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针方六集

卷之六·兼羅集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敘曰:針道博矣,大賢識其大者,小賢識其小者,故小言雖卑近,而亦高遠之階梯,何可無也,惟是作「兼羅集」。

玉龍歌(共七十八條)一

歌曰:

玉龍之歌世罕得,穴共一百零二十,

研精心手妙如仙,但恐時人自差忒。

中風不語二

中風不語最難醫,頂門髮際亦堪施,

更向百會明補瀉,即時甦醒免災危。

頂門,即囟會穴,在上星後一寸,可灸七壯,瀉之。中風不省,先瀉後補;中風不語,單瀉。

髮際,當是上星穴。

百會,穴在頂中央。取法:前以眉心間印堂穴量起,後以髮際量止,折中是穴。針入豆許。中風先補後瀉,瀉多補少,頭風平瀉。可灸七壯,宜瀉無補。

鼻流濁涕三

鼻流濁涕名鼻淵,先補後瀉疾可痊。

若是頭風並眼痛,上星穴內刺無偏。

上星,穴在督脈,直鼻入髮際一寸。有一取法:以掌後橫紋當鼻尖,中指盡處是穴。針入三分,可灸七壯。鼻流清涕者單補,流濁涕者單瀉,不聞香臭者先補後瀉。應穴,太淵。

頭風嘔吐眼昏四

頭風嘔吐眼昏花,神庭一穴刺無差,

孩子驚風俱可治,印堂針入艾交加。

神庭,穴當鼻直上,入髮際五分。刺入三分,先補後瀉,瀉多補少,可灸二七壯。看虛實補瀉。

印堂,穴當兩眉中間宛宛中是穴。刺入一分,先沿皮針透左攢竹,補瀉後轉歸原穴,退右攢竹,依上補瀉,可灸七壯。亦治小兒驚風,灸七壯,大哭為效,不哭者難治。隨症補瀉,急瀉慢補。

項痛牙疼五

頸項強痛回顧難,牙疼病作一般看,

先用承漿明補瀉,後針風府疾皆安。

承漿,穴在唇下宛宛中,直針一分,可灸七壯。頸項強痛,牙齒虛疼,先瀉後補。

風府,穴在項後中行,入髮際一寸兩筋中央,言語陷下。針入一、二分,不可深,深入令人啞。禁灸。隨病補瀉。

頭風(一)六

頭風偏正最難醫,絲竹金針亦可施,

沿皮向後透率谷,一針兩穴世間稀。

絲竹,穴在眉後入髮際陷中,開口取穴。沿皮向後透率谷。禁灸。偏正頭風,單瀉;眼目昏花,先瀉後補。

率谷,穴在耳上,入髮際轉耳尖點到處是穴。針入一分,沿皮向前透絲竹空,可灸七壯。

頭風(二)七

偏正頭風有兩般,痰飲之時仔細看,

若還痰飲風池泄,痰飲非時合谷觀。

風池,穴在耳後顳顬骨下,大筋外廉,入髮際五分。橫一寸半透風府,先補後瀉,可灸七壯。治偏正頭風,痰飲。

合谷,穴在兩手虎口岐骨間,動脈應手。直針入一寸半,治證同前。無痰可刺,看虛實補瀉之。灸七壯。

口眼歪斜八

口眼歪斜最可嗟,地倉妙穴連頰車,

喎左瀉右依師說,喎右瀉左莫教差。

地倉,穴在口吻旁四分,斜口縫中。針入一分,沿皮斜向上透頰車。

頰車,穴在耳前耳墜下三分,刺入一分,沿皮斜向下透地倉。

鼻塞不聞香臭九

不聞香臭從何治,迎香穴內最堪攻,

先補後瀉分明記,金針未出氣先通。

迎香,穴在鼻孔旁五分直縫中。針入一分,瀉多補少,沿穴向上。禁灸。應穴,上星穴也。治鼻塞不聞香臭,先補後瀉;流濁涕,單瀉;流清涕,單補。

耳聾瘰癧十

耳聾氣閉實難眠,翳風妙穴莫教偏,

兼治項上生瘰癧,金針瀉動疾俱痊。

翳風,穴在耳後陷中,開口得穴。針入五分,宜瀉,可灸七壯。耳聾單瀉,耳鳴單補。一切瘰癧先瀉後補。應穴,合谷。

耳聾十一

耳聾之症最難禁,或痛或癢或蟬鳴,

紅腫生瘡須用瀉,只從聽會用金針。

聽會,穴在耳珠前陷中,開口得穴。口含尺,方可下針,刺入五分,可灸二七壯。耳疼紅腫,單瀉;蟬鳴,先補後瀉;痛瀉癢補;耳中膿,先瀉後補。

失音十二

忽然失音語言難,啞門一穴兩筋間,

刺穴莫深須是淺,若刺深時疾少安。

啞門,穴在項後,入髮際五分兩筋陷中。直針入三分,莫深入,令人啞。禁灸。失音先補後瀉,頭傾注不語單瀉。應穴,人中。

眉間痛目昏十三

眉間疼痛最難當,攢竹沿皮刺不妨,

若是目昏同一治,刺入頭維目自康。

攢竹,穴在眉尖陷中。針入一分,沿皮透魚腰,瀉多補少。禁灸。兩眉稜骨痛單瀉,痰飲頭風同。眼目昏花,先瀉後補;胬肉攀睛,先補後瀉。

頭維,穴在額角盡處,入發陷中。針入一分,沿皮斜向下透懸顱穴。兩額角疼瀉,眩暈補,可灸二七壯。

眼睛紅腫十四

眼睛紅腫痛難熬,怕日羞明徒自焦,

只刺睛明魚尾穴,太陽出血疾俱消。

睛明,穴在目內眥旁孔中。平針入一寸,單瀉,略向鼻。禁灸。

魚尾,穴在眉外,即瞳子髎尖是穴。針入一分,沿皮向內透魚腰。羞明先補後瀉,紅腫單瀉,冷淚常流單補。禁灸。

太陽,穴在眉後,即瞳子髎,兩額紫脈上,皆可出血,用三稜針。

血貫目睛十五

忽然眼痛血貫睛,隱澀羞明最可憎,

若向太陽除毒血,不用金針疾自平。

太陽穴出血法,治上症眼大效。用絹搭膊就頸一紐,方可下針。應穴,睛明、合谷。

兩眼火赤十六

心火炎上兩眼紅,好將蘆葉搐鼻中,

若還搐得毒血出,目內清明顯妙功。

內迎香,穴在鼻孔內。用蘆葉或箬葉,卷作筒,搐鼻中,出毒血,大治眼紅。應穴,合谷。

脊膂強痛十七

脊膂強痛瀉人中,挫閃腰疼亦可攻,

委中也是腰疼穴,任君取用要相逢。

人中,穴在鼻柱下三分。針入三分,略向上。治腰疼脊痛,單瀉;腎虛痛,先瀉後補。

委中,穴在兩膝後膕中橫紋內。針入一寸,單瀉。禁灸。四畔紫脈上皆可用三稜針出血,絕妙。

腎虛腰痛十八

腎虛腰痛最難當,動止艱辛自失常,

腎俞二穴如尋得,多加艾火疾無妨。

腎俞,穴在背部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寸半。有一取法,與臍相平,去中行各一寸五分是穴。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五分,宜補勿瀉,灸可二七壯。亦治遺精白濁,諸虛百損。應穴:人中、委中。

