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概说

本篇是论述呕吐、哕、下利等病的辨证论治。呕为有声有物,吐为有物无声,哕为无物有声,又称呃逆。呕吐门中还包括了“胃反”,胃反为幽门不开,食入反出之病。下利则包括了泄泻等疾患。

本篇共有条文四十七条,载方二十二首,附方一首。在本篇中,从第一条至第七条是论呕吐病的脉证、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以及在治疗上的禁忌,而为本篇呕吐病的总论。第八条至二十一条是论呕吐病的辨证和治法;第二十二条、二十三条是论哕证的证治和方药;第二十四条至三十五条是论下利的病理机制和下利的治疗原则,以及下利病的转归;第三十六条至四十七条是论下利的辨证和治疗。呕、吐、哕、下利的病证,虽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并涉及肝肾等脏,但总以脾、胃、大肠、小肠的症状为主,故合为一篇论述。

呕、吐、哕、下利如果属于实证、热证的,则病多在胃肠;属于虚证、寒证的,则病多在脾胃。

1.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诠解】

本条是论痈脓呕吐的治法。热毒聚于胃腑,腐肉化脓,胃气上逆,驱脓外出,故见呕吐痈脓。本证呕是病之标,痈脓是病之本。治病必求其本,故应治其痈脓,使胃中热毒消散,不再化脓,有脓吐出,胃气则安,呕亦可止。如果用止呕药治呕,则热毒不解,脓液内留,病情更加恶化,所以说“不可治呕”。

呕吐的病因很多,要进行辨证论治,应求其治呕的原则。所以,第一条就提出痈脓呕吐,不治呕之标,应治痈脓的根本,可为一锤定音之论。

【选注】

《医宗金鉴》:“呕家,呕吐或谷、或水、或痰涎、或冷沫,今呕而有脓,此内有痈,脓溃而呕,非呕病也,故曰: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2.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词解】

却:有以后和“却又”的语气。

【诠解】

本条是论停饮呕吐的辨证。水湿停于胃中,胃气上逆,饮邪亦随之而出。若饮去而胃阳复,则口中渴,故知此为欲解。若水饮停于胃中,中焦气化不利,津液不能上承,故亦口渴。但渴而多饮,更助水邪,以致水饮上逆而作呕,故属于饮家。呕家因吐而伤津液,本应口渴,今反不渴者,此乃饮邪停于心下,属于饮邪的呕吐,则为病微而非邪解之比,故曰“此属支饮”。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呕家必有停痰宿水,先呕却渴者,痰水已去,而胃阳将复也,故曰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因热饮水过多,热虽解而饮旋积也,此呕因积所致,故曰此属饮家。呕家本渴,水从呕去故也;今反不渴者,以宿有支饮在心下,愈动而愈出也,故曰此属支饮。”

3.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

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词解】

引食:进食。

客热:指假热而言。

【诠解】

本条是论述胃反的病因病机。病人脉数,数为热。胃热,当消谷引食为是。今不但不消谷,而反吐,原因是因医生误用辛温发汗之品,损伤胃阳,以致胃中虚冷,其脉必数而无力。这种数脉并非实热或寒实,不能传化水谷而引起的呕吐。因胃虚寒而胃气蹐跼不安,故脉数为“客热”。

脉弦主寒,而曰虚者,是因胸膈阳虚在先,而后寒生也。又误用苦寒之品,损伤阳气,以致胃气虚寒更重。阳气不足,不能腐熟水谷,随同寒气上逆,故见朝食暮吐之证,名曰“胃反”。这种误下伤中,虚寒上逆的弦脉,与《痰饮篇》中“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喜虚”之意相同。

本条是论误用汗下损伤中阳,引起胃反呕吐等证,说明胃中虚寒是构成胃反证的主要病因。食入经久始出,为阳气大虚所致,即使见数脉、弦脉,也为本虚,而不得误认为它证。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脉数为热,乃不能消谷,引饮而反吐者,以发汗过多,阳微膈虚所致,则其数为客热上浮之数,而非胃实气热之数矣;客热,如客之寄,不久即散,故不能消谷也。脉弦为寒,乃不曰寒而曰虚者,以寒在于上而医反下之所致,故其弦非阴寒外加之弦,而为胃虚生寒之弦矣;胃虚且寒,阳气无余,则朝食暮吐,而变为胃反也。读此知数脉、弦脉,均有虚候;曰热、曰寒,盖浅之乎言脉者耳。”

4.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词解】

胸中冷:是指上焦和胃气的虚冷。

【诠解】

本条是论荣虚血不足,胸中冷的辨证。由于阳气虚弱,故脉微。微则气弱而使营虚,营为血之源,荣虚则血不足,营血虚弱,则大气积于胸中者亦必虚冷,为此,则引起朝食暮吐的胃反证。

本条所论是因胸中冷导致了胃反证。同样,因胃反引起气血来源不足,亦可导致营卫气血俱虚,胸中冷的病证。因此,两者可以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更加严重。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此因数为客热,而推言脉微而数者,为无气而非有热也。气者营之主,故无气则营虚;营者血之源,故营虚则血不足;营卫俱虚,则胸中之积而为宗气者少矣,故胸中冷。”

5.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诠解】

本条是论述胃反证的病机。由于胃阳虚弱,饮食不化,胃气上逆,故脉浮,因此说“浮则为虚”。脾阴损伤,不能运化精微,故脉涩,所以又说“涩则伤脾”。脾胃阴阳两虚,运化功能失常,饮食之后,留于胃腑,不得消磨,宿谷不化,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紧脉主寒盛,涩脉为阴血亏损,故脉紧而涩,则寒凝津涩,胃寒不能消谷,则呕吐不纳,脾运不能润泽,则粪干如羊屎。气血虚少,不润肌肤,则羸瘦。本证温阳则伤阴,补阴则损阳,服药则呕吐,故曰“其病难治”。

【选注】

《金匮悬解》:“趺阳者,阳明胃气之所变现也。阳明胃气,以下行为顺,脉不应见浮紧,浮则胃气之虚而不降也。胃虚而上逆,则脾虚而下陷,陷则脾伤,脾伤不能磨化水谷,故朝食而暮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胃反者,饮食倒上,是反顺而为逆也;紧涩者,血寒而阳陷也。脾败不磨而脉见紧涩,水冰地坼,微阳沦败,陷而不升,故为难治。”

