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脈法
凡與人診候,順於平旦寅時,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勻和,氣血未行,令患人端坐齊整方可。看候脈者,榮衛也。榮者,血也,衛者,氣也;血者,標也,氣者,本也。人一呼一吸為一息,叔和云:一息四至,號平和,更加一至,太無疴是,平人之脈也。三遲二敗,是為不及。六數七極,是為太過。凡診五臟六腑太過不及,皆見於寸口吉凶之法也。左手寸口為人迎,右手寸口為氣口,醫中最巧以脈為先,雖未通於九道十邪,且要知七表八里。
診脈下指輕重法
一下指如三豆之重,與皮毛相得者,即是肺脈也。
二下指如六豆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即是心脈也。
三下指如九豆之重,與肌肉相得者,即是脾部脈也。
四下指如十二豆之重,與筋平者,即是肝部脈也。
五下指如十五豆之重,與骨切重按之者,即是腎脈也。
脈體標本
或問人身脈息,何物為體?脈者,人身之氣血,血者,水也,遁相灌溉,循環不息,故名榮衛以為脈也。榮主血也,血者,心家之所出;衛主氣也,氣者,府藏之所生,榮衛二事合,為脈體,又名標本。標者,血也,心也,本者,氣也,衛也。榮行脈中,衛行脈外,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故為脈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一呼一吸為一息,四至號平和,五至為無病也。
左:寸心小腸屬君火(心主血,小腸為受盛之府),關肝膽屬木(肝藏血,膽為清淨之府),尺腎與膀胱屬水(腎與膀胱為津液之府)。
右:寸肺大腸屬金(肺主氣,大腸為傳瀉行道之府),關脾胃屬土(脾主化,胃者水穀之海),尺命門三焦屬相火。
以上男女皆一定之法,更無改易。
金木水土各一位,惟火何獨有二也?蓋有君火,相火放火有二焉。
又曰:男子生於寅,寅,木也,木,陽也,故男子脈盛在關上。關上,陽也。女子生於申,申,金也,金,陰也,故女子脈盛在關下,關下陰也。
又曰:男子從子左行,三十至已。女子從右行,二十至已。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故法取於此也。
又曰:
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一部凡有三候,三三為九候也。人身亦有三部,上部法天,主膈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至臍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三候色脈形
色以候天,脈以候地,形者,乃候地之陰陽也。
《診法經》云:
三候者,浮中沉也。今三候左寸俱數,必主心經熱也,餘部仿此。
浮沉遲數四脈:
浮者,陽也,指下尋之不足,舉之有餘,再再尋之,狀如太過,曰浮。又主裡寒表熱。
歌曰:寸浮中風頭熱痛,又曰:浮而有力為風,浮而無力為虛。
沉者,陰也,指下尋之似有,舉之全無,緩度三關狀如爛綿,曰沉。主氣脹,兩脅手足時冷。
歌曰:寸脈沉兮胸有痰。又曰:沉而有力為積沉,而無力為氣脹。
遲者,陰也,寒也,諸陰為寒,指下尋之,重手乃得隱隱,曰遲。又曰:寸口脈遲,心上寒。
數者,陽也,熱也,諸陽為熱,指下尋之,三關通度按之有餘,舉之甚數,狀若洪弦,法曰數。主風氣伏陽,上衝化為狂病。又曰:緊脈關前,頭裡痛,口寸脈緊,主心下滿痛。
又曰:關前為陽,關後為陰。
又曰:人迎緊盛傷於風(左手關前為人迎),氣口緊盛傷於食(右手關前為氣口)。
又曰:男得女脈為不足(病在四肢),女得男脈為太過(病在內)。
又曰:男子尺脈常不足,女子尺脈常有餘。
診七表脈法歌曰:
浮而指下拈蔥葉,芤即中空有兩傍,滑體往來常不定,弦如指下彈長竿,緊似琴絃張指下,實認輕輕愊愊然,洪舉按之皆盡滿,此名七表腑陽傳。
七診脈:七者三部九候之相,失形氣相得者生,三五不調者疾,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
獨大:三部脈出多入少,與太過相似。病主皮膚壯熱,喘息上奔,五臟之氣壅而並出,不可治。
獨小:三部俱沉細。病主四肢微寒,中膈氣閉,腹沖兩脅氣攻刺痛,不可治。
獨寒:三部皆沉,沉如爛綿,按不知所在。病主伏陽在內,四肢皆冷,陰包陽也,不可治。
獨熱:脈皆洪數,惟寸微壅。病主臟腑有熱,四肢亦然,與疾相似,但獨疾者,驟然也可治。
獨遲:按之三部俱遲。病主氣在膚致有不安。
獨疾:寸關急數,尺微虛者為痰。病主口乾心躁,鼻塞頭痛,感熱之深者,不可治。
獨陷:脈隱在肌骨者。病主四肢不舉,疼痛在骨,陰陽表裡一同,可治。
診八里脈法
一息四至號為遲,緩脈輕沉來往遲,微似細風吹鳳翼,澀若輕刀刮竹皮,輕舉即無,按卻有,伏肉無之骨有之,舉按皆虛名曰濡,弱似浮漚近手時。八里屬陰為臟脈,叔和分別要均知。
知七表為病法
浮為中風芤失血,滑為吐逆實痢別,弦為拘急緊為痛,洪為熱兮腑易治。
知八里為病法
微為氣痞沉冷氣,緩則氣結澀血滯,遲為寒兮伏物聚,濡為氣虛弱筋痿。
九道脈及論證
陽長:舉之有過於本位,曰長。病主陽毒在內,三焦積熱,坐臥不寧,渾身潮熱,足脛疼痛,可汗。
陰短:按之不及本位,曰短。病主陰中伏陽,三焦氣壅,四體思寒,宿食不消,可下。
陰虛:按之甚大無力而遲。病主少力,恍惚驚悸,目昏耳聾,身體煩熱,小兒驚風。左為血虛,右為氣虛。