腿股風十九

環跳獨治腿股風,居髎二穴不落空,

更向委中去毒血,登時移步顯神功。

環跳,穴在髀樞中,側臥伸下足屈上足取之。針入三寸半,補少瀉多,灸可三七壯。

居髎,穴在章門下八寸三分,刺入八分,灸隨症多寡。

委中,取法見前。禁灸,灸則筋縮。

腿膝無力難以移步二十

腿膝無力起身難,穴法由尋風市間,

更灸陰市奇妙穴,縱步能行任往還。

風市,穴在膝外廉上七寸,垂手點到處是穴。針入二寸半,先瀉後補,多補少瀉,灸三七壯。

陰市,穴在膝上三寸,伏兔穴下宛宛中。針入五分,灸三七壯。

偃僂二十一

偃補曲池瀉人中,僂補風池瀉絕骨,

僂者立伸偃立起,補瀉須明切勿忽。

曲池,二穴,在手曲肘橫紋中,以手橫胸取之。針直入一寸五分,灸三七壯。

人中,一穴,在鼻柱下三分,口含水,凸珠上是穴。針入三分,略向上些。

風池,二穴,在耳後大筋外廉,入髮際五分。橫一寸半,透風府,可灸七壯。

絕骨,二穴,在足外踝上三寸,絕骨之端,筋骨之間。橫針二寸半,可灸二七壯。

腿疼膝頭紅腫二十二

髖骨能治腳腿疼,膝頭紅腫痛難禁,

若針膝關並膝眼,妙哉奇效顯神靈。

髖骨,二穴在膝蓋骨上一寸半,梁丘穴兩旁各一寸。直針入五分,可灸二七壯,補瀉隨證。一云禁灸。

膝關,在蓋骨下犢鼻穴內廉陷中。橫針透膝眼。

寒濕腳氣二十三

寒濕腳氣最難熬,先針三里及陰交,

更有一穴絕骨是,才下針時腫便消。

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大骨外,大筋內。平針入一寸五分,宜瀉,灸可三十壯。治症看虛實補瀉。

三陰交,穴在內踝上三寸,筋骨間。

絕骨,穴在外踝上三寸,筋骨之間。橫針入二寸半,灸可二七壯。看病虛實補瀉。

足跟紅腫二十四

足跟紅腫草鞋風,崑崙二穴可加功,

再取太谿並申脈,三穴同針病沒蹤。

崑崙,穴在外踝後跟骨上陷中。橫針透太谿穴,可灸二七壯,瀉多補少。

太谿,穴在足內踝骨後陷中。針透崑崙,可灸二七壯。看症虛實補瀉。

申脈,穴在外踝骨節下赤白肉際。橫針入五分。禁灸。又名陽蹻穴。

腳背疼二十五

丘墟能治腳背疼,行間一刺疾便輕,

再刺解谿商丘穴,中間補瀉要分明。

丘墟,穴在外踝微前三分陷中。斜針入一寸,可灸二七壯。補瀉看症虛實寒熱。如腳背紅腫,出血妙。

行間,穴在足虎口岐骨間。直刺入五分,可灸二七壯。宜瀉不宜補,如麻木亦瀉。又治渾身蠱脹,單瀉。

解谿,穴在足腕上大筋外宛宛中,直針入五分,看虛實補瀉,可灸二七壯。治頭風宜先補後瀉。

商丘,穴在足內踝微前三分。針入五分,可灸二七壯。詳虛實補瀉。

行步艱難二十六

行步艱難疾轉加,太衝一穴實堪誇,

更取中封並三里,須臾疾去若飛花。

太衝,穴在足行間上二寸兩筋間陷中。直針入五分。禁灸。腳背紅腫宜出血。看虛實補瀉。應穴,崑崙。

中封,穴在內踝前一寸。仰足取大筋內宛宛中。平刺入五分,可灸二七壯。定虛實補瀉。又治腳腔紅腫生瘡,單瀉。

三里,取法見前。

鶴膝風二十七

膝蓋紅腫鶴膝風,陽陵二穴便可攻,

陰陵亦是奇妙穴,可消紅腫即成功。

陽陵泉,穴在膝外輔骨下一指陷中。橫針透陰陵泉,瀉多補少。禁灸,灸則膝攣不能開。

陰陵泉,穴在膝髕骨下赤白肉際陷中,與陽陵泉對,橫針可相透。詳證虛實補瀉,可灸二七壯。

腕中無力二十八

腕中無力握拘難,舉止疼痛不能安,

若針腕骨真個妙,此穴須當仔細看。

腕骨,穴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者中。針入三分,可灸二七壯。瀉之。麻木無力宜補。又治發黃五疸。應穴,曲池。

兩胛疼痛二十九

兩胛疼痛氣攻胸,肩井二穴極有功,

此穴元來真氣聚,瀉多補少應針中。

肩井,穴在肩上缺盆骨盡處,用手按肩柱骨,第三指到處是穴。直針入二寸半。此穴五臟真氣所聚,不宜多補。應穴,支溝,在手外腕後起骨上三寸,直針透間使,宜瀉,可灸七壯。

肩胛風氣三十

肩胛風氣連背疼,胛縫二穴用針明,

五樞本治腰疼痛,入穴分明疾頓輕。

胛縫,穴在兩腋縫尖。針入二寸,可灸七壯。詳症虛實補瀉。又治腋下腫毒,單瀉出血。

五樞,穴在環跳上五寸,帶脈下三寸。直針入一寸半,可灸二七壯。詳症虛實補瀉。

兩肘拘攣三十一

兩肘拘攣筋骨疼,舉動艱難實可憎,

若苦屈伸針瀉動,曲池尺澤可兼行。

曲池,穴在手曲肘骨內橫紋尖,以手橫胸取之。針入一寸半,灸三七壯。兩手拘攣,筋緊不開,先瀉後補;筋脈拘攣,先補;手握不伸,單補。

尺澤,穴在手肘腕中,大筋外,小筋內陷中。手屈如弓,方可針。針入五分,先補後瀉。禁灸。

肩端紅腫三十二

肩端紅腫痛難當,風濕相搏氣血狂,

若是肩髃針中穴,教君頓瘥永無妨。

肩髃,穴在肩端兩骨間舉臂陷中。針入二寸半,灸二七壯。肩背紅腫痛,單瀉;手背疼痛,寒濕麻木,單補。應穴,腕骨。

腹中氣塊三十三

腹中氣塊去應難,金針宜向內關看,

更向陰蹻針照海,腹中疾病總皆安。

內關,穴在掌後橫紋上二寸。直針透外關,先補後瀉。禁灸。治腹中脅肋疼痛,先瀉;胸中痞悶,先補。

照海,穴在內踝骨下赤白肉際。橫針入寸半。小便不通,瀉之立通。

腹中疼痛三十四

腹中疼痛最難當,大陵外關仔細詳,

若是腹疼並痞結,支溝奇妙穴非常。

大陵,穴在掌後橫紋兩筋間。直刺入三分,可灸二七壯。詳虛實補瀉。

外關,穴在手腕後三寸。直針透內關,先補後瀉,可灸二七壯。

支溝,穴在腕後三寸兩骨中。直針透間使。

脾寒三十五

脾寒之症最可憐,有寒有熱兩熬煎,

間使二穴針瀉動,熱瀉寒補病俱安。

間使,穴在掌後三寸兩筋間。直針透支溝,灸三七壯。先寒後熱,先補後瀉;先熱後寒,先瀉後補。熱多單瀉,寒多單補。百勞、後谿、可灸二七壯。

九種心痛三十六

九種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內可金針,

若還脾敗中脘補,兩針神效免災侵。

上脘,穴在腹中行巨闕下寸半。直針入二寸半。

中脘,穴在臍上四寸。直針入二寸半。此穴多補,可灸五十壯。

痔漏三十七

痔漏之疾亦可憎,裡急後重最難禁,

或疼或癢或下血,二白穴從掌後尋。

二白,穴在掌後橫紋上四寸,兩穴相對,內穴在兩筋中間,外穴在大筋外。禁刺。可灸二七壯。應穴,承山。

三焦熱壅三十八

三焦邪熱壅三焦,舌乾口苦不和調,

針刺關衝出毒血,口生津液氣俱消。

關衝,穴在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針入一分,沿皮向後三分。禁灸。治三焦邪熱,單瀉;三焦受寒吐涎,單補;胸膈痞悶,先補後瀉。應穴,支溝。

