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国史讲话

第六章 齐桓霸业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五霸的事业是一部春秋的骨干,而五霸之中以齐桓晋文为首。孟夫子说“春秋,其事则齐桓、晋文”,又说“五霸,桓公为盛”,可见齐桓公的霸业是春秋史中最重要的节目。大家要知道它的详细情形吗?请读下文:

齐桓公的霸业是管仲帮他做成的。管仲字夷吾,据《史记》说他是颍上的人氏,大约是周的同姓管国(在今河南省郑县)之后。又据《史记》说,他少年时曾与鲍叔牙交好,鲍叔牙知道他的贤能,很敬重他。管仲那时极贫穷,与鲍叔牙一同出外经商,等到分利息的时候,管仲常常欺侮鲍叔牙,自己多要好处;鲍叔牙始终不同他计较,仍是很善待他。这段故事实在是不甚可信的。我们知道管仲是齐大夫管庄仲的儿子,乃是贵族阶级,怎会有经商的事呢(商人在古代是极贱的阶级)?这恐怕只是战国人用了战国的时代观念造出的故事(这段故事始见于《吕氏春秋》)。后来鲍叔牙依附了公子小白,管仲也做了公子纠的臣子。等到齐襄公去世,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国时,管仲曾发一箭,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桓公(小白)即位,打败鲁兵,逼鲁国杀死公子纠,把管仲俘掳回来;鲍叔牙竭力在桓公面前保荐管仲,桓公听了,就重用了他。管仲替桓公规画政事,先立定了创霸业的基础。

管仲替桓公所规画的治齐国的方法,可分为内政、军政、财政三方面。他所用的政策,约略说来,是分画都鄙而集权中央,奖励农商以充实国富,修整武备以扩张国威。现在根据《国语》等书,就分内政、军政、财政三项,略叙管仲治齐的政策:

关于内政方面,管仲所定的计画是:把国都分为六个工商的乡,十五个士(兵士的士)的乡,共为二十一乡。这十五个士的乡,由桓公自己管领五个,上卿国子和高子各管领五个。把国政也分为三项,立出三官的制度:官吏之中立出三宰,工人之中立出三族,市井之中立出三乡;又立三虞的官管理川泽的事,立三衡的官管理山林的事。又规定郊外三十家为一邑,每邑设一个司官;十邑为一卒,每卒设一个卒帅;十卒为一乡,每乡设一个乡帅;三乡为一县,每县设一个县帅;十县为一属,每属设一个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立了五个大夫。又立出五正的官,也派他们各管一属的政事,而受大夫的统属。在每年的正月里,由五属大夫把他们治理属内的成绩报告给桓公,由桓公督责他们的功罪。于是大夫修属,属修县,县修乡,乡修卒,卒修邑,邑修家,内政就告成了。

关于军政方面,管仲所定的计画是:作内政而把军令寄在里面。他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个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一个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个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个乡良人。就叫他们掌管军令:每家出一个人,一轨有五个人,五人为一伍,由轨长带领着;一里有五十人,五十人为一小戎,由里有司带领着;一连有二百人,二百人为一卒,由连长带领着;一乡有二千人,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着;五乡有一万人,立一个元帅;一万人为一军,由五乡的元帅带领着。全国三军,就由桓公与国子高子带领了。桓公等三人也就是元帅。这便是现在的保甲制度,也就是军国制度。他们定出这种制度来,每逢春季和秋季借了狩猎来训练军旅,于是就“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了。训练完成以后,下令全国的人不许自由迁徙,每伍的人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人与人,家与家之间都互相团结,就做到了“夜里开战,只要听到声音,大家就不会乱伍;日里开战,只要看见容貌,大家就互相认识”的地步,这样的军队自然是最好的了。

那时齐国缺少军器,管仲又定出一种用军器赎罪的刑法来。人民犯了重罪,可以用一副犀牛皮制的甲同一柄车戟赎罪;犯了轻罪,可以用一副皮制的盾同一柄车戟赎罪;犯了小罪,可以用铜铁赎罪。打官司的人禁止了三次还不服的,可以用一束箭做入朝听审的讼费。这样一来,甲兵也便充足了。

