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八六 五丁开路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据《蜀王本纪》说,望帝让位于鳖灵,“如尧之禅舜”,这就意味着在望帝、鳖灵时代,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首领的位置,还是互相禅代,而不是世袭。到鳖灵接替望帝而为首领,号称丛帝,又号开明帝,开始打破禅代制度,而把首领的位置传给儿子,以后世代相传,一直传到最末一个,都称开明帝。这就意味着,鳖灵即位以后,便从原始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奴隶制社会了。作为这个社会的特征和标志的,在古代蜀地又流传有关于五丁的神话:

开明帝时,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hong),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笋里。

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相遇,惠王以金一笥(sì)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惠王怒。群臣贺曰:“天承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惠王喜。

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曰:“牛便金。”有养卒百人。蜀人悦之,使使请牛,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秦人笑之,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

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美而艳,盖山精也。蜀王纳为妃,不习水土,欲去。王必留之,乃作《东平之歌》以乐之。未几,物故。蜀王哀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今成都北角武担是也。

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曳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直(其)顶上有平石。蜀王痛伤,乃登之,因命之曰五妇冢山。川平石上,为望妇堠,作思妻台。今其山或名五丁冢。

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王遁走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开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华阳国志·蜀志》)

这段神话也是始见于《蜀王本纪》,由于现在辑存的《蜀王本纪》文多阙略,才改引了虽然后起却文字比较明畅的《华阳国志》。还须略加说明的,是文中开始所说的“开明帝”,是指开明帝九世;后面所说的“蜀王”,指开明帝十二世,也就是蜀国最末一代的帝王。从记录看,五丁便是神话传说中历事四朝的一群民间无名英雄。如果说当初开明氏王朝的第一个帝王鳖灵对治水真还有些功绩,还为人民所爱戴,因而人民也就原谅了他很可能是用不正当手段取得领袖的地位的话,那么人民对于开明氏王朝的末一个帝王——即本节所录《华阳国志》所称的“蜀王”——的既贪婪而又好色,既庸愚而又妄自尊大,终于由他亲手把整个国家葬送的种种可鄙可哂(shěn)的行为绝不能够原谅了。于是人民就在他们的传说里,通过想象和夸张,塑造了蜀王这么一个反面形象,与之对比衬映,又造了五丁力士这么一群来自民间的英雄群像。有了五丁和蜀王做比照,故事的思想内容就鲜明突出了:人民所鄙弃的是荒淫自私的蜀王,而歌颂赞美的,则是见义勇为、奋不顾身的五丁弟兄。

五丁力士可能是民间五个石工的神话化,也可能干脆就是五个操石工业的奴隶。丁者钉也,正是石工用以凿石的工具。就其所操的业务而言,谓之为“丁”;就其孔武多力而言,又美之为“力士”。他们多半是弟兄五个,所以有这样的传说,说他们是和蜀妃同生在武都山,生下就是一女五男,贫穷的父哪里养得活这一大群孩子,只得把他们都抛弃在山溪里,大约后来才被人收养长成献给蜀王的(见《蜀中名胜记》卷九引《成都耆(qí)老传》)。这虽然是较晚的传说,但是由此可见作为奴隶的五丁的身份。他们就这样从偏僻的山间来到开明氏富华的宫廷,给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之工,或以养生、或以送死的帝王老爷们服役。秉性朴质的他们,只要有粗粝的饭食能撑饱肚子,就以为是到了天堂,于是忠心耿耿地干活,虽辛劳而无所怨尤。

蜀王贪利,派五丁去秦国运“金牛”,从险巇(xi)的山间给“金牛”开凿了一条“金牛道”。金牛道开成了,“金牛”也运回来了,才发觉上了秦国人的当。可是蜀王并不因此而有所悔悟,又派五丁去迎迓秦国赠送的五名美女。险路经此两度反复开辟,就给异日秦军征蜀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五丁迎接秦国的美女回来,在梓潼山间,忽见大蛇钻洞——神话传说在这里就到了一个艺术的高潮。五丁弟兄原是极忠于“王事”的,但这时“为民除害”的念头却盘踞了他们整个的身心。“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曳蛇。”这是何等豪迈壮勇的图画啊!图画描绘了五勇士大义凌天,乃至于全然忘记了自身的安危。果然妖蛇作怪,地陷山崩,勇士们都为人民而牺牲了,同时也葬送了蜀王望眼欲穿的秦国的五名美女。石牛是“五”,秦国的美女是“五”,五丁也是“五”,从这类偶然相合的数字,可见这的确是一个带有神话意味的民间传说故事,这故事可能有一些历史的凭依,却不能看作是真正的历史。

开明氏王朝终于倾覆在贪愚的昏君手里,不必细说了。关于五丁,则还有地方风物性质的神话传说在民间继续流传。《蜀中名胜记》卷二六说:“(梓潼)又有五妇山,在县北十二里,高四百二十丈。……又有隐剑泉,在五丁力士庙西一十步。古老云,五丁开路,剑迎秦女,拔蛇山摧,五丁与秦女俱毙于此。余剑隐在路旁,忽生一泉。又云,此剑每庚申日现。”足见人民对于他们崇敬的英雄,总是怀思不已,要用种种幻想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念的。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