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概说

本篇是论述痉、湿、暍三病的辨证论治。篇中共有条文二十七条,载方十一首。其中第一条至第十条为痉病的总论,说明了痉病的病因、病理、脉证、分类以及治疗原则和转归。第十一、十二、十三条则为痉病的各论,对痉病的辨证论治进行了阐述。第十四条至第十九条乃是湿病的总论,说明了湿病的病因、病理与症状,以及治疗原则和转归;第二十至二十四条则为湿病的各论,对湿病的辨证论治进行了阐述。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条阐述暍病的脉证、治疗法则和方证。由于痉、湿、暍三病,均为感受风寒暑湿之邪而与太阳表证有关,故合为一篇加以论述。

痉病是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证的病证;湿病是以关节不利,身体肿痛为主证的病证;暍,又名伤暑,而以发热恶寒,口渴身疼为主证的病证。

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痓一作痉,余同。

【诠解】

本条是论述刚痉的辨证。“刚痉”由太阳中风重感于寒,外寒闭塞营卫,故出现恶寒、无汗、头疼、发热、脉浮而紧等证。风寒之邪滞郁经脉,经脉气血不利,则出现筋脉紧急的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等证。因其无汗,故称“刚痉”。考《甲乙经·卷七》无“反”字为是。

【选注】

《注解伤寒论》:“《千金》曰:太阳中风,重感寒湿则变痉。太阳病,发热无汗为表实,则不当恶寒,今反恶寒者,则太阳中风,重感于寒,为痉病也。以表实感寒,故名刚痉。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痓。

【诠解】

本条是论述柔痉的辨证。“柔痉”由太阳中风,风邪化热,热伤血脉,筋无所荣,故颈项强急,甚则反张。太阳中风,卫强荣弱,正邪相争,表气不固,出现发热,汗出,头疼,而不恶寒,脉浮缓等证。刚、柔二痉的区别,“刚痉”为表实无汗,“柔痉”为表虚有汗。外感风寒引起痉病,一方面为风寒邪气客于太阳经脉,另一方面为平素阴血虚少,感邪之后容易化燥伤阴,阴血不濡,筋脉拘急则成痉。

【选注】

《注解伤寒论》:“太阳病,发热汗出为表虚,则当恶寒,其不恶寒者为阳明病。今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非阳明证,则是太阳中风,重感于湿,为柔痉也。表虚感湿,故曰柔痉。”

3.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痓,为难治。

【诠解】

本条是论述痉病的预后。太阳病为表证,表证则发热,其脉浮,方为应病。今脉沉而细,是太阳证而见少阴之脉。此时,如见项背强直的证候则名曰痉。因正虚不能胜邪,故为难治。何哉?此证若发散在表之邪气,可损伤少阴精血;若补养精血之虚,又恐碍太阳之表,而恐有留邪之弊。

【选注】

《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太阳伤风寒,其脉浮,以邪浅在营卫也。痉病邪深伤筋,故脉沉紧弦,直上下行也;其不紧弦而沉细,则邪入深,而气血大虚,正不胜邪,邪何能出,故为难治。”

4.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痓。

【诠解】

本条是论述误汗成痉。太阳病,属于表证,应发汗解表,而以微似汗出者为得法。若太阳病发汗太多,则必耗伤阴血,阴血先虚,不能濡养筋脉,则可发生项背强直的痉病。

【选注】

《医宗金鉴》:“太阳病当发汗,若发汗太过,腠理大开,表气不固,邪风乘虚而入,因成痉者,乃内虚所召入也,宜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固表温经也。由此推之,凡病出汗过多新产,金疮破伤出血过多,而变生此证者,皆其类也。”

5.夫风病下之则痓,复发汗必拘急。

【诠解】

本条是论述误下成痉。因外感风邪,入里化热,热蒸汗出,津液已伤,又误下伤阴,营血更弱,不能濡养筋脉,则使筋脉拘急,形成痉病。复发汗,更伤阴血阳气,阴阳两虚,则更不能温润,引起四肢筋脉拘挛强急而成痉。

【选注】

《医宗金鉴》:“因风邪为病,不应下而下之伤液,不应汗而汗之伤津,以致津液枯燥,筋失所养而病痉者,故曰: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此不可以外感痉病治之,当以专养津液为务也。”

