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首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述學醫之原起

餘年二十,即橐筆遊江浙。夏秋間,忽病發熱,二三日不退。延醫診視,曰暑熱也。連進數方無效。更一醫,曰:此伏暑也。數日亦不效。復更一醫,曰秋溫也。如是延纏月餘,飲食漸減,體漸消瘦,憊甚,憤不服藥。漸覺熱晨退晚作,繼又為寒熱,延至冬初始愈。次年夏秋間,又病如前狀。醫至,亦曰暑熱。視其方藥,似與前病時所服大同小異,無效亦如之。遂決意不服藥,病月餘自愈,如是三年。先君示曰,此不服水土,且勿遊。遂止家中,設帳授徒焉。

先君體弱,有脘痛舊病,發即嘔吐,飲食不能進,每年必發一二次。甲戌秋病作,醫治罔效,七日而見背。予痛甚,深恨不知醫之苦。叩諸本家前輩,學醫入門應讀何書?均謂《脈訣》也,《湯頭歌括》也,《臨證指南》、《溫病條辨》也。家中藏書頗多,一一檢閱,始知前客浙,病時所服方藥,二書中悉具。以曾服之無效也,遂不信之。堂叔某設帳在外,文名籍甚,知醫而不行道。往叩焉。叔示曰:「須讀《靈樞》、《素問》、《傷寒》、《金匱》,多閱各家《傷寒》註釋,藥性必《神農本經》。所謂群言,淆亂尊諸聖也。」乃發藏書,遍索之。凡所指示悉備,遂從此自力焉。此學醫之原起也。

述匯是書之原起

《傷寒》一書,註釋者數十家。予家藏書中,搜之約得十種。遂細研究,覺各有所長,各有所偏,議論紛紛,莫衷一是。惟江西喻氏、錢塘二張、長樂陳氏,俱能發揮透闢。喻氏於三陽三陰,均分為上、中、下三篇,於合病、並病,另為析出。頗覺有條不紊,較之原書,眉目更為分明,具有絕大識見。二張則以五運六氣,援引《內經》以為指證,使論中精誼,瞭然紙上,有功後學不少。陳氏則於無字句中襯以小注,使讀者豁然開爽,原文之奧旨畢宣,尤為煞費苦心。然於原文不能令人無疑處,亦曲為之解,頗覺於心未愜。如「太陽篇」云:表未解,醫反下之,陽氣內陷,心下因琖,則為結胸。是結胸,明明為誤下所致,理無可以再下,況又稱為陽氣內陷,何得復主以大陷胸湯?無怪是書前賢多謂王叔和偽撰。如此者頗多,懷疑者十餘年莫釋。後得進賢舒馳遠先生《傷寒集註》讀之,凡予所疑難之處,先生直斥之為非仲景之法,先得我心,於是疑者渙然冰釋,益憬然於讀書之不可不多也。因念盡讀諸書,非竭十年之力不可,然讀之而不能盡記憶,讀如未讀也。以予之魯鈍,每強半遺忘,於是思為匯成一書,擇諸家註釋之詳明者,去其閒字閒句、無甚深義之文,而錄其切當不移,合於《靈》、《素》之旨者,萃諸名家之精華,句句可誦,字字可法。雖未讀《靈》、《素》,而《靈》、《素》之要旨、五運六氣之制化,罔不略具。俾讀者省查檢之勞,而學者得真傳之道焉。此匯是書之原起也。

述匯注編次已經兩易

予三十年前,曾匯《傷寒論》注,以喻嘉言先生《尚論篇》之先後為次序。書成細思,似失原文之本來面目。蓋嘉言「尚論」古人,不妨獨抒己見,茲仍名之為《傷寒論》,自以仍原文之舊為名實相符。其時有友人陳君,力勸梓以問世,並願助刊資。予以編次未愜心,遂擱之書笥中,欲待更易,旋亦忘之。年餘,忽念笥中書久未曝曬,恐其黴壞,乃啟笥,則一角之書,盡被白蟻蛀爛,是冊亦與焉,恨甚。以雖無甚足貴,而實費數年之精神,且有數年來經驗,治愈之重候,於此書有合者,附錄於後,一旦損壞,無從追憶,不比各家著作,尚有原書可查,悔恨交集。自甲午移家僑滬,多暇,乃出各家書,追憶從前所採擇者,復匯是篇。次序一仍原文之舊,其「平脈」、「辨脈」、「可與不可與」諸篇,概置不錄。「霍亂」一篇,原文列「痙濕暍」篇之前者,為之易置於後。蓋二篇多有謂為叔和所添者,且多已見於《金匱》,即置之亦可。但「痙濕暍」篇,其文皆言六經病,則以附傷寒之後,未嘗不可。至「霍亂」篇,更無六經證候,似甚可刪。然《傷寒論》則《卒病論》也,無非治六淫外感之書,並非傷寒是另有一種之病,則霍亂亦卒病之一,何嘗不可附及。如必謂非傷寒之類,並「痙濕暍」諸篇而盡除之,直不啻誤認傷寒為另一種之重病,而為造南邊無真正傷寒之說者之助矣。以其無六經之見證也,故附於諸篇之最後。

