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感证宝筏

卷之二終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救逆

救逆述古

逆者,汗、吐、下三法與病相逆也。救逆者,救其誤治之變證也。仲景一百十三方,每多因救誤而設。茲特彙集救誤諸條,分汗、下兩門,以便查閱。

誤汗例

傷寒脈症,當服麻黃湯發汗,若尺中脈遲,是營氣不足,不可發汗。若誤汗之,遂漏不止(亡陽)、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汗多陽虛,津弱表不固而液亡),此津脫陽虛也。當以桂枝加附子湯回陽止汗(和營衛而散邪,加附子以回陽補虛)。

邵評:尺遲營弱,不可發汗。誤汗而津脫亡陽,外風復襲,此勢所必然也。

傷寒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汗多則心氣虛,故叉手外衛也)、心下悸、欲得按者(液虧氣餒而心跳動,欲得按,虛則喜實也),桂枝甘草湯主之(二味辛甘相合,補助心陽,生陽化氣之良劑也)。蓋汗為心液,過多則心氣虛,桂枝、甘草能扶陽以補心氣也。若至振振擗地(陽虛,飲邪上逆,水氣凌心),則當用真武矣(壯腎陽而鎮水逆)。

邵評:妄汗傷心,液虧氣餒而心悸,與心下有水氣而悸者迥別。

傷寒汗出惡風,脈浮緩微弱,桂枝證也。誤以大青龍汗之,致其人厥冷、筋惕、心下悸(誤汗而坎陽外亡,腎火上炎,挾腎水凌心,故心下悸。與上條心虛而悸者不同)、頭眩、熱仍不退、身肉瞤動、振振欲擗地者(擗,據也,眩動之極,心體不安,思欲據地以自固也),真武湯主之(此湯降火利水,壯腎陽而鎮水逆,為少陰治水而設),內鎮少陰水逆,外救太陽亡陽。

邵評:發汗過多,亡腎陽而水氣上侵,凌心作悸,與上條心虛而悸者不同。

按:此二條同是汗後心悸,其因各異。前條心虛氣弱,液虧而悸,見症叉手外衛、喜欲得按,純是虛象,故用桂枝、甘草辛甘扶陽而補心氣。後條心悸,乃發熱而頭眩、筋惕瞤動、振振擗地等症,是過汗而腎陽外亡,虛火上炎,水氣凌心為患,故用真武湯壯腎陽而鎮水逆。此與陽虛外亡又有分別。陽虛外亡者,但須四逆湯以回陽;此則兼有水飲,故必用真武湯降火而鎮水也。辨證之際,毫釐千里,可不慎歟!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其汗,致亡陽驚狂,起臥不安(火迫劫汗,心陽外亡,故驚狂、起臥不安),宜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壯蠣救逆湯主之,斂攝心陽,其狂自定矣。

邵評:陽者心之陽,即神明也。亡陽者,火氣通於心神,被火迫而不守,則外亡也。故用桂枝加龍牡,取其補心鎮逆而固脫,故曰救逆。去芍藥者,欲其急復心陽耳。

脈浮宜以汗解,誤以火炙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陽邪因火逆而熱盛,入於陰分,故腰以下重痹也。邪因火迫而在陰,故曰火逆)。火逆,又誤下之以虛其陰,復因燒針以益其陽,致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邵評:火逆、燒針,又復下之,三番誤治,陰陽俱已虛竭。煩躁者,驚狂之漸也。心陽內傷,故用桂甘以復心陽之氣,龍牡以安煩亂之神,的是正法。

發汗多,致亡陽譫語(汗為血之液,汗多亡陽,陽亡則陰虧,津血耗竭,胃燥而有譫語也),此非胃實,不可下,柴胡桂枝湯和其營衛,以通津液,後自愈。

邵評:少陽不可發汗,汗則津液越出,必胃燥而譫語,故用柴胡桂枝湯和其營衛。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和則愈。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白虎主症),脈洪大者(白虎主脈),胃中津液干而火獨盛也,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邵評:服桂枝汗大出,而大煩渴,脈見洪大,其邪已去太陽之表,而入陽明之裡矣。陽明為津液之腑,熱邪內入,津傷火盛,故用白虎加人參湯,清熱存陰為治,的是正法。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夜而安靜(晝煩夜靜者,邪未盡而陽已虛,陰尚不傷也),不嘔不渴(里無邪也),無表證(無惡寒頭痛之表證),身微熱,脈沉微者,此邪已退而陽氣衰弱也,乾薑附子湯主之。

邵評:此條下後復汗,晝煩夜靜,無表裡證,而脈沉微,是純陰無陽之象,陽將去矣。幸此微熱未除,煩躁不寧之際,獨任乾薑、附子以急回其陽為治也。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飲停於中則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逆於上則氣衝而頭眩),脈沉緊(沉緊者,支飲之脈也),復發汗動經,身為振振搖者(發汗則擾動其經氣而飲入於經,則身振振而動搖也),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此亦陽虛飲蓄(此飲邪內發之證)而致頭身振搖,即真武證之輕者。

邵評:尤在涇曰:此傷寒邪解飲發之證,逆滿氣衝,寒飲上搏於膈也,故令頭眩。脈沉為在裡,且既經吐下,復發其汗,則陽益虛而津液耗,故身振振搖也。與此湯導飲和中,益陽固衛。柯韻伯注此證是木邪侮胃。吐下之後,陽氣內擾,故心下逆滿。裡虛氣逆,則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表陽虛也。脈沉緊為弦,肝木犯胃則弦。邪在裡而反發汗以攻表,經絡更虛,寒邪由經而入里,陽氣外虛,不能主持諸脈,故一身振搖也。與此湯和經散寒,益陽補陰。此說與尤說不同,錄存以備合參,然當從尤注為是。

傷寒脈浮自汗(陽明自汗出)、小便數(陽明裡證)、舌紅、微惡寒(陽明表證),以上俱似桂枝證(病在陽明之半表半裡,宜和)。腳攣急(陽明裡證),此一症與桂枝證獨異,乃陰虛之象,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誤表損陽之故)。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陰傷陽越,虛陽躁擾,見此假熱之象),有陽越之象,作甘草乾薑湯(先復陽散寒)與之,以復其陽(此胃陽也)。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復和其營血)與之,其腳即伸(此湯純陰以復其陰,陰陽兩和,其腳即伸矣)。若胃氣不和、譫語者(為前此曾用桂枝幹姜之辛熱,傷耗胃液耳,因中焦有留邪也),少與調胃承氣湯(微滌陽明所結之餘邪,則譫語自止)。

邵評:此證既陰虛於下,而又陽逆於上,則必先復陽氣,而後復其陰氣。故用甘草、乾薑,辛甘以復其陽,陽復則厥止而足溫矣;更作芍藥、甘草,甘酸以復其陰,陰生則兩腳即伸矣;或胃不和而譫語,少與調胃承氣,和胃則愈。

發汗後,腹脹滿者(汗多陽傷,氣窒不行也),虛邪入里也(其人本虛),厚朴生薑半夏人參湯主之。

邵評:此汗後氣虛,氣窒不行而腹脹滿。其人內雖作脹,外無脹形,故湯中用人參、甘草甘溫補中而益元氣。然徒補則愈窒滯,故用厚朴、薑、夏行氣而除腹滿。此補泄兼行之法也。

誤下例

傷寒誤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妄下而亡胃陽,陽從內脫,中下二焦無火,不能腐化水穀),身疼痛者(里有真寒,寒氣凝泣,則骨節不利而痛),急當救里,宜四逆湯(扶陽抑陰)。此下利不止,陽氣下脫,雖有身痛表證,當以救里為急(下利清穀而身疼痛,表裡皆困。然幸此表邪未除,里邪有可救之機,用此先里後表,是救急法)。救里之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宜桂枝湯(和營散邪)。此因清穀已止,而身痛不除故也(溫里之後,里和而表不解,救表亦不可緩矣,仍從表治也)。

