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针方六集

卷之二·開蒙集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敘曰:針方神矣。失其傳者,未得其旨也。余討論針方,研窮今古,讀《標幽》而後神識通貫,遂揭八法五門,並訓如下,署曰「開蒙集」。

竇太師《標幽賦》(吳注一)

宋北朝,竇傑,字漢卿,今廣平府肥鄉縣人,為金太師,諡文貞,善針,嘗作此賦。予嘉之,注為庭訓。標,榜也,猶表章也。針之為道,玄微淵奧,故曰幽。

拯救之法,妙用者針。

上古神良之醫,針為先務。末世矢其傳,故莫知其妙。竇氏妙之,其所得者深矣。

察歲時於天道。

歲有五運六氣,時有主客加臨,皆當察之,以審病原。

定形氣於予心。

形有厚薄肥瘦堅脆,氣有長短怯壯虛實,皆當定之於心,以施針治。

春夏瘦而刺淺,秋冬肥而刺深。

春夏氣浮於表,故云瘦;秋冬氣沉於裡,故云肥。

不窮經絡陰陽,多逢刺禁。

知病在經在絡,為陰為陽,則萬舉萬當。不明經絡陰陽,妄施針治,則虛實失宜,刺家所禁。

既論臟腑虛實,須向經尋。

知臟腑何者為虛,何者為實,各有所主經穴,宜尋其邪由,而施針治。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陰為始,至厥陰而方終。穴出雲門,抵期門而最後。

此略言經穴起止。

正經十二,別絡走三百餘支;正側偃伏,氣穴有六百餘候。

此略言經穴之數。

手足三陽,手走頭而頭走足;手足三陰,足走腹而胸走手。

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至足;手之三陰,從臟走至手;足之三陰,從足走入腹。

要識迎隨,須明逆順。

手足三陰三陽,經絡傳注,周流不息,逆順不同,針法有迎隨補瀉,要識針法迎隨,須明經脈逆順。

況夫陰陽氣血,多少為最。厥陰太陽,少氣多血;太陰少陰,少血多氣;而又氣多血少者,少陽之分;氣盛血多者,陽明之位。

多者易實,宜瀉其多;少者易虛,宜補其少。

先詳多少之宜,次察應至之氣。輕滑慢而未來,沉澀緊而已至。即至也,量寒熱而留疾。未至也,據虛實而補引。氣之至者,若魚吞鉤餌之沉浮;氣未至者,似閒處幽堂之深邃。氣至速而效速,氣至遲而不治。

留者,久留其針於孔穴;疾者,疾出其針也。

觀夫九針之法,毫針最微,七星上應,眾穴主持。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長水也,有決凝開滯之機。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進陽補贏。循捫可塞以象土,實應五行而可知。

九針:鑱針、圓針、鍉針、鋒針、鈹針、圓利針、毫針、長針、大針也。毫針第七,取數於星,故云應七星。

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

一寸六分,毫針之度也,上應七星,備五行之象,是包含妙理。

雖細擬於毫髮,同貫多岐。

毫針為質甚微,如下文平五臟、調六腑、遣八邪、開四關,所貫何多岐。

可平五臟之寒熱,能調六腑之虛實。

補之,則寒者溫;瀉之,則熱者涼。氣至,則虛者實;氣散,則實者虛。

拘攣閉塞,遣八邪而去矣。

手足拘攣,經隧閉塞,八風之邪所為也。宜用針汗之,遣去八風之邪。

寒熱痹痛,開四關而已之。

四關,乃十二經別走之絡,為陰陽表裡交通隘塞之地,在於四末,如往來之關隘,故曰四關。言為寒為熱,為痹為痛,皆四關閉塞所致。宜開通四關而已之。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後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氣隨。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本神,主宰本經元神也。前雲氣至,此云神朝,旨哉言矣。《難經》所謂「知為針者信其左」,乃本神朝穴也。自非神良,惡能道此。

定腳處,取氣血為主意。

立定主意,氣病調氣,血病取血。調氣用迎隨補瀉,取血則出凝結之血而已。蓋甚血不去,留之於經,則成病痹故也。

下手處,認水土作根基。

水謂腎,土謂脾。腎水不虧者,如樹之有根;脾土不敗者,如室之有基。雖枝葉披離,垣牆頹敗,猶能建立。假令腎虧脾敗,是無根基,不足以施針治也。

天地人三才也,湧泉同璇璣百會。

湧泉二穴,在足心,屈足蜷指縫中,與大指本節平等是穴。主持三焦諸疾。《史記》:濟北王阿母患熱厥,足下熱,倉公刺足下立愈。蓋此穴也。璇璣一穴,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主胸膺諸疾。百會一穴,一名三陽五會,在頂中央,用草齊前後髮際,量折當中是穴,手足三陽、督脈之會,主諸陽百病。《史記》:虢太子屍厥,扁鵲取三陽五會,有間,太子蘇,蓋此穴也。言此三穴,名曰三才,主上、中、下周身之疾。

上中下三部也,大包與天樞地機。

大包二穴,直腋下六寸,為脾大絡,布胸脅,出九肋及季脅端,別絡諸陰,總統陰陽,由脾灌五臟。天樞二穴,夾臍兩旁各二寸,胃脈所發,大腸募也。地機二穴,足太陰郄,穴在膝下五寸。言此穴,皆脾胃所發,主中宮氣血、脾胃諸疾。

陽蹻、陽維並督脈,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陰蹻、陰維、任、沖、帶,去心腹脅肋在裡之疑。

此論八法孔穴分表裡也。陽蹻謂申脈,陽維謂外關,督脈謂後谿,陰蹻謂照海,陰維謂內關,任謂列缺,沖謂公孫,帶謂臨泣,此八法孔穴也,為針家一大法門,詳在八法注中細論之。陽蹻、督脈主表,陰蹻、陰維、任、沖主裡,陽維、帶脈主半表半裡者也。