6.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诠解】

本条是论呕吐的治疗禁忌。病人欲吐,是由于病邪在上,正气有驱邪外出之势。治宜因势利导,顺其病机,而去邪气。若计不出此,而用下法,则逆其病势,反使邪气内陷,加重病情,故曰“不可下之”。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病人欲吐者,邪在上而气方逆;若遽下之,病气必与药气相争,而正气乃蒙其祸矣。否则,里虚邪入,病气转深,或痞或利,未可知也,故曰不可下之。”

7.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诠解】

本条是论述哕的辨证论治。哕而腹满者,是由于病阻于下而气逆于上,故腹满为本,呕逆为标。辨证当视大小便何部不利。如大便不通,糟粕内积,胃肠实热,故腹满;浊气上逆,则见呕逆。治法当通其大便,使胃气下降,呃逆则愈,可用调胃承气汤。若小便不利,水湿停聚于内,故腹满;湿浊上逆,故又见呃逆。治法当利其小便,使浊气下降,呃逆自解,可用猪苓汤治之。以上二证均指实证而言。如病到后期,因脾胃衰败,胃气将绝而呃逆,属危重证候,应加注意。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哕而腹满者,病在下而气溢于上也,与病人欲吐者不同,故当视其前后二阴,知何部不利而利之,则病从下出,而气不上逆,腹满与哕俱去矣。”

8.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诠解】

本条是论述胃寒凝聚呕吐的证治。由于胃阳不足,寒饮凝聚,阴浊散漫于胸间,故胸满。胃气上逆,则呕。

治宜吴茱萸汤,温寒止呕。方中吴茱萸、生姜化浊降逆,温阳散寒;人参、大枣温补中阳。诸药相合,可助阳散寒,温中止呕。

【选注】

《医宗金鉴》:“呕逆之气上冲于胸,胸中气实,则不受邪,必不满也;若胸中气虚,客寒邪气得以留连,故胸满也。主之吴茱萸汤,补正气,降邪气也。”

【病案举例】

患儿田某,男,2个月。于生后即见呕吐,多在进乳或饮水后约4~5分钟即喷吐而出,吐物清淡无臭,延50余天呕吐未止,在某医院诊为“幽门痉挛”。予解痉镇吐剂治疗无效。诊见患儿面色暗晦,精神委顿,形体瘦弱,哭声低微。检查:心肺无异常,腹胀而软,可见逆蠕动波形,舌淡苔白,指纹淡红。证属脾胃虚寒,浊阴上逆,治拟温胃降逆止呕。

处方:茱萸、党参各0.6克,生姜1.2克,大枣1枚,黄连0.3克。水煎至50毫升,分次频服。

服药二剂,呕吐减轻,继进二剂吐止,食欲转佳,又予二剂以巩固疗效。

(摘自《新医药杂志》1979,2:48)

9.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方见上。

【诠解】

本条是论干呕头痛的证治。由于脾胃虚寒,不能升清降浊,寒饮停滞,壅塞胸中,湿浊之气上逆则干呕、吐涎沫;胸中寒浊壅塞,清阳不升,浊阴上冒,故头痛。还可见到胸满,心下痞,舌苔白腻,脉弦滑等证。治以吴茱萸汤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定痛。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干呕、吐涎沫,上焦有寒也;头者诸阳之会,为阴寒之邪上逆而痛,故治宜吴茱萸汤,以散阴气而益阳气。”

【病案举例1】

黄某,男,50岁,于1978年8月1日初诊。偏头痛反复发作十年余,痛发时或左或右,而以右侧为多。呈持续性抽痛,阵发性加剧,剧痛时每延及头巅及项部。每月发作2~3次,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伴恶心呕吐、耳鸣、食欲不振。近十来天发作加剧,经服利眠宁、颅痛定、烟酸等药未效。症见:形体瘦弱,神倦乏力,懒言,血压120/80毫米汞柱,舌淡嫩,苔微黄,脉细数。此属厥阴头痛。实由寒滞肝脉,惟寒邪久郁,渐趋化热。治宜温肝散寒,降逆止呕,佐以清热解肌。

药用:吴茱萸15克,党参30克,大枣15克,生姜30克,黄连10克,葛根30克,菊花12克。

服三剂后,诸症顿减,原法调理而愈。

(摘自《新中医》1981,8:16)

【病案举例2】

伍某之妻,患胃痛吐水,心中烦躁,久治不愈,切其脉弦,按之无力。舌质淡嫩,苦则水滑。

辨证:胃气虚寒,挟水上犯,阴来搏阳,阳与阴争,故而烦躁。

治宜吴茱萸汤。

处方:吴茱萸10克,生姜15克,党参12克,大枣12枚。

服三剂后,胃痛与吐水均减,烦躁未发。

(刘渡舟治验)

10.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斤,洗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三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诠解】

本条论述寒热错杂的呕吐与心下痞的辨证论治。由于脾胃气虚,升降失序,痰饮内停,塞于中焦,故心下痞;中气痞塞,痰邪上逆则作呕吐;水气下行则肠鸣漉漉有声。本证为上热下寒,中焦痞塞,寒热错杂的呕吐痞证。

治以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扶正祛邪。方中半夏、干姜辛开温散,降浊除痞;黄芩、黄连苦寒降火,泄其结热;人参、甘草、大枣温补中气,以消痞塞之气。此方寒热并用,故能交通阴阳,则诸证可解。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呕本属热,然而肠鸣则下寒而虚。痞者阴邪搏饮,结于心下,即《伤寒论》所谓胃中不和,腹中雷鸣也。故主半夏泻心汤。用参、甘、枣以补中,干姜以温胃泄满,半夏以开痰饮,而以芩、连清热,且苦寒亦能泄满也。”

11.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一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个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诠解】

本条是论述干呕兼热利的证治。由于饮食不洁,肝胆不和,热郁胃肠,以致升降失调,胃气上逆,则干呕;邪热下迫,故下利。因是热利,当见大便稠黏或赤白;或伴有发热、腹痛等证。

治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和胃降逆,清热止利。方中黄芩、芍药清肝胆之热,使其不灼伤肠液,则下利自止;半夏、生姜和胃降逆,而治干呕;甘草、大枣则调理中气而和诸药。

【选注】

《金匮要略直解》:“中焦不和,则气逆于上而作呕,迫于下而为利,故用半夏、生姜入上焦而止呕;甘草、大枣入中焦而和脾;黄芩、芍药入下焦而止利。如是则正气安而邪气去,三焦和而呕利止矣。”

