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眠
不眠有努力不眠。無心眠。及不能眠。(因疼痛瘙癢等)眠之不能久者。多為狂者之症狀。當於次條論之。因疼痛瘙癢等而不能眠者亦有種種。傷寒論、金匱要略中言及不眠之方有五。
梔子豉湯(發汗吐下之後。虛煩不得眠。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
酸棗仁湯(虛勞虛煩不得眠。)
乾薑附子湯(下後復發汗。晝間煩躁不得眠。夜間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
豬苓湯(少陰病。下痢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
皂莢丸(咳逆上氣。時時唾濁。坐不得眠。)
上列五方中。末二方因咳而嘔渴、或咳逆上氣而不得眠。在本章之範圍外。通觀其他三方。為發汗吐下之後云云。虛勞云云。下之後虛煩云云。對於最初或汗吐下者排除病毒不留體內。反覆丁寧。要之從證驅逐病邪。實為當務之急也。
讝語
傷寒論云。實時為讝語。虛時為鄭聲。鄭聲者。反覆重言。其聲無力而低。精氣虛也。活人書云。病人有讝語。有鄭聲。鄭聲由於虛。宜用溫藥。白通湯主治之。讝語者為實。調胃承氣湯主治之。此不過一例耳。茲舉傷寒論。金匱要略中言及治讝語者共六方如下。
柴胡桂枝湯(發汗多。亡陽讝語者。與柴胡桂枝湯以和其榮衛。通其精液後自愈。)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傷寒。八九日。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讝語。周身覺重。不能轉側者。)
白虎湯(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於轉側。口不仁。面垢。讝語遺尿。發汗則讝語。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或自汗者。)
小承氣湯(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故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則讝語。此以小承氣湯為主。)
大承氣湯(陽明病。讝語。有潮熱。不能納食。而胃中必燥屎五六枚。或有能納食。而屎鞕者。)
調胃承氣湯(或胃氣不和。讝語者。調胃承氣湯與之。)
統觀以上。柴胡桂枝湯與白虎湯亦可以治讝語。則讝語一症即非實證矣。此點先醫論點亦稍有矛盾矣。
狂癇
狂癇。大概起於氣與血之變。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有治方二。
桃核承氣湯(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則愈。)
抵當湯(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之不結胸而其人發狂。以熱在下焦。故少腹當鞕滿。小病自利。)血下乃愈。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鞕。小便不利者。非血證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也。
除上二方之外。又有防己地黃湯。亦系驅瘀血之劑。大有注意之價值。此外可參用讝語條下所揭之方劑。及治心氣不定之瀉心湯等。因讝語亦屬狂之一症。而心氣不定。亦現狂人之徵候也。