論傷寒之「傷」字與中風之「中」字俱宜作「受」字或「感」字解

張隱菴謂:《傷寒論》原名《卒病論》,歷代名家多有言之者。《內經》云:百疾之始期也,必生於風雨寒暑。又云:虛邪之中人也,起毫毛而發腠理。可知卒病者,即六淫外感之病也。按原文「太陽篇」,首即曰: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次云:太陽病,或已發熱,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可見仲景風寒並舉,並無畸輕畸重之分。總之,皆感冒外邪之病也。其「中」字、「傷」字,別無深義,不過感受風與寒而已。其謂風邪之感人也,如矢石之中人,從皮毛襲入,故於「風」字上加一「中」字,文勢使然耳。《金匱》中風癱瘓,另有一病,與此所謂名為中風者,大不相侔,而名稱則一。則《本論》之中風,名之為傷風,亦未為不可。必稱為「中」,實當時文字之習慣,古人實無別有深意存乎其間也。觀此則知傷寒之「傷」字,謂之為「中寒」,亦無不可。總之,不過感受之意義而已。將此兩字作感受解,而千古之矇蔽可破。不然,即世稱北邊有真傷寒,南邊無真傷寒之說,無以破的也。每見市醫者,有男婦內外傷寒方脈字樣招紙,遇病之沉重者,則稱為傷寒;先輕後重者,謂為某病變傷寒。則其視傷寒為另有一種之病,而出乎六淫外感之外者,由來久矣。尤可笑者,其懸傷寒方脈牌之醫,問以《傷寒》書,恐茫乎未曾見過也。夫病不離乎風、寒、濕、暑、燥、火六淫。仲景書中之傷寒,即傷六淫中之寒,非別乎風、寒、暑、濕、燥、火之外,復另有一寒也。何世之醫者,一談及傷寒,則驚為不經見之重證。一見有重證,即指為傷寒乎,無非惑於「傷」字,見解不清耳。吾故謂《傷寒論》中,中風之「中」字,傷寒之「傷」字,俱當作「受」字或「感」字解,則此書之用益廣,而後讀此書者,不畏其難。特千古以來無人道破,以予之才疏學淺,奚足以取信於人,然我盡我心而已,知我罪我,不遑計也。

自序

《傷寒論》一書,前賢多有謂其散佚於兵燹,得諸傳者之口,非仲景全文,其中多王叔和所撰補者。此語不得盡謂為無稽之談。修園謂,漢晉僅兩朝,豈有散佚,皆因後人學問未深,不能解其奧妙,遂疑是叔和偽撰。此亦先生篤信之過,而於時務未之深究也。兩漢之末,以至於晉,其間,王莽、董卓篡竊於朝,赤眉黃巾擾亂於野,其他流寇,時有竊發;蜀、魏、吳三國,尋仇吞併,乘輿屢遷,宮禁被毀。而謂仲景之書不致遭於兵燹,未免失之一偏。平心而論,各篇之先後次序,似不能免倒置紊亂之可疑,且不能免矛盾悖法之病。其經舒馳遠指駁之處,確有見地,能啟後人之聰明,不為前人矇混,實能合乎理法。惟舒先生信用參耆,亦未免有過當處。不揣鄙陋,於各家註釋未能切當不移之條,竊附己意,補其闕漏,以俟高明之教我焉。是為序。

