林率领下进行了胶东保卫战。至12月底,歼敌63000余人,迫敌撤出胶东腹地,最后结束了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在韦国清、姬鹏飞率领下也先后发起盐城、李堡等战役,歼敌24000余人,收复了苏北广大地区。

在西北,彭德怀、张宗逊所部西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 为了调动胡宗南主力北上,策应陈谢集团南渡黄河,于8月上旬围攻榆林。胡宗南调动10个半旅北援。西北野战军于8月18日至20日举行沙家店战役,歼敌整编第36师两个旅共6000余人,揭开了西北战场战略反攻的序幕。9、10月间,西北野战军又相继发起延清、黄龙战役,历时32天,歼敌11000余人,收复和解放了延长、延川、清涧、子长、绥德等城。

在华北,聂荣臻所部晋察冀野战军在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直接参与指挥下,于1947年9月至11月,先后进行了大清河以北、清风店、石家庄等战役。先是9月在大清河以北对进犯之敌发动攻击,歼敌5000人。10月围攻徐水,准备围城打援。适石家庄守敌1个师另1个团出援,孤军北进。解放军一昼夜行军250里,将该敌合围于清风店地区,全歼该敌17000余人,生俘敌军长罗历戎。接着又乘石家庄之敌兵力单薄,于11月6日至12日发起石家庄战役,经激烈战斗,攻克这个华北战略重地,全歼守敌24000多人,活捉敌城防司令刘英。石家庄战役是较大规模的攻坚战,它开创了人民解放军攻占敌人大城市的先例。从此,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华北局面大为改观。

在东北,林彪、罗荣桓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于1947年9月起,举行了历时50天的秋季攻势,至11月5日止,歼敌69000多人,收复城市15座。东北国民党军被压缩在锦州、沈阳、四平、长春、吉林等孤城及狭小地区,其所占面积仅及东北总面积的14%。

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结束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长期以来的战略防御地位。这是一个具有伟大、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点,它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国支持下的蒋介石集团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推进了自己的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土改新高潮和“三查”“三整”

1946年“五四指示”发布后,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到1947年春,约2/3地区的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

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会议在中央工委书记刘少奇主持下,起草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会议认为,“五四指示”规定农民通过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从地主手中夺取土地的政策,其基本原则是正确的。但这个文件存在某些不彻底性,主要表现在照顾过多,不利于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会议通过的土地法大纲,强调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10月10日,土地法大纲正式公布施行。大纲规定,“废除一切地主的所有权”,“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前的债务”,“乡村农会接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的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大纲规定,乡村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大纲规定,“乡村农民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乡村无地少地的农民所组织的贫农团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区、县、省等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大纲还规定,“保护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合法的营业,不受侵犯。”

全国土地会议还讨论了整顿党和群众队伍的问题。会议认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的成分、思想、作风不纯的问题是土地改革彻底进行的严重障碍。会议决定在进行土地改革的同时,结合进行整党,并组织与整编群众队伍。

这次会议着重批评了土改中右的倾向,这是必要的。但会议对已经出现的“左”的倾向缺乏注意,在政策上没有十分注意强调不得侵犯中农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对党内不纯的情况估计也过于严重,在一个短时期中成为中国共产党内主要错误倾向。

在实施土地法大纲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及时纠正了运动中出现的“左”的倾向,正确地解决了土地改革的一系列具体政策问题,从而保证了运动的健康发展。到1948年9月,在大约1亿人口的地方完成了土地改革。到1949年上半年,东北、华北、西北、山东和苏北等老区、半老区的土改全部完成。据1949年6月统计,在1.25亿农业人口中,约1亿农民从地主和旧式富农手中获得2.5亿亩土地。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如在东北解放区,土改后的1948年,每垧地粮食产量1920斤,比土改前1947年的每垧1500斤增产近1/3。土地回了老家,农民革命热情空前高涨,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华北解放区参军农民近百万,东北有160万。山东从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有580余万民工支前,冀中解放区从战略反攻开始到平津战役结束的一年半中,支前民工达480万,他们手推小车,转战各地,行程万里。

根据全国土地会议的决定,中国共产党从1947年冬起,结合土地改革开展整党。主要内容是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人民解放军也从1947年12月前后至1948年夏,利用战争空隙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主要内容是诉苦(诉旧社会和反动派给予劳动人民之苦)和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经过这样的整党整军,使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队伍更加纯洁和坚强,成为无敌的力量。

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气壮山河的号召,中国革命的高潮到来了!