二陵、二蹻、二交,以續而交五大。

二陵,謂陰陵泉、陽陵泉。二蹻,謂陰蹻、陽蹻。二交,謂三陽交、三陰交。取此六穴者,以之相續於足,而交乎五體也。

兩間、兩商、兩井,相依而列兩支。

兩間,謂二間、三間。兩商,謂少商、商陽。兩井,謂天井、肩井。取此六穴者,以之相依而列於兩手也。

足見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審其意,次觀肉分。或屈伸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在陽部筋骨之側,陷下為真;在陰分郄膕之間,動脈相應。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經用一經而可正。頭部與肩部詳分,督脈與任脈異定。

取穴之理,大率詳此。

明標與本,論刺深刺淺之宜。

病有標有本,必明何者為標,何者為本。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又諸經氣血,為病不同,四時肥瘠,淺深亦異。病在氣分及形瘠者,宜刺淺;病在陰分及形肥者,宜刺深。

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貫之徑。

經脈直行者,有左右相交;絡脈別走者,為表裡相貫。針家住痛移疼,取此交貫孔穴而已。徑路之小而捷者,指絡脈而言。

豈不聞臟腑病,而求門海俞募之微。

門,謂五門,十二經之井滎俞經合也。謂之門者,以本經之氣由之出入也。海,謂四海,髓海、氣海、血海、水穀之海也。謂之海者,以其涵蓄者大也。胃為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在三里。衝脈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膻中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於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風府。俞,謂肺俞、包絡俞、心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謂之俞者,臟腑之氣於此轉輸也。募,謂肺募中府、心募巨闕、肝募期門、脾募章門、腎募京門、胃募中脘、膽募日月、大腸募天樞、小腸募關元、三焦募石門、膀胱募中極。謂之募者,臟腑之氣於此召募也。以上門海俞募之微,凡臟腑病者宜求之。

經絡滯,而求原別交會之道。

原,謂十二經之原,三焦之氣所遊行者也。肺之原太淵、包絡之原大陵、肝之原太衝、脾之原太白、腎之原太谿、心之原兌骨即神門也、膽之原丘墟、胃之原衝陽、三焦之原陽池、膀胱之原京骨、大腸之原合谷、小腸之原腕骨。五臟無原,以俞為原也。別,謂十二經別走之絡,為陰陽表裡往來之關也。手太陰別走陽明者為列缺,手陽明別走太陰者為偏歷,手少陰別走太陽者為通里,手太陽別走少陰者為支正,手厥別走少陽者為內關,手少陽別走厥陰者為外關,足太陽別走少陰者為飛揚,足少陰別走太陽者為大鐘,足陽明別走太陰者為豐隆,足太陰別走陽明者為公孫、又為漏谷,足少陽別走厥陰者為光明,足厥陰別走少陽者為蠡溝。交,謂兩脈交貫也,左右相交,如人中、承漿;前後相交,如陽交、陰交是也。會者,謂二經、三經、四經、五經共會於一穴也,今詳考之:

在頭部者,神庭為督脈、足太陽、少陽之會,禁不可刺。本神為足少陽、陽維之會。頭維亦足少陽、陽維之會,禁不可灸。百會為督脈、足太陽所會。風府為督脈、陽維之會。臨泣為足太陽、少陽、陽維之會。目窗、正營、承臨、腦空,皆足少陽、陽維之會。率谷、曲鬢、浮白、竅陰、完骨,皆足太陽、少陽之會。風池為足少陽、陽維之會。

在面部者,會厭為手少陽、足陽明之會。懸釐為手足少陽、陽明之會。陽白為足少陽、陽維之會。睛明為手足太陽、足陽明之會。瞳子髎為手足太陽之會。承泣為陽蹻、任脈、足陽明之會。顴髎為手少陽、太陽之會。迎香為手足陽明之會。巨髎為陽蹻足陽明之會。水溝為督脈、手足陽明之會。地倉為陽蹻、手足陽明之會。承漿為足陽明、任脈之會。

在耳部前後者,上關為手少陽、足陽明之會。下關為足陽明、少陽之會。禾髎、聽宮為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角孫為手足少陽、手陽明之會。翳風為手足少陽之會。

在頸部者,廉泉為陰維、任脈之會。

在肩部者,肩井為足少陽、陽維之會。巨骨為手陽明、陽蹻之會。天髎為手少陽、陽維之會。肩髃為手陽明、陽蹻之會。臑俞為手太陽、陽維、陽蹻之會。秉風為手陽明、太陽、手足少陽之會。

在胸部者,天突為陰維、任脈之會。

在腋脅者,天池為手厥陰、足少陽之會。

在腹部者,上脘為任脈、足陽明、手太陽之會。中脘為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下脘為足太陰、任脈之會。陰交為任脈、衝脈之會。關元、中極為足三陰、任脈之會。曲骨為足厥陰、任脈之會。會陰為任脈別絡,督脈、衝脈之會。幽門、通谷、陰都、食關、商曲、肓俞、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皆衝脈、足少陰之會。期門為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日月為足太陰少陽之會。腹哀、大橫皆為足太陰、陰維之會。府舍為足太陰、陰維、厥陰之會。衝門為足太陰、厥陰之會。章門為足厥陰、少陽之會。維道為足少陽、帶脈之會。居髎為陽蹻、足少陽之會。