关于财政方面,管仲所定的计画是:相地衰{音cui}征(衰是等差的意思,征是赋税;相地衰征,就是看土地的好坏来等差赋税的轻重),通货积财,设轻重九府之制;观察年岁的丰凶,人民的需要来收散货物;制造钱币,由官府掌管。更提倡捕鱼煮盐的利益。于是齐国就富庶了。

我们综看管仲治国的方法,实在是一个大政治家的手腕。他知道治国的要点先在分画内政和统一政权;富国的要点先在整理赋税和发展农商,而由国家统制经济。尤其可以佩服的,是他把军令寄在内政上,使武备不为独立的扩张。兵属于国,民属于兵,兵民合为一体,国家岂有不强盛的道理。他所定的保甲制度等等,到现在还有值得摹仿的地方。即此可以知道一国的强盛固然需要其他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大政治家的有益人国,也是绝对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齐桓公称霸以前,还有齐、鲁、宋三国争衡的一段历史,这为自来研究春秋史的人所不大注意的。现在我们把它挑出来谈一谈。原来当齐桓公尚未成霸时,鲁国曾强盛过一时。当鲁庄公十年,齐国起兵伐鲁,大约是报前次鲁国伐齐纳子纠的怨恨。那时鲁国有个很有智谋的人叫做曹刿,去见鲁庄公,谈了一会,很合庄公的意思;庄公便带了他起兵与齐兵在长勺的地方开战。曹刿劝庄公先不要擂鼓(擂鼓便是准备开战的信号),等到齐兵擂了三次鼓,见鲁兵始终不动,正在发呆的时候,曹刿才请庄公擂鼓发兵,一下子就把齐兵打得大败而逃。曹刿又劝庄公不要就追,自己先下车去看看齐兵的车迹,再登车望望齐兵的旗帜,才请庄公发兵追赶,这一仗鲁兵就得了个大胜利。曹刿先叫庄公不要擂鼓的原因,是为了鼓是兴奋军气的物事,多擂了,军气便衰竭了;齐兵的军气已竭,鲁兵的军气方盛,所以齐兵便被鲁兵打败了。他叫庄公不要就追的原因,只为齐是大国,难以猜度,恐怕齐兵假败,另有埋伏;后来他看了齐兵的车迹紊乱,旗帜也倒下,知道他们是真败,所以又请庄公追赶。曹刿的举动是很合兵法的。

鲁国胜了这一仗以后,国势便兴盛了,于是起兵侵宋。齐国不服,又联合了宋兵来打鲁国,两国的兵驻在郎的地方。鲁国的大夫公子偃对鲁庄公说道:“宋国的军队很不整齐,我们可以先把他打败。宋兵败了,齐兵自然回去了。”庄公不听他的话。他就自己带了军队从南城门偷偷出去,在战马的身上蒙了虎皮,直冲宋营;庄公带了大兵接应上去,把宋兵在乘丘地方打得大败。宋兵既败,齐兵果然自己回去了。次年,宋国为了报复乘丘之败,又起兵来侵鲁国。庄公发兵抵御,乘宋兵尚未结阵的时候冲杀过去,又把宋兵在鄑的地方打败了。

宋国被鲁国打败两次,内部又发生了变乱。先是乘丘一战,宋国的勇将南宫长万被鲁庄公亲自用了金仆姑(箭名)射倒,给鲁兵擒了去。宋国因他是本国的勇士,向鲁国请求释放;鲁国答应了,放他回国。那时宋国的君主是宋闵公(庄公子),他当面取笑南宫长万道:“从前我们为了你勇敢,很敬重你;现在你做了鲁国的囚虏,我们要改变态度了。”南宫长万听了这话,恼羞成怒,图谋作乱。在鲁庄公十二年的秋上,他在蒙泽地方对闵公下了毒手,又杀死大夫仇牧和太宰华督,拥立公子游为君。宋国的群公子逃奔萧地,闵公的弟公子御说逃奔亳地;南宫长万派他的儿子南宫牛和部将猛获带兵围困亳邑。宋国萧邑的大夫萧叔大心同了宋戴公、武公、宣公、穆公、庄公的后裔发动曹国的兵反攻南宫长万,先到亳地把南宫牛杀死,又打到宋都杀了公子游。他们奉公子御说为君,是为桓公。猛获逃奔卫国,南宫长万逃奔陈国。宋国向卫国要回猛获,又用贿赂向陈国要回南宫长万,把他们都杀了。

