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国史讲话

第十五章 晋楚第二次和平盟约的订成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从春秋初期齐桓公创霸业起,直到春秋中期之末晋楚再盟于宋止,诸大国为了争霸大斫杀了百余年,弄得“夫妇男女不遑启处”,民力凋敝已极,因之有国际和平运动起来。国际和平运动总共起了两次:第一次因事机未成熟失败;到第二次和平盟约将订立之前,晋楚两国都因内争外患而筋疲力尽,诸侯间也实在受不了“牺牲玉帛候于两境”的苦痛,于是再由宋国发起和平运动,晋楚两国重新结盟,这次盟约居然发生了相当的效力。

晋悼公去世,子彪立,是为平公。即位之后就邀合诸侯会于溴梁,命各国互还侵地,拘了邾莒两国的君,讨他们侵鲁又与齐楚通气的罪。晋侯在温地宴享诸侯,命各国的大夫歌诗,想从诗辞里看出诸侯对晋的心理。齐国已知道晋国要对付他,所以齐大夫高厚在歌诗中便表示出叛晋的意思。晋臣荀偃怒道:“诸侯有异心了!”就命诸大夫与高厚结盟;高厚不肯,乘机逃回。于是诸侯的大夫同盟,盟辞道:“大家协力共讨不服的国家!”

那时许国因逼近郑和楚,不得安宁,请求晋国替他迁都。诸侯迁许,许大夫不肯。晋人大怒,预备动兵讨许。郑国听见讨许的消息,特别高兴,郑伯亲自领兵从诸侯的大夫攻打许国。晋兵顺道伐楚,与楚兵在湛阪(约在今河南叶县)地方开战;楚兵大败,晋兵进侵方城之外,再伐了许国回去。

溴梁会后,齐侯两次起兵伐鲁北鄙,围困成邑。鲁国派人报告晋国,晋人答应帮忙。齐侯又分兵两路伐鲁,围困桃邑和防邑。邾人也起兵做齐国的援应,伐鲁南鄙。次年(鲁襄公十八年),齐兵再来伐鲁,晋国就邀合了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国的兵伐齐,在济水会师。齐侯也起兵在平阴(在今山东平阴县)地方抵抗,在平阴南面的防门外筑了深沟,预备固守。诸侯的兵进攻防门,齐人死得很多。晋人又命司马在各处险隘散布了旌旗,令各乘兵车只坐一位车左,车右用衣服假作人形,把军队分配开,表示人多。车前载旆{音pèi}以表示战意,车后拖柴起尘以表示车多,用虚势去恫吓齐人。齐侯果然大怕,乘夜逃走。诸侯的兵攻入平阴,追击齐军,俘获齐将殖绰、郭最。鲁和卫引导晋兵打破京兹(亦在今平阴县)和邿邑(亦在平阴县),围困卢邑(在今山东长清县),进攻齐都,烧了齐都的雍门和四郭,围城甚急。齐侯将迁都避难,太子再三劝谏,方才止住。诸侯的兵东侵到潍水,南侵到沂水;班师回去,在督扬结盟。盟辞道:“大国不要侵略小国!”晋人又拘了邾君,夺了邾国漷水以北的田送给鲁国,以惩戒邾人帮齐侵鲁的罪。不久,卫、晋两国又连次伐齐。齐灵公去世,齐国内乱,只得与晋人讲了和。

在诸侯伐齐时,楚国曾起兵伐郑,原因是郑执政子孔专权,想借楚国的兵力来除去异己的群大夫。他向楚国请求这事,楚令尹子庚不肯答应,楚王硬逼子庚带兵前往。郑臣子展、子西等知道子孔的阴谋,设下了守备。子孔不敢出来与楚兵相会。楚兵深入郑境,围攻郑都,打到虫牢(在今河南封丘县),方才回去。这次战事正在冬天,大雨下来,天气非常寒冷,南人不服北方的水土,楚兵死得很多。隔了些时,郑人讨子孔的罪,把他杀了。

晋、齐结和以后,鲁襄公二十年,晋国又邀合齐、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诸侯同盟于澶渊,这是悼公复霸以后晋国势力发达的顶点。不久,内乱就发生了:原来这时晋臣栾黡{音yǎn}已死,子栾盈嗣位,与范鞅同为公族大夫,两人情意不合。栾盈的家臣州宾也向外通气,报告执政范匄,说栾盈将要作乱,作乱的目标就是打倒范氏。范鞅也为州宾作证。栾盈这人喜欢布施,很得人心,范匄正怕他的势力太大,压灭了自己,不由得信了州宾们的说话,设法把栾盈赶走,栾盈就奔到楚国去了。范匄拘杀了他的党徒多人,又邀合诸侯会于商任,宣布各国不准容纳栾氏。但那时栾氏的党知起、中行喜、州绰、邢蒯等都奔在齐国,所以不久栾盈也就从楚到齐(这大约是楚国派他联结齐国抗晋的,他的作用与晋派巫臣联吴正同)。晋国又召诸侯会于沙随,重申禁令,然而栾盈仍安住在齐国,齐国丝毫不理这类具文。