12.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方见痰饮中。

【诠解】

本条是论停饮呕吐的证治。由于胃中有停饮,脾胃升降失调,寒饮上逆,故呕吐,谷不得下。饮邪聚结于中焦,故心下痞满。

治宜小半夏汤,蠲饮止呕。小半夏汤有健胃涤痰散饮与调气止呕之功。若本证兼膈间水饮而心下痞与心悸,或清阳不升而有眩冒证,则用小半夏加茯苓汤,以加强渗湿治饮之功。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呕吐,谷不得下者,胃中有饮,随气上逆,而阻其谷入之路也,故以半夏消饮,生姜降逆,逆止饮消,谷斯下矣。”

【病案举例】

徐某,女,5岁,1978年4月16日诊,呕吐两天,有便不泻,不能饮食,食饮即吐。患儿神萎疲乏,面色晦滞,肌肤干涩,目闭睛露,呼吸深快,似喘非喘,频频空哕,不时以口唇弄舌。两天来使用过阿托品、鲁米那、灭吐灵等无效。腹痞满,脉沉细涩,唇红舌干,苔薄白微腻,给小半夏汤,煎煮少量频服。

处方:姜半夏6克,鲜生姜5片。

服药后呕哕渐止,服二煎后,即安睡不再吐。二诊处方:太子参10克,儿茶3克。泡茶饮服。两日后恢复正常。

(摘自《江苏中医杂志》1980,6:59)

13.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猪苓散方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诠解】

本条是论述停饮呕吐的调治方法。由于胃中停饮,溢于膈上,故呕吐清水痰涎。呕吐之后,饮去阳复,则口渴饮水,故先呕后渴,为饮邪欲解。由于旧饮方去,胃阳尚未全复,虽渴,只宜少饮,令阳和阴生则愈。若恣意多饮,必伤胃阳,胃虚不能游溢精气,则新饮又生。

治宜猪苓散,利水行津,健脾化湿。方中猪苓利水化饮;白术健脾化湿;茯苓则渗湿利小便。三药相使,则饮停可去,诸证即愈。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病在膈上,病膈间有痰饮也;后思水者,知饮已去,故曰欲解,即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之义。夫饮邪已去,津液暴竭而思得水;设不得,则津亡而气亦耗,故当急与;而呕吐之余,中气未复,不能胜水,设过与之,则旧饮方去,新饮复生,故宜猪苓散以崇土而逐水也。”

【病案举例】

消化不良系两岁内小儿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或发热等症。笔者用猪苓散(《金匮要略》)加半枝莲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经近几年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特介绍如下:

方药及用法:猪苓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半枝莲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岁内小儿用量酌减。一般1~3剂即愈。

病例:杨某,女,7个月。1979年9月20日诊。患儿发病已两天,经西医诊断为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曾用西药效果不佳。大便稀呈蛋花状,每天十余次,小便少,伴有轻微呕吐,精神不振,舌质红苔白,脉细数,体温38c。用此方两剂,诸证痊愈。

(摘自《陕西中医》1981,6:11)

14.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方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诠解】

本条论述虚寒呕吐的证治。由于脾肾阳衰脉来而弱;阳衰阴盛,胃中阴寒上逆,故见呕吐;脾肾阳衰,气不制水,故小便反多;阳衰不暖四末,故四肢厥冷;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则身微热。此为阴盛阳衰的危重证,故曰:难治。

治宜四逆汤,回阳救逆,祛寒消阴。方中附子温暖肾阳;干姜温中散寒,以降寒逆;甘草健脾和胃,以缓阴气之逆,以将附子回阳温寒。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脉弱,便利而厥,为内虚且寒之候,则呕非火邪,而是阴气之上逆;热非实邪,而是阳气之外越矣,故以四逆汤救阳驱阴为主。然阴方上冲,而阳且外走,其离决之势,有未可即为顺接者,故曰难治。或云:呕与身热为邪实,厥、利、脉弱为正虚;虚实互见,故曰难治,四逆汤舍其标而治其本也,亦通。”

15.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诠解】

本条论述肝胆不和的呕吐证治。由于邪热郁于肝胆,正邪相争,故见发热,或往来寒热;肝胆之邪犯胃,则使胃气上逆而为呕吐。“呕而发热”在《伤寒论》中则有针对“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而不发热的意思。

治宜小柴胡汤疏肝和胃,泄热止呕。方中柴胡透少阳之邪热;黄芩清泄少阳之热;生姜、半夏和胃降逆;甘草、人参、大枣补脾生津,护正驱邪。

【选注】

《金匮要略直解》:“经曰: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夫呕家未有发热者,以发热属半表半里,故与小柴胡汤以和之。”

16.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呕,心下痞硬者。

大半夏汤方

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词解】

胃反:即反胃的互义。

【诠解】

本条论述虚证的胃反,而与下文实证胃反相对比。由于胃虚不降,脾虚不升,宿食不得消化,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病名曰胃反。因其胃气上逆,故趺阳脉浮;脾虚而阴血虚少,故脉来亦涩。

治宜大半夏汤,补虚安胃,以治呕吐。方中半夏和胃降逆止呕;人参补脾胃之虚,复运化之职;白蜜补虚润燥,使胃气不降而大便畅通。三药相使,有益虚润燥、安胃止呕的功用。

【选注】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此反胃即脾阴不濡,胃气独逆,今之膈食病是矣。或粪如羊屎,或吐后微带血水。用半夏降冲逆,即是降胃;用参、蜜滋脾液以濡化水谷,则肠润谷下。”

17.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外台》方又治吐水。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诠解】

本条是论述实热呕吐的证治。由于胃肠实热,大便秘结不通,胃气不能下降,火热之邪上逆,故食已即吐。由于火邪急迫,故其吐势甚急而不能久待也。

治宜大黄甘草汤,泄热降逆止吐。方中大黄泄肠胃实热积滞,通畅六腑,荡涤肠胃,可降胃气之逆;甘草和胃安中以缓大黄直走下焦,二药相配,则甘草载大黄以泄胃热,使胃气得降,则呕吐自止。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食已即吐,非复呕病矣,亦非胃弱不能消,乃胃不容谷,食已即出者也。明是有物伤胃,荣气闭而不纳,故以大黄通荣分已闭之谷气,而兼以甘草调其胃耳。《外台》治吐水,大黄亦能开脾气之闭,而使散精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也。”