那时齐国已灭了谭国(在今山东历城县)。鲁庄公十三年,齐国邀集宋国、陈国、蔡国、邾国在北杏地方会盟,平定宋国的内乱,征召遂国(在今山东宁阳县)赴会;他们没有派人来,齐国就把遂国灭了。鲁国那时连败齐、宋的兵,本很强盛,但因诸侯都归附齐国,寡不敌众,又因邻近的遂国被齐国所灭,感到威胁,便也只得和齐国在柯的地方结盟,开始与齐通好。就在那年,宋国大约因齐、鲁结合,而鲁国是宋的敌人的缘故,背叛了齐国。鲁庄公十四年,齐桓公邀集陈、曹两国的兵伐宋,又向周室请派王师;周王派单伯带领军队跟三国的兵会合伐宋,于是宋国只得屈服了。自从郑庄公假借王命征伐诸侯以后,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业的第一次重现。

便在这时,郑厉公从栎地攻打郑国,到大陵地方捉住郑子仪的臣子傅瑕;傅瑕情愿投降,替厉公做内应;厉公与他结盟,放他回国。傅瑕回去就杀了子仪同他的两个儿子,迎厉公复位。厉公回国,恩将仇报,杀了傅瑕;又怨大夫原繁不向自己,也把他生生逼死。这可见厉公手段的毒辣,不亚于他的父亲庄公。厉公看清了时势,复位以后就与齐国联结。齐桓公又邀单伯与宋、卫、郑三国在鄄的地方会盟;第二年,齐、宋、陈、卫、郑五国在鄄地又重会了一次,《左传》上说齐国就在这次盟会里开始称霸了。

我们综看齐桓公创霸的经过,他的政策是先想征服鲁国;不成,便联结宋国,用了两个大国的声威,团结陈、蔡、邾诸小国成一个集团,又灭了遂国做榜样,硬把鲁国逼服。鲁国归服以后,宋国背叛齐国,桓公又邀合诸小国,假借了王命,把宋国打服。鲁宋两大国既服,郑本是齐党,卫本是宋党,自然都来归向了。这可见齐桓公创霸时的对象是鲁、宋两国,只要征服了鲁和宋,霸业的基础便稳固了。

齐桓公的霸业可以分作三个时期来讲。第一时期约从鲁庄公十五年起至二十八年止,这个时期可以说是联结中原诸侯的时期。第二时期约从鲁庄公二十八年起至鲁僖公四年止,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安内攘外的时期。第三时期约从鲁僖公四年起至十七年止,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尊王和霸业成熟的时期。下面先说第一时期:

当鲁庄公十五年春天,齐桓公再合诸侯于鄄,开始称霸以后,这年夏天,鲁夫人文姜也到齐国结好,可说黄河下游的鲁、郑、宋、卫四大国已都服了齐国。但那时诸侯内部还未完全和协,郑、宋两国的世仇也还未尽解释。就在这年秋天,齐、宋、邾三国去伐郊国(就是小邾国,在今山东滕县),郑国偷乘了这个机会便起兵侵宋,于是次年,齐、宋、卫三国的兵伐郑。楚国这时也来伐郑,一直打到栎的地方。这是齐楚两大国势力以郑国为冲突焦点的开始。这年冬天,因郑国降服,齐、宋、陈、卫、郑、许、滑、滕诸国在幽的地方同盟了一次。不久,郑国又不肯去朝齐国;于是齐国拘了郑国的执政大臣郑詹。遂国的遗民也在这时起来扑灭了齐国的驻兵。鲁国在这时与莒联结,夫人文姜两次往莒,大约也想背叛齐国,所以齐、宋、陈三国伐鲁西鄙。

