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伤寒广要

卷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太陰病

證候

問。胸膈不快。䐜滿閉塞。唇青。手足冷。脈沉細。少情緒。或腹痛。此名太陰也。近人多不識陰證。才見胸膈不快。便投食藥。非其治也。大抵陰證者。由冷物傷脾胃。陰經受之也。主胸膈䐜滿。面色及唇。皆無色澤。手足冷。脈沉細。少情緒。亦不因嗜欲。但內傷冷物。或損動胃氣。遂成陰證。復投巴豆之類。胸膈愈不快。或吐而利。經一二日。遂致不救。蓋不知寒中太陰也。太陰者。脾之經也。(活人。案此說不純。且太陰本無胸滿。熱論云。四日太陰。華佗云。四日在胸。此似錯綜之者。姑存之。)

凡看傷寒。有口汗白沫。或唾多流冷涎。俱是有寒。吳茱萸湯。理中真武湯之類。看輕重用。切忌涼藥。(六書)

桂枝加大黃湯變方(本方。竊以為溫利之劑。仍以溫脾諸湯隸之。)

溫脾湯。治脾胃冷實不消方。

大黃(四兩) 人參 甘草 乾薑(各二兩) 附子(一枚大者)

上五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臨熟下大黃。與後溫脾湯小異。須大轉瀉者。當用此方。神效。(千金)

溫脾湯

大黃 桂心(各三兩) 附子 乾薑 人參(各二兩)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千金) 外臺。深師溫脾湯。於本方。去桂心。(人參一兩半。余同。) 本事。溫脾湯。於本方。去人參。加厚朴。甘草。(大黃四錢。余各半兩。。案法律。半兩作二兩為說。云。叔微所論。深合仲景以溫藥下之之法。其大黃止用四錢。更為有見。夫久留之邪。非攻不去。多用則溫藥恐不能制。而洞下之勢。或至轉增。裁酌用之。真足法矣。)

深師大溫脾湯。療脾胃中冷不得食。又谷不消。向向脹滿。時苦下痢。方。

黃芩 人參 芍藥 附子(炮各一兩) 甘草(炙) 乾薑 大黃 厚朴(炙各二兩)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八合。分為三服。亦可四服。得下佳。不下須臾復服。甚良。忌豬肉海藻菘菜。(外臺。案溫脾湯諸方。本為雜病痼冷設。實出於大黃附子湯。今錄之太陰中。以為桂枝加大黃湯變。溫利之劑。又案大溫脾湯中黃芩。似可去。千金。更有用芒消方。非寒實所宜。仍不錄。)

乾薑丸

乾薑(炮) 巴豆(去心炒黃研) 大黃(濕紙裹甑上蒸) 人參(各一錢去蘆)

上除巴豆。余為末。同研。煉蜜丸如梧子大。服前湯時。用湯吞下一丸。米飲亦得。(本事。此方。原出溫脾湯後。故今亦附錄於此云。)

理中湯諸方

傷在太陰。脾之經也。理中丸主之。 丸不及湯。大便結者宜丸。大便軟者宜湯。 如寒證不能食者。理中建中各半湯。為二中湯。以治之。(陰證略例)

治中湯。治太陰傷寒。手足溫。自利不渴。腹滿時痛。其脈尺寸俱沉細。(三因。案此方系理中湯。加青皮。陳皮。本出活人。然不如用本方者。故不錄。)

附子理中湯。治塞邪中於太陰。嘔吐清涎沫。腹中冷痛。或下利清穀。吐蛔蟲。脈來沉細。急宜溫之。

乾薑 附子 炙甘草(各一錢) 人參(二錢) 白朮(二錢)

水煎服。(心悟。案此本於玉案。又此方。創見巢源痢病中。)

加味理中飲。治太陰證。自利不渴。手足溫。身無熱。脈來沉而無力。此屬臟寒。

乾薑 白朮 人參 甘草 肉桂 陳皮 茯苓

嘔吐者。入半夏薑汁。踡臥。沉重。利不止。少加附子。 利後身體痛者。急溫之。加附子。 自利腹痛者。入木香磨薑汁。調服和之。 水二鍾。姜一片。棗二枚煎之。臨服。槌法。入炒陳壁土一匙調服。取土氣以助胃氣。(六書。節錄。)