邵評:寒邪在表而誤下臟虛,內寒而下利清穀,胃陽已亡矣。身疼痛,邪在表也。雖表裡皆困,然臟氣內虛,無以為散邪之地,故必先溫其里。裡氣固而身痛未除,表未解也,再當治表。不然,表邪內入而增患矣。

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下后里證)、惡寒者(汗後表未解),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裡實表虛,內外俱病,表裡持交,里輕於表,仍當用先表后里,先汗後下正法。與上條救急之法不同也)。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邵評:大下復汗,正虛邪入,心下痞而惡寒,邪入里而表未罷,當先解表而後攻痞。痞或能解,表邪必復入里為患,況痞亦未必能解耳。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脈數而時一止為促。此脈促是陽虛,必無力也)、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芍藥益陰,非陽虛者所宜,故去之)。蓋中氣虛而表邪仍在,故用桂枝而去芍藥。若微兼惡寒者,陽氣尤虛也,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溫經助氣)。

邵評:此治妄下陽虛寒結之正法。

又評:風寒在經,本無下法,誤下而陽氣大傷,其脈必促而無力。胸中虛滿,按之必軟而不痛,乃邪客胸中而無實熱。其邪仍在陽分,胃陽因下而傷,寒邪將結而未聚,故用辛甘溫藥從陽引而去之。微惡寒者,陽虛而陰氣凝聚,前方恐不勝任,故加附子以通陽而逐陰邪也。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誤下,邪未入里而表不解,胸中之氣不利,乃寒喘也),表未解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湯(用此湯解表散邪,下氣定喘)。

邵評:此是寒喘,誤下而表氣不固,故不用麻黃而用桂枝加樸、杏。若熱邪淫肺作喘,當用麻杏甘石湯,誤用桂枝,陽盛則斃耳。

服桂枝湯,或下之(妄下,水結中焦,病根在心下,而病機在膀胱,治法只可利,而不可散),仍頭痛項強,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表邪未解,與心下之水相得不解,故無汗而心下滿痛也),小便不利者(著眼此症為病在裡),桂枝去桂(病不在表,故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水飲內蓄,故加苓、術利小便,燥停飲也)。此心下雖滿不硬,而痛尚微,乃心下有水氣故也(凡表未解而內有水氣之證,不可攻表,必先治飲而後表可解。此小便不利,表邪挾心下水飲為患)。若小便利,邪仍在太陽之表,鬚髮汗,今小便不利,病在太陽之腑,非桂枝證未罷也,但當利其小便(是太陽傳腑之本病,用逐飲以利小便,飲去則滿痛自除,但得膀胱水利,則太陽之表裡證悉平耳)。

邵評:太陽經病挾水,治以小青龍;腑病挾水,治以五苓散。臨證時務須細辨。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此引邪入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妄下而轉屬太陰,非太陰本病,乃誤下傳也。表病未罷,故仍用桂枝以解外,滿痛既見,倍加芍藥以和里。病本於陽而入陰,故用陰以和陽)。大實痛,邪氣結於太陰之裡,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太陽轉屬陽明而胃實,尚未離乎太陽,有此表裡證,仍用桂枝加大黃以除實痛,乃雙解表裡法也)。

邵評:因誤下後,引太陽之邪入里,其邪未盡離乎太陽,自表而入,仍欲自表而出。用桂枝以去太陽未盡之邪,加芍藥以和裡虛之腹痛,加大黃下里實之痛也。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熱邪下陷,利遂不止(虛其腸胃,熱邪乘虛入里,下迫而利不止),脈促者(促而有力,為陽盛也,與前促而無力大異),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陽邪內擾,裡熱氣逆),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解陽明表邪,清胃腑裡熱)。因表未解,故用葛根;因喘汗而利,故用芩連之苦以泄之堅之。

邵評:本太陽桂枝證,法宜解表,而反下之,裡虛邪入,陽重熱利,表裡俱熱,症似虛而脈實,勿蹈盛盛之咎。用葛根之輕清以解肌,芩連苦寒以清裡,甘草和中,喘除利止,表裡俱解矣。

又評:脈促者,數而時一止也。前條胸滿脈促,是陽虛寒入,用桂枝去芍藥,甚則加附子辛溫藥扶陽散寒。此條脈促,喘而汗出,是陽盛熱入,用葛根、芩、連辛寒藥解肌清熱。同是促脈,辨其陽虛、陽盛,寒邪、熱邪,全在有力、無力中分出。用藥之寒溫,如同冰炭,學者可不細心辨認乎?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此少陽的證,醫以湯藥下之,不應,又以丸藥下之(少陽柴胡證,不當有下利症,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邪並陽明而胃實,為醫之誤也),因日晡潮熱(陽明胃實也),已而微利(誤下所致)。潮熱者,胃實也,然屬少陽之邪,宜先用小柴胡以解外(先解少陽之表邪,加芒硝以除陽明之裡實),後以柴胡加芒硝主之(先表后里之法)。

邵評:此少陽經邪因誤下而成胃實之證,為少陽陽明並病。胃實者可下,而證兼少陽則不可下,故用小柴胡以解外,加芒硝以治裡實。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二三日,寒熱而嘔,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太陽病半月餘,有柴胡證者,太陽之邪遞至少陽,不可下。反屢下之,其人寒熱而嘔,柴胡證仍在者,因其人不虛,故樞機有主而不為壞病,當先與小柴胡湯以和之)。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猶有里證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邵評:服小柴胡後,而嘔不止,心下滿痞,而鬱郁微煩者,此邪氣鬱滯於裡。胸膈氣分之熱,欲出不出,欲結不結,里未解也。當大柴胡下其熱則愈,亦先表后里法也。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能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此足太陽少陽之邪,因誤下入里,以致正氣虛而擾動少陰之手經,現症錯雜,藥亦隨證施治。

邵評:下後熱邪內攻而胸滿,邪痹於上也。小便不利,火盛水虧,邪痹於下也。煩驚者,邪動於心,而神明內亂也。譫語者,邪結於胃,此病之在裡者也。一身盡重,難以轉側者,是陽內而陰反外,少陽之樞機不利,筋脈骨肉並受其邪,此病之在表者也。夫合表裡上下而為病者,必兼陰陽補瀉之劑以施治,俾得表裡虛實,泛應曲當,而錯雜之邪,庶可盡解耳。此是下後亡陰之證,與火逆亡陽之證不同。

又評:此太陽病並以少陽,因下而兼入胃腑之證,與此湯,外以解熱邪,內以除水濕,兼鎮浮越之氣,而補其中州之虛也。

邪從太少來,故仍用柴胡、桂枝、柴、芩、半夏治胸滿也,龍骨、鉛丹、牡蠣治驚煩也,人參、甘草補正氣也。小便不利,茯苓。譫語,大黃。身重不能轉側,桂枝、茯苓。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此內已痞結,而表邪未罷,乃邪聚於上也。心下痞,病在胸膈也)、小便不利、渴而不嘔(熱勝於內也)、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下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但頭汗而身無汗,又有往來寒熱、心煩之症,其邪未解。夫邪聚於上,熱勝於內,而表又未解,是必合表裡以為治。故用柴、桂以解外邪,乾薑、牡蠣以散結,花粉、黃芩除心煩而解熱渴,炙草佐合諸藥以散邪和里,為三表七里之治法也)。此本少陽證而誤汗下之,柴胡證仍在,故仍用柴胡加減。心煩不嘔而渴,故去參、夏加栝蔞根。胸脅滿而微結,故去大棗加牡蠣。小便雖不利,而心下不悸,故不去黃芩,不加茯苓。雖渴而表未解,故不用參而加桂枝。以乾薑易生薑者,散胸中之滿結也。初服煩即微者,黃芩、栝蔞之功;繼服汗出便愈者,桂枝、柴胡之力也。

邵評:此亦太陽轉入少陽之證。此微結,是指心下痞結,病在胸脅,與陽微結不同也。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妄下之後,熱邪結於心中,邪未盡入於胃也,乃邪結心胸而痛尚在上焦),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此病發於陽而誤下之,外熱未除而內熱又結於心中,故結痛,梔豉所以宣通熱邪也。