这时王室也发生内乱,大夫蔿国们联结了苏、卫、燕等国拥立王子颓为君,周惠王奔郑,由郑、虢两国保护惠王回国复位。大约郑国因得罪齐国,所以与王室联络,想借王命来抗齐。卫国这时是齐党;卫国叛王,拥立王子颓,齐国不去责问,也很有助逆的嫌疑;这场安定王室的大功竟让郑国占了。要不是郑厉公不久就死,以厉公的手腕,很可能联合西方诸侯(如晋、秦、虢等国)奉了王室另外结成一个团体,以与齐国对抗;如果这样一来,春秋中世史就会变换个样子,齐国的霸业或者就此终结也未可知。幸而郑、虢两国因争周王的赏发生嫌隙,周、郑的国交也因此破裂,厉公不久又去世了,所以齐国得以乘机服了鲁国,与鲁互通姻好,因势又服了郑国,邀合诸侯同盟于幽,于是霸业大定。周王也派了召伯廖来赐齐桓公的命,叫他伐卫,讨立王子颓的罪。齐桓公观察情形,早已丢开卫国,这时奉了王命,大张旗鼓的去伐卫,大败卫兵,以王命数责他的罪,却取了贿赂回去。卫国既服,黄河下游诸国就结成一个团体了。(以上第一时期。)

当齐桓公开始称霸的时候,楚国已灭了息、邓等国,攻入蔡国,跟着又伐郑国,势力已发展到中原。隔了两年,巴国伐楚,楚文王起兵抵御,因有内乱的缘故,打了个大败仗;回国时管城门的官吏鬻拳不肯开门,硬逼文王再去伐黄,把黄国的兵打败,保全了楚国的声威。文王回到湫的地方,得疾去世;鬻拳把他葬在夕室,也自杀了。文王的儿子堵敖熊囏即位,被弟弟熊恽杀死;熊恽自立,是为成王。成王四年(鲁庄公二十三年),开始派使聘问鲁国,这是楚国与东方诸侯交通之始。

鲁庄公二十八年的秋天,楚令尹子元又带了六百乘兵车伐郑,打进郑国的外城,一直攻入大街市井。郑国却连内城的闸门也不下,兵士们学了楚国的方音出门应敌。楚兵被他们的空城计吓倒,不敢前进。恰巧这时诸侯的兵来救郑,楚兵就连夜逃走了。郑国人本想逃到桐丘的地方去避难,间谍报告说,楚兵的营幕上已有乌鸦停着,大家知道楚兵已去,方才停住不走。楚令尹子元从郑国回去,竟占住了王宫,被大夫申公斗班杀死,由一个叫斗谷于菟{音tú}的继为令尹。斗谷于菟就是那赫赫有名的令尹子文,他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他见当时楚国内乱未定,就自己毁了家来安定国难。楚国得了这样的贤臣,从此便格外强盛了。

这时山戎常常侵扰燕国;齐桓公起兵征伐山戎,直打到孤竹国,得胜回来。于是燕国也入了齐国的党。齐国的势焰大盛,鲁国甚至于替管仲修筑私邑小谷的城,借此向齐国讨好。齐、楚两国的势力既都发展到相当的程度,终不免有一次冲突。齐国势力较大,便先谋伐楚,向诸侯请会。

就在这时,鲁国又发生内乱。先是鲁庄公娶了党氏的女儿孟任,生个儿子叫做般;般长大后,有一次鲁国雩{音yú}祭(求雨的祭),先在一家姓梁的家里演习祭礼,庄公的女儿去看演礼,有个圉人(马夫)叫做荦的从墙外调戏了她,被般看见,把荦责打,荦因此记下了对公子般的仇恨。鲁庄公三十二年,庄公得病将死,向他的三弟叔牙问立后的事,叔牙道:“二哥庆父(叔牙的同母兄)很有才干,可以继位为君。”庄公又向他的四弟季友询问,季友道:“臣愿以死力奉般为君。”庄公告诉他,叔牙曾保举庆父;季友便假托君命,派一个叫鍼季的用毒酒把叔牙毒死了。不久庄公去世,季友奉般即位,暂驻在党家;庆父利用圉人荦对般的仇恨,派他到党家把般刺死,季友逃奔陈国。鲁人又奉庄公的庶子启方即位,是为闵公。

