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四逆汤类概述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四逆汤类计有九方。方方皆有附子,用治少阴病阳虚的寒化证。少阴寒证,若验之于脉,则脉沉而缓,或微细如丝,而按之无神。若验之于舌,则舌带糙米色,或如猪腰,或如淡墨,或白苔而润,或无苔而燥,或舌短不能伸。此证口淡而不渴,或渴不欲饮,或欲饮热汤,反映了少阴阳虚不能化生津液,治疗当用四逆汤扶阳以胜阴。然少阴寒盛之极,则有格阳之变,而见反常之象,往往使人难以辨认。如阴寒内盛,而反发热面赤,烦躁不安,其人欲揭去衣被,口渴欲饮冷水等证,此乃阴盛格阳之假热。若误认为真热,投以寒凉药物,则必加速其死。为此,少阴病当凭脉辨证,其方法不论脉之浮沉大小,但觉指下无力,而按之筋骨全无者,反映了内有伏阴,阳气不足之候,即不得冒进凉药,如误用则亡阳必死。

凡阴盛格阳之证,如见身热、烦躁、面赤等象,只要细心察其脉证,其中必有真伪之辨,贵在细心而已。治疗之法,急以通脉四逆汤,倍用人参、附子,以接其真阳之气,方为紧要之治。也有寒中少阴,埋没真阳,肌肤皲裂无汗,又见种种寒象,可急用白通汤破阴散寒,以回其阳。若真阳素虚,腠理素疏,阴盛于内,逼阳于外,而汗出淋漓不止,则应急投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补阳以摄阴,潜纳元阳以固根本。如果少阴寒盛于里,使人吐利交作,此时阴阳皆虚,治当阴阳兼顾。若单用白通汤治阳而遗阴,则势必劫阴走液,可发生心烦、干呕、无脉等证。同时,对原有厥利之证,而必加重。所以,治疗当用白通汤加人尿、猪胆汁,以“引阳入阴”达成“从治”之义,而且又能双补阴阳,而使阴阳自和。如果少阴病阳虚于下,镇水无权,则水气无制,而泛滥成灾,如水在上则见咳逆,水在中则见呕吐,水在下则见小便不利而大便泄泻,同讨还可伴见头眩、心悸、筋惕肉、振振欲擗地等证,治疗则用真武汤扶阳驱寒、镇水消阴。此外复有少阴病而脾肾阳气皆虚,元气不得充养,出现背部恶寒,而口中不燥,或脉微肢厥而骨节疼痛等证,治疗则用附子汤扶阳培元、温寒消阴以祛邪。

以上所述,实为四逆汤类治疗之大略。

一、四 逆 汤

【药物组成】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煎服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适应证】

治脉微细,但欲寐,或四肢厥逆,或自利而渴,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润。

【原文】

第29条、91条、92条、225条、277条、323条、324条、353条、354条、372条、377条、388条、389条。

【方义】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本方以甘草为君,取其甘温,得干姜之辛热以温中散寒,得附子之辛热以温肾回阳,合为温补脾肾、回阳救逆之方。

【选注】

成无己:“《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又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甘草姜附相合,为甘辛大热之剂,乃可发散阴阳之气。”

《医宗金鉴》:“方名四逆者,主治少阴中外皆寒,四肢厥逆也。君以甘草之甘温,温养阳气;臣以姜附之辛温,助阳胜寒。甘草得姜附,鼓肾阳温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姜附得甘草,通关节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力。肾阳鼓、寒阴消,则阳气外达而脉自升,手足自温矣。”

【按语】

本方是治疗三阴寒证的主方。如太阴病之腹痛下利、完谷不化,少阴病之恶寒身蜷、脉微但欲寐,厥阴病之表热里寒、手足厥冷。此外,也有在三阳阶段误治,而使阳气大虚,或素体阳虚,复感外邪的少阴伤寒。总之,凡是疾病发展到心肾阳虚,而出现全身阳气不足,阴寒内盛的严重阶段,都可投用本方以回阳救逆。

本方能兴奋心肌,升高血压,促进血液循环,并增强胃肠功能,故常用本方配合治疗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脑血管意外,以及大出血、大汗出或大吐泻后而阳气虚衰等证。但是,附子含有乌头碱,如果服用剂量过大,煎煮时间又短,或对药物过于敏感,则可使人导致中毒。为了安全起见,用附子入药时,用慢火久煎,方能减低毒性。

【方歌】

四逆生附老干姜,炙草将将有专长;

