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一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題名辨

醫藥之道。蓋昉於農黃氏云。素靈二書。雖名於黃岐氏乎。非實有其問。而實為之對者也。惟於行文之間。假以為之體裁。猶後人設於或問。以明義於答也。不知其出於何人之手耶。醫之稱農黃氏也。亦猶道家之稱黃老。惟神其所由耳。素靈固非黃岐氏之所撰也。農黃氏邈矣。尚書之肇於唐虞也。學者必考信於此。則素靈之果成於黃岐氏耶。先於尚書。年世其幾何。雖道之不同。而文辭之不相肖。其何太遠也。說者以為先秦之偽撰。或以為六朝之辭氣。此皆似有所見者也。乃今審其文脈。固不能升於六朝之上。然猶可考於今者。雜存乎其間。則非可全廢也。蓋當其撰之之始也。幸有古語之傳者。且補綴。且敷演。首之尾之。羽之毛之。以成其篇而已。故今將欲讀其書。以考信於此。豈可不善擇哉。夫醫者事之為也。為之存於人。存於人之故。必俟其人。苟非其人。道不虛行。往昔之於事之為也。不傳之書。而傳於言。是以史之所載。雖有和緩俞胕文摯扁倉之輩。徒稱其名。又何有其事之為之可考其書於今哉。如八十一難。傳云扁鵲之所述。雖然。史記無作難經之言。或云吳呂廣之所偽撰。然則其非正書審矣。又何可考之於今哉。當秦之時。雖坑儒焚書乎。醫倖免其厄。則其書不可不全傳也。而今素靈及八十一難之書。既已如此。則醫之於古。傳之於書者固希。醫之於古。果不傳之書。而傳於言也。然則其適傳之於書。亦必其禁方。而非其道之盡於此者也。何以睹其術之所為者。故非俟其人而口授面命。則必有所不盡焉。如長桑君之於秦越人。豈不然耶。當西漢之時。儒術承焚坑之餘。而惟醫循其舊爾。然則其書之不可傳者儒也。而及全於儒。其書之可傳者醫也。而不全於醫何耶。此其始所有也。故雖已焚乎。匿於彼。藏於此。猶得其全。其始所無也。故難免厄乎。本無可匿。又無可藏。何以得其全。豈非其傳於書者固希哉。及東漢之時。有張氏仲景者。身為長沙太守。好修方技。稽往昔之方法。集大成以建之規則。號曰傷寒論。傷寒論者。方術之傳於書之創也。方術之傳於書者。獨創於張仲景氏。而其可考於今者。惟是而已。故傷寒論者。萬世之規則也。是以竊比之於作者。稱長沙醫聖。以為方法之祖也。又有金匱要略及玉函經。私疑其云金匱。云玉函者。本是傷寒論之美稱。而非有此二書也。既比其人於聖。則亦不得不比其書於金玉也。仲景氏之所傳。惟是傷寒論而已。傷寒之於論。莫適非變。愈適而愈變。是以遂及於雜脈證也。後人不辨此之旨。謂必當別有論雜病之書。然奈其無有何。因幸有金匱及玉函之稱。剽竊其及於雜病者於論中。繼之以附會。此其書之所以偽撰也。且王燾氏之纂外臺秘要方。引金匱要略之所載。皆以為傷寒論。則此時猶未有要略。其果成於唐以降者。益足以證矣。因此而觀之。仲景氏之所傳。惟是傷寒論而已。雖然。年逝世更。傷寒論亦既非仲景氏之書。乃今之所傳。出於晉太醫令王氏叔和。當是之時。簡冊之散軼也。憂其遂亡滅。輯集以流之於世。叔和氏之撰次斯論也。雖固無意於攙入其言。以紊其真。而未始上之於梨棗。而公行於天下。則其後之殘缺錯亂。固已太多。而旁發其所窺之意者。展轉謬寫。而混淆正文。以致後人之迷盳亦已不少。夫仲景氏之所載而傳者。往昔之方術也。乃其於脈證。有名有數。與其行文之法。固不與後之方書同其撰也。藉使叔和氏。溷之以其似者。玉石本自有分。又何患其磊砢乎。於是觸類推例。邀之於交互。而臨於左右。拆句頒章。為之段落。則知脈證之具於名數。與其行文之法。果不可同後之方書視之也。然後流耀而含英。乃珠乃玉。如眎諸掌上焉。又何眩曜瓦礫乎。夫脈證者。方之所之也。而術之於變化。未嘗不循其轉機焉。仲景氏之所以規則於萬世也。脈證之於轉機。不可素度也。惟仲景氏能度而察之。察入神焉。處方之於變化。不可素定也。惟仲景氏能定而應之。應致妙焉。神之與妙。體之於我。而後仲景氏之術。可得而臨於今矣。故欲修仲景氏之術者。此之不可不務焉。欲務於此者。不可不由於規則焉。仲景氏之建規則也。統邪以寒矣。歧為五名。而有內外焉。有輕重焉。陰陽以辨內外。風寒以析輕重。陰陽各三。而其相交者為合。其及者為並。系之於三陽。盡其變態百出焉。是為三陽三陰也。陽曰浮。陰曰沉。風曰緩。寒曰緊。或數或遲。或滑或澀。以候內外。以診輕重。是為脈之分也。熱五綱而十二名。惡風寒為三道。頭痛頭眩。嘔吐喘咳。疼痛腹痛。腹滿瘀血。及汗之與厥。則各二道。而消渴之與煩躁。則各四道。燥屎宿食之一而為八。下利之二而為六。精而曰虛。邪而曰實。實為讝語。虛為鄭聲。有正焉。有屬焉。是為證之別也。或先脈而後證。或先證而後脈。脈或兼證。證或兼脈。插以例之辭。於前於後。挈因命證。方證互略。枉而還之。隔而接之。是為行文之法也。夫邪之雖一乎。殊內外。異輕重。為三為六。自百而千。千轉萬移。莫有窮極。始於傷寒。而終於雜脈證。脈證之具於名數與其行文之法。莫不該備而盡焉。此仲景氏之所建。而萬世之規則也。自非其入神致妙。烏能至於此哉。不可不由以審焉。往昔之方術。儼然可臨於今者若此。藉使叔和氏溷似者於其間。又何所眩矅。失其真者乎。若徒說脈而遺證。論證而闕方。且追且搜。不中繩墨者。此不直叔和氏之為也。出於其末流之手。亦未可量也。余於是乎擇以斥之。乃余之所類而例也。所擇以斥也。名數之與夫行文之法。舉以辨之。推以正之。所以有辨正之著也。辨正之於著。明於名數為先務。所以有名數之解也。此二者。皆所自玩也。何必示之於人。若其示之。必罪余為拘縛章句爾。雖然。二千歲之下。人與骨皆已朽。昕恃者章句。不恃章句。將何所折衷乎。縱令我獲拘縛之罪。固所不辭也。或者同僻之士。有一取乎。我其愉快。亦所不期矣。

