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浮想录

一九八三年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159

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看到了三千年一大变局,要应变,否定了历代的静止不变观点;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全变”,否定了早期改良派和洋务派的“器可变道不可变”的观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革命突变,又否定了康有为等人的“渐变”观点,构成了近代社会的“变”的哲学。

160

史论是现实的人对历史的感发。它有无深刻的借鉴意义,是其有无价值之所在;没有借鉴意义的史论是缺乏生命力的。但借鉴的现实性,应该得自历史的必然逻辑,绝不应该是狗尾续貂,强加臆言。强加的臆言,很可能是对历史的亵渎,而对现实则是歪曲。

161

布新难,除旧更难。

162

洋务运动中产生了改良思潮,维新运动中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潮,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开始有社会主义思想的译述,一个新的东西登上历史舞台,另一个更新的东西即已萌发。

163

“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中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他的枝上。”(《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十三章三十一节)耶稣向门徒说的这个比喻,表明“天国”是在人的心中。

164

为了站稳立场批判客观主义,把客观也批了,剩下的就是主观主义。主观主义比客观主义的危害更大。

165

论年岁,总是旧的比新的老;在实际生活中,却是有了新的才有旧的。

166

阴谋家要挑起事变,必须拨动权势者的神经。激起西太后发动政变的,一是说保国会“保中国,不保大清”,二是说让旗人自谋生计的诏谕,皇帝是不要满人了,三则是说将围颐和园杀太后。

167

西学即新学,新学即新政。

168

失败的政治运动,深刻的社会影响——失败中的胜利。

169

梁启超等人的“诗界革命”和新文体,是对旧格式的突破;严复译述《天演论》,是用优美的唐宋古文格式传播新思想,同样是中西文化的结合。

170

把历史事件像摄影那样呈现出来,是一般历史学家的任务;说明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则是历史哲学家的任务。

171

幻想的东西可以成为精神上的鼓舞,把它当作实践就会碰得粉碎。

172

在维新运动中宣传“冬裘夏葛”法则的康有为,戊戌政变后逃到海外一味保皇,已昧于“冬裘夏葛”的道理,披着光绪帝赐给他的“冬裘”脱不下来。

173

事物是不断地演变、不断地更新的,但阳光下并没有绝对全新的东西。

174

在改造中的战犯会说许多真话(如沈醉《我这三十年》),革命的回忆录却不无饰词,都是想取得读者的信任。

175

近代以前的爱国与忠君分不开,近代的爱国则与叛君的民权思想相联系;近代以前的卫国在于“制夷”,近代的卫国还要“师夷”(革新)。

176

历史就是真理,写的历史未必全是真理。

177

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引擎,创造引擎的是掌握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的人。

178

历史要有数字说明,但数字并不是历史,因为数字说明的只是事物的多少,不是事物的性质。

179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诗),说的是自然规律。社会的新陈代谢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但不同于自然规律,表现为先进与落后。

180

“物形之变,要皆与外境为对待,使外境未尝变,则宇内诸形,至今如其朔焉可也。惟外境既迁,形处其中,受其逼拶,乃不能不去故以即新。故变之疾徐,常视逼拶者之缓急,不可理古之变率极潮,后之之变率遂常如此而不能速也。即如以欧洲政教学术农工商战数者而论,合前数千年之变,殆不如近之数百年,至最后数十年,其变弥厉。”(《天演论》“导言十六进微”)按这里所说的“外境”即是指所处的境地或环境,就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来说,即“西学东渐”由外来变为内在的环境。

181

近代中国倡妇女解放者,多属男人,妇女出而自谋解放者,首推秋瑾。只有妇女以自己的实践来解放自己,妇女解放才有实际意义。

182

传统思想,在其开始大都是合理的,一旦成为传统,它的惰性就越来越多。革命与改革在于对惰性的鞭打,鞭打得过了头,抛弃了其中的合理内容,传统又会振振有词、理直气壮起来。

183

宗教是对人们的麻醉(鸦片),宪法却仍要允许信教自由,因为还存在从麻醉中找安慰的社会现实。

184

不懂得封建专制制度——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历史意义。试看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及历代的皇陵,就会感到把皇帝拉下马是历史的极大快事。有人说要是清末立宪成功,或者可以避免民国时期的祸乱。这不是说清朝没有实行君主立宪的魄力和条件,即使成功,则依附皇帝的封建势力将会获得更大的保留。

185

清末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差异:前者的反封建性强,后者是在反封建中保留封建。

186

孙中山说次殖民地比殖民地还不如。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人说他们要给中国改变这样的“不如”(即变中国为日本的殖民地)。这是极大的歪曲。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