邵評:心中結痛,身熱不去,其邪未盡入里,與結胸證之心痛而身不熱者不同。用梔子豉湯散邪徹熱,輕於小陷胸湯之蕩實除熱,是火鬱發之之法也。

傷寒,醫以丸藥下之,身熱不去(表熱內寒)、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心微煩而不懊憹,非宣劑所宜,故去豆豉而加乾薑,取其橫散,不欲其上越耳)。此以丸藥之下,則寒氣留中可知。故用梔子以解微煩,乾薑以逐內寒而散表熱。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也。

邵評:丸藥妄下,熱陷寒留,身熱不去,內無結痛而無微煩,知正氣虛不能與邪相爭,為外熱內寒之證。故用梔子以徹胸中陷入之邪,乾薑以復下藥損傷之氣也。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邪已入胃,滿而不燥)、起臥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此因誤下,移邪於心胃,故用梔子以治心煩,枳、樸以泄腹滿(表邪未解而誤下之,邪入而壅於高分,心下之氣不得宣越,因而腹滿心煩、起臥不安,邪入較深矣,所謂邪氣壅於心腹之間者也。故用梔子除煩熱,去豉之上升,而易枳樸之下泄,以去滿也),是兩解心腹之妙用也。邪雖在胃,便未燥硬,則不可下。此為小承氣之先著。

邵評:此證邪已入胃,則不可吐;便未燥硬,則不可下。此梔子厚朴湯,重於梔豉而輕於承氣也。

太陽病(痞本利標),外症未除(是表不解)而數下之(誤下而邪入里,正氣屢傷),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是里不解,正氣益虛矣),心下痞硬(正氣虛而失運,其痞硬為虛),表裡不解(陽虛而表熱裡寒,故謂之有表裡證也),桂枝人參湯主之。此因數下之後,雖初因協熱而里必虛寒,故用溫補。

邵評:此證表裡俱虛,其病根在心下,非辛熱何能化痞而軟硬,非甘溫無以止利解表。用理中加桂枝,雙解表裡之法。此條雖不言脈,其脈微弱可知。

又評:喻嘉言曰:設利止則其邪可從里解,乃下利不止,是里解無期。設結開則其邪可從表解,乃心下痞硬,是表解無期。此際欲解表裡之邪,全賴中氣為之敷布。否則上下交徵,中氣立斷,其能解耶?理中湯加桂枝一法,握樞而運,真無為之上理矣。

傷寒服湯藥(以下藥妄下,傷下焦),下利不止(此利其病在胃),心下痞硬,瀉心湯已(宜服瀉心湯開痞是已,非言已服過瀉心湯而痞開也),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此利病在大腸),一誤再誤,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湯溫運中焦,治非不善,但病在下焦,故服之而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也,此利在下焦(大腸滑脫),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此因下藥太過,手陽明大腸受傷,關閘不闔,二味澀以固脫也。複利不止,當利其小便。蓋分其清濁,則便自堅(屢下之而虛者益虛,下利不止,以理中湯甘溫之藥補之,利雖益甚,而治不為逆。此利不止,乃下焦不納而滑脫,故用石脂、禹餘糧澀下焦,以固脫。乃服之而利猶不止者,以腎主下焦,為胃之關,關門不利,分注之所,清濁不別故也,當利小便以分消之)。

邵評:服瀉心湯已,心下之痞氣既除,而中焦脾胃之氣亦豁然矣。復與下藥,大腸滑脫,利遂不止。以理中溫補而利益甚,此利在下焦,須用澀劑以收之。複利不止者,下焦當膀胱上口,利其小便以分清之,則無餘治,其愈自可必也。

厥陰寒格(寒熱格拒上中二焦),醫復吐下之,致食入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醫不顧其寒熱虛實,而復吐之下之,遂至兩寒格拒,食入即吐。與此湯開其寒格,而清中焦之熱,以兼補裡虛也)。此陰格於下、拒陽於上而為吐,故用芩連之苦寒以泄熱,乾薑之辛溫以通寒格。誤吐、誤下,中氣必虛,故用人參安胃和中(寒格而復吐下之,裡氣虛而陰寒益甚,胃中之陽被格而上逆,脾中之陽被抑而下注,得不倍增吐下乎?至食入即吐,逆之極矣。若用寒治逆,則寒益凝結,或僅投溫劑,必格拒不入,故用芩、連、乾薑之苦辛寒熱並行,以開寒格,人參以扶正也),其吐自止。

邵評:寒熱相阻,則為格證。寒熱相結,則為痞證。此病輕於痞,故用瀉心之半。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下懊憹,梔子豉湯清宣之(汗吐下後,正氣既虛,邪氣亦衰。未盡之邪,方入里而未集,已虛之氣,欲勝邪而未能,故煩亂而不得眠,甚則反復顛倒、心中懊憹不安也。與梔豉湯以散胸中之邪,為除煩止躁之良劑耳)。此因三法後,正氣虛,實邪雖去,而其餘邪因虛留於上焦,結於肺胃之間,非汗下所能除者,惟清宣之(汗吐下後,邪熱未解,客於胸中,因生煩,躁陽擾亂,不得安眠。《內經》云:其高者越之。故用梔子豉湯以清胸中之煩),則餘邪結,氣無不出矣。

邵評:陽明之虛煩,與太陽不同,心胸居胃上,即陽明之表。凡心胸有病,皆陽明表邪,其治法亦與太陽大異。太陽之表,當汗而不當清宣;陽明之表,當清宣而不當汗;太陽之裡,當利小便而不當下;陽明之裡,當下而不當利小便。今人但知汗為解表,故於仲景大法中,但知汗下而遺其清宣之法耳。梔豉湯本為煩躁設,又可以清宣陽明之虛煩,乃陽明之表劑也。

廉按:仲景之於吐,但瓜蒂散一方,前人以梔子豉湯為吐劑者,謬矣。張隱菴、張令韶所辨甚當,閱之自知其誤。

救逆新法

故人云:汗多亡陽者,固發汗太過,身之陽氣隨汗而走泄也(陽虛不守,隨汗而外亡也)。下多亡陰者,因屢下而重傷陰血也(液傷陰竭,從下而脫絕也)。桂枝下咽,陽盛則斃者(表實陽盛,誤用辛熱傷陰而敗壞也),固表實無汗,陽氣內盛,誤投桂枝,如抱薪救火也。承氣下咽,陰盛則亡者,症非陽明,不可攻下,誤用硝黃,陽氣滅絕也(內無實熱,誤用苦寒,陽傷而絕滅也)。要知汗多亡陽(衛陽虛者,多汗非宜),是衛氣本虛之人;陽盛則斃(陰虧陽盛,忌用辛熱),是陰液本虧之證也。下多亡陰,由其陽氣本盛,只傷陰分(陽邪氣盛,本恐傷陰,更用下法,邪不去而津液消亡也)。陰盛則亡,由其陽氣本衰,不禁陰藥也(陰寒邪蠱,本慮傷陽,誤用苦寒,陰益盔而陽氣衰竭也)。故論證於今,當以汗多亡陽、下多亡陰為戒。蓋汗本津液所化,而風藥尤能燥其陰血;胃中本無熱邪,而承氣即能消滅其陽。用錄救誤諸條,以佐古法所未逮。

誤汗例

傷寒如經發表多者,則津液內竭、血不榮筋,以致手足攣疼、二便艱澀(此二症津傷所致),當以加味逍遙散(逍遙方中有柴胡,可以散邪)加熟地、枸杞、鉤藤。

邵評:過表汗多,陰液傷耗,而筋脈失養,則手足攣疼。津枯熱結,則二便艱澀也。養血榮筋,兼以疏利,的是正法。

傷寒過表,二候、三候不解,大汗不止(元氣外泄),舌卷而黑(熱灼津枯),氣促似喘(陰傷氣竭),六脈洪數無根者(正虛而邪猶未化,故脈洪數而無根,此陰竭陽浮,欲散之脈也),已成敗證也。當以大劑左歸(壯水以救陰)合生脈(保肺扶元)挽之。汗止喘定,間有得生者(表汗過多,灼陰傷津,氣液兩脫也)。