6.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诠解】

本条是论述久患疮疡的病人气血已伤,而误汗成痉之理。患疮疡的病人,虽有表证,亦不可发汗解表。因为疮家津血已经亏损,此时虽有身体疼痛的表证,为伤寒挟虚,故不能发汗。如发汗解表,则重伤津液,筋脉失去津血的濡养,因而发生痉病。

【选注】

《医宗金鉴》:“疮家初起,毒热未成,法当汗散。已经溃后,血气被伤,虽有身痛表证,亦不可发汗,恐汗出血液愈竭,筋失所养,因而成痉,或邪风乘之,亦令痉也。”

7.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痓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

【诠解】

本条论痉病的主证及汗后的脉证反映。痉病不离乎表,故身热恶寒。痉为风强病,而筋脉受之,故口噤,头项强,背反张而筋脉拘急。《内经》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故头热、足寒、面目赤、头动摇,反映了风阳上行而又掉动,此痉病之主证,不可不知也。此证若发其汗,汗沾衣被变化为湿,又与外寒之气,相搏不解,则卫阳以汗出而益虚,寒邪得湿而转增,故恶寒为甚。

【选注】

《金匮要略直解》:“身热头热,邪在太阳也;面赤目赤,邪在阳明也。颈属阳明,项属太阳,邪在二经,则颈项强急恶寒也。阳明之脉挟口,故卒口噤;太阳之脉循背上头,故头独摇,背反张也。此其人必汗下亡血之后,正气已虚,而邪气但胜于上,其足则寒,此痉病之证俱见也。”

8.发其汗已,其脉如蛇一云:其脉浛浛。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痓。

【诠解】

本条继上文言痉脉本直,汗后则风解而湿仍存,故脉不直而曲如蛇行之状。魏荔彤云:“风去不与湿相丽,则湿邪无所依著,必顺其下坠之性,而入腹作胀矣。风寒外解,而湿下行,所以为欲解也。如是诊之,其脉必浮而不沉,缓而不弦矣。乃其脉如故,而反加伏弦,知其邪内连太阴,里病转增,而表病不除,乃痉病诸证中之一变也。”

【选注】

《医宗金鉴》:“发寒湿汗后,其脉不直紧,如蛇之曲缓,则为邪退,不成痉病,为欲解也。若脉仍直紧不缓,或不直紧反伏坚弦急者,为邪不退,成痉病矣。”

9.夫痓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一作:筑筑而弦。《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

【诠解】

本条是论述痉病的主脉。痉病是重感风寒湿邪,邪气外束,筋脉强急,气血由内向外而抵抗有力,故见脉弦紧劲急,直上下行。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紧如弦,即坚直之象。李氏曰:上下行者,自寸至尺,皆见紧直之脉也。《脉经》亦云:痉病脉坚伏,直上下行。”

10.痓病有灸疮,难治。

【诠解】

本条是论述痉病有灸疮的预后情况。病人灸后成疮,一则流失脓液,津血已经亏损,二则火热内盛,经穴不闭,再感风寒,成为痉病。本病若用发汗解表,又恐热伤阴血,更助风燥;若用泻下实热之法,更虑内伤阴液,汗下皆不可为,故曰难治。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有灸疮者,脓血久渍,穴俞不闭,楼全善云:即破伤风之意。盖阴伤而不胜风热,阳伤而不任攻伐也。故曰难治。”

11.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然,脉反沉迟,此为痓。栝楼桂枝汤主之。

栝楼桂枝汤方

栝楼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

【词解】

然:背强连颈,拘急不伸之状。

【诠解】

本条是论述痉病的辨证论治。太阳病,其证备,指太阳之脉,自足上行,循背至头顶,凡所过之处,而为拘紧强急以成痉。如风邪居表,则脉必浮数。此证虽身体强,而脉反沉迟,沉迟之脉,乃津液不足而荣卫不利,故筋脉失于濡润,是以作痉。