这时狄国起兵攻打邢国,管仲对齐桓公说道:“戎狄的性情和豺狼一般,没法使他们满足的;诸夏之国都是亲戚,不可丢了他们;安乐是酖毒,不可过分留恋。请你起兵救邢罢!”桓公听了他的话,就发兵去救了邢国。

鲁闵公初立,内乱未定,就与齐桓公在落姑地方结盟,请齐国叫季友回国。齐桓公答应了,便派人到陈国去叫季友回来。齐国又派了大夫仲孙湫来省问鲁国,仲孙湫回去报告桓公道:“不把庆父除了,鲁国的国难是不会完结的。”桓公便问:“怎样除去庆父?”仲孙湫答道:“他作乱不息,自会自己走到死路上去的。你可以姑且等候着!”桓公又问:“我们可否乘机取了鲁国?”仲孙湫道:“鲁国还保存着周礼,未可轻动,你应当竭力安定鲁难,才是正理!”不久鲁闵公又被庆父派人害死,季友奉庄公另一庶子逃奔邾国,庆父也逃奔莒国。庆父既去,季友就回国奉公子申即位,是为僖公;送贿赂到莒国,请求他们把庆父押解回国,莒国答应了,送庆父来,庆父自知罪大,在半路上自杀了。这时齐国又派上卿高子来与鲁国结盟,竭力拉拢鲁国,鲁国的国难就从此平息。

不久狄人又起兵伐卫,在荧泽地方打败卫兵,杀了卫君懿公(惠公子),长驱攻入卫都,卫国被灭。宋国救出卫国的遗民,男女只有七百三十个人,添上了共、滕两邑的居民,刚凑满五千人,就在曹地立了卫惠公庶兄昭伯的儿子申为君,是为戴公。齐桓公派公子无亏带领三百乘兵车,三千名甲士替卫国守御,又送给卫君乘马和祭服、牲口、木材等等,并送给卫夫人乘车和做衣服用的细锦。隔了些时,狄兵又攻邢很急,齐桓公再邀宋、曹两国的兵救邢。邢国的人逃出城来,投奔诸侯的军队。诸侯的兵赶走狄人,把邢国迁到夷仪地方;齐桓公更命诸侯的兵替邢国筑了城。卫国的戴公去世,弟文公毁即位,齐桓公又带领诸侯的军队修筑楚丘城,把卫国迁到那里。《左传》上形容这两国人民的高兴,说:“邢国的迁徙好像回家一样,卫国也忘记了灭亡了。”这安鲁,救邢,存卫,是齐桓公的三件大功业。

北方的狄难未息,南方的楚患又起。鲁僖公元年,楚国再起兵伐郑,齐桓公邀诸侯在荦的地方盟会,图谋救郑。从鲁僖公二年到三年,齐国又结合了宋、江、黄(江在今河南省息县,黄在今河南省潢川县)三国在贯和阳谷地方接连盟会了两次。江、黄两国本是楚的与国,到此时也归入了齐国的掖下了。齐国的势力越发扩张,楚国恰在这时连次伐郑,齐桓公便联合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的兵侵蔡(蔡这时是楚的与国),伐楚。楚王派了一个使者来质问齐桓公道:“你住在北海,我住在南海,任何事情都是没有关涉的。这次你们会到我们这边来,不知是为了什么事?”管仲代桓公答道:“从前召康公奉了周王的命令,曾对我们的先君太公说道:‘五种侯,九个伯,你都可以专征!东边到海,西边到河,南边到穆陵,北边到无棣,你都去得!’你们不向周王进贡祭祀用的灌酒的包茅,已是失礼;况且周昭王南征,死在半路,与你们也不无关系。我们现在前来,正是为的责问这个。”楚使答道:“不进贡确是我们寡君的罪;至于昭王南征不归的一件事,你只好到水边上去责问了!”齐桓公见楚国的态度强硬,便进兵驻在陉的地方。楚王又派一个大夫叫做屈完的到诸侯的军营里来讲和,诸侯的兵便退驻在召陵地方。齐桓公陈列了诸侯的军队,招屈完同车前去,指点给他观看,说道:“带了这许多人马去打仗,谁还能抵挡得?带了这许多人马去攻城,还有什么城不可攻破?”屈完答道:“您若用德义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如果只用兵力来威胁我们,那末楚国可以把方城山当城,把汉水当池,城这么高,池这么深,你的兵虽多,也是没用的呵!”齐桓公一听屈完的话厉害,便许他与诸侯结了盟。(以上第二时期。)