傷寒過經不解,舌燥口渴,小便不利者(病久津液受傷,熱伏未清,肺之化源失機,故燥而小便不利),此發表風藥太過,津液源竭也。宜左歸飲(救陰)去茯苓,加麥冬(保肺)、歸、芍,以救津液,自然行矣(病久津耗,肺傷陰竭)。

傷寒過經不解(病久正虛),發表攻裡不當,以致真陰耗竭,二便燥結不出(陰傷熱結,則二便不通),胃陰大傷,不納不飢(胃津虧乏,氣不宣行,故不納不飢)。宜一味養正滋陰(忌消伐之劑),使胃陰充足,自能納穀知飢(陰液充而邪自化),宿垢自下,左歸飲合生脈(壯水生津),或甘露飲加人參。

邵評:病久元氣己虛,復誤表誤攻,陰液耗而胃氣受傷,致便閉不納,治當滋陰養胃,大忌消導攻伐。

傷寒如遇過表,大汗不止(陽虛而陰液外泄)、身肉瞤動、頭眩不起、振振欲僻地者(腎陰虧而虛陽上越,故瞤動而頭眩。眩動之極,神不安而據地也),此陽津陰液俱脫也,急以左歸(壯水補腎)合參麥(保肺扶元)五味挽之。

邵評:表汗過多,陰傷而虛陽浮越,陰陽兩脫之候也。用左歸合參麥救陰扶元,固是,但當參用和陽鎮逆之品,如龍、蠣、龜版、白芍之類更妥。

傷寒誤表,大汗不止、津液外泄、胃陰虛餒,以致嘔惡不已(汗多津傷,胃陰虛而有痰熱)、食入即吐者(胃氣上逆),宜金水六君煎加麥冬、沙參,和中以復津液,自然嘔止而納穀矣。

邵評:此誤表汗多,陰液耗而有痰熱,胃氣上逆之救誤法。

如過表大汗,胃陰空乏,以致乾嘔呃逆不止(陰液耗而氣逆)、水漿不進(虛火上升而格拒,胃氣不降,痰熱內阻),亦宜金水六君合生脈(金水同治),加丁香、柿蒂、胡桃肉、代赭石(溫胃鎮逆)之類以止之。如不應,宜都氣飲(納氣溫胃)加人參、胡桃肉、紫石英(納腎而鎮沖氣)之類以納之。不用磁石者,因過表傷肺,恐吸其氣也。

邵評:此過表汗多,肺胃陰傷,氣逆不降之救誤法。

有陰虛挾感之證,誤用柴、葛、犀角升提之藥發表,以致虛陽上冒、膈悶嘔惡(氣火上升)、煩躁不寧(陰虛陽冒)、六脈洪大、按之無力者(陰傷,陽不戀陰而上越,故脈不斂也),亦宜金水六君合參麥加代赭(育陰理肺以鎮逆),和中以益少陰,則陰陽和,熟睡而解矣。

邵評:陰虛受邪,誤用升散,陰傷而陽不附陰,嘔惡煩躁,脈大無根,當加育陰潛陽為是。

有營虛衛弱之人挾感,惡寒發熱、腰疼骨痛(營血虛也),不可峻汗。誤用表藥,汗大泄,反加惡寒身痛(衛弱營衰)、發熱不止(虛熱也),當以歸耆建中湯,調和營衛,則諸症自解矣。

邵評:營衛虛而挾邪,當調和營衛治之。

凡遇外感表證,診得兩手脈寸軟(陽弱)尺遲(陰虛)、舌潤無胎者(虛證舌也),營衛兩虛之證也,當以歸耆建中湯加防風汗之。

邵評:此憑脈用藥,調和營衛,兼以散邪之良法。

誤下例

如經攻裡不當,以致下利不止(妄用攻下,元氣大傷,脾陽虧乏,故下利)、百骸解散、無氣以動(陽氣虛而不能營養百脈也),用大劑補中益氣加炮姜(扶正化邪)溫之提之。如兼汗出而喘急(肺腎氣逆,陽虛欲脫),用參附湯加熟地大溫大補之。

邵評:此誤攻,中氣大傷,脾腎陽虛之救誤法。

如經攻裡太過,以致下焦受傷,腸胃並連,直漏直泄(脾腎陽氣大虛,命火衰微,滑泄無度),利無關閉者,陽明關閘己撤也(腎為胃關,腎火衰不能蒸化,則陽明之關閘無權,故滑脫不止)。急用桃花湯(溫胃澀腸),重加人參主之。

邵評:此過用攻下,腎命火衰,胃腸虧乏,滑脫不守,用桃花湯澀以固脫,極是。

有胃中谷食未化,誤下之(食在上脘,未曾消化,治宜消導,大忌攻下),食為寒凝,以致胸膈高起,手不可近者(誤下則寒藥與食凝結不開,故見症如此),治宜溫胃和中(溫中則寒散食消),二陳湯加炮薑、枳實、厚朴、楂肉之類,溫以化之。

邵評:此下早傷中,寒藥與之,食滯凝結,治以溫中開化,亦屬救誤之正法。凡停食證初起,所停之物,未化糟粕,在胃之上脘,大忌早下,宜運中導滯。誤下,則寒藥與食互結,愈不能化,症似結胸。必待其已化糟粕,停在胃之下脘,近腸腑者,方可攻下。切記!切記!宿食在胃之上脘,可用吐法。

瘥後諸病

瘥後諸病述古

水氣

大病後,從腰以下有水氣,牡蠣澤瀉散主之(利小便而泄下焦之水)。

此脾胃氣虛,土不能攝水,故溢下焦,腰以下為腫也,宜利小便。

邵評:病後脾虛,土不制水,水溢下焦,而腰以下發腫。古法云:腰以上腫者當發汗,腰以下腫者宜利小便。

喜唾

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胃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溫中陽以攝水)。

邵評:唾,涎沫也。中土陽虛,不能收攝津液,而冷涎上泛也,宜理中丸加益智仁溫納之。

胃中虛寒,則津液不能收攝,故喜唾,宜溫胃。

欲吐

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津虧氣弱)、氣逆欲吐者(胃有虛熱,氣不下降),竹葉石膏湯主之(養肺胃而清降虛火)。

此津液不足,故虛羸少氣;虛火上炎,故氣逆欲吐。宜養肺胃之陰,則津液復,諸症自除矣。

邵評:肺胃津虧氣餒,餘熱挾胃火上升,竹葉石膏湯,卻是正法,惟竹葉宜易竹茹。

日暮微煩

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瘥,人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人微煩,損谷則愈(脾虛胃弱,宿食未消)。

陽明旺於申酉戌,宿食在胃,故日暮微煩(此三時陽明主時,即日晡也,故日暮微煩),當小下之,以損宿谷,枳實梔子豉湯主之。

邵評:中虛強食,脾不健運,宿食內留,此即食復之輕者。

勞復

大病瘥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病後中虛,勞倦更受外邪而復病,曰勞復。先散其上焦新邪為治)。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搏棋子大五六枚(勞復而兼內有宿食者,內外俱病也,稍加大黃以治里)。

此勞復因病後氣虛,邪氣又結於上焦,其症不一,故不著其病形,惟散其上焦之邪足矣。

邵評:正虛而復受外邪,病之變見不一,故不定症形,當隨症治之。

有宿食加大黃,此指勞復之有宿食在腸中者,故可下(若其食未入腸中,慎不可下),非治食復也。若宿食在胃脘,當消導。在上脘,吐之亦可(此二法當切記)。

瘥後諸病新法

瘥後浮腫

感證瘥後,肢體浮腫者(土虛不能制水,水溢於皮膚脈絡間),脾虛有水故也。須實脾利水,宜冬、朮、茯苓皮、米仁、扁豆、山藥、木瓜、車前、澤瀉之屬治之,或以米仁、糯米煮粥食佳。