中風不省三十九

中風之症或不省,中衝一穴不須尋,

先補後瀉如不應,再刺人中立便醒。

中衝,穴在中指端。針入一分,沿皮向後三分,灸三壯。治中風不省,先補後瀉;暴啞,先瀉後補;心痛不省,單瀉。

人中,平針三分,可灸三壯。

手背紅腫四十

手背紅腫連腕疼,液門穴內用金針,

更有一穴名中渚,多瀉不補疾還輕。

液門,穴在小指次指間陷者中。針入一分沿皮向後透陽池穴,宜單瀉,及彈針出血為妙。手臂冷風痛,先補。

中渚,穴在小指次指本節後陷者中。刺入一分,沿皮透腕骨穴,宜瀉。

心病四十一

少衝穴在手少陰,其穴功多必可針,

心虛膽寒還補瀉,熱壅上焦通里尋。

少衝,穴在手小指內廉之端。針入一分,沿皮向後三分。治心經一切病。驚怕,先瀉後補;心虛,單補。禁灸。

通里,穴在腕後一寸。直針入一寸,宜瀉。禁灸。

時疫瘧疾四十二

時疫瘧疾最難禁,穴法原來用得明,

後谿奇穴如尋得,百勞兼施疾無存。

後谿,穴在小指外側本節後陷者中。針入一寸。治一切癲狂不識尊卑,五癇,瘧疾。看虛實補瀉。

百勞,穴在背第一椎骨尖。灸二七壯,針入三分,瀉。

牙疼翻胃四十三

牙疼陣陣痛相煎,二間妙穴莫輕傳,

若還翻胃並吐食,中魁奇穴亦相便。

二間,穴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前內側陷者中。針入一分,沿皮向後三分,可七壯。

中魁,穴在手中指第二節尖。灸七壯。治翻胃五噎,一切牙疼。禁針。

乳鵝四十四

乳鵝之症最難醫,急用金針病可除,

若還遲滯人難療,少商出血號明醫。

少商,穴在手大指端內側,去爪甲如韭葉,出血,乳鵝立消。

癮疹瘰癧四十五

癮疹之疾有多般,此症從來治療難,

天井二穴多著艾,更醫瘰癧疾皆安。

天井,穴在肘尖大骨上陷中。取法:用手拄腰,方可下針。內少海,外小海,中天井。治手肘骨痛,並一切麻瘡、瘰癧未破者,單瀉;已破者,先瀉後補。

咳嗽痰涎四十六

咳嗽風涎及寒痰,列缺穴內用針堪,

太淵亦治肺咳嗽,此穴尤宜灸大安。

列缺,穴在臂內上骨下廉,腕後一寸五分。治咳嗽寒痰,先補後瀉;偏正頭風,單瀉;眼淚,先補後瀉。

太淵,穴在掌後陷中。治偏正頭風,牙疼,先補後瀉;手腕冷風,先瀉後補。

呆癡五癇四十七

呆癡一症難醫治,不識尊卑最苦人,

神門獨治癡呆症,轉手骨開得穴真。

神門,穴在掌後兌骨端。治傷寒發狂,單瀉;發寒睡不省,單補;及治五癇。

虛煩面赤心中驚懼怔忡四十八

連月虛煩面赤妝,心中驚懼亦難當,

通里奇穴如尋得,金針一試即安康。

通里,穴在腕後一寸。針入五分,瀉,禁灸。應穴:心俞。治驚懼怔忡。

風沿爛眼四十九

風沿爛眼可人憎,淚出汪汪亦苦辛,

大小骨空皆妙處,艾火須當識得真。

大骨空,穴在手大指本節尖。灸七壯。禁針。治目痛,失明,怕日,風沿爛眼,迎風下淚。又同二間穴治病。

小骨空,穴在手小指第二節尖。灸七壯。禁針。治目羞明怕日,爛眼,迎風冷淚,吹之。

婦人吹乳五十

婦人吹乳腫難熬,吐得風涎癰便消,

少澤穴內明補瀉,即時神效不須焦。

少澤,穴在手小指外側端,去爪甲角如韭葉。刺入一分,沿皮向後三分。乳癰,單瀉;鼻衄,單補為效。

發熱盜汗五十一

滿身發熱病為虛,盜汗淋淋漸弱軀,

百勞妙穴椎骨上,一下金針疾便除。

百勞,穴在背中行第一椎陷者中。針入三分,灸二七壯。發熱單瀉,盜汗單補。骨節疼及脾寒等症,看虛實補瀉。應穴,肺俞。

咳嗽腰疼黃疸五十二

忽然咳嗽腰膂疼,身柱由來穴更真,

至陽亦醫黃疸病,補先瀉後妙如神。

身柱,穴在背中行第三椎骨尖。針入三分,可灸二七壯。瀉之。發黃,先補後瀉。

至陽,穴在第七椎骨節尖。針入三分,可灸七壯。

老人小便多五十三

老人腎虛小便多,夜間起動若如何,

命門若得金針助,腎俞加艾疾皆和。

命門,穴在背十四椎下,與臍平。可灸二七壯。禁針。治遺精白濁,婦人經事不調,赤白帶下。

腎俞,取法如前。

九般痔疾五十四

九般痔疾最傷人,承山二穴妙如神,

更有一穴長強是,大補呻吟得穴真。

承山,穴在腨腸下分肉間陷者中。針入七分,可灸二七壯。治疼痛便血臟毒,單瀉;霍亂轉筋,單補。

長強,穴在尾骶骨端。刺入三分,大痛無喜是穴。瀉,可灸二七壯。又治猢猻勞,並囊癢。

咳嗽痰多五十五

傷風不解嗽頻頻,日久難醫勞病成,

咳嗽須針肺俞穴,痰多必用豐隆輕。

肺俞,穴在背第三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看虛實補瀉,可灸五十壯。治肺家嗽紅痰,並久嗽,先補;寒痰,單補。

豐隆,穴在外踝上八寸,胻外廉陷者中。針入二寸半,看症虛實補瀉,可灸二七壯。治一切痰飲。

虛損失精五十六

膏肓一穴治虛損,取法從來難度量,

穴禁用針宜著艾,百壯尤加始得良。

膏肓,穴在四椎之下,五椎之上,各去中行三寸。積灸六百壯至千壯。應穴,三里。

腠理不密咳嗽常頻五十七

腠理不密咳嗽頻,鼻流清涕氣昏沉,

噴嚏須針風門穴,咳嗽還當灸太淵。

風門,穴在第二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百壯。腠理不密,可補;痰盛熱咳氣喘,可瀉。應穴,列缺,可灸七壯,沿皮針透太淵,補瀉如上。

膽寒心驚遺精白濁夜夢鬼交五十八

膽寒猶是怕驚心,遺精白濁最難禁,

夜夢鬼交心俞穴,白環俞穴一般行。

心俞:穴在第五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七壯,不可多灸,先補後瀉,不宜多補。

白環俞:穴在二十一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直針入一寸半,可灸五十壯。

肝虛目昏五十九

肝家少血目昏花,能補肝俞力便加,

更宜三里頻瀉動,光還血益目無差。

肝俞,穴在第九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七壯,不可灸多,多灸則傷目光。此穴補多瀉少,看證虛實補瀉。