《金匮要略浅注》:“又有阳明有热,大便不通,得食则两热相冲,食已即吐者,以大黄甘草汤主之。此为食入即吐者出其方治也。东垣谓幽门不通,上冲吸门者,本诸此也。”

【病案举例】

李某,男,20岁,打铁工人。

1974年11月10日就诊:患者近半月呕吐,胃脘热痛,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实有力,右关脉滑,精神尚佳。平时喜食烙饼。初认为是胃热上逆之呕吐,拟以清热和胃之法主治,用连苏饮加竹茹、甘草。嘱服2剂。

11月12日复诊,服上方无效。仍每餐刚完即吐(平时不吐),并伴口臭,胃脘灼热,胀痛,大便3日未解,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滑有力。《金匮要略》云:“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从证候分析,亦恰合病机,系积热在胃,腑气不通,胃热上冲之呕吐。改用泄热和胃之大黄甘草汤:大黄12克,甘草3克。嘱服2剂。

11月16日到家随访,上方服1剂后,食已不吐,大便畅通,服完2剂,诸证消失。

(摘自《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9,2:57)

18.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茯苓泽泻汤方

《外台》治消渴脉绝,胃反吐食之者,有小麦一升

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甘草二两 桂枝二两 白术三两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诠解】

本条是论述胃中停水呕吐的证治。由于胃虚停水,水气上逆故呕吐。脾虚不能运化,津液不能蒸腾上达,故渴欲饮水。因渴复饮,更助饮邪,以致停水愈多,呕吐愈甚。

治宜茯苓泽泻汤,利水行津,以治渴呕。方中茯苓淡渗利水行津;桂枝通阳以布津液;泽泻利水湿之滞,能行水上;白术、甘草健脾扶中,以制水湿之邪;生姜辛散水饮,健胃和中。诸药合用,使气化行而水饮去,胃气平而呕吐愈。

【选注】

《金匮要略浅注》:“今有挟水饮而病胃反,若吐已而渴,则水饮从吐而俱出矣;若吐未已而渴,欲饮水者,是旧水不因其得吐而尽,而新水反因其渴饮而增,愈吐愈渴,愈饮愈吐,非从脾而求输转之法,其吐与渴,将何以宁?以茯苓泽泻汤主之。”

19.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文蛤汤方

文蛤五两 麻黄 甘草 生姜各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个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诠解】

本条论述呕吐的变证与治法。呕吐之后,伤阴损阳,胃阴伤而阳热内盛,故口渴贪饮。脾阳虚弱,不能运化,水饮复停,若饮停于内,复感风寒,风寒在表,故见头疼、脉紧、身肿等证。

治宜文蛤汤,宣肺利水,散结清热。方中文蛤咸寒,利水消饮;杏仁开肺利水;麻黄、石膏发越水气,透邪于外;甘草、生姜、大枣健脾温胃,化饮生津。诸药相合,使水饮从皮表散去,内热从汗而透出,故方后注云“汗出即愈”。

【选注】

《医宗金鉴》:“吐后而渴,当少少与饮之,胃和吐自止也。若恣意贪饮,则新饮复停,而吐必不已也,当从饮吐治之。若兼感微风,脉必紧,头必痛,主之文蛤汤者,是治渴兼治风水也。故以越婢汤方中加文蛤。越婢散风水也,文蛤治渴不已也。”

20.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各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诠解】

本条是论胃寒呕吐的证治。由于胃中寒盛,津液不化,凝为痰涎,胃气上逆,则干呕,吐逆,吐涎沫。

治宜半夏干姜散温胃化饮,降逆止呕。方中半夏化饮止呕;干姜温胃理中,以浆水煮散,则有调中开胃之效。“顿服之”可使药力集中,取效为速。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干呕吐逆,胃中气逆也;吐涎沫者,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与前干呕、吐涎沫、头痛不同,彼为厥阴阴气上逆,此是阳明寒涎逆气不下而已。故以半夏止逆消涎,干姜温中和胃,浆水甘酸,调中引气止呕哕也。”

21.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升 生姜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词解】

彻心中:当通连到心里讲。

愦愦然而无奈:愦愦然,指烦乱满闷;无奈,即无可奈何的意思。

【诠解】

本条是论正气与寒饮相争的证治。由于寒饮停于中焦,正气起而相争,寒饮上逆于胸,故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寒饮闭阻胸阳,阳气不得伸展,以致肺气被郁,故似喘非喘;心阳被阻,正气与饮邪相争,故通连到心里愦愦然而无可奈何。

本证乃中焦寒饮上逆于胸中所致,故治宜生姜半夏汤,温寒散饮。本方以生姜汁配半夏,散胃中寒饮,温胸中阳气。使阳气振奋,寒饮消散,诸证则自愈。此方即小半夏汤,而生姜取汁,且重用之,姜汁保持了药的功效,对降逆散结其力为大,为治饮之良药。

生姜半夏汤的服法是“小冷,分四服”。因寒饮结于中焦,拒热药不进,呕吐加剧,故分四服,使量少而易于受纳。又因饮邪内结,难以速去,四服可使药力持久,逐渐消散内结之寒饮。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寒邪搏饮,结于胸中而不得出,则气之呼吸往来,出入升降者阻矣。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皆寒饮与气,相搏互击之证也。且饮,水邪也;心,阳脏也,以水邪而逼处心脏,欲却不能,欲受不可,则彻心中愦愦然无奈也。生姜半夏汤,即小半夏汤,而生姜用汁,则降逆之力少而散结之力多,乃正治饮气相搏,欲出不出者之良法也。”

22.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橘皮汤方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诠解】

本条是论胃寒呕哕的证治。由于胃寒之气闭阻胸膈,气逆不降,则干呕或哕。中阳被阻,不达四末,则四肢厥冷。

治宜橘皮汤,温胃理气。方中生姜温胃散寒;橘皮理气降逆。两药相合,使寒邪消散,阳气畅通,则呕哕厥冷之证均解。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呕兼哕言,则以哕为重矣。彼有因元气败而哕者,此肾虚欲绝也。若从干呕来,虽手足厥,明是胃家寒气结,不行于四肢,故以橘皮温胃为主,而合生姜以宣散其逆气也。”

23.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斤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诠解】