錄張隱菴先生序例

《傷寒》原名《卒病論》,非必風傷衛、寒傷榮也。《素問·玉機篇》云: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靈樞·五變篇》云:百疾之始期也,必生於風、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素問·皮部篇》云: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靈樞·制節篇》云:虛邪之中人也,灑浙動形,起毫毛而發腠理。可知風寒皆外邪,先客皮毛,後入肌腠;留而不去,則入於經;再留不去,則入於腑。亦不能泥脈緩為中風,脈緊為傷寒之說。《本論》「太陽篇」云,傷寒脈浮而緩;「陽明」、「太陰篇」云,傷寒脈浮而緩;「太陽篇」云,脈緊者必咽痛;「陽明篇」云,脈浮而緊者必潮熱。須知陰邪傷陰,陽邪傷陽。邪正同類,兩不相持,則其脈緩;寒邪傷陽,熱邪傷陰,邪正陰陽兩相搏擊,則其脈緊也。亦無傷寒惡寒、傷風惡風之說。《本論》云: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又云:太陽中風,嗇嗇惡寒。須知寒為太陽之本氣,風乃寒中之動氣。病太陽而皮毛凝斂則惡寒,病太陽而皮毛開發則惡風。風邪始入,毛竅未開,雖中風而亦惡寒;寒入於肌,邪傷腠理,雖傷寒而亦惡風也。至傷寒無汗、中風有汗之說,更不能泥。《本論》傷寒脈浮自汗出,又太陽中風,不汗出而煩躁。須知風在皮毛亦必無汗,寒入肌腠,亦當有汗也。又有謂傷寒宜麻黃湯,中風宜桂枝湯者,《本經》麻黃主治中風、傷寒、頭痛,凡病在皮毛,麻黃可用。桂枝氣味辛甘,《本論》用以解肌,凡病在肌腠,桂枝可用。《本論》惡風、無汗而喘,宜麻黃湯;喘而汗出,麻杏甘石湯;外證未解,宜桂枝湯;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可證也。

三陽三陰,謂之六氣。天有此六氣,人亦有此六氣,無病則運行不息。外感風寒,則以邪傷正。始則氣與氣相感,繼則從氣而入於經。《素問·至真要大論》:六氣司天,六氣在泉,皆始於厥陰,終於太陽。《本論》中紀日者,言正氣也;傳經者,言病氣也。《素問》云:傳者,乘也。乃從此乘彼之意也。三陰三陽,乃人身經氣,而各有部:太陽分部於背,陽明分部於胸,少陽分部於脅,太陰分部於腹,少陰分部於臍下,厥陰分部於季脅、少腹之間。其六氣紀日,一曰太陽,二曰陽明,其次相紀,皆以正氣為主,兼論病邪之有無。後之讀者,因證而識正氣之出入,因治而知經脈之循行,則取之有本,用之無窮矣。

節錄喻嘉言先生尚論傷寒論大意

後漢張仲景著《卒病傷寒論》十六卷,至晉代不過兩朝,其《卒病論》六卷,已不可復睹,即《傷寒論》十卷,想亦劫火之餘,僅得之讀者之口,故其篇目先後差錯。賴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之名目,可為校正。晉太醫令王叔和,附以己意,編集成集。今世傳之《傷寒論》,乃宋秘閣臣林億所校正、宋人成無己所詮註之書也。萬曆間方有執著《傷寒條辨》,削去叔和序例,大得尊經之旨。其於太陽三篇,改叔和之舊,以風寒之傷榮衛者分屬,卓識超越前人。此外不達立言之旨尚多,悠悠忽忽,沿襲至今。所謂千古疑竇,至此莫破。茲欲溯仲景全神,不得不先勘破叔和。如太陽經中,證緒紛繁,後學已難入手,乃更插入溫病、合病、並病、過經不解病,坐令讀者茫然。陽明經中,漫次仲景偶舉問答一端,隸於篇首,綱領倒置,先後差錯。至於霍亂病,陰陽易、差後勞復等證,不過條目中事耳,乃另立篇名,與六經並峙,又何輕所重而重所輕耶?茲先振舉,主其大綱,後詳明其節目,從而尚論之者,誠以冬春夏秋,時之四序也。冬傷於寒,春傷於濕,夏秋傷於暑熱者,四季中主病之大綱也。其冬傷於寒一門,仲景立法獨詳;於春夏秋三時者,蓋以時令雖有不同,其受、外感則一,自可取治傷寒之法,錯綜用之耳。引申觸類,治百病有餘,況同一外感乎?

節錄陳修園先生序

仲景書,本於《內經》,法於伊尹。《內經》詳於針灸;湯液治病,始自伊尹,扁鵲、倉公因之。至仲景專以方藥為治,而集群賢之大成。其「平脈」、「辨脈」、「傷寒序例」、「可與不可與」諸篇,為王叔和所增。自「辨太陽病脈證」篇至「勞復」止,皆仲景原文。成無己注後,諸家皆有移易,皆由前人謂《傷寒論》非仲景原文。惟張隱菴、張令韶二家,俱從原文註解,闡發五運六氣、陰陽交會之理,恰與仲景自序撰用《素問》、《九卷》、《陰陽大論》之旨吻合。今照分其章節,另於方中行、喻嘉言各家中,嚴其採擇以補之。是書雖論傷寒,而百病皆在其中。內而臟腑,外而形身,以及氣血之生始,經俞之會通,神機之出入,陰陽之變易,六氣之循環,五運之生制,上下之交合,水火之相濟,寒熱虛實,溫清補瀉,無不悉備。且疾病千端,治法萬變,統於六經之中,即吾道一以貫之之義。