三里,取法如前。

翻胃吐食六十

脾家之症有多般,翻胃吐食兩證看。

黃疸亦須腕骨灸,針著中脘病自安。

腕骨,穴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者中。針入三分,可灸二七壯。

中脘,穴法同前。

傷寒無汗汁多六十一

傷寒無汗瀉復溜,汗多最用合谷收,

若還六脈俱微細,下針才補脈還浮。

復溜,穴在內踝上二寸筋骨陷中。針入三分,灸可二七壯。

合谷,取法如前。

大便不通六十二

大便閉塞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

更有支溝來瀉動,始知妙穴有神功。

照海、支溝,取法並同前。應穴:崑崙。

小腹脹滿氣上攻心小便急痛下身水腫六十三

小腹脹滿氣攻心,內庭二穴刺須真,

兩足有水臨泣瀉,無水之時不用針。

內庭,穴在足大指次指外間,岐骨後三分陷中。針入五分,灸二七壯,瀉。治小腹脹,小便不通,先補後瀉;小便急痛,單瀉;腹中雷鳴,單補;臌脹,看虛實補瀉。

臨泣,穴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外側筋骨縫陷者中。針入三分,可以出一身之水。用香油抹穴道,則針穴不閉。亦治面目紅腫疼痛。

七疝偏疼六十四

七疝偏疼取大敦,穴法從來拇指間,

不問腎弦並水腎,金針瀉動即時安。

大敦,穴在足大指端直甲後,去爪甲如韭葉及三毛中。針入一分,沿皮向後三分,單瀉無補。腎弦寒濕腳氣大好。應穴,三陰交。

傳屍癆病六十五

傳屍癆病最難醫,湧泉穴內療虛危,

痰多須向豐隆瀉,氣喘丹田亦可施。

湧泉,穴在足心陷者中,屈足蜷指宛宛內。針入三分,先補後瀉。傷寒癆瘵,有血可療,無血則危。欲出血,須彈針。

豐隆,法取如前。

丹田,穴在臍下二寸。刺入五分,灸二七壯。

渾身疼痛六十六

渾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宜細詳,

有筋有骨須淺刺,著艾臨時要度量。

不定穴,但隨痛處用針,即天應穴。要看筋骨,臥針瀉之,止刺出血無妨,灸宜少。

滿手生瘡心胸大悶氣攻心腹六十七

滿手生瘡不可禁,勞宮二穴掌中尋,

心胸大悶大陵瀉,氣攻心腹一般針。

勞宮,穴在掌中央動脈中,屈無名指點到處是穴。針入三分,瀉,可灸二七壯。

大陵,穴在掌後橫紋兩筋間陷中。兼治翻胃吐食心疼。

哮喘六十八

哮喘一症大難當,夜間失睡氣遑遑,

天突妙穴如尋得,膻中一灸便安康。

天突,穴在結喉下三寸中央宛宛中。斜針略向下五分,灸二七壯,瀉。

膻中,穴在兩乳之間。灸二七壯。禁針。治哮喘,胸滿痞悶。

五癇六十九

鳩尾獨治五般癇,此穴還當仔細看,

若得老師真妙訣,金針一刺便平安。

鳩尾,穴在臆前蔽骨下五分。直針入三分,針頭向下施二寸半,灸二七壯,不宜多灸,使人健忘。非老師高手不能針。應穴,神門。

氣喘又方七十

氣喘綿綿睡不安,何當日夜苦相煎,

若得璇璣真個好,更針氣海疾安然。

璇璣,穴在天突下一寸中央陷者中。直針入三分,可灸二七壯,瀉。應穴:列缺。

疝氣又方七十一

腎弦疝氣發得頻,氣上衝心苦死人,

法取氣衝大敦穴,二穴須教認得真。

氣衝,穴在臍下橫骨兩端,去中行各二寸,動脈應手。刺入三分,灸三壯。不宜多灸,不幸使人不得息。

大敦,取法如前。

水病腹臌七十二

水病之症最難熬,滿腹臌煎不得消,

先灸水分通水道,復針三里及陰交。

水分,穴在臍上一寸。針入二寸半,可灸五十壯。單腹脹,宜瀉;氣滿腹痛,先補後瀉。

三里、陰交,取法同前。

腎氣衝心七十三

腎氣衝心最難為,須用金針疾自除,

若得關元並帶脈,奇功成處顯明醫。

關元,穴在臍下三寸。針入二寸半,可灸隨年壯。

帶脈,穴在季脅下一寸八分。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可灸五十壯。看證虛實補瀉。

婦人帶下七十四

婦人帶下療應難,虛憊招遊不自安,

中極補多宜瀉少,灸功休作等閒看。

中極,穴在臍下四寸。直針入二寸半,可灸五十壯。赤瀉白補;血氣攻心,先瀉後補;婦人無子,針灸宜補。應穴,白環俞。

氣喘風痰咳嗽(三出方)七十五

哮喘咳嗽痰飲多,才下金針疾便和,

俞府乳根一般刺,氣喘風痰漸漸磨。

俞府,穴在璇璣旁各二寸,仰取之。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二七壯。痰濃,瀉;痰清,補。

乳根,穴在乳下一寸六分。針入二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二七壯。

傷寒過經未解七十六

傷寒過經猶未輕,須取期門穴上針,

忽然氣喘攻胸膈,三里瀉多須用心。

期門,穴在乳下二寸第二肋端。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先補後瀉,可灸二七壯。

脾泄七十七

脾泄之症最難差,天樞妙穴刺莫嗟,

此是人身脾胃疾,艾火攻多疾更佳。

天樞,穴在臍旁各二寸。針入二寸半,灸五十壯,宜補。應穴,脾腧,法如前。

口氣七十八

口氣之疾亦堪增,因為勞神苦用心,

大陵穴並人中瀉,口氣潛消心自清。

大陵、人中,取法如前。

穴法淺深合穴中,補瀉分明顯妙功,

刺家要治諸般疾,須嚮明師訪《玉龍》。

玉龍賦七十九

夫參搏以為要,揖簡而舍煩,總玉龍以成賦,信金針以獲安。原夫卒暴中風,頂門、百會;腳氣連延,里、絕、三交。頭風鼻淵,上星可用;耳聾腮腫,聽會偏高。攢竹、頭維,治目疼頭痛;乳根、俞府,療嗽氣痰哮。風市、陰市,驅腿腳之乏力;陰陵、陽陵,除膝腫之難熬。二白醫痔瘻,間使剿瘧疾,大敦去疝氣,膏肓補虛勞。天井治瘰癧癮疹,神門治呆癡笑啕。咳嗽風痰,太淵、列缺宜刺;尫羸喘促,璇璣、氣海當知。期門、大敦,能治堅痃疝氣;勞宮、大陵,可療心悶瘡痍。心悸虛煩刺三里,時疫痎瘧尋後谿。絕骨、三里、陰交,腳氣宜此;睛明、大陽、魚尾,目症憑茲。老者便多,命門兼腎俞而著艾;婦人乳腫,少澤與太陽之可推。身柱蠲嗽,能除膂痛;至陽卻疸,善治神疲。長強、承山,灸痔最妙;豐隆、肺俞,痰嗽稱奇。風門主傷冒寒邪之嗽,天樞理感患脾泄之危。風池、絕骨,能療乎偃僂;人中、曲池,可治其委傴。期門刺傷寒未解,經不再傳;鳩尾針癇癲已發,慎其妄施。陰交、水分、三里,臌脹宜刺;商丘、解谿、丘墟,腳痛堪追。尺澤理筋急之不幸,腕骨療手腕之難移,肩脊痛兮,五樞兼於背縫;肘攣疼兮,尺澤合於曲池。風濕搏於兩肩,肩髃可療;壅熱盛乎三焦,關衝最宜。手臂紅腫,中渚、液門要辨;脾虛黃疸,腕骨、中脘何疑。傷寒無汗,攻復溜宜瀉;傷寒有汗,取合谷當隨。欲調飽滿之氣逆,三里可勝;要起六脈之沉匿,復溜稱神。照海、支溝、通大便之秘:內庭、臨泣,理小腹之臌。