傷寒也者。為邪所傷害也。謂邪而為寒。蓋古義也。故寒也者。邪之名也。而邪之傷害人。最多端矣。雖其多端矣。約之則不出於三陽三陰焉。三陽淺深之狀也。三陰緩急之態也。約此六者。則不出於陰陽焉。陰陽內外之分也。約此二者。則不出於風寒焉。風寒輕重之別也。統此二者。則不出於一寒焉。寒也者。邪之名也。而邪之傷害人。雖多端矣。約之於三陽三陰。以統於一寒也。如此。夫惟統之也。一寒而已。題之所以命曰傷寒也。而其所以命曰論者。蓋論也者。論定之義。與論語之論略同。而非議論之論也。預舉事形。稽諸古訓。而斷之方法。以供他日之用。此之謂論定也。乃今傷寒之於方論。預設病狀。而具之處方。義亦相似矣。題之所以命曰傷寒論也。

自序辨

古之人既能修之於我。而究其極致。則著書以述其意也。未必顯於當世。而期之於身後也。後之人頗有其所窺乎。或發其指歸於卷端。題以為序。所以題以為序者。蓋擬詩書之題序也。是故在秦漢以上。雖有諸子百家。而未嘗聞自序其書也。莊周之於天下。其為之似乎。未嘗言序也。司馬遷之於史記。自為之序。則不啻似之已。雖然。其次之於卷後。而謂之傳者。自有其旨。豈類於後之題序乎哉。至乎挽近。急於希售。是其自序之所以昉耶。而今仲景氏之自序於卷首者何耶。竊尋其文意。脈理不屬。且其言曰。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證辨。為傷寒雜病論。乃今質諸終篇。未嘗有本於此者。或似於此。固無足信者矣。至他如五藏府俞。經絡陰陽。及人迎趺陽。三部九候。明堂闕庭等之言。亦皆不與本論相愜也。而其不出於仲景氏之手矣。是必後之黠者。不推仲景氏之本旨。偽擬以欺人者耳。且夫素難之果成於東漢以降乎。豈可復與仲景氏之言相愜乎哉。

