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 一
一麾湖海望昭陵,慷慨高谈泽潞兵。
付与南人比吟境,二分冷月挂芜城。
【注释】
姜夔——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属江西)人。一生未仕,卒于杭州。其词重格律,音节谐美,用字造句,刻意精心。张炎称其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有《白石道人歌曲》。
一麾——麾,旌旗之属,用以指挥的。《周礼》:“建大麾。”昭陵——唐太宗墓。唐杜牧诗:“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这是杜牧将离长安出仕外地时登长安乐游原怀念唐太宗之作。
泽潞兵——中唐时刘从谏守泽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杜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无术,致成藩镇之祸,作《罪言》议论其事。见《旧唐书·杜牧传》。
南人——指姜夔等南方人。
二分冷月——唐徐凝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芜城——即广陵故城,在江苏扬州。后城邑荒芜,鲍照为作《芜城赋》。
【题解】
杜牧是北方人,姜夔是南方人,这首诗以杜、姜对比而言。姜夔《扬州慢》词:“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这词作于隆兴战败之后(隆兴是南宋孝宗年号),但悲凉哀叹,远不如杜牧《罪言》之有气概。
姜夔 二
三吴双井雅音函,早岁吟心辨苦甘。
不供温韦寻梦境,春衫冷月过淮南。
【注释】
三吴——古称湖州、苏州、常州为三吴。双井——在江西。
温韦——温庭筠、韦庄,都是花间派作家,以艳体词著名。
冷月过淮南——姜夔《踏莎行》词结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题解】
姜夔早岁游湖州、苏州、杭州各地,称赞俞灏词“以儒雅缘饰”。又其诗集自序,谓少日“三熏三沐师黄太史氏(黄庭坚)”。黄庭坚是江西双井人。姜夔有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金陵江上感梦词,虽写恋情,不作温庭筠、韦庄的艳体。可见他在三十岁前后,诗词已自成风格。
姜夔 三
唱和红箫兴未阑,棹歌鉴曲负三山。
山翁碧岳黄流梦,与子忘言晋宋间。
【注释】
唱和红箫——范成大以婢小红赠姜夔。夔携小红归湖州,除夕大雪,过吴江垂虹桥,有诗云:“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棹歌鉴曲——鉴曲即鉴湖,在浙江绍兴。绍熙四年(一一九三),姜夔游绍兴鉴湖,作《水龙吟》、《玲珑四犯》等词。三山——陆游晚年居鉴湖之三山村,时人称他为“三山翁”。
山翁——指陆游。碧岳黄流——陆游诗:“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子——指姜夔。忘言——没有话可应酬的意思。晋宋间——南宋陈郁《藏一话腴》称姜夔“襟期洒落,如晋宋间人”。
【题解】
陆游、姜夔二人都久住杭州,陆晚年居鉴湖,姜夔亦去游过,而两家集里却无一语投赠,可能因为陆志在恢复中原,而姜夔却襟怀潇洒,志行不同,使得他们迹近神疏吧?清人刊姜夔集,投赠诗中附收陆游诗数首,其实都是别人的作品。
姜夔 四
开禧兵火见流亡,合变词风和鞳鞺。
迟识稼轩翁倘悔,一尊北顾满头霜。
【注释】
开禧——南宋宁宗年号。兵火——开禧年间韩侂胄抗金战败,百姓流亡。
合变词风——谓姜夔应该改变词风。和鞳鞺——鞳鞺是钟鼓声。和,去声。声相应曰和。
稼轩——辛弃疾号。翁——指姜夔。
北顾——楼名。在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原名北固楼。梁武帝改北固为北顾。
【题解】
姜夔词风以清刚著称。其晚年遇辛弃疾以后,词风有所改变,如《永遇乐·北顾楼次稼轩韵》一首,作于嘉泰四年(一二○四),时夔约五十岁,辛弃疾六十五岁。《永遇乐》词上片句云:“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下片句云:“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气派较阔大,可与辛词鞳鞺之声唱和。
姜夔 五
张柳吟灯满绮罗,侯门一老厌笙歌。
野云那有作峰意,终古江湖贫士多。
【注释】
张柳——张先、柳永。吟灯满绮罗——谓张、柳作品多述闺阁艳情。
侯门一老——指姜夔。夔一生不曾做官,他除了卖字之外,大都是依靠朋友的周济。在苏州,他曾作退休宰相范成大的门客。在杭州,他依赖最久的张平甫,是南宋大将张俊的孙子。
野云——张炎《词源》评姜夔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作峰——云作峰。
江湖贫士——南宋中叶,有许多落魄文人拿文字作干谒的工具,这些人就叫江湖游士。
【题解】
姜夔无意开宗立派,由于他的词清刚骚雅,且以布衣终身,历来江湖文士多同此处境和爱好,故多传诵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