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指禅医案

便结门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赵左

二便秘结者半月有奇,服硝黄而不效。少腹硬梗,腰似束带,胸痞不纾,食入易吐。切脉虚滑小数,两尺兼缓,舌心腻黄。此肾液久亏,不能开窍于二阴,痰浊久阻肠胃,肺气不能下降故也,与热秘者大相径庭。

咸苁蓉 火麻仁 淡天冬 金苏子 油当归 郁李仁 冬葵子 大杏仁 新会皮 皂角 炒枳壳 推车虫[1]  麻仁丸(入煎)

二诊

昨从叶氏温润肾阳立法,胸痞渐纾,少腹硬梗已减。而大便仍未见通,小溲亦短涩不利,食入仍吐。脉小数,舌苔转白。肠胃痰湿渐有化机,以原方再谋进步可也。

咸苁蓉 金苏子 干薤白 冬葵子 郁李仁 川厚朴 姜半夏 云苓 炒枳壳 推车虫 白蜜(冲) 姜汁 半硫丸(开水另服)

三诊

从叶氏温润肾阳、佐以化痰一法,大腑通而未畅,呕吐已止,胸痞渐纾,犹能纳谷。脉之沉分转数,舌黄转白。痰滞已具下趋肠腑之兆,当再以温润通之。

淡苁蓉 炒枳实 牵牛子 青陈皮(各) 火麻仁 干薤白 冬葵子 川厚朴 郁李仁 法半夏 推车虫

四诊

迭进温润肾阳,以化痰湿之剂,大便闭结已通,小溲亦利,呕吐亦止,胸膺渐纾,犹能纳谷。脉转沉滑,两寸且缓,舌根尚腻。肾阳已司其职,能开窍于二阴,而脾家顽痰积湿,尚苦未尽也。

上川朴 云苓 炒谷芽 大麦冬 冬瓜子 干薤白 法半夏 淡苁蓉 泽泻 炒枳壳 新会皮 生姜

五诊

迭进温润下元以化痰湿之剂,大便闭结已润,少腹痞满亦退,胃纳亦增,脉亦步起。已具转机,再当润养,以善其后。

南沙参 淡苁蓉 大白芍 新会皮 冬瓜子 油当归 干薤白 炒谷芽 炒枳壳 柏子仁 皂角子

孙左

高年血液不润,肠腑枯燥,便结不通。最忌苦寒通泄,当润燥通幽,是古人之法程也。

淡苁蓉 怀牛膝 淡天冬 郁李仁 叭杏仁 火麻仁 油当归 金苏子 桃仁泥 炒枳壳 白蜜(冲)

二诊

高年便闭,通而复结者,屡屡肠腑枯燥,血液无以濡润之,非热结者比。今已七日,以通幽汤主之。

淡苁蓉 火麻仁 淡天冬 全当归 郁李仁 大生地 熟军 炒枳壳 皂角子 冬葵子 怀牛膝 推车虫

孙左

脾胃两亏,气又不固,阴津不能滋润,肠腑为之缩小。大便艰难,粪如羊矢,小溲勤短。高年患此,非可轻视。拟益气养阴,滋润肾燥。

淡苁蓉 覆盆子 黑料豆 潞党参 炒白术 菟丝子 云苓 当归 破故纸 怀山药

王左

上寒下热,中阳不运。胸膺痞胀,便结溲痛。脉沉滑而细。当辛滑通阳。

川厚朴 川楝子 干薤白 细青皮 云苓 郁李仁 泽泻 大白芍 炒枳实 脾约麻仁丸(开水另服)