少陰病

證候(陰證似陽)

脈沉而緩。或微細如絲。按之無神。沉而欲脫。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飲。飲喜極熱之湯。(。渴。是少陰本證。)舌帶糙米色。或如豬腰色。或如淡墨色。或白苔而潤。或無苔而燥。短縮不能伸。胸滿而嘔。或吐不止。或下利。或不大便。心下悸。耳鳴。睡中恍惚。如在空中。自語問亦不知。或竟不睡。心煩喜躁。不思食。食即嘔。手足厥冷。面青黑。此裡氣大虛寒也。(直解)

於六經中。但少陰證難辨。本經但云。脈沉細欲寐。小便數而白。背惡寒。四肢厥者。可不審而知。或雖有惡寒。甚者不覺寒。或但喜厚衣近火。喜瞌睡。問之則不言怕寒。殊不知厚衣。即怕寒也。善瞌睡。但欲寐也。(類證)

凡傷寒陰證難看。凡看傷寒。惟陰證最難識。自然陰證。人皆可曉。及至反常。則不能矣。如身不發熱。手足厥冷。好靜沉默。不渴。泄利腹痛。脈沉細。人共知為陰證矣。至於發熱面赤。煩躁不安。揭去衣被。飲冷脈大。人皆不識。認為陽證。誤投寒藥。死者多矣。必須憑脈下藥。至為切當。不問浮沉大小。但指下無力。按至筋骨。全無力者。必有伏陰。不可與涼劑。脈雖洪大。按之無力者。重按全無。便是陰證。(六書)

身微熱。煩躁面赤。脈沉而微。此名陰證似陽也。陰發躁。熱發厥。物極則反也。大率以脈為主。諸數為熱。諸遲為寒。無如此最驗也。假令身體微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皆陰證也。身微熱者。裡寒故也。煩躁者。陰盛故也。面戴陽者。下虛故也。若醫者不看脈。以虛腸上膈躁。誤以為實熱。反與涼藥。則氣消成大病矣。外臺秘要云。陰盛發躁。名曰陰躁。欲坐井中。宜以熱藥治之。仲景少陰證面赤者。四逆加蔥白主之。(活人。案外臺。今無所考。蓋錯引也。)

病人頭面青黑。手足厥逆。不燥渴。六脈沉細。陰證瞭然。卻有身熱而渴。譫言鼻衄。發黃發斑。大小便不利。六脈浮大。若陽證俱備。而不然者。身雖煩熱。而手足指尖。微有厥冷。諸陽會於四末。此辨陽氣有無之要法。雖有煩渴引飲。亦自喜熱而惡冷。口雖譫言。而鄭重之聲。散而不知高下。或臥而譫言。醒而又定。若誤發其汗。下厥上竭。皆能鼻衄。縱有發黃發斑。大小便不利。陽證俱備。略不燥渴。脈雖浮大。或散而數。按之全無。此陰盛隔陽。裡寒外熱。陰證如陽。諦矣。經云。脈從而病反。何如。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此陽中伏陰之脈。正合此也。(永類)

蓋陽症。面紅光彩。唇紅口乾舌燥。能飲涼湯冷水也。其人則身輕易如轉動。常欲開目見人。喜語言。其聲響亮。口鼻之氣。來往自熱。小便或赤或黃。大便或秘或硬。手足自溫暖。爪甲俱紅活。此皆陽症之大略。大抵陰症。則面青黑。或有虛陽泛上。雖面赤色。而不紅活光彩也。其人身重。難以轉側。或喜向壁臥。或踡臥欲寐。或閉目不欲見人。懶言語。或氣少難以布息。或口鼻之氣。往來自冷。其聲音不響亮。或前輕而後重。或時躁熱。煩渴不能飲水。唇口或青或紫。舌色或青或紫。或白胎鋪滿而滑。不見紅色。手足自冷。爪甲或青或紫。血自不紅活。小便清白。或有淡黃。大便不實。且熱在肌肉之分。以手按之。殊無大熱。陰甚者。則冷透手也。自是發熱。與陽症有別。不可以面赤煩渴為論。要在仔細審詳而辨之。可也。(蘊要)