脈法及平脈法辨

辨脈之法。及其平脈之法。蓋出於王叔和氏也。王叔和氏之於脈診。蓋獲之於天性耶。乃其所著之脈經若干篇。獨極其精微焉。而凡二十有四。分為七表八里九道也。配之以三焦五藏六府。三其部位。九其診候。以眎病應。以推生克。權虛實。察死生。纖細密悉。莫所不臻矣。此自非獲於其天性。烏能至於此乎哉。獨得之道。非所以覺之於他人也。張仲景氏之於脈法。則獨不然。曰在陽則脈浮。在陰則脈沉。大抵浮沉以統之。緩緊遲數滑澀。相差以系之。故浮沉陰陽之位。而陰陽疾病之位也。而緩緊遲數滑澀。悉繫於浮沉。於是乎或陽或陰。先定其位。而後輕重緩急之機。觀於其所屬。則可以考矣。不特此而已。須與證相愜。不苟誣於我。此之為善考而善盡矣。惟仲景氏之脈法為爾。仲景氏未嘗分七表八里九道也。未嘗配三焦五藏六府也。未嘗及三部九候也。本論之中。其或儳及三部陰陽乎。即⿱斁灬於仲景氏之本旨也。辨詳於脈候篇。夫仲景氏之脈法之概若此。又烏可以叔和氏之脈診混之乎哉。叔和氏之獨極精微於此也。私淑於張仲景氏也。竊尋其心曲。本當無意乎混之於此。使人眩惑也。惟以其天性之獲於脈診。或至於本論。得意之處。旁發其脈法。將以試己之技耶。烏知後人之不謬寫而遂傳於今乎。夫然。故欲讀仲景氏之書。而修其術於我者。不可不擇焉。擇之有差。不於理而必於事。事存乎辭。而辭之愜事。事之愜人。可取以臨矣。是之謂善擇也。若其於理也。不徒不得乎辭。既不愜事。又奚愜人矣。是之謂不善擇也。今夫如辨脈平脈二法。則不得不與本論相乖也。且如其大浮數動滑為陽。沉澀弱弦微為陰。似則似矣。雖然。陰陽本是表裡之統名也。沉浮陰陽之位。而緩緊遲數滑澀悉系焉。則其以大動為陽之位。以澀微為陰之位猶可。數滑之不可一為陽也。弱弦之不可一為陰也。其謂之何矣。夫數滑弱弦。相與系之於陰陽。以差之者也。而今一之於陽。一之於陰者。此蓋一種之陰陽。而非仲景氏所取於表裡之統名者也。如本論曰陽浮而陰弱。曰陰陽俱緊。曰陽脈澀。陰脈弦。皆謂疾病之位。而不謂其所候之處。則又與彼背馳矣。同是一陰陽也。於彼如彼。在此如此。何其無定準也。而後之言脈之陰陽者。或以尺寸。或以浮沉。乃其所謂浮沉者。不以其人。而以己之指也。以指之故。加之以中。嗚呼是何其言之謬乎。浮沉本是陰陽之位。而自存乎其人。豈可求之於己之指乎。其所謂尺寸。亦惟一脈一動。而無有異也。脈之於動。本是一身之活機。而其所由起。在於臍中。所謂腎間之動是也。而謂起於臍下非矣。上自頭頂。而下抵於四末。莫所往不到焉。莫所遠不逮焉。此乃人之所以生也。夫一身之活機。既起於臍中。頭頂而四末。莫所不到而逮。則其於動也。雖欲不一焉得乎。況於尺寸之脈路。出於同一乎。惟少陰與趺陽之來應。低昂少異爾。此其以脈路之所纏繞而來之別也。亦惟自存乎其人。豈可復求之於己之指乎。尺寸亦惟一脈一動。而無有異也。藉令據尺寸及浮中沉等之說。則如陽浮陰弱。陰陽俱緊。為尺寸可。為浮沉亦可。而其名於表裡。終不可見也。如陽脈陰脈。惟尺寸可言。而浮沉不可二。表裡不可見也。何則陰陽本名於脈焉者也。名於脈焉者。即名於疾病焉也。非名於指焉者也。若乃脈之於浮沉。自存乎其人。則指之切之也。不敢不從之也。惟脈不為指之浮沉。指能浮沉於脈乎。因是觀之。陰陽之為說。或尺寸。或浮沉。紛紛乎不知所適從矣。然則陰陽之義。將何之取乎。夫陰陽。表裡之統名也。寒熱。陰陽之分也。浮沉。陰陽之位也。風寒。輕重之別也。緩緊。風寒之析也。是故表為陽。里為陰。陽曰熱。陰曰寒。浮則陽。沉則陰。風寒系焉。緩緊屬焉。於是乎緩緊之為風寒。風寒之為輕重。或浮或沉。熱乎寒乎。惟陰陽為統之矣。故曰陰陽表裡之統名也。夫既浮沉之為陰陽之位也。所謂陰陽俱緊者。獨似可言也。陰陽之果不在於指。而在於脈也。系浮沉於緊。則其陽其陰。足以辨其位矣。乃言陰陽。而浮沉自在其中也。且緊之為脈。浮沉相差以系之也。故曰陰陽俱緊。此獨似舉其概而例之者也。是之為陰陽之辨矣。叔和氏之於脈診。雖獨極其精微之若彼乎。於仲景氏之脈法。其不相依也若此矣。此固其所建之不同也。以不同而欲同之也。豈其不乖乎。故欲讀仲景氏之書。而修其術於我者。不可不善擇焉。已而善擇焉。則仲景氏之脈法。彰然如指諸掌也。又何從叔和氏之脈診矣乎哉。叔和氏之獲之於天性。而能至於此也。吾之固所不能也。雖吾之已所不能乎。人又或能之也。至其能之也。豈讓乎叔和氏乎。若乃辨脈平脈二法。則脈經之餘論。而叔和氏之金科玉條也。又何取乎仲景氏乎。仲景氏之脈法。既具於本論。當就而審焉爾。且叔和氏果無意乎混之於此。使人眩惑也。雖余之所取捨之若之也。亦豈多恨矣乎哉。