治用栝楼桂枝汤。方中栝楼根清热生津,柔润筋脉,通行经气;桂枝利卫通阳,芍药和营敛阴;甘草、生姜、大枣则能健脾气,和营卫,使经气流畅,筋燥得润,而痉病自愈。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沉本痉之脉,迟非内寒,乃津液少而营卫之行不利也。伤寒项背强,汗出恶风者,脉必浮数,为邪风盛于表;此证身体强然,脉反沉迟者,为风淫于外而津伤于内,故用桂枝则同,而一加葛根以助其散,一加栝楼根兼滋其内,则不同也。”

12.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痓,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诠解】

本条是论述刚痉的辨证论治。刚痉是重感风寒湿邪,卫阳闭郁,营阴郁滞,正邪交争,故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疼、身疼、脉浮紧等证。太阳病无汗,湿邪闭郁胸中,气机不得通利,故小便反少。里气既不能外达,又不能下行,势必逆上冲胸,故胸满。湿热闭郁胸中,损伤津液,不能滋润筋脉,故口噤不得语。如斯则可知刚痉即将发作。

治以葛根汤开泄腠理,发汗祛邪,滋养津液,舒缓筋脉。方中葛根能透达表邪,启胃气而生津液,滋润筋脉,舒缓强急;麻黄配桂枝、生姜外散风寒,以开玄府之闭塞;芍药、甘草、大枣和营生津,以缓拘急。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无汗而小便反少者,风寒湿甚,与气相持,不得外达,亦并不下行也。不外达,不下行,势必逆而上冲,为胸满,为口噤不得语,驯至面赤头摇,项背强直,所不待言,故曰欲作刚痉。葛根汤,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乃刚痉无汗者之正法也。”

【病案举例】

张某,13岁。1977年9月13日初诊:起初偶有外感症状,身体不适,两天后猝然抽搐,先口噤,继而项背强急,角弓反张,无汗,神清,自觉憋气,困倦酸重,舌苔薄白,脉紧数。检查:体温37.5c,血压:110/70毫米汞柱,生理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化验血象:白细胞15200/立方毫米。诊断:刚痉,由风寒壅阻脉络,气血滞阻,故筋脉挛急,项背强直,治以祛风散寒,解肌和营。

处方:葛根1.0克,麻黄3.0克,桂枝5.0克,白芍12.0克,天花粉12.0克,甘草3.0克,生姜3片,大枣4枚(擘),送服解痉散3.0克(全蝎、蜈蚣等分,共研细末,每服1.5~3克),覆被取汗。

复诊:服药一剂,遍身微似有汗,痉止,嘱其再进一剂而愈。

(摘自《江苏医药》(中医分册)1979,1:24)

13.痓为病一本痓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可与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二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词解】

齿:,音械,齿相切,俗叫咬牙。

【诠解】

本条是论述实热痉的辨证施治。肠胃实热积滞,壅盛郁塞,所以胸腹胀满。燥热劫烁津液,不能濡养筋脉,筋脉强急,故角弓反张,卧不着席,四肢挛急。阳明热盛,变燥化风,掣动筋脉,故口噤,齿。

本证为痉病实热重证,可与大承气汤,急下存阴,通腑泄热。方中大黄、芒硝泄其实热;枳实、厚朴破其壅塞。本方峻泻肠胃实热积滞,则阴可复,而津液可存,痉强之证可以缓解。

【选注】

《医宗金鉴》:“此申痉病入里,以明其治也。痉病而更胸满,里气壅也;卧不着席,反张甚也;脚挛急,劲急甚也;必齿,牙紧甚也。此皆阳明热盛灼筋,筋急而甚之象,故以大承气汤直攻其热,非攻阳明之实也。其曰可与,非尽言其可与,有慎重之意。”

【病案举例】

某医院一破伤风患儿,病起迄四日,曾用祛风镇痉之玉真散,不效,邀余会诊。热不退,便不通,痉不止,舌燥苔黄,脉见数实。证属热结阳明,热极生风,法当下。即予大承气汤:大黄15克(后下),芒硝12克(冲),厚朴24克,枳实12克。越日再诊,证情未减。硝黄当显效,何迟迟未下?心疑不解!询知乃病家恐前方过峻,自行减半以进。由于病重药轻,服后便结如故,当此风热正盛,燥结如石,非借将军之力下之不为功。遂照方急煎迭进,药后四五个小时,肠中漉漉,先排出石硬色黑如鸡卵大粪块,随下秽物半便盆,如鼓之腹得平,再剂又畅行三次,痉止身凉,病痊。继用养血舒肝剂调理巩固。