天突、膻中醫喘嗽,地倉、頰車療口喎。迎香攻鼻窒為最,肩井除臂痛如拿。二間治牙疼,中魁理翻胃而即瘥;百勞止虛汗,通里療心驚而立愈。大小骨空,治眼爛能止冷淚;左右太陽,醫目疼善除血翳。心俞、腎俞,治腰腎虛乏之夢遺;人中、委中,除腰脊痛閃之難制。太谿、崑崙、申脈,最療足腫之迍;湧泉、關元、豐隆,為治屍勞之例。印堂治其驚搐,神庭理乎頭風。大陵、人中頻瀉,口氣全除;帶脈、關元多灸,腎敗堪扶。腿腳重疼,針髖骨、膝眼、絕骨;行步艱楚,刺三里、中封、太衝。取內關並照海,醫腹疾之塊;搐迎香於鼻內,消眼熱之紅。肚痛秘結,大陵合外關於支溝;腿風濕痛,居髎兼環跳於委中。上脘、中脘,治九種之心痛;赤帶、白帶,求中極之異同。又若心虛熱壅,少衝明於濟奪;目昏血溢,肝俞辨其實虛。當心傳之玄要,究手法之疾徐。或值挫閃疼痛之不定,此為難擬定穴之可祛。輯管見以便蒙讀,幸高明而無哂諸。

天元太乙歌(即席弘賦)八十

先師秘傳《神應經》,太乙通玄法最靈。

句句言辭多奧妙,萬兩黃金學也輕。

熟記不忘多效驗,治病如神了在心。

口內將針多溫暖,便觀患者審浮沉。

陰病用陽陽用陰,分明便取陰陽神。

虛則宜補實宜瀉,氣應真時病絕根。

氣至如擺活龍尾,未至停針宜待氣。

氣刺兩乳求太淵,未應之時針列缺。

列缺頭疼及偏正,重瀉太淵無不應。

耳聾氣閉聽會針,迎香穴瀉功如神。

誰知天突治喉風,虛喘須尋三里中。

手攣肩脊痛難忍,合骨仍須瀉太衝。

曲池主手不如意,合谷針時宜仔細。

心疼手顫少海間,若要除根針陰市。

但患傷寒兩耳聾,耳門聽會疾如風。

五般肘疼針尺澤,冷淵一刺有神功。

手三里兮足三里,食痞氣塊兼能治。

鳩尾獨治五般癇,若刺湧泉人不死。

大凡痃痞最宜針,穴法從來著意尋。

以手按痃無轉動,隨深隨淺向中心。

胃中有積刺璇璣,三里功多人不知。

陰陵泉治心胸滿,針到承山飲食思。

大椎若連長強尋,小腸氣痛即行針。

委中專治腰間痛,腳膝腫時尋至陰。

氣滯腰疼不能立,橫骨大都宜救急。

氣海專能治五淋,更針三里隨呼吸。

期門穴主傷寒患,六日過經猶未汗。

但向乳根二肋間,又治婦人生產難。

耳內蟬鳴腰欲折,膝下明存三里穴。

若能補瀉五會間,且莫向人容易說。

睛明治眼未效時,合谷光明安可缺。

人中治癲功最高,十三鬼穴不須饒。

水腫水分兼氣海,皮內隨針氣自消。

冷嗽先宜補合谷,卻須針瀉三陰交。

牙疼腰痛並咽痹,二間陽谿疾怎逃。

更有三間腎俞妙,善除肩背浮風勞。

若針肩井須三里,不刺之時氣未調。

最是陽陵泉一穴,膝間疼痛用針燒。

委中腰痛腳攣急,取得其經血自調。

腳痛膝腫針三里,懸鐘二陵三陰交。

更向太衝須引氣,指頭麻木自輕飄。

轉筋目眩針魚腹,承山崑崙立便消。

肚疼須是公孫妙,內關相應必然瘳。

冷風冷痹疾難愈,環跳腰間針與燒。

風府風池尋得到,傷寒百病一時消。

陽明二日尋風府,嘔吐還須上脘療。

婦人心痛心癃穴,男子痃癖三里高。

小便不禁關元好,大便閉塞大敦燒。

髖骨腿痛三里瀉,復溜氣滯便離腰。

從來風府最難針,卻用工夫度淺深。

倘若膀胱氣未散,更宜三里穴中尋。

若是七疝小腹痛,照海陰交曲泉針。

又不應時求氣海,關元同瀉效如神。

小腸氣撮痛連臍,速瀉陰交莫在遲。

良久湧泉針取氣,此中玄妙少人知。

小兒脫肛患多時,先灸百會次鳩尾。

久患傷寒肩背痛,但針中渚得其宜。

肩上痛連臍不休,手中三里便須求。

下針麻重即須瀉,得氣之時不用留。

腰連胯痛不大便,即於三里攻其隘。

氣上攻噎不住時,氣海針之立便瘥。

補自卯南轉針高,瀉從卯北莫辭勞。

逼針瀉氣令須吸,若補隨呼氣自調。

左右捻針尋子午,抽針行氣自迢迢。

用針補瀉分明說,更用搜窮本與標。

咽喉最急先百會,太衝照海及陰交。

學者潛心宜熟讀,《席弘》治病最名高。

百訂賦八十一

百訂俞穴,再三用心。囟會連於玉枕,頭風療以金針。懸顱、頷厭之中,偏頭痛止;強間豐隆之際,頭痛難禁。原夫面腫虛浮,須仗水溝、前頂;耳聾氣閉,全憑聽會、翳風。面上蟲行,迎香可取;耳中蟬噪,聽會堪愈。目眩兮支正、飛揚;目黃兮陽綱、膽俞。攀睛攻少澤、肝俞之所,淚出刺臨泣、頭維之處。目中漠漠,即尋攢竹、三間;目覺䀮䀮,急取養老、天柱。觀其雀目汗氣,睛明、行間而細推;審它項強傷寒,溫溜、期門而可主。廉泉、中衝,舌下腫疼堪追;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取。耳門、絲竹空,住牙疼於頃刻;頰車、地倉穴,正口喎於片時。喉痛兮液門、魚際去療,轉筋兮金門、丘墟來醫。陽谷、俠谿,頷腫口禁並治,少商、曲澤,血虛口渴同施。通天去鼻內無聞之苦,復溜祛舌乾口噪之悲。啞門、關衝,舌緩不語而要緊;天鼎、間使,失音囁嚅而休遲。太衝瀉唇吻以速愈,承漿瀉牙疼而即移。項強多惡風,束骨相連於天柱;熱病汗不出,大都更接於經渠。且如兩臂頑麻,少海就旁於三里;半身不遂,陽陵遠達於曲池。建里、內關,掃盡胸中之苦悶;勞宮、脾俞,祛殘心下之悲悽。久知脅肋疼痛,氣戶、華蓋有靈;腹內腸鳴,下脘、陷谷能定,胸脅支滿何療,章門不用細尋;膈疼飲蓄難禁,膻中、巨闕便審。胸滿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胸膈停留瘀血,胃俞、巨髎宜整。胸滿項強,神藏、璇璣已試;背連腰痛,白環、委中曾經。脊強兮,水道、筋束;目眩兮,顴髎、大迎。痙病非顱囟而不愈,臍風須然谷而易醒。委陽、天池,腋腫針而速散;後谿、環跳,腿疼刺而即輕。夢魘不寧,厲兌相諧於隱白;發狂奔走,上脘同起於神門。驚悸怔忡,取陽交、解谿勿誤;反張悲哭,仗天衝、大橫須精。癲疾必身柱、本神之合;發熱仗少衝、曲池之津。歲熱時行,陶道復求中膂理;風癇常發,神道須還心俞寧。濕寒濕熱下髎定,厥寒厥熱湧泉清。寒慄惡寒,二間疏通陰郄暗;煩心嘔吐,幽門閉徹玉堂明。行間、湧泉,主消渴之腎竭;陰陵,水分,去水腫之臍盈。癆瘵傳屍,趨魄戶、膏肓之路;中邪霍亂,尋陰谷、三里之程。治疸消黃,諧後谿、勞宮而看;倦言嗜臥,往通里、大鐘而明。咳嗽連聲,肺俞須迎天突穴,小便赤澀,兌端獨瀉太陽經。刺長強於承山,善主腸風新下血,針三陰於氣海,專司白濁久遺精。且如肓俞、橫骨,瀉五淋之久積;陰郄、後谿,治盜汗之多出。脾虛谷以不消,脾俞、膀胱俞覓,胃冷食而難化,魂門、胃俞堪責。鼻痔必取齦交,癭氣須求浮白。大敦、照海,患寒症而善蠲;五里、臂臑,生癧瘡而能愈。至陰、屋翳,除癢疾之疼多;肩臑、陽谿,消癮風之熱極。抑又論婦人經事改常,自有地機、血海;女子少氣漏血,不無交信、合陽。帶下產崩,衝門、氣門宜審;月潮違限,天樞、水泉細詳。肩井乳癰而極效,商丘痔瘤而最良。脫肛趨百會、尾翳之所,無子搜陰交、石關之鄉。中脘主乎積痢,外丘收乎大腸。寒瘧兮,商陽、太谿驗;痃癖兮,衝門、血海強。夫醫乃人之司命,非志士而莫為;針乃理之淵微,須至人之指教。先究其病源,後攻其穴道,隨手見功,應針取效。方知玄里之玄,如達妙中之妙。此篇不盡,略舉其要。