这时楚国也发生了一次内变:令尹子南专权,宠待亲信,楚王把他杀死,改派薳子冯为令尹。薳子冯也很宠待亲信,仍是招得楚王不安。后来子冯听了大夫申叔预的话,辞去门客,方才得安于位。晋、楚同是内变,所不同的,只是晋的内变发生自下,楚的内变发生自上:内变发生自下,证明了政权已经下移;内变发生自上,证明了政权仍在君主;这政权在下和在上,就是晋、楚强弱的关键。

晋侯与吴通姻,嫁女给吴国,齐侯向晋国赠送媵妾,乘机暗用篷车载了栾盈和他的部下,把他们送入栾氏的私邑曲沃,想借了他们去扰乱晋国。曲沃人很拥戴栾盈,栾盈就带了曲沃的军队结合晋大夫魏舒为内应,在白天攻入绛都(即晋新都新田)。那时赵、韩、中行、知诸大族都与范氏相好,从栾氏的只有魏氏等少数人家。晋侯嬖臣乐王鲋教范匄设计奉了晋君到固宫(襄公的庙)去,范鞅劫了魏舒也到固宫,由范匄安慰魏舒,答应他平了栾氏之后,就把曲沃给他做私邑。栾氏进攻公宫,范匄派力士斐豹击杀栾氏的勇臣督戎。栾军败退,范军乘势追击,斩了栾乐,杀伤栾鲂;栾盈逃奔曲沃,晋兵把他困住。

晋国内部发生大变,齐侯高兴极了,他乘机起来伐卫,顺道伐晋报仇。大臣晏平仲、崔杼等谏劝不听。齐军夺取朝歌(在今河南淇县),分兵为两队,攻入孟门隘(约在今河南辉县),直登太行山,进驻荧庭(在今山西翼城县),又派兵据守郫邵(在今河南济源县),在少水上封埋了晋兵的尸首,作为“京观”,然后回去。晋将赵胜带领东阳(地在太行山东)的驻军追赶,斩获齐将晏氂{音máo}。齐侯回去,不进国门,就带兵攻袭莒都;被莒人射伤腿股,勇将杞梁、华周战死。莒国怕齐报仇,与齐讲和,齐侯方才回国。

晋兵攻破曲沃,杀死栾盈,尽除栾氏的族党,栾鲂奔宋。范氏灭了栾氏以后,自以为功高望重,就骄傲起来。那时鲁国派大臣叔孙豹去聘问晋国,范匄向他问道:“古人有句话道,‘死而不朽’,这该怎样讲呢?”叔孙豹还未对答,范匄又道:“我的祖宗世世都很贵盛,直到现在我们范家仍执掌了晋国的大权,‘死而不朽’这句话,就是这样讲罢!”叔孙豹答道:“这只是世禄,谈不到不朽;像敝国的先大夫臧文仲死了之后,他的说话仍被人所尊重,这才是真不朽呢!”于是范匄的自夸门第,结果只讨了一场没趣。

晋国在范匄执政时,规定诸侯的贡献品很重,郑人受不下去,鲁襄公二十四年二月,郑伯朝晋,郑国有名的大夫子产写了一封信,托人转给范匄道:“你做了晋国的执政,四邻诸侯听不见你有什么德政,只听见叫我们加重贡献,鄙人很是疑惑。你这样干下去,恐怕诸侯都要离叛了!”范匄被他说怕了,方才减轻了诸侯的贡献。

这时楚国正在经营吴国,楚王作了水军伐吴,因军政不整,无功而回。齐侯因为曹伐晋国,害怕晋国的报复,又想与楚联结,两国互派使臣来往;齐国向楚乞兵抗晋。晋侯邀合诸侯会于夷仪,预备讨齐;只因起了水灾,暂时作罢。

楚王也邀合了陈、蔡、许诸国伐郑以救齐。诸侯回兵救郑,楚兵遁回。吴人因楚前次来伐,就联结群舒中的舒鸠国(在今安徽舒城县),教他叛楚。楚国起兵责问舒鸠,舒鸠人满不在意地回答说:“并没有这件事。”

齐国非常怕晋,又向王朝献媚,替周室修筑都城,想借周天子的威灵来抵抗晋国。同时因鲁国前次救晋侵齐,就兴师伐鲁。晋国再合诸侯于夷仪,即时起兵讨齐;恰巧齐国又发生内变,大臣崔杼弑了齐侯,拿他向晋国解说,又向晋国上上下下都纳了厚赂,晋侯答应齐国讲和,颁告诸侯,同盟于重丘。