李左

腹痛已久,便闭不通,两腿麻痹。脉沉滑而细,舌苔滑白。此肝肾两亏,痰湿阻于气道所致。

淡苁蓉 川楝子 白芍(吴萸拌炒) 青陈皮(各) 炒茅术 川厚朴 油当归 南木香 郁李仁 鲜薤白 生姜 皂角子

二诊

用温润立法,便闭已通,腹痛亦止。而两腿麻痹如故,前连少腹,后及尾闾。两部俱肝肾所司之地,其为肝肾久亏,脾家痰湿先阻于气道,继流于经隧无疑。

淡苁蓉 当归(酒炒) 块苓 鹿角霜 茅白术(各) 怀牛膝 青木香 白芍(吴萸拌炒) 川杜仲 青陈皮(各) 九香虫

俞左

大便二月不行,少腹痞硬,腰如束带。脉细数。肝肾两亏,湿浊不化也。

鲜薤白 火麻仁 炒枳壳 桃仁泥 青木香 全瓜蒌 郁李仁 油当归 川厚朴 独角蜣螂

吴左

高年阴气日衰,湿热下注。小溲不利,便难气坠。脉细数,舌苔薄腻而黄。极难拔根之候。

淡苁蓉 泽泻 大白芍 炙甘草 云苓 青升麻 当归 白蒺藜 炒枳壳 郁李仁 皂角子

李左

湿浊凝结,腑阳不通。便结少腹痛,气从上逆。脉滑数,舌白。当化湿通幽。

油当归 云苓 干薤白 冬瓜子 郁李仁 火麻仁 炒枳壳 藏红花 青陈皮(各) 全瓜蒌 皂角子

邱左

便结多年,魄门紧闭,古人谓之风秘。且不便则虚阳上升,耳鸣目瞀。切脉细滑而数,舌红无苔。水亏木旺,肾燥肠结,兼之风秘而来。

淡苁蓉 秦艽 白蒺藜(盐水炒) 肥知母 淡天冬 郁李仁 炒枳壳 川黄柏(盐水炒) 油当归 白苏子 皂角子

曹右(溧阳)

年已五旬有五,经事复行甚多。腹痛少腹胀,便结不通,肛坠不已,口渴。舌黄,脉弦滑细数。血瘀气滞,肠腑自燥也。久延非宜,拟和荣润燥汤出入。

当归 淡苁蓉 桃仁泥 大生地 大白芍 清炙草 怀牛膝 青升麻 台乌药 云苓 炒枳壳 冬葵子

另:当归四钱,枳壳三钱,红花一钱五分,皂角一节,煎汁熏。

改方:加川楝子、黑山栀。

二诊

昨进和荣润燥汤,大便坠胀虽减,而水道仍不利,口渴舌黄,腹痛少腹胀,得于崩漏后。脉弦细而数,右滑。血瘀气滞,肠腑积热不清之候。延防癃闭。

油当归 川楝子 大黄(酒炒) 大白芍(吴萸炒) 黑山栀 怀牛膝 青升麻 正滑石 粉丹皮 云苓 鲜藕

葛左

病后早劳,痰气又复搏结,脘闷呕恶,便结不通。舌苔黄腻满布。阳明降化失司,先以宣通导化为事。

姜川连 川厚朴 炒枳实 旋覆花 大杏仁 姜半夏 云苓 干薤白 大白芍(吴萸炒) 新会皮 姜竹茹 佛手

另:半硫丸,用开水另下。

朱左

两腿麻痹,少腹胀满,便结不通,不时坠胀,脘闷厌食,业经两月。脉沉滑而细,舌红无苔。湿浊久结下焦,中阳不运。属在青年,殊非所宜。

归尾 云苓 牛膝梢 大白芍(吴萸炒) 正滑石 泽泻 甘草梢 郁李仁 枳壳 炒苡仁 脾约麻仁丸(开水另下)

二诊

腑通已畅,小水尚急数不爽,曾经见血。脉弦滑,舌根尚腻。余湿未清,当为分理,沟通水道。

归尾 泽泻 云苓 净车前 甘草梢 怀膝梢 冬葵子 川萆薢 正滑石 生熟苡仁(各) 滋肾丸(开水先下)

岳右

便后魄门翻突作痛,会阴穴肿胀,或便血,口鼻喷火,食后吞酸善噫。舌苔黄腻。肝胃不和,湿热下注所致。

上川连(酒炒) 生军 赤苓 槐角 泽泻 炒枳壳 川黄柏 赤芍 地榆炭 白蒺藜 石耳

改方:去川连,加川朴、谷芽。

二诊

便后肛痛及便血俱退,唯胸次未纾,吞酸善噫,食入不畅。脉小数,舌心黄腻。湿热虽化,肝胃未和可知。

左金丸 旋覆花 橘皮 云苓 南木香 大白芍 大砂仁 炒谷芽 佩兰 白蒺藜

三诊

脘闷吞酸、胃呆善噫虽退,而便后又肛痛便血,会阴肿。脉细数,舌红中黄。湿火下注,肝胃不和所致。

当归 枳壳 赤苓 炒茅术 槐角 生军(酒炒后入) 泽泻 焦谷芽 生地榆 麻仁丸(开水过口)

