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国史讲话

第十七章 社会组织的变动与学者阶级的出现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在春秋末年中原和平时期中,最值得纪念的是学术思想的发皇。中国学术史上第一位大圣人——孔子——就在那时产生。我们要明白孔子思想的由来与其在历史上的地位,须先明白孔子以前及其同时的社会组织。

周代以前的社会,我们只有一些零碎的材料,根据了这些材料是不容易立起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的。现在我们姑且从周代的社会说起——这是货真价实的封建社会。

周代封建社会的组织大致是这样的:天子居全国的最高级,诸侯为第二级,卿大夫为第三级,士为第四级,庶民为第五级,一层层地统治着。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士,卿大夫士又把土地分封给子弟们。庶民则大部分是附属于土地的农奴,他们替贵族耕种土地,缴纳一定数目的贡赋,而他们自己的生活是很贫苦的。

庶民以外的人还有工商,是附属于官府的。庶民工商以下,又有奴隶,奴隶是贵族和公家的私产,替贵族和公家服劳苦的职务的。贵族可以自由处置奴隶的死生,和处置牛马器物一般。奴隶的来源大半是征伐所得的俘虏,一部分是罪犯,他们的头衔是世袭罔替的;据说奴隶中还分有好几层等级,详细的情形我们已不能知道了。士以上是贵族阶级,在封建时代贵族阶级就是有产阶级,也就是有权阶级和智识阶级;政治、经济、智识,是三位一体地属于贵族阶级的。

与封建制度连系而不可分析的是宗法制度。宗法制度之产生是由于嫡庶之制。周代以前是没有嫡庶制的,一个国君生下的儿子都是未来的储贰;因为这样,所以没有严密的封建制度。周代开始建立嫡庶制,从嫡庶制上定出宗法制来。宗法制度大致是这样:天子以嫡子嗣位,奉始祖为“本宗”;其庶子封为诸侯,为“小宗”。诸侯在国内以嫡子嗣位,奉始祖为“大宗”;其庶子封为卿大夫,为“小宗”。卿大夫在邑内以嫡子嗣位,奉始祖为“大宗”;其庶子各有食地,为“小宗”;这也是一层层地统治的。凡大宗必是始祖的嫡裔,而小宗则或宗其高祖,或宗其曾祖,或宗其祖和父,而对大宗则皆为庶。这种制度,推其极可以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为一家,其组织之细密可以想见。

封建制度就是照宗法制度支配的。宗法所给予的是身份,封建所给予的是土地。身份土地都是属于贵族阶级,所以宗法制和封建制也都推到士为止,庶民以下似乎不在这种制度范围以内。

从封建制和宗法制推衍出来的,是世官制度。世官制度,就是卿大夫世世由嫡子继位,凡是贵族阶级都有世世做官的权利。

封建制和宗法制、世官制,三本一源,综合起来,可用“封建社会的制度”一名去包括它们。这秩然有序的封建社会,从周初起到西周末年止,维持了几百年。到周厉王时,才开始发生动摇。

耶稣纪元前842年,西周的首都起了革命,人民们起来把暴虐的天子——厉王——赶出了都城,这是市民革命的开始,表示平民势力已有相当的发展了。从此以后,便有家奴的儿子做着百官,船夫的儿子穿着熊罴{音pí}的裘子的情形。因为这样,就把代表封建势力的西周帝国送上了末路。

周室东迁以后,王室势力已倒,封建社会的第一层已经破毁,于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了。到了春秋中年,工商业日渐发展,小农社会的规模一天天崩坏,平民的势力急剧抬头,国君大夫们往往因为不如民众的意愿而被杀死或赶掉。据记载,在那时背着戈与殳的候人(做卫士的下层阶级)已有同时三百个穿着赤黻{音fú}(赤黻是贵族官吏的衣服)的了,商人也有能救国的了,车夫的话也有时被国君和大夫们采用的了,工人也有升为官吏的了。在这种情势之下,许多聪明的卿大夫已认识民众的重要,竭力施恩于他们,收为己助,以扩张本族的势力,去削弱公室。从此国君的大权又渐渐落到卿大夫的手里,于是又造成“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局面了。

在宗法制度和封建制度之下,伦理的观念:在内心方面,最重要的是忠孝和慈爱;在外表方面,最重要的是礼仪。政治方法,最重要的是亲亲尊尊,正名分礼制以维持社会。但是当封建组织极严密的时候,贵族间已难免有冲突,到了封建制发生动摇的时候,弑父弑君,亲族互相残害,便成了家常的事了。

整个的春秋时期所表现的政治与社会:在政治方面,是礼制的崩溃和政权的下移;在社会方面,是土地的集中和经济的演进。因为这样,思想学术也颇有变动的现象。到了春秋末年,封建社会表示出总崩溃的形势,影响到整个的思想界。但是一方面旧制度虽破坏,而新制度还未成立,这个时期,正是由封建社会进化到统一国家的过渡时代,孔子便是这过渡时代的代表人物。