舒鸠人终究叛楚,楚王就起兵讨伐。吴人来救,两军开战,吴兵大败,楚兵就把舒鸠灭掉。后来吴王又起兵伐楚,围攻巢邑(在今安徽巢县,即巢国地),楚人用了诱敌计,竟把吴王射死。在楚、吴交争史上,这次战事是楚国的大胜利。这时楚势似稍强盛,但同时郑兵两次伐陈,攻入陈都,向晋献捷,陈是楚的与国,楚兵竟不能救,可见楚人对北方已不如从前的积极经营了。

在这时,晋、卫间又起了交涉。先是,卫臣孙林父、宁殖赶走了国君献公,拥立殇公剽为君。宁殖去世,遗命儿子宁喜设法迎接旧君复国。献公也派人许了宁喜的好处。宁喜起兵攻掉孙氏,杀死殇公,迎献公复位。孙林父据了私邑戚(在今河北濮阳县)降晋。卫兵攻戚,孙林父向晋报告,晋人派兵替他驻守。卫兵杀死晋戍兵三百人,孙氏出兵追击,竟把卫军打败,仍派人向晋报告。晋国邀合鲁、宋、郑、曹四国会于澶渊,讨罚卫国的罪,割取卫国西鄙的地送给孙氏。那时卫侯也来赴会,晋人拘了宁喜。卫侯又亲自到晋国去诉冤,晋人也把他拘下了。齐、郑两国的君朝晋,代卫侯讨饶,卫国又送了女儿给晋侯,晋侯才放卫侯回国。这次事情晋国助臣抑君,又受了女色的贿赂而罢手,可谓倒行逆施,但是推溯它原因只为了孙林父与晋大夫交好。

楚、秦合兵侵吴,打到雩娄(在今安徽霍丘县),听见吴国已设守备,回兵顺便侵郑,攻打城麇,俘获守将皇颉和印堇父,把印堇父归给秦国。这时楚、秦和协,竭力对付晋、吴的联结。不久,许国因受不了郑国的侵略,许灵公朝楚请兵伐郑,死在楚国。楚王又邀合陈、蔡的兵伐郑。郑人将起兵抵御,子产说:“晋、楚就要讲和,楚王不过想乘未和之前尽量地干一下罢了,不如使他逞意而回,和平反容易成就些。”楚兵打破南里,进攻郑都,渡过氾{音fàn}水就回去了。

先是,齐臣乌余据了麇丘(在今山东范县)奔晋,顺道又夺取了卫、鲁、宋的边邑送给晋国。那时范匄去世,无人处理这件事。等到赵武继位执政,才拘了乌余,把侵地还给各国,以向诸侯表示好意。

那时,晋、楚间早又起了和平运动,两国派使往来。宋国执政向戌看准了时机,想抄华元的老文章,一手造成和平局面,借此以求得大名誉。他也与当时晋、楚两国的当局交好,便向两国请求弭兵结好,两国都答应了,齐、秦与诸小国也都赞成和议。诸侯在宋地开弭兵大会,从晋、楚、齐诸大国以下都来预会。楚令尹子木叫向戌转向晋国请求晋、楚两国的从国互相朝见。赵武说:“晋、楚、齐、秦是匹敌的国家,晋国不能随意使唤齐国正和楚国不能使唤秦国一样;楚君若能叫秦君到敝国来,我们也当竭力请齐君到楚国去。”令尹子木得到回报,转报楚王。楚王道:“只舍去齐、秦两国,其他各国请合在一起,共属晋、楚。”两国先照这个提议结了盟誓。诸国的代表都到了会,将要在宋国西门外结大盟,可是楚人在礼服里穿了战甲,预备威胁晋人,晋人果然害怕起来。结盟时,晋、楚两国的代表互争先歃血。晋人道:“晋国本是诸侯的盟主,没有一国能占晋国的先的!”楚人道:“你们自己说晋、楚是匹敌的国家,若常给你们占先,那就表示出楚国的懦弱了。况且晋、楚互主诸侯的盟已久,岂能说盟主的地位专在晋国!”晋臣叔向怕事,力劝赵武退让,竟给楚人占了先去。宋公宴享晋、楚的大夫,又与诸侯大夫盟于蒙门之外。大会结成以后,晋、楚又互派使臣到对方去涖盟。国际和平运动总算暂时告成了。

这次和平盟约订立于鲁襄公二十七年,是春秋中期史的一个大结束。自此以后,晋、楚的争霸才暂告一段落。在这次盟约中,吃亏的却是晋国,结盟时让楚占了先去固不必谈,就是“晋、楚之从交相见”一个条件,也是晋国的大失着:我们知道晋、楚以外,盟宋的八国(鲁、宋、卫、郑、陈、蔡、许、曹)中,只有陈、蔡、许三小国是从楚的;余外,鲁、宋、卫、郑诸中等国家都是晋属;宋属了楚,滕、薛等国也都跟了去,再添上曹国,晋国要吃一大半的亏。晋国甘心这样大牺牲来换得和平,自然是因为内部的隐患将要爆发;但楚国既得从此专心对付吴人,又得中原诸侯都来朝贡的利益,真是太占便宜,所以此后他们也就不想再对晋国生事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