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藏府三焦

五藏六府者。仲景氏之所不論也。惟於藏論心。於府論胃膀胱。時又論三焦也。然皆與後世之所說。大不同也。何者心胃膀胱。及三焦之悉具於內。不可得而窺也。不直索之於內。而各索之於外也。乃索之於外也。設其部位。而為三焉。大抵膈間為心位。為上焦。從心下至臍上。為胃位。為中焦。少腹為膀胱位。為下焦。各具其外候。而與其相符。則為能盡而不遺也。猶直索之於內也。夫在膈間。則其人之所自知。而外候之所不及也。如曰心中痞。曰心中窒。曰心中懊憹。曰心中疼熱。曰心煩。曰心悸。曰心中悸而煩。曰心中滿而煩。曰心中溫溫欲吐。曰心中結痛。曰結胸。曰胸中塞。曰胸中煩。曰胸滿。曰胸脅滿。曰胸脅苦滿。曰胸脅煩滿。曰胸滿脅痛。曰胸滿煩驚。曰胸脅滿而嘔。曰胸中滿而煩。曰胸中實。曰胸中有熱。曰氣上衝心。曰氣上撞心。曰氣上衝胸。曰氣上衝咽喉。曰其氣上衝。曰氣從少腹上衝心。曰氣痞。曰氣逆。曰膈內拒痛。曰膈上有寒飲之類是也。至心以下。則不惟其人之自知。而外候以符之也。如曰心下痞。曰心下鞕。曰心下滿微痛。曰心下痞鞕。曰心下鞕滿。曰心下痞鞕而滿。曰心下滿而鞕痛。曰心下因鞕。曰心下痛。按之石鞕。曰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曰正在心下。按之則痛。曰心下痞。按之濡。曰心下鞕滿而不痛。曰心下必痛。曰心下急。曰心下悸。曰心下結。曰心下支結。曰微結。曰脅下滿。曰胸脅下滿。曰脅下滿痛。曰脅下鞕滿。曰脅下痞鞕。曰胸下結鞕。曰脅下痛。曰引脅下痛之類是也。若夫胃膀胱。則專據外候以符之也。如不大便。或難或鞕。為胃實。潮熱讝語煩躁。或腹滿痛。或繞臍痛。或喘冒不能臥。或下利讝語。為胃中有燥屎。惡熱讝語。為胃氣不和。乾噫食臭。為胃中不和。大汗出煩渴。為胃中乾燥。腹中痛。為胃中有邪氣。自下利。為胃中虛冷。下之後。為胃中空虛。少腹鞕滿。或急結。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或發狂。或一身手足盡熱。為熱結膀胱。亦為熱在下焦。少腹滿。按之痛。手足厥冷。為冷結在膀胱。下利不止。小便不利。為利在下焦。當吐者。為屬上焦。吐與下。為犯胃氣及上二焦之類是也。因是而觀之。心胃膀胱。及三焦之為上中下之部位。各具其外候。而與其相符。則能盡而不遺也。豈可與後世之直索五藏六府及三焦於內。纏繞為之說。不得其實者。同類而語也矣哉。且夫人之所以生者。惟氣之與血也。氣之與血。無不在於飲食。故飲食者。氣血之原也。其入於胃。而化為氣血。充盈四體。潤養一身。此乃人之所以生也。如其糟粕余液。則出為前後也。乃飲食之各有分。而前後之自從之。此之為得常也。若其飲食之太多太少。而前後之或清或濁。或數或澀。非難則鞕。或秘或溏。此之為失常也。雖藏府及三焦之悉具於內。不可得而窺乎。稽之飲食之與前後。則惟胃中之可以度也。乃具其外候。而與其相符。則能盡而不遺也。猶直索之於內也。且夫人之於身也。內焉藏府三焦。外焉四肢九竅。各有官司。不可一缺焉。既而不可一缺也。孰取孰舍。孰重孰輕。孰親孰疏。孰先孰後。雖然。其最要者。莫逾於胃焉。生也在於茲。死也在於茲。疾湊於茲。藥適於茲。故人身之為要也。胃之為最焉。惟胃中之可稽而度也。有飲食與前後之在。則外候之不得不肇於此。既其餘液之從胃溉致於膀胱。