丁右

病后早劳,胃中痰浊未尽。不时嘈杂而又不能纳谷,时常寒热头痛,大便久结。舌苔腐腻。幸月事尚调。先当通降阳明,以化痰浊。

全瓜蒌(姜水炒) 白蒺藜 旋覆花 川郁金(矾水炒) 云苓 炒竹茹 干薤白 大白芍 法半夏 炒枳壳 冬瓜子 佛手

另:清气化痰丸。

张右

肝肾两亏,冲带二脉失职。脘腹痛,少腹气逆,咽梗吞酸,肢冷,腰如束带,便结不爽。加以五旬外年,月事后来,赤白交杂。脉虚弦,舌红。肝脾气滞,湿浊混处血分也。速效难图。

当归 旋覆花 潼白蒺藜(各) 南木香 香附炭 云神 淡苁蓉 大白芍(吴萸炒) 乌贼骨(炙) 台乌药 川楝子(醋炒) 海参肠 佛手

二诊

日来便结未通,腹左及腰股仍酸楚作痛,少腹胀,咽梗作恶,或吞酸,腰如束带。加以五旬外年,月事后期,赤白交杂。脉虚数,左手弦细小数,舌红无苔。肝肾两亏,湿浊混处血分,冲带二脉失司。极难速效之候。

淡苁蓉 大白芍(桂枝拌炒) 当归 旋覆花 云苓 甘杞子 怀牛膝 川楝子 白蒺藜 南木香 川杜仲 海参肠 五香丸(开水另下)

三诊

进王孟英润补肝肾法,便结已通而尚不爽,腰如束带及左腰股酸楚作痛俱减。少腹尚痛胀,咽梗吞酸,或作恶,赤白带多。脉弦象已减,舌仍无苔。虚象显然,守原义更进。

淡苁蓉 怀牛膝 大白芍(桂枝炒) 旋覆花 潼白蒺藜(各) 桑寄生 油当归 甘杞子(盐水炒) 川楝子 川杜仲 女贞子 黑芝麻

夏左(句容)

经治后,咳止,脘痛安,便结爽。而仍腰如束带如虫行,少腹胀,食后善噫,业经数月。日来又值疟后。脉弦滑,舌苔黄腻罩黑。肝肾两亏,湿痰入络,阻气道之流行。枝节多端,极难速效。

当归 川桂枝 淡苁蓉 云苓 法半夏 大白芍(吴萸炒) 怀牛膝 川楝子 旋覆花 橘皮 冬瓜子 佛手

林左

进下夺法,所下无多,魄门仍坠,痛如火燎,间有脓血意。脉沉数,舌红苔黄。湿热久结肠腑,当再泄化。

生军 槐角 炒枳壳 酒子芩 京赤芍 粉丹皮 胡黄连 泽泻 肥玉竹 赤苓 椿根皮

二诊

两为下夺,所下无多,仍不见爽,魄门刺痛如火燎,登厕或有脓血。脉沉数,舌红。肠之积蕴未清,当再疏泄。

细生地 胡黄连 粉丹皮 黄柏 生枳壳 椿根皮 槐角 生军 泽泻 黄芩 两头尖 刺猬皮

徐右(常州)

产前便结,产后仍如故。头目眩痛,胸次或嘈杂。脉弦滑细数,舌红中黄。荣阴暗亏,肝阳上扰,肠腑积热不清。法当清上润下。

油当归 大川芎 炒枳壳 杭菊炭 云苓 大白芍 郁李仁 白蒺藜 女贞子 炙紫菀 藕 佛手

吴右(宜兴)