本条是论述虚热哕逆的治法。由于中焦气虚,谷气不宣,郁而化热,虚热上逆,故见哕逆。

治宜橘皮竹茹汤补虚和中,清热降逆。方中橘皮、竹茹,宣畅胃气,清虚热,降逆气;人参、甘草、大枣、生姜补中益气,调胃止呕。诸药相使,以奏补虚安中、和胃降逆之功。

本方补中益气之品较多,用量亦大,故本方适用于中气虚而挟有热饮之哕逆。

【选注】

《金匮要略编注》:“此胃虚受邪致哕也。胃虚受邪,挟痰冲肺则哕。然胃气虽虚,是非虚败哕逆,但是胃中邪气不散。故以人参、甘草养胃和中;姜、枣补胃,而宣通中上二焦营卫,俾中气和而肺气自能散布;竹茹善清风邪胃热,能消热痰;橘皮以散胃逆之气。”

【病案举例】

周某,男,22岁,因发热头痛15天,于1980年5月21日住我院治疗。

患者1980年5月7日开始发热,体温在38.5~39.5c之间,伴有头痛较剧烈且进行性加重,卫生队给予解热止痛药无效。自诉1979年至此次入院前,先后患左上肺浸润型肺结核、疟疾、痢疾、左侧髂窝冷性脓疡等多种疾病。检查:体温39c,脉搏106次/分,血压120/70毫米汞柱。发育营养佳,消瘦,神志清楚,痛苦表情,呻吟不止,颈项强直,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腹部无压痛,肠鸣音正常,两侧克氏征阳性,巴氏征阴性。血象及粪、尿常规均正常。腰穿脑脊髓液压力升高,白细胞50立方毫米,淋巴细胞85%,蛋白(+++)。生化检查蛋白320毫克%,氯化物680毫克%,糖30毫克%,抗酸染色无发现结核杆菌,革兰染色无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气氨酸试验阳性。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给予雷米封每天900毫克,对氨基水杨酸钠每天12克静脉滴注,脑膜刺激征减轻,入院第八天出现呃逆,逐日加重,白天连续发作7~8小时,夜间亦发作,严重时影响睡眠及进食,且出现呕吐,上腹部疼痛不适。给予镇静剂、解痉剂、针灸及耳针等多种治疗,症状继续加重,故转中医诊治。经中医辨证认为:

本例一年来患多种疾病,久病必虚,舌质红,脉细弱无力,为胃虚挟热之症,治应益胃气,清胃热,降逆止呕。橘皮竹茹汤加味:

党参15克,竹茹9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橘皮9克,生姜3片,大枣4枚,麦芽9克,炙甘草2克。

上方每日一剂,服一剂后呃逆减轻,共服三剂,呃逆完全停止,停药后至今无复发。

(摘自《新中医》1980,12:4)

24.夫六府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诠解】

本条承上启下,从脏腑功能的虚衰,阐述呕吐、哕、下利的病机。六腑为阳而主外,以胃为本。故胃阳一衰,则诸腑之气皆衰。胃虚不化水谷,胃气上逆,故呕吐或哕。上焦之气不能来于中焦,宗气为之不足,故上气喘促;下寒不得温煦,寒凝筋脉不能舒张,则两脚缩急。

五脏为阴并主内,肾为诸脏之本,故肾阳微,诸脏之气即弱。肾阳衰微,不能温焙脾胃,则水谷不得腐熟,寒滑下行而不能自主,故利下不禁。下利过甚,由阳及阴,则血痹不行,肢体不得濡养,故手足不仁。

呕吐哕下利诸病的发展,开始在胃肠,先传至脾,后传至肾,这是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临证时,要掌握疾病传变规律,才能在治疗时,预先防止疾病的传变,而有临床积极意义。

【选注】

《医宗金鉴》:“气绝非谓脱绝,乃谓虚绝也。六腑之气,阳也,阳气虚不能温于外,则手足寒缩。阳虚则阴盛上逆,故呕吐哕也。五脏之气,阴也,阴气虚不固于中,则下利不禁,利甚则中脱形衰,故手足不仁也。此发明呕吐、下利之原委也。”

2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诠解】

本条是从脉象辨别下利病机的进退状况。本证由于寒湿内侵胃肠,寒湿在里,故脉沉弦。寒湿阻滞气机不畅,则下利腹痛,里急后重,故曰“下重”;若下利而脉反大的,为邪气不衰,故知下利未止;若下利正邪皆衰,阳气开始恢复,则脉微弱之中而带数,故知下利将自止,虽有发热之证,亦为正复之征,预后亦是令人高兴的,故曰“虽发热不死”。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沉为里、为下,沉中见弦,为少阳之气滞于下而不得越,故下重;大为邪盛,又大则病进,故为未止,徐氏曰;微弱者,正衰邪亦衰也。数为阳脉,于微弱中见之,则为阳气将复,故知利欲自止,虽有身热,势必自已,不得比于下利,热不止者死之例也。”

26.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词解】

负:败也。

趺阳者:胃脉也。在足趺上五寸骨间,即足阳明经冲阳穴,按之其脉应手而起。

【诠解】

本条是论述下利损伤脾肾的证治和预后。阴寒下利甚重,损伤脾肾,脾肾虚寒,阳随阴脱,故手足厥冷,无脉。当以回阳急救,用艾灸之法,灸其关元、气海而温暖脾肾阳气,以复其脉。如灸后脉气不复者,为阳气不回。若又见微喘,乃阴气下竭,阳气上脱,阴阳离决之危象。故曰“死”,如少阴脉负,趺阳脉胜,为土强水弱,脾胃阳气来复,有胃气者能生,则可转危为安,故曰“为顺”。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下利,厥冷,无脉,阴亡而阳亦绝矣。灸之所以引既绝之阳,乃厥不回、脉不还,而反微喘,残阳上奔,大气下脱,故死。下利为土负水胜之病,少阴负趺阳者,水负而土胜也。故曰顺。”

27.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诠解】

本条是论述下利病愈的脉证。由于阴寒下利,邪去正衰,故微热而渴,为胃阳来复;又脉来柔弱不实,方为下利自愈之象。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假令微热是邪出表也,而渴是胸中阳胜也,且脉弱则在内之邪气少矣,虽不治之,邪祛,正自复,故令自愈。

28.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诠解】

本条是论下利自愈与未解的脉证。由于阴寒下利,邪退正弱,阳气恢复,外达于表,表里俱和,故见脉数,微热汗出,此为自愈之征。假如脉不弱而紧者,为邪势强盛,正气未复,故为未解。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若既有微热,脉不弱而数,数亦阳胜也,更汗出,则热从外泄矣,故亦令自愈。设脉数中兼紧,则寒邪尚坚,为未解矣。”