而為前溲也。膀胱之可稽而度者。有清濁數澀之在。則外候之亦不得不由於此。如膈間。則固其人之所自知也。因審其所知。而取之於外候也。亦猶胃膀胱也。故雖藏府及三焦之悉具於內。不可得而窺乎。既設上中下之部位。各具其外候。而與其相符。則能盡而不遺也。猶直索之於內也。所以惟於藏論心。於府論胃膀胱。時又論三焦也。此豈若他藏府之不可得而窺。而外候之無可稽而度也矣哉。自素難之說藏府三焦。而後世直索之於內。議論紛呶。五為六。六為五。心包命門。實如洞視然。遂至盡配之藥曰。入某藏。之某經。補其藏。導某經。論仲景氏之所未論。而聳動人心耳。此其說之出乎議論也。不乖其實者幾希。假令發解藏府。極盡其布置色味。斷續長短。大小分寸。脈理之所通。經絡之所繫。而烏能得窺度其藥之合五七味。若十數味。為一方也。既服之後。復能別入某藏。之某經否。補某藏。導某經否。果能治其疾乎。又將為害乎哉。夫既肝腎肺脾膽。心包命門。大小腸之不可得而窺。而外候之無可稽而度也。又何有治法之可索也。仲景氏之所以不論及於此也。因是而觀之。與以吾之淺膚之識。搜索夫難窺難度之藏府也。寧服膺仲景氏之教。以就此易窺易度之外候也。然後能識此藥之敵彼之疾。不過而謬。則吾其愉快也已矣。是故至如肝腎肺脾膽。心包命門。大小腸之不可得而窺。而外候之無可稽而度也。則姑舍㫋。吾將惟從夫心胃膀胱。及三焦之為上中下之部位。各具其外候。而與其相符。則能盡而不遺也已矣。

榮衛

榮衛之出乎素難焉。後世敷演其說。傷寒為陰邪。為在榮分。中風為陽邪。為在衛分。配麻黃於榮。配桂枝於衛。且以所為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見以為即未發熱。必惡寒者也。此等之類。殊為不通。何則。陰陽本是表裡之統名也。傷寒中風者。輕重之別也。陰陽以統表裡。輕重以別風寒。非以風寒為陰陽也。故陽邪陰邪。惟以三陽三陰言則可。以傷寒中風言則不可也。無熱與未發熱不同。無熱者。本以三陰言。無表證之謂也。有熱為表。故其有熱而惡寒者。知其在表位。故曰。發於陽也。無熱為里。故其無熱而惡寒者。知其在裡位。故曰。發於陰也。此主病位而言之也。未發熱者。雖未見其熱。而頓將發者也。而非若三陰之無熱也。對已字而云未。惟言有其先後已。云無雲未。辭亦自別。豈可混同以視之乎。又豈可以風寒為陰陽乎。夫榮衛者。氣血之別稱也。素難之所說。詳悉莫以尚焉。榮衛之名。蓋昉於此。而其書則成於仲景氏之後也。謹按本論。言榮衛者。僅二三。因審其語脈。不似仲景氏之辭氣也。且治法之於榮衛。必不可不言。則何不肇之於桂枝麻黃之初乎。此果後人之說。謬混於此者歷然也。氣血字。論中一無有也。雖然。於發汗吐下後。及下利之證。每論亡津液。津液越出。及亡血之等。殊為緊要。則其旨雖不同。而其名言之也。為不大相遠矣。然如仲景氏之所論。則所見盡在於外證焉。後世遂取之於臆。有汗多亡陽。下多亡陰等之說。而汗多亡陽。見於大青龍湯。救逆湯之條。及陽明篇。然其云亡陽及虛。皆非古義。亦必後人之說耳。桂枝二越婢一湯之條曰。無陽。少陰篇曰。亡陽。又曰。陽已虛。亡無通。陽謂表也。無陽者。謂表證已解也。陽已虛者。謂表證已解。惟精氣未復也。即與陰陽俱虛同。古義為然矣。