夫陰症似陽者。乃水極似火也。蓋傷寒傳變。或誤服涼藥。攻熱太速。其人素本腎氣虛寒。遂變陰證。冷甚於內。逼其浮陽之火發於外。其人面赤煩躁。身有微熱。渴欲飲水。後不能飲。大便陰結不通。小水淡黃。或嘔逆。或氣促。或鄭聲。或咽喉痛。所以狀似陽症。或者不識。見面赤煩渴。大便秘結。認作陽症。妄投寒涼之藥。下咽遂斃。可不謹哉。切其脈。沉細遲微者。急以通脈四逆湯。倍加人參附子。(。案此當云通脈四逆湯加人參。)以接其真陽之氣。為之緊要之治也。設或差遲。遂至陰盛陽衰。參附亦不能救之。此與陰盛格陽例同。王太僕所謂。身熱脈數。按之不鼓擊者。此名陰盛格陽。非熱也。(。至真要大論下云。脈從而病反者其診何如。岐伯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次注云。言病熱而脈數。按之不動。乃寒盛格陽而致之。非熱也。)東垣又云。謂之面赤目赤。煩渴引飲。脈來六七至。按之則散者。此無根之脈。用姜附湯加人參。治之而愈。此陰陽幽顯之奧。水火徵兆之微。學者當求內經之旨。則造化理可得而明矣。(同上。辨注云。陰證似陽。乃直中三陰者居多。上論但云。傷寒傳變。或攻熱太速所致。其言猶未盡然。)

傷寒外編云。若發於陰者。始病不發熱。無頭痛。便自利厥逆。腹痛口不渴。身體沉重。難以轉側。嘔吐瀉利。惡寒踡臥。戰慄吐沫。手足指冷。厥逆。爪甲青黑。面如刀刮。顏色黯慘而不光。舌上雖黑而無胎。脈來沉遲細小。皆三陰自中之寒證。其或面赤戴陽。身有微熱。咽乾煩躁。脈來數疾無倫。乃水極似火。因虛冷內盛。逼其浮陽發外也。又如始本陽證。誤服涼藥。攻熱太速。其人腎氣本虛。胃氣素弱。遂變陰寒。雖發熱面赤。欲引衣自覆。而手足必寒。或躁渴欲飲水。而不能咽。或嘔噦而咳逆。或咽痛而鄭聲。時躁悶亂。如坐臥泥水中。稍袒露即畏寒莫禁。腹痛可按可揉。而不硬滿。下利清穀。白沫及淡黃水。小便清白。厥逆過肘膝。而不復熱。舌上略有黑胎。與灰色胎。胎雖老。必極薄無津。而不燥裂。無芒刺。脈多沉細。或浮大數疾。按之必虛軟無力。不鼓擊於指下者。此為陰極似陽。不可誤認熱證而下之。此證急溫。尚且十難救一。百不一生矣。(緒論)

陰證不可遽涼(回陽後治例)

夫熱病用寒。寒病用熱。虛病用補。實病用瀉。夫人而能知之也。虛寒病用溫補而應。實熱證用涼瀉而應。亦夫人而能知之也。至於本是虛寒。用溫補而前症仍在。反覺躁亂不寧。或戰慄。或呃逆。或嘔吐。乃病根深固。藥力未及。更加大劑投之。即或舌反燥渴。乃陰有轉陽之機。切不可改為別治。大約虛寒之證。其得生者。必須君火未衰。反見舌乾。等證。此陰寒去。而真陽回。更須姜附之類。以助其陽。則津液生。而舌復潤。不可見舌乾即投以涼劑。則前功盡棄矣。然而虛寒之證有二。一則本是虛寒。而臟氣未傷。醫誤用涼瀉。即變厥逆嘔呃煩躁等證。此為醫所逆也。投以溫補。應之甚速。一則病干三陰神藏。傳變甚速。即見溫補。亦不見效。更有虛寒之證。服溫補而反不安。服涼瀉而反適意。此非不可溫補。而可涼瀉者也。乃正氣已敗。兩寒相得。同類相從也。此亦必死之證。至於實熱之證。病不傷藏。治之或差。不過耽延時日。決不能死。即或危篤。或涼或下。一服即愈。斷不若虛寒證。非數十劑不能愈也。又有本是虛寒。藥力已到。有化熱之象。輕則聽其自然。止其溫補。重則少加涼劑。一撥即轉。又不可膠柱鼓瑟。故往往前人溫補。而病不去。後人清涼。而病即除。此前之功。而非後之力也。此數者。皆予所身親試驗。凡為醫者。當三復斯言。庶幾乎臨證不惑也。(直解)