29.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词解】

清:同圊,指大便而言。

【诠解】

本条是论下利发热的两种病情变化。阴寒下利,邪去正衰,阳气未复,故脉数而渴,今自愈。如果阴气未复,阳复太过,内热壅盛,热伤胃肠脉络,则下利脓血。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若数脉与渴并见,亦是阳胜故令自愈;设不瘥,则寒既退而病不退,不宜责寒矣。乃热多,必反动其血,故曰必圊脓血,以有热故矣。”

30.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诠解】

本条亦论下利自愈的脉证。虚寒下利是由于阴寒内盛,阳气被郁,而不得伸发,故脉弦。若阳气初升向外伸展,故身热汗出。邪衰阳复,阴阳自和,下利自愈。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若发热而汗与上同,更脉弦,则里证见弦为阳脉,是阳胜也,阳胜则愈。”

31.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词解】

下利气:是指泄泻与矢气并见,亦称“气利”。

【诠解】

本条是论利气的证治。由于湿热郁滞于胃肠,气机不畅,水谷不化,郁热腐败,故下利而兼矢气。由于湿热阻滞气机,故有小便不利,肠鸣胀满等证。治当利其小便,分利肠中湿热,气化恢复正常,则下利矢气可除。如果中气不足,宜补中利湿以升清阳。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下利气者,气随利失,即所谓气利是也。小便得利,则气行于阳,不行于阴而愈,故曰当利其小便。喻氏所谓急开支河者是也。”

32.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诠解】

本条是论热利下脓血的病机。由于湿热熏蒸胃肠,热盛上升,故寸脉浮数。热伤下焦阴血,阴血凝涩不畅,故尺脉涩。下焦浊热而伤阴,故便脓血。本证亦常见下利腹痛,里急后重等证。

【选注】

《金匮要略论注》:“若下利果属寒,脉应沉迟。反浮数,其阳盛可知;而尺中自涩,涩为阳邪入阴,此亦热多,故曰必圊脓血。”

33.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诠解】

本条是论虚寒下利的禁忌。由于脾肾虚寒,不能温化水谷,故下利清谷。若误用发汗之法,则阳气益虚,阴寒更重,则腹部胀满,亦常伴有腹痛。所以,脾肾虚寒下利,应忌发汗,恐其损阴伤阳,使病情恶化。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清与圊同,即完谷也。是为里虚气寒,乃不温养中土,而反攻令汗出,则阳气重虚。阳虚者气不化,故胀满。”

34.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词解】

郁冒:头目眩晕。

微厥:四肢微冷。

戴阳:阳气离根而格拒于上的名称。

【诠解】

本条是论述脾肾虚寒下利的病机。由于脾肾阳虚,阴寒内盛,故脉沉迟。虚寒不能消谷,故下利清谷;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虚阳上浮,故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若阳气抗邪,与阴寒相争,阳伸而邪却时,则必见郁冒之证,随之汗出而解。由于阳气本虚,抗邪于外,不能达于四末,故手足厥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人面见戴阳,为肾虚于下,故在作解时,有冒汗的特点。

【选注】

《金匮要略浅注》:“下利脉沉而迟,其为阴盛阳虚无疑矣。阳虚则气浮于上,故其人面少赤,虽身有微热,尚见阳气有根;其奈阳不敌阴,为下利清谷,而不能遽止者,是阳热在上,阴寒在下,两不相接,惟以大药救之,令阴阳和,上下通,必郁冒汗出而解;然虽解而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阳在上而不行于下,下焦阳虚故也。”

35.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词解】

晬时:即一昼夜二十四小时。

【诠解】

本条是论述下利重症的病机、转归。脾肾阳虚,下利之后,耗阴损阳,阳随阴脱,津液内竭,故无脉,手足厥冷。经过一昼夜(包括服药在内),若阳气复回,则脉续出,手足温暖,故为生。如脉不返者,则阴阳不续,故主死。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者,阴先竭而阳后脱也。是必俟其晬时,经气一周,其脉当还,其手足当温;设脉不还,其手足亦必不温,则死之事也。”

36.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四逆汤方方见上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复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词解】

咀:捣碎药物。

啜:大口喝粥。

:和润而欲汗之貌。

【诠解】

本条是论述虚寒下利兼表证的证治。由于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运化失司,故下利腹胀满;又有风寒侵袭肌表,故身体疼痛。本证为表里皆病。如正气实者,则先解表,而后治里,今正气先虚,里寒为急,故先用四逆汤温其里,待里阳充实以后,则下利自止。然后,用桂枝汤解散表邪,调和营卫。本条说明表里同病,应该分清先后缓急,遵循急者先治、缓者后治的原则。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盖内有虚寒,故下利腹胀满。表邪未解,故身体疼痛。以下利为重先治其里,后治其表者。若《伤寒论》太阳证,以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身疼痛者,当先以四逆治其里,清便自调,然后以桂枝救其表,即此意。”

37.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词解】

三部脉皆平:指寸、关、尺三部脉象不大也不小,不虚亦不实。

【诠解】

本条是论述下利属于实邪的脉证。由于肠胃食滞郁结,腑气不畅,积滞郁而不化,亦可出现下利,所谓伤食作泻者是也。如以手按之,其人心坚满不软的,则知宿食内结已成不拔之势,故当急下,以荡涤肠胃之实,宜大承气汤。泻其有形之邪,使腑气通顺,则下利之证可除。“三部脉皆平”,似有舍脉从证之意。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下利有里虚脏脱者,亦有里实腑闭者,昔人所谓利者不利是也;按之心下坚,其证的矣,脉虽不实大,而亦未见微弱,自宜急下,使实去则利止,通因通用之法也。”

38.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食积中阻影响肠胃而下利的脉证。由于食积伤胃,积滞中阻,气机不畅,故脉迟而滑,而证为实非虚,故积滞不消,则下利不止,治以急下之法。以大承气汤荡积腐垢,则下利自止,而又预防了利下亡阴之弊。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脉迟为寒,然与滑俱见,则不为寒而反为实,以中实有物,能阻其脉行之机也。夫利因实而致者,实不去则利不已,故宜急下。”

39.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诠解】

本条是论实积下利的脉证。下利最易伤阴损阳,故常见微弱之脉。今反见滑而有力之脉,是有宿食积滞,郁而不消。宜用大承气汤下其实邪,则利可止。

【选注】

《医宗金鉴》:“下利脉反滑者,是病虚脉实,不相宜也。若其人形气如常,饮食如故,乃有当去之积未去也。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40.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见痓病中