古語曰。百病生於氣。氣即俠氣。勇氣。浩然之氣。氣力。血氣之氣也。言病機百出。一由氣血之鬱結也。後世誤解。為心氣之氣也。謂人之苟苦思勞心於事。則必敗心矣。因名以心氣不足。與之以藥。欲以救且補之也。夫藥也者。性之偏焉者也。豈可能補其不足乎。又豈可能救其勞苦乎。若惟言因其勞苦。而氣血鬱結。致此之疾。則猶可。然後隨其脈證。而處之方。則其何不可乎。假令人之苦思勞心於事於此。乃其事之頗從己之意。則必不俟藥。而思弭心弛矣。若不從己之意。則愈苦愈勞。而思奚弭。心奚弛矣。當是之時。莫有能救且補之之良藥也。醫乃命之字。而稱勞疫。則人亦乞之藥。豈非惑之已甚乎。

虛實

虛實之名。必起於人之失其常也。而強弱之稱。必因其體之常質也。故虛者精氣之奪。實者邪氣之盛。邪氣之實。攻之以草木蟲石。精氣之虛。養之以穀肉果菜。乃今以草木蟲石。謂為補精氣。抑亦醫法末路之失也。何以言之。張仲景氏之論虛也。必於精氣。如曰陰陽俱虛。曰惡寒者虛故也。曰胃中空虛。曰胃中虛冷。曰虛煩。曰虛則鄭聲是也。其論實也。必於邪氣。如曰胃實。曰內實。曰寒實。曰熱實。曰熱者實也。曰潮熱者實也。曰實則讝語是也。夫精氣之於人也。重孰大焉。能護四體也。邪氣之於人也。害孰甚焉。能賊五內也。精氣者生之所憑。故不可不養焉。養以穀肉果菜。此之為法矣。邪氣者死之所創。故不可不祛焉。祛以草木蟲石。此亦為法矣。蓋胃之為府也。收夫穀肉果菜。而精氣委源於茲。所以最為重也。邪氣之盛也。精氣為之奪。所以最為害也。故虛實皆主胃而言之。邪氣之實於胃。仲景氏之所深懼焉。故於府惟言胃也。故其所謂實者。皆以胃實言之。不獨大便難鞕也。凡人之於常。無有虛實。失常而後有虛實。於是乎論焉。素問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又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又曰。攻邪以毒藥。養精以穀肉果菜。此蓋古語之最純粹者也。邪以無為常。故曰實。曰盛。曰攻。精以有為常。故曰虛。曰奪。曰養。皆主胃而言之者。彰然而明哉。夫人之於胃也。譬如水缸乎。胃也者。收穀肉果菜之府也。缸也者。貯水之器也。收而充之。此其常也。貯而滿之。亦其常也。於是投缸中以一拳石。則如之何。邪之於胃。其猶缸之於石乎。石本非缸之所貯也。邪本非胃之所收也。既投之以一拳石。則水必湧溢乎外也。邪之害乎精氣。亦猶如此乎。故謀去夫石。此即鉤匕杈䉗之道也。謀祛夫邪。此即草木蟲石之術也。以此之道。既去夫石。則水必減矣。以此之術。既祛夫邪。則精必虛矣。水之減。非鉤匕杈䉗之所能加也。精之虛。非草木蟲石之所能補也。然則如何而可乎。亦惟加之以水。養之以穀肉果菜而已矣。夫缸貯水以備用。胃收精以保生。貯之有分。分不可強。懼石之投也。收之有節。節不可逾。懼邪之實也。石愈大。則水益減。邪愈盛。則精益虛。石之不可不去也。水何不加。邪之不可不祛也。精何不養。是故仲景氏之論虛也。必於精氣。精氣者。生之所憑也。其論實也。必於邪氣。邪氣者。死之所創也。虛實之分。可以辨而已矣。後世不辨此等之分。於人之常。而論其虛實。以混之於強弱。是以精氣必論。邪氣亦必論。抑亦醫法末路之失也。凡人之於常。無有虛實。失常而後有虛實。於是乎論焉。豈可以常而論焉哉。虛實強弱。本不同道。虛實自虛實。強弱自強弱。固已不可混而已矣。然則精氣之虛。果不可補乎。曰精氣之生於穀肉果菜也。氣為之化。邪氣湊於胃也。精氣不得不奪。猶投石於缸中。其水必減。此所以邪曰實。精曰虛也。邪是草木蟲石之所與。精是穀肉果菜之所與。此所以實曰攻。虛曰養也。故精氣之虛。欲以草木蟲石補之。非法矣。何則。草木蟲石。猶鉤匕杈䉗也。鉤匕杈䉗。所以去夫石之具。而非所以加水者也。草木蟲石。所以祛夫邪之毒。而非所以補虛者也。具豈能加水乎。毒豈能補虛乎。補虛之說。至此而窮矣。故精氣之虛。惟有穀肉果菜之養已。豈有草木蟲石之補乎哉。是故虛實之於分。不可不善辨焉。

