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
本篇是论述腹满、寒疝、宿食三种病证的辨证论治。篇中的条文共有二十六条,载方十三首,包括附方二首。在本篇的条文中,从第一条至第八条,是阐述腹满的病理机制、脉证、虚实的鉴别、误治的变证,以及治疗原则等,可视为腹满的总论。第九条至第十六条,则是腹满的辨证论治的具体分析。第十七条至二十条,是论寒疝的方证,以及寒疝可下的脉证。第二十一条至二十六条,是论宿食的脉证和方药。由于腹满、寒疝、宿食三种病证均有腹部胀满或疼痛的证候,所以合为一篇论述。
腹满是腹中胀满,可出现在许多不同的疾病之中,所以,其病机比较复杂。本篇的腹满可概括为两大类:一为热证、实证,其病变多在于胃;一为寒证、虚证,其病变多在于脾。
寒疝,是阴寒腹痛的病变。王冰注《素问·大奇论》中曰:“疝者,寒气结聚之所为也。”所以,前人认为,凡风寒之气攻冲作痛的,或寒积高起如山的,均称之为疝,与后人所说的疝气内容有所不同。
宿食是指胃肠中有凝结的食物,停滞不消,经宿不化的一种病变,古人叫“宿食”,现多称为食积。
1.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词解】
便难:指大便秘结难出。
胠:音区,指胁上腋下的部位。
【诠解】
本条是论述虚寒性腹满和寒疝的病因、脉证和治疗原则。趺阳脉以候胃病,若“脉微而弦”,微则中阳不足,弦属阴盛有寒。以阴加阳,脾胃受之,则为腹满。腹满者,寒凝而气结也。假若不见腹满,而阴寒之邪旁攻胠胁,寒凝津不下达,则可出现大便难和两胠疼痛的症状。这种寒邪为病是因阳虚而寒从下上攻所致,和中焦之寒不同,故当服之温药以去其寒。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趺阳,胃脉也,微弦,阴象也。以阴加阳,脾胃受之,则为腹满。设不满,则阴邪必旁攻胠胁而下闭谷道,为便难,为两胠疼痛。然其寒不从外而从上下,则病自内生……故不当散而当温。”
2.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诠解】
本条是辨证腹满一证有虚实之分,应通过腹诊和舌诊来辨别是虚证或是实证。虚寒腹满,是因脾经虚寒,气虚不运,寒湿内生所致。因无宿食、燥屎等有形之邪,所以腹虽满而按之不痛。实邪的腹满,因胃肠有宿食、燥屎积滞不去,使腑气阻塞不通,故腹满按之而疼痛。若胃肠积滞化热,浊热得以熏蒸,则舌苔必然黄厚,反之,若虚寒性腹满,则舌苔必不发黄为辨。治疗之法,有黄苔之腹满,当用泻下实热之法。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腹满按之不痛者,无形之气散而不收,其满为虚;按之而痛者,有形之邪,结而不行,其满为实。实者可下,虚者不可下也。舌黄者热之证,下之实去,则黄亦去。”
3.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诠解】
本条是论述虚寒腹满的症状和治疗原则。由于脾胃虚寒,运化功能失调,虚寒之气相搏而胀满。若腹中得温,寒气消散,胀满即可减轻。若虚寒之邪又聚,而腹满如故。如此反复发作,故曰“腹满时减,复如故”。由于虚寒引起的胀满,可用温中理脾之法,温煦中阳,散其阴寒,则腹满自除。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腹满不减者,实也,时减复如故者,腹中寒气得阳而暂开,得阴而复合也。此亦寒从内生,故曰当与温药。”
4.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诠解】
本条是论述腹满的危重之证。由于脾胃阳虚,运化功能减弱,气血资源不足,肌肤不得荣润,故面色痿黄。此证是寒非热,故口不渴;中阳虚衰,不得温运水湿,水湿阴邪壅结于胸,阴盛阳微,阴不得阳,故其人躁动不安。有躁无烦是谓阴躁,若再见下利不止,则为阳气衰败,中气不固之象。正虚邪实,顾此失彼,则难于治疗,故曰死。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痿黄,脾虚而色败也。气不至故躁;中无阳故不渴。气竭阳衰,中气已败,而后寒结于上,脏脱于下,何恃而可以通之止之乎?故死。”
5.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诠解】
本条针对趺阳脉微弦,提出寸口脉弦的不同病变。两者虽然皆主寒,但趺阳主胃病,从内而生,从下而上;寸口则主病从外至,而主荣卫不和,故同属阴邪而有内外之别。在内者则大便难,在外者则啬啬恶寒,治以散寒之法。
【选注】