邵評:有不因於水而亦浮腫者,此元氣大虛,肝木侮土,名為氣腫。與水腫見象不同,須分別治之。

瘥後昏沉

感證瘥後,十餘日,或半月,漸至昏沉者,皆緣發汗未盡,餘邪在於心包故也,或兼潮熱,或兼寒熱似瘧。宜連翹、梔子、豆豉、麥冬、菖蒲、淡竹葉、鉤藤、丹參之類清之解之。

邵評:邪在心包,症見昏沉,然有痰熱內伏者,亦見昏沉。宜分辨之。

汗後頭疼

傷寒發汗後,熱勢略減,頭疼仍在者,邪未盡也,宜再汗之。若汗後反劇而煩擾者,必挾火挾痰,或挾斑疹未透,宜細審之。

邵評:頭疼雖是表證,然有肝陽、痰火、濁熱上攻諸內因,且有虛實之不同,當審因治之。若凡大汗後,熱不退,脈不靜者,作危證斷之。或誤發溫病、濕溫之汗,亦反劇。

解後額熱

如熱退後,額熱未除、目神似覺呆鈍,此胃中余滯未清。額屬陽明,故獨熱,宜清疏之,二陳加連翹、黃芩、山楂、神麯之類清之和之。

邵評:胃中痰食邪熱逗留,故額熱未除,陽明行身之前,額為陽位,陽盛則熱也。清、和的是正法。

解後腹熱

如身已涼,獨腹熱未除(腹屬太陰,脾有火內伏,故腹獨熱也),此脾火內甚也。養陰中加生白芍,自除。

瘥後耳聾

感證身涼後,尚有耳鳴、耳聾等症,乃餘邪留於少陽故也。宜養陰藥中加柴胡、菖蒲、鉤藤、池菊、通草、荷葉之類,以清解少陽之郁。

邵評:耳聾一症,半屬少陽,然其因不一,有虛實之不同。腎開竅於耳,腎虛精脫,則耳聾也。痰火上升,阻閉清竅,其耳亦聾。又溫暑熱病之耳聾,由於陰虧邪盛,不關少陽,禁用柴胡升提。種種各因,虛實不同,當分別施治。

瘥後語謇

感證熱退之後,其舌轉動不靈、語言謇澀不清者,亦系邪留肝脾所致。宜加味逍遙散去白朮,加生薑、鉤藤、菖蒲、蒺藜、天蟲之類。

邵評:心脾腎三經之脈,皆縈繞於舌。心腎虛則舌不靈動;痰阻脾絡,肝風內擾,則語言謇澀不清。總是虛風痰火為病,須分因治之。

瘥後不寐

感證熱退之後,夜不欲寐者,胃不和也,溫膽湯和之。驚悸不寧者,心氣虛也(心氣虛而神不斂,當安神以斂心陽),加棗仁、遠志。

解後咳嗽

如熱退之後,尚有咳嗽未除(病後咳嗽,是肺胃津虧而有餘邪戀肺也),此餘熱在肺也。宜滋養肺胃之陰,其嗽自止,如南沙參、麥冬、骨皮、知母、川貝、川斛、花粉、茯苓、杏仁、桑皮、蔗汁、梨汁之類,或加生地、玉竹之類。

邵評:凡感外邪而有病者,症見咳嗽,其病為輕,以其邪傳入肺。肺主皮毛,邪從外達也。內傷虛證,見咳則重,五臟傳乘,肺受火刑,水源涸竭,每多死證。故咳嗽一症,虛實病因,當細細分辨而治焉。

瘥後盜汗

感證瘥後,餘熱盜汗不止者,陰虛有火也,當歸六黃湯加減。

邵評:陰虧火盛,內蒸燔灼,津液外泄也,育陰瀉火固表為治。

無熱惡寒,而盜汗不止者,陽虛也,黃耆建中湯加減(陽虛營衛不和而汗出也,調和營衛治之)。自汗不止者,亦陽虛也,玉屏風散加牡蠣龍骨收之。

邵評:衛陽虛弱,不能固護腠理,表虛而自汗出也。實表固澀之法,此方極驗。

瘥後妄言

凡傷寒熱病,每有身涼熱退之後,其人如癡,言語謬妄者,此心神虛散不復所致。但當調養氣血,兼治其心可也。神復,妄言自止。

邵評:病退而妄言人癡,自是心神虛散,但痰火餘邪,內伏包絡肝膽諸經,亦有此症。當辨別論治。

瘥後吐涎沫

吐涎沫,此土虛不能攝水也,六君加益智仁攝之。若其稠飲自下焦漾漾而起,溢出口中者,此腎氣不納,濁陰上泛也。宜都氣飲加胡桃、補骨脂以納之,或少佐熟附以收之,或佐白朮以制之。

邵評:涎沫者,寒飲也。其人胃有寒飲,病後脾虛,土不制水,水飲上逆而吐也。病屬脾胃,尚在中焦,治以溫胃和脾滌飲之法。若從下焦泛上而出者,是腎陽大虛,陰濁上干,是腎水上泛之症,急當溫納腎陽、鎮逆制水主治。

解後下血

感證解後,復有下血者,乃失汗之餘邪也。當清之,生地、丹皮、地榆、川斷、槐米、白芍、苡仁、黑荊芥之類治之,自愈。

邵評:病解下血,由於初起失汗,邪不外達而內入,陽邪熱盛,熱傷陰絡,而血下溢也。治以清營涼血和絡之法。

瘥後頤毒

遺毒(餘邪留滯絡中而成毒),因汗下清解未盡,其邪結於少陽、陽明二經,發於兩頤者,陽明部位也(陽明行身之前,故兩頤屬陽明),發於耳之左右者,少陽部位也(少陽行身之側,故耳之左右屬少陽)。宜連翹敗毒散消散之,如二活、荊、防、連翹、赤芍,牛蒡、桔梗、土貝、蒺藜、薄荷、銀花、甘草之類,少陽加柴胡。此症初起,速宜消散,緩則成膿(熱毒邪氣,壅阻氣血,不即消散,腐化為膿最速)。如元氣虛者,須兼歸、耆補托。潰膿後,當大補氣血為主(不用補托,恐正虛而邪內陷,故當大補氣血)。然發於陽明者易治,發於少陽者難治。

邵評:陽明多氣多血,且為中土,萬物所歸,無所傳變,故易治。少陽屬膽,膽為清淨之腑,受邪則難治。

瘥後酒復

感證身涼後,因飲酒復熱。以酒性熱有火,能助餘邪故也。必兼煩悶乾嘔、口燥不納等症。急用川連、葛花、連翹、生梔、枳實、烏梅、銀花等解之。

邵評:餘邪未盡,得酒以助其濕火,胃熱氣升而復病也,宜清熱和胃治之。

瘥後食復

感證熱退之後,胃氣尚虛,餘邪未盡,若納穀太驟,則運化不及,餘邪假食滯而復作也(熱退胃虛,餘邪未盡,又復傷食,引動餘邪而復病也),名曰食復。其症仍發熱頭痛、煩悶不納,宜枳實梔子豉湯,加生楂肉、麥芽、連翹、萊菔子(邪食上蒸,故發熱頭痛,此傷食而兼有外邪,故用枳實消滯、梔子清熱、豆豉以散外邪,加味俱消食之品)等涼疏之。無火舌潤不渴者,調中湯亦可(無火者,身無邪熱也。舌潤不渴,中陽虛也。只有食滯,故用溫化)。

瘥後勞復

感證瘥後,元氣未復,餘邪未清,稍加勞動,其熱復作。即多語、梳頭、洗面、更衣之類,皆能致復。既經復熱,必有餘火、餘邪結於中,所以仲景主以枳實梔子豉湯。蓋豆豉撤表邪,梔子清裡熱,枳實開胸中餘邪之結,凡治勞復,當以此方為主(治虛而有邪之主方)。如兼嘔惡痞滿(痰伏陽明),加半夏、竹茹。如見舌黃口渴(陽明胃熱),加黃芩、連翹。如兼飽悶(食滯中宮)挾食,加楂肉、麥芽。如兼頭疼惡寒(復受表邪),加薄荷、蔥白。如兼寒熱,寒多加桂枝、紫蘇,熱多加柴、芩。一二劑後,必復汗而解。此屢試屢驗者,不可妄投補中,以致閉邪增病(虛而有邪,純補則邪閉病加)。