凡三陰寒症。用桂附諸湯。惟恐其陰不去。而陽不回。其後腹中微有熱象。及小便短赤者。最妙。乃陽氣來復。積陰可以盡去。俗醫不解。謬謂熱藥過燥。火從內起。恐燥真陰。改用寒涼。則陰復進。而陽更退。前功盡廢。可慨也(舒氏)

凡服溫經回陽藥後。其人微煩而渴。脈來微數。而不實堅。身體安和靜臥者。少與生脈散。或清粥飲。其渴自止。慎勿誤與涼藥。復助陰寒也。(緒論)

溫補不可少緩

寒中少陰。行其嚴令。埋沒真陽。肌膚凍裂無汗。而喪神守。急用附子乾薑。加蔥白以散寒。加豬膽汁。引入陰分。然恐藥力不勝。熨蔥灼艾。外內協攻。乃足破其堅凝。少緩須臾。必無及矣。此一難也。 若其人真陽素擾。腠理素疏。陰盛於內。必逼其陽亡於外。魄汗淋漓。脊項強硬。用附子乾薑豬膽汁。即不可加蔥及熨灼。恐助其散。令氣隨汗脫。而陽無繇內返也。宜撲止其汗。陡進前藥。隨加固護腠理。不爾。恐其陽復越。此二難也。 用附子乾薑。以勝陰復陽者。取飛騎突入重圍。搴旗樹幟。使既散之陽望爭趨。頃之復合耳。不知此義者。加增藥味。和合成湯。反牽制其雄入之勞。必至迂緩無功。此三難也。(法律。原凡八難。俱不確。姑存其三。然如撲汗。亦覺難施。)

陰似陽治驗

張子和四令郎傷寒四五日。兩脈虛微。神氣昏亂。躁煩不寧。時欲得水。復置不飲。棄衣而走。勇力倍於常。時言語狂妄。不避親疏。知為群陰格陽欲脫。外顯假熱。內伏真寒也。為定參附理中湯。大振陽氣。以敵陰邪。時群醫滿座。皆謂火熱有餘之證。不用溫補。而欲行寒下。余曰。陰盛之極。虛陽不勝。不勝則陰乘陽位。而陽以外亡。躁煩狂亂。種種不寧。有似陽邪內甚。孰知其為陽氣外散耶。觀其得水不欲飲。情已畢露。豈有大熱之證。而不欲引水自救者耶。且即指外證。為陽實有餘之候。則將指兩脈微弱無神者。為陰虛不足之兆耶。嗟哉。一匕之謬。永刦莫懺。諸君慎之。言未竟。適浙友胡先生至。議論方案。與余若合符節。謂此證。陰盛於內。陽微於外。若不急救。大汗一至。孤陽氣絕。難為力矣。時病家始委心聽用。隨用前藥。加人參至四兩。煎成冷服。一二時許。狂亂頓止。反見寒慄。欲覆重被。陽虛之狀始露。再與前藥一劑。神清熱退而安。(印機草)

陰變陽治驗

郭雍治一人。盛年恃健不善養。因極飲冷酒食肉。外有所感。初得疾。即便身涼自汗。手足厥。額上冷汗不止。遍身痛。呻吟不絕。偃臥不能轉側。心神俱無昏憒。不恍惚。請醫視之。治不力。言日。此證甚重。而病人甚靜。殊不昏憒。身重不能起。自汗自利。四肢厥。此陰證無疑也。又遍身痛。不知處所。出則身如被杖。陰毒證也。當急治之。醫言繆悠不可聽。郭令服四逆湯。灸關元及三陰交。未知。加服九鍊金液丹。利厥汗證皆少止。稍緩藥艾。則諸證復出。再急灸治。如此進退者三。凡三日兩夜。灸千餘壯。服金液丹。亦千餘粒。四逆湯一二斗。方能住灸湯藥。陽氣雖復。而汗不出。證復如太陽病。未敢服藥。以待汗二三日。復大煩躁飲水。次則讝語斑出。熱甚無可奈何。復與調胃承氣湯得利。大汗而解。陰陽反覆。有如此者。前言煩躁不可投涼藥。此則可下證具。非止小煩躁而已。故不同也。(類案)