死生

凡醫之為職也。死生之所繫焉。藥能活人。藥能殺。故死生有命。亦不得謂之命。則是醫之責也。是以作劑之法。必權其體之強壯羸弱。與其病之輕重緩急。與其藥之大小多少者也。慎之至矣。夫人之至重者。莫死生若焉。死生皆命也。雖壽之期於百歲乎。七十之為稀。而札瘥短折之亦不少也。凡天下之人。其幾億萬。何其以病斃者之最多。而其以壽終者之最少也。病乎百之九十九。而壽乎僅一而已。僅一之命。而九十九之非命耶。豈非非命之最多耶。莫論壽夭之與疾病。自經自屠。畏壓溺。或為罪所刑。是皆非自然而然。則謂為非命耶。然其於死一也。若質之於聖人。則必謂之命。何則。上自王公。而下至眾庶。各有其事。實命不同。死生皆命也。生於其所。而死於其事。有常有變。命之不可奈何也。故莫論壽夭之與疾病。自經自屠。畏壓溺。或為罪所刑。雖其非自然而然乎。亦皆始於其常。而終於其變者也。聖人之所以謂為命也。雖然。醫之為職。治人之病者也。治之不瘳。使人死其病也。則於其職。謂之何也。縱其人之命。於我乎不得不為非命矣。故其瘳之與否。不可不論焉。醫之於術。得之則生。失之則死。死生之繫於醫也。不可不慎焉。稽諸往昔。能辨死生。是為醫之良。後世又謂為司命之職。亦似為不誣矣。夫先王之設醫之職也。惟是恤人之疾苦。使其免於死。此先王之仁也。凡人之於疾苦。急則頓將死。緩則引年月。終亦將死。能祛其疾苦。使其免於死。惟醫之術已。術之非無工拙。故其病已瘳之後。精氣不繼而死。或未及瘳。困悶而死。其於死一也。以其已瘳為命。以其未瘳為非命耶。此惟醫之所知。而非先王之所問也。恤其疾苦。使其免於死。此先王之仁也。何暇論其已瘳之與未瘳乎。故其所視於醫也。獨在其死生。以獨在其死生故。論其工拙。亦惟以此。制其祿秩。亦惟以此。為之黜陟。亦惟以此。此先王之所建。確乎不可易矣。死生之所以繫於醫也。周禮曰。以五氣五聲五色。眡其死生。又曰。死終則各書其所以。而入於醫師。又曰。歲終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少曰死。老曰終。醫師掌醫之政令。故錄其不瘳之狀。以告於醫師。醫師以此論其工拙。以此制其祿秩。以此為之黜陟。以為後世之戒也。失四為下者。五之為半。或不治而自瘳。故十全至失四。祿秩之差。分為五等也。先王之設醫之職也。恤人之疾苦。使其免於死。此先王之仁也。是以不錄其已瘳之生。而錄其不瘳之死。不啻為後治之戒。亦慎之至矣。以其所視於醫之獨在其死生也。若其術之於工拙。惟在於處方。處方之能愜其脈證。是之為得。不愜其脈證。是之為失。得之無失為工也。失而無得為拙也。脈證不可不明矣。處方不可不愜矣。明之以仲景氏之規則。愜之以仲景氏之規則。醫之於務。惟在仲景氏之規則是審焉爾矣。夫藥之為品也。古者概以為四等。有大毒。有常毒。有小毒。有無毒。草木蟲石之外。五味五穀。亦伍之於方。以從其宜。固不可一為毒乎。周禮曰。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此其不一於毒之故。不曰治而曰養。古之術為然。然今之為醫者。或代疾以毒。