(摘自《新中医》1980,6:47)

14.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词解】

疼痛而烦:烦,疼得很重的意思。

【诠解】

本条是论述湿痹的证治原则。湿邪伤于太阳之表,而见一身关节烦疼;若脉浮细者,为湿在于外,应当用汗解之。若其人小便不利,而大便反痛快,脉又沉细者,病名叫“湿痹”,湿痹忌汗,而应利其小便,以使湿邪得去。

【选注】

《医门法律》:“湿流关节之痛,脉见沉细者,则非有外风与之相搏,只名湿痹。湿痹者,湿邪痹其身中之阳气也。利其小便,则阳气通行无碍,而关节之痹并解矣。”

15.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一云:疼烦,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诠解】

本条是论湿郁发黄的辨证。湿家之为病:湿盛于外者,阳必郁于内,湿盛于外,则一身尽疼,阳郁于内,则发热,湿热郁于肌肉之间,则身色如烟之熏黄而带黑。

【选注】

《医宗金鉴》:“湿家,谓病湿之人。湿之为病,或因外受湿气,则一身尽痛;或因内生湿病,则发热身黄。若内外同病,则一身尽痛,发热,身色如熏黄也。湿家之身痛发黄,不似伤寒之身痛发黄者,以无六经之形证也。”

16.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复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一云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诠解】

本条是论述湿家误下的变证。湿家头汗出,为上有湿下有热,蒸而使然,非阳明内实之热,蒸而上越之比。背强者,乃湿家重着之强,非风寒拘急之强。欲复被向火,乃湿盛伤阳,阳受伤则恶寒。此证如误以阳旺内热上越之头汗而误下之,则湿从寒化,如寒邪入于肺,则胸满;寒邪入于胃,则为哕;寒邪入于膀胱,则气化不行,而小便不利。至于舌上白滑之苔,乃误下而热陷于下,寒聚于上之故。胸中有寒,则不欲饮,下有热,而口中干燥,此乃为津液不化之咎。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寒湿居表,阳气不得外通而但上越,为头汗出,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是宜驱寒湿,以通其阳。乃反下之,则阳更被抑,而哕乃作矣;或上焦之阳不布,而胸中满;或下焦之阳不化,而小便不利,随其所伤之处而为病也。舌上如胎者,本非胃热,而舌上津液燥聚如胎之状,实非胎也。盖下后阳气反陷于下,而寒湿仍聚于上,于是丹田有热而渴,欲得饮,胸上有寒而复不能饮,则口舌燥烦而津液乃聚耳。”

17.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诠解】

本条亦论湿家误下的死证。湿家误下变证百出,至其甚者,而又有死证,医者亦不可不知。湿家如邪在表当发汗,邪在里当利小便,苟非湿热蕴结成实,则未可用之。如误用,则无的放矢,必先伤正气,额上汗出微喘,乃重伤阳气,孤阳上越,故额上汗出而微喘;若脾阳大伤,清阳不升,则下利不止,此乃阴阳离决之象,其预后不抱乐观。若其人小便利者,而见于下后额汗而喘,反映了阳离而上行,阴孤而下走,故亦主死。

【选注】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此总言湿证无下法也。上节言误下变证,为寒热郁结,此节言误下伤肾,则小便自利气喘而死。误下伤脾,则大便下利不止而死。观仲景方,皆是补土以治湿,则知湿家断无下法也。”

18.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词解】

似欲出汗:似,当续字解,微续汗出之意。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病的治疗原则。外感风湿,困于肌肤,流走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一身疼痛。此证当以汗法而散风湿之邪,则其病可愈。假如正值天气阴雨不止,湿气较盛之时,则发汗法便无效,为什么?由于天气阴雨不止,天、人之湿必重。风为阳邪,容易表散,而湿为阴邪,难以骤除,故发汗风气虽去而湿邪仍在,其病不愈。治风湿之法,应该温阳解表,使阳气伸展,营卫流行,微似汗出,则散漫黏滞之邪,方能缓缓排出体外。