麻黃附子甘草湯變及溫汗諸方

治傷寒一日。太陽受病。頭痛項強。壯熱惡寒。宜服桂枝湯方。

桂枝(半兩) 附子(半兩) 乾薑(半兩) 甘草(半兩) 麻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以蔥白二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如人行五里。以稀蔥粥投之。衣蓋取汗。如未汗。一依前法再服。(聖惠。案治證當不拘。要是少陰溫汗方。蓋聖惠以寒字實講。故有此錯。) 又治傷寒病極。脈沉厥逆。通脈散。於本方。去乾薑。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 聖濟。治中風傷寒。頭目四肢疼痛。惡寒乾嘔。桂附湯。於本方。去乾薑。加芍藥。入生薑一棗大。棗二枚煎。

治傷寒二日。陽明受病。宜服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一兩) 附子(一兩) 甘草(半兩) 赤芍藥(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汗出即愈。(聖惠。此即桂枝加附子湯。今移治表寒。治證當與上方同看。)

若初得病。便見少陰證。其人發熱惡寒。身疼頭不痛者。宜麻黃附子細辛湯微汗之。或五積散。加熟附半錢。(要訣)

石頑治玉峰陸去非繼室。嘉平患惡寒。周身骨節皆疼。飲食不入者。已三日。而惡寒未止。全不發熱。診其六脈。悉緊而細。詢之平日起居。飲食絕少。雖暑月不離復衣。知其素稟虛寒。而不能發熱。洵為太陽寒傷營證無疑。但從來極虛感寒。無正發汗之理。乃以黃耆建中。制生附汁於耆內。以助衛氣。一服肢體即溫。但背猶畏寒不止。更與補中益氣。十全大補。並加熟附而安。(緒論。此亦少陰直中。非太陽證。故揭於此。其不列之治驗者。以不便參對也。)

溫補兼清方

下利發熱者。於竹葉湯中。去石膏。加熟附。名既濟湯。(易簡。案竹葉湯。即竹葉石膏湯。)如參附湯證。(。見下)渴。宜既濟湯。(如宜) 如初愈。燥渴不驚。(。疑不解)宜竹葉石膏湯。如體虛者。既濟湯。(同上) 治虛煩上盛下虛。煩躁自利。手足冷。(入門。案是方此間入少有用者。先君子施之陽變陰。猶剩浮熱者。及少陰病。未至大脫。而虛熱燥渴者。其應如神。誠為善於變通。而補古方所不足者。故特筆出之。)

附子湯真武湯變方

(此二方。自有表裡之分。以其藥料稍同。姑並出之。)

治傷寒一日。壯熱頭痛。其背惡寒者。宜服附子湯方。

附子(一兩) 赤茯苓(半兩) 赤芍藥(半兩) 人參(半兩) 白朮(半兩) 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

治傷寒病三日。腹痛。小便不利而嘔者。屬少陽病證。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 赤芍藥(一兩) 白朮(一兩) 附子(半兩) 乾薑(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此云少陽。亦當活看。)

四逆湯變諸方

治陰毒傷寒。脈候沉細。四肢逆冷。煩躁頭痛。四逆湯方。

乾薑(半兩) 附子(半兩) 桂心(半兩) 甘草(半兩) 白朮(半兩) 當歸(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聖惠) 又治傷寒四逆。及內有久寒方。於本方。去當歸。加人參。

治傷寒大汗出。熱不去。腹內拘急。四肢厥冷。並下利方。

甘草(一兩) 附子(半兩) 乾薑(一兩) 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聖惠)

治兩感傷寒。陰陽二毒交併。身體手足厥逆。心中熱悶強語。三部脈微細。宜急救之。四逆湯方。

乾薑(三分) 附子(一兩) 桂心(一兩) 甘草(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良久吃熱粥。以助藥力。汗出為度。(聖惠)