在背部者,大椎為足太陽、督脈之會。大杼為手足太陽之會。風門為督脈、足太陽之會。附分為手足太陽之會。

在手部者,手三陰,獨魚際為諸陰絡之會。手三陽,獨臂臑為手陽明絡之會。

在足部者,三陰交為足太陰、少陰、厥陰之會。巨虛上廉為足陽明與大腸合。巨虛下廉為足陽明與小腸合。懸鐘為足三陽絡。

以上諸經原、別、交、會之道,凡經絡壅滯不得流通者,皆當求也。

更窮四根、三結、依標本而刺無不痊。

諸經根於四末,謂之四根。結於面部、胸部、腹部,謂之三結。先病者為本,後病者為標。既窮根結標本,則病邪之巢穴蹊徑,皆在目矣,治之有不痊者乎。

但用八法、五門,分主客而針無不效。

八法:公孫、內關、臨泣、外關、後谿、申脈、列缺、照海,八穴之法。五門:井、滎、俞、經、合,五者為經氣所出入,若門戶焉,故曰五門。主客無定位,但當經孔穴謂之主,配合兼施孔穴謂之客。八法故有主客,五門有母子先後,亦主客也。例之湯液,類有君、臣、佐、使之制乎。嘗見一注云:八法者,循而捫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動而伸之,推而納之,謂之八法。然此八句雖是經言,乃術之粗者。竇公所指八法,開針家一大法門,能統攝諸病,簡易精絕,豈若是之粗陋哉。噫!道之不明也久矣。

八脈始終連八會,本是紀綱。

此復言八法八穴通於奇經八脈,與之始終,是為八會,本是針家紀綱,諸經變病,不能出其範圍也。嘗見一注云:八會者,血會膈俞,氣會膻中,脈會太淵,筋會陽陵泉,骨會大杼,髓會絕骨,臟會章門,腑會中脘,謂之八會。言似是而實非,有何始終連屬?悖甚悖甚!

十二經絡十二原,是為樞要。

言取十二經別走之絡,及十二經真氣遊行之原,是為樞機要法,守約施博之道也。

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見幽微。

此子午流孔穴法也。六陽經皆有井、滎、俞、原、經、六六合三十六穴,六陰經無原,以俞代之,五六合三十穴,共成六十六穴。法以十干分主其目:甲日膽、乙日肝、丙日小腸、丁日心、戊日胃、己日脾、庚日大腸、辛日肺、壬日膀胱、癸日腎、三焦寄壬、包絡寄癸。陽日陽病取陽經,陰日陰病取陰經,各以所旺日時,取穴開針,次第相生,周而後已,方外謂之「周天針法」,蓋以百刻而後已也。其理玄奧,故曰幽微。

一時取十二經之原,始知要妙。

原者,三焦之氣所遊行者也。用針者,以候氣為要妙。候氣之法,子時在手少陰,原曰神門。丑時在手太陰,原曰太淵。寅時在手少陽,原曰陽池。卯時在手陽明,原曰合谷。辰時在在手太陽,原曰腕骨。巳時在手厥陰,原曰大陵。午時在足少陰,原曰太谿。未時在足太陰,原曰太白。申時在足少陽,原曰丘墟。酉時在足陽明,原曰衝陽。戌時在足太陽,原曰京骨。亥時在足厥陰,原曰太衝。氣穴廣矣,獨以此為生氣之原,按時取刺,知要妙乃爾。

原夫補瀉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

呼吸之法,古人補瀉恆用之。補者呼納針,候吸引針;瀉者吸盡納針,候呼引針,此呼吸道也。然所以為補瀉者,不在呼吸之間,而在乎手指動、退、推、納也。

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識本經。

交正者,十二經別走交會正經之蹊徑,絡脈是也。本經,受邪之經,針家求此而刺之,功效速矣。

交經繆刺,左有病而右畔取。

交經者,刺法與經脈左右相交也。經云:身有痛處而經不病者,行繆刺法。左病刺右,右病刺左,胸腹病刺四肢,繆其處也。所以然者,絡病而經不病故也。

瀉絡遠針,頭有病而腳上針。

凡繆刺之法,皆是瀉絡。瀉絡者遠病而針,如頭有病而腳上針,乃其道也。

巨刺與繆刺各異。

巨刺,刺大經也。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則巨刺之。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繆刺解見上文。

微針與分刺相通。

微針者,刺微邪之針方,不傷大經者也。經曰:刺微奈何?曰: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又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精氣自伏。皆刺微邪之針方也。九針之內,如鑱針、鍉針,皆此妙義。分刺者,刺分肉之間,不犯大經,恐傷經氣也。微針亦不犯大經,不傷經氣。二法雖殊,義相通也。

觀部分而知經絡之虛實。

此下二句,以脈言脈之部分。兩寸有餘,兩尺不足為經滿絡虛;兩尺有餘,兩寸不足,為絡滿經虛。蓋兩寸為手太陰之經,兩尺為手太陰之絡故也。周身經絡有餘不足,並准於此。

視浮沉而辨臟腑之寒溫。

脈來浮大,為陽為溫,為病在腑。脈來沉細,為陰為寒,為病在臟。

且夫先令針耀,而慮針損,次藏口內,而欲針溫。目無外視,手如握虎,心無內慕,如待貴人。

言敬慎針事如此。

左手重而切按,欲令氣散。

欲令本經真氣散去,不至傷損。

右手輕而徐入,不痛之因。

穴中陰血不傷,故不痛。

空心恐怯,直立側而多暈。

空心恐怯,則神失其養,直立倚側,則體失所依,暈之由也。

背目沉掐,坐臥平而沒昏。

背目則神不驚,沉掐則神內定,坐臥平則四體有所倚著,宜無昏悶。

推於十干十變,知孔穴之開闔;論其五行五臟,察日時之興衰。

此以日時干支五行,推臟腑孔穴之開闔,乃候氣法也。

伏如橫弩,應若發機。

氣未至而不應,則針偃伏,如橫置之弩,扣之不發。氣至而應,則迎隨補瀉,若發機焉,疾莫如之矣。

陰交陽別,而定血暈。

此經刺法也。陰交,臍下一寸之陰交,足三陰、任、沖所會。陽別,即陽交,一名別陽,足少陽所發,在外踝上七寸,為陽維之郄,斜屬三陽分肉間。言二穴留針,則任脈之虛陽不起,少陽上升之氣歸原,故可以定血暈。

陰蹻陰維,而下胎衣。

此絡刺法也。陰蹻謂照海,足少陰腎脈所發。陰維謂內關,手厥陰心主所發。經脈傳注,以次相及,足少陰注手厥陰,一定之序也。腎系胞胎,刺照海則胞胎之氣瀉而不固,刺內關則所謂迎而奪之也。二穴瀉其經氣,故下胎衣。

痹厥偏枯,迎隨俾經絡接續。

痹、厥、偏枯,乃風寒濕三者為邪,留於經絡,經絡不得接續而成病也。用針者,察病屬於何經,須迎而奪之以去其邪,隨而濟之以補其正,則病去而氣血復矣。氣血復其常,寧復有痹厥偏枯呼?