伐楚的事刚刚完结,不料诸侯内部就闹出了意见。原来那时诸侯的军队中有一个陈国的大夫辕涛涂对郑国的一个大夫申侯说道:“各国的兵如果打从我们两国回去,我们的本国一定要受到很大的破费。如果再到东方去,向东夷示威一次,循着海边回去,岂不很好!”申侯说:“这个办法不错!”辕涛涂听了申侯赞成他的话,就把这个回兵的计划去告诉齐桓公,齐桓公答应了。申侯这人真靠不住,他反去见齐桓公说道:“我们的军队疲乏了,如果打从东方回去,遇到敌人,恐怕要失败的。如打从陈郑两国回去,叫他们供给军队的粮饷器物,岂不是好!”齐桓公一听这话不错,便把郑国的虎牢地方赐给申侯,而把辕涛涂拘押了。一面又派鲁国同江、黄两国的兵去伐陈国,讨他不忠于诸侯的罪。过了些时,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又联兵侵陈;陈国赶快向诸侯求和,齐国才把辕涛涂放了回去。

那时周惠王想废黜他的太子郑而立小儿子带为太子,周室内部发生不宁的现象。鲁僖公五年,齐桓公又邀合诸侯与周王的太子郑在首止地方结会,图谋安定周室。陈国的辕涛涂这时和郑国的申侯也在会,辕涛涂怨恨申侯前次给他上当,便在这时反劝申侯修筑齐桓公赐给他的采邑虎牢,更替他向诸侯请助,就把虎牢城修筑得很坚固。等到这座城修好以后,辕涛涂便到郑文公(厉公子)面前去说申侯的坏话:“申侯修筑他的赐邑很坚固,目的是想反叛你呀!”郑文公听了他的谗言,申侯从此得了罪了。诸侯在首止结盟,周惠王却派大臣去召郑文公来,劝他道:“我保护你去服从楚国,再叫晋国辅助你,可以不受齐国的气。”郑文公正怕齐桓公与他的臣子申侯联络,于他不利,得了王命,很是喜欢,却又畏惧齐国,就不与诸侯结盟,私自逃回国去;于是诸侯的兵伐郑,围住郑国新密地方。楚国帮郑国,把许国围住;诸侯的兵救了许国就放下了郑国了。隔了一年,齐国又起兵伐郑。郑文公杀了申侯,向齐国解说;又派太子华与诸侯在宁母地方结盟。郑太子华却对齐桓公说道:“我们国内的泄、孔、子人三家实在是违背你命令的主谋者,你若除去这三家,我就可以拿郑国做你的内臣了。”这是郑太子华要想借了齐国的势力自立为君的计划。齐桓公将要答应他,管仲忙谏止道:“帮助儿子反叛父亲,这是不合理的事情,诸侯定要不服的。你如不答应郑太子华的请求,郑国是一样会降服的!”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就辞谢了郑太子华;郑太子华从此得罪于郑君,郑国果然来向齐国乞盟了。

就在这时候,周惠王去世,太子郑很怕他弟弟叔带要作乱,便不发丧,先向齐国乞援。鲁僖公八年,齐国邀合诸侯与周人在洮的地方结盟,郑国也来请盟。诸侯奉太子郑即位,是为襄王。襄王定了位,然后才敢发丧。

