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跟现代汉语相对的名称:古代汉族人民说的话叫作古代汉语。但是,古人已经死了,现代的人不可能听见古人说话,古人的话只能从古代留传下来的文字反映出来。因此,所谓古代汉语,实际上就是古书里所用的语言。
语言是发展的,它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中国的文化是悠久的,自从有文字记载到今天,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所谓古代汉语,指的是哪一个时代的汉语呢?是上古汉语,是中古汉语,还是近代汉语呢?
的确是这样。我们如果对古代汉语进行严格的科学研究,的确应该分为上古时期(一般指汉代以前) 、中古时期(一般指魏晋南北朝隋唐) 、近代时期(一般指宋元明清) ,甚至还可以分得更细一些。那样研究下去,就是“汉语史”的研究。但是,那是汉语史专家的事情,一般人并不需要研究得那样仔细,只要笼统地研究古代汉语就行了。
研究古代汉语不分时代,大致地说,也还是可以的。封建社会的文人们喜欢仿古,汉代以前的文章成为他们学习的典范。中古和近代的文人都学着运用上古的词汇和语法,他们所写的文章脱离了当时的口语,尽可能做到跟古人的文章一样。这种文章叫作“古文”,后来又叫作“文言文”(用文言写的诗叫作“文言诗”) 。我们通常所谓古代汉语就是指的这种“文言文”。照原则说,文言文是不变的,所以我们可以不分时代研究古代汉语。当然,仿古的文章不可能跟古人的文章完全一样,总不免在无意中夹杂着一些后代的词和后代的语法。不过那是罕见的情况。
历代都有白话文。近代的文学作品中,白话文特别多,如《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这些也都属于古代汉语,但是一般人所说的古代汉语不包括近代白话文在内,因为这种白话文跟现代汉语差不多,跟文言文的差别却是很大的。
这本小册子所讲的古代汉语就是文言文,所以不大谈到历史演变,也不谈到古代白话文。这里先把古代汉语的范围交代清楚,以后讲到古代汉语的时候,就不至于引起误解了。
第二章
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首先是为了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以便批判地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其次是因为古代汉语对现代语文修养也有一定的帮助。现在把这两个理由分别提出来谈一谈。
第一,中国有几千年文化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下来。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地总要接触古代文化。有时候,是别人先读了古书,然后用现代语言讲给我们听,例如我们所学的中国史就是这样。有时候,是别人从古书中选出一篇文章或书中的某一章节的原文,加上注解,让我们阅读,例如我们所学的语文课,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这样。将来我们如果研究历史,就非直接阅读古代的史书不可;如果研究古典文学,也非直接阅读古代的文学作品不可。研究哲学的人必须了解中国的哲学史,研究政治的人必须了解中国历代的政治思想,研究经济的人必须了解中国历代特别是近代的经济情况,他们也必须直接阅读某些古书。学音乐的人有必要知道点中国音乐史,学美术的人有必要知道点中国美术史,他们也不免要接触古书。就拿自然科学来说,也不是跟古书完全不发生关系的。学天文、数学的,不能不知道中国古代天文学和数学的辉煌成就;学医学、农学的,不能不知道中国古代医学上、农学上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学工科的,也不能不知道中国古代不少工程是走在世界建筑学的前面的。当然,我们也可以靠别人读了讲给我们听,或用现代白话文写给我们看,但是到底不如自己阅读原文那样亲切有味,而且不至于以讹传讹。
在中学时代,还不能要求随便拿一本古书都能看懂,但是,如果多读些文言文,就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必须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但是,如果我们连书都没有读懂,也就谈不上辨别精华和糟粕了。因此,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是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先决条件。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来的,现代汉语继承了古代汉语的许多词语和典故。因此,我们的古代汉语修养较高,对现代文章的阅读能力也就较高。像“力争上游”的“上游”(河流接近发源地的部分) ,“务虚”的“务”(从事于) ,本来都是文言词,现在吸收到现代汉语来了。毛主席说:“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当然我们坚决反对去用已经死了的语汇和典故,这是确定了的,但是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继承。”我们应该认识到,学习古代汉语,不但可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阅读现代书报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
第三章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来的,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无论如何不会像学外国语那样难。但是,由于中国的历史长,古人距离我们远了,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一般说来,越古就越难。要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就应该讲究学习的方法。
第一,是读什么的问题。中国的古书,一向被称为“浩如烟海”,是一辈子也读不完的。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必须有所选择。我们应该选读思想健康而又对后代文言文有重大影响的文章。上古汉语是文言文的源头,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一些汉代以前的文章,当然中古和近代的也要占一定的比重。
整部的书不能全读,可以选择其中的精华来读。
初学古代汉语,应该利用现代人的选本。首先应该熟读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和文言诗。这是经过慎重选择的,思想健康,其中大部分正是对后代文言文有重大影响的文章。其次,如果行有余力,还可以选读《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和《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出版) 。这两部书分量太重,最好请老师代为挑选一些,不必全读。
初学古代汉语不应该贪多:先不忙看《诗经选》《史记选》等,更不必全部阅读《论语》《孟子》等。“贪多嚼不烂”,这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
第二,是怎样读的问题。最要紧的是先把文章看懂了。不是浮光掠影地读,不是模模糊糊地懂,而是真懂。一个字也不能放过,决不能不求甚解。这样,就应该仔细看注解,勤查工具书。
中学语文课本、《古代散文选》、《古代汉语》等书都有详细的注解。仔细看注解,一般就能理解文章的内容。有时候,每一句话都看懂了,就是前后连不起来,那就要请教老师。读文章要顺着次序读,有些词语在前面文章的注解中解释过了,到后面就不再重复了。
所谓工具书,这里指的是字典和辞书。字典是解释文字的意义的,如《新华字典》,辞书不但解释文字的意义,还解释成语等,如《辞源》《辞海》。《辞源》《辞海》是用文言解释的,对初学来说,也许嫌深了些。《新华字典》虽然是为学习现代汉语编写的,但是对学习古代汉语也很有帮助,因为其中也收了许多比较“文”的词义(如“汤”字当“热水”讲) ,并且收了许多比较“文”的词(如“夙”音 sù,就是“早”) 。
有了注解,为什么还要查字典呢?因为做注解的人不一定知道读者的困难在什么地方:有时候读者很容易懂的地方有了注解,读者感到难懂的地方反而没有注解。查字典是为了补充注解不足之处。学习古代汉语的人必须学会查字典,并且养成经常查字典的习惯。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试着翻译一两篇文章作为练习。但是初学的时候不要找现成的白话译文来看,那样做是没有好处的。正如外语课本不把课本翻译出来一样,中学语文课本也没有把文言文译成白话文。假如译成白话文,就会养成读者的依赖性,不深入钻研原文,以了解大意为满足,这样就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学习古代汉语的人,常常是学一篇懂一篇,拿起另一篇来仍旧不懂。所以需要学习关于古代汉语的一般知识,以便更好地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关于古代汉语的一般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关于文字的知识,第二是关于词汇的知识,第三是关于语法的知识。掌握了这三方面的知识,就能比较容易地阅读一般文言文。这本小册子主要是大略地讲讲这三方面的知识。掌握了这些浅近的知识以后,可以为阅读一般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后要提高就容易了。
第四章
古代汉语的文字
古代汉语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所以学习古代汉语就先得识字。这些字虽然跟现代汉语的字基本上一样,但是意思不完全一样,写法也不完全一样,所以需要讲一讲。这里分为四个问题来讲:(一)字形和字义的关系;(二)繁体字;(三)异体字;(四)古字通假。
(一)字形和字义的关系
字形是字的形体,字义是字的意义。汉字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字形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字义。字的最初的一种意义叫作“本义”,字的其他意义一般是由本义生出来的,叫作“引申义”。本义和字形是有关系的,懂得这个道理,有助于了解古代汉语的字义。现在举些例子加以说明。
〔涉〕“涉”的本义是蹚着水过河,所以左边是“水”(“ 氵”就是水) 。古文字的“涉”更加形象,写作“ ”,画的是前后两只脚,中间一道河。后来左边写成三点水,右边写成“步”字,其实“步”字上半代表一只脚(即“止”字) ,下半代表另一只脚(即反写的“止”字,“ ”,不是“少”) 。苏轼《日喻》“七岁而能涉”,其中“涉”字是用的本义。《吕氏春秋·刻舟求剑》1 “楚人有涉江者”,其中“涉”字用的是引申义,那不是蹚着水过河,而是乘舟过河。后来又引申为牵涉、涉历。
〔操〕〔持〕这类字叫作形声字,左边是形符(又叫意符) ,表示意义范畴;右边是声符,表示读音(形符也可以在右边、上面、下面,声符也可以在左边、上面、下面) 。“操”“持”都是拿的意思,所以以手(扌) 为形符。“操”从喿声(“喿”即“噪”字) ,“持”从寺声。《韩非子·郑人买履》:“而忘操之。”蒲松龄《狼》:“弛担持刀。”这两个字也有细微的分别:“操”又指紧握,引申为操守、节操;“持”泛指拿。
〔坠〕“坠”(墜) 本作“隊”,从阜(阝) ,㒸声(“㒸”即“遂”字) 。阜是高大的山,从高山掉下来叫作“隊”,引申为泛指坠落。《荀子·天论》:“星隊木鸣,国人皆恐。”后来加土作“墜”(坠) ,以区别于队伍的“隊”(队) 。《吕氏春秋·刻舟求剑》:“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契〕〔锲〕“契”是刻的意思。《吕氏春秋·刻舟求剑》:“遽契其舟。”据《说文》,契刻的“契”写作“栔”,从木,㓞、声(“㓞”音锲) 。其所以从木,因为木是刻的对象。契字又作“锲”。《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从金,契声。其所以从金,因为金是刻的工具(刻刀是金属做的) 。
〔载〕“载”从车,声(“”音哉) ,本义是车载。《史记·孙膑》:“窃载与之齐。”引申则船载也叫“载”。柳宗元《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窥〕“窥”从穴,规声。“穴”是窟窿,从窟窿里看,叫作“窥”。如“管中窥豹”,引申为偷看。柳宗元《黔之驴》:“蔽林间窥之。”
〔骇〕“骇”从马,亥声,本义是马惊。《汉书·枚乘传》:“马方骇,鼓而惊之。”引申为泛指害怕。柳宗元《黔之驴》:“虎大骇。”
〔鸣〕“鸣”从鸟从口。这类字叫作会意字。会意字没有声符,而有两个或三个形符。鸟口出声叫作“鸣”。《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引申为泛指禽兽昆虫的叫。柳宗元《黔之驴》:“他日,驴一鸣。”