桃核承氣湯、抵當湯、均為驅瘀血之劑。前者用於輕症。後者用於重症。似狂者用前者。發狂者用後者。余嘗診一二十九歲之婦人。產後八個月(此期間無月經)而發狂。入精神院而不效。迨後亦經過不少醫師。終於無效。余先以抵當湯與之。不效。轉而用桃核承氣湯(腹證上無桃核承氣湯之證存在)即見輕快。從此一例。可知發狂者用抵當湯。似狂者用桃核承氣湯之區別矣。至於患者大便鞕。小便自利云云。可不拘泥於文字云。
備考
〔本間棗軒之說〕 狂為癇之變證。即腦病也。故多難治者。此有緩急二症。急發之證。及似甚重者。大抵可治。其緩證而似輕者。能治者甚稀。治後亦有一旦復發者。狂者初雖不死。但稀有不死者。熟察其脈證。即可判斷其生死。
急發者名陽狂。其初因思慮過度。日夜不眠。遂致精神錯亂。此證行走漫無定則。有時逾牆越窗。有時登屋。身體輕便自在。若走獄飛鳥。力倍於平常二三倍。往往兩三人不能制止。見人時。不論親疏。往往肆詈漫罵。強制之。則或唾人面。或咬其衣。狀類風犬。有時或歌或笑。或哭或泣。或現恐人捕捉摭手防禦之態。或發被人殺害之疑。有時亦有安靜者。但不能保持其較長之短時間。飲食倍於平常。往往放飯流啜。對於藥品。每認為有毒。不敢嘗試。強與之。則以後雖遇無毒之飲食。亦噤口不敢嘗食矣。眼生稜角之光。舌上作白胎或黑胎。乾燥而煩渴。虛里之悸動高。脈弦數。大便秘結。小便遠者二三日不出。其初小便不秘。下腹亦不急脹。凡悸動高之氣上衝之病人。其小便稍遠。因其一身中之水分。盡被氣化而表散不到膀胱故也。柴胡桂枝幹薑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條云。不腫之證。小便不利者。用牡蠣、龍骨、鉛丹等鎮墜之劑。此亦因上衝而小便不利也。凡陽狂之證。治宜先與吐劑。(中略)服藥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三黃加辰砂湯、大柴胡湯、黃連解毒湯等。渴者用參連白虎湯。(中略)
緩發者即陰狂。其證好閒居獨處。不願近父母妻孥。終日默默若有所思。心氣不定。言語錯亂。有時聞輕微之音。即驚而或躍或走。又處處有慮人誹謗自己之疑。自身作羞愧無可處置之狀。詰之則恨不能刺咽截腹。有時恐人來捕捉。有時懼被人殺害。此名陰症。(中略)
陰狂禁吐下二法及灌水等之攻擊。思慮反覆不止者用半夏瀉心湯加茯苓有神驗。驚怕甚者兼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與寧心膏。夜間眼氣清朗不能稍睡者用酸棗仁湯、溫膽湯、竹茹溫膽湯、加減溫膽湯。(中略)
女子戀愛男子不能達意至於發狂者。名為華瘋。亦名花癲。(華與花通)其證亦有陰陽。可用前之治法。又妊娠中或產後發狂者。其治法亦可用前方。血熱不解者用加味逍遙散。惡露不盡而發狂者可用桃核承氣湯、甲字湯加大黃。或哭或笑或歌或悲者用甘麥大棗湯。(下略)
(按)溫膽湯者。半夏、枳實、甘草、竹茹、生薑、橘皮、茯苓也。竹茹溫膽湯者。柴胡、橘皮、半夏、竹茹、茯苓、香附子、枳實、黃連、人參、桔梗、麥門冬。甘草、生薑也。加減溫膽湯者。竹茹、枳實、橘皮、半夏、茯苓、酸棗仁、黃連、遠志、菖蒲、丹砂、甘草、生薑也。逍遙散者。柴胡、芍藥、茯苓、當歸、薄荷、白朮、甘草、生薑也。
〔有持桂里之說〕 按桂里翁之論。癇中有癡、狂、驚悸、不寢、健忘、奔豚。故其所謂癇。非今日狹義解釋之癇。癇之症狀。千端萬倪。不能一一縷舉。其大者有六。其中奔豚一病。古來雖自別為一病。要之亦癇之一症。此非余之管見。先達之士。已辨之審矣。
參連湯 俄然直視煩悶者。先投此湯。或加吳茱萸或加熊膽汁。
瀉心湯 癲狂癇凡熱實者總用此方。吳山甫云。治心火胸膈實熱而面赤狂躁者。
黃連解毒湯 無可笑處而頻頻為可笑之狀者癇也。此心火也。用此方以撲其焰。其病自止。