傷寒例辨

傷寒之例。蓋亦出於王叔和氏也。其所據而例。肇於陰陽大論。旁及素問八十一難。加之以其所窺。此獨契於題序所謂撰用者耶。如其所謂傷寒溫暑。及時行疫毒冬溫等之別。非不纖悉。如大左於仲景氏之所論何。又獨以傷寒為觸冒冬時嚴寒之病。則如春夏之病何。於是乎至有春溫夏熱之說也。又云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也。非其時而有其氣。以病人者。名為時行疫毒。此豈謂盡無之乎。雖然。按鬥歷占之之法。吾是之未能信矣。乃索之於本論。未有愜於此者。蓋張仲景氏之所論。風寒皆邪之假名。而輕重之別已。寒之所以為重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風之所以為輕者。以其不若寒之太甚也。故風寒皆假以名於邪者也。夫既有風寒之名。而未見其形。於是乎假陰陽以形其內外。內外既形。而未得其狀。於是乎分其陰陽。各以為三。以狀其大體。大體既狀。而猶未委曲。於是乎三陽三陰。各委曲其脈證。千狀萬形。莫所不至焉。然後內外輕重之脈證。委曲於此。則何更問四時。而後處之。是故不但觸冒冬時嚴寒之病。雖溫暑及時行疫毒冬溫。求之於脈證。則莫不悉具於其中焉。洽彌於四時。因是而觀之。方仲景氏之時。未有春溫夏熱。及時行疫毒冬溫等之別也。推之於六氣。而命之名。以別之者。蓋亦創於叔和氏也。人之生於天地之間。誰不受其氣。則推之以六氣者。不為無其理也。雖然。病之與人俱活。不可推之以理者固眾。縱得之於理。惟在其變態。而不二乎邪。自外自內。何離乎陰陽。或輕或重。何出乎風寒。亦各有其脈證具。則雖變態之千萬乎。必求之於脈證。隨以處之。其又何乖也。仲景氏之於術。不問四時。而取於一邪。千萬其脈證。而極其變態。能極其變態之故。又遂之於雜脈證。奚獨傷寒也。夫如此也。則春溫夏熱。及時行疫毒冬溫等之別。固不足據矣。況於按鬥歷占之之法哉。且夫仲景氏之所論而博也。內外輕重之脈證。千狀萬形。往乎來乎。靡往非例焉。靡來非例焉。既而委曲於此也。又復曷須傷寒之例。且其例中顯言搜採仲景舊論。且千金外臺諸書。亦多引之。為叔和之語。得傷寒之例之出於叔和氏也。益足以證矣。然則此固叔和氏之例。而非仲景氏之例也。何以與本論相愜矣。傷寒之例。亦豈足據哉。亦豈足據哉。

