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国史讲话

第十章 礼俗及其他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在从前私塾教育的时代,我们做小孩子的初读《左传》,那威严如天帝的老师,一手拿着戒尺,一手指指画画,嘴里天花乱坠讲说那春秋时代的情况。那时我们真忘了头上栗凿的痛苦,而深深羡慕这揖让庄严的礼教社会,仿佛亲自在玉帛俎豆间周旋着似的。这种有趣的印象,一直到现在还刻在我们的头脑里,无怪乎二千年前的孔夫子要说一句“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话了!

我们现在知道那“郁郁乎文哉”的礼教社会,只是当时的贵族阶级的领域;他们有农奴替他们劳动,吃饱了饭,一天到晚没事做,所以尽闹着种种的空场面,留下痕迹来,给后人玩想追吊。可怜当时的平民哪里领略得到礼仪的趣味呢!

据记载,周公制礼:“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它的细密的情形,在现存的《仪礼》这部书中还可以想象出来。重要的仪制,除了婚祭二礼我们已在前面叙过外,现在再拣那略可考据的叙述如下:

(一)冠礼 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开始算做成人,由父母替他请宾加冠(在未加冠的时候,或把头发剪短,披向两面,叫做“两髦”;或把头发打成结,叫做“总角”),在宗庙里行礼。加冠共分三次:初次加缁布冠(黑色的布制成的帽),次加皮弁{音biàn}(白鹿皮制成的帽),又次加爵弁(红黑色的布制成的帽)。加冠以后,又由宾替他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卜商字子夏,字和名在意义上总是有联带关系的,不管是正是反),此后便算成人,可以出来与社会交际了。女子到十五岁也要加笄(安发的簪),加笄以后便算成人。

(二)相见礼 古人初次相见,必须请第三者介绍。去见人的人必须向所见的人行贽礼,贽就是见面时赠送的礼品:大贽用玉帛,小贽用禽兽果脯等物。见面时,宾主揖让,礼节颇繁。相见后又有主人拜宾还贽之礼。

(三)乡饮酒礼 这是居乡聚会之礼。行礼时,有主,有宾,有介(副宾)。由年纪最老的人做大宾,饮酒奏乐,揖让周旋。据说这是表明“尊长养老”的意思。由国君召集大夫士开宴会叫做“燕礼”,据说燕礼是明君臣之义的。

(四)乡射礼 乡饮酒之后多行此礼。射鹄设在堂下,比射的人一对对的揖让升堂,揖让下堂;在堂上比射,比输的人在堂下饮罚酒。周旋礼仪也很可观。孔圣人对射礼曾批评过一句“其争也君子”的话。由国君召集大夫士比射的礼,叫做大射,典礼格外隆重。射礼之外,还有一种投壶礼,是宾主用箭投射壶中,中者为胜。

(五)聘礼 诸侯派使臣到友邦去问好,叫做聘礼(天子有时也派使臣聘问诸侯,诸侯也派使臣聘问天子)。聘礼与朝礼一般,必有贡献,大致用玉帛之类。聘使在本国君主前受了隆重的任使的礼命;到了所聘的国,先受那国君主的慰劳,然后在那国的宗庙里献币行礼。聘后又有宾主宴会与主君赠贿之礼。

(六)朝觐礼 诸侯朝见天子,叫做朝觐礼。据说行朝礼时,天子朝服依屏南面受礼,诸侯北面拜见。朝后也行宾主享礼。春秋时,小国诸侯对大国诸侯也行朝礼,其制度不可详考,大致礼数较为平等。晋文、襄二公做盟主的时候,曾定下“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的制度。

(七)丧礼 丧礼是古人所最重视的礼,记载最多,虽然不可靠的居大部份,但是大致的情形还可以想象出来。据说凡有病将死的人必须睡在正屋的北墙下,死后移到牖下。刚死时,由一个人拿着死者的衣服上屋向北面招魂三次,下屋时由另一个人把这衣服盖在死人的身上(这衣服是不用以袭殓的)。于是设奠,赴告,受吊,男女聚守按时哭泣,和后世的丧礼差不多。小殓在户外,大殓在阼阶。小殓后移尸堂前,大殓后入棺。过若干天,筮择圹地;营筑之后,卜期葬埋。