少阴阳虚肢不暖,吐利烦躁欲寐方。

【医案选录】

唐叟,年逾古稀。冬月感寒,头痛发热,鼻流清涕。自服羚翘解毒丸六丸,自觉精神甚疲,而且手足发凉。其子恳余诊,切脉未久,唐即侧头欲睡,握其手,凉而不温。切其脉不浮而反沉,视其舌则淡嫩而白。余曰:此少阴伤寒,肾阳已虚,如再进凉药,恐生叵测,法当急温,以回肾阳。与四逆汤,服一剂,精神转佳。再剂,手足转温而愈。

(刘渡舟医案)

二、四逆加人参汤

【药物组成】

甘草(炙)二两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 干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

【煎服法】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适应证】

治疗虚寒下利,阳亡液脱,症见:恶寒,脉微,下利虽止而恶寒脉微等证仍在。

【原文】

第385条。

【方义】

四逆汤回阳救逆,加人参益气生津,为回阳复脉之法。

【选注】

成无己:“恶寒脉微而利者,阳虚阴胜也;利止则津液内竭,故云亡血,《金匮玉函》曰:水竭则无血。与四逆汤温经助阳,加人参生津液益血。”

张路玉:“亡血本不宜用姜附以损阴,阳虚又不当用归芍以助阴。此以利后恶寒不止,阳气下脱已甚,故用四逆以复阳为急也。其所以用人参者,不特护持津液,兼阳药得之,愈加得力耳。设误用阴药,必与腹满不食,或重加泄利呕逆,转成下脱矣。”

【按语】

陆渊雷云:“津伤而阳不亡者,其津自能再生,阳亡而津不伤者,其津无以后继。”本方立方之旨,仍以四逆汤温经回阳为本,以阳回而津方生。然大辛大热之剂,又恐有伤阴之弊,故加人参大补元气以生津血。如是则阳回阴复,方能转危为安。

临床凡见阳气虚衰,脉微欲绝,兼有亡血津枯者,皆可用本方治疗,不必囿于吐利之一端。

【方歌】

四逆加参治何为,下利多时阴亦摧;

四逆扶阳参滋血,更取中州化精微。

【医案选录】

张某,女性,中年。患者胸中满闷,手足发凉,脉搏沉迟。西医曾诊断为心动过缓症,但无有效疗法,转求中医诊治。予为处四逆加人参汤方,五、六剂痊愈,后未再发。

(摘《伤寒解惑论》)

三、茯苓四逆汤

【药物组成】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煎服法】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适应证】

治疗恶寒,四肢厥冷,下利清谷,烦躁,心悸,或小便不利,脉沉微。

【原文】

第69条。

【方义】

本方即四逆汤加人参、茯苓而成。方用四逆汤回阳救逆;加茯苓、人参补气益阴,宁心安神。

【选注】

成无己:“四逆汤以补阳,加茯苓、人参以益阴。”

柯韵伯:“未经汗下而烦躁,为阳盛;汗下后而烦躁,是阳虚。汗多既亡阳,下多又亡阴,故热仍不解。姜附以回阳,参苓以滋阴,则烦躁止而外热自除。此又阴阳双补法。”

【按语】

本方与四逆加人参汤同属回阳益阴之剂,但本方主治证候,较四逆加人参汤又多一烦躁证,故更增茯苓,以宁心安神。

【方歌】

茯苓四逆少阴虚,心肾阴阳已不支;

补阳生附姜甘草,扶阳参苓两药施。

【医案选录】

段某,素体衰弱,形体消瘦,患病年余,久治不愈。症见两目欲脱,烦躁欲死,以头冲墙,高声呼烦。家属诉:起初微烦头痛,屡经诊治,因其烦躁,均用寒凉清热之剂,多剂无效,病反增剧。面色青黑,精神极惫,气喘不足以息,急汗如油而凉,四肢厥逆,脉沉细欲绝。拟方如下:茯苓一两,高丽参一两,炮附子一两,炮干姜一两,甘草一两。急煎服之,服后烦躁自止。后减其量,继服十余剂而愈。

(摘《中医杂志》1965,1)

四、通脉四逆汤

【药物组成】

甘草(炙)二两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煎服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加减法】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适应证】

治疗手足厥逆,下利清谷,汗出,身反不恶寒,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舌淡,脉微欲绝。

