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黄连汤类,包括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连汤、黄连阿胶汤四方。
芩连皆为苦寒清热之品,然黄芩剂又有清热利胆与清热降逆之分,黄连剂又有清上温下与泻火滋水的不同。例如:黄芩汤为治太少合病的下利证;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则治太少合病,胃气上逆的呕吐证。黄连汤治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的呕吐下利证;黄连阿胶汤则治少阴阴虚于下,火炎于上的心烦不得卧寐之证。
一、黄 芩 汤
【药物组成】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煎服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适应证】
太阳与少阳合病,发热口苦,下利急迫,腹痛,肛门灼热,舌苔黄,脉弦数。
【原文】
第172、333条。
【方义】
黄芩清泄少阳邪热,兼清大肠之热,故为君;芍药调血和肝而敛阴,故为臣;甘草缓急止痛,大枣和中养液,故为佐使。
【选注】
柯韵伯:“太阳少阳合病,是热邪陷入少阳之里,胆火四逆,移热于脾,故自下利。此阳盛阴虚,与黄芩汤苦甘相淆以存阴也。凡太少合病,邪在半表半里者,法当从柴胡桂枝加减。此则热淫于内,不须更顾表邪,故用黄芩以泄大肠之热,配芍药以补太阴之虚,用甘枣以调中州之气。”
【按语】
合病下利,所见有三:即太阳阳明合病下利、阳明少阳合病下利、太阳少阳合病下利。三者虽皆见下利之证,但病机治法却截然有别。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当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可与承气汤泻下。此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与黄芩汤,以清解半表半里之邪。
【方歌】
黄芩汤治太少利,腹痛急迫脉弦细;
黄芩白芍甘草枣,清热和阴平肝逆。
【医案选录】
王某,男,28岁。初夏迎风取爽,而头痛身热,医用发汗解表药,热退身凉,头痛不发,以为病已愈。又三日,口中甚苦,且有呕意,而大便下利黏秽,日四五次,腹中作痛,且有下坠感。切其脉弦数而滑,舌苔黄白相杂。辨为少阳胆热下注于肠而胃气不和之证。药用:黄芩10克,白芍10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大枣7枚,甘草6克。
服三剂而病痊愈。
(刘渡舟医案)
二、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药物组成】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一两半(一方三两)
【煎服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适应证】
黄芩汤证又兼呕吐。
【原文】
第172条。
【方义】
黄芩汤清热止利如上所述,加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选注】
尤在泾:“太阳少阳合病者,其邪近里,治之使从里和为易……夫热气内淫,黄芩之苦可以清之。肠胃得热而不固,芍药之酸、甘草之甘可以固之。若呕者,热上逆也,故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气。而黄芩之清里,亦法所不易矣。”
【按语】
后世对本方的应用范围有所推广,如王孟英治体虚伏热之霍乱,张路玉用治伏气发湿,内挟痰饮,痞满咳逆;薛立斋用治胆腑发咳,呕水如胆汁等。录之以供参考。
【方歌】
黄芩原方加夏姜,呕吐下利胃肠伤;太少合病邪热淫,苦降辛开治少阳。
三、黄 连 汤
【药物组成】
黄连三两 甘草(炙)三两 干姜三两 桂枝(去皮)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擘)十二枚
【煎服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适应证】
治胸中有热,胃中有寒,时欲呕吐,腹中疼痛,大便下利等证。
【原文】
第173条。
【方义】
黄连苦寒,以清心胸之热,并能厚肠胃以止利,故为方中主药。干姜辛热,以温中寒。二药相伍,辛开苦降,治寒清热,各行其是。半夏降逆止呕;桂枝通阳降冲;人参、大枣补中益气;甘草和胃,且有协调诸药之功。
【选注】
《医宗金鉴》:“君黄连以清胃中之热;臣干姜以温胃中之寒;半夏降逆,佐黄连呕吐可止;人参补中,佐干姜腹痛可除;桂枝所以安外,大枣所以培中也。然此汤寒温不一,甘苦并投,故必加甘草协和诸药。此为阴阳相格,寒热并施之治法也。”