《金匮要略浅注》:“微弦脉见于趺阳与寸口者不同,以趺阳主胃,病从内生,寸口主荣卫,病从外至也。若寸口脉弦者,弦为寒而主痛,其人即胁下拘急而痛,与两胠疼痛不同,盖彼主乎内,而此主乎于外也。主乎内者,其人痛而兼便难,主乎外者,其人痛而兼啬啬恶寒也。”
6.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词解】
中寒家:“中”读平声,即素体虚寒的人。
欠:即打呵欠。
【诠解】
本条是论述喜欠、善嚏的病证鉴别。欠的发生,多为素体虚寒而阳气不足之人,寒气内盛,阳气被抑,阳欲上而阴引之,是以作“欠”。嚏的发生是外感风寒,阴欲入阳拒之则嚏,而兼有鼻流清涕。嚏则阳气振奋,能外出驱寒,故发热而色和。所以说,喜呵欠者,内有阴寒,阴引阳入所致;善嚏者,为外中寒邪,阳气外出所致。
【选注】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中寒家,内阴外阳,阴引阳入则善欠。观于欠则人寐,可知其阳入阴也。若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此为外寒束闭,外阴内阳,阴阖阳开,则阳气外发而善嚏。观于嚏则其人醒,可知其人阳出阴也。一欠一嚏,阴阳各别。观下节云,外寒清涕出,便知中寒者清涕不出,观下节发热色和,便知中寒者不发热,色必清白而不和矣。此中寒外寒之分也。”
7.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云痛。
【诠解】
本条是论述里虚中寒的病证。本证因中阳素虚,卫外无能,复感外寒,直侵中焦,阴寒凝聚脾胃,阳虚不得驱寒外出,故欲嚏不能;中阳不运,因而下利。所以说,这是中阳虚弱,腹中寒不能拒邪外出的里虚证。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中寒而下利者,里气素虚,无为捍蔽,邪得直侵中脏也。欲嚏不能者,正为邪逼,即不能却,又不甘受,于是阳欲动而复止,邪欲去而仍留也。”
8.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词解】
谷气不行:指谷食不能消化,寓有大便不通畅的证候在内。
【诠解】
本条是论述里虚寒证及误下后的变证。本证是中焦虚寒,生化竭乏,气血来源不足,日久则形体瘦弱。又感风寒邪气,伤于脾胃,脾胃运化被阻,寒凝气结,故大便不通而绕脐疼痛。若误认此证为燥实不大便,妄用苦寒之品攻之,此时谷气虽行,大便得通,但风冷之邪未除而阳气更伤。若兼伤下焦阳气,不能制伏阴寒,则其气必冲;若伤中焦阳气,使阴寒之气不化,痞于心下,而成心下痞,成心下痞则气不上冲。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瘦人脏虚气弱,风冷易入,入则谷气留滞不行,绕脐疼痛,有似里实,而实为虚冷,是宜温药以助脾之行者也。乃反下之,谷出而风冷不与俱出,正乃益虚,邪乃无制,势必犯上无等,否亦窃剧中原也。”
9.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厚朴七物汤方
厚朴半斤 甘草 大黄各三两 大枣十枚 枳实五枚 桂枝二两 生姜五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诠解】
本条是论述腹满兼表证的治法。由于外感风寒化热,十余日不解,邪热在表,所以脉浮而数。热伤津液,肠中实热内结,故见腹满,大便虽硬未至于燥屎程度,则饮食如故。
本证是腹满兼见表热,里证重于表证,治宜厚朴七物汤,泄满散热,表里同解。本方即小承气汤合桂枝汤去芍药而成。以小承气汤峻泻肠中实热积滞,则腹满可去;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散表热。因腹满不痛,故去芍药。此方泄满除热,为七里三表之治。
本证若见呕者,胃中亦有实热,胃逆于上,可加半夏降逆止呕;若下利者,可去大黄,以免重伤肠胃之气;如寒盛者,则增生姜之剂量以散风寒表邪。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此有里复有表证也。腹满而能饮食,亦热邪杀谷之义;发热脉浮数,此表邪正炽之时,故以小承气治其里,桂枝去芍药以解其表,内外两解,涣然冰释,即大柴胡汤之意也。以表见太阳,故用桂枝耳。”
【病案举例】
侯某,女,30岁,湖南人。患经漏二月余,曾经中西医治疗,而经漏如故,且脐腹绞痛难忍,用吗啡止痛,收效不大,反而出现口干,舌燥,自汗,发热等症。症见脉弦细,舌苔白腻少津。结合上述诸症,显系血枯化燥,血室瘀热所致。势非攻下,莫可救治。但患者体质虚损,用下恐再伤正气,经漏更甚,以致危殆。宜本“体功重于病邪”之原则,治法当分两步。先从健脾养肝,恢复机体功能,待体质好转,方再议下,处方用逍遥散加胡黄连,数剂后,果现脉数,舌转黄燥,发热,自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数日未解。此瘀热伤津,而肠燥之征象已备,体功已趋好转,下清之条件已具,乃用仲景厚朴七物汤。