〔顾〕“顾”(顧) 从页,雇声(“雇”音户 )。“页”不是书页的“页”,而是音颉( xié) 。“页”是头的意思。“顾”是回头看,所以从页。蒲松龄《狼》:“顾野有麦场。”
〔薪〕“薪”从艸(艹) ,新声。“薪”的本义是草柴。蒲松龄《狼》:“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也指木柴。《诗经·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弛〕“弛”从弓,也声,本义是把弓弦放松。《左传·襄公十八年》:“乃弛弓而自后缚之。”引申为泛指放松。蒲松龄《狼》:“弛担持刀。”
〔尻〕〔尾〕“尻”从尸,九声,是形声字。“尾”,从尸,从毛,是会意字。“尸”,金文作 ,侧看像人卧之形。从尸的字,表示人体的部分。“尻”是屁股,“尾”是尾巴。据《说文》说,古人和西南夷人喜欢用毛作尾形以为装饰,所以“尾”字从毛。蒲松龄《狼》:“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贱〕“贱”从贝,戋声。“贱”的本义是价格低,所以左边是“贝”(上古时代,贝壳被用为货币) 。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其中“贱”字是用的本义。引申为地位低。
〔驾〕“驾”从马,加声。“驾”的本义是把车轭放在马身上(驾车就是赶车) ,所以下边是“马”。白居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其中“驾”字是用的本义。引申为驾驭。
〔险〕“险”(險) 从阜,僉声。“险”的本义是险阻,所以其字从阜,阜就是山。《列子·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二)繁体字
汉字简化,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大事。由繁体变为简体,易写易认,人们在学习上方便多了。但是古书是用繁体字写的,我们目前还不能把所有的古书都改成简体字。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最好认识繁体字,因为将来读到古书原本时,总会接触到繁体字的。
并不是每一个字都有繁简二体,例如“人”“手”“足”“刀”“尺”等字,从古以来笔画简单,不需要再造简体。有些字,笔画虽不简单(例如鞭子的“鞭”) ,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简化。但是,有许多字已经简化了。
汉字简化,最值得注意的是同音代替的情况:读音相同的两个字或三个字,简化以后合并为一个字了。这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原来两个(或三个) 繁体字都废除了,合并为一个简体字。这里举几个例子。
〔發∶髮〕一律简化为“发”。古代“發”“髮”不通用,发出、发生的“发”写作“發”,头发的“发”写作“髮”。例如:
1.齐军万弩俱發 。2 (《史记·孙膑》)
2.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髮 焦。(杜荀鹤《时世行》)
〔獲∶穫〕一律简化为“获”。古代“獲”“穫”一般不通用,获得的“获”写作“獲”,收获的“获”写作“穫”。例如:
1.獲 楚魏之师,举地千里。(李斯《谏逐客书》)
2.春耕,夏耘,秋穫 ,冬藏。(晁错《论贵粟疏》)
〔復∶複〕一律简化为“复3 ”。古代“復”“複”不通用:“復”是现代“再”的意思,又解作“恢复”;“複”是“重复”。例如:
1.居十日,扁鹊復 见。(《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2.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 吾赋不幸之甚也。(柳宗元《捕蛇者说》)
3.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複 者。(沈括《活板》)
4.複 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第二种情况是原来两个(或三个) 字保存笔画简单的一个,使它兼代笔画复杂的一个(或两个) 。这里举几个例子。
〔馀∶余〕一律写作“余”。古代“馀”“余”不通用,剩余的“余”写作“馀”,当“我”讲的“余”写作“余”。例如:
1.其馀 ,则熙熙而乐。(柳宗元《捕蛇者说》)
2.後百馀 岁有孙膑。(《史记·孙膑》)
3.余 闻而愈悲。(柳宗元《捕蛇者说》)
〔雲∶云〕一律写作“云”。古代“雲”“云”不通用4 ,云雨的“云”写作“雲”,当“说话”讲或当语气词用的“云”写作“云”。例如:
1.旌蔽日兮敌若雲 。(《楚辞·国殇》)
2.雲 霏霏而承宇。(《楚辞·涉江》)
3.后世所传高僧,犹云 锡飞杯渡。(黄淳耀《李龙眠画罗汉记》)
4.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魏学洢《核舟记》)
〔後∶后〕一律写作“后”。古代“後”“后”一般不通用。“後”是前后、先后的“后”,“后”是后妃的“后”。前后、先后的“后”有时候写作“后”(罕见) ;后妃的“后”绝不能写作“後”。例如:
1.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後 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2.媪之送燕后 也,持其踵为之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徵∶征〕一律写作“征”。古代“徵”“征”一般不通用,征求、征召、征验、征税的“征”写作“徵”,征伐、征途、征徭的“征”写作“征”。征税的“征”写作“徵”,有时候也写作“征”,但是征伐的“征”绝不写作“徵”,征求、征召、征验的“征”一定写作“徵”,绝不写作“征”。例如:
1.尔贡苞茅不入,……寡人是徵 。(《左传·僖公四年》)
2.昭王南征 而不复,寡人是问。(同上)
3.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徵 苗。(杜荀鹤《时世行》)
4.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 徭。(同上)
5.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徵 。(《后汉书·张衡传》)
〔乾∶幹∶干〕一律写作“干”(不包括乾坤的“乾”) 。“乾”和“干”同音,“幹”和“干”同音不同调(“幹”去声,“干”阴平声) 。古代“乾”“幹”“干”不通用。“乾”是乾燥的“乾”,“幹”是树幹、躯幹的“幹”(这个意义又写作“榦”) 和才幹的“幹”,“干”是盾牌(“干戈”二字常常连用) 。例如:
1.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乾 。(宋应星《稻》)
2.柏虽大幹 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徐宏祖《游黄山记》)
3.田园寥落干 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5 (白居易《望月有感》6 )
以上所述一个简体字兼代古代多个字的情况是值得特别注意的。但是大多数的情况是一个简体字替换一个繁体字,如“书”替换了“書”,“选”替换了“選”,“听”替换了“聽”,等等,只要随时留心,繁体字是可以逐渐熟悉的。
(三)异体字
所谓异体字,是一个字有两种以上的写法。例如“线”字在古书中,既可以写作“綫”,又可以写作“線”。“于”字在古书中,既可以写作“于”,又可以写作“於”7 。在今天,汉字简化以后,异体字也只保留一个了,如用“綫”(简作“线”) 不用“線”,用“于”不用“於”。但是我们阅读古书,还是应该认识异体字。
废除异体字,大致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保留笔画较少的字,第二个标准是保留比较常见的字。这两个标准有时候发生矛盾。例如“于”字比“於”字笔画少,但是“於”字比“于”字常见。依照简化的原则,决定采用了“于”字。又如“無”字比“无”字常见,“傑”字比“杰”字常见,“淚”字比“泪”字常见8 ,“无”“杰”“泪”笔画较少,被保留下来,而“無”“傑”“淚”就废除了。
有时候,某些异体字不但笔画多,而且很少用,当然就废除了。例如:
德∶悳 匆∶悤 奔∶犇
粗∶觕、麤 梁∶樑
这里不可能把所有的异体字都开列出来。只是举出一些例子,使大家注意这种现象。我们读古书的时候遇见异体字,一查字典就解决了。
(四)古字通假
通是通用,假是借用(“假”就是“借”的意思) 。所谓古字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的意思。古字通假常常是两个字读音相同或相近,其中一个算是“本字”,另一个算是“假借字”。例如“蚤”的本义是跳蚤,但是在《诗经》里借用为“早”(《诗经·豳风· 七月》:“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在早晨的意义上,“早”是本字,“蚤”是假借字。这种假借字,在上古的书籍里特别多。例如:
1.秦伯说,与郑人盟。(《左传·僖公三十年》)
(“说”假借为“悦”。)
2.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战国策·齐策》)
(“责”假借为“债”。)
3.距关,毋内诸侯。(《史记·项羽本纪》)
(“距”假借为“拒”,“内”假借为“纳”。)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上)
(“倍”假借为“背”。)
古字通假的问题是很复杂的,现在先讲一个大概,以后还可以进一步研究。
1 引文为课本常选者,篇名多从课本。下同。
2 本书所引例句,为阅读方便,一般以句号结句,有的与原文标点不尽相同。
3 旧时字典也有“复”字,但是一般古书不用。
4 “云”虽是“雲”的本字,但是在古书中“云”和“雲”显然是有分别的。
5 大意是说:战争之后,田园荒芜了,兄弟们在道路上流浪着。
6 这首诗的全名是《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7 严格地说,“于”和“於”是略有分别的。这里从一般的看法。
8 “泪”字一般只出现在小说里。
第五章
古代汉语的词汇
词汇是一种语言里全部的词,在汉语里,一个一个的词合起来构成汉语的词汇。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词汇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掌握了古代汉语词汇,就可以算是基本上掌握了古代汉语,因为古今语法的差别不大,古今语音的差别虽大,但是不懂古音也可以读懂古书。唯有古代汉语的词汇,同现代汉语的词汇差别相当大,非彻底了解不可。下面分为四个问题来谈:(一)古今词义的差别;(二)读音和词义的关系;(三)用典;(四)礼貌的称呼。
(一)古今词义的差别
古代的词义,有些是直到今天没有变化的,例如“人”“手”“大”“小”“飞”等。有些则是起了变化的,虽然变化不大,毕竟古今不同,如果依照现代语来理解,那就陷于错误。我们读古代汉语,不怕陌生的字,而怕熟字,对于陌生的字,我们可以查字典来解决;至于熟字,我们就容易忽略过去,似懂非懂,容易弄错。现在举些例子来说明古今词义的不同。
〔兵〕今天的“兵”指人,上古的“兵”一般指武器。《楚辞·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后代也沿用这个意义,如“短兵相接”,但是也像现代一样可以指人了。
〔盗〕今天的“盗”指强盗,上古的“盗”指偷(今天还有“盗窃”一词) 。《荀子·修身》:“窃货曰盗。”后代也像现代一样可以指强盗了。如“俘囚为盗耳”(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
〔走〕今天的“走”指行路,古代的“走”指跑。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注意:即使到了后代,“走”字有时也只指跑,不指行路,如“走马看花”。现在广东人说“走”也还是跑的意思。
〔去〕古人所谓“去”,指的是离开某一个地方或某人。如《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去女”应该理解为“离开你”。又如范仲淹《岳阳楼记》:“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去国”应该理解为“离开国都”。又如《史记·孙膑》:“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古书上常说“去晋”“去齐”,应该理解为“离开晋国”“离开齐国”,而不是“到晋国去”“到齐国去”(意思正相反) 。这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把〕古人所谓“把”,指的是“握住”或“拿着”。如“手把文书口称敕”(白居易《卖炭翁》) 。今天我们仅在说“把住舵”“紧紧把住冲锋枪”一类情况下,还保存着古代这种意义。