崩漏帶下,溫補使氣血依歸。

崩漏帶下,乃氣血虛寒所致,法宜溫針補之,使氣血依歸,則崩漏帶下之疾去矣。

靜以久留,停針待之。

針出速則病多反復,必久留其針,待病邪去盡,經氣平調,然後出針。此承上文而總結之也。

必准者,取照海治喉中之閉塞。

此瀉絡遠針之法也。照海,腎經所發,腎脈循喉嚨,故主喉中閉塞。

端的處,用大鐘治心內之呆癡。

大鐘,足少陰絡,別走太陽者。少陰腎脈,其支者絡心,注胸中,故主心內呆癡。此亦遠刺法也。

大抵疼痛實瀉,癢麻虛補。

諸疼痛者,為邪氣實,法宜瀉;諸癢麻者,為正氣虛,法宜補。

體重節痛而俞居,心下痞滿而井主。

陽俞木,陰俞土。木主筋,筋根於節,土主肉,肉附於體,故體重節痛而取之於俞。陽井金,陰井木。金為肺,肺病則賁郁;木為肝,木病則不得條達。故心下痞滿而取之於井。二句義本《難經》。

胸脹咽痛,針太衝而必除。

太衝,足厥陰肝脈所發,肝脈上貫肝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故主胸脹咽痛。此遠刺法也。

脾痛胃疼,瀉公孫而立愈。

公孫,足太陰脾脈所發,別走陽明者。其經屬脾絡胃,故主脾痛胃疼。亦遠刺法也。

胸滿腹痛,刺內關。

內關,手厥陰心主脈所發,別走少陽者。其經歷絡三焦,故主胸腹痛。亦遠刺法也。

脅疼肋痛,針飛虎。

飛虎,支溝也。以虎口交叉,中指飛到處是穴,故曰飛虎。手少陽脈氣所發,少陽行於身側,其經歷屬三焦,故主脅疼肋痛。亦遠刺法也。

筋攣骨痛而補魂門。

魂門,足太陽經所發,肝之部也。肝主筋,肝病而筋攣骨痛者宜取之。此巨刺法也。

體熱勞嗽而泄魄戶。

魄戶,足太陽經所發,肺之部也。肺主氣,肺病而體熱勞嗽者宜取之,亦巨刺法也。

頭風頭痛,刺申脈於金門。

刺申脈於金門,言刺申脈於金門之分也。二穴相近,皆足太陽脈所發。足太陽之脈,起目內眥,上額交巔,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行者,入絡腦,還出別下項,故主頭風頭痛。此亦瀉絡遠針之法也。

眼癢眼疼,瀉光明與地五。

光明、地五會,皆足少陽所發。光明為足少陽絡,別走厥陰者。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故主眼癢眼疼。亦瀉絡遠針之法。

瀉陰郄,止盜汗,治小兒骨蒸。

陰郄,手少陰郄也。心血不足,則陽偏勝,而生內熱,令大人盜汗,小兒骨蒸,故瀉陰郄以去內熱,內熱除則盜汗骨蒸去矣。亦瀉絡遠針之旨。

刺偏歷,利小便,醫大人水蠱。

偏歷,手陽明絡,別走太陰者。其經屬於大腸,大腸之間為闌門,主泌別清濁,故刺偏歷則大腸氣化而闌門通,小便利而水蠱愈矣。亦瀉絡遠針法也。

中風環跳而宜刺。

環跳,足少陽脈氣所發,少陽為木為風,故刺中風者宜取之。此巨刺法也。

虛損天樞而可取。

天樞,足陽明脈氣所發,陽明居中土也,萬物之母,五臟百骸莫不受其氣而母之,故虛損者宜取天樞。刺而灼之可也。

由是午前卯後,太陽生而疾溫。

午前卯後,三陽生旺之時,用針者,乘時取氣而推納之,則疾溫矣。

離左酉南,月魄虧而速冷。

離左酉南,三陽氣減之際。用針者,乘時迎瀉而動退焉,則速冷矣。此以陰道右旋推之也。

循捫彈怒留吸母而堅長。

以指循環於孔穴之上謂之循;即而摩之謂之捫;以指重搏孔穴謂之彈;孔穴赤起謂之怒;靜置其針謂之留;患人氣入謂之吸;生我經穴謂之母;肉著於針謂之堅;閏息而永謂之長。言用循捫、彈、怒、留、吸、母諸法,皆所以補虛,虛得其補,則肉堅而息長矣。

爪下伸提疾呼子而虛短。

以甲掐取孔穴謂之爪;針隨而入謂之下;引出豆許謂之伸;針起肉隨謂之提;急出其針謂之疾;患人呵氣謂之呼;所生經穴謂之子;肉不著針謂之虛;聲微氣劣謂之短。言用爪、下、伸、提、疾、呼、子諸法,皆所以瀉實,實得其瀉,則經虛而息短矣。