殉葬用的器物有“明器”,明器是一种只具式样而不能实用的东西。明器以外也用其他日用的器物殉葬。高等的贵族有时甚至于拿活人活物去殉葬;也用草木之类制成的假人做从葬的仪卫,这叫做刍灵(草人)和俑(木偶)。古时棺之外又有椁,椁是棺的外套(据说贵族的棺椁有好几重的)。又据说,古时只有平葬的“墓”而没有高葬的“坟”;坟是后起的制度。孔子曾因自己是四方奔波的人,恐怕过了多年回来要忘记,所以替他父母筑了高坟作为标记。

丧服的制度,据后世的记载也是非常的细密,但十之八九是不足信的!真实的情形,需待详细的考证,现在不能乱说。大抵古时也和后世一样居丧穿着素服。丧服用粗麻布或葛布等制成,有轻有重。当时各地的制度不同:有的地方丧服较重,丧期较长;有的地方较轻,较短,并无一定。后来的儒墨等家派各据一时一地的制度,自以为是古先圣王的通制,后人上了大当,二千年来,丧服的制度越说越乱,到现在还理不清楚。

奇怪得很:记礼的书虽多,古时的礼俗竟不可详考。除了上述的几件大礼以外(上面所叙的也未必完全可靠),古时人平日居家还有许多的仪节。但这类仪节,既琐碎,又真伪杂糅,恕我们不加赘述了。

春秋时庶民阶级的礼俗的详情,我们也已无法知道,只好暂时阙疑。我们现在且先说说那时人的衣、食、住、行和娱乐:

古时人穿衣,上面是衣,下面是裙,裙叫做“裳”。据说只有一种“深衣”是上下衣裳相连的。衣裳之间有带。礼服的前面又有皮制的蔽膝,叫做“韨”,大贵族的韨是红色的。又有包足的邪幅,叫做“偪”。男子头上有冠,女子头上有笄。男子身上佩有玉器和刀剑等,头上有篦发的“揥”{音tì}(象骨所制),耳上有塞耳的“瑱”{音tián}(玉石所制)。女子除佩玉和“揥”“瑱”之外,又有“副”(祭服的首饰,用发编成的)、“珈”(玉制的首饰,加在笄上的)等首饰。那时人的衣裳和现在人一样,是用布帛做成的。贵族和有钱的人们的衣裳上,绘有彩画,织有文绣(贵族们衣裳上所画所绣的是日、月、星辰、山、龙、藻、火之类,最有名的是黼黻{音fufú}:白黑相间叫做黼,青黑相间叫做黻)。他们的礼服最是讲究(最大的礼服叫做“衮”),其制度一时也说不完。平民们所穿的衣只是粗布所制,叫做“褐”。最贫穷的人甚至于“无衣无褐”。人们冬天所穿的有绵(丝绵)衣和皮衣,皮衣是用狐、羊、鹿等皮制成的。冠也用布帛或鹿皮等制造。冠上有的有缨,有的有盖。有盖板的帽叫做冕,是大贵族所戴的礼冠。盖上悬有珠玉小颗,叫做旒{音liú}。据记载:帽大致有冕、弁、冠三等,其制度之详也已不甚可考。平民种田时戴的有笠,大抵是竹做的。鞋料普通用葛布,冬天有穿皮毛的鞋的。大贵族的鞋也用红色,有的以金为饰,叫做“金舄{音xì}”。平民们大致穿着草鞋或木屐。那时人也穿袜子,但见君时要把它脱去。男子们打仗时所穿戴的有盔甲等。女子们讲打扮的是“绿衣黄里,绿衣黄裳”和“缟(白色)衣綦{音qí}(绿黑色)巾”;用膏沐发以求光泽;或把鬓旁的短发向上卷起,以求美观。至于粉、黛和胭脂等等,那时候还没有盛行。