〔江〕古人所谓“江”,专指长江。如“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
〔河〕古人所谓“河”,专指黄河。如“为治斋宫河上”(《史记·西门豹治邺》) 。“江河”二字连用时,指长江和黄河。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
〔无虑〕古代有副词“无虑”,不是无忧无虑的意思,而是“总有”“约有”(指数量) 的意思。如“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徐珂《冯婉贞》) 。
〔再〕上古“再”字只表示“两次”,超过“两次”就不能说“再”。如“五年再会”,意思是五年之间集会两次(不是五年之后再集会一次) ;又如“再战再胜”,意思是打两次仗,一连两次获胜(不是再打一次仗,再胜一次) 。《史记·孙膑》:“田忌一不胜而再胜。”是说田忌赛马三场,输了一场,赢了两场。唐宋以后,“再”字也有像现代语一样讲的,如“用讫再火,令药熔”(沈括《活板》) 。
〔但〕古代“但”不当“但是”讲,而只当“只”讲。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又如“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又如“无他,但手熟尔”(同上) 。蒲松龄《促织》:“但欲求死。”这是没有例外的。如果我们在古书中看见“但”字时解释为“但是”,那就错了。
〔因〕今天“因”字解释为因为,古代“因”字解释为于是,意义大不相同,值得注意。《史记·孙膑》:“齐因乘胜尽破其军。”应解释为“齐人于是乘胜大破庞涓军”。《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应解释为“蔺相如于是持璧,却立倚柱”。柳宗元《黔之驴》:“虎因喜。”应解释为“于是老虎高兴了”。如果把这些“因”字解作“因为”,那就大错。欧阳修《卖油翁》的“因曰”,也应该解释为“于是他说”或“接着就说”,而不是解释为“因为他说”。这是沿用上古的意义。但是唐宋以后,有时候“因”字也当“因为”讲,如“夫因兵死守蓬茅”(《杜荀鹤《时世行》) 。那又需要区别看待了。
〔亡〕“亡”的本义是逃亡,本写作兦,从入,从∟(“∟ ”即“隐”字) ,会意。这是说,逃亡的人走进隐蔽的地方。上古时代,“亡”不当死讲。《史记·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又:“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好〕“好”的本义是女子貌美,所以“好”字从女子,会意。《史记·西门豹治邺》:“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又:“是女子不好。”《战国策·赵策》:“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子”这里指女儿。) 古诗《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以上所讲,是把古代汉语译成现代汉语来讲的。我们也可以反过来做。假定现代汉语里有某一个词,译成古代汉语,应该是什么词呢?那也是很有趣的。让我们举出一些例子来看。
〔找〕上古不说“找”,而说“求”。《吕氏春秋·刻舟求剑》:“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求人可使报秦者。”《西门豹治邺》:“求三老而问之。”
〔放〕“安放”的“放”,古人不说“放”,而说“置”。如《韩非子·郑人买履》:“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放下〕把本来拿着或挑着的东西放下来,古人叫“释”。如“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欧阳修《卖油翁》) 。
〔换〕古人不说“换”,而说“易”。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拉〕古人不说“拉”,而说“曳”。如“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林嗣环《口技》) 。
〔睡着〕古人叫“寐”。如“守门卒方熟寐”(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
〔醒〕在上古汉语里,睡醒叫“觉”(又叫“寤”) ,酒醒叫“醒”,“觉”和“醒”本来是有分别的。古书中所谓“睡觉”,也就是睡醒,不是现代语的“睡觉”。如“妇人惊觉欠伸”(林嗣环《口技》) ,其中的“觉”字沿用了上古的意义。《口技》同时用“醒”字(“丈夫亦醒”“又一大儿醒”) ,那是古今词义杂用的例子。
〔正在〕古代汉语说“方”。如“守门卒方熟寐”(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
〔有人〕古代在不肯定是谁的时候,用一个“或”字,等于现代语的“有人”。如“或告元济曰”(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又如“或曰:‘此鹳鹤也。’”(苏轼《石钟山记》)
〔过了一会儿〕古代汉语最常见的说法是“既而”(又说“已而”) 。如“既而儿醒,大啼”(林嗣环《口技》) 。又如“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周密《观潮》) 。
〔差点儿〕古代汉语说“几”。如“几欲先走”(林嗣环《口技》) 。
〔一点儿也不〕古代汉语说“略不”。如“人物略不相睹”(周密《观潮》) 。又如“而旗尾略不沾湿”(同上) 。
〔本来〕古代汉语说“固”。如“我固知齐军怯”(《史记·孙膑》) 。
〔但是〕古人说“然”。如“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
〔罢了〕古人说“耳”(“尔”) 或“而已”。如“俘虏为盗耳”(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又如“无他,但手熟尔”(欧阳修《卖油翁》) 。又如“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 。
由此看来,古今词义的差别是很大的,我们不能粗心大意。如果我们把古书中的“走”看作今天普通话的“走”,把古书中的“睡觉”看作现代语的“睡觉”,等等,那就误解了古书。这是初学古代汉语的人应该注意的一件事。
(二)读音和词义的关系
一个字往往有几种意义。有时候,意义不同,读音也跟着不同。在现代汉语里,已经有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更多些。下面举出一些例子来看1 。
〔长〕长幼、首长的“长”应读zhǎng。如“长幼有序”(《荀子·君子》) 。又如“推为长”(徐珂《冯婉贞》) 。
〔少〕年轻的意义应读shào。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
〔中〕射中、击中的“中”应读zhòng。如“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欧阳修《卖油翁》) 。
〔间〕用作动词,表示夹在中间或夹杂着的意义时,应读jiàn。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林嗣环《口技》) 。
〔横〕用作横暴、横逆的意义时,读hèng。如“义兴人谓为三横”(刘义庆《世说新语·周处》) 。
〔奇〕用来表示零数的意义时,读ji。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魏学洢《核舟记》) 。
〔好〕表示喜欢的意义时读hào。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好为《梁父吟》”(《三国志·隆中对》) 。又如“好古文”(韩愈《师说》)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 。
〔属〕古书中“属”字往往有嘱的意思,也就读zhu。如“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
〔汗〕可汗的汗读hán。如“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
〔骑〕用作名词时旧读jì,当“骑兵”或“骑马的人”讲。如“翩翩两骑来是谁?”(白居易《卖炭翁》) 。
〔咽〕用来表示低微的哭声时读yè。如“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杜甫《石壕吏》) ,用来表示咽喉时读yān。
〔亡〕用作“无”字时读wú。如“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愚公移山》) 。
〔度〕解作测量时读duó。如“先自度其足”(《韩非子·郑人买履》) 。又如“度简子之去远”(马中锡《中山狼传》) 。
〔说〕解作游说时读shuì,如“说齐使”(《史记·孙膑》) 。解作喜悦时读yuè,同“悦”(见上文) 。
〔数〕解作屡次时,读shuò。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几死者数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
〔号〕用作动词,解作叫喊或大声哭的意义时,读háo。如“谁之永号?”(《诗经·魏风·硕鼠》) 。又如“阴风怒号”(范仲淹《岳阳楼记》) 。
〔旋〕用作副词时读xuàn。如“旋斫生柴带叶烧”(杜荀鹤《时世行》) 。又如“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徐珂《冯婉贞》) 。
〔将〕用作名词时读jiàng。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于是乃以田忌为将”(《史记·孙膑》) 。用作动词时,如果当“率领”讲,也读作jiàng。如“自将三千人为中军”(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
〔几〕解作差点儿的“几”字读ji。如“几欲先走”(林嗣环《口技》) 。又如“几死者数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
〔予〕当“我”讲的“予”读yú。如“瞻予马首可也”(徐珂《冯婉贞》) 。当“给”讲的“予”读yu。
由上所述,可见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字两读只是声调的差异。例如多少的“少”读shǎo(上声) ,老少的“少”读shào(去声) ;中央的“中”读zhong(阴平) ,射中的“中”读zhòng(去声) ;横直的“横”读héng(阳平) ,横暴的“横”读hèng(去声) ,等等。除了声调不同之外,声母、韵母完全相同。但也有少数情况是声母不同的,如长短的“长”读cháng,长幼的“长”读zhǎng;或者是韵母不同的,如制度的“度”读dù,测度的“度”读duó;或者是声母韵母都不同的,如解说的“说”读shuo,喜悦的“说”读yuè(这些字在声调上有同有不同) 。
有些字,同一个意义也可以两读,例如观看的“看”,既可以读阴平,也可以读去声。今天我们把“看”字读去声,但是读古典诗词的时候,为了格律的需要,有时候也还该读成阴平。如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又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中“看”字都该读kān。毛主席《菩萨蛮·大柏地》:“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其中“看”字也该读kān。这和词义无关,但是和一字两读有关,所以附带讲一讲。
(三)用典
用典,就是运用古书中的话(典故) 。作者常常不明说是用典,但是读者如果古书读多了,就懂得他是用典。有时候,我们必须懂得那个典故,然后才能了解句子的意思。现在举出一些例子,并加以说明。
〔并驱〕《诗经·齐风·还》:“并驱从两狼兮。”蒲松龄《狼》:“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按,《诗经》原意是两人并驱,追赶两狼。蒲松龄活用这个典故,说成“两狼并驱”。
〔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意思是说,你们看着我的马头的方向,跟着我去战斗。徐珂《冯婉贞》:“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按,这也是活用典故,那时冯婉贞并没有骑马。
〔修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修门,指楚国首都郢的城门。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这里文天祥指的是南宋临时首都临安的城门。
〔下逐客令〕李斯《谏逐客书》:“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史记·李斯列传》:“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这里文天祥活用秦始皇下逐客令的故事,指维扬帅李庭芝不能相容,下令要杀他。