是書為晉太醫令王叔和撰次,宋臣林億等校正,金聊攝成無己註解,此為原本。其「辨脈」、「平脈」、「序例」、「可與不可與」諸篇,叔和所增入者,悉去之。

節錄陳修園先生讀法

六氣之本標中氣不明,不可以讀《傷寒論》。《內經》云: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至真要大論」曰: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少陽、太陰從本者,以少陽本火而標陽,太陰本濕而標陰,標本同氣,故當從本。然少陽、太陰亦有中氣,而不言從中者,以少陽之中,厥陰木也,木火同氣,木從火化矣,故不從中也。太陰之中,陽明金也,土金相生,燥從濕化矣,故不從中也。少陰、太陽從本從標者,以少陰本熱而標陰,太陽本寒而標陽,標本異氣,故或從本,或從標,而治之有先後也。然少陰、太陽亦有中氣,以少陰之中太陽水也,太陽之中少陰火也。同於本則異於標,同於標則異於本,故皆不從中氣也。至若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者,以陽明之中,太陰濕土也,亦以燥從濕化矣。厥陰之中,少陽火也,亦以木從火化矣。故陽明厥陰,不從標本而從中氣也。要之,五行之氣,以木遇火則從火化,以金遇土則從濕化,總不離於水流濕、火就燥,同氣相求之意。化而過者宜抑之,化而不及者宜培之也。

六經之為病,仲景各有提綱。太陽以脈浮、頭痛、項強、惡寒八字為提綱;陽明以胃家實三字為提綱;少陽以口苦、咽乾、目眩六字為提綱;太陰以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鞕二十三字為提綱;少陰以脈微細、但欲寐六字為提綱;厥陰以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二十四字為提綱。以提綱為主,參以論中兼見之證,斯無遁情矣。

太陽為先天之巨陽,其熱發於營衛,故一身手足壯熱;陽明乃太、少兩陽相合之陽,其熱發於肌肉,故蒸蒸發熱;少陽為半表半裡之陽,其熱發於腠理,時開時闔,故往來寒熱;太陰為至陰,無熱可發,因為胃行其津液以灌四旁,故得主四肢而發熱於手足。所以太陰傷寒,手足自溫;太陰中風,四肢煩疼。少陰為封蟄之本,若少陰不藏,則坎陽無蔽,故有始受風寒而脈沉發熱者;或始無表熱,八九日來熱入膀胱,致一身手足盡熱者;厥陰當兩陰交盡,一陽初生,其傷寒也,有從陰而先厥後熱者,從陽而先熱後厥者,或陽進而熱多厥少,或陽退而熱少厥多,或陰陽和而厥與熱相應。此三陰三陽發熱之差別也。

六經定法

太陽病,頭項強痛,腰背骨節疼痛,惡寒發熱。(此為太陽經證。)時有微汗者,為風傷衛,法主桂枝湯以驅衛分之風;壯熱無汗者,為寒傷營,法主麻黃湯以發營分之寒;頭身疼痛,發熱惡寒,不汗出而煩躁者,為風寒兩傷營衛,法主大青龍湯,營衛互治,風寒並驅。太陽邪傳膀胱,口渴而小便不利,(此為太陽腑證。)法主五苓散以去腑邪。小便不利者,氣不行,病在氣分,不可用豬苓血分之藥,當以桔梗易之。太陽腑證,有蓄尿蓄熱二端。膀胱有尿,熱邪入而搏之,則少腹滿為蓄尿;若無尿,熱邪入無所搏,則少腹不滿,為蓄熱。蓄尿者倍肉桂,蓄熱者易滑石。有為蓄尿過多,膀胱滿甚,脹翻出竅,尿不得出,⿰⺼窄脹異常者,名為癃閉,不可用五苓。愈從下利,其脹愈加,而竅愈塞,尿愈不得出。法宜白蔻宣暢胸膈、砂仁、半夏(醒脾開胃)、肉桂(化氣)、桔梗(開提)、生薑(升散)。(此提壺揭蓋之法),使上焦得通,中樞得運,而後膀胱之氣方能轉運。斯竅自順而尿得出。其少腹硬滿,小便自利者,為膀胱蓄血。詳見太陽篇。