【诠解】

本条是论下利复发的“休息痢”的证治。本证是痢疾已愈,由于旧积残邪,隐僻肠间,未能根除,又因气候、饮食劳倦等诱因而复发,故曰“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这种痢疾,亦称“休息痢”。治宜大承气汤攻下不尽之邪,方能痊愈。

【选注】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飧清洞泻无至期复发之证,惟痢证有去年泻痢,今年复发者,乃湿热未尽,至来年长夏感湿热之气,内外合邪,故期而复发。”

41.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 厚朴三两,炙 枳实大者三枚,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得利则止。

【诠解】

本条是论下利有燥屎的证治。由于胃肠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不去,致使下利臭秽黏滞;燥热上蒸,故见谵语。由于阳明实热,故常见心腹坚满,舌苔黄厚干燥,脉滑数等证。治以小承气汤,导滞泄热,去其病根,则谵语与下利等证可除。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谵语者,胃实之征,为有燥屎也;与心下坚,脉滑者大同。然前用大承气者,以因实而致利,去之惟恐不速也;此用小承气者,以病成而适实,攻之恐伤及其正也。”

42.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剉,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诠解】

本条是论虚寒下利,下焦不固的证治。由于脾胃虚寒,中阳被伤,气血下陷,下利无度,滑脱不禁,阳伤及阴,血溢于下,故下利脓血。因其证属虚寒,故往往有腹疼喜按,精神萎靡,四肢酸软,舌淡苔白等证。

治宜桃花汤,温寒固脱,以止下利。方中赤石脂固涩下焦,暖血止利;干姜温中守阳;粳米养胃补虚。诸药相配,以奏温寒固脱,补虚安中之功。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此治湿寒内淫,脏气不固,脓血不止者之法。赤石脂理血固脱,干姜温胃驱寒,粳米安中益气。”

【病案举例】

马某,女,63岁,1981年4月12日诊。有糖尿病史已十余年,近十日前,因服生冷而诱发呕吐泄泻,腹痛肢冷。在输液治疗时突发休克,急送医院抢救,休克被纠正,但下利仍不止,输氯霉素不效,改用青霉素静滴。在输液时又突发心烦,全身起紫疱。停药后仍烦躁欲死,下利失禁,色呈暗紫,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虚数。此正虚阳败之危候,以回阳救逆为急务。停用西药,投四逆加人参汤1剂。服后烦躁止,四肢稍温,但利下仍不止,面色青黄,周身微凉,腹部发凉,神志恍惚,身有紫斑,脉舌如前。证属中阳虚衰,下元失固,治宜温中益气,涩肠健脾。

方用:赤石脂、茯苓各30克,干姜15克,粳米60克,红参10克。

服2剂后,神志清醒,四肢温和,4剂后,血利止,继以他药调治而愈……掌握药物的煎服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之一。仲景在方后云:“以水七升,煮米熟去滓,温服七合,纳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我们在临床中对大便滑泄不止者,以上法煎服,对吐血及腹痛者,三药同煎,三煎兑合一起,混匀频服。

(摘自《浙江中医杂志》1982,8:378)

43.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诠解】

本条是论湿热下利的证治。由于肝不疏泄,湿热壅盛,下迫于肠,热伤血络,腐血化热,故下利脓血,血色鲜明,肛门灼热,下重难通,黏滞而臭。因证是湿热为患,故常有身热烦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数而滑等证。

治宜白头翁汤,疏肝清热,燥湿止利。方中白头翁疏肝清热凉血,解毒治利;秦皮凉肝清热;黄连、黄柏燥湿坚阴。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凉血治利之功。

【选注】

《金匮要略浅注》:“热利下重者,热邪下入于大肠,火性急速,邪热甚则气滞壅闭,其恶浊之物,急欲出而未得遽出故也,以白头翁汤主之。此为热利之后重出其方治也,辨证全在后重,而里急亦在其中。”

【病案举例】

董某,女,51岁,1964年6月26日诊。

下痢赤白,腹痛如绞,一夜行十余次,里急后重,食欲毫无,但尚能勉进饮食,口干作苦,不渴,舌质淡红,苔白微干,小便黄而少,脉细,无表寒恶热情况。初诊投服马齿苋90克,广木香9克,焦楂6克,煎服。连进二剂,一夜仅行4~5次,脓血均减,腹痛也显著减轻。原方再服,至27日晚,病情忽有反复,下利便脓血及里急后重又都如故。换服加味香连丸每日3次,每次9克,至29日仍无效。口干不渴,舌质瘦,舌红,尖有细微芒刺,苔薄白略干,脉象沉细而缓,食欲仍无,腹痛里急,脓血杂下,日行30余次。认证为热痢,过在厥阴湿热郁滞,予白头翁汤加味:

白头翁12克,炒黄柏6克,秦皮9克(当时缺黄连故未用),炒白芍9克,甘草9克。煎200毫升,分2次服,二剂连进。药后一夜只解2次,里急后重显著减轻,腹痛偶有存在,继服二剂痊愈。

本例前治三日效果不稳,后投白头翁汤清热厚肠,加白芍、甘草养阴,迅速痊愈。

(摘自《中医杂志》1980,2:59)

44.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止。

【诠解】

本条是论述下利之后的热郁虚烦证治。一般说下利之后,热去正安而不烦。今不然,下利之后而更烦,这反映了胃肠已无滞热,按之而心下濡;热邪蕴郁于膈,然无物可攀缘,故其烦为“虚烦”,而非阳明实烦之可比。

治宜栀子豉汤清热除烦。方中栀子清泄心胸之郁热,解毒除烦;豆豉宣泄在上之热。两药相须,能宣泄郁热,以除虚烦。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下利后更烦者,热邪不从下减,而复上动也;按之心下濡,则中无阻滞可知,故曰虚烦。香豉、栀子能撤热而除烦,得吐则热从上出而愈,因其高而越之之意也。”

45.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诠解】

本条是论下利阴盛格阳的证治。由于脾肾阳虚,阴寒内盛,水谷不消,则下利清谷;阴盛而格阳于外,故有身微热、汗出,或面色微赤等证,此为真寒假热之象。由于下利为甚,阴从下竭;外热汗出,则阳从外脱,阴阳之气不能相接,故汗后而厥,或有脉微欲绝等证象。