〔号呼靡及〕《诗经·大雅·荡》:“式号式呼。”《小雅·皇皇者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乌号肃慎〕《淮南子·原道》:“射者扞乌号之弓。”《国语·鲁语》:“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八蛮,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弩。”马中锡《中山狼传》:“援乌号之弓,挟肃慎之矢。”
〔外囊脱颖〕《史记·平原君列传》:“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马中锡《中山狼传》:“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异时倘得脱颖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按,这里马中锡活用毛遂自荐的故事。“使我得早处囊中”,指东郭先生让狼躲进口袋里,“脱颖而出”,指赵简子走后,狼从口袋里出来。
〔生死肉骨〕《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注:“已死复生,白骨更肉。”马中锡《中山狼传》用了这个典故,见上条。
〔跋胡疐尾〕《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马中锡《中山狼传》:“前虞跋胡,后恐疐尾。”
〔猬缩蠖屈〕〔蛇盘龟息〕皮日休《吴中苦雨》:“如何乡里辈,见之乃猬缩!”《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 也。”《后汉书·安帝纪》:“又有蛇盘于床笫之间。”《抱朴子》:“粮尽,见冢角一物,伸颈吞气。试效之,辄不复饥。乃大龟尔。”马中锡《中山狼传》:“猬缩蠖屈,蛇盘龟息。”
〔多歧亡羊〕《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马中锡《中山狼传》:“然尝闻之,大道以多歧亡羊。”按,这是引用《列子》原文,所以说“尝闻之”。
〔守株缘木〕《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马中锡《中山狼传》:“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缘木乎?”按,这是“守株待兔”“缘木求鱼”两个成语的结合。
古书用典的地方很不少。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为了照顾中学水平,不选典故太多的文章。将来如果接触古书,还会遇见许多典故。应该体会到:大多数典故都是活用的,如果死抠字眼,那就讲不通了。
(四)礼貌的称呼
在现代汉语里,人称代词“您( nín) 是一种礼貌的称呼。在古代汉语里,由于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关系,礼貌的称呼规定得很严,而且比现代汉语里的礼貌称呼多得多。第一人称用谦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用敬称。现在分别加以叙述。
1.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就是说话人自称。在古代汉语里,第一人称代词有“吾”“我”“余”“予”等。但是,说话人对于尊辈或平辈常常用谦称。
对君自称为“臣”。如“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在上古时代,对尊辈或平辈,也可以自称为“臣”。如“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膑》) 。汉代以后,也自称为“鄙人”。如“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马中锡《中山狼传》) 。
对尊辈或平辈自称其名。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时候,写作“某”,其实也是自称其名。如“某启”(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正式写信,实际上还是写本名的,只是在起草的时候,为了省事,可以用“某”代本名。因此,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某启”,实际上就是“安石启”。下文还有四个“某”,都是“安石”的意思。
君对臣,自称“寡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称呼。如“寡人无疾”(《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又自称“孤”。这是战国以后的称呼。如“孤不度德量力”(《三国志·隆中对》) 。
2.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就是说话人称呼对话人。在古代汉语里,第二人称代词有“汝”“尔”。但是,在表示尊敬或客气的时候,第二人称常常改用敬称。
臣对君,称“君”(春秋时代) ,称“王”或“大王”(战国时代及后代) 。如“君有疾在腠理”(《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又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称皇帝为“陛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您不会统率士兵,但是您很会统率将军) 。”
对一般人表示客气,称“子”。如《诗经·郑风·褰裳》:“子不我思,岂无他人?”也称“君”。如《三国志·隆中对》:“君谓计将安出?”又称“足下”。如《史记·陈涉世家》:“足下事皆成。”又称“公”。如《陈涉世家》:“公等遇雨。”
对有爵位的人称他的爵位。如《三国志·隆中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又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对长者,称“先生”。马中锡《中山狼传》:“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
对朋友,称其字。古人有名有字,如司马光名光,字君实;王安石名安石,字介甫。尊辈对卑辈,可以直呼其名,如果对平辈,就该称其字,才算有礼貌。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3.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是说话人同对话人说起的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在古代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是“其”“之”等。第三人称也有敬称,这种敬称一般就是那人的身份。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以上所述,只是比较常见的谦称和敬称,此外还有许多谦称和敬称,这里不详细讲了。
1 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读音和意义就不讲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了。
第六章
古代汉语的语法
语法,指的是语言的结构方式。就汉语来说,主要是讲词与词的关系、虚词的用法、句子的结构。在本章里,我们着重讲古代语法与现代语法不同的地方。我们打算分七节来讲:(一)词类,词性的变换;(二)虚词;(三)句子的构成,判断句;(四)“倒装”句;(五)句子的词组化;(六)双宾语;(七)省略。
(一)词类,词性的变换
古代汉语的词类,跟现代汉语的词类大致相同,总共可以分成十一类1 ,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现在分别加以叙述。
1.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叫作名词。例如:
其剑 自舟 中坠于水 。(《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黔 无驴 ,有好事 者船 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
时 大风雪 ,旌旗 裂。(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2.动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叫作动词。例如:
一屠晚归 ,担中肉尽 。(蒲松龄《狼》)
木兰当 户织 。(《木兰诗》)
谍报 敌骑至 。(徐珂《冯婉贞》)
在现代汉语里,动词下面还有三个附类:(1)判断词,即“是”字;(2)能愿动词,即“能够”“会”“可以”“应该”“肯”“敢”等;(3)趋向动词,即“走来”的“来”,“放下”的“下”,“跳下去”的“下去”等。判断词和趋向动词在古代汉语里都是少见的(参看下文第三节),能愿动词则是常见的。例如:
以君之力,曾不能 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
郑人有欲 买履者。(《韩非子·郑人买履》)
尔安敢 轻吾射!(欧阳修《卖油翁》)
3.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状态的词,叫作形容词。例如:
寒暑 易节。(《列子·愚公移山》)
肉食者鄙 ,未能远 谋。(《左传·曹刿论战》)
将军身被坚 执锐 ,伐无道,诛暴 秦。(《史记·陈涉世家》)
4.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叫作数词。例如: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史记·陈涉世家》)
一 桌、一 椅、一 扇、一 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
策勋十二 转,赏赐百千 强。(《木兰诗》)
5.量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的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叫作量词。例如:
距圆明园十里 ,有村曰谢庄。(徐珂《冯婉贞》)
欲穷千里 目,更上一层 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军书十二卷 ,卷卷 有爷名。(《木兰诗》)
孤帆一片 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量词还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是度量衡的单位和其他规定的单位,如“亩”“卷”等,另一种是天然单位,如“匹”“张”等。在现代汉语里,表示天然单位时,数词很少与名词直接组合,一般总有量词作为中介;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天然单位时,数词经常与名词直接组合,不需要量词作为中介。例如“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并不说成“一张 桌、一把 椅、一把 扇、一把 抚尺”。
量词又可以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名量词是“个”“只”“张”“把”等。动量词是“次”“趟”“回”“下”等。在古代汉语里,不但名量词是罕用的,动量词也是罕用的。夏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不说“过三次”。又如:
齐人三 鼓。(《左传·曹刿论战》)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 击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客莆田徐生为予三 致其种。(徐光启《甘薯疏序》)
6.代词 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数量词的词,叫作代词。例如:
会长老,问之 民所疾苦。(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 中,意将隧入以攻其 后也。(蒲松龄《狼》)
余 幼好此 奇服兮。(《楚辞·涉江》)
余 将告于莅事者,更若 役,复若 赋,则何 如?(柳宗元《捕蛇者说》)
谁 可使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 终当有以活汝 。(马中锡《中山狼传》)
7.副词 有一类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这类词叫作副词。例如:
度已 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乃 谋曰。(同上)
尉果 笞广。(同上)
皆 指目陈胜。(同上)
吴广素 爱人。(同上)
膑亦 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 与庞涓俱 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史记·孙膑》)
于是宾客无不 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 欲先走。(林嗣环《口技》)
8.介词 有一类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来,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这类词叫作介词。例如:
何不试之以 足?(《韩非子·郑人买履》)
生乎 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 吾。(韩愈《师说》)
叫嚣乎 东西,隳突乎 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乃取一葫芦置于 地。(欧阳修《卖油翁》)
9.连词 把两个词或两个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叫作连词。例如:
与 王及 诸公子逐射千金。(《史记·孙膑》)
既驰三辈毕,而 田忌一不胜而 再胜。(同上)
于其身也,则 耻师焉。(韩愈《师说》)
居庙尝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10.助词 助词附着在一个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上,起辅助作用。在现代汉语里,助词可以分为三类:(1)结构助词,如“的”;(2)时态助词,如“着”“了”“过”;(3)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古代汉语文言文里,时态助词非常罕见(上古汉语没有时态助词),常见的只有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者 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自此,冀之 南,汉之 阴,无陇断焉。(同上)
诸将请所 之。(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以上是结构助词。)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柳宗元《黔之驴》)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以上是语气助词。)
11.叹词 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声音的词,叫作叹词。例如:
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嘻 ,技亦灵怪矣哉!(魏学洢《核舟记》)
以上十一类词可以合成两大类,即实词和虚词。能够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有比较实在的意义的词叫作实词;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也没有实在的意义,但是有帮助造句的作用的词叫作虚词。一般以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为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为虚词。但是代词所指人或事物是不固定的(“他”可以指张三,也可以指李四) ,在古代汉语里,许多代词都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如“其”“之”) ,所以从前的语法学家把代词归入虚词一类。下节讲虚词时,我们也是把代词归入虚词的。
词入句子以后,性质可以改变,如名词变动词、形容词变动词,等等。这叫作词性的变换。现在拣古代汉语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三种词性变换提出来讲一讲。
(a)名词变动词 事物和行为发生某种关系,古人以事物的名称表示某种行为,于是名词变成了动词。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 ,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 其一处也。(林嗣环《口技》)
虎不胜怒,蹄 之。(柳宗元《黔之驴》)
皆指目 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乃钻火烛 之。(《史记·孙膑》)
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孔子师 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韩愈《师说》)
齐威王欲将 孙膑。(《史记·孙膑》)
公将鼓 之。(《左传·曹刿论战》)
策 蹇驴,囊 图书。(马中锡《中山狼传》)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 骨也。(同上)
大喜,笼 归。(蒲松龄《促织》)
(b)形容词变动词 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使某物变成某种状况,叫作“使动”;第二种是把事物看成某种状况,叫作“意动”。
“使动”的例子:
敌人远 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徐珂《冯婉贞》)
(远我,是使我距离远。)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 国家之急而后 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乃出图书,空 囊橐。(马中锡《中山狼传》)
(空囊囊,使囊橐空。)
专 其利三世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意动”的例子:
贼易 之。(柳宗元《童区寄传》)
(“易”,以为容易对付。)
刺史颜证奇 之。(同上)
(“奇”,以为奇特。)
愬然 之。(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c)不及物动词变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是经常不带宾语的动词,及物动词是经常带宾语的动词。拿现代汉语说,“起来”“下去”等是不及物动词,“拿”“打”等是及物动词。在古代汉语里,不及物动词变及物动词也是一种“使动”。例如: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 尉。(《史记·陈涉世家》)
(“忿恚尉”是使尉发脾气。)
臣舍人相如止 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止臣”是叫我不要这样做。)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 大风、挛踠、瘘、疠,去 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
(“已”是使止,“去”是使去。)
君将哀而生 之乎?(同上)
(“生”是使活下去。)
殚 其地之出,竭 其庐之入。(同上)
(“殚”“竭”都是使尽的意思。)
先生之恩,生 死而肉骨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生死”是使死者复生。)
出 图书,空囊橐。(同上)
(“出”是使出,拿出来。)
下 首至尾。(同上)
(“下”是放下。)
又数刀,毙 之。(蒲松龄《狼》)
(“毙”是使毙,即杀死。)
(d)名词用如副词(用作状语) 副词是用作状语的,如果名词用作状语,也就用如副词。例如:
肉 食者谋之。(《左传·曹刿论战》)
而相如廷 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得佳者笼 养之。(蒲松龄《促织》)
有狼当道,人 立而啼。(马中锡《中山狼传》)
猬 缩蠖 屈,蛇 盘龟 息。(同上)
道中手 自抄录。(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将军身 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 而下之。(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以上所讲的词性的变换,是古代汉语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值得特别注意的。
(二)虚词
虚词在汉语语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汉语的虚词和现代汉语的虚词有很大的差别。这里着重讲古代汉语的虚词。虚词不能全讲,只拣重要的、古今差别较大的来讲。我们不打算按词类分开讲,因为有些词是兼属两三类的。我们按音序来分先后,只是为了查阅的便利罢了。我们打算讲18个虚词,它们是:
1.ér而 2.fú夫 3.gài盖 4.hù乎 5.qí其 6.shì是 7.suo所 8.wèi为 9.yān焉 10.yé耶 11.yě也 12.yi以 13.yi矣 14.yu与 15.zāi哉 16.zé则 17.zhě者 18.zhi之
1.而
“而”是连词。它有三种主要的用法。
第一种用法等于现代的“而且”。例如:
国险而 民附。(《三国志·隆中对》)
号呼而 转徙,饥渴而 顿踣。(柳宗元《捕蛇者说》)
中峨冠而 多髯者为东坡。(魏学洢《核舟记》)
但是,不是每一个“而”字都能译成现代的“而且”;有些“而”字只能不译,它只表示前后两件事的密切关系。例如: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 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惑而 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第二种用法等于现代的“可是”“但是”。例如:
此用武之国,而 其主不能守。(《三国志·隆中对》)
舟已行矣,而 剑不行。(《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狼亦黠矣,而 顷刻两毙。(蒲松龄《狼》)
西人长火器而 短技击。(徐珂《冯婉贞》)
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 便捷猛鸷终弗逮。(同上)
第三种用法是把行为的方式或时间和行为联系起来。这种“而”字也不能译成现代汉语。例如:
哗然而 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捷禽鸷兽应弦而 倒者,不可胜数。(马中锡《中山狼传》)
狼失声而 逋。(同上)
除了上述三种用法之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用法,就是当“如果”讲。例如:
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 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徐珂《冯婉贞》)
2.夫
“夫”字有三种主要用法。
第一种“夫”字是助词,它用在句子开头,有引起议论的作用。有“我们须知”“大家知道”的意味。例如:
夫 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史记·孙膑》)
夫 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夫 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晁错《论贵粟疏》)
夫 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夫 羊,一童子可制之,如是其驯也,尚以多歧而亡;狼非羊比,而中山之歧可以亡羊者何限?(马中锡《中山狼传》)
第二种“夫”字是代词(指示代词) ,略等于现代的“这个”“那个”“那些”等,但是语意较轻。例如:
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 狼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故为之说,以俟夫 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予观夫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三种“夫”字是语气助词,表示感叹语气。例如: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蒲松龄《促织》)