【选注】

《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若治风湿者,必通其阳气,调其营卫,和其经络,使阴阳表里之气周流,则其内湿随三焦气化,由小便而去,表湿随营卫流行,化微汗而解,阴湿之邪既解,风邪未有不去者,此治风湿与治风寒不同者。虽寒湿同为阴邪,而寒清湿浊,清者易散,浊者粘滞,故发汗大有区别也。”

19.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脉经》云:病人喘。而无“湿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三字。

【词解】

内药:内,读纳。

【诠解】

本条是论述头中寒湿的证治。雾露之湿为清邪,伤于身半之上,湿邪外束,故头疼、鼻塞、上半身疼。寒湿外束,肺气上逆则喘;湿邪弥漫,扰于心中,故发心烦;其人面黄而身不黄,为湿在上之候。正邪相争,阳气向外,故发热,脉大。腹中和为无病,故自能饮食,可知湿邪此时并未传里。治宜宣散寒湿,通利气机。如用瓜蒂为细末,搐鼻流出黄水,可使阳气宣利,透出在上寒湿,则诸证可愈。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寒湿在上,则清阳被郁。身疼、头痛、鼻塞者,湿上甚也;发热、面黄、烦、喘者,阳上郁也;而脉大,则非沉细之比;腹和无病,则非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之比,是其病不在腹中而在头。疗之者宜但治其头而毋犯其腹。纳药鼻中,如瓜蒂散之属,使黄水出则寒湿去而愈,不必服药以伤其和也。”

20.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

【诠解】

本条是论述寒湿在表的证治。平素湿盛的人,又外感风寒湿邪,邪留肌肉,卫阳被郁,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剧烈,不得安静等。

治以麻黄加术汤。麻黄汤散风寒湿邪;麻黄得白术,虽发汗而不致过汗,白术得麻黄,能行表里之湿,适合病情,取其微微汗出而解。如用火攻发汗,则大汗淋漓,风寒虽去,湿邪仍在,病不能除。或火热内攻,湿热相合,可能引起湿热内郁之黄疸。或火热内盛,迫血妄行,而为衄血等变证,应加注意。

【选注】

《医宗金鉴》:“湿家外证,身痛甚者,羌活胜湿汤;内证发黄甚者,茵陈五苓散。若惟身烦痛而不发黄者,则为外感寒湿,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寒湿两解也。慎不可以火攻之者,谓不可以火劫大发其汗,必致变也。”

【病案举例】

单姓,女,37岁。时值初冬,因雨淋透衣襟,归后即发热恶寒,周身疼痛而重,少汗,头痛如裹。脉浮而紧,苔白而滑。证属风寒夹湿外侵,邪在太阳。治宜发汗解表,除湿散寒。方拟麻黄加术汤加味: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10克,甘草4克,苍术12克,生姜3片,大枣3枚。

服药4剂,汗出表解,身痛解除,症状消失。治用原方去麻黄,调和脾胃,注意饮食起居。

(摘自《辽宁中医杂志》1980,9:18)

21.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词解】

日晡所:指下午两点钟到六点钟左右的时间。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在表的证治。病人出汗时感受了风寒,或长时间贪凉感受寒湿,汗液留于皮内,变成湿邪,留著肌腠,以致全身疼痛发热。在日晡时,为阳明主气,当其旺时,正邪相搏则症状加剧。

治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中麻黄散寒湿,杏仁利肺气以助治节;薏仁利湿健脾,甘草和中胜湿。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内经·太阴阳明篇》论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外合肌肉,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所以风湿客之,则一身肌肉尽痛。夫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属少阳,日中阳气隆,属太阳,日西气门内闭,属阳明,是故阳明之气主乎申酉,所以日晡所剧也。”

22.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上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瘥。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表虚的辨证论治。风湿伤于肌表,故脉浮身重;卫阳素虚,而不固表,故汗出恶风。

治以防己黄芪汤,益卫气以祛湿邪。方中防己宣肺散风,通行经络,驱散湿滞;黄芪甘温扶虚,固秘卫阳止汗。黄芪合防己,又能善行肌表之水气;白术、甘草健脾化湿,扶正祛邪;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胜湿邪。方后自注有:风湿闭塞肺气之喘者,加麻黄宣散风湿;湿邪困于脾胃作痛者,加芍药和脾气,利血脉止痛;水湿聚于下焦而又上冲者,加桂枝下气温化水湿之邪;寒湿凝聚而痹不通者,加细辛以散陈寒与痼冷。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风湿在表,法当从汗而解,乃汗不待发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用麻黄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己驱之肌肤之里。服后如虫行皮中,及从腰下如冰,皆湿下行之征也。然非芪、术、甘草,焉能使卫阳复振,而驱湿下行哉?”