動退空歇迎奪右而瀉涼。

搖動其針謂之動;引針少出謂之退;不捫針痏謂之空;不復用針謂之歇;先邪取穴謂之迎;大瀉其邪謂之奪;右旋其針謂之右。以上諸法皆所以瀉實而今熱者涼也。

推納進搓隨濟左而補暖。

持針力入謂之推;刺入穴分謂之納;漸次入深謂之進;拈轉其針謂之搓;後邪取穴謂之隨;引氣益之謂之濟;左旋其針謂之左。以上諸法,民以補虛而令寒者暖也。

慎之!大凡危疾,以脈不順而莫針。

病人色脈相生者吉;色脈相剋者凶,不可更施針治。

寒熱風陰,飢飽醉勞而切忌。

寒熱風陰,天氣之乖和也;飢飽醉勞,人氣之乖和也。如是者皆不宜刺。

望不補而晦不瀉,弦不奪而朔不濟。

人身營氣,與太陰同其盈虧。故當其盈而補,是謂重實,令人絡有留血;當其虧而瀉,是謂重虛,令人益困。

精其心而窮其法,無灼艾而壞其肌。

脈證為寒、為積、為氣虛胃弱者,宜灼艾。為風、為火、為熱、為血虛者,不宜灼艾。

正其理而求其原,免投針而失其位。

病有理有原,必正其理,求其原,何者宜針經,何者宜針絡。不然,投針失位無益也。

避灸處而和四肢,四十有六。

中心、中肺、中肝、中脾、中腎、中膀胱、中膽、中膈、跗上、陰股、面中、客主人、腦戶、膝髕、郄中、膺中、氣街、太淵血、缺盆、乳房、乳中、雲門、臍中、少陰血、鳩尾、神庭、顱息、左角、人迎、足下中脈、石門、伏兔、會陰、脊髓、承筋、肘內陷、然谷、橫骨、青靈、五里、眶上陷、面承泣、三陽絡、關節液出、腋脅內陷、孕婦三陰交。

禁刺處而除六俞,三十有二。

頭維、承光、腦戶、下關、殷門、絲竹空、人迎、承泣、脊中、乳中、氣街、白環俞、淵液、經渠、鳩尾、四白、陽關、石門女子禁、天府、伏兔、瘛脈、啞門、風府、地五會、素髎、睛明、迎香、禾髎、顴髎、心俞,氣衝、陰市。

抑又聞高皇抱疾未瘥,李氏刺巨闕而得蘇。

高皇,金之高皇。李氏,今不能考。巨闕,心之募也,主五臟氣相干、卒心痛、屍厥。此巨刺也。

太子暴死為屍厥,越人針維會而得醒。

太子,虢太子。越人,盧醫秦越人也。史稱,虢太子病屍厥,扁鵲為之刺三陽五會,有太子蘇,則百會穴也。此云維會,則非百會。《針經》云:臍中,一名維會,謂扁鵲當時取此穴耳。蓋人之生,嘗以此穴受母之氣,刺家能取此穴,調其厥逆,使之沖和,亦何嫌於刺哉。臍中為是,古之神良,固未嘗以禁刺膠鼓也。

肩井、曲池,甄權刺臂痛而復射。

魯州刺史庫狄嶔患風痹,甄以取此二穴刺之,立能援弓引射。亦經刺也。

懸鐘、環跳,華佗刺躄足而立行。

懸鐘為絡刺,環跳為經刺,皆足少陽經所發,足少陽為甲木,故主風,能治蹻躄足。

秋夫針腰俞而鬼免沉疴,王纂針交俞而妖精立出。

「毉」,文從「巫」,以其通於鬼神也。故治鬼出妖,不為幽妄。聖人不語,術士傳焉。余煮針方中,主以五毒。五毒者,官桂、川烏、鬼臼、狼毒、自然銅也。復用真人手符,為降魔驅妖計也。交俞,非古穴,說者以為人中、三陰交,近是。

刺肝俞與命門,使瞽土視秋毫之末。

肝俞、足太陽脈氣所發,肝氣於此轉輸,故曰肝俞。目為肝之竅,故刺之。命門,非督之命門,亦非任之命門。《靈樞·根結》論曰:「命門者,目也」,謂睛明穴,此治外障法也。治內障者,宜刺睛中穴,其法:候於暑月,先以涼水沃之,以凝其血,次用三稜針開穴,繼以黃金毫針刺入,撥去內障,五年十年不見物者,立能見物,復明如舊。其刺始於龍木禪師,詳載《大藏經》中,神妙神妙者也。所以必用涼水者,非水涼之則血不凝,能令血貫瞳仁不能復治矣。如水涼之不足,為患亦同。故於將出針時,宜更以涼水沃之。所必候暑月,不足以勝涼水故也。識之慎之。(刺睛中穴法,附前《神照集》。)

刺少陽與交別,俾聾夫聽夏蚋之聲。

取少陽,取其結於耳者,翳風是也,為手足少陽之會。交於手少陽者為內關;別於手少陽者為外關,交於足少陽者為蠡溝,別於足少陽者為光明。內關與外關平等,光明與蠡溝亦平等,皆一針可取二穴者也。手、足少陽脈皆入耳,故治耳聾。此亦瀉絡遠針之法。

嗟夫!去聖愈遠,此道漸墜。或不得意而散其學,或愆其能而犯禁忌。愚庸志淺,難契於玄言。至道淵深,得之者有幾?偶述斯言,不敢示諸明達者焉,庶幾乎童蒙之心啟。

八法針方(直訣八句訓義)二

八法者,八穴之法,公孫、內關、臨泣、外關、後谿、申脈、列缺、照海是也。以八穴交會奇經八脈,而分主乎表、主乎里、主於表裡之間也。仲景妙於傷寒,以其有六經之辨。予今以八法為妙者,以其分主八脈,而該乎十二經也。創為針家一大法門。求之古籍,不稱作者何人,或以為少室異人所傳,理或然也。蓋在竇氏之前,已有其教。每下針以四痏為主,皆瀉絡遠針之法,四面攻討之兵也。刺家但主八法,隨證加針,不過五七孔穴,無難去之疾矣。訓如後方。

公孫合內關 臨泣合外關

後谿合申脈 列缺合照海

訣曰:

公孫衝脈胃心胸,內關陰維會總同。

公孫二穴,在足大指內側本節後一寸白肉際,足太陰絡,別走陽明者。內關二穴,在手臂內兩筋之間,去掌後橫紋二寸,手心主絡,別走少陽者。言公孫兩穴,通乎奇經之衝脈;內關二穴,通乎奇經之陰維脈。衝脈起止並足少陰,循腹裡,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主胃與心胸諸疾。陰維者,維持腹內六陰之脈也。手心主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故亦主胃與心胸諸疾,而云會總同也。取此四穴,針氣一行之後,三焦快然,疾去內和。例之湯液,則瀉心、涼膈、大小陷胸、調胃承氣諸方之力也。

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

臨泣二穴,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外側,筋骨縫陷者中,足少陽膽經之所注也。外關二穴,在腕後二寸,兩骨間陷者中,手少陽絡,別走手心主者。帶脈為奇經之一,環身一周,若束帶然,故名帶脈。陽維為奇經之一,維持諸陽,抵目外眥。四穴者,主手足少陽半表半裡諸疾,針氣一行之後,中外皆和,營衛流暢。例之湯液,則三化、雙解、大小柴胡、通聖、溫膽諸方之力也。

後谿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蹻絡亦通。

後谿二穴,在手小指本節後一寸,橫紋尖上陷中,拳而取之,手太陽脈所注。申脈二穴,在足外踝下陷中,容爪甲許。言後谿通乎督脈,申脈為陽蹻所生。四穴主手足太陽二經諸疾,針氣一行,大汗如注,則表邪盡去。例之湯液,則桂枝、麻黃、葛根、大小青龍諸方之旨也。

列缺會任行肺系,陰蹻照海膈喉嚨。

列缺二穴,去腕一寸五分,兩手交叉,食指點到處是穴,當筋骨罅中,手太陰之絡,別走陽明者。照海二穴,足少陰腎經所發,在足內踝骨下一寸白肉際,陰蹻脈所生。言列缺二穴,會乎任脈而行於肺系。照海二穴,為陰蹻脈所生,少陰腎脈所發,少陰腎脈循喉嚨,系舌本。取此四穴,針氣一行之後,肺膈安和,喉嚨清利。例之湯液,則二冬、二母、犀薄甘桔諸方之旨也。

以上八法,下針必以四穴為主,或補手而瀉足,或補足而瀉手,左右亦復如是,如兵之奇正相生,或以正為奇,或以奇為正,針之善物也。《旁通集》中揆八法四條,宜互玩。

八法主治(配合八條)三

公孫二穴主治二十七證,必取內關二穴配合:

九種心痛,痰膈涎悶,臍腹痛脹,脅肋疼痛,產後血迷,氣膈食不下,泄瀉不止,痃氣疼痛,裡急後重,傷寒結胸,水膈酒痰,滿悶嘔吐,腹脅脹痛,腸風下血,脫肛不收,氣膈,食膈不下,食積疼痛,癖氣食癖,酒癖,兒枕痛血塊,腹鳴,血刺痛,小兒瀉,瀉腹痛,胸中刺痛,瘧疾心痛。

內關二穴主治二十五證,必取公孫二穴配合:

中滿不快,傷寒結胸,心胸痞滿,吐逆不定,胸滿痰膈,腹痛,泄瀉滑腸,酒痰膈痛,米穀不化,橫豎痃氣,小兒脫肛,九種心痛,脅肋痛,腸鳴,婦人血刺痛,積塊痛,男子酒癖,膈心下痞痛,氣膈食不下,腹肋脹痛,腸風下血,傷寒不解,裡急後重,食膈食不下,痎瘧寒熱。

臨泣二穴主治二十五證,必取外關二穴配合:

足跗腫痛,手足麻,手指顫掉,赤眼冷淚,咽喉腫痛,手足攣急,脅肋痛,牙齒痛,手足發熱,解利傷寒,腿胯痛,腳膝腫痛,四肢不遂,頭痛腫,頭頂腫,浮風瘙癢,身體腫,身體麻,頭目眩暈,筋攣骨痛,頰腮痛,雷頭風,眼目腫痛,中風手足不舉,耳聾。

外關二穴主治二十七證,必取臨泣二穴配合:

肢節腫痛,臂膊冷痛,鼻衄,手足發熱,眉稜中痛,指節痛不能屈伸,手足疼痛,產後惡風,傷寒自汗,頭風,四肢不遂,筋骨疼痛,迎風淚出,赤目疼痛,腰背腫痛,眼腫,傷寒表熱,手足麻痛無力,破傷風,手臂痛,頭風掉眩痛,頭項痛,盜汗,目翳隱澀,產後身痛,腰胯痛,雷頭風。

後谿二穴主治二十四證,必取申脈二穴配合:

手足攣急,急足顫掉,頭風痛,傷寒不解,盜汗不止,中風不語,牙齒痛,癲癇吐沫,腰背強痛,筋骨痛,咽喉閉塞,頰腮腫痛,傷寒項強痛,膝脛腫痛,手足麻,眼赤腫,傷寒頭痛,表汗不出,衝風淚下,破傷風搐,產後汗出惡風,喉痹,腳膝腿痛,手麻痹。

申脈二穴主治二十五證,必取後谿二穴配合:

腰背強痛,肢節痛,手足不遂,傷寒頭痛,身體腫滿,頭面自汗,癲癇,目赤腫痛,傷風自汗,頭風癢痛,眉稜痛,雷頭風,手臂痛,臂冷,產後自汗,鼻衄,破傷風,肢節腫痛,腿膝腫痛,耳聾,手足麻,吹奶,洗頭風,手足攣,產後惡風。

列缺二穴主治三十一證,必取照海二穴配合:

寒痛泄瀉,咽喉腫痛,婦人血積敗血痛,牙齒腫痛,小腸氣撮痛,死胎胎衣不下,脅癖痛,吐唾膿血,咳嗽寒痰,痃氣,食噎不下,臍腹撮痛,心腹痛,腸鳴下痢,痔癢漏血,心痛溫痢,產後腰痛,產後發狂,產後不語,米穀不化,男子酒癖,乳癰腫痛,婦人血塊,溫病不瘥,吐逆不止,小便下血,小便不通,大便閉塞,大便下血,胃腸痛病,諸積為患。