3.盖
“盖”字是副词,表示“大概”“大概是”。例如:
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 五六百人也。(徐珂《冯婉贞》)
尝贻余核舟一,盖 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
盖 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同上)
“盖”字又是句首助词,仍带一些“大概”的意味,表示下边说的话是一种带推测性的断定。例如:
盖 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盖 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前赤壁赋》)
“盖”字又是连词,表示“因为”的意思,仍带推测性的断定。例如:
余是以记之,盖 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
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 矣。盖 借寨墙为蔽也。(徐珂《冯婉贞》)
4.乎
“乎”是语气词,表示疑问,略等于现代的“吗”。这是最常见的用法。例如:
若毒之乎 ?(柳宗元《捕蛇者说》)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欧阳修《卖油翁》)
有时候表示反问。例如: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有时候表示揣测,略等于现代的“吧”。例如:
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徐珂《冯婉贞》)
助词“乎”字又表示停顿,没有什么意义。例如:
知不可乎 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前赤壁赋》)
“乎”又是介词,等于“于”字。例如:
生乎 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吾从而师之;生乎 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 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叫嚣乎 东西,隳突乎 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5.其
“其”字是代词,等于现代的“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例如:
帝感其 诚。(《列子·愚公移山》)
断其 喉,尽其 肉,乃去。(柳宗元《黔之驴》)
有时候,“其”字只能译成“他”“她”“它”等,不能译成“他的”“她的”“它的”等。但是这些“其”字及其后面的动词(及其宾语) 只构成句子的一部分,不能成为完整的句子。例如:
未知其 死也。(《史记·陈涉世家》)
(不能单说“其死”。)
其 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不能单说“其闻道”。)
惧其 不已也。(《列子·愚公移山》)
(不能单说“其不已”。)
如果把现代汉语的“他死了”译成古代汉语的“其死矣”,那是不合古代汉语语法的。
“其”字又等于说“其中的”。例如:
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 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 一二扣之。(苏轼《石钟山记》)
“其”字又可以译成“那个”“这种”。例如:
至其 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臣窃以为其 人勇士,有智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蒋氏者,专其 利三世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其”字又是语气助词,放在句子开头或中间,表示揣测等语气。例如:
今其 智乃反不能及,其 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6.是
“是”字在古代汉语里,最普通的用法是用作代词,当“这”“那”讲。例如: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 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是 年谢庄办团。(徐珂《冯婉贞》)
“于是”二字连用,表示“在这个地方”“在这个时候”。有时候,“于是”的意思更空灵一些,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例如:
于是 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徐珂《冯婉贞》)
上文说过,古代文言文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在某些地方,虽然译成现代“是”字(判断词) 似乎也讲得通,仍然应该译成“这”“那”。例如:
是 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样,进也忧,退也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7.所
“所”字是结构助词,它经常跟动词结合,造成一个具有名词性质的结构。例如: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魏学洢《核舟记》)
君子慎其所立 乎?(《荀子·劝学》)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木兰诗》)
可汗问所欲 。(同上)
婉贞挥刀奋斫,所当 无不披靡。(徐珂《冯婉贞》)
“所”字也可以跟形容词结合。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形容词已变为带动词的性质。例如:
莫如以吾所长 攻敌所短 。(徐珂《冯婉贞》)
(“所长”,等于说“所擅长”;“所短”,等于说“所欠缺”。)
“所”字和动词的中间,也可以插进副词或介词。例如:
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 。(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在现代汉语里,没有什么虚词能跟“所”字相当;因此,有时候就沿用古代的“所”字。有时候,人们用“的”字译“所”字,如把“何所思”译成“想的是什么”;有时候,人们用“什么……的”译“所”字,如把“如有所语”译成“好像有什么说的”。这些都只是译出大意,并不是说古代的“所”等于现代的“的”。
“所”字及其动词后面,有时候还可以跟着一个“者”字。例如:
所击杀者 无虑百十人。(徐珂《冯婉贞》)
又可以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例如: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 中。(《史记·陈涉世家》)
名词前面还可以加个“之”字,如“所罾之鱼”等。
特别要注意是“所以”二字连用。古代的“所以”不同于现代的“所以”。古代的“所以”,是追究一个“为什么”,或者说明“为了什么”。例如: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 防邪僻而近中正 也。(《荀子·劝学》)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是为了防邪僻,近中正。)
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老师,是为了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余叩所以 。(方苞《狱中杂记》)
(我问这是为什么。)
此所以 染者众也。(同上)
(这就是染病人多的原因。)
“所”字另一用法是跟“为”字呼应,表法被动。例如:
仅有敌船为 火所 焚。(周密《观潮》)
这种“所”字,在文言白话对译中,也是可以不必翻译的。
8.为
“为”( wèi) 是介词,有“给”“替”“为了”“因为”等意思。例如:
苦为 河伯娶妇。(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愿为 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为”( wéi) 也是介词,跟“所”字呼应,表示被动。
这种“为”字可以译成“被”字。例如:
仅有敌船为 火所焚。(周密《观潮》)
行将为 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为”( wéi) 又是语气助词,用在句末,往往与“何”字呼应,表示反问。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 辞为 ?(《史记·鸿门宴》)
9.焉
“焉”字等于介词“于”加代词“是”。放在一句的末尾。例如: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列子·愚公移山》)
(“无陇断焉”,无陇断于是,即冀南汉阴无陇断。)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荀子·劝学》)
(“蛟龙生焉”,蛟龙生于是,即生于渊中。)
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 。(徐珂《冯婉贞》)
(“伏焉”,伏于是,即伏于森林之中。)
有时候,“焉”字并不表示“于是”的意思,只是用来煞句。例如: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愚公移山》)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 ,或不焉 。(韩愈《师说》)
“焉”字又是副词,表示反问。等于现代的“怎么”或“哪里”。例如:
且焉 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
10.耶
“耶”又写作“邪”,是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问。它比“乎”字语气较轻,略等于现代的“吗”。例如: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苏洵《六国论》)
如果前面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则略等于现代的“呢”。例如:
又安敢毒耶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何忧令名不彰邪 ?(刘义庆《世说新语·周处》)
岂可近耶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 !(毕沅《岳飞》)
11.也
“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语气。在文白对译时,这种“也”字不必翻译,但是在译文中应该加一个判断词“是”字。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道之所在,就是师之所在。)
此,劲敌也 。(徐珂《冯婉贞》)
(这是强大的敌人。)
“也”字也可以解释疑问,说明原因。例如: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同上)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同上)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同上)
有时候,“也”字并非解释疑问或说明原因,而是表示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这些地方可以翻译为“是……的”或“啊”“呢”等。例如: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列子·愚公移山》)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苏洵《六国论》)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时候,“也”字不是用来煞句,而是用来引起下面的分句。例如: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列子·愚公移山》)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惑矣。(韩愈《师说》)