【病案举例】

张某,男,35岁,农民,于1978年4月8日诊治。

患者近期多次冒雨劳动,以致发热,关节酸痛,经服apc,抗生素治疗,热退,余症依然。面色萎黄,头重神疲,倦怠嗜卧,骨节酸楚,重滞难移,肘膝关节尤甚,汗出恶风,胃纳欠佳,舌苔白腻,脉濡涩。检查:肘、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血沉34毫米/小时,抗链“o”测定1250单位,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此属表虚夹湿之着痹,治以防己黄芪汤加减:黄芪、白术、宣木瓜各10克,汉防己15克,苡仁、徐长卿、茯苓各20克,滑石30克,通草5克,水煎服。

服五剂后,诸证均减,连服一个月后,血沉、抗链“o”均已正常。

(摘自《吉林中医药》1981,2:18)

2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词解】

其人如冒状:冒,眩冒,即头晕。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兼阳虚的证治。外感风寒湿邪,八九日不解,邪仍在表,故脉浮;其人不呕不渴,反映邪未传少阳、阳明而未入里。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病,如留于肌表,风湿邪胜,表阳复虚,故脉浮而按之虚;湿盛痹着气血不利,故脉又涩;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湿留关节之候。

治宜桂枝附子汤,温经助阳,以散寒湿。方中桂枝散风寒,温通经络,温化湿邪;附子温阳化湿,温经通痹;生姜散风寒湿邪;甘草、大枣补脾胃,而调和营卫。

服桂枝附子汤后,阳气通达,气化已行,湿邪减少,故见大便已实,小便通利。宜用白术附子汤,即桂枝附子汤去桂枝加白术而成,以奏温经复阳,行化表湿之功。服白术附子汤第一服时,可出现周身如痹,反映药力已行,再服,以至三服都尽,其人头目如冒而似眩瞑,不用责怪,这是附子与白术的药力逐除水湿之邪未尽的表现。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邪在表也;不呕不渴,里无热也;脉浮虚而涩,知其风湿外持而卫阳不正。故以桂枝汤去芍药之酸收,加附子之辛温,以振阳气而敌阴邪。若大便坚,小便自利,知其在表之阳虽弱,而在里之气犹治,则皮中之湿,自可驱之于里,使从水道而出,不必更发其表,以危久弱之阳矣。故于前方去桂枝之辛散,加白术之苦燥,合附子之大力健行者,于以并走皮中而逐水气,亦因势利导之法也。”

【病案举例1】

梁某,男,成年。素易感冒,1975年8月,忽觉恶风,微汗出,周身筋肉酸痛沉重,卧而难以转侧,四肢关节屈伸不利,无头痛项强,口渴呕吐等症,二便调,口淡,舌淡苔白,脉浮虚,体温38.5c。前医以三仁汤加减治疗未效而转诊,笔者认为,此证为阳虚之体,感受风寒湿,为痹证之初。正如《伤寒论》所说:“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故投以:桂枝10克,熟附子12克,生姜3片,大枣6枚,炙甘草6克,服三剂,诸证消失而愈。

按语:桂枝附子汤,源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一书,属辛温之剂,原药物为:桂枝、炮附子、生姜、大枣、炙甘草。它的作用为:桂枝祛风,配附子温阳行湿,甘草、姜、枣和中养胃,有祛风除湿,和中养胃之效,而风寒湿邪侵袭体表,卫阳与之抗争,必见发热,一般多因此而不敢用桂、附。家属因顾虑病情加重,在煎药时减少附子一半,不料病者服药后,诸证减轻,体温亦减。余下两剂,即放心使用,药完病愈。由此可见,发热并不是不能使用桂、附,只要谨守病机,求其根本是关键,如有阳虚脉证而用之,即能达到效果。