处方:川厚朴9克,枳实9克,大黄9克,桂枝9克,甘草9克,生姜3片,大枣3个。
嘱服上方一剂,次日来诊,大为好转,自诉大便已通,下黑粪两次,每次半痰盂之多,且汗止舌润,脉静身凉,两月多来之经漏亦随之而止。继以归芍六君汤调理而愈。
(摘自《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0,2:36)
10.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附子粳米汤方
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粳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诠解】
本条是论述中阳虚衰,寒气久盛的腹痛证治。本病是由阳气虚衰,寒邪内盛,则腹中雷鸣。阴寒收引拘急,所以腹中切痛。寒气向上冲逆,故见胸胁逆满、呕吐。脉象可见弦紧,舌苔每见白滑。
本证治宜附子粳米汤,温阳以散寒气,降逆且止疼痛。方中附子温暖阳气,驱散寒湿;粳米、甘草、大枣缓中止痛,补虚助正;半夏辛开降逆止呕,粳米滋液安胃。诸药相伍,以使阳气振奋,浊阴之邪下降,中州之气健运,则其痛可止。
【选注】
《医宗金鉴》:“腹中切痛寒也,腹中雷鸣气也。腹中寒气,故雷鸣切痛。而胸胁逆满者,肠胃之外寒气为之也;腹痛雷鸣呕吐者,肠胃之中寒气为之也。主之以附子粳米汤,胜寒气,和内外,此治腹中寒之法也。”
11.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厚朴三物汤方
厚朴八两 大黄四两 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词解】
闭:指大便不通。
【诠解】
本条是论述腹满疼痛而大便秘结的证治。由于胃肠实热积滞,闭阻不通,气滞不行,所以腹满疼痛而大便秘结。
治宜厚朴三物汤,行气通便。厚朴三物汤与小承气汤药味相同,惟小承气汤意在荡积攻实,故以大黄为君;厚朴三物汤意在行气泄满,则以厚朴为主。方中厚朴行气消满;大黄、枳实泄热导滞。三药相等,使实热积滞消除,腑气得以通畅,则诸证自解。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痛而闭,六腑之气不行矣。厚朴三物汤与小承气同,但承气意在荡实,故君大黄,三物意在行气,故君厚朴。”
12.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枳实四枚,炙 大黄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五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诠解】
本条是论述满痛在于心下,病属少阳、阳明的证治。本病因少阳气郁,阳明热结,胆胃积滞,壅塞不通,故按之心下满痛。“此为实也”是自注句。意在言外,而大便秘结不通,抑或下利黏秽,里急后重等证自在言外,故当以大柴胡汤下之。
方中柴胡、黄芩疏肝理气兼清胆热;芍药平胆止疼;大黄、枳实泄胃中实热积滞;半夏和胃消痞满;大枣、生姜调和脾胃。诸药相合,以解少阳阳明两经之实邪。
厚朴三物汤证与大柴胡汤证不同。本证痛在心下,病属少阳兼阳明,故治宜和解少阳,泄阳明热积为主。厚朴三物汤证,痛闭在腹,病在肠中实热积滞,故治以行气泄满为主。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此亦两解之方,但此为太阳已传少阳者言也。谓按之心下痛,此有形为病,故曰实而当下。用大柴胡者,不离乎小柴胡之和解而稍削其有形之邪耳。”
【病案举例】
邱某,男,30岁。近两周来右胁下持续剧烈胀痛,痛连右侧肩背,口苦纳钝,大便干结,失眠。脉弦滑,舌质红,苔黄糙。经x线造影摄片诊断为:胆囊炎,胆石症。此乃少阳、阳明合病,热郁胆胃,腑气不畅。拟以大柴胡汤加减:柴胡、广郁金、黄芩、生白芍、生大黄各9克,玄明粉(冲)、天花粉各6克,金钱草30克。
3剂后大便通顺,日解软粪2次,胃纳转佳,右胁胀痛减轻,夜寐易醒,舌红苔薄黄,脉弦滑。仍拟清解之剂治之:
柴胡、黄芩、生白芍、广郁金、焦山栀各9克,天花粉6克,金钱草30克,蒲公英、竹茹各15克。5剂后病瘥。改以轻剂善后,用玉米须30克、蒲公英15克代茶饮。
(摘自《广西中医药》1981,3:3)