【原文】

第317条、370条。

【方义】

本方与四逆汤药味相同,唯姜附用量较大,取大辛大热之剂,以破在内之阴寒,而壮少阴之阳气,庶外越之阳可返,欲绝之脉可复。

【选注】

陈修园:“阳气不能运行,宜四逆汤;元阳虚甚,宜附子汤;阴盛于下,格阳于上,宜白通汤;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宜通脉四逆汤。盖以生气既漓,亡在顷刻,若以柔缓之甘草为君,岂能疾呼散失之阳而使返耶!故倍用干姜而仍不减甘草者,恐散涣之余,不能当姜附之猛,还借甘草以收全功也。若面赤者,虚阳上泛也,加葱白引阳气以下行;腹中痛者,脾络不和也,去葱加芍药以通脾络;呕者,胃气逆也,加生姜以宣逆气;咽痛者,少阴循经上逆也,去芍药之苦泄,加桔梗之开提;利止脉不出者,谷气内虚,脉无所禀而生,去桔梗加人参以生脉。”

【按语】

本方所主为阴盛格阳之证,其突出表现为:里寒外热,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色赤,反映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阴阳格拒较四逆汤证更有亡阳欲脱之势,故急用本方宣通内外,破阴而回阳。

后世一些医家对本方的药物组成持有不同的看法,如柯韵伯、钱潢、汪琥等人认为本方条文中已明言有“脉微欲绝”、“面色赤”等证,故人参、葱白两药势在必用,不应附于方后待证而用。如方中无人参、葱白,则不得名“通脉”,此说应从。

【方歌】

通脉四逆草附姜,加重剂量另名方;

手足厥逆吐利甚,脉搏不出急回阳。

【医案选录】

李东垣治冯氏子,年十六。病伤寒,目赤而烦渴,脉七八至。医欲以承气下之,已煮药,而李适从外来,冯告之故,李切脉大骇曰:几杀此儿!《内经》有言,在脉诸数为热,诸迟为寒。今脉八九至,是热极也。殊不知《至真要大论》云:病有脉从而病反者何也?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王注云:言病热而脉数,按之不动,乃寒盛格阳而致之,非热也。此传而为阴证矣。今持姜附来,吾当以热因寒用之法治之。药未就,而病者爪甲已青,顿服八两,汗渐出而愈。

(摘《名医类案·伤寒门》)

五、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药物组成】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 猪胆汁半合

【煎服法】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内猪胆汁,分温再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适应证】

治吐下之后,阳亡阴脱,吐无可吐,利无可利,更见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等症。

【原文】

第390条。

【方义】

本方即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而成。以通脉四逆汤峻补其阳,以消在内之阴;更佐猪胆汁,以滋津液之虚,而敛浮游之热。

【选注】

成无己:“吐已下断,津液内竭,则不当汗出;汗出者,不当厥。今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阳气大虚,阴气独胜也。若纯与阳药,恐阴为格拒,或呕或躁,不得复入也;与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胆苦入心而通脉,胆寒补肝而和阴,引置阳药不被格拒。《内经》曰:微者逆之,甚者从之,此之谓也。”

【按语】

本方所主,系阳亡阴竭的危候,病势较通脉四逆更进一层。从条文来看,吐下已止,若肢温脉复,当是阳回欲愈的佳兆。今反见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脉微欲绝,此乃阳亡于外,液脱于内的重证。病至如此,若单用通脉四逆汤回阳救逆,深恐阳药再伤其阴,又恐阴寒内拒而药不得入,故于通脉四逆汤中再加猪胆汁之苦寒,既导阳入阴,又能和阴降逆。

【方歌】

通脉四逆治亡阳,再加胆汁救阴伤;

吐已下断烦呕甚,津液枯竭用此汤。

【医案选录】

周某,年届弱冠。大吐大泻之后,汗出如珠,厥冷转筋,干呕频频,面如土色,肌肉削弱,眼眶凹陷,气息奄奄,脉象欲绝,此败相毕露,许为不治矣。而病家苦苦哀求,姑尽最后手段,着其即觅大猪胆两个,处方用:炮附子三两,干姜五两,炙甘草九钱。一边煎药,一边灌猪胆汁,幸胆汁纳入不久,干呕渐止。药水频投,徐徐入胃矣。是晚再诊,手足略温,汗止,唯险证尚在。再处方:炮附子二两,川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六钱,高丽参三钱,即煎继续投服。翌日巳时过后,其家人来说:“昨晚服药后呻吟辗转,渴饮,请先生为之清热。”观其意嫌昨日用姜附太多也。讵至则见病人虽有烦躁,但能诉出所苦,神志渐佳,诊其脉亦渐显露。凡此皆阳气复振机转,其人口渴,心烦不耐,腓肌硬痛等证出现,原系大吐大泻之后,阴液耗伤过甚,无以濡养脏腑肌肉所致。阴病见阳证者生,且云今早有小便一次,俱佳兆也。照上方加茯苓五钱,并以好酒用力擦其硬痛处。如是两剂而烦躁去,诸证悉减。再两剂而神清气爽,能起床矣。后用健运脾胃、阴阳两补诸法,佐以食物调养,数日复原。