(摘自《新中医》1980,2:30,)

【病案举例2】

患者黄某,男,62岁,农民,1979年12月18日初诊。患习惯性便秘已多年,平时4~5日大便一次,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则大便干结如羊矢。但虽便秘,腹部常无所苦,故未坚持治疗。近因连日阴雨,气候寒冷,三天前因劳动不慎跌入水中,第二日开始恶寒发热,全身酸痛,经自服紫苏姜酒后,恶寒已差,但全身酸痛未减,特别腰以下肌肉骨节疼痛难忍,以致坐卧不安,因而来诊。诊得舌苔白厚而润,舌质淡红,脉弦缓。因询及二便情况,获知患有习惯性便秘,现已三日未通大便,小便稍黄,因而联想到《伤寒论》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证与此很相似,不妨一试,遂处该方一剂:白术60克,附子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红枣5克。第二日复诊,恶寒已罢,身痛减轻,大便通,量多,再一剂,痊愈。

(摘自《福建中医药》1981,1:37)

24.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病阳气虚的辨证论治。病人感受风寒湿邪,三邪盛于关节体表,而阳气复虚,故见骨节疼痛,而又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阳虚不能固表则汗出短气;寒湿盛而阳不化,故又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此乃阳虚而邪气盛的反映。

治宜甘草附子汤,助阳温经,益气化湿。方中甘草、白术健脾化湿;附子、桂枝温阳通气,宜行营卫,化湿散风。本方扶正祛邪,补中有发,温阳益气,对风湿性心脏病起到正邪兼顾的作用。

【选注】

《医宗金鉴》:“风湿相搏,身体烦疼重着,不能转侧者,湿胜风也。今掣痛不可屈伸,风胜湿也。掣痛不可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皆风邪壅盛也。小便不利,湿内蓄也。身微肿者,湿外搏也。以甘草附子汤微汗之,祛风为主,除湿次之也。此上二条,皆详风湿之义,以明风湿之治也。”

【病案举例】

宫某,女,47岁,1973年8月来诊。主诉:久病腰疼,二个月前继发功能性子宫流血,经刮宫血止。但身体逐渐虚弱多病,周身关节疼痛,初为走窜,近一个月痛有定处,手背及腕关节肿痛。继而肌肉隐有红色斑片,掣痛不得屈伸,触之则痛剧,夜重有碍睡眠,汗出渗透衬衣及被单,恶寒喜暖,头晕乏力,尿涩,尿道痛,面色晦暗,痛苦病容,舌苔薄白而燥,脉象弦。诊为气血不充,寒湿侵袭脉络,郁久化热。治法:补气养血,疏风散寒,清热利湿。

方药:党参40克,二术各15克,附子15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当归30克,川芎15克,红花15克,防己15克,大艽20克,甘草15克,滑石20克,元柏15克,仙遗粮40克,水煎服。

上方连服4剂,手腕肿痛、尿涩减轻,但周身疼与夜汗不解,仍按上方加芪、龙、牡等品,连服数日不效。遂忆及甘草附子汤所主诸症与本症相似,遂改用本方:桂枝50克,附子15克,白术25克,甘草25克。水煎分两次服。一剂疼止得寐,汗出大减。连服8剂,痊愈出院。

(摘自《辽宁中医杂志》1980,5:15)