肘後歌八十二

頭面之疾針至陰,腿腳有疾風府尋。

心胸有病少府瀉,臍腹有病曲泉針。

肩背諸疾中渚下,腰膝強痛交信憑。

脅肋腿胯後谿妙,股膝腫起太衝靈。

陰核發來如升大,百會妙穴真可驚。

頂心頭痛眼不開,湧泉下針足安泰。

鶴膝腫痛難移步,二陵犢鼻針殊巧。

尺澤能舒肋骨疼,更有一穴曲池妙,

根尋源流要安愈,加以風府功非小。

更有手臂拘攣急,尺澤刺深去不仁。

腰背若患攣急風,曲池一寸五分攻。

五痔原因熱血作,承山須下病無蹤。

哮喘發來寢不得,豐隆刺入三寸中。

狂言盜汗如見鬼,惺惺間使下針美。

骨寒髓冷火來治,靈道妙穴分明記。

瘧疾寒熱真可畏,須知虛實可用意,

間使宜透支溝中,大狂七壯合聖治。

連日頻頻發不休,金門刺深可無憂。

瘧疾三日一發舉,先寒後熱無他語,

寒多熱少取復溜,熱多寒少用間使。

或患傷寒熱未休,牙關風壅藥難投,

項強反張目直視,金針用意列缺求。

傷寒四肢厥逆冷,脈氣無時仔細審,

神奇妙穴真有一,復溜踝上二寸省。

四肢陽厥脈氣浮,須曉陰陽倒換求,

寒則須補絕骨是,熱則絕骨瀉無憂;

脈若浮洪當瀉解,沉細之時補便瘳。

百合傷寒最難醫,妙法神針用意推,

口噤眼合藥不一,合谷一針效甚奇。

狐惑傷寒滿口瘡,須下黃連犀角湯。

蟲在臟腑食肌肉,須要神針刺地倉。

傷寒腹痛蟲尋食,吐蛔烏梅宜早嘗,

十日九日必定死,中脘回還胃氣強。

傷寒痞氣結胸中,兩目昏黃汗不通,

湧泉妙穴三分許,速使周身汗自通。

傷寒痞結脅積痛,期門刺後見深功。

當汁不汗合谷瀉,自汗發黃復溜憑。

飛虎一穴通痞氣,祛風引氣使安寧。

剛柔二痙最乖張,口噤眼合面紅妝,

熱入血室心肺脹,須刺期間乃少商。

中滿如何去得根,陰包如刺效如神,

不論老幼依法用,須教患者便抬身。

打撲傷損破傷風,先於痛處下針攻,

後向承山立作效,甄權留下意無窮。

腰腿疼痛十來春,應針不了便惺惺,

大都引氣探根本,服藥尋方枉費金。

腳膝經年痛不休,內外踝邊用意求,

穴號崑崙並呂細,應能消散即時瘳。

風痹痿厥如何治,大杼曲泉真二美。

兩足兩脅痛難伸,飛虎針之效甚靈。

腰軟如何去得根,委中立見效如神。

通玄指要賦八十三

必欲治病,莫如用針。巧運神機之妙,工開聖理之深。外取砭針,能蠲邪而輔正。中含水火,善回陽而倒陰。

原夫絡別支殊,經交錯綜,或溝渠溪谷以岐異,或山海丘陵而隙共,斯流派以難揆,在條綱而有統。理繁而昧,縱補瀉以何功,法捷而明,自迎隨而得用。

且如行步難移,太衝最奇。人中除脊膂之強痛,神門去心性之呆癡。風傷項急,始求於風府。頭暈目眩,要覓於風池。耳閉須聽會而治也,眼痛則合谷以推之。胸結身黃,取湧泉而即可。腦昏目赤,瀉攢竹以便宜。若兩肘之拘攣,仗曲池而平掃。牙齒痛呂細堪治,頸項強承漿可保。太白宣道於氣衝,陰陵開通於水道。腹䐜而脹,奪內庭以休遲。筋轉而疼,瀉承山之在早。

大抵腳腕痛,崑崙可解。胻膝痛,陰市能醫。癇發癲狂,憑後谿而料理。瘧生寒熱,仗間使以扶持。期門罷胸滿血膨而可已,勞宮退翻胃心痛以何疑。

稽夫大敦去七疝之偏疼,王公謂此。三里卻五勞之羸瘦,華佗言斯。固知腕骨祛黃,然谷瀉腎,行間治膝腫腰疼,尺澤去肘疼筋緊。目昏不見,二間宜取。鼻窒無聞,迎香可引。肩井除兩胛風難任,竹空療偏頭疼不忍。咳嗽寒痰,列缺堪憑。眵䁾冷淚,臨泣尤准。髖骨將腿痛以祛殘,腎俞把腰疼而瀉盡,越人治屍厥於維會,隨手而蘇。文伯瀉死胎於三陰,應針而隕。

所謂諸痛為實,但麻曰虛。實則自外而入也,虛則自內而出歟。是故濟母而裨其不足,奪子而平其有餘。觀二十七之經絡,一一明辨;據四百四之疾症,件件皆除。故得夭枉都無,躋斯民於壽域。幾微以判,彰往古之玄書。

抑又聞心胸病,求掌後之大陵;肩背疼,責肘前之三里,冷痹腎俞,取足陽明之土;連臍腹痛,瀉足少陰之水。脊間心後者,針中渚而立痊;脅下肋邊者,刺陽陵而即止;頭項痛,擬後谿以安然;腰腳疼,在委中而已矣。夫用針之士,於此理苟能明焉,收祛邪之功,尤在乎捻指。