照海二穴主治二十七證,必取列缺二穴配合:

喉嚨閉塞,小便冷痛,小便淋澀不通,膀胱氣痛,婦人血暈,胎衣不下,臍腹痛,小腹脹滿,反胃吐食不納,腸澼下血,酒癖,中滿不快,泄瀉,食不化,腸鳴下痢腹痛,難產,婦人血積,兒枕痛,嘔吐,酒積,痃氣,氣塊,酒痹,氣膈,食勞黃,足熱厥,大便不通。

上法,先刺主證之穴,隨病左右上下所在取之,仍循捫導引,按法祛除。如病未已,必求配合孔穴,兼施處治。須要停針,待氣上下相接,快然無所苦,而後出針。

五門針方(說)四

五門者,十二經井滎俞經合也。臟腑之氣由之開闔,若門戶焉,故曰五門。以十二經分主日時,六十六穴周而復始,循環無已,故錯舉其義,謂之「子午流注」。當其時謂之開,非其時謂之闔。陽病用陽日陽時,陰病用陰日陰時。又有五行相生之義,因其功行一晝夜而始備,又謂之「大周天針法」,以之祛邪,無邪不去;以之調氣,無氣不調,實隆古之針方也。今以其成法述之如下。

十二經井滎俞原經合一覽圖

六十六穴日時主治六

膽主甲日

甲戌時竅陰(井膽),丙子時前谷(滎小腸),戊寅時陷谷(俞胃,過本原丘墟),庚辰時陽谿(經大腸),壬午時委中(合膀胱),甲申時氣合三焦液門(水)。

肝主乙日

乙酉時大敦(井肝),丁亥時少府(滎心),己丑時太白(俞脾,過太衝),辛卯時經渠(經肺)。

癸巳時陰谷(合腎),乙未時血納包絡勞宮(火)。

小腸主丙日

丙申時少澤(井小腸),戊戌時內庭(滎胃),庚子時三間(俞大腸,過本原腕骨),壬寅時崑崙(經膀胱),甲辰時陽陵泉(合膽),丙午時氣納三焦中渚(水)。

心主丁日

丁未時少衝(井心),己酉時大都(滎脾),辛亥時太淵(俞肺,過神門),癸丑時復溜(經腎。)乙卯時曲泉(合肝),丁巳時血納包絡大陵(土)。

胃主戊日

戊午時厲兌(井胃),庚申時二間(滎大腸),壬戌時束骨(俞膀胱,過本原衝陽),甲子時陽輔(經膽),丙寅時小海(合小腸),戊辰時氣納三焦支溝(火)。

脾主己日

己巳時隱白(井脾),辛未時魚際(滎肺),癸酉時太谿(俞腎,過太白),乙亥時中封(經肝),丁丑時少海(合心),己卯時血納包絡間使(金)。

大腸主庚日

庚辰時商陽(井大腸),壬午時通谷(滎膀胱),甲申時臨泣(俞膽,過本原合谷),丙戌時陽谷(經小腸),戊子時三里(合胃),庚寅時氣納三焦天井(土)。

肺主辛日

辛卯時少商(井肺),癸巳時然谷(滎腎),乙未時太衝(俞肝,過太淵),丁酉時靈道(經心),己亥時陰陵泉(合脾),辛丑時血納包絡曲澤(水)。

膀胱主壬日

壬寅時至陰(井膀胱),甲辰時俠谿(滎膽),丙午時後溪(俞小腸,過本原京骨),戊申時解谿(經胃),庚戌時曲池(合大腸),壬子時氣納三焦關衝(金)。

腎主癸日

癸丑時湧泉(井腎),乙卯時行間(滎肝),丁巳時神門(俞心,過太谿),己未時商丘(經脾),辛酉時尺澤(合肺),癸亥時血納包絡中衝(木)。

上子午流注開闔之法,乃治神之方也,神治而氣血隨之矣。蓋自《靈樞·本輸》已發其端,古今知者鮮矣。惟竇公獨擅其術,用以治神,然不能無說焉。既曰六十甲子循環治時,奈何內缺甲午、甲寅、庚午、壬辰、壬申、丙辰、乙丑、乙巳、辛巳、丁卯、癸未、癸卯?豈此十二時中,榮衛之氣不行耶?又壬寅、壬午、庚辰、丙午、甲辰、甲申、乙未、乙卯、辛卯、丁巳、癸巳、癸丑、皆主兩穴,豈一時之中,兩穴並開耶?言及於此,非所以攻昔人之瑕,實所以傳昔人之神。又賦云六十六穴,今但得六十五穴,而缺陽池一穴,無所安置,豈陽池獨外於子午耶?語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前言治神之方,亦妄泄爾。

《難經》五門主治七

經言所出為井,所流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井主心下滿,滎主一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此五臟六腑井、滎、俞、經、合主病也。今演其方如下。

假令得弦脈,病人善潔,面青,善怒,此膽病也。若心下滿當刺竅陰(井),身熱刺俠谿(滎),體重節痛刺臨泣(俞)、喘咳寒熱刺陽輔(經),逆氣而泄刺陽陵泉(合),又總取丘墟(原)。

得弦脈,病人淋溲難,轉筋,四肢滿閉,臍左有動氣,此肝病也。若心下滿當刺大敦(井),身熱刺行間(滎),體重節痛刺太衝(俞),喘咳寒熱刺中封(經),逆氣而泄刺曲泉(合)。

得浮洪脈,病人面赤,口乾,喜笑,此小腸病也。若心下滿刺少澤(井,)身熱刺前谷(滎),體重節痛刺後谿(俞),喘咳寒熱刺陽谷(經),逆氣而泄刺小海(合),又總刺腕骨(原)。