崔氏。凡少陰病。寒多表無熱。但苦煩憒。默默而極不欲見火。有時腹自痛。其脈沉細。而不喜渴。經日不差。舊用四順湯。余怪其熱。不甚用也。若少陰病下利。而體猶有熱者。可服黃連龍骨湯。若已十餘日。而下利不止。手足徹冷。及無熱候者。可服增損四順湯。方。

甘草(二兩炙) 人參(二兩) 龍骨(二兩) 黃連 乾薑(各二兩) 附子(中形者一枚炮去黑皮。)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不差復作。甚良。若下而腹痛。加當歸二兩。嘔者。加橘皮一兩。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外臺。案此方。今移為病機漸向厥陰者之主劑。見驗。)

參附湯。如自利上炎煩躁。坐臥不安。脈遲。宜。

人參(五錢) 附子(一兩)

姜十片煎。(如宜方。案此方。本出濟生續方。) 參附湯。治陽脫。四肢厥逆危證。人參(一兩) 附子(六枚) 水二鍾。煎一鍾。灌下。渣連服。此劑追回元氣。生脈。直服至有脈。四肢溫暖方止。(醫約) 傷寒四五日後。手足逆冷。惡寒身踡。脈又不至。復加躁擾不寧。人以為少陰陽絕之證也。而不知不止陽絕也。陰亦將絕矣。方用參附湯救之。用人參二兩。附子二錢。水煎服。往往有得生者。(辨證錄)

四明心法。亦不用姜。云。去人參。加黃耆。名耆附湯。(案耆附湯。亦出濟生續方。)

脈沉自利。四逆畏寒。而小便難者。為津液竭。而氣化不行也。雖難必無黃亦澀。四逆湯。合生脈散。(緒論) 治夾陰傷寒。陰極發躁面青。小腹絞痛。用乾薑。附子。甘草。合生脈散。入白蜜冷服。(士林餘業。赤水同。案回陽反本湯。此類方也。)

回陽救急湯。治直中真寒證。初起無頭痛。止惡寒。四肢厥冷。戰慄。腹疼吐瀉。不渴。引衣自蓋。踡臥沉重。或手指甲唇青。或口吐涎沫。或至無脈。或脈來沉遲而無力者。宜用。

熟附子 乾薑 人參 甘草 白朮 肉桂 陳皮 五味子 茯苓 半夏

或嘔吐涎沫。或有小腹痛。加鹽炒茱萸。 無脈者。加豬膽汁一匙。水二鍾。姜三片煎之。臨服入麝香三釐調服。中病以手足溫和即止。不得多服。多則反加別病矣。(六書。案麝香。不可用。) 撮要。去茯苓。半夏。

回陽反本湯。治陰盛格陽。陰極發躁。微渴面赤。欲坐臥於泥水井中。脈來無力。或脈全無欲絕者。宜用。

熟附子 乾薑 甘草 人參 麥門冬 五味子 臘茶 陳皮

面戴陽者。下虛也。加蔥七莖。黃連少許。用澄清泥漿水一鍾煎之。臨服入蜜五匙。頓冷服之。取汗為效。(六書) 撮要。去臘茶。陳皮。加肉桂。茯苓。童便。(六書。案如此二方。殆喻氏所謂。加增藥味。和合成湯。反牽制其雄入之勢者也。錄以備緩證云。)

昔海昌劉默齋。醫張學師。三陰中寒。厥冷自汗。煩躁脈微。而用附子理中。倍加人參。臨服和童便一鍾與服。即得安睡。諸證霍然。思此則龍潭方公所謂。童便能使陰與陽合。血氣和平。可味。(本草匯言)

六味回陽飲。治陰陽將脫等證。

人參(一二兩或數錢) 製附子(二三錢) 炮乾薑(二三錢) 炙甘草(一錢) 熟地(五錢或一兩) 當歸身(三錢如泄瀉者或血動者以冬朮易之多多益善)

水二鍾。武火煎七八分。溫服。

(景岳)參附養營湯(。原治因下痞滿。其說稍屬曖昧。今不敢錄。)

當歸(一錢) 白芍(一錢) 生地(三錢) 人參(一錢) 附子(炮一錢) 乾薑(炒一錢)