12.以
“以”字的用法颇多,现在只讲四种比较常见的用法。
(1)最常见的用法是用作介词,表示“拿”“用”的意思。例如:
何不试之以 足?(《韩非子·郑人买履》)
以 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愚公移山》)
敌人远我,欲以 火器困我也。(徐珂《冯婉贞》)
(2)作为介词,表示“为了”“因为”“由于”。例如:
吾所以 为此者,以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是“为了”。)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 吾两人在也。(同上)
(这是“因为”。)
以 我酌油知之。(欧阳修《卖油翁》)
(这是“由于”。)
(3)作为连词,表示目的,等于说“来”或“以便”。例如:
吾必尽吾力以 拯吾村。(徐珂《冯婉贞》)
(尽我的力量 来 救我的村子。)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 干仕。(马中锡《中山狼传》)
(去中山 以便求官。)
(4)作为连词,用去同“而”,可以译成“而且”。例如:
就其善者,其声清以 浮,其节数以 急。(韩愈《送孟东野序》)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 周,其待人也轻以 约。(韩愈《原毁》)
13.矣
“矣”字是语气助词,用在句末,等于现代的“了”或“啦”。例如:
舟已行矣 。(《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官军至矣 !(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事急矣 !(马中锡《中山狼传》)
我将逝矣 。(同上)
14.与
“与”字是连词,跟现代的“和”相当。例如:
吾与 汝毕力平险。(《列子·愚公移山》)
尝与 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
“与”又是介词,跟现代的“同”相当。例如:
此犹文轩之与 敝舆也。(《墨子·公输》)
白沙在涅,与 之俱黑。(《荀子·劝学》)
“与其”二字连用,跟后面的“孰若”相应,用来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例如:
与其 杀是憧,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柳宗元《童区寄传》)
“与”又读yú(阳平声) ,后来又写成“欤”。这是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耶”的意思差不多,也可以译成“吗”或“呢”。例如: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有时候,“与”(欤) 又表示一种感叹语气或揣测语气,略等于现代的“啊”或“吧”。例如: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韩愈《原毁》)
15.哉
“哉”是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可译为“啊”。例如:
嘻,技亦灵怪矣哉 !(魏学洢《核舟记》)
在多数情况下,“哉”字与疑问词相应表示反问,但仍带感叹语气。可以译为“吗”或“呢”。例如:
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 ?(马中锡《中山狼传》)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蒲松龄《狼》)
16.则
“则”是连词,表示两件事的先后相承的关系。可以译为现代的“就”。例如:
非死则 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
其余,则 熙熙而乐。(同上)
有时候,“则”字应该译成“那么”“那么……就”。例如: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 幸得脱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十日不还,则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同上)
君将哀而生之乎?则 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 久已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17.者
“者”字是结构助词,它经常附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一般可把“者”字译成“的”。例如:
存者 且偷生,死者 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有时候,译成“的人”更合适些。例如:
募有能捕之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
京中有善口技者 。(林嗣环《口技》)
有时候,“者”字不再能译为“的”,它只是和前面的字合成一个名词。例如:
时墨者 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马中锡《中山狼传》)
向者 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史记·周亚夫军细柳》)
“者”字又是语气助词,用作句末,等于现代的“似的”。例如:
言之,貌若甚戚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柳宗元《黔之驴》)
“者”字又放在小停顿的前面(在书面语言中放在逗号前面) ,表示下面将要有所解释。例如:
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列子·愚公移山》)
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三国志·隆中对》)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开火者 ,军中发枪之号也。(徐珂《冯婉贞》)
如果要解释原因,也可以采取这个方式。例如: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徒以吾两人在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同上)
18.之
“之”字有两种主要用法。一种是用作代词,另一种是用作结构助词。
“之”字用作代词,表示“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但是只能用在动词的后面,不能用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 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韩非子·郑人买履》)
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列子·愚公移山》)
注意:有些“之”字虽可解释为“它”,但不能翻译为“它”。现代汉语在这种地方用“它”就很别扭。这也是古今语法不同的地方。例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 ,貌若甚戚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之”指“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这一件事。)
以吾酌油知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之”指手熟就能善射的道理。)
有时候,甚至前面没有说到什么,也可以来一个“之”。例如:
怅恨久之 。(《史记·陈涉世家》)
人非生而知之 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司马光《赤壁之战》)
“之”字用作结构助词,使名词和前面的词发生关系,略等于现代的“的”字。例如: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 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 厚也。(《荀子·劝学》)
生于高山之 上,而临百仞之 渊。(同上)
有时候,“之”字后面不是一个名词,而是颇长的一个结构,那么,这个结构也该认为带有名词的性质。例如:
则吾恐秦人食之 不得下咽也。(苏询《六国论》)
下文第五节讲到“句子的词组化”时,还要再讲这个问题。
(三)句子的构成,判断句
一般的句子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主语部分是陈述的对象,谓语部分就是陈述的话。例如:
妇 ║ 抚儿。(林嗣环《口技》)
黔 ║ 无驴。(柳宗元《黔之驴》)
主语部分里的主要的词叫作主语;谓语部分里的主要的词叫作谓语。例如:
君之病 ║ 在 肠胃。(《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病”,主语;“在”,谓语。)
公 ║ 亦以此自矜 。(欧阳修《卖油翁》)
(“公”,主语;“矜”,谓语。)
句子里除了主语和谓语以外,还常常要用一些词作连带成分。一般讲连带成分,指的是宾语、定语、状语。
宾语表示行为所涉及的人或物,一般放在动词的后面,如上面所举“抚儿”的“儿”,“无驴”的“驴”,“在肠胃”的“肠胃”。又如:
亮躬耕陇亩 。(《三国志·隆中对》)
老翁逾墙 走,老妇出门 看。(杜甫《石壕吏》)
定语放在名词的前面,用来修饰、限制名词。例如上文所举“老翁”的“老”,“君之病”的“君”。又如:
阿爷无大 儿,木兰无长 兄。(《木兰诗》)
以刀劈狼 首。(蒲松龄《狼》)
状语是动词、形容词前边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例如上面所举“公亦以此自矜”的“亦”“以此”“自”,“晋陶渊明独爱菊”的“独”,“故人西辞黄鹤楼”的“西”。又如:
其剑自舟中 坠于水。(《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于厅事之东北隅 施八尺屏障。(林嗣环《口技》)
儿含乳 啼。(同上)
宾客意少 舒。(同上)
由于谓语性质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三类:(1)叙述句;(2)描写句;(3)判断句。
叙述句以动词为谓语。例如:
诸将请 所之。(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四鼓,愬至 城下。(同上)
描写句以形容词为谓语。例如: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木兰诗》)
夜半雪愈甚 。(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判断句以名词为谓语。例如:
吴广者,阳夏人 也。(《史记·陈涉世家》)
其巫,老女子 也。(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以上所述汉语句子的构成,大多数情况都是古今语法一致的,所以不详细加以讨论。现在只提出判断句来讨论一下,因为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却是大不相同的。
在古代汉语里,判断句一般不是由判断词“是”字来表示的。最普通的判断句是在主语后面停顿一下(按现代的标点是用逗号表示) ,再说出谓语部分(即判断语) ,最后用语气词“也”字收尾。例如: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周密《观潮》)
(浙江的海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有时候,主语后面加上一个“者”字,更足以表示停顿。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有时候,判断语很短,虽然主语后面加上“者”字,“者”字后面也不停顿。例如:
杨诚斋诗曰“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周密《观潮》)
(杨诚斋诗里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这里的“是”字不是判断词,而是代词,指这样的景象。)
如果主语是个代词,中间一般就没有停顿(按现代的标点不加逗号) ,但是仍旧不用判断词“是”字。例如:
我区氏儿也。(柳宗元《童区寄传》)
(我是区家的孩子。)
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
(这是用谋略攻取的方法。)
谁可使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谁是可以出使的人?)