大黃一物湯 江州民間所賣之狂藥。即是此藥。此藥非多飲不效。故宜多煎以代茶飲。余嘗得自江州鄉之澤村氏。其後涉獵醫籍。不見是說。最後在邵氏明醫指掌訂補中得見一語云。大抵狂病宜於大吐下。而吐下之效。莫如大黃一物湯云云。又虞花溪亦有癲者吐狂者下之語。因恍然於二症療治之梗概。且悟到癲亦可下。狂亦可吐之理。是在因時制宜而已。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此方以胸滿煩驚為主症。其餘皆為客症。
鵲石散(治傷寒。發狂。或棄衣奔走。或逾牆越屋之病。用黃連、寒水石各等分。細末。濃煎。冷卻後以甘草湯飲服之。每次二錢。)
麥門冬 癇疾其人不實。難於用瀉心湯、鵲石散者用之。此有止逆下氣之效。
風引湯(大黃 乾薑 龍骨 桂枝 甘草 牡蠣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兩)
熱癱癇奇疾也。然亦有奇藥可以療之。所謂詹公之釣。千載之鯉不能避也。
余嘗治一洛西人。年弱冠。久患此症。頭面欹斜。手足攣縮。其狀恰如異形奇態之傀儡。群醫用盡其技。莫之能愈。為期經過二三年。最後求治於余。余以此湯與之。一服即治其半。四五旬後。諸症盡去。復態如常。人咸驚歎不置。小兒之驚癇瘛瘲。(驚癇者搐搦症也。瘛瘲者。手足牽引為或伸或縮之顫振也。以上如腦膜炎之病狀)每日發作數十次者。或亦能用此方救治之。
瓜蒂散
桃核承氣湯
抵當湯
鷓鴣菜湯 治蛔蟲之劑。
酸棗仁湯 酸棗湯(酸棗仁 桂枝 生薑 石膏 茯苓 知母 甘草 人參見千金方)
甘草瀉心湯
竹茹溫膽湯(柴胡 香附 人參 黃連 甘草 桔梗 陳皮 半夏 竹茹 茯苓 枳實 大棗 生薑。治傷寒日數過多。其熱不退。夢寐不寧。心驚恍惚。煩躁。多痰不眠者。)
高枕無憂散(陳皮 半夏 茯苓 枳實 竹茹 麥門 龍眼 石膏。治心膽虛怯。晝夜不睡。)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不寐之人。徹夜一目不眠。如及五六夜。必發狂。如恐其發。亟以此方服之。
甘麥大棗湯
茯苓甘草湯 心下悸者。大率屬癇與飲。此方中加龍骨牡蠣絕妙。此方又可治不寐之症。又凡用酸棗仁湯或歸脾湯不愈者。用此方屢奏奇效。此係余之經驗。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苓桂朮甘湯
真武湯
歸脾湯(人參 茯苓 龍眼肉 黃耆 酸棗仁 白朮 木香 炙甘草 生薑 大棗)
人生經多年之苦志辛勞而致健忘者。此方大有效驗。
牡蠣奔豚湯(牡蠣 桂枝 李根白皮 甘草 可療奔豚氣。從小腹起直撞於胸。手足逆冷者。)
奔豚湯(桂枝 生薑 人參 半夏 甘草 吳茱萸)
蝮蛇起廢丸 因蟲咬或觸毒而起癲癇者。若其人未滿三十歲者。用此方得效。
〔尾臺榕堂之說〕 發狂之陽證者。濕布水有奇效。無濕布之處。可用四斗之桶吊於高棚之上。桶中盛滿以水。將桶慢慢傾側。使水從桶嘴漏下。人下水。水由頭頂灌至兩肩、胸膈可愈。心胸閉塞之症。以瓜蒂散吐之有奇效。煎藥可用甘連大黃加石膏湯、石膏黃連甘草湯、白虎加黃連湯、瀉心加辰砂湯、大柴胡加針砂湯、大承氣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等。急病者。其治亦速。緩症者。則反費工夫。其經有年有月之滯患者多不治。婦女因經閉而起者。可用桃核承氣湯、抵當丸。
〔類聚方廣義〕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三方。所謂治癇家之藥。凡上衝眩運耳鳴。胸腹動悸。夢寐驚起。精神恍惚等之症。或無故悲愁者。亦可從證擇用。
〔蘭軒醫談〕 產後不眠。百治不效。問之病人。覺胸中煞剌煞剌而空虛。以致不眠者。名曰痰飲。系蛔蟲之所為。可與黃連阿膠湯。每藥一碗。用雞子半個。三碗即得安眠。此方用在下血多而不眠者亦有效。但未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