照常煎服。(溫疫論。舒氏曰。大下之後。而證見目瞑倦臥。少氣懶言者。真陽暴虛。元氣虧損也。法主熟附人參。以回其陽。而補其氣。必不可兼養其營。蓋陽不能從陰。陰愈長而陽愈消也。此法殊覺不合。案此說似有理。然少陰證。其人血液素虧者。或不得不從兼養。蓋此方與上方。要是一類者爾。)

治傷寒陰證脫陽。或因大吐大瀉之後。四肢逆冷。元氣不接。不醒人事。或傷寒新瘥。誤與婦人交。其證小腹緊痛。外腎搐縮。面黑氣喘。冷汗自出。亦是脫陽證。須臾不治。即不救。

蔥白(炒令熱熨臍下次用) 附子(一個重七錢者銼作八片) 白朮(兩半) 乾薑(半兩) 木香(一錢)

上各銼碎。用水兩碗。煎至八分。去滓。放冷灌與服。須臾又進一服。兩服滓。再作一服。(家寶) 得效。名大固陽湯。

熨法

治氣虛陽脫。體冷無脈。氣息欲絕。不省人。及傷寒陰厥。百藥不效者。蔥熨法。

蔥。以索纏如盞許大。切去根及葉。惟存白。長二寸許。如大餅餤。先以火脅一面令通熱。又勿令灼人。乃以熱處。搭病人臍連臍下。其上以熨斗滿貯火熨之。令蔥餅中熱氣。郁入肌肉中。須預作三四餅。一餅壞不可熨。又易一餅。良久。病人當漸醒。手足溫有汗。即瘥。更服四逆湯輩溫其體。(館本作內)萬萬無憂。予伯兄忽病傷寒。瞑寂(館本。作冥昧。)不知人。八日四體堅冷如石。藥不可復入。用此遂瘥。集賢校理胡完夫。用此方拯人之危。不可勝數。(蘇沈) 易簡。灸丹田氣海。仍用此法。 六書。先用麝香半分。填於臍中。後放蔥餅臍上。以火熨之。連換二三餅。稍醒。灌入生薑汁。煎服回陽救急湯。如不醒。再灸關元氣海。二三十壯。使熱氣通其內。逼邪出於外。以復陽氣。如用此法。手足溫和。汗出便醒者。為有生也。如用此法。手足不溫。汗不出。不省人事者。必死也。略例云。蔥熨法。莫若用釅醋。拌麩炒熱。注布袋中蒸熨。比上法尤速。

熨法。治三陰中寒。一切虛冷。厥逆嘔噦。陰盛陽虛之證。及陰毒傷寒。四肢厥冷。臍腹痛。咽喉疼。嘔吐下利。身背強自汗。脈沉細。或唇青面黑。諸虛冷證。皆宜用。

肥蔥(細切銼) 麥麩(各三大片) 滄鹽(二兩)

上三件。入水一大盞。同和拌勻濕。分作二次。於鐺鍋內。同炒極熱。用重絹縫。作二包囊裹。熨病人臍周。下連陰部前後。兩股陰間。往來不住熨之。一包將冷。更易一包。蔥包既冷。再用鹽水拌濕。炒焦熱。依前用之。至煤爛不用。取蔥麩。日夜不住相續之。至身體溫熱。脈壯陽氣復來。而正守氣。養之和之。(端效)

若臍下冷結。不可便熨。冷氣攻心腹必死。須先用藥溫之。久而可熨。凡臍下冷結成關陰。大小便不通。服藥雖多不見效。以炒鹽熨臍下。須臾即通。然關陰。已服巴豆甘遂大黃輕粉之類太多。即暴通利而損人。尤宜詳之也。(總病)

戰汗證

(當參少陽篇。蓋戰汗諸證。俱為病將解之候。難隸之兼變中。仍排出之。)

余嘗治一衰翁。年逾七旬。陡患傷寒。初起即用溫補調理。至十日之外。正氣將復。忽爾作戰。自旦至辰。不能得汗。寒慄危甚。告急於余。余用六味回陽飲。入人參一兩。姜附各三錢。使之煎服。下咽少頃。即大汗如浴。時將及午。而浸汗不收。身冷如脫。鼻息幾無。復以告余。余令以前藥復煎與之。告者曰。先服此藥。已大汗不堪。今又服此。尚堪大汗乎。余笑謂曰。此中有神。非爾所知也。急令再進。遂汗收神復。不旬日而起矣。嗚呼。發汗用此。而收汗復用此。無怪乎人之疑之也。而不知汗之出。與汗之收。皆元氣為之樞機耳。故余紀此。欲人知闔闢之權。不在乎能放能收。而在乎所以主之者。(景岳)