本证病势比四逆汤证更为严重而且成危笃之势。治宜通脉四逆汤回阳散寒,复脉救逆。本方即四逆汤加倍干姜和附子的剂量。方中皆辛温大热之品,能通阳消阴,以收复亡失之阳气。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挟热下利者,久则必伤脾阴;中寒清谷者,甚则并伤肾阳;里寒外热,汗出而厥,有阴内盛而阳外亡之象。通脉四逆,即四逆加干姜一倍,所谓进而求阳,以收散亡之气也。”

46.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紫参汤方

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诠解】

本条是论下利肺痛的证治。由于湿热浊气郁滞于胃肠,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湿浊迫于下,则下利;湿热之气上逆,壅塞胸膈,以致呼吸则肺中作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邪气上下为病有如斯者。

治宜紫参汤清热除湿,行气止痛。方中紫参味苦辛寒,除心腹积聚、胃中热积而通利肠道;甘草和中调气。两药相须,使郁滞消除,气机宣畅,下利肺痛可愈。

【选注】

《金匮悬解》:“肺与大肠为表里,肠陷而利作,则肺逆而痛生,而肺肠之失位,缘中气之不治。脾土不升,而后肠陷;胃土不降,而后肺逆,紫参汤中甘草补中而缓急,紫参清金而破瘀,瘀去气调,各复肺肠升降之属,则痛定而利止矣。”

47.气利,诃梨勒散主之。

诃梨勒散方

诃梨勒十枚,煨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疑非仲景方。

【诠解】

本条论虚寒气利的证治。由于中气下陷,肠虚不固,每见矢气时大便可随之而出,故病名为“气利”。

治宜诃梨勒散,温涩固肠,以止气利。方中诃梨勒消化饮食,健脾宽中,涩肠固脱;粥饮和服,则有补益胃肠之功。

本篇三十一条“下利气者”属于湿热郁滞,肠道气机失于宣畅所致。本证是因气虚不固所引起,一虚一实,病情大异。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气利,气与屎俱失也。诃梨勒涩肠而利气,粥饮安中益肠胃。顿服者,补下,治下,制以急也。”

【病案举例】

杨某,男,38岁。1957年秋,患痢疾已三天。小腹疼痛,里急后重,频欲登厕,每次多排出少量粉冻样肠垢,纯白无血,有时则虚坐努责,便之不出,自觉肛门有物嵌顿重坠,昼夜不已。前医曾予芍药汤加减,一剂后,病情加剧。舌苔白滑,脉沉带紧。询之知发病前后未见寒热现象,似属气痢。乃试用《金匮》诃梨勒散:柯子10枚(煨),剥去核研末,用米粥汤一次送服。约隔一小时许,当肛门窘迫难忍之时,经用力努挣,大便迅即直射外出,从此肛门部如去重负,顿觉舒适,后服调理脾胃之方而康复。

(摘自《浙江中医杂志》1980,8:356)

附方

《千金翼》小承气汤

治大便不通,哕,数谵语。方见上。

【诠解】

本条是论胃肠实热的证治。由于胃肠实热熏蒸,燥屎内结,腑气不畅,其气上逆,故见大便不通,哕而频频谵语。治以小承气汤通腑泄热,腑气通顺,诸证可解。

【选注】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此条示哕用小承气之法,即上文哕而腹满,后部不利者。”

《外台》黄芩汤

治干呕下利。

黄芩 人参 干姜各二两 桂枝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诠解】

本条是论干呕下利并见的证治。由于中焦虚寒,不能运化水谷,郁结化热,胃气上逆,故干呕;虚寒不固,而见下利。

本证寒热错杂,但虚寒较重,热郁上逆较轻,故治宜黄芩汤温阳益气,清热降逆。方中人参、干姜、大枣、桂枝温中益气,调和脾胃,恢复脾胃升降之机;黄芩清解郁热;半夏降逆止呕。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此与前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同,而无芍药、甘草、生姜,有人参、桂枝、干姜,则温里益气之意居多,凡中寒气少者,可于此取法焉。”

结语

呕吐哕的病机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在治疗上,当以和胃降逆为主。属于虚寒性呕吐的,应宜温阳散寒,和胃降逆为主。如吴茱萸汤,治寒凝胸膈,寒饮上逆所致的呕吐;半夏干姜散,治中焦阳虚,干呕、吐逆、吐涎沫者;大半夏汤,治脾胃虚寒,不能消化水谷,以致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胃反”之证;四逆汤,治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而导致的呕吐,脉弱,身有微热,小便利,手足发冷的厥逆证。属于热性的呕吐,治宜清泄热邪,和胃降逆为主。如大黄甘草汤,治胃肠积热上冲的食已即吐证;小柴胡汤,治少阳邪热犯胃,引起的呕而发热等证;属于水饮停蓄所致的呕吐,应宜温散水饮,和胃降逆为主,如小半夏汤治饮停于胃,引起的呕吐证;生姜半夏汤,治寒饮上壅于胸,胸阳被郁,心肺不畅的呕逆证;猪苓散,治水饮上逆胸膈,呕吐口渴思水者;茯苓泽泻汤,治胃虚停水,呕吐而渴欲饮水者;文蛤汤,治停饮上溢于肺。如属脾寒郁热,导致呕吐肠鸣,心下痞者,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扶正祛邪。胃虚肠热,引起干呕、下利者,可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和胃降逆,清热止利。

呕逆之证,如有中焦虚寒,胃气上逆,引起干呕,哕,手足厥冷的,可用橘皮汤,温胃降逆;因胃虚郁热,胃气上逆,引起哕逆者,可用橘皮竹茹汤补虚和中,清热降逆;若见哕而腹满,因湿阻气机,小便不利,则宜利小便;因脾胃实热,气机不畅,大便干燥者,治宜通腑泄热,小承气汤主之。

下利证可概括为虚寒、实热、郁滞三种。属于虚寒的,应宜温阳散寒,或回阳救逆。如四逆汤,治阴盛格阳呕吐,下利证;通脉四逆汤,治阴盛格阳,里寒外热之下利证;诃梨勒散,治气虚不固的气利证;桃花汤,治脾胃之寒,下利不禁的便脓血证。属于实热的,以清热止利为主。如热利下重,便脓血者,可用白头翁汤;下利后,余热不尽,而更烦者,可用栀子豉汤。属于实热积滞下利,宜用通腑泄热之法,如大、小承气汤类。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