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国史讲话

第六章 军制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春秋时的军制是最凌乱的。它的详细情形,匆促之间,不能确考。本章所说,多半只是一些假定,请大家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无疑问的事实!

据说古代是行赋兵制的。周制:五百七十六家合贡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以次更调人民为兵。这种记载与其他许多记载矛盾,自然是不能整个相信的。大致周时寓兵于农,人民平时三季务农,一季演武,又在四季农闲的时候举行狩猎以讲习武事,三年大演习一次。遇到战事,便征民为兵。但在平时国家必定也有常备军的,一个正式的国家决不能没有固定的军队。

春秋以前的战争,兵数不甚多,所以人民不十分感到痛苦。春秋时盛行兼并,争战频繁,兵的数目也便渐渐增加。据记载,鲁僖公十五年,晋作州兵;成公元年,鲁作丘甲;昭公四年,郑作丘赋:其事不可详考,大抵都是一种增加军赋的制度。

春秋时的军队组织,记载既凌乱,又缺乏。据较可靠的《齐语》的记载,管仲所定的保甲制是:五人为一伍,十伍(五十人)为一小戎,四小戎(二百人)为一卒,十卒(二千人)为一旅,五旅(一万人)为一军。这种记载至少可信为当时列国军队组织的一种影子。又据记载,车战:十五乘为一广,二十五乘为一偏,二十九乘为一参,五十乘为一两,八十一乘为一专,一百二十乘为一伍。这种制度也是“其详不可得闻也”!

那时列国的军队似乎有公室的,世族的,地方的之分;详细的分配,记载无征,我们没有胆量去随意乱道。

至于列国军队的多少,据记载: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其实春秋时最大的侯国早已有超过三军定制的了。关于一军的人数,我们以为并没有一定的。旧说万人左右为一军,这大致是通常的数目。但如春秋晚期晋、楚等大国的兵力,据我们考证,至少在十万以上,那就决非旧说三军以至于六军所能包括的了。

春秋时用兵少称人数,多称车乘;每一乘的人数究竟有多少,说法也不一致。据《司马法》所记载的一说:一乘共甲士十人,步卒二十人。我们考证的结果,这种说法是大致可信的。一乘的人数,连乘车者和步卒(每乘的甲士和步兵的分配似乎没有一定),确是三十人左右。我们的依据是《诗经·鲁颂》称颂僖公的兵威是“公车千乘,公徒三万”,《齐语》记桓公时齐国的兵力是三万人。八百乘,三万是举大数而言,则每乘的兵士约有三十人。又春秋时人常说千乘之国,千乘是大国,大国三军,据旧说一万人左右为一军,那末一乘自当有三十人之数。不然的话,据或说十人为一乘(这种说法是误解了各种记载),那末千乘只有一万人,当时一个大国的军队似乎不止此数。

每乘兵车上的主力人员大致是三人:坐在左边的叫做车左,掌管射箭;坐在右边的叫做车右,掌管持矛应战;坐在中间的是车御,掌管驾马驰驱。但主将的戎车,却是将帅居中击鼓,御者居左,持矛居右。至于君主的车乘,因为当时习惯,把左首当作上首,所以君主居左,御者居中,持矛居右。又一乘兵车上的主力人员,有时也不限于三人;有所谓“驷乘”,是四个人为一车上的主力,用以增加战斗的力量的。又一乘兵车所驾的马,大致是以四匹为常度。

戎车之外的步卒,有的杂在车队里;有的单以步卒组织成军,这便是所谓“徒兵”。当时中原列国的徒兵,有名的有晋、郑两国:《左传》载鲁隐公四年,宋、卫诸国联军把郑国的徒兵打败。又载襄公元年,晋国合诸侯的兵伐郑,又把郑的徒兵在洧水上打败。这是郑国的徒兵。郑国的徒兵大致是很有战斗力的。至于晋国,则有所谓“行”的组织。鲁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作三行以御狄;因为戎、狄多是步兵,所以抵制他们的也用步兵。鲁昭公元年,晋国与无终和群狄在太原地方开战,大将魏舒主张毁车为行,这“行”也便是步兵的名称。至于戎、狄等部落与他国交战,自是多用徒兵或骑卒,这因为他们的居处多在山林,而文化又落后,备不起车乘的缘故。但在周初,周人与戎、狄的国家鬼方开战,俘获车乘至百两之多,这证明了进步的戎、狄已知用车乘作战了。

南方的吴、越等国也多用步兵或水军应战。鲁成公的时候,晋国派楚的亡臣申公巫臣通使于吴,开始教吴人乘车和战阵,这使楚国的地位大受影响。但此后吴、越的战争用戎车仍旧不多;便是楚国御吴,也多用步卒或水军。鲁哀公十一年,吴、鲁联军伐齐,俘获齐车八百乘,统归鲁国所有,这是吴人不甚需要车乘的证据。