尤在泾:“此上中下三焦俱病,而其端实在胃中。邪气,即寒淫之气。胃中者,冲气所居,以为上下升降之用者也。胃受邪而失其和,则升降之机息,而上下之道塞矣。成氏所谓阴不得升而独治其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者是也。故以黄连之苦寒以治上热,桂枝之甘温以去下寒。上下既平,升降乃复。然而中焦不治,则有升之而不得升,降之而不得降者矣。故必以人参、半夏、干姜、甘草、大枣以助胃气而除邪气也。”
【按语】
本方系半夏泻心汤减黄芩加桂枝而成。两方之药仅一味之差,而主治则各有不同。半夏泻心汤证是寒热痞结于中,有心下痞满,呕吐下利,故姜夏与芩连并用,以解寒热互结之证。黄连汤证是上热呕吐,下寒腹痛而利,然中无痞证,故重用黄连清热于上,桂枝、干姜通阳散寒于下,从而使上下阴阳寒热各得其所则愈。
【方歌】
黄连汤内参连草,姜桂半夏和大枣;
胃中有寒心胸热,呕吐腹痛此方宝。
【医案选录】
陈襄人,男,25岁。久泻愈后,又复呕吐,医进参、术、砂、半,复进竹茹、麦冬、芦根,诸药杂投无效。其证身微热,呕吐清水,水入则不纳,时有冲气上逆,胸略痞闷,口不知味,舌光红燥,苔腻不渴,脉阴沉迟而阳浮数,乃上热中虚之证,应用黄连汤。方中姜、桂、参、草温脾胃而降冲逆,黄连清胸热,伴半夏以止呕吐,为一寒一热错综之良方。服药呕吐渐止;再剂,证全除,能进稀粥。后用五味异功散加生姜,温胃益气而安。
(摘《赵守真治验回忆录》)
四、黄连阿胶汤
【药物组成】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一云三挺)
【煎服法】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适应证】
心烦不得寐,舌尖红赤,苔薄黄,或舌红少苔,脉细数。
【原文】
第303条。
【方义】
黄连、黄芩清心火以下降;阿胶、鸡子黄为血肉有情之品,补血滋肾以上潮;芍药之酸,敛阴气而平肝。合为育阴泻火,交通阴阳之剂。
【选注】
成无己:“阳有余,以苦除之,黄连、黄芩之苦以除热;阴不足,以甘补之,鸡黄、阿胶之甘以补血;酸,收也,泄也,芍药之酸,收阴气而泄邪热。”
【按语】
本方所主系少阴热化证。多由心肾阴液先虚,病从热化,肾水不能上交心火所致。因其病机为阴虚有热,故既不宜单纯滋阴,更不可一味清热,应滋阴清热兼用,方为妥切。
本方滋肾阴补心血,清心火除烦热,治疗阴虚有热、心肾不交之心烦不得眠,以及久利而兼见阴虚内热,常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本方所设滋阴清热之法,对后世温病学的治疗产生了很大影响。
【方歌】
黄连阿胶治少阴,烦躁不寐脉数频;
舌尖如梅是的候,芩连芍胶黄搅匀。
【医案选录】
李某,男,43岁,北京人,某厂干部。
主诉:于1978年10月,无明显诱因而自觉双下肢发凉。厂医诊为肾阳虚证,用了金匮肾气丸、虎骨酒、青娥丸等大量温补之药,而病情未能控制,仍逐渐发展。冷感向上至腰部,向下则冷至足心,如赤脚立冰上,寒冷彻骨。同时伴有下肢麻木、痒如虫行,小便余沥与阳痿等证。曾先后在北京医院、首都医院、友谊医院检查,均未见异常,而建议中医治疗。虽服补肾壮阳、益气和血等中药二百余剂,未能见效。于1980年1月11日转请刘渡舟教授诊治。患者素体健康,面部丰腴,两目有神,舌质色绛、少苔,脉弦而略数。问其饮食如故,大便不爽,小便短少而发黄。初投四逆散,按阳厥之证治之,药进三剂,厥冷依然。乃又反复追询其病情,患者才说出睡眠不佳,且多乱梦,而心时烦,容易汗出。视其舌尖红如杨梅,脉来又数,反映了阴虚于下而心火独旺于上之证。其证与黄连阿胶汤颇为合拍。《伤寒论》第303条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说明了水火阴阳不相交通的治则。此证因心火上炎,无水以承,是以心烦少寐,多梦汗出;火盛于上,阳气不能下达,使下肢不得阳气之温,上下阴阳不相顺接,是以为厥。四逆散疏气通阳而不能泻上盛之火,是以服药无效,乃疏下方治疗。
黄连9克,黄芩3克,白芍6克,阿胶9克(烊化),鸡子黄2枚(自加)。
上五味,以水三碗,先煮三物,取一碗,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分两次服下。
服药三剂后,患者即觉下肢寒冷麻木之感逐渐消退,心烦、汗出、失眠多梦等证均有明显好转,小便余沥和阳痿亦有所改善。察其舌,仍红赤而少苔,脉弦而微数,继宗原法治之。处方:黄连9克,阿胶10克(烊化),黄芩8克,白芍9克,鸡子黄2枚(自加),丹皮6克。六剂,煎服法同前。
1月30日,适值降雪,寒风凛冽,但患者并无异常寒冷之痛苦,腰以下厥冷证基本告愈。
(摘《中医杂志》198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