厥陰病

證候

嘗見厥陰消渴數證。舌盡紅赤。厥冷脈微渴甚。服白虎黃連等湯。皆不救。(張卿子集註。)

有一種戴陽證。兩顴淺紅。紅必遊移無定。或煩躁發狂。欲坐臥泥水中。渴欲飲水。復不能飲。大便自利。或秘結。小便清白。或淡黃。咽喉或痛或不痛。脈沉遲而微細。肌表雖熱。重按之則不熱。甚者其冷透手。此陰盛格陽也。又有面紅煩躁。遍舌生瘡生刺。舌斂縮如荔枝狀。或痰涎湧盛喘急。小便頻數。口乾引飲。兩唇焦裂。喉間如煙火上攻。兩足心如烙。脈洪大而數無倫。按之有力。(亦有按之微弱者。)捫其身烙手。此腎虛火不歸經。素問所謂脈從病反者也。俱用大劑八味飲。吞生脈散。人參熟地。可用至二三兩。附子可用至三五錢。如認作白虎立死。(西塘感症。四明心法同。云。大劑八味飲。或參附湯。人參熟地。可用至一二兩。附子可用至三五錢。案此條所說。不是上熱下寒。然亦非真寒假熱。猶是厥陰類證。故拈於茲。又案活人有陰盛格陽條。證治不晰。今不錄出。)

治驗

內子王病傷寒。乃陰隔陽。面赤足冷。而下痢。躁擾不得眠。論者有主寒主溫之不一。不能決。翁以紫雪。匱理中丸進。徐以水漬甘草乾薑湯飲之愈。且告之曰。下痢足踡。四逆證也。苟用常法。則上焦之熱彌甚。今以紫雪折之。徐引辛甘以溫里。此熱因寒用也。聞者皆歎服。(醫史滄洲翁傳。案此治法。本出醫說。見後卷婦人中。)

或問。陰證傷寒。用附子湯冷服。何也。蓋陰極於下。陽浮在上之治法也。予曾治一人。傷寒十餘日。脈息沉細。手溫而足冷。大便不通。面赤嘔吐煩渴。藥不能下。惟喜涼水二三口。或西瓜一二塊。食下良久而復吐出。此陰寒於內。逼其浮陽失守之火。聚於胸中。上衝咽嗌。故為面赤嘔煩也。遂用附子大者一個。以生薑自然汁。和白麵包裹。煨熟去面。取附子。去皮臍。切作八片。又以人參三錢。乾薑炮二錢。水二鍾。煎取一鍾。浸於冷水中。待藥冷與之。即愈。此良法也。按內經曰。若調寒熱之逆。冷熱必行。則熱藥冷服。下嗌之後。冷體既消。熱性則發。由是病氣隨愈。嘔煩皆除。情且不違。而致大益。此之謂也。(蘊要。案此等證治。與前篇陰似陽相發。當參看。)

乾薑芩連人參湯變諸方

益元湯。治有患身熱。頭疼全無。不煩便作燥悶面赤。飲水不得入口。庸醫不識。呼為熱證。而用涼藥誤死者。多矣。殊不知元氣虛弱。是無根虛火泛上。名曰戴陽證。

熟附 甘草 乾薑 人參 五味 麥門冬 黃連 知母 蔥 艾

水二鍾。姜一片。棗二枚煎之。臨服。槌法。入童便三匙。頓冷服。(六書) 撮要。孫氏集效方。並去蔥。加芍藥。名復元湯。(。案本方。今人多用治少陰渴燥者。緒論亦云。此究不出白通豬膽。通脈四逆之成則也。然實是治寒熱錯雜之劑。)

連理湯。治下利而渴者。(。主證。按要訣錄。)

即理中湯。加茯苓。黃連。(證治類方。案此亦為上熱下冷設。仍列於茲。)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