25.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词解】

中暍:即中暑。

【诠解】

本条论述中暑的证治特点。中暑是有季节性的,古人说: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病暑。夏天伤于暑邪,暑热则耗阴伤气,故见口开喘息,门齿干燥,发热,心烦,口渴,汗出等。或者由于暑热而又乘凉饮冷,反使寒邪伤于外,湿伤于中,故又见发热,恶寒,呕吐,泄泻,身重而且疼痛等。卫阳不达于四肢,故手足厥冷。暑热伤气则脉芤,暑热伤阴则脉细;寒伤于外则脉弦紧,寒湿伤于中则脉迟,此证如言其脉则有弦细芤迟之变。本病既有寒伤于外,而又阳气内虚,若发其汗,则阳气外散,故恶寒更甚;本病寒湿伤中,而又有阴气虚,若更加温针则伤阴分而发热甚。本病湿伤于中,又有津液亏耗,若再下之,则津液内竭,必小便混浊涩痛。本病属于伤暑之病,阳气已虚,动则阳气浮于外,故小有劳,身即发热。小便已,膀胱之气不支,卫阳更感不足,故形寒毫毛耸立。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太阳主表,六淫之邪,必先中之,故中暍亦为太阳病,虽所受之邪不同,而所感之分则同也。发热者,客邪在表;恶寒者,热盛于里;身重而疼痛者,挟湿则身重,挟寒则疼痛也。诊之脉弦细,弦者,寒在表也,细者,热挟湿也,再见芤迟,芤者,中气之虚,迟者,腹中之寒。合脉诊而谛之,而中暍之病可识矣。再征之于余证:小便已,洒洒然毛耸,太阳之表有邪,则膀胱腑应之,小便时气动于膀胱,必连及皮毛,洒洒然,恶风寒之状也;再验之于手足厥冷,内热极而寒见于四末,且内热为寒湿所郁,其气阻而不宣,亦可逆见手足,皆内热外寒之象也。小有劳,身即热,热病阴虚,动则生阳也;口开前板齿燥,热盛于内,欲开口以泄其气,气出而内热熏灼于板齿,则齿燥也。此为内热积盛之证,若单感暍邪者,内外俱是阳邪,若兼寒湿者,内为阳邪,而外为阴邪,非兼治其内外不为功也。”

26.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诠解】

本条是论述中暑的证治。夏天感受暑热邪气,伤气耗阴,暑热炽盛,故身热,汗出,恶寒。暑热伤阴,故见口渴,心烦,尿赤。

治以白虎加人参汤,清热解暑,益气生津。方中石膏清表里之热;知母滋阴清热;甘草、粳米益胃生津;人参则补气生津,保元固本。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中热亦即中暑,暍即暑之气也。恶寒者,热气入则皮肤缓,腠理开,开则洒然寒,与伤寒恶寒者不同。发热汗出而渴,表里热炽,胃阴待涸,求救于水,故与白虎加人参以清热生阴,为中暑而无湿者之法也。”

27.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一物瓜蒂汤方

瓜蒂二七个

上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诠解】

本条是论述暑病挟湿的辨证论治。病人中于暑热,邪在太阳之表,故身发热;又伤冷水(或饮或浴),水行皮中,故身疼;中暑伤气,气伤而虚,故脉微弱。治用瓜蒂散,治身面四肢浮肿,散皮肤中水气,苦以泄之法也。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暑之中人也,阴虚而多火者,暑即寓于火之中,为汗出而烦渴;阳虚而多湿者,暑即伏于湿之内,为身热而疼重。故暑病恒以湿为病,而治湿即所以治暑。瓜蒂苦寒,能吐能下,去身面四肢水气,水去而暑无所依,将不治而自解矣。此治中暑兼湿者之法也。”

结语

本篇论述痉、湿、暍三病的辨证论治。痉病的成因,为外感风寒邪气,又津液不足,不能滋润筋脉所致。症状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脉象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痉病辨证应分刚痉、柔痉、实热痉三种:刚痉为表实无汗,故用葛根汤;柔痉为表虚有汗,则用桂枝加葛根汤;若脉反沉迟者则用栝楼桂枝汤;实热痉为阳明燥热伤津证,宜用大承气汤。

湿病成因,为外感风寒湿邪,症状以身体疼重,骨节烦疼为主。湿病的辨证,表实无汗者,用麻黄加术汤;日晡所剧疼痛者,用麻杏薏甘汤;表虚汗出者,用防己黄芪汤;如寒湿盛胜而阳气微者,当选用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以助阳气化寒湿,正邪兼顾为宜。总的来说,在治湿方中,有以发汗去邪为主;有以温通经络,利关节止痛为主;有以温阳利湿,开痹化凝等治法为主,如能结合临床实际,很有实践意义。

暍即暑病,暑病的辨证可分暑热和暑湿两类。本篇对暑病的气阴两伤,以及暑中兼有寒湿等证,进行了分析,并举出了治疗的方法,较为全面。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