为了迎接中国革命高潮的来到,中共中央于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举行重要会议,史称“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并提出了组成更广泛的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基本政治纲领。“十二月会议”为夺取全国胜利作了政治上、思想上、政策上的准备。从这次会议起到第二年春天,中共中央以很大精力纠正党内出现的“左”的右的、主要是“左”的错误倾向,规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和政策。随后,鉴于人民解放军已转入进攻,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于1948年3月离开陕北,东渡黄河,于5月到达平山县西柏坡村。其间,在途经晋绥解放区时,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指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最完整的概括。

国民党“总体战”的失败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经过外线内线配合作战,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到1947年底,战争已转到主要在国民党区域进行。1948年1月起,蒋介石被迫从“全面防御”改为“分区防御”。国民党军事统率机构在美国顾问团的指导下,将南线分作20个“绥靖”区,各“绥靖”区司令官握有本辖区内的党政军一切大权。在兵力部署上,撤退一些孤立而有被歼危险的城镇据点,集中兵力防守各战略要点及交通线,特别加强中原地区的防守力量。在北线,将东北的兵力集中部署在沈阳外围和北宁路沈锦段及其两侧地区,华北集中主要兵力确保平津三角地带,山西集中主力防守晋中。他们将这种“分区防御”的方针称之为“总体战”的“新战略”。

人民解放军为了加强战略反攻,调整了军事指挥机关。1948年1月,将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林彪任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下辖军区武装31万人及野战军42万人。5月,成立华北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治委员,徐向前任第一副司令员,下辖3个兵团另3个纵队。同月,又决定成立中原军区,刘邓野战军、陈谢集团改称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分任军区和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陈毅任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从1948年春起,各野战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

中原方面,华东野战军及陈谢集团各两个纵队于1948年3月发起洛阳战役,歼敌2万余人。5月,中原野战军发动宛(南阳)西战役,解放了豫西广大地区。接着又发动了宛东战役。6月下旬,华东野战军一部攻克河南省会开封,全歼守敌近4万人。南京政府十分震惊,蒋介石急令区寿年驰援开封。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配合下,将敌第七兵团全歼于睢县、杞县地区,生俘兵团司令区寿年,此役共歼敌9万余人。当国民党集中兵力于豫东作战时,中原野战军一部乘敌空虚向鄂西襄樊地区进击,于7月间全歼襄樊守敌,活捉敌人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官、特务头子康泽。至此国民党军在中原的防御体系被全部打破。

西北方面,1948年2月下旬起,西北野战军转入外线作战,以围城打援战法,首战宜川西南的瓦子街地区,至3月初全歼敌整编二十九军4个旅,击毙其军长刘戡。4月中旬,攻克国民党军在西北的重要供应基地宝鸡,击毙守敌师长徐保。随后又撤离宝鸡,挥师陇东。当西北野战军主力威胁西安、向宝鸡挺进时,4月21日,延安守敌弃城南逃。22日,被敌侵占1年1个月零3天的革命圣地延安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东北方面,东北人民解放军1947年12月起发动空前规模的冬季攻势作战。公主屯一役,国民党新编第五军全军覆没,负东北全境军事政治全责的东北行辕主任陈诚因此被撤职。至1948年3月,东北解放军共歼敌156000余人,并将敌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等孤立的据点。国民党军在东北的占领区缩小到仅占东北总面积的1%。

华北方面,华北解放军杨得志、罗瑞卿兵团于1948年3月下旬起发起察南、绥东战役,收复了察南失地;5、6月间又向冀热辽地区出击。杨成武、李井泉兵团于7月中旬发起保(定)北战役,使敌人平、保防御体系瓦解。徐向前、周士第兵团于5月中旬攻克临汾,晋南全部解放。6、7月间又发起晋中战役,歼敌10万,俘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赵承绶。击毙太原“绥署”野战军副总司令元全馨中将(日本军官)。晋中除太原外全部解放。

华东方面,华东野战军许世友、谭震林兵团于1948年3月间在胶济线西段发起攻势,4、5月间又向胶济路中段进击,5月底至7月中旬出击津浦路中段,歼灭了敌人大批有生力量。山东除济南、青岛、临沂等少数据点外均告解放。

在人民解放军的打击下,国民党“总体战”的“新战略”仅仅实行了7个月就完全破产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