各国的战阵也有许多名目,如郑有鱼丽之阵,以二十五乘兵车当先,五名步卒随后,为一队,卒承车的缺隙以为弥缝。这是一种很坚固的阵势。卫有支离之卒,是一种分散的阵势。楚有荆尸之阵,在军队里参用戟队。吴有方阵,以百人为一彻行,百彻行为一方阵,用以威胁敌人的。越有句卒,是三军外的游军,用以引诱敌人的。鲁昭公元年,晋、狄太原之战,改车为卒,设立相丽的五阵,有前、后、右角、左角、前拒的名目。襄公二十三年,齐侯伐卫,顺道伐晋,把军队分为六支,有先驱(前锋军)、申驱(次前军)、贰广(公的卫队)、启(左翼)、胠(右翼)、大殿(后防军)等名目,这是深入敌国的军队组织。正军以外,又有所谓游阙,是游击补阙的车队。

现在我们再来检查检查当时各国的军力:

(一)晋国 晋在春秋时国势最强,军力当然不弱。据记载,曲沃篡晋,周王命曲沃武公以一军为晋侯;献公作二军;文公作三军,稍后又在三军之外别作步军三行。鲁僖公三十一年,晋人改作五军以御狄。成公三年,晋作六军。其后又迭有损益。但军制虽有变更,军力实只有增加。在春秋晚年,晋全国的兵力至少已达四千九百乘。如以一乘三十人计算,则晋国共有十五万左右的兵;再加上别组的徒兵等,当更不止此数。

(二)齐国 齐国在春秋初年,国军已有三军约千乘三万人的兵力。到后来军制虽未甚改变,而军力当有大大的增加,才能维持他东方强国的地位。吴、鲁、齐艾陵之战,齐国丧失八百乘的兵车。晋、郑铁之战,晋兵收获郑人替齐人转送范氏的粟米千车。一战的损失如此之多,则全国的兵力当不下数千乘。

(三)楚国 楚国的军制,王室的禁旅有左右广,每广十五乘,合为三十乘。全国似无一定的军数,出战时大致为三军。但楚国在春秋列国中军队实在是最多的:当楚灵王时,单是陈、蔡、二不羹四县的兵力已有四千乘,再加上申、息诸大县和其他地方的军队,当在万乘数十万人以上。

(四)秦国 秦国全国的军数缺乏确实的记载。鲁昭公时,秦君的母弟鍼因为权势太大,实力几与秦君相并,被逼奔晋,随从的车有千乘之多。一个公子的实力已大到如此,则秦国全国的兵力必也不下数千乘。

(五)鲁国 鲁国的军制本为二军;襄公十一年,作三军;昭公五年,又把中军废了,仍复为二军。鲁国的国军大致始终在千乘三万人左右,是个次等的国家。

(六)郑国 郑国的军力当在鲁国之上。春秋初年,郑国已有三军,三军外并有徒兵和临时添置的军队。其国军实力至少在千乘以上。鲁襄公二十五年,郑子展、子产带车七百乘伐陈,车数与城濮之战晋车之数相等。哀公二年,晋、郑铁之战,晋将卫太子蒯聩登铁丘上观望郑军,看见郑军很多,害怕起来,自投于车下。此战晋人以郑为大敌,可见郑国的兵力自春秋初年到末年始终不弱。

(七)宋国 宋为次等国家中的大国,兵力也不很弱,当在千乘以上。鲁宣公二年,宋、郑大棘之战,卫兵俘获宋车四百六十乘;宋人又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向郑赎取华元。宋国损失数百乘的兵力还不算什么,可见其实力之强了。

(八)卫国 卫为春秋时的弱国,兵力较差。自被狄人破灭之后,文公元年(鲁僖公元年)革车只有三十乘,末年到了三百乘,其后当更有增加。到春秋晚年,卫人高嚷着“晋国虽五次来伐我,我们尚能应战”,可见他们的兵力至少也在千乘左右。

(九)吴国 吴是春秋晚期的霸国,军力自然很强。吴、齐艾陵之战,吴有中上下右四军,其左军当留守于国内,是吴国有五军的军制。鲁哀公十三年,吴、晋会于黄池,吴国陈列中左右三军带甲之士三万人为方阵,以与晋军争长,则其国军至少在五万人以上。

(十)越国 越也是春秋末年的强国。据记载,越也有五军的组织。越王句践攻吴,发习流(流放的罪人)二千人,教士(普通军)四万人,君子(王的私卒)六千人,诸御(高等军士)一千人,约五万人的兵力,这当是倾国之师了。越地较吴为小,其全国的兵力在灭吴以前似乎在吴之下。

至于春秋时王室的军队,实际上恐不够六军之数。鲁桓公五年,周桓王起倾国之师伐郑,王领中军,虢公林父领右军,周公黑肩领左军,只有三军之众。春秋初年周室尚有相当的势力,其军力已单薄得不值郑人一击;何况王畿日削,王纲日坠,不但“其车三千”的盛况不能恢复,就是春秋初年固有的实力恐也不能保持了。

关于各国内部大世族的实力,普通约在百乘左右;少的只有几十乘以至于十余乘;但也有较大的实力存在。如春秋中年,晋国的郤至已是“富半公室,家半三军”。刚到春秋晚年晋国的韩家所属已有七县的地方,共有七百乘的兵力。又如鲁国的季氏自从四分公室而取其二以后,私属的甲士也已到了七千人以上。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