更藥以毒。以為能盡百病。以歸死於命。謂死生之自在於彼。稽諸古昔。未嘗有如此者也。又有疑乎周禮以為漢儒之偽撰也。縱令周禮可疑。距古不遠。而古言尚存。且其流本出於先王之道也。非醫之所可以議也。先王之道。御邦家之道也。醫之道。治疾病之道也。邦家之大。疾病之小。固異其倫。固不可混同也。若疑乎其言之不契於己。則奚翅周禮也。醫而議先王之道。非僭則妄矣。嗚呼。人之至重者。莫死生若焉。當其有疾。與之於藥。若不得其宜。不但其不瘳。甚則至於死。至此謂藥之不殺人而可乎。自古有藥殺。豈非藥之殺人乎。今夫中藥之毒。而煩亂困悶。謂之瞑眩。瞑眩之太甚。不得不至於死。故如巴豆甘遂附子之類。必因其強羸。有半錢一錢之分。此權其強壯羸弱。與病之輕重緩急。與藥之大小多少者也。不爾。或過或不及。詎得謂之術乎。醫之於術。得之則生。失之則死。死生之繫於醫也。豈可不慎焉哉。

三權

醫之臨術也。有三權焉。何謂三權乎。一曰體位。二曰病位。三曰藥位。體有強壯羸弱之分。病有輕重緩急之勢。藥有大小多少之略。各辨其位。以識之於躬而蔽之。是之為三權也。三權之相持而不愆。是之謂能執術也。仲景氏之統脈證於陰陽。建之規則也。三權自具於其中焉。而臨術之要。全盡於茲。不可不辨矣。若夫體之羸弱。而病之重且急。無乃危乎。病之重且急。而藥之小少。無乃不及乎。病之輕且緩。而藥之大多。無乃過乎。不及之與過。皆其術之已失也。及其甚也。不度強壯羸弱。輕為重。重為輕。緩乎急。急乎緩。小大失宜。多少異處。豈其不忒乎。及其最甚也。或拘吐方。或泥下劑。拘吐方者。當汗必吐之。當下亦必吐之。泥下劑者。當汗必下之。當吐亦必下之。豈不乖乎。皆取之於己。而不辨三權者也。是以己雖誤之乎。不能自顧。人之爰死也。必歸之於命。嗟乎。誣之殊甚。惟其至於此乎。實己之由。盍自恥自悔。為後治之戒乎。夫強壯羸弱之於分。輕重緩急之於勢。莫不隨其分之與其勢而制之。其何無大小多少之略也。若果拘泥乎一。則必有如割雞用牛刀者。此謂之過也。又必有似解牛用雞刀者。此謂之不及也。過與不及。固非術也。是故體與病之位在彼。惟藥之位在我也。非辨我之與彼之位。以識之於躬而蔽之。何以相持而不愆乎哉。仲景氏之統脈證於陰陽。建之規則也。三權自具於其中焉。而臨術之要。全盡於茲。則我將辨之以仲景氏之規則。規則之體於我。三權盡是我之有已。然後如牛刀之直解牛。雞刀之直割雞也已矣。又何取之於己。而拘泥乎一之為。

仁術

後之業醫者。自許以仁術。曰我之救民之疾苦之著於今也。不類儒之閒然無事之邈乎古也。嗟乎。何其言之謬且恣乎。此其視仁也。蓋取諸慈愛惻怛之心也。慈愛惻怛之心。固不足以盡仁矣。夫仁之至廣至大之難言。固不可言於醫也。何則。先王之御邦家也。貫乎百爾者。特在於仁焉。無論乎慈愛惻怛之心。使人人各得其所。事乎其事。以安其心。以終其身也。惟仁之化為然。及其化之及也。雨露之所降。舟車之所通。莫遠弗及焉。惟仁之化為然。豈非其至廣至大之難言乎。故仁者合德與行之名也。雖德與行之名眾乎。莫有出於仁之上焉者也。又豈可言之於醫乎哉。醫藥之設。肇於先王。則其仁在於先王焉。而醫之所任。不在於仁。而在於其職焉。乃其於職也。猶百工之各以其事。以供上之用。以應下之需也。乃其於朮也。亦不能無巧拙。於是分祿秩之差。以為五等。此先王之制也。雖今之不似古之制。而祿秩之差。率從其巧拙。則近之矣。若其無官祿者。為人治之疾。則人必報之以幣也。或賜祿。或受幣。食於其業則一也。故醫之食於業也。