13.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见前痓病中
【诠解】
本条是论述腹满里实重证的证治。本病因肠中燥屎与气滞内结,实积化热,闭塞不通,所以腹满不得减轻。即使腹满减轻,亦是微乎其微,故谓“减不足言”。重申腹满不减为里实重证,与腹满时减的虚寒证完全不同。
本证急当下之,治以大承气汤峻下通便,行气泄满。方中大黄苦寒泄热,荡涤肠胃实热积滞;以芒硝咸寒软坚润燥,泄热通便;枳实苦微寒,下降破气,散结消痞;厚朴苦温,行气除满。四味同用,共奏峻下热结之功。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减不足言,谓虽减而不足云减,所以形其满之至也,故宜大下。以上三方,虽缓急不同,而攻泄则一,所谓中满者,泻之于内也。”
14.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大建中汤方
蜀椒二合,去汗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复之。
【诠解】
本条论述虚寒腹痛的证治。本病因脾胃阳衰,中焦寒盛,阴寒上阻心胸,则心胸中大寒痛;阴寒之气冲逆于胃,则呕不能食;寒气攻冲于腹,所以腹皮高起,出现似有头足的包块;经脉寒凝拘挛,故上下疼痛而不可触近。
由于本病是中焦阳虚阴盛,阴寒凝结经络,血脉拘挛作痛的虚寒腹痛证,故又可见手足逆冷,脉沉伏等证。治用大建中汤温中散寒,缓急止痛。方中蜀椒、干姜温中散寒,干姜与蜀椒同用,温阳散寒力强而猛,使中焦阳气恢复,寒气消散,则疼痛可除;人参、饴糖温补脾胃,荣养血脉,缓解拘急疼痛。诸药相合,以使中气建立,阳气温和,阴寒消散,血脉不滞,则诸证自愈。
服后一炊顷,令其饮粥者,亦是温养中焦之气,以助药力而去寒邪之意。
【选注】
《医宗金鉴》:“心胸中大寒痛,谓腹中上连心胸大痛也,而名大寒痛者,以有厥逆脉伏等大寒证之意也。呕逆不能饮食者,是寒甚格拒于中也。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者,是寒甚格坚于外。上下痛不可触近,是内而藏府,外而经络,痛之甚亦由寒之甚也。主以大建中汤,蜀椒、干姜大散寒邪,人参、饴糖大建中虚。服后温复,令有微汗,则寒去而痛止,此治心胸中寒之法也。”
【病案举例】
陈某,女,37岁。素体虚寒,常喜热饮,一日食后不慎受凉,脘腹急痛如刀割,痛觉放射至肩胛部,痛楚甚剧,时而前俯后仰,或弯腰按腹;时而辗转反侧,又合眼甩头。伴有恶心,呕吐苦汁,并吐出蛔虫一条。触诊:右上腹近心窝处剧痛拒按,四肢发冷。察其舌淡,苔薄白,脉象沉弦。诊断为蛔厥,即胆道蛔虫症,治拟温中散寒,安蛔止痛,予大建中汤:川椒3克,干姜6克,党参9克,红糖1匙。先煎前三味,去滓,纳红糖,微火调烊,趁热小口顿服。服后随即痛止,安然入寐,熟睡一夜。次日下床,一如常态,嘱其节饮食,慎生冷,善自调理,至今十七年,追访未再发。
(摘自《浙江中医杂志》1981,5:210)
15.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方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诠解】
本条论述寒邪结于胁下的证治。本病是因寒凝肝胆部位,故胁下一侧偏痛。发热,乃是阳气被郁所致。若其脉弦紧的,“此寒也”,是自注句,说明此证属寒而非热,治当以温药下之,用大黄附子汤,温阳通便而止痛。方中附子温经祛寒,细辛散寒止痛,大黄泻下通便。诸药相配,共奏祛寒开结、通便止痛之功。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胁下偏痛而脉紧弦,阴寒成聚,偏着一处,虽有发热,亦是阳气被郁所致,是以非温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结,故曰宜以温药下之。程氏曰:大黄苦寒,走而不守,得附子、细辛之热,则寒性散而走泄之性存,是也。”
【病案举例】
陈某,男,44岁,医生。患慢性结肠炎多年。因腹胀腹痛,呕吐,于1977年9月9日住院治疗。经西医灌肠、肛门排气及注射新斯的明等处理腹痛不减。x光腹部透视及钡剂灌肠,发现双下腹有三个液平面,拟诊为肠梗阻。9月14日邀中医会诊。症见:腹胀满不能平卧,痛苦呻吟,烦躁不安,尤以两侧胁下疼痛拒按为甚,大便三天未解,体温38c,舌淡苔白,脉弦紧。综上脉症,“属寒邪内积,腑气不通,不通则痛,”诊为寒疝腹痛。宗《金匮》大黄附子汤。
处方:附子18克,大黄10克,细辛6克,水煎服。服后十小时大便仍不通。嘱再进一剂。约三小时许,大便得通,腹痛大减,依原方再服三天,每天一剂,诸症解除。后用黄芩汤合赤小豆当归散调理而安,于9月20日痊愈出院。