隔了一年,齐桓公又邀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在葵丘地方相会,周襄王派了大臣宰孔来赐给齐桓公祭肉。齐桓公将要下堂行拜礼,宰孔又传周王的后命道:“伯舅(天子叫异姓的诸侯为伯舅)的年纪大了,加赐一级,不必下拜!”齐桓公敬谨答道:“天威不远,就在面前,小白怎敢贪受天子的恩命,废掉下拜的礼节!”他就下堂行了拜礼,再登堂接受王赐。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点消息,就是周天子的威严在春秋以前表面上反没有这样煊赫,到了此时,周天子的真正实力已消灭无遗,而他的威严在表面上反而比前格外煊赫起来,这就是霸主的手段和作用。因了一班霸主“尊王”的权术,君臣的礼制才谨严了。后来的儒家特别注重君臣的礼节,他们号为祖述三王,实在乃是祖述的五霸呵!这年秋天,齐桓公与诸侯又在葵丘结盟,发出宣言道:“同我同盟的人,既盟之后,大家都要相好!”又申明周天子的禁令道:“不可壅塞泉水!不可多藏米谷!不可改换嫡子!不可以妾为妻!不可使妇人参预国事!”这次盟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葵丘之会”,是齐桓公创霸的一场压轴好戏。

不久晋国的献公去世,国内发生变乱(详见下章),齐桓公带了诸侯的兵伐晋,到了高梁地方就回去了。后来又派大夫隰朋带兵会合秦国的兵,送晋惠公回国即位。这是东方的国家与西方黄河上游的国家正式发生关系之始。

隔了两年,周襄王的弟弟叔带招了扬拒、泉皋、伊雒之戎来打周国,攻进了王城,焚毁了东门。秦、晋两国发兵伐戎救周。楚国在这时也灭了黄国,狄兵也再来侵扰卫国。齐桓公只能发诸侯的兵替卫国修筑城池,派了管仲、隰朋两人替周室、晋国跟戎人讲和。他既不能讨戎,又不能伐楚,更不能征服狄人。齐国的霸业到此时实在已经中衰了。

鲁僖公十三年,齐桓公为了淮夷侵扰杞国,和戎族侵扰周室,又邀诸侯在咸的地方盟会,发诸侯的兵替周室守御。次年,又与诸侯修筑缘陵的城,迁了杞国过去。不久楚国又起兵攻打徐国,诸侯盟于牡丘,起兵救徐,结果仍被楚国将徐国的兵在娄林地方打败了。又隔了一年,周王再向齐国警报戎难,齐桓公再征集诸侯的兵驻守周地。就在这年,齐国又邀诸侯在淮的地方盟会,替鄫{音zēng}国修筑城池,防御淮夷。不料筑城的人多害了病,城没有筑成就班师了。次年,鲁国灭了项国,鲁僖公还在诸侯的会上,齐桓公责问鲁国灭小国的罪,就把僖公拘下了。鲁夫人声姜为了僖公的事,与齐桓公在卞的地方相会,齐国才把僖公放回。这年的冬天,齐桓公就去世了。(以上第三时期。)

统看齐桓公的霸业,他的势力实在只限于东方一带。黄河上游的秦、晋,和南方的楚,北方的狄,他并不能把他们征服。他的实力实在很单薄,只靠了诸侯的团结,才勉强做出一点场面来。至于他的功绩,约略说来,在安内方面,是有相当的成就的;对于攘外,却只做出一些空把戏。然而中原的所以不致沦亡,周天子的所以还能保持他的虚位至数百年之久,这确是他的功劳;至少可以说这个局面是他所提倡造成的。倘使没有齐桓公的创霸,那时晋国未强,中原没有大国支撑,周室固然不能免于灭亡,就是中原全区,也一定被异族践踏了。所以后来的孔夫子便说:“管仲辅相齐桓公,做了诸侯的盟主,一手救正天下。要没有管仲,我们都要披散头发,衣襟开向左边,成为异族统治下的人民了!”这段话确是极公正的批评。即此可见齐桓公与管仲两人对于保存中原民族和文化的伟大的功绩!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