亦猶百工之食於事也。豈可獨私於仁。而緣飾己之小技乎哉。縱令辭其幣。施藥於四鄰。惟是一小惠。未足以煩仁之名也。而今不惟受其幣。而其稍菲薄。或怒而咎之。則惠之名。猶無有也。而況於仁之至廣至大之難言乎。醫之伍之於下。謂為小數小技。非必賤之也。蓋聖人之御邦家也。莫不包裹焉。是以一技之蕞。舉以備數。醫亦與焉。皆聖人之用也。聖人之用。廣矣大矣。以此而觀乎彼。則何技之不小乎。此其所以謂為小數小技也。醫之既為我之任也。系人之命期。則研究之入於腹心。精核之徹於骨髓。而後可以發之於其術矣。是之謂共天職也。然則醫之任於我。孰大焉。故苟居業於此也。豈可小以自視。而賤夫天職乎哉。不可不慎矣。夫醫之任之系人之命期之重也。不在於仁焉。而在於天職焉。惟天職之慎。而研究精核之務。夫然後庸與否。有命之在。知命而安焉。雖身為賤業。無害乎為君子矣。又民者君上之辭也。而非吾儕小人可呼之稱也。已儳業於醫。何免於民。既不免於民。呼人以民。可謂僭妄矣。故民者非對君上。則不可呼之稱也。因此而觀之。所謂仁術及救民。皆君上之事。而惟儒之所修。其不可言於醫也審矣。

古今方

方法之言古今也。建極於何之時。而為古為今乎。以今而視宋元之時。邈乎古矣。豈可以今言之哉。故必先建之極。而後古今可得而言而已矣。其於古也。雖有和緩俞胕文摯扁倉等。而其方法不傳。則何以建而為之極乎。及東漢之時。有張氏仲景。獨作傷寒之論。以傳其方法。乃其所論也。不惟傷寒。而方法之具。莫正焉。方法之傳。莫古焉。既而其論定於仲景氏。而其書出於仲景氏。則古之於方法。當委之於仲景氏。建以為極而已。又曷議之為。然後之言古方者。或謂周官之遺篇。或謂扁鵲之遺法。此皆不委之於仲景氏。強而議之者也。豈非穿鑿之殊甚乎。當西晉之時。有王氏叔和。其所著之脈經。蓋出於其獨得之識也。於仲景氏之術。莫或大裨益。惟其務於傷寒論。而傳之於後世者。此其功之偉者也。當唐之時。前有孫氏思邈。後有王氏燾。而孫之撰千金方。王之纂外臺秘要方。各設病門。而傷寒為一門者。既非仲景氏之旨也。是以雖博輯群方。而不獲其大要。何以盡行之於今乎。故二氏之於方法。不可不擇焉。擇之有善。有不善。先以獲仲景氏之旨為本。乃適於此而擇之也。其擇在於仲景氏。是為其善者也。不適於此而擇之也。其擇在於己之私。是為其不善者也。夫既擇之以其善者。然後其可以行於今者。僅不過十之一二。乃取其一二。以弘仲景氏之道。則方法之莫不該備焉。於是乎建極於仲景氏。而弘道於二氏。我乃呼以為古。不亦可乎。至宋元之時。有諸名家。亦莫不皆祖述焉。雖然。率囿於素難。不能逾短牆也。而謂古不愜今。遂還轅軛。肇方法於我。而擅攪舊轍。於是乎歧為二途。仲景氏之術幾熄。而專為宋元之流。我乃呼以為今。不亦可乎。古今之不可妄言也。建之極者為然矣。而今之為宋元之流者。動輒曰。人之天稟。有古今厚薄之差。嗟嗟。是何其言之謬乎。夫雖古今異乎。天地萬物。固無有古今。天地萬物。既無有古今。而獨人為有古今厚薄之差者。最為無謂矣。何則。人壽百歲。雖古實稀。故僅載之於史。或傳之於言。然則札瘥短折之人。果其無有乎。古何異於今也。雖今之漸及季衰。而百歲之人。果其無有乎。今何異於古也。豈獨人而有古今厚薄之差乎哉。可謂謬矣。雖然。姑從其說而論之。古之人之果厚。而今之人之果薄。方其有疾也。則治之以藥。藥也者。草木蟲石也。草木蟲石。亦與人同。受天地之氣。以生於其間。古今厚薄。亦惟從以移也。則古之人之厚也。必以古之藥。今之人之薄也。