便结有年,近增少腹作胀,或作攻痛,食后尤甚,月事如常。舌苔腐白起点,斑剥不匀,脉弦细尚滑。湿浊久结肠腑,降化失其常度也。

焦白术 大腹皮 泽泻 青陈皮(各) 全瓜蒌(姜汁炒) 炒枳壳 炒建曲 云苓 当归 干薤白 冬瓜子 皂角子

另:脾约麻仁丸。

吴右

便结气坠得下之后,坠胀如故。脉细数,舌光无苔。血虚气滞,肠腑不和而来。拟当归通幽汤出入。

油当归 大白芍 郁李仁 炙草 青升麻 西秦艽 柏子仁 火麻仁 大杏仁 炒枳壳 黑芝麻

徐右(镇江)

气坠于下,尾闾作胀,便结不润,小溲艰涩不利,左少腹或胀满,越日必寒热一次,得汗则解,头眩气怯。脉沉细而滑,舌红中黄。荣卫不调,肝肾之气逆而不和也。业经已久,势无速效可图。

当归 怀牛膝 淡苁蓉 川楝子 大白芍(桂枝炒) 青升麻 潼白蒺藜(各) 炙黄芪 炙甘草 云苓 柴胡 海参肠

刘左

湿火随气运而下陷,二便坠急已久,既经洗肠而坠如故,胸无阻滞。脉弦数而细,舌苔浮黄薄垢。当升举清阳,以化湿浊。

当归 云苓 炒枳壳 陈橘皮(盐水炒) 炙甘草 大白芍 泽泻 台乌药 青升麻 牛膝 滋肾丸(开水过口)

二诊

升清泄浊,大腑渐通,小水亦利,坠急之势遂减。脉之数象渐平,舌苔浮黄初化。余浊未清,守原义出入。

炒茅术 炙甘草 云苓 川黄柏 陈橘皮 青升麻 泽泻 大白芍 炒苡仁 冬瓜子 皂角子

三诊

升清化浊,小水已利,而大腑又复不通,频频坠胀。脉复见数,舌根黄垢。肠腑余浊未清,当再通化。

全瓜蒌 火麻仁 泽泻 正滑石 方通草 鲜薤白(杵) 炒枳壳 大杏仁 云苓 脾约麻仁丸(开水另服)

四诊

小水大腑俱通,而仍坠胀不已,魄门紧闭。脉沉数,舌苔糙黄。肠腑湿浊未清,当再通导。

油当归 怀牛膝 泽泻 台乌药 赤苓 独角蜣螂 火麻仁 炒枳壳 大杏仁 瓜蒌皮

另:三物备急丸十四粒,开水另下。

五诊

日来二便已通,魄门紧闭亦张,唯仍气坠。舌根燥黄。肠腑余浊尚多,当再宣利。

焦白术 炙草 台乌药 怀牛膝 青升麻 大杏仁 炒枳壳 泽泻 炒苡仁 云苓 陈橘皮

尹左(扬州)

心肾之阴不足,阳气不能下达,分泌无权。便难气坠,魄门撑痛,小溲勤短,热数作痛,两足或肿。脉浮弦,舌红。当通阳化浊,分利肠腑。

淡苁蓉 泽泻 川楝子 川黄柏(盐水炒) 净车前(盐水炒) 青升麻 怀牛膝 台乌药 云苓 滋肾丸(开水先下)

二诊

从叶香岩温润化浊一法化裁,阳气渐能下达,分泌尚乏其权,是以溲时则后重如登厕状,溺管痛,会阴穴如火燎。脉弦滑,舌红面绯。心肾之阴暗亏,守原义更增育阴摄下之品。

淡苁蓉 鹿角霜 大生地 云苓 川杜仲 青升麻 川黄柏(盐水炒) 川楝子 怀牛膝(盐水炒) 小茴香(盐水炒) 青盐

三诊

两进叶香岩温润化浊法,溺管痛、会阴如火燎者俱退,唯便结未利,腰俞尚或痛。脉弦细,舌红。肝肾之阴气未复,守原义步增固下。

大生地 怀牛膝 川黄柏(盐水炒) 旱莲草 鹿角霜 川杜仲 云苓 女贞子 潼沙苑(盐水炒) 泽泻 桑寄生

韩右(出诊)