靈光賦八十四

黃帝岐伯針灸訣,依他經里分明說。

三陰三陽十二經,更有奇經分八脈。

靈光典注極幽深,偏正頭疼瀉列缺。

睛明治眼肉睛攀,耳聾氣痞聽會間。

兩鼻⿰鼻翁衄針禾髎,鼻窒不聞迎香間。

治氣上壅足三里,天突宛中治喘痰。

心疼手顫針少海,少澤應除心下寒。

兩足拘攣覓陰市,五般腰痛委中安。

脾俞不動瀉丘墟,復溜治腫如神醫。

犢鼻治療風邪疾,住喘腳痛崑崙愈。

後跟痛在僕參求,承山筋轉並灸痔。

足掌下去尋湧泉,此法千金莫妄傳。

此穴多治婦人疾,男蠱女孕兩病痊。

百會鳩尾治痢疾,大小腸俞大小便。

氣海血海療五淋,中脘下脘治腹堅。

傷寒過經期門愈,氣刺兩乳求太淵。

大敦二穴主偏墜,水溝間使治邪癲。

吐血定喘補尺澤,地倉能止口流涎。

勞宮醫得身勞倦,水腫水分灸即安。

五指不伸中渚取,頰車可針患齒愈。

陰蹻陽蹻兩踝邊,腳氣四穴先尋取。

陰陽陵泉亦主之,陰蹻陽蹻與三里。

諸穴一般治腳氣,在腰玄樞宜正取。

膏肓舊傳治百病,灸得真切病須愈。

針灸一穴數病除,學者尤宜仔細取。

悟得明師流注法,頭目有病針四肢。

針有補瀉明呼吸,穴應五行順四時,

悟得人身中造化,此歌依舊是筌蹄。

流注指微賦八十五

疾居榮衛,扶救者針。觀虛實與肥瘦,辨四時之淺深。取穴之法,但分陰陽與溪谷。迎隨逆順,須曉血氣與升沉。

原夫指微論中,積義成賦,知本時之氣開,說經絡之流注。每披文而參其法,篇篇之誓審;尋復經以察其言,字字之明論。疑隱皆知,實虛總附。移疼住痛之有神,針下獲安;暴疾沉疴至危篤,刺之勿誤。

詳夫陰日血引,值陽氣流,口溫針暖,牢濡深求。諸經十二作數,絡脈十五為周;陰俞六十臟主,陽穴七二腑收。刺陽經者,可臥針而取;奪血絡者,先俾指而柔。呼為迎而吸作補,逆為奪而從何憂。淹疾延患,著灸之由。躁煩藥餌而難拯,必取八會;癰腫奇經而畜邪,須用砭瘳。

況乎甲膽乙肝,丁心壬水。生我者號母,我生者名子。春井夏滎乃邪在;秋經冬合乃刺矣。犯禁忌而病復,用日衰而難已。孫絡在於肉分,血行出於支里。悶昏針運,經虛補絡必然;疼實癢虛,瀉子隨母要指。

想夫先賢迅效,無出於針;今人愈疾,豈難於醫。徐文伯瀉孕於苑內,斯由甚速;範九思療咽於江夏,聞見言希。

大抵古今遺蹟,後世皆師。王纂針魅而立康,獺從被出;秋夫療鬼而獲效,魂免傷悲。既而秘旨幽微,用針直訣。竅齊於筋骨皮肉,要察於強弱久新,腑臟寒熱。接氣通經,裡外之絕,羸盈必別。勿刺大勞,使人氣亂而神隨;慎妄呼吸,防他針昏而閉血。又以常尋古義,由有藏機。遇高賢真趣,則超然得悟;逢達人示教,則表我扶危。男女氣脈,分時合度;母子時刻,注穴須依。