邵評:病後元虛,餘邪餘火,留結於中。又加勞動,復受外邪而病,故名勞復。此虛而有邪,用表裡兼治之法,此與但虛無邪之勞復自是兩種。

氣虛勞復

亦有瘥後餘火、餘邪已盡,只因正氣大虛,因勞復熱,微兼惡寒、四肢倦怠、無氣以動、脈虛右大(中虛之脈)、舌潤無胎(虛證舌胎)、胸膈寬暢者(無邪之徵),此真氣虛勞復也(此勞復是勞倦內傷之證)。宜補中益氣湯(甘溫補中)甘溫補之,升柴須蜜炙;汗多惡寒(陽虛氣弱),歸耆建中湯最妙。

邵評:病退邪去,勞而復作,見症俱是虛象,與上條挾邪勞復之證不同。

陰虛勞復

熱病傷陰,腎氣已虧,稍加勞動,微挾風寒,其病復作(熱傷陰液,腎精虧乏,勞動而復受外邪,亦是勞復)。症仍頭痛發熱、惡風(表邪見症)、舌燥(陰傷舌也)、口渴、六脈浮數者(表熱),此陰虛勞復也。凡復證必挾風寒外邪,仍宜梔子豉湯,加蔥白、薄荷、鮮生地、淡竹葉、麥冬、骨皮之類微汗之(撤表而清裡熱)。如見太陽,加羌活;陽明加葛根;少陽加柴胡(三陽經加法)。

瘥後色復

感證瘥後,氣血未充,早犯房事,則內損真氣,外觸邪氣而復作也。其症頭重不舉、目中生花(陰傷邪伏)、腰脅痛、小腹裡急絞痛、憎寒發熱(邪深入里),或陰火上衝、頭面烘熱、胸中煩悶(虛火上炎)是也。若卵縮入腹,脈離經者死,舌伸出數寸者亦死。宜六味飲,加麥冬、豆豉、梔子,煎湯,調下燒褌散。若小腹急痛,脈沉足冷(腎陽亦傷,邪深入陰),須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湯(此厥陰經之表劑),煎成,調下燒褌散。

邵評:病後氣陰兩虛,早犯房事,真元大傷,而復著外邪。邪入下焦陰分,銷鑠陰精,為病極重。臨證極宜細辨。

瘥後調理

如其人中氣虛者,病退後,必納穀少,運化遲(脾虛不運),或大便不實,或噁心吐涎(見症是脾胃中虛),宜六君子加減以和中(調胃和脾)。形寒畏冷(陽虛氣弱),宜黃耆建中湯(補中扶陽)溫補之(以上中虛,故用陽藥)。凡此證脈皆緩大(脾虛之脈)、舌皆白嫩(陽弱中虛之舌)可辨。如其人陰分虛者,必有餘邪未盡(肺胃陰傷,伏熱未盡)、舌燥口渴、二便艱澀(津虧有熱,陰液不充)、脈兼微數(虛熱脈象)等症。宜生金滋水飲或甘露飲加減養之(滋養肺胃陰液,清化伏熱,此是陰虛治法)。

邵評:感證熱退之後,有宜和中者,有宜養陰者。調理之法,須分氣虛、陰虛。

瘥後禁忌

大病後正氣未復,凡飲食起居,俱不可不慎也。如酒餚甘脆。(助火生濕)、肥鮮生冷(肥甘生冷,最傷脾胃)等物,皆不可犯。只宜糜粥自養,少食而頻,則易運化,不可過飽(傷中)。及他有所食,雖思之,勿與也(此飲食中之宜忌)。

新瘥後當靜臥,非但體動勞復,即梳頭、洗面、濯足、多言,皆能令人勞復(此起居之當慎)。若新瘥未滿百日,而犯房事者,不治(邪乘虛而深入,藥難醫治)。

陰陽易

男女新愈交接,病男傳不病之女,曰陽易;病女傳不病之男,曰陰易。此感其餘邪而生疾也(此是氣感精移之病,邪入至深,陰傷氣耗,藥石難救)。其症身重氣乏、百節解散、頭重不舉、目中生花(見症與色復相似)、熱上衝胸(虛火上升)、憎寒壯熱、頭面大熱。在男子則陰腫痛引小腹(邪入下焦至陰之地),在婦人則裡急,痛連腰胯,甚者手足冷而攣拳。男子卵陷入腹,婦人痛引陰中,皆難治也。若見舌吐出者,死。治法用竹茹、半、升煎湯,調下燒褌散(此是移精變氣之方法)。有黏汗出,陰頭微腫(邪氣外出)為效;或用韭白根一握,兩頭尖十四枚(用濁味人於至陰,以通陽達下),水煎,候冷服,取黏汗為效。亦可調下燒褌散。

卷二藥方

六經古方

(分量參用《古方通令》)

麻黃湯

麻黃(一錢二分) 桂枝(八分) 杏仁(一錢二分) 炙甘草(四分)

上四味,以水二盞四分,煮取六分。

桂枝湯

桂枝(一錢) 白芍(七分半) 炙甘草(五分) 生薑(七分) 大棗(二枚)

上五味,以水一盞四分,煮取六分。

大青龍湯

麻黃(一錢二分) 桂枝(四分) 甘草(四分) 杏仁(一錢) 石膏(二錢) 生薑(六分) 大棗(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盞八分,煮取六分。

小青龍湯

麻黃(四分) 生白芍(四分) 炙甘草(四分) 乾薑(四分) 桂枝(四分) 北細辛(三分) 姜半夏(六分) 五味子(三分)

上八味,以水二盞,煮取六分。

葛根湯

葛根(八分) 麻黃(六分) 桂枝(四分) 白芍(四分) 甘草(四分) 大棗(六分) 生薑(六分)

上七味,以水二盞,煮取六分。

麻杏石甘湯

麻黃(一錢二分) 杏仁(六分) 石膏(二錢四分) 甘草(六分)

上四味,以水二盞,煮取六分。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

桂枝(六分) 白芍(六分) 大棗(六分) 生薑(六分) 甘草(四分) 厚朴(四分) 杏仁(四分)

上七味,以水一盞,煮取六分。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五分) 白芍(三分) 生薑(三分) 甘草(三分) 麻黃(三分) 大棗(三分) 杏仁(三分)

上七味,以水一盞六分,煮取六分。

五苓散

澤瀉(一錢) 茯苓(六分) 豬苓(六分) 白朮(六分) 桂枝(四分)

上五味,為散,開水送服三錢。

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八分半) 白芍(六分) 大棗(六分半) 麻黃(五分半) 甘草(五分半) 杏仁(三分半)

上七味,以水一盞半,煮取六分。

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四分半) 白芍(四分半) 甘草(四分半) 麻黃(四分半) 大棗(六分) 石膏(六分) 生薑(七分)

上煮法同前。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麻黃(一錢二分) 連翹(一錢二分) 赤小豆(一錢半) 杏仁(一錢) 梓白皮(一錢半) 生薑(五分) 甘草(五分) 大棗(二枚)

上八味,以潦水二碗,先煮麻黃,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一碗,分溫二服,一日服盡。

以上皆太陽門古方。

瓜蒂散

瓜蒂(五分) 赤小豆(五分)

上二味,為散。先以香豉二盞,熱湯七分,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

白虎湯

石膏(二錢四分) 知母(九分) 粳米(一錢二分) 甘草(三分)

上四味,以水二盞,煮取一盞二分,去滓,納粳米煮取六分。

豬苓湯

豬苓(六分) 澤瀉(六分) 茯苓(六分) 滑石(六分) 阿膠(六分)

上五味,前四味,以水一盞二分,煮取六分,納膠令消。

大承氣湯

大黃(八分) 厚朴(一錢六分) 枳實(一錢) 芒硝(一錢二分)