日来大腑虽已迭通,而脐左仍痞硬且板,按之痛,自觉胀满。脉弦数右浮大,舌苔已净。据此脉症,肠角积蕴层层搏结,气运失其常度也。非再通泄无已其痛胀耳。

生军(醋炒) 川楝子(醋炒) 大白芍(吴萸炒) 青皮 怀牛膝 台乌药 炮姜 延胡索 焦山楂(元明粉拌炒) 当归 炒枳壳

二诊

进下夺法,大腑迭行八次,脐左痛势减而复剧,且仍急满拒按。肠角余浊未清,更有积瘀胶结其间,仍守痼不解。拟用桃仁承气汤法,俾瘀浊廓然而清为要。

生军(后入) 归尾 延胡索 京赤芍 宣木瓜 怀牛膝 桃仁泥 细青皮 川楝子 刘寄奴

三诊

昨投桃仁承气汤法,大腑又见通行数次,从中似有瘀积之块,脐左拒按及痛俱减,唯重按仍有急满之意。脉之数已折,舌略起苔。肠角余蕴甫去其半数,以原方减其剂可耳。

生军 京赤芍 怀膝梢 青皮 鲜生地、新红花(合杵) 瞿麦 归尾 焦山楂 桃仁泥 延胡索

杨右(镇江)

血虚气滞,肝脾失调,运行降化之机能失其常度。腹胀有形,食与不食如故,气从下坠,便结不利,白带多,头目不清。切脉弦细,右手小滑,舌红口干。阴不足而阳有余,先以清养调畅为事。

油当归 柏子仁 甘杞子(盐水炒) 大白芍 川石斛 首乌藤 白蒺藜(盐水炒) 云神 旋覆花 冬瓜子 金橘皮

另:归脾丸。

眭左

食后则脘中胀满,胸膺仄仄如梗,背俞亦为之板胀。脉滑,舌白。气运不和故便难。

鲜薤白 法半夏 陈橘皮 川郁金 白苏子 全瓜蒌 刺蒺藜 云苓 炒枳壳 旋覆花 佛手 冬瓜子

薛左(江阴)

戒除嗜好,气运不行,顽痰积湿因之阻仄中宫,肠胃之通降失职。腹胀有形,气鸣则减,大便月余不行。脉沉滑细数,舌苔满腻且厚。阴气虽亏,未宜滋补。运中通下为先。

油当归 火麻仁 大腹皮 青陈皮(各) 焦谷芽 怀牛膝 炒枳壳 炒建曲 云苓 大杏仁 推车虫

药后大腑畅通,原方去火麻仁、推车虫,加焦白术、淡苁蓉、红枣。

另:三物备急丸四十粒,先服七粒,加至十粒为度。

贺左

湿痰阻中,降化失职。脘闷作痛,食入则梗,便结不通,少腹坠痛。脉沉细,舌白。通阳化湿为宜。

干薤白 大白芍(吴萸炒) 白蔻 炒枳实 炒茅术 全瓜蒌 青陈皮(各) 姜半夏 旋覆花 云苓 麻仁丸(开水先下)

汤右

病经两月有余。便结未通,少腹拒按,气从下坠,溲浊脘仄,呕恶或呃逆,烦扰不渴,口甜而腻,得于经行之时。脉沉滑。湿热瘀浊互结中下二焦不化,久延殊防内陷也。

炒茅术 炒枳实 焦楂肉 上川朴 姜半夏 青陈皮(各) 姜川连 大白芍(吴萸炒) 淡干姜 云苓 川郁金 生姜

另:三物备急丸九粒。

二诊

昨投三物备急丸九粒,久结之大便始通,污秽频多,少腹拒按已解,口甜及腻亦退,渐渐作渴。唯仍呕恶,或呃逆,四肢久冷。脉转数。湿邪瘀滞初退,脾胃未和,阳气未通也。尚防胃败。

炒茅白术(各) 姜半夏 泽泻 左金丸 姜山栀 川桂枝 猪茯苓(各) 陈橘皮 省头草 姜竹茹 佛手

* * *

[1] 推车虫:学名蜣螂。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