今詳定療病之宜,神針法式;廣搜《難》、《素》之秘,文密辭深。考諸家之肘函,契先賢之妙臆,稱滬江流之指微,為後世學者之規准。

攔江賦八十六

擔截之中法數何,有擔有截起沉疴。

我今作此攔江賦,何用三車五輻歌。

先將八法為定例,流注之中分次第。

心胸之病內關擔,臍下公孫用法攔。

頭部須還尋列缺,痰涎壅塞及咽乾。

噤口喉風針照海,二陵出血刻時安。

眼目之中諸疾苦,更用臨泣使針擔。

後谿專治督脈病,癲狂此法治還輕。

申脈能除寒與熱,頭風偏正及心驚。

耳鳴鼻衄胸中滿,好用金針此穴尋。

但遇癢麻虛即外,如逢疼痛瀉而迎。

更有傷寒真妙訣,頭疼身熱取陽經。

無汗更將合谷補,復溜穴瀉好用針。

倘若汗多流不絕,合谷補之效如神。

四日太陰宜細辨,公孫照海一般行。

再用內關施截法,七日期門可用針。

但治傷寒皆用瀉,若知《素問》坦然明。

流注之中分造化,常將水火土金平。

春夏井滎宜刺線,秋冬經合便宜深。

天地四時同此數,三才常用記心胸。

天地人部次第入,仍調各部一般勻。

夫弱婦強亦有克,婦弱夫強亦有刑。

皆在本經擔與截,瀉南補北亦須明。

經絡明時知造化,不得師傳枉用心。

不遇至人應不授,天寶豈可付非人。

按定氣血病人呼,重搓數十把針扶。

戰提搖起向上使,氣自流行病自無。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歌八十七

三里內庭穴,曲池合谷接,

委中配承山,太衝崑崙穴,

環跳及陽陵,通里並列缺。

合擔用法擔,合截用法截,

擔截常記取,非人莫浪說。

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訣。

此法少人知,金鎖都開徹,

治病顯奇功,有如湯潑雪,

學者細推尋,神功無盡竭。

三里在膝下,三寸兩筋間,

能通心腹脹,善治胃中寒,

腸鳴並泄瀉,腿脛膝腫酸,

傷寒羸瘦損,氣臌及諸般,

年過三旬後,針灸眼光明。

內庭次指外,本屬足陽明,

能治四肢厥,喜靜惡聞聲,

癮癮咽喉痛,數欠及牙疼,

氣虛不能食,針著便惺惺。

曲池拱手取,屈肘骨邊求,

善治肘中痛,偏風手不收,

挽弓開不得,筋緩莫梳頭,

喉痹從欲死,發熱更無休,

遍身風癬癩,針著即時瘳。

合谷在虎口,兩指岐骨間,

肩痛並面腫,瘧病熱還寒,

齒齲鼻衄血,口噤不開言,

針入五分後,令人即便安。

委中曲膕里,橫紋脈中央,

腰痛不能舉,沉沉引脊梁,

痠疼筋莫展,風痹發無常,

膝頭難伸屈,針入即安康。

承山名魚腹,腨陷分肉間,

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難,

腳氣並膝腫,輾轉戰疼酸,

霍亂轉筋急,穴中刺便安。

太衝足大指,節後二寸中,

動脈知生死,能醫驚癇風,

咽喉腹心脹,兩足不能動,

七疝偏墜腫,眼目似云蒙,

亦能療腰痛,針下有神功。

崑崙足外踝,跟骨上邊尋,

轉筋腰尻痛,暴喘滿衝心,

舉步行不得,一動即呻吟,

若欲求安穩,須於此穴針。

環跳在髀樞,側臥屈足取,

腰折莫能伸,冷風並濕痹,

腿胯痛連腨,轉側重嗟吁,

若人針灸後,頃刻痛消除。

陽陵泉膝下,外廉一寸中,

膝重並麻木,冷痹及偏風,

舉足不能起,坐腿似衰翁,

針入六分止,醫功妙不窮。

通里腕骨後,一寸五分中,

欲言聲不出,懊憹及怔忡,

實則四肢重,頭腮面頰紅,

虛則不能食,暴喑面無容,

毫針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列缺腕側上,次指手交叉,

專療偏頭患,偏風肘木麻,

痰涎頻壅上,口噤不開牙,

若能明補瀉,應手疾如拿。

四總穴歌八十八

肚腹三里留,腰痛委中求,

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千金翼》十三鬼穴歌八十九

百邪癲狂所為病,針有十三穴須認。

凡針之體先鬼宮,次針鬼信無不應。

一一從頭次第針,男從左起女從右。

一針人中為鬼宮,左轉下針右轉出。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曰鬼信刺三分。

第三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壘入二分。

第四掌後大陵穴,刺可五分為鬼心。

第五申脈為鬼路,火針三下刺鋥鋥。

第六卻尋風府上,入發一寸名鬼枕。

七取耳垂下五分,名曰鬼床針要溫。

八取承漿名鬼市,從左出右君須記。

九針間使鬼道上,十針上星名鬼堂。

十一刺及陰下縫,會陰之穴為鬼藏。

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針仍要刺鋥鋥。

十三舌頭當舌中,此穴須名是鬼封。

手足兩邊當對刺,中行一穴只單通。

此是先師真口訣,狂猖惡鬼走無蹤。

雜病十一條歌九十

攢竹絲空主頭疼,偏正皆宜向此針,

更去大都徐瀉動,風池針刺三分深。

曲池合谷先針瀉,永與除疴病不侵。

依此下針無不應,管教隨手便安寧。

頭風頭痛與牙疼,合谷三間兩穴尋,

更向大都針眼痛,太淵穴內用針行。

牙疼三分針呂細,齒疼依前指上明,

更推大部左之右,交互相迎仔細尋。

聽會兼之與聽宮,七分針瀉耳中聾,

耳門又瀉三分許,更加七壯灸聽宮。

大腸經內將針瀉,曲池合谷七分中,

醫者若能明此理,針下之時便見功。

肩背並和肩膊疼,曲池合谷七分深,

未愈尺澤加一寸,更於三間次第行。

各入七分於穴內,少風二府刺心經,

穴內淺深依法用,當時蠲疾兩之經。

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

心氣痛時胸結硬,傷寒嘔噦悶涎隨。

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

二足三間並三里,中衝還刺五分依。

汗出難來刺腕骨,五分針瀉要君知,

魚際經渠並通里,一分針瀉汗淋漓。

足指三間及三里,大指各刺五分宜,

汗至如淋通遍體,有人明此是良醫。

四肢無力中邪風,眼澀難開百病攻,

精神昏倦多不語,風池合谷用針通。

兩手三間隨後瀉,三里兼之與太衝,

各入五分於穴內,迎隨得法有神功。

風池手足指諸間,右瘓偏風左曰癱,

各刺五分隨後瀉,更灸七壯便身安。

三里陰交行氣瀉,一寸三分量病看,

每穴又加三七壯,自然癱瘓即時安。

肘痛將針刺曲池,經渠合谷亦相宜,

五分針刺於二穴,瘧病纏身便得離。

未愈更加三間刺,五分深刺莫憂疑,

又兼氣痛增寒熱,間使行針莫用遲。

腿胯腰疼痞氣攻,髖骨穴內七分窮,

更針風市兼三里,一寸三分補瀉同。

又去陰交瀉一寸,行間仍刺五分中,

剛柔進退隨呼吸,去疾除疴捻指工。

肘膝疼時刺曲池,進針一寸時相宜,

左病針右右針左,依此三分瀉氣奇。

膝痛三寸針犢鼻,三里陰交要七吹,

但能仔細尋其理,劫病之功在片時。

崔氏灸骨蒸勞熱定取患門四花六穴法九十一

先用細繩數條,約三、四尺,以蠟油之,勿令展縮。以病人腳底貼肉量(男取左足,女取右足,)從足大拇指頭齊起,從腳板中當腳跟向後引繩,循腳肚貼肉直上,至膝腕曲膕中,大橫紋截斷。次令病人解發分開兩邊,令見頭縫,自囟門平分至腦後。乃平身正坐,取前所截繩子,一頭從鼻端齊,引繩向上,正循頭縫至腦後,貼肉垂下,循脊骨引繩向下,至繩盡處,當脊骨以墨點記(此墨不是穴。)別以稻稈心令病人合口,將稈心按於口上,兩頭至吻,卻勾起稈心中心至鼻端根下,如此「∧」樣,齊兩吻截斷。將稈展直,於先在脊中墨記處,取中橫量,勿令高下,於稈心兩頭,以墨點之,此是灸穴,名曰患門。二穴初灸七壯,累灸至一百壯妙。初只灸此二穴。次令病人平身正坐,稍縮臂膊,取一繩繞項向前平結喉骨,後平大杼骨,俱以點記,向前雙垂,與鳩尾齊即截斷,卻翻繩向後,以繩原點結喉墨放大杼上,大杼墨放結喉上,垂脊中,雙繩頭齊會處以墨點記(此亦不是灸穴,)別取稈心令病人合口,無得動笑,橫量齊兩吻截斷。還於背上墨記處,折中橫量,兩頭點之,此是灸穴。又將循脊直量上下點之,此是灸穴,名曰四花穴。初灸七壯,累灸至百壯。迨瘡愈,疾未愈,依前法復灸,故云累灸至百壯。但當脊骨上兩穴,切宜少灸,凡一次只可灸三五壯,多灸恐人局脊。凡灸此六穴,亦要灸足三里,以瀉火氣為妙。若婦人纏帛裹足,以至短小,所取第一次患門穴,難以准取,但取右手肩髃穴,貼肉量至中指為盡亦可,不若只取膏肓穴灸之,其穴備載於後。

《千金方》論取膏肓腧穴法九十二

膏肓腧穴,無所不治。主羸瘦虛損,夢中失精,上氣咳逆,狂惑失志。取穴之法:令人正坐屈脊,伸兩手,以臂著膝前。令正直,手大指與膝頭齊,以物支肘,勿令臂得搖動,從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頭,其間當在四肋五肋之間,去中行各開三寸,依胛骨之裡肋間深處是穴。去胛骨容側指許,摩膂肉之表,筋骨空處按之,但覺牽引胸部。灸兩胛中各一穴,至六百壯,多至千壯,當覺氣下礱礱然如流水狀,亦當有所下出。若無停痰宿疾,則無所下也。若病人已困不能正坐,當令側臥,挽一臂令前,求穴灸之也。求穴大較以右手從左肩上拄,指頭表所不及者是也;左手亦然。乃以前法灸之。若不能,但正坐常伸兩臂,亦可伏衣袱上伸兩臂,令人挽兩胛骨使相離,不爾,胛骨遮穴,不可得也。所伏衣袱當令大小常定,不然則失其穴,此灸訖後,令人陽氣康盛,當消息以自補養,使身體平復。論言:昔秦緩不救晉侯之疾,以在膏之下、肓之上,針藥所不及,即此穴也。孫真人笑其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疴難遣,若能用心,何憚不得,灸之無疾不愈矣。今明白備載於此,學者仔細詳審,依法取之。

隔蒜灸癰毒法九十三

法用大頭獨蒜(本草名葫,)薄切如小錢大,亦如錢厚。以蒜錢貼於疽頂尖上,以熟艾炷安於蒜錢上,灸之三壯,一易蒜錢。若灸時疼痛,要灸至不痛;初灸時不痛,要灸至痛,然後止,大概以百壯為準。用大蒜,取其毒有力。多用艾炷,取其火力通透。如法灸之,瘡一發膿潰,繼以神異膏貼之,即日而安。一、能使瘡不開大;二、內肉不壞;三、瘡口易合,一舉而三得之。然人未知之而多遲疑不決,至二日之後疽大如指,毒氣開散,病者不能堪火,不可著艾矣,可不預知之乎?但頭上見疽或項以上見疽,則不可用此法,灸反增其疾。《兵部手集》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