上四味,以水三盞,煮二物取一盞半,去滓,納大黃煮取六分,納芒硝令消。

小承氣湯

大黃(一錢二分) 厚朴(六分) 枳實(九分)

上三味,以水二盞,煮取六分。

調胃承氣湯

大黃(一錢) 甘草(五分) 芒硝(二錢)

上三味,以水一盞八分,煮取六分,納硝令消。

茵陳蒿湯

茵陳蒿(一錢八分) 梔子(七分) 大黃(六分)

上三味,以水二盞,煮茵陳蒿,取一盞二分,納二味,煮取六分。

以上皆陽明門古方。

小柴胡湯

柴胡(八分) 黃芩(三分) 人參(三分) 甘草(三分) 生薑(三分) 大棗(三分) 半夏(六分)

上七味,以水二盞四分,煮取半,去滓,再煎取六分。

黃芩湯

黃芩(九分) 大棗(二枚) 甘草(六分) 白芍(六分)

上四味,以水二盞,煮取六分。

大柴胡湯

柴胡(八分) 黃芩(三分) 白芍(三分) 大棗(三分) 半夏(六分) 枳實(四分) 大黃(二分) 生薑(五分)

上八味,以水二盞四分,煮減半,去滓,再煎取六分。

小建中湯

白芍(一錢二分) 桂枝(六分) 甘草(六分) 大棗(六分) 生薑(六分) 膠飴(三錢二分)

上六味,前五味,以水一盞四分,煮取六分,去滓,納膠飴,更上微火消解。

柴胡去參夏加桂枝蔞根湯

柴胡(八分) 栝蔞根(二錢) 黃芩(五分) 甘草(三分) 大棗(三分) 桂枝(五分) 生薑(三分)

上七味,以水二盞四分,煮取半,去滓,再煎取六分。

黃連湯

黃連(四分半) 甘草(四分半) 乾薑(四分半) 桂枝(四分半) 人參(三分) 半夏(九分) 大棗(四分半)

上七味,以水二盞,煮取一盞二分。

以上皆少陽門古方。

理中湯

人參(一錢) 白朮(錢半) 乾薑(六分) 炙甘草(五分)

上四味,以水二碗,煎成一碗,每服一碗,一日兩服。

四逆湯

甘草(一錢二分) 乾薑(九分) 附子(九分)

上三味,以水一盞半,煮取六分。

四逆加人參湯

甘草(一錢) 乾薑(七分半) 附子(七分半) 人參(五分)

上煮法同前。

三物白散

巴霜(一分) 桔梗(二分) 川貝(三分)

上三味,研勻,每服一分,開水調下。

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六分) 大棗(六分) 芍藥(一錢二分) 甘草(四分) 生薑(六分)

上五味,以水二碗,煎成一碗,食遠溫服。

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六分) 生薑(六分) 大黃(二分) 大棗(六分) 甘草(四分) 白芍(四分半)

上六味,以水一盞四分,煮取六分。

以上皆大陰門古方。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一錢) 細辛(一錢) 附子(七分半)

上三味,以水二盞,煮取六分。

麻黃附子甘草湯

甘草(一錢) 麻黃(一錢) 附子(七分半)

上三味,以水一盞四分,煮取六分。

附子湯

茯苓(六分) 白芍(六分) 附子(六分) 白朮(八分) 人參(四分)

上煮法同前。

通脈四逆加人參湯

甘草(一錢) 附子(七分半) 乾薑(一錢半) 人參(五分)

上四味,以水一盞,煮取六分。

真武湯

茯苓(九分) 白芍(九分) 生薑(九分) 附子(四分半) 白朮(六分)

上五味,以水一盞六分,煮取六分。

豬苓湯

豬苓(六分) 澤瀉(六分) 茯苓(六分) 滑石(六分) 阿膠(六分)

上五味,前四味,以水一盞二分,煮取六分,納膠令消。

黃連阿膠湯

黃連(一錢二分) 黃芩(三分) 白芍(六分) 雞子黃(一枚) 阿膠(九分)

上五味,以水一盞半,先煮三物,取六分,去滓,內膠烊盡,小冷,納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

四逆散

柴胡(八分) 枳殼(一錢) 白芍(一錢) 生甘草(五分)

上四味,為散,以水碗半,煎成一碗,一日兩服。

以上皆少陰門古方。

當歸四逆湯

當歸(錢半) 桂枝(八分) 白芍(一錢) 甘草(五分) 北細辛(三分) 通草(一錢) 生薑(兩片) 大棗(二枚)

上八味,以水二碗,煎成一碗,分二時服。

白頭翁湯

白頭翁(五分) 黃柏(七分半) 黃連(七分半) 秦皮(七分半)

上四味,以水二盞,煮取六分。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

乾薑(七分半) 黃連(七分半) 黃芩(七分半) 人參(七分半)

上四味,以水一盞八分,煮取六分。

烏梅丸

烏梅(三百個) 細辛(六兩) 乾薑(十兩) 黃連(一斤) 當歸(四兩) 附子(六兩,炮) 蜀椒(四兩) 桂枝(六兩) 人參(六兩) 黃柏(六兩)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納臼中,與蜜杵之隼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以上皆厥陰門古方。

六經新方

六安煎

陳皮(一錢半) 半夏(三錢) 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 杏仁(三錢) 白芥子(五分,老年氣弱不用)

上六味,以水一碗半,加生薑三片,煎七分,食遠服。

大溫中飲

熟地(三五七錢) 冬白朮(三五錢) 當歸(三五錢) 人參(二三錢) 甘草(一錢) 柴胡(二三四分) 麻黃(一二三錢) 肉桂(一二錢) 炒乾姜(二三錢)

上九味,以水二碗,先煎麻黃,去浮沫,再納諸藥,煎至七分,溫服,略蓋取微汗。

涼膈散(此湯分量)

生大黃(一錢) 芒硝(八分) 青子芩(錢半) 焦山梔(錢半) 連翹(二錢) 蘇薄荷(八分) 鮮竹葉(三十片) 生甘草(六分) 白蜜(四匙)

上八味,以水二碗,煎成一碗,納蜜四匙,攪令消。

甘露飲

生地(二錢) 熟地(二錢) 天冬(錢半) 麥冬(錢半) 霍石斛(錢半) 生甘草(八分) 西茵陳(一錢) 青子芩(一錢) 生枳殼(八分) 枇杷葉(三大片,去毛)

上十味,以水二碗半,煎成一碗,食遠溫服,渣再煎服。

小甘露飲

霍石斛(二錢) 西茵陳(一錢) 鮮生地(四錢) 黃芩(一錢) 桔梗(一錢) 升麻(三分) 焦梔子(一錢)

上七味,以水二碗,煎成一碗,食遠溫服,渣再煎服。

玉女煎

生石膏(五錢) 熟地(三錢) 麥冬(二錢) 江西術(錢半) 乾薑(八分) 炙甘草(八分)

上六味,以水兩碗煎成一碗,溫服。

二陳湯

姜半夏(三錢) 新會皮(錢半) 浙茯苓(四錢) 炙甘草(六分)

上四味,以水碗半,煎成一碗,食遠溫服。

太無神朮散

藿香(四錢) 石菖蒲(二錢) 蒼朮(五錢) 厚朴(三錢) 廣皮(三錢) 炙甘草(三錢)

上八味,為散,每服三錢,用生薑七分、大棗兩枚,煎湯調服。

金水六君煎

當歸(二錢) 熟地(三錢) 陳皮(錢半) 半夏(三錢) 茯苓(二錢) 甘草(一錢)

上六味,以水二碗、生薑三片,煎人分,食遠服之。

左歸飲

熟地(二三錢) 山藥(二錢) 枸杞(二錢,鹹水炒) 甘草(一錢) 茯苓(四錢) 山茱萸(一二錢)

上六味,以水二碗,煎七分,食遠服。

桂附八味湯

肉桂(五分) 附子(錢半) 熟地(三錢) 山萸肉(一錢) 山藥(二錢) 丹皮(錢半) 澤瀉(錢半) 白茯苓(三錢)