(摘自《福建中医药》1981,5:29)
16.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赤丸方
茯苓四两 半夏四两洗 一方用桂 乌头二两,炮 细辛一两《千金》作人参
上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诠解】
本条是论述阴寒痰湿之邪气上逆心胃的证治。然述证简略,以方补证,当有呕吐、厥冷、心悸等证。赤丸有温阳止痛,降逆除痰之功。方中乌头、细辛温阳散寒而止痛;茯苓、半夏温化痰湿,以治心悸;朱砂重镇安神,以护心胸正气。诸药相合,则阳复阴散,厥逆之证可解。《雷公药性赋》认为,乌头反半夏,不能同用,此处仲景两药并用,相反相成,且用量较小,而又以蜜制其悍,故可获良效。
【选注】
《金匮悬解》:“寒气厥逆,寒气在内,手足厥冷也。四肢秉气于脾胃,寒水侮土,四肢失秉,是以厥逆。寒水上凌,心火澌败,是宜泄寒水而护心君。茯、乌泄水而驱寒湿;细辛、半夏降浊而下冲气,真朱保护心君而止疼痛也。”
17.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大乌头煎方
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词解】
白津:剧烈疼痛所出的冷汗。
【诠解】
本条论述寒疝的病机、证候和治法。本病由于寒结于内,聚而不散,犯寒即发,谓之寒疝。此证初起,腹满而脉弦紧。弦紧脉皆属阴,但弦之阴从内生,紧之阴从外得。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阴出而痹在外之阳;紧则不欲食,阴入而痹其胃内之阳。卫阳与胃阳两衰,而内寒与外寒交盛,于是,阴反无畏而上冲,阳反不治而下伏,则谓“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作之时,阴寒内动,疼痛剧烈,而使人汗出,手足厥冷;若并见沉紧之脉,则沉主里,紧主寒、主痛、主实,故急以大乌头煎散寒破结以救阳气。乌头大辛大热有毒,散沉寒痼冷而止疼痛;佐白蜜以监乌头之毒烈,且润燥养血,并能缓急止痛而延长疗效。方后注云:“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可一日再服”,可知本方药力峻烈,理宜慎用。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此寒疝之总脉证也。其初亦止腹满,而脉独弦紧,弦则表中之卫气不行而恶寒,紧则寒气痹胃而不欲食,因而风冷注脐,邪正相搏而绕脐痛,是外之阳,胃中之阳,下焦之阳皆为寒所痹,因寒脐痛,故曰疝。至发而白津出,寒重故冷涎也;手足厥冷,厥逆也;其脉沉紧是寒已直入于内也,故以乌头一味,合蜜顿服之,此攻寒峻烈之剂,即后人所谓霹雳散也。”
18.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诠解】
本条论述血虚寒疝的证治。病起于肝血虚而寒邪内凝,故腹中痛及胁痛里急,“里急”指腹、胁疼痛有拘急之象。根据临床所见往往出现两目视力降低。
治宜当归生姜羊肉汤,采用“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理论,故用味厚之羊肉以温补肝血,配当归以润肝血之急;重用生姜温中散寒止痛。方后注云:“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为温散阴寒也。“痛而多呕”,乃肝气上逆犯胃所致,故加橘皮、白术理气和胃为宜。凡寒疝疼痛,必有血脉不和之变,故大乌头煎润之以白蜜,本方治之以羊肉,其药虽异,而理则不殊。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此治寒多而血虚者之法。血虚则脉不荣,寒多则脉绌急,故腹胁痛而里急也。当归、生姜温血散寒,羊肉补虚益血也。”
【病案举例】
岳某,女,52岁。常因头痛,身疼而服大量阿司匹林,已近20年。每当饮冷或遇寒即觉腹痛。1976年12月13日,突然头痛加剧,鼻齿衄血百余毫升,腹中绞痛,全身满布米粒大小之紫癜,尤以躯干为多,于次日住院治疗。诊见面色萎黄,形寒肢冷,紫斑大小不等,不隆起,压之不退色。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化验:血小板34000/立方毫米。遂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虚寒肌衄,宜补血温阳,方拟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50克,生姜50克,羊肉10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服药九剂,诸证悉除,紫斑逐渐消退,化验:血小板140000/立方毫米。于1976年12月24日病愈出院,随访三年未见复发。1979年12月化验为170000/立方毫米。