(摘《广东医学·祖国医学》1963,2)

六、真 武 汤

【药物组成】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切)三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煎服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加减法】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适应证】

治心下悸,头眩,肌肉动,四肢沉重或疼痛,体疲难支而振振欲擗地,腹痛,小便不利,或咳、或呕、或下利、或全身浮肿,舌质淡,苔白或水滑,脉沉微。

【原文】

第82条、316条。

【方义】

炮附子辛温大热,扶阳消阴;生姜辛温,散寒行水;茯苓、白芍利小便,伐水邪;白术健脾运湿,培土以制水。合为温阳消阴,驱寒镇水之剂。

【选注】

《医宗金鉴》:“用附子之辛热,壮肾之元阳,而水有所主矣;白术之苦燥,建立中土,而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温中有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渗,佐白术以健土,制水之中有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药之酸敛,加于制水主水药中,一以泻水,使子盗母虚,得免妄行之患;一以敛阳,使归根于阴,更无飞越之虞。孰谓寒阴之品,无益于阳乎?”

【按语】

阳盛则动风,阴盛则动水,此乃病之常也。令水寒之邪由下而上,从内之外,或表或里,或上或下,浩浩荡荡,势不可遏,所以然者,肾阳虚衰不能镇水,而水寒之邪得以泛滥,故用真武汤扶阳以消阴,驱寒而镇水。

方中芍药除有监附子之悍以外,又有利尿去水之效。考《神农本草经》:芍药有“利小便”之说,亦不可不知。

据报道,本方对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续发心力衰竭的肢体浮肿之证,有可靠疗效。

【方歌】

真武名汤镇水寒,扶阳法中有心传;

附术苓芍生姜共,肉惕心悸小便难。

【医案选录】

滑伯仁治一人,七月内病发热。或令其服小柴胡汤,必二十六剂乃安。如其言服之,未尽二剂,则升散太过,多汗亡阳,恶寒甚,肉筋惕,乃请滑诊视。脉细欲无,即以真武汤进七八服,稍有绪,更服附子七八枚乃愈。

(摘《名医类案》)

七、白 通 汤

【药物组成】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

【煎服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适应证】

治少阴病背恶寒,手足厥逆,下利清谷,面赤,脉微或沉伏。

【原文】

第314条、315条。

【方义】

本方系四逆汤减甘草加葱白而成。方用姜附回阳以治厥;葱白宣通阳气以解阴凝。此方补阳之中而有散寒之义,故亡阳汗出者,则应忌服为告。

【选注】

《医宗金鉴》:“少阴病但欲寐、脉微细,已属阳为阴困矣。更加以下利,恐阴降极阳下脱也。故君以葱白,大通其阳而上升;佐以姜附,急胜其阴而缓降,则未脱之阳可复矣。”

【按语】

少阴病阳虚下利,治用四逆汤,理应愈矣。若服汤无效,而脉微反甚,此乃阴盛于内,阳气受阻而不得温,所以徒补阳而不破阴则力犹未及,故改用白通汤治疗。

【方歌】

白通汤治少阴寒,阳虚下利非等间;

葱白四茎姜附一,加入胆尿治呕烦。

【医案选录】

雷某,男,20岁,未婚。素常清早入河中捕鱼,一次偶感风寒,有轻微不适,自认为年壮体健不以为意,仍旧涉水捕鱼。回家时便发寒战,四肢逆冷,腹痛自利,口干舌燥,先请某医治疗。某医认为阴寒证,但又考虑口干舌燥,未敢断定,建议请我会诊。患者恶寒蜷卧,但欲寐,偶醒即呼口燥,索饮热茶,脉沉微,尺部更弱。我说:此少阴阴盛阳越证,急须人参四逆加葱白救治(即白通汤加味)。

遂处:炮附子四钱,干姜三钱,炙甘草二钱,横纹潞一两,葱白三茎。水煎分两次服。服后,利止、手足转温,诸证均愈。

(摘《伤寒论汇要分析》)

八、白通加猪胆汁汤

【药物组成】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

【煎服法】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适应证】

服白通汤不效,更见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心烦等证。

【原文】

第315条。

【方义】

本方即白通汤加猪胆汁、人尿而成。白通汤破阴回阳,通达上下,加人尿、猪胆汁之咸寒苦降,益阴滋液,除烦止呕,并能引阳入阴,使热药不致格拒,而更好地发挥回阳救逆的作用。