得浮洪脈,病人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噦,臍上有動氣,此心病也。若心下滿刺少衝(井),身熱刺少府(滎),體重節痛刺神門(俞),喘咳寒熱刺靈道(經),逆氣而泄刺少海(合)。

得浮緩脈,病人面黃,善噫,善思,善味,此胃病也。若心下滿刺厲兌(井),身熱刺內庭(滎),體重節痛刺陷谷(俞),喘咳寒熱刺解谿(經),逆氣而泄刺三里(合),又總刺衝陽(原)。

得浮緩脈,病人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此脾病也。若心下滿刺隱白(井),身熱刺大都(滎),體重節痛刺大白(俞),喘咳寒熱刺商丘(經),逆氣而泄刺陰陵泉(合)。

得浮脈,病人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此大腸病也。若心下滿刺商陽(井),身熱刺二間(滎),體重節痛刺三間(俞),喘嗽寒熱刺陽谿(經),逆氣而泄刺曲池(合),又總刺合谷(原)。

得浮脈,病人喘嗽,灑淅寒熱,臍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此肺病也。若心下滿刺少商(井),身熱刺魚際(滎),體重節痛刺太淵(俞),喘嗽寒熱刺經渠(經),逆氣而泄刺尺澤(合)。

得沉遲脈,病人面黑,善恐欠,此膀胱病也。若心下滿刺至陰(井),身熱刺通谷(滎),體重節痛刺束骨(俞),喘嗽寒熱刺崑崙(經),逆氣而泄刺委中(合),又總刺京骨(原)。

得沉遲脈,病人逆氣,小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脛寒而逆,此腎病也。若心下滿刺湧泉(井),身熱刺然合(滎),體重節痛刺太谿(俞),喘嗽寒熱刺復溜(經),逆氣而泄刺陰谷(合)。

得洪大脈,病人渾渾焞焞,耳聾,咽痹,汗出,此三焦病也。若心下滿刺關衝(井),身熱刺液門(滎),體重節痛刺中渚(俞),喘嗽寒熱刺支溝(經),逆氣而泄刺天井(合),又總刺陽池(原)。

得洪大脈,病人面赤目黃,腋腫,胸脅支滿,手心熱,心中動,此心包絡病也。若心下滿刺中衝(井),身熱刺勞營(滎),體重節痛刺大陵(俞),喘嗽寒熱刺間使(經),逆氣而泄刺曲澤(合)。

以上五門主治,古針方也。蓋以陽井金,陰井木,所以主治心下滿者,金病則賁郁,木病則不得條達,故令心下滿也。陽滎水,陰滎火,水病則陰虧,火病則益熾,故令身熱。陽俞木,陰俞土,木主筋,筋根於節,土主肉,肉附於體,故令體重節痛。陽經火,陰經金,火乘於金則病喘嗽,金火相戰,金勝則寒,火勝則熱,故主喘嗽寒熱。陽合土,陰合水,水敗則火失其制,而作氣逆;土敗則水失其防,而作洞泄,故主氣逆而泄。此五門主治之義也。

十二經為病補母瀉子成法八

肺手太陰為病:肺脹,膨膨而喘嗽,缺盆中痛,則交兩手而瞀,是為臂厥。所生病:咳嗽喘喝,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掌中熱。氣有餘則肩背痛,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卒遺失無度,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補太淵(為經、為土、為母),瀉尺澤(為合、為水、為子)。

大腸手陽明為病:齒痛頰腫。是主津所生病: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不用。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則寒慄,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補曲池(為合、為土、為母),瀉二間(為滎、為水、為子)。

胃足陽明為病:洒洒然振寒,善伸數欠,顏黑,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動,欲閉戶牖而處,甚則欲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狂瘧,濕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喉痹,大腹水腫,膝髕腫痛,循胸、乳、氣街、股、伏兔、胻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有餘,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人迎大三倍於寸口,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補解谿(為經、為火、為母),瀉厲兌(為井、為金、為子)。

脾足太陰為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出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寒瘧,瘕,溏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膝股內腫厥,足大指不用。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小三倍於人迎也。

補大都(為滎、為火、為母),瀉商丘(為經、為金、為子)。

心手少陰為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主心所生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補少衝(為井、為木、為母),瀉神門(為俞、為土、為子)。

小腸手太陽為病:嗌痛頷腫,不可回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補後谿(為俞、為木、為母),瀉小海(為合,為土、為子)。

膀胱足太陽為病:頭痛似脫,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腨似裂,是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痔瘧狂癲,頭囟頂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腨腳皆痛,足小指不用。盛者人迎大再倍於氣口,虛者人迎反小於氣口也。

補至陰(為井、為金、為母),瀉束骨(為俞、為木、為子)。

腎足少陰為病:飢不欲食,面黑如炭色,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䀮䀮然如無所見,心如懸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然如人將捕之,是謂骨厥。是主腎所生病:足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癖,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補復溜(為經、為金、為母),瀉湧泉(為井、為木、為子)。

心包絡手厥陰為病:手心熱,臂肘攣痛,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澹澹大動,面赤目黃,善笑不休。是主心包絡所生病:煩心心痛,掌中熱。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補中衝(為井、為木、為母),瀉大陵(為俞、為土、為子)。

三焦手少陽為病:耳聾渾渾焞焞,咽腫喉痹。是主氣所生病:汁出,目銳眥痛,頰痛,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補中渚(為俞、為木、為母),瀉天井(為合、為土、為子)。

膽足少陽為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是主骨所生病:頭角頷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力夾癭,汗出振寒,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補俠谿(為滎、為水、為母),瀉陽輔(為經、為火、為子)。

肝足厥陰經為病:腰痛不可俯仰,丈夫㿉疝,婦人小腹腫,甚則嗌乾,面塵脫色。是主肝所生病:胸滿嘔逆,洞泄,狐疝,遺溺癃閉。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補曲泉(為合、為水、為母)瀉行間(為滎、為火、為子)。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