(摘自《吉林中医药》1981,1:38)
19.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乌头桂枝汤方
乌头
上一味,以蜜二斤,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剉,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诠解】
本条论述寒疝兼有表证的证治。寒疝由于阳虚不温,阴寒内结,则腹中疼痛;阳虚不煦,气血不温,则四肢逆冷而麻木不仁;此时,若寒客体表,则身体疼痛。此证表里皆寒而内外皆痛,故灸刺诸药不能治,只有用抵当乌头桂枝汤方能奏效。
本方即乌头煎合桂枝汤。乌头煎重于温里,温阳散寒而治腹痛;桂枝汤解表散寒,调和营卫而止身痛。表里寒邪俱解,则手足不仁,逆冷等证可愈。必须指出的是:乌头的毒性很大,宜小量试服,无反应者,方可增量。服后如醉酒状或恶心呕吐,是药已中病的反应。如果发现药后呼吸急迫,心跳加快而有歇止以及头痛等证,为中毒反应,要立刻停药,急服绿豆汤或黑豆甘草汤以解其毒。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起于寒疝腹痛而至逆冷,手足不仁,则阳气大痹,加以身疼痛,营卫俱不和,更灸刺诸药不能治,是或攻其内或攻其外,邪气牵制不服,故以乌头攻寒为主,而合桂枝全汤以和营卫。所谓七分治里,三分治表也。如醉状则营卫得温而气胜,故曰知;得吐,则阴邪不为阳所容,故上出而为中病。”
20.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诠解】
本条论述寒疝当下的脉候。“脉数而紧乃弦。”数者,急迫也;紧者,有力也。数紧同见,乃为弦而有力之脉,故按之挺直不移,状如弓弦。此脉主阴寒内结肠胃,阳气起而与争,阳气在外,阴寒在内,阳中有阴,故脉来数弦。宜用温下之剂,驱除阴寒,而勿须温散。
“脉紧大而迟者”,是因寒实之邪凝聚肠胃,而痼结更甚,则心下痞硬,故脉来紧迟。若阳气起而驱寒,则脉大而紧,为阳中有阴,可以用温下之法。弦紧是寒疝的主脉,脉来弦紧兼见数、大或迟,皆为寒结可下之证,如用大黄附子汤法等。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脉数为阳,紧弦为阴,阴阳参见,是寒热交至也。然就寒疝言,则数反从弦,故其数为阴凝于阳之数,非阳气生热之数矣;如就风疟言,则弦反从数,故其弦为风从热发之弦,而非阴气生寒之弦者,与此适相发明也。故曰脉数弦者当下其寒。紧而迟,大而紧亦然。大虽阳脉,不得为热,正以形其阴之实也。故曰阳中有阴,可下之。”
附方
《外台》乌头汤
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使人阴缩,手足厥逆。方见上。
【诠解】
本条论述寒疝表里寒盛的治法,即前面所说的乌头桂枝汤证。本证为阴寒凝聚腹中,经脉痉挛,故腹中绞痛;风寒乘虚而入,急速内犯,入攻五脏,故拘急不得转侧;阳虚阴盛,不能温养四肢,则手足厥逆;寒主收引,故阴缩。近人门纯德用此方治寒性脉管炎而疼痛难忍者,服之效应如神。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云贼风入攻五脏,则知此为外邪内犯至急,然未是邪藏肾中,但刻欲犯肾,故肾不为其所犯则不发,稍一犯之即发,发则阴缩,寒气敛切故也。肾阳不发,诸阳皆微,故手足厥逆。”
《外台》柴胡桂枝汤方
治心腹卒中痛者。
柴胡四两 黄芩 人参 芍药 桂枝 生姜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 半夏二合半 大枣六枚
上九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诠解】
本条论述表邪挟内热腹痛的证治。本证因外感风寒,内传少阳,气血不得通畅,肝胆疏泄失利,气郁化热,故心腹疼痛。
治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清热开郁,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散风寒。二方相合以奏缓急止痛,和里解表之功。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有表邪而挟内寒者,乌头桂枝汤证也;有表邪而挟内热者,柴胡桂枝汤证也。以柴胡、桂枝、生姜升阳透表;人参、半夏、甘草、大枣和中开郁;黄芩、芍药治寒中有热杂合。此表里两解,寒热兼除之法也。”