【选注】

《医宗金鉴》:“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下利当止。今利不止,而转见厥逆无脉,更增干呕而烦者,此阴寒盛极,格阳欲脱之候也。若喘以热药治寒,寒既甚,必反格拒而不入,故于前方中加人尿、猪胆之阴,以引阳药入阴。经曰:逆者从之,此之谓也。无脉者,言诊之而欲绝也。服汤后,更诊其脉,若暴出者,如烛烬焰高,故主死。若其脉徐徐微续而出,则是真阳渐回,故可生也。”

尤在泾:“少阴病,下利脉微者,寒邪直中。阳气暴虚,既不能固其内,复不能通于脉,故宜姜附之辛而温者,破阴固里;葱白之辛而通者,入脉引阳也。若服汤已,下利不止,而反厥逆无脉,干呕烦者,非药之不中病也,阴寒太甚,上为格拒。王太仆所谓:甚大寒热,必能与违性者争雄,异气者相格也。故急于白通汤中加人尿之咸寒、猪胆汁之苦寒反其佐,以同其气,使不相格而适相成。《内经》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是也。脉暴出者,无根之阳发露不遗,故死。脉微续者,被抑之阳来复有渐,故生。”

【按语】

本方用人尿、猪胆汁,不仅有“热因寒用”、“甚者从之”之意,亦取其滋阴补液、除烦止呕之功。临床应用时,多以童便为佳。本证属阴绝于下,阳越于上,阴阳即将离决的危重之候,故方中似应加入人参为是。由于证情凶险,服用本方后,仍可能出现两种机转:一为脉暴出,即由原来的脉微欲绝而突然变为浮大躁动,重按则无,此是孤阳无根的恶兆;一为脉微续,即脉搏逐渐恢复,乃阳复病退的佳象。

【方歌】

见白通汤方。

【医案选录】

王左,灼热旬余,咽痛如裂,舌红起刺且卷,口干不思汤饮,汗虽畅,表热犹壮,脉沉细,两尺空豁,烦躁面赤,肢冷囊缩。显然少阴证据,误服阳经凉药,苟读圣经,何至背谬如此?危险已极,计唯背城借一。但病之来源名目,虽经一诊道破,尚虑硬长莫及耳,勉拟仲圣白通汤加猪胆汁一法,以冀挽回为幸!

处方:淡附子二钱,细辛三分,怀牛膝一钱,葱白三个,上肉桂五分,左牡蛎七钱,猪胆汁一个,冲入微温服,其病得愈。

(摘《张聿青医案》)

九、附 子 汤

【药物组成】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煎服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适应证】

治少阴病背恶寒,手足冷,身体痛,骨节痛,口中和,舌淡苔白,脉沉微。

【原文】

第304条、305条。

【方义】

炮附子扶先灭之阳气;人参补后天之根本;白术、茯苓则助人参以补脾,更能协附子利水以消阴;白芍则监附子之燥热以和阴血。

【选注】

柯韵伯:“此大温大补之方,乃正治伤寒之药,为少阴固本御邪之剂也……此与真武汤似同而实异。此倍术附去姜而用参,全是温补以壮元阳;彼用姜而不用参,尚是温散以逐水气。补散之分歧,只在一味之旋转欤。”

【按语】

本方参附合用,以峻补元阳之虚;术附合用,以去寒湿之邪;加芍药以监附子之悍。乃为正虚寒盛,身痛背寒的治法。背恶寒为少阴阳气虚衰的险兆,所以急用灸法以救阳气,然后用汤方不误事。

【方歌】

附子汤治背恶寒,脉沉口和阳气残;

参附苓术芍药共,更治妊娠腹如扇。

【医案选录】

陈某,男,30岁。初受外感,咳嗽愈后,但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微怕冷,偶感四肢腰背酸痛。自认为病后元气未复,未即就医治,拖延十余日,天天如是,甚感不适,始来就诊。脉象沉细,面色苍白,舌滑无苔,此乃脾肾虚寒,中阳衰馁。治当温补中宫,振奋阳气。附子汤主之。

处方:炮附子三钱,白术四钱,横纹潞三钱,杭芍(酒炒)二钱,茯苓三钱,水煎服。

服一剂后,诸证略有瘥减。次日复诊,嘱按原方续服二剂。过数日,于途中遇见,病者愉快告云:前后服药三剂,诸证悉愈,现已下田耕种。

(摘《伤寒论汇要分析》)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