痙濕暍辨

痙濕暍之於脈證也。曰傷寒所致。復曰與傷寒相似。抑此何言哉。既曰太陽痙濕暍。太陽病之外。豈復有所謂痙濕暍者耶。若必為傷寒之所致。則其為相似者果非耶。若必為相似者之果是耶。奚翅痙濕暍。奈霍亂及瘧等之相似何。此獨何以遺於此耶。傷寒所致太陽六字。果不可讀矣。彰彰乎明哉。出於後人之為也。夫仲景氏之統脈證也。惟是陰陽而已。已而千狀萬態。莫所不盡焉。是以不外於奔豚結胸。火逆水逆。發黃蛔厥等。豈惟痙濕暍之別論哉。有金匱要略者。分部設門。以論雜脈證。而痙濕暍為始。此蓋後人謬讀傷寒之論。謂惟論觸冒冬時嚴寒之卒病。則必有論雜病之書。於是搜取其散落者一二於諸家。未足以成篇。因又剽竊論中及雜脈證者。偽撰以為金匱要略耳。何以明金匱要略之為偽撰也。痙濕暍皆冠以太陽病三字。此當其剽竊之時。猶循其舊。忘削去三字。而獨削去其論中之原文。太陽下篇。風濕二條。亦剽竊之。而忘削去其原文。幸足以辨其本旨矣。因此而觀之。痙濕暍本自在於太陽篇者。彰彰乎明哉。且傷寒論有中風。金匱要略亦有中風。名同而病異。此以一而兼二耶。太陽有奔豚。少陰有下利。為詳且盡。而亦覆載焉。此右取而左忘耶。取唐以降之方。附之各門之後。此前知身後數百年耶。藉令仲景氏之聖。亦豈若此其明乎。其他復出之與其容疑焉者。不可指數矣。誰謂金匱要略之非偽撰耶。其曰傷寒所致。復曰與傷寒相似。別而論之者。非仲景氏之本旨。豈不彰明哉。雖然。觀乎傷寒論有小建中湯。無大建中湯。大小半夏湯。及越婢湯等之特具於金匱要略。則仲景氏之遺方。不為不存於此。金匱要略之不可全廢也。要不過十之二三。宜淘汰以輔其術而已矣。乃今辨正傷寒論。措痙濕暍。而自太陽篇始者。所以復仲景氏之舊也。處方之悉具於金匱要略。則不如就彼而求之之便。故不辨於此矣。

汗吐下辨

如篇末載可發汗。不可發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汗吐下後等之辨。豈其不可乎。雖然。其可與不可。既載於本篇。而無所不盡焉。而今又復辨之於篇末者。豈非為蛇添足乎。截長綴短。補之以其家說者。豈亦出乎王叔和氏之工巧耶。大類乎辨脈平脈二法。及傷寒例者也。夫既本篇之所載。可取以例。則又何加焉。惟至如其於可下之辨。載大承氣湯。及大柴胡湯之證六七條。則本篇之所闕。此可以補之。然則惟此之辨。不可廢也。而亦載之於金匱要略。此豈本篇之既闕。而存之於此耶。將金匱要略之所載。取之於此耶。又將獨存乎金匱要略者。假之於此耶。要之金匱要略之雖不可信。而比之於此辨可下者。抑猶古也。其不可全廢也。姑讓之於彼。固亦無不可矣。然則惟此之辨。不可廢也。亦廢之可矣。其他可發汗。不可發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汗吐下後等之辨。雖似無不可。固已遠於古也。又何足據乎。又何足據乎。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