必以今之藥。古之所愜。而今何不愜乎。因此而觀之。人與疾。與藥。固不出於天地之外而受之氣也。則古自古。今自今。厚自厚。薄自薄。無不從以移矣。豈取古之藥。而行於今之人乎哉。況於日月之系。星辰之羅。四時之行。百物之生。彌乎萬古萬今。而不竣其政令焉乎。然則於人。亦無古今厚薄之差。可以知矣。惟其於天稟。不在於古今。而在於人人。人人之於厚薄。及其臨疾而行藥也。必從為之酌量。此亦何有古今乎。然強為古不愜今之說。不但誑庸愚。雖有識之人。殆誘其黠言。豈非妄誕之甚乎哉。若及近世。好古之士頗多。而無不熟西漢以上之書。不翅儒術再闢榛棘。醫亦幸得復古之時。及仲景氏之術。於是唱古之方術於本邦者。先有丹水先生。而繼起者。為艮山先生。此其嚆矢也。而繼之者。為秀庵先生。各有著作。而行於世。然於仲景氏之書。則有所未盡矣。又繼而起者。有若一閒齋先生。有若東洋先生。有若東洞先生。亦各雄於當世者也。然於仲景氏之書。則猶有所未盡矣。獨如東洞先生。則張識於扁鵲。而睥睨於仲景。一術於掌握。以屏議論之諠。不歆輕薄之譽。不屑睚眥之毀。先生之於業。可謂達矣。於先生則既達矣。後進之受其業者。恐不達其所達也。世有稱古方家者。特取方於仲景氏。如其脈證。則不必從仲景氏也。因試問之。則曰。此經驗之方。且曰。仲景本非聖人也。何其無缺遺矣。後世謂為醫之聖。不亦謬乎。如其傷寒論。則自好方技之篤。隨得而所筆。固不足以為規則。醫之於術。方而已矣。察其證以處之方。則在於我也。何拘仲景之脈證之為也。且今之病疾者。能愜其脈證者固少。若拘於此。則其鮮不失乎。故度其宜以處之。此我之術也。嗟此何言與。嗟此何言與。夫如此。則醫之於術。不在於古。而在於我也。其在於古者。特方而已。特取其方。而擅於己則果不能出於宋元諸氏之上也。豈足以古稱之哉。夫方法之能得其要領。而詳悉莫所不至者。孰若仲景氏也。如宋元諸氏。則其纖密逾於仲景氏。頗陷於鑿空。此失之於深者也。如所謂古方家。則惡夫鑿空。遂馳於疏漏。此失之於淺者也。欲以此而盡於百病。不可得也。術之將窮乎。於是病者以其治驗之終不能如其言。致咎於醫。醫則以其服醫之不遂從其指揮。歸罪於病者。其相責也若此。而不知其是非也。此惡能勝宋元之流而上之哉。要之如宋元之流。則猶遠乎害。以其失於深也。如古方家。則殆近乎害。以其失於淺也。深之與淺。兩不得其中。能得其中者。莫如仲景氏焉。故仲景氏之脈證。不可不循者也。豈特取其方而已哉。且其所謂經驗者。在其始也。將何之據乎。又將試以己之妄乎。此芥蒂其人也。仲景氏既論脈證。以為規則焉。而去其規則。從己之經驗也。然己之經驗。本由於仲景氏。而不由於己。此不信仲景氏之規則。而信己之妄者也。若必以經驗言之。則或載於書。或傳於人者。何方之非經驗也。夫疾病之似而類者。固不少矣。故其於方法。不滯於一。又不眩於百。此之為要也。若其脈證之既移也。不可不從以轉焉。然因循不轉。及其脈證之既大移。而己之處方。愈遂不轉。自謂雖一二之出入。何隨以轉之為。有特操者之術。當如此矣。此豈非滯於一乎。脈證之未移也。不可不從其舊焉。然己處之方。則數轉不處。朝轉而夕轉。自謂雖一二之出入。不可不隨以制之。臨機應變之術。當如此矣。此豈非眩於百乎。及其最甚者。則建二三之主方。而加減以施於百病。自謂醫之術盡於此矣。此其方之與加減。皆自乎己者也。疾病之於情狀。有止於一焉者。有之於二三焉者。以其之於二三焉者而一之。則不可也。以其止於一焉者而二三之。亦不可也。彼亦一不可。