古人的食料,和现在人所吃的也差不多。他们通常所吃的饭,是米、麦和菽豆等。吃的菜:荤的有牛、羊、猪、鸡、鱼等肉,最著名的美食是熊掌;素的也有各种菜蔬。盐、酱、醋等在那时也已发明。另外还有一种糖浆,叫做“饴”。盐醋等之外,又用梅子作调羹的作料。姜、葱、韭等也是那时人日常所用的下饭物。喝茶的风气还不曾有,他们所喝的:冬天是热汤,夏天是凉水。娱乐交际的食品则有酒和果子等。

最古的人穴居在山洞里,到后来渐渐知道建造房屋。较早的屋子是用茅草或木板盖成的。至迟到周代,已经有了瓦屋。周代贵族阶级的屋子,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叫做“路寝”,一种叫做“小寝”(庶人只有一寝),其制度之详我们不知道。据近人所考,似是前堂后室,左右有房,堂后和堂前有庭,和现在的屋子也差不多。房里有牖(穿壁以木为交窗叫做“牖”),房外有门,屋外有墙,有大门。堂下有两道阶:在东边的叫做“阼阶”,在西边的叫做“宾阶”;宾客进门时,主人迎入,自己从阼阶走上去,宾客从宾阶走上去,互相揖让行礼。屋外又有园囿之类。娱乐的地方更有各种台榭。又当时行大家族制度,所以筑起室来,常常是“百堵”。打仗时人们所住的则有营幕。西周以来,贵族们已有“如翚(雉鸟)斯飞”的飞檐式的房屋。春秋时的诸侯更有了长“数里”的宫殿。又当时席地而坐,睡时则用床。

古时的交通不方便,道路的修筑自然很简陋。大概城中必有大道,城外也有通路。水上有桥。周室为当时天下的共主,在西周的时候,已建筑有像砥一般平,像箭一般直的“周道”,那是给贵族们走的,平民们只有望望的份儿而已。交通的工具,大致陆地用车,水道用船或筏。据记载,大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形如木箕),山行乘(大致是一种木制的轿)”;那末古代的交通工具种类也很多。但庶人出外多是步行,而且要自己带了粮食。又北方水浅,少有桥梁,人们过小河的时候,往往用牵衣涉渡的方法。

古人娱乐的事情不多,大致饮酒奏乐,就是唯一的大娱乐了。但男女们驾车出游,也是一种消遣的方法。贵族阶级特殊的娱乐有所谓“女乐”,是女子的歌舞队。他们在幽美的花园里,喝着老酒,听着音乐,左拥右抱,其乐无极。有时在家里玩厌了,又可以出外游散、打猎,以解烦闷。平民们一年到头忙碌着,只有在农闲的时候才偶有喝酒吃肉欢呼聚乐的机会。演戏和娼妓,春秋时似乎也已有了,但行用还不普遍。又当时已有博奕的事,孔子曾贬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还不如“博奕者”好。

春秋时各地方的风俗,也略有可说的。据后世的记载,秦地的人好稼穑,务本业;又以气力为上,以射猎为先。河内殷虚一带的人性质刚强,多豪杰;喜相侵夺,薄于恩礼。晋地的人深思俭陋。周地的人巧伪趋利,喜为商贾。郑地的人男女聚会,风俗淫乱。陈地的人尊贵妇女,喜欢祭祀。晋北戎、狄等地的人悲歌忼慨,好作奸巧。齐地的人舒缓迂阔,奢侈夸诈;国中民家的长女照例不得出嫁,名为“巫儿”,替家中主持祭祀(案:《诗经》云“有齐季女”,“齐”就是“斋”字,是敬的意思。是古人普通以季女主祭,只有齐国是用长女主祭的)。鲁地的人长幼相让,上礼义,重廉耻。宋地的人性质重厚,多君子;好稼穑,喜储蓄。卫地的人性质刚武,风俗淫乱。楚地的人懦弱偷生而无积蓄;信巫鬼,重淫祀。汝南一带的人性格急剧,有气势。吴、越的人好勇轻死。这些话虽是汉朝人所记,其中或包有战国以至秦、汉时的情形,但春秋时的民俗也于此可见其大略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