有时候,句子开头有个“是”字,但这种“是”字不是判断词,而是代词(等于现代语的“这”) 。例如:
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荀子《天论》)
(“是”字都应翻译作“这是”。)
有时候,句子里没有主语(主语省略了) ,只有谓语(判断语) ,更用不着判断词“是”字。例如:
对曰:“忠之属也。”(《左传·曹刿论战》)
(曹刿说:“这种事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柳宗元《黔之驴》)
(那驴是庞然大物。)
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徐珂《冯婉贞》)
(一会儿看见白人头子率领着大约一百名印度兵,那就是英国的军官。)
有两个字能有判断词的作用:第一个是“非”字,第二个是“为”字。
“非”字可以认为一种否定性的判断词,略等于现代语的“不是”。例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为”字可以认为一种肯定性的判断词,略等于现代语的“是”。例如: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 板本。(沈括《活板》)
(五代冯道时开始印五经,从此以后,书籍都是板印的本子。)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 简易。(同上)
(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 神速。(同上)
(如果印数十、数百、数千本,那就是非常快速的。)
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用得上“为”字。例如“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在古代汉语里就很少人写成“童寄为郴州荛牧儿”,而且绝对没有人写成“童寄为郴州荛牧儿也”。
古代汉语里也不是绝对不用判断词“是”字,汉代以后,比较通俗的诗文还是用判断词“是”字的。例如:
翩翩两骑来是 谁?(白居易《卖炭翁》)
(两个骑马的人翩翩而来,他们是谁呀?)
但是,就通常情况说,古代汉语是不用判断词“是”字的。这一点必须特别注意。
(四)“倒装”句
古代汉语的句子和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方式不很一样。有时候,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若拿现代语的句法来比较,觉得用词的次序颠倒了,可以叫作“倒装句”。不过,在古人看来,却并非“倒装”,因为古代这种句法是正常的句法。现在分为四种情况来讲。
1.疑问句 在古代汉语的疑问句里,如果宾语是个代词,它就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
卿欲何言 ?(司马光《赤壁之战》)
(你想说什么?)
客何为 者?(《史记·鸿门宴》)
(这客人是干什么的?)
介词“与”“以”本来有动词性,它的宾语也该放在它的前面。例如:
微斯人,吾谁与 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是这样的人,我跟谁在一起呢?)
何以 知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你凭什么知道呢?)
注意:宾语必须是个代词,然后可以“倒装”。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就不能“倒装”。
2.否定句 在古代汉语否定句里,如果宾语是个代词,它就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古之人不余欺 也。(苏轼《石钟山记》)
(古人不骗我。)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 也。(《三国志·隆中对》)
(当时没有谁承认他能比管仲、乐毅。)
城中皆不之觉 。(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
(城里人都没觉察它。“它”指官兵进城这回事。)
注意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然后可以“倒装”。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式,也不能“倒装”。例如“不闻爷娘唤女声”(《木兰诗》) 不能说成“不爷娘唤女声闻”。“遂不得履”(《韩非子·郑人买履》) 也不能说成“遂不履得”。
注意二:否定词必须是直接放在代词宾语前面的,然后宾语可以“倒装”。如果句中虽有否定词但不是直接放在代词宾语前面,就不能“倒装”。例如: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沈括《活板》)
(不能说成“未盛之为”。)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同上)
(不能说成“不以木之为”。)
3.“是以” “是以”这个词组也算“倒装”,因为“是以”是“以是”的颠倒,是“因此”的意思(是=此;以=因) 。例如:
今在骨髓,臣是以 无请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4.“之”“是” “之”和“是”是使句子“倒装”的一种手段。说话人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去,只要把“之”或“是”插在宾语和动词的中间就行了。例如:
富而使人分之,则何事之 有?(《庄子·天地》)
(富而让人分享,还有什么事呢?)
唯余马首是 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只看我的马头。)
以上所述的“倒装句”都是上古时代的语法。到了中古以后,口语已经变为“顺装”,但是在文人的作品里,这种“倒装句”还是沿用下来了。
(五)句子的词组化
两个或更多的词的组合,叫作词组。词和词并列地联合起来,叫作联合词组,如“工农”。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词组合起来,叫作偏正词组,如“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动词和宾语组合起来,叫作动宾词组,如“战胜敌人”。主语和谓语组合起来做句子的一个成分的,叫作主谓词组,如“人民相信革命一定会胜利”,“我们不知道你来”。
在古代汉语里(特别是上古汉语里) ,主谓词组很少。凡主语和谓语组合起来,往往算是一个句子;如果要使它词组化,作为主语或宾语,还得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上一个“之”字,使它变为偏正词组。例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即患秦兵之来”,若依现代汉语语法,只说“就怕秦兵来”就行了(“秦兵来”在这里是个主谓词组) ;但若依上古汉语语法,“即患秦兵来”不成话,必须说成“即患秦兵之来”(“秦兵之来”是偏正词组) 。我们从古代汉语译成现代汉语的时候,可以省去“之”字不译,只译成“就怕秦兵来”,但是,我们讲古代汉语语法的时候,仍应理解为“就怕秦兵的到来”,看成偏正词组。这又是古代汉语的重要特点之一。
既然古代汉语的主语和谓语结合起来一般只构成句子而不构成词组,那么这种在主语和谓语中间插进一个“之”字的方式也就可以称为词组化。例如: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 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 厚也;不闻先王之 遗言,不知学问之 大也。(《荀子·劝学》)
且夫水之 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 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 无惑也难矣!(同上)
呜呼!师道之 不复,可知矣。(同上)
悍吏之 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岂若吾乡邻之 旦旦有是哉!(同上)
比吾乡邻之 死则已后矣。(同上)
有时候,词组化了以后,并不作为主语,也不作为宾语,只作为不完全句,表示感叹。例如:
医之 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天之 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这是天要我灭亡!我还渡江做什么!)
这种表示感叹的不完全句,中古以后就很少见了。
“其”字的意义是“××之”,所以“其”字的作用和“之”字的作用一样,也能使主谓形式词组化。例如: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 不已也。(《列子·愚公移山》)
(“其不已”是“惧”的宾语。)
秦王恐其 破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破璧”是“恐”的宾语。)
(六)双宾语
在现代汉语“给他书”这个结构里,共有两个宾语:第一个宾语是“他”,因为它和动词接近,叫作近宾语;第二个宾语是“书”,因为它距离动词较远,叫作远宾语。近宾语是个代词,远宾语是个名词。
在古代汉语里,“给他书”可以译成“与之书”。这类结构是常见的。但是,在古代并不限于说“给予”的时候才用双宾语。双宾语在古代汉语里的应用,比现代汉语还要广泛些。例如:
议不欲予秦璧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近宾语;“璧”,远宾语。)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 。(同上)
(“赵”,近宾语;“城”,远宾语。)
问之民所疾苦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之”,近宾语;“民所疾苦”远宾语。)
使人遗赵王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近宾语;“书”,远宾语。)
取吾璧,不予我城 ,奈何?(同上)
(“我”,近宾语;“城”,远宾语。)
双宾语中的近宾语,往往用“我”“之”等字。当译成现代汉语时,可以译为“给我”“给他”“为了我”“为了他”“对我”“对他”等。
(七)省略
古代汉语另有一种结构也显得比现代汉语简单些,那就是所谓“省略”。“省略”是省掉句子里的一个部分,如省掉主语(《晏子使楚》:“对曰:‘〔 〕齐人也。’”) ;或者是省掉一个词。这里我们专讲省略一个词的情况,因为这种省略不但是常见的,而且是容易忽略的。
1.“于”字的省略
动宾词组中,宾语如果是代词(有时候是名词) ,而后面的介词结构是“于”字加名词,那么,这个“于”字往往省略。例如:
西门豹往会之河上。(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等于说“会之于河上”。)
复投一弟子河中。(同上)
(等于说“投一弟子于河中”。)
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徐珂《冯婉贞》)
(等于说“投身于大敌”。)
如果谓语是个不及物动词,谓语后面的介词是“于”字加名词,这个“于”字也往往省略。例如:
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等于说“立于大巫后”。)
如果谓语是个形容词,谓语后面的介词是“于”字加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介词结构表示“在……方面”,这个“于”字也往往省略。例如: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徐珂《冯婉贞》)
(等于说“长于火器而短于技击”。)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同上)
(等于说“火器便于袭远。技击便于巷战”。)
如果谓语是个形容词,而介词结构表示比较,“于”字也往往省略。例如: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柳宗元《童区寄传》)
(等于说“少于秦武阳二岁”。)
2.介词后面代词的省略
介词如果是个“为”字(读 wèi,为着,为了) ,或者是个“以”字,介词后面是个代词(一般是“之”字) ,这个代词可以省略。例如:
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等于说“为之具牛酒饭食”。)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等于说“愿为此买鞍马”。)
愿以闻于官。(柳宗元《童区寄传》)
(等于说“愿以之闻于官”。)
所谓“省略”,其实只是习惯上容许的另一种结构,不能理解为非正式的、例外的。“为具牛酒饭食”,并不比“天子为之具牛酒饭食”更少见,“愿以闻于官”并不比“愿以之闻于官”更少见。“于”字的省略,也同样不能理解为非正式。
本章讲的是古代汉语语法,特别着重讲了古今语法不同之点。为了便于初学,叙述得特别简单。如果要深入研究古代汉语语法,还要看一些专书。
1 关于词类,这里的说法和我主编的《古代汉语》略有不同,因这里要与中学语文课本的说法取得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