孔子是鲁国昌平乡陬邑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名丘,字仲尼。他是宋国宗室孔父嘉的后裔;孔父嘉殉华督之难(事见本讲义第三章),子孙避祸奔鲁。数传之后,到了陬叔纥,是鲁国一位著名的勇士,他也曾做到相当的官职。孔子早年丧父,因为家中很是贫穷,曾做过管账和管畜牧的小官。他生性很好学,在早年已有“知礼”的名声。壮年曾游过齐国,颇受齐人的敬重。回鲁以后,声望愈高,从他求学的人也很多。隔了几时,他做了鲁国的中都宰,治理人民颇著成绩;不久升任为司空,又被任为司寇。在司寇的任里,他曾辅相鲁定公与齐侯在夹谷地方相会,很替鲁国争回些面子。他因为有才干,被执政季氏所信任,他便想乘此机会帮着鲁君收回政权;不幸三桓的家臣反抗这个运动,他失败了,只得离开了鲁国。从此他周游卫、宋、郑、陈、蔡、楚诸国,始终不曾得志。到他又回到鲁国时,年已衰老,他也不想做官了,就专心从事于学术事业,弟子愈来愈多,声望也越发的增高,常为国君、执政、大夫等所咨询。他用诗书礼乐教导学生,弟子中有成就的颇不少。他死在鲁哀公十六年,享寿七十四岁。在他去世的时候,鲁国国君哀公曾亲自制首诔辞追悼他道:“上天太不帮助我们,不肯留一个老成人给我做辅佐,叫人心里何等难受!”可见那时他已成了鲁国最有荣誉的国老了。

孔子的时代,是个封建制度总崩溃的时代:那时中原各国不但政权落到大夫手里,而且大夫的家臣也有很多看了大夫的榜样,起来代行大夫的职权的。孔子的祖国——鲁国——表现这种趋势最是明显。季、孟、叔三家的家臣都曾专政和据邑作乱。当鲁昭公伐季氏的时候,事情已经快要成功,只因叔孙氏的家臣竭力主张援助季氏,结果竟把昭公赶出国去。后来季氏的家臣阳虎格外来得专横,甚至拘囚家主,放杀异己,威劫国君,私据要邑,把持国政;结果终至作乱,偷盗了国宝,据邑叛变。又当孔子得势的时候,曾想毁坏三家的大邑,借此巩固公室,但终因家臣起来据邑反抗,竟使这强公室的运动完全失败。当时家臣跋扈的情形于此可见。同时王室大乱,天子蒙尘,而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局面也已成立。这个时代,真是所谓“冠履倒置”的时代了!

孔子的学说,便是针对这时代而产生的。他在伦理方面,主张忠信,孝友,礼义,以维持封建社会的道德;在政治方面,主张正名,礼治,主张从上化下,以维持封建社会的秩序。严格说起来,他的学说是伦理与政治合一的。这实在是代表了封建社会的结晶,所以他自己也以祖述文王、周公为志愿,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两句话,便是他自己所下的最好评语。

他对于宗教的观念也是很守旧的:他同商、周人一样迷信着上天,迷信着命运。他以为生死穷达都有预定的命运的,所以自称“上天已经把德付托在我的身上,别人能把我怎样!”在这里,他很像是一位教主。但他究竟是个比较开明时代的人物,又是一个人本主义者,所以他对于神怪和命运等是很少谈到的。他又曾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又自己承认不知道死生和鬼神的事。这是比较开明的态度!然而这种态度,春秋时的开明人物已有比他更进步的了。

那末孔子的学说就一无贡献吗?这也不然。他曾经把古代的思想综合成一个系统,开始对于古代的制度,给予一种理论的根据。他用“仁”的一个名词把伦理观念综合起来。仁就是同情的意思,同情心是一切道德的根本,这确是他的大发现。有一次,他突然呼唤他的学生曾参道:“参呀!我的道是整个的,贯通的啊!”曾参漫不经意地答道:“对呀!”曾参的学生转问曾参道:“刚在老先生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曾参道:“我们先生的道只是忠恕两个字啊!”“忠”就是把心放在当中,诚实待人的意思;“恕”就是待人如待自己的意思。“忠”“恕”合起来就是所谓“仁”,孔子是以“仁”的道理贯通一切的。同时他又提出“仁、智、勇”三德合一的人格观念,他主张以健全的智识,不怕的勇气去推行那同情心的道德,这才算是完人。他更提出了一个个“中庸”的名词来,“中”就是无过无不及的意思,“庸”就是平常的意思。他是反对立异鸣高的行为的。这种“中庸”的观念影响了二千年的人心。

孔子对于政治事业是失败的,但他在教育上的建树则又收到意外的大成功。他实在只是个教育家。他对于治学和教育的态度,是“为之不厌(学),诲人不倦(教)”,“毋意(不臆测),毋必(不武断),毋固(不固执),毋我(不持己见)”。他在当时有“多能”和“圣者”之称,一般人都期望着上天把他当作木铎去警醒世人。他首先对人性加以研究,他以为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环境的不同而分歧了(只有上智和下愚的人是不为环境所改变的)。他有了这种观念,所以主张“有教无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人都可用教育薰陶成好人的)。他的教育的方法,则是因人施教和启发主义。他教人治学要思想学习并重,由卑浅而入高深;先要博学多识,然后加以贯通。他的教育法能使人“欲罢不能”,他教育天才之高于此可见了。

自从孔子开门授徒,他的学生从贵族到平民哪一类的人都有。这般人学习成功,分播到四方,有的人仍守他的本业,但大部分的人另聚成一种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所谓“士”。这个“士”和以前“大夫士”的“士”是不同了,以前的是贵族中某一阶级的名词,现在变成学者的代称了。这“士”的阶级可以说是孔子一手造成的。自从有了这个阶级,于是古代的农、工、商三行以外,又新添了一种“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士的行业。这士的行业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做官,一条是讲学。他们“上说王公大人”,以取高官厚禄;“次说匹夫徒步之士”,以博高名厚誉。他们全盛的时代,最大的学者,竟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气概凌压王公,不要说小民了。战国以后,封建制度完全倒塌(士阶级的成立和发达也是促进封建制完全倒塌的一个大原因),官的行业差不多整个的落在这个阶级的手里。他们支配着整个的政治界,同时又支配着整个的思想界,在社会上他们的潜势力之大真是无与伦比。这样重要的一个阶级,就是在春秋末年中原和平而封建制度趋于总崩溃的时势中产生出来的!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