陽明病,前額連眼眶脹痛,鼻築氣而流清,發熱不惡寒,(此為陽明經證)。法主葛根以解陽明之表。口燥,心煩,汗出,惡熱,渴欲飲冷,(此熱邪漸入陽明之裡)。法主白虎湯以徹其熱。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而大便閉者,(此邪熱已歸陽明之府。)法主小承氣湯,微蕩其熱,略開其閉;加之胃實,腹滿,微發譫語者,可以調胃承氣湯,以蕩其實,而去其滿;更加舌苔乾燥,噴熱如火,痞、(胸腹塞悶)。滿、(膨脹)。實、(胃按之痛)。燥、(便閉乾結。堅按之石硬)。與夫狂譫無倫者,法主大承氣湯,急驅其陽以救其陰。

少陽頭痛在側,耳聾,喜嘔,不欲食,胸脅滿,往來寒熱,(此為少陽經證。)法主柴胡湯以解少陽之表;口苦,咽乾,目眩,(此為少陽腑證)。法主黃芩以瀉少陽裡熱。

太陰腹滿而吐,食不下,時腹自痛,自利不渴,手足自溫,法主理中湯加砂、半。若胸膈不開,飲食無味,而兼咳嗽者,乃留飲為患,法宜理脾滌飲。若由胃而下走腸間,瀝瀝作瀉者,名曰水飲;若由胃而上入胸膈,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者,曰支飲;若由胃而旁流入脅,咳引刺痛者,名曰懸飲;若由胃而溢出四肢,痹軟痠痛者,名曰溢飲。又有著痹、(痛在一處。)行痹(流走無定。)二證,與溢飲相似而證不同,乃為火旺陰虧,熱結經隧,赤熱腫痛,手不可近,法宜清熱潤燥。若身目為黃,而小便不利,不惡寒者為陽黃,法宜茵陳五苓散;若腹痛厥逆,身重嗜臥而發黃者為陰黃,法宜茵陳附子湯。

理中湯加砂半 (人參 白朮 乾薑 甘草 半夏 砂仁)

理脾滌飲 (黃耆 白朮 砂仁 白蔻 半夏 乾薑)

水飲前方加肉桂。支飲(加故紙、益智,更用斬關丸下痰)。懸飲(加芫花、草果,搜出肋縫之疾)。溢飲(加虎骨、威靈仙。手加乾薑,足加附子)。

少陰真陽素旺之人,外邪傳入,則必協火而動。心煩不眠,肌膚熯燥,神氣衰減,小便短而咽中干,法主黃連阿膠湯,分解其熱,潤澤其枯;真陽素虛者,外邪傳入,則必協水而動。陽熱變為陰寒,目瞑倦臥,聲低息微,少氣懶言,身重惡寒,四肢逆冷,腹痛作瀉,法主溫經散邪,回陽止瀉。

清熱潤燥(人參、竹瀝、阿膠、天冬、玉竹。手加桑枝,足加桑根)。

回陽止瀉 (附子 乾薑 黃耆 白朮 半夏 砂仁 故紙 益智)

茵陳附子湯 (人參 白朮 茯苓 附子 乾薑 茵陳)

厥陰有純陽無陰之證,有純陰無陽之證,有陰陽錯雜之證。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熱深厥深,上攻而為喉痹,下攻而便膿血,此純陽無陰之證也。法主破陽行陰,以通其厥。四肢厥冷,爪甲青黑,腹中拘急,下利清穀,嘔吐酸苦,冷厥關元,此純陰無陽之證也。法主驅陰止瀉,以回其陽。腹中急痛,吐利厥逆,心中煩熱,頻索冷飲,飲而即吐,煩渴轉增,腹痛加劇,此陰陽錯雜之證也。法主寒熱互投,以去錯雜之邪。

喉痹者用 (玉竹 天冬 石膏 雞子白)

便膿血者 (生地 阿膠 黃連 雞子黃)

驅陰止瀉用 (附子 乾薑 砂仁 半夏 黃耆 白朮 吳萸 川椒)

陰陽錯雜用上方濃煎,另用川連浸取輕汁和溫服。

凡病總不外乎六經,以六經之法按而治之,無不立應。見一經之證,即用一經之法。經證、腑證兼見,即當表裡兩解;若太陽與陽明兩經表證同見,即用桂枝、葛根,以合解兩經之邪;兼少陽,更加柴胡;兼口渴而小便不利,即以三陽表藥加入五苓散中;兼口苦咽乾,目眩,更加黃芩;兼口燥心煩,渴欲飲冷,當合用白虎湯於其間,並三陽表裡而俱解之;若三陽表證,與三陰里證互見,謂之兩感,即當用解表於溫經之內;若里重於表者,但當溫里,不可兼表。

無論傳經、合病、並病、陰陽兩感,治法總不外乎此。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