上八味,以水二碗半,煎成一碗,食遠溫服。

參附湯

別直參(三錢) 黑附塊(二錢)

上二味,以水一碗,煎成七分,溫服。

右歸飲

熟地(二三錢) 山藥(炒二錢) 山茱萸(二錢) 枸杞(二錢) 甘草(一二錢) 杜仲(薑製,二錢) 肉桂(一二錢) 製附子(二錢)

上八味,以水二碗,煎七分,食遠溫服。

白虎加犀羚紫雪湯

生石膏(八錢) 知母(六錢) 犀角(一錢) 羚角(錢半) 紫雪(五分,沖) 生甘草(一錢) 生粳米(四錢)

上六味,以水三碗,煎成碗半,去渣,調紫雪,分三服。

竹葉石膏加牛黃清心湯

鮮竹葉(四十片) 生石膏(六錢) 麥冬(三錢) 生甘草(八分) 仙露夏(錢半) 西洋參(錢半) 牛黃清心九(一顆,研細,藥湯調服)

上六味,以水二碗,煎成一碗,去渣,調服牛黃清心丸。

犀連承氣湯

犀角(一錢) 小川連(一錢) 元明粉(三錢) 川樸(八分) 生大黃(三錢) 小枳實(二錢) 生甘草(八分)

上七味,以水二碗,先煎犀角,再煎餘味,成一碗,溫服。

瓜霜紫雪丹

黃金(一百張) 寒水石(如無真者,可以元精石代之,五錢) 磁石(五錢,醋煅) 石膏(五錢) 白滑石(五錢)

上四石,共搗碎,用水一升,連金煮至五合,去滓,入下藥。

犀角屑(五分) 羚角屑(五分) 青木香(切,五分) 沉香(研,五分) 丁香(一分) 元參(切,一錢六分) 升麻(一錢六分) 生甘草(八分)

上八味,入前藥汁中,煮取一合五抄,去滓,入下藥。

活命金丹

貫仲(一錢) 生甘草(一錢) 板藍根(一錢) 牙硝(一錢) 川大黃(錢半) 西牛黃(五分,研) 玳瑁(五分) 薄荷(五分) 辰砂(四分,研) 麝香(三分,研) 肉桂(三分) 青黛(三分) 梅冰(研,二分)

上為末,與研藥和勻,蜜水浸蒸餅為劑,每兩作十丸,硃砂為衣,就濕時用真金箔四十張為衣,臘月修合。瓷器收貯,多年不壞。如療風毒,清茶化下。解毒藥,新汲水化下。汗後餘熱勞病及小兒驚熱,並用薄荷湯化下。以上並量大小,加減服之。

阿膠雞子黃湯

陳阿膠(錢半) 牡蠣(四錢) 生地(四錢) 甘菊(二錢) 生白芍(三錢) 雞子黃(一枚) 女貞子(三錢) 童便(一酒盅,沖)

上八味,以水二碗,煎成一碗,阿膠燉烊,沖服。

葉氏神犀丹

犀角(六兩,磨汁) 石菖蒲(六兩) 黃芩(六兩) 生地汁(二斤八兩) 銀花(一斤) 金汁(十兩) 連翹(十兩) 板藍根(九兩) 香豉(八兩) 元參(七兩) 花粉(四兩) 紫草(四兩)

如生曬研細,切勿見火,以各汁和搗為丸,切勿加蜜。如難丸,可將香豉煮爛。每丸重三錢,涼開水調服,小兒減半。

三甲復脈湯

炙甘草(六錢) 乾地黃(六錢) 生白芍(六錢) 原麥冬(五錢) 陳阿膠(三錢) 大麻仁(三錢) 生牡蠣(五錢) 生鱉甲(八錢) 生龜板(一兩)

上九味,以水八杯,煮取八分之三杯,分三次服。

大定風珠

生白芍(六錢) 阿膠(三錢) 生龜板(四錢) 乾地黃(六錢) 麻仁(二錢) 五味子(二錢) 生牡蠣(四錢) 原麥冬(六錢) 炙甘草(四錢) 雞子黃(二枚,生) 生鱉甲(四錢)

上十一味,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再入雞子黃,攪令相得,分三次服。

專翕大生膏

人參(二斤) 茯苓(二斤) 龜板(一斤) 烏骨雞(一對) 鱉甲(一斤) 牡蠣(一斤) 鮑魚(二斤) 海參(二斤) 白芍(二斤) 五味子(半斤) 原麥冬(二斤) 羊腰子(八對) 豬脊髓(一斤) 雞子黃(二十圓) 阿膠(二斤) 蓮子(二斤) 芡實(三斤) 熟地黃(三斤) 沙苑蒺藜(一斤) 白蜜(一斤) 枸杞子(一斤,炒黑)

上藥,分銅鍋,忌鐵器,攪用銅勺,以有情歸有情者二,無情歸無情者二,文火細鍊三晝夜,去滓,再熬六晝夜,陸續合為一鍋,煎煉成膏,末下三膠,合蜜和勻,以方中有粉無汁之茯苓、白芍、蓮子、芡實為細末,合膏為丸。每服二錢,漸加至三錢,日三服,約一日一兩,期年為度,每殞胎必三月。肝虛而熱者,加天冬一斤、桑寄生一斤同熬膏,再加鹿茸二十四兩,為末。

瘥後古今良方

牡蠣澤瀉散

牡蠣 澤瀉 栝蔞根 蜀漆 葶藶 海藻 商陸(各等分)

上七味,為末,白飲和服二錢,日三服。

理中丸

乾薑(一錢) 人參(三錢) 白朮(二錢) 炙甘草(一錢)

上四味,蜜丸彈子大,沸湯研,和滓,日三、夜二服。

竹葉石膏湯

鮮竹葉(三十片) 石膏(四錢) 仙半夏(錢半) 人參(一錢) 生甘草(一錢) 麥冬(三錢) 粳米(四錢)

上七味,以水兩碗,煮取一碗,去滓,納粳米,煮米熟湯成,溫服。

枳實梔豉湯

枳實(六分) 梔子(七分) 豆豉(二錢四分)

上三味,以水一盞六分,先煮二味,取八分,下豉,煮取六分。

加味逍遙散

柴胡(一錢) 當歸(一錢) 白芍(一錢) 白朮(一錢) 茯苓(一錢) 炙甘草(五分) 煨姜(二分) 薄荷(三分) 丹皮(一錢) 梔子(一錢)

上十味,為散,每服三錢,開水調服。

當歸六黃湯

鮮生地(四錢) 熟地(三錢) 黃柏(五分) 黃芩(錢半) 黃連(六分) 當歸(錢半) 黃耆(五錢)

上七味,以水二碗半,煎成一碗,食遠溫服。

黃耆建中湯

黃耆(錢半) 白芍(二錢) 桂枝(八分) 炙甘草(六分) 生薑(七分) 大棗(四顆) 飴糖(三錢,若加歸身錢半,名歸耆建中湯)

上六味,以水兩碗,煎成一碗,去滓,納飴糖,更上微火消解。

玉屏風散

黃耆(六兩) 白朮(四兩) 防風(二兩)

上三味,為散,每服四五錢,加生薑七分,大棗四枚,加水煎服。

都氣飲

熟地(四錢) 茯苓(三錢) 萸肉(一錢) 山藥(一錢) 丹皮(一錢) 澤瀉(一錢) 五味子(五分)

上七味,以水兩碗,煎成一碗,去滓,溫服。

補中益氣湯

黃耆(錢半) 人參(一錢) 炙甘草(一錢) 白朮(一錢) 陳皮(五分) 歸身(五分)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生薑(七分) 大棗(兩枚)

上十味,以水兩碗,煎成一碗,食遠溫服。

燒褌散

上取婦人中褌近隱處剪,燒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婦人病,取男子中褌燒散。

生金滋水飲

生地(三錢) 歸身(錢半) 白芍(錢半) 丹皮(錢半) 人參(錢半) 麥冬(二錢) 白朮(錢半) 炙甘草(六分)

上八味,以水二碗,煎成一碗,去滓,溫服。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