《外台》走马汤
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
巴豆二枚,去皮心熬 杏仁二枚
上二味,以绵缠搥令碎,热汤二合,捻取白汁,饮之当下,老小量之。通治飞尸鬼击病。
【词解】
走马汤:形容病情急速和药效急速,捷如奔马故名。
中恶:病名。俗称绞肠乌纱。有忽然仆倒,精神昏乱,颜面发黑,心腹痛、胀满,大便不通等证。有吐血、衄血症状的,称“鬼击”;有喘咳气息急迫症状的,称“飞尸”;见有腹脐绞痛,上冲心胸胀闷的,则称“寒疝”。
【诠解】
本方论述腹痛大便不通的证治。中恶之证,因臭秽恶毒之气,从口鼻而入于心肺,气血不行,肠胃脏腑被寒浊秽毒壅塞,所以胸胁腹内绞急切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为寒实内结,升降受阻之证。
治宜走马汤,速攻寒实,以开闭塞。方中巴豆为大热大毒峻猛之品,急泻毒邪之结;佐以杏仁开利肺气,又利大肠之闭。二药相配,使毒邪或从大便排出,或从口呼出,或吐泻交作,而使其病可愈。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中恶心痛,此客忤也;腹胀不大便,是正气不复能运。此时缓治,皆不暇及,故须以巴豆峻攻,杏仁兼利肺与大肠之气,一通则无不通,故亦主飞尸鬼击,总是阴邪不能留也。”
21.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诠解】
本条从脉象的变化论述宿食的证治。宿食多因饮食不节,食积不化,滞阻中焦而成。宿食积滞,谷气内盛,壅塞于中,胃气上逆,故寸口脉浮而大;宿食壅遏脾胃,中焦气机不畅,所以按之脉涩;食滞久郁,脾胃不能运化,糟粕停于大肠,下焦气血不得宣通,故尺中脉微而涩。
本证治应通泻胃肠,消食导滞,如大承气汤法。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寸口脉浮大者,谷气多也。谷多不能益脾而反伤脾,按之脉反涩者,脾伤而滞,血气为之不利也。尺中亦微而涩者,中气阻滞,而水谷之精气不能逮下也,是因宿食为病,则宜大承气下其宿食。”
22.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诠解】
本条是论述宿食初停的证治。饮食不节,谷气郁滞肠胃,郁而化热,故脉数;食阻肠道,滞而能通,营卫充实而抗邪,脉来流利如珠从指下而过,故见脉滑。脉数而滑者,为宿食初滞不久,当以大承气汤下之。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滑与涩相反,何以俱为实宜下?滑者涩之浅,而实邪欲成未成者;涩者滑之深,而实邪已成者。故不论为滑为涩,兼大而见,则有物积聚,宜施攻治,无二理也。”
23.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见前痓病中
【诠解】
本条论述宿食下利的证治。饮食太过,壅遏于胃肠,失其运化之能则下利。虽利,但胃中食滞不得出,故下利而又不欲食。治以大承气汤去其宿食,恢复脾胃升降之机则病愈。
以上三条论述宿食证治。二十一条言“大承气汤主之”是肯定之语。因积滞已久,不用攻之,则虑其正虚。二十二条是宿食初停不久,病情较轻,虽可下之,但不一定用重剂,故用大承气汤加一“宜”字,表示有斟酌余地。二十三条是宿食下利,虽下利而宿食未净,尚无虚象,宜大承气汤攻下宿食。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谷多则伤脾,而水谷不分,谷停则伤胃,而恶闻食臭,故下利不欲食者,知其有宿食当下也。夫脾胃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气,不可或止者也。谷止则化绝,气止则机息,化绝机息,人事不其顿乎?故必大承气速去其停谷,谷去则气行,气行则化续而生以全矣。若徒事消克,将宿食未去而生气已消,岂徒无益而哉。”
【病案举例】
唐某,女,35岁,农民。主诉:人工流产后腹胀且痛,肛门坠胀难受,坐时犹如锥刺,卧不安,寝不宁,纳呆食少,大便日行数次,量少质稀,或如水样,已历两月。当地诊断为肠炎。经用痢特灵等抗菌药物未效。病势日增,形体消瘦,四肢软弱,某医曾投以大剂补方,服几帖后腹胀气窒,饮食不进,诸症加剧,而来我院要求手术治疗。当时患者偏坐于凳子一角,言其所苦。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阴道通畅,宫颈轻度炎症,子宫体中位大小正常,但左后壁连及左侧少腹有肿块,坚硬压痛拒按,重按时肛门有少许清水流出,此乃燥屎内聚,热结旁流。拟大承气汤加味以荡涤肠腑之燥便。