此亦一不可。於其不得其要則一也。欲得其要。則莫若循仲景氏之規則焉。乃其於規則也。有不必兼治。而分治各證者。有因一二異同。而懸殊其所之者。有一方而二三其脈證者。有證相類而方不相類者。有藥多而證少者。有證多而藥少者。凡是皆仲景氏之所以能極其變化。能致其妙用。使後人據以行之者也。豈非規則哉。不可不循焉。夫疾有形。而方無形。故方有移。而隨其疾之形。以為之制也。故方有形。則不足以制矣。若有經驗之挾於意。則方先疾而有形。方既有形。則疾無形矣。聞無形之能制有形。不聞有形之能制無形。是故其似而類者之多。雖既驗於彼。而未必驗於此也。方本無有善否。能得其宜。則皆善矣。是故雖不驗於彼。而又驗於此矣。此經驗之不足貴也。而方豈有善否哉。夫雖仲景氏之非聖人乎。方法之肇於此。而吾儕之據於此。則於我乎不得不尊奉。既尊奉之。則不得不竊比諸聖人。竊比諸聖人。不敢侵先王之尊。假微於我之醫。則誰敢為強僭哉。且視傷寒論。方匯之不如。是皆窺仲景氏之輕忽。未始信其書。是以不能通會終始。截取其意之所應。至其所不應。則必罪叔和。曰此必渠之所攙入。以塗竄之欲罪叔和之意。先翳膜其目。是以仲景氏之所要論。亦或塗竄以斥之。不辨其所論之脈證。即為規則。去其規則。特取其方。豈不亦妄乎。脈證本也。處方末也。去本而取末。是以忽看藥味。而推之於理。謂方有某某之藥。宜治某某之證。此其妄之始也。既配每藥於每證而不厭。加之以加減。此其妄之終也。是所謂無寸之尺。無星之稱已。惡識仲景氏之規則哉。大抵古人之舉事以述義也。撰其可以規則於後來者。編之於書。以傳焉而已。豈若後之專貪名利之比哉。不可不信矣。孟軻氏有言云。盡信書。不若無書。此惟疑尚書之言之侈已。非博斥書籍之言也。觀下文顯曰。於武成取二三策。可以見矣。後人誤以為博斥書籍者也。設令博斥書籍。我則反孟軻氏。幡然而更曰。不盡信書。不若無書。嗚呼難哉。生於今之時。而明於古之術也。若不信其書。將何之信乎。我之於仲景氏。雖未能盡明其義。以行其術於今乎。獨信其書。而不疑者也。且其不稱仲景氏之流。而稱古方家者。豈亦有所忌耶。無論其取之於仲景氏。他雜取諸氏之方法。則獨稱仲景氏之流。此似有所支矣。故博稱古方家。以遁乎辭而已。此豈其所以不稱仲景氏之流耶。夫方法之有古今也。歧為二途者。如前所辨矣。於是建極於仲景氏。而弘道於孫王二氏。則古之於方法。莫不概備焉。雖然。疾病之變態百出。不可得而窮詰也。雖宋元諸氏之遂還轅軛。擅攪舊轍乎。非全無一二之所得矣。乃取其所得。以應夫變態百出。則亦足以博吾之術。豈不亦愉快哉。醫之為術。雖固多端。而自有要領矣。故不求其多端於遠。而求要領於邇。是之謂善擇也。既善擇而善行於今。則又何言古今哉。雖然。有本而有末。有古而有今。本不立。則末必紊。不識古。則焉辨今。方法之肇於仲景氏也。建極於此。以識乎古。能識乎古。體之於我。則我後於宋元。而能辨其為今。然後擇之以古。以古御今。則今猶古乎。夫既辨今之在於識古。則古今何不言也。故必先建之極。而後古今可得而言矣。是之謂本立而末不紊也。方法之言古今也。以其必驗於疾為要矣。有迂闊者。有捷徑者。有迂闊而捷徑者。有捷徑而迂闊者。故不可不善擇焉。然後言無古今。何為不可乎。亦惟在其人。亦惟在其人矣。記曰。忠信之人。可以學禮也。我於吾之術亦云。苟不有忠信之質。則烏能盡仲景氏之術矣乎哉。不可不慎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