处方:大黄9克(后下),芒硝9克(冲),枳实9克,厚朴6克,木香9克,槟榔9克,桃仁9克,生甘草3克。
药后肠鸣,腹痛阵作,翌晨解出燥屎十余枚,坚如弹丸,顿感腹部舒适。原方再进1帖,排出大量坚硬大便。第三次复诊又给增液承气汤加减而收功。
(摘自《江苏中医杂志》1981,1:31)
24.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煮
上二味,杵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钱匕,温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亡血及虚者,不可与之。
【诠解】
本条是论述宿食在上脘的证治。宿食积滞在于上脘,可见胸脘痞闷、胀痛,欲吐而不能出等证。
宜用瓜蒂散因势利导,使邪从上而越之。方中瓜蒂味苦,涌吐实邪;赤小豆味酸性泄,此为酸苦涌泄之治,又佐以香豉,宣开胸脘郁结,服药后快吐即停服。本方为实邪郁上脘而设,然药性悍易伤正气,所以亡血及虚人,不可与之。总之,宿食在上宜吐,在中宜消,在下宜泻,三法已立,因证而施。
【选注】
《金匮要略编注》:“此骤食停滞胃之上脘也。食壅上脘胸膈之间,脾气不得转输,当遵《内经》高而越之之法,用瓜蒂、香豉、赤小豆煎汤,涌吐,其邪立解矣。”
25.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诠解】
本条论述宿食的脉象。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是形容脉同绳索转动之状,来往有力,左右弹人之手。主宿食不化,停积于中,正邪相搏,则脉紧张有力。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脉紧如转索无常者,紧兼有滑象,不似风寒外感之紧,为紧而带弦也。故寒气所束者,紧而不移;食气所发者,乍紧乍滑,如以指转索之状,故曰无常。”
26.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一云:寸口脉紧。
【诠解】
本条论述宿食与外感风寒的鉴别。外感风寒和宿食都有脉紧,头痛等证。宿食头痛,是因食积不化,郁滞于中,清阳不升,浊气上乘,故见头痛,又有胸痞,恶心厌食,腹痛等证。外感风寒头痛,是由风寒外束太阳之经,又有发热,恶寒等证。食滞脉紧,如转索无常。风寒外束,脉紧而浮。一为食滞,一为外感,综合脉证,可以鉴别。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脉紧头痛风寒者,非既有宿食,而又感风寒也,谓宿食不化,郁滞之气上为头痛,有如风寒之状,而实为食积类伤寒也。仲景恐人误认为外感而发其汗,故举以示人曰:‘腹中有宿食不化也。’意亦远矣。”
结语
腹满有寒热虚实的不同,故治法亦有所别。如里实气滞不通的腹满,宜行气除满,用厚朴三物汤主之;若见腹满急剧不减,宜峻下通便,行气除满,大承气汤主之;腹满若兼表证,宜解表除满,表里同治,厚朴七物汤主之;心下满兼有少阳证者,宜和解少阳,兼泻阳明热结,大柴胡汤主之;寒实结滞,胁下偏痛,在于一侧的,宜温下寒结,大黄附子汤主之;若脾胃阳虚,阴寒内盛,腹中雷鸣切痛者,宜温阳散寒,降逆止痛,附子粳米汤主之;脾胃阳衰,中焦寒盛,上冲皮起见有头足,痛而不可触近者,宜温中散寒,缓急解痉,大建中汤主之;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以厥逆为主的,宜温阳止痛,降逆除湿,赤丸主之。
寒疝因血虚有寒,腹痛,胁痛里急的,宜温养补血,兼散寒气,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若阴寒内结,绕脐疼痛,痛剧则自汗和手足厥冷的,宜驱寒止痛,大乌头煎主之;若表里皆寒,有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和身痛等症的,宜驱散阴寒,调和营卫,乌头桂枝汤主之。
附方三首:有表里皆寒,贼风内入,即用乌头桂枝汤,温里解表,散寒止痛;表邪兼见内热郁结,宜用柴胡桂枝汤,清热开郁,解散表邪;若寒浊秽毒壅塞于里的寒结证,可用走马汤,攻逐寒实邪气。
宿食在上脘,常见恶心,泛泛欲吐的,可用瓜蒂散,因势利导,吐其宿食;宿食在下,常见腹痛等证者,可用大承气汤泻下积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