陽促:按之極數而時止,併居寸口,退則生,加則死。病主積聚氣結於內,氣血留滯結促,非惡脈也。
陰結:按之聚之卻還,或來或去,大小不足。病主臟腑積聚,氣結於內,腸胃疼痛,四肢迷悶,結伏臟積結(浮腑積)。
陰代:按之不動而不來,須臾復動,如有所代而不能自還。病主氣衰亂,為必死之脈,女子得之為孕,老者生少者死(四季得之無害,亦主霍亂。)。
陰牢:尋之即無,按之即有,曰牢。病主胸中滿促,骨肉疼痛,皮膚紅腫,亦為死脈。
陰動:無頭無尾,厥厥動搖,大如豆。病主勞倦,遍身疼痛,男血痢女血崩,為陰陽相搏,陽不勝陰則氣乏,陰不勝陽則血盡。
陰細:脈在皮肉,按之如細細線。病主形容瘦瘁,毛髮枯槁,脛痠髓冷,泄精少力,秋得之無害。
知九道為病歌
長為壯熱短惡寒,虛是多驚促氣煎,結為積聚代魂散,牢為骨痛動虛勞,細為體虛九道病,陰陽錯亂命難逃。
知十邪為病法
雀啄來疾遲,屋漏胃絕無生死,卻有切繩解索時,散結脾死神仙也。難救魚翔釜沸,名伏屍。榮衛斷絕,魂魂飛,土丸細小彈石大,此證送屍。誠可怕,蝦游鬼疰曰傳屍,偃刀脈至最為怪。凡寸口見雀啄者死,關尺見之猶不妨,蝦游解索重病難痊。凡寸口見屋漏不妨,關尺見之重病必死。
診四季脈法
春怕秋脈夏怕冬,季中春脈忌相逢,秋逢夏脈冬逢季,此候須知總是空。
論候認病法
弦緊遲微滿急寒,浮洪緊數熱相兼,濡弱伏沉多氣劣,實芤數澀血風煎,蝦游解索應難差,屋漏雀啄實難痊,四時但知除此外,其餘總是病根源。
論脈體相似
弦緊渾相似,微濡弱一般,緩遲形不異,芤陷體同看,浮洪皆一色,沉伏細詳觀,若非深造者,分別料應難。
又曰:
長與弦相似,短與澀相似,虛與濡相似,洪與緊相似,結與促相似,代與伏相似,牢與沉相似,動與浮相似,細與微相似。
又曰:
浮與洪相似,滑與短相似,實與牢相似,數與促相似,濡與弱相似,緩與遲相似,澀與緊相似,伏與動相似,沉與虛相似。
五臟脈逆順
心脈洪大而散,反見沉濡而滑者,不可治也;腎脈沉濡而滑,反見遲而緩者,亦不可治也;脾脈遲緩而大,反見弦而長者,亦是逆脈也;肝脈弦軟而長,反見微沉短澀者,乃為不順也;肺脈浮短而澀,反見洪大而散者,亦為不可治也。
五臟正經自病
憂悉思慮,則傷於心(其證血脈虛少,不能榮養五臟六腑,宜調其營衛);形寒飲冷,則傷於肺(其證皮聚而毛落者死,可以益其氣者也);沖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於肝(其證筋緩不能自收持,宜緩其中也);飲食勞倦,則傷於脾(其證肌肉消瘦,宜調其飲食,適其寒溫也);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於腎(其證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宜益其精)。
脈有六會
太衝脈(在足大指下節後二寸半陷中是)、太谿脈(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是)、神門脈(在手掌後兌骨之端陷中是)、衝陽脈(在足跗上去二寸陷中是)、尺澤脈(在肘中約約動脈是)、天府脈(去腋肘下身三寸陷中是)。
汗下合宜
陽盛陰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關前為陽,寸盛而尺微也。陰盛陽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關後為陰,寸微而尺盛也。
通真子宜溫汗下歌
弦遲之脈宜溫藥,緊數之時汗最宜,脈若來弦並小緊,此為可下不須疑。
五邪所見脈
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是謂五邪皆同,死命不治。
五脈應象
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是謂五臟之脈。
《經》曰:陽盛則促,陰盛則結。又曰:十二經者,五臟六腑也。十五絡者,七表八里十五脈也。一經則一絡餘三絡者。陰絡即女子之命脈,陽絡者,即男子之命脈。脾之大絡者,即十二經之胃氣也。又曰:夫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痛,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澀則心痛。又曰: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氣相反,故生氣至危,形氣相得,謂之可治。今脈氣不足,形氣有餘,證不相扶,故當危也。危者,言其近死猶有生者。又曰: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形氣不足,脈氣有餘故死。又曰:胃脈實則脹,虛則泄。脈實者,氣有餘,故脹滿;脈虛者,氣不足,故泄利。
脈病相應謂之從,脈病相返謂之逆。尺脈澀滑謂之多汗(血涸而陽氣尚多故汗),尺寒脈細(陰微即下,言尺氣虛少),目裹微腫,如臥蠶之狀,曰水(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居也。故水在腹中者必使目下腫也,當用大橘皮湯等藥治之)。
七方:大、小、緩、急、奇、偶、復。
大方之說有二
病有兼證而邪不傳,醫不可以一二味,治者宜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病有在身半以下而遠者,分兩大而數少,取其氣味專一而不分散也。
小方之說有二
病有在心肺以上而近者,宜分兩微而少服,徐徐呷之是也。病有無兼證,邪氣專一,可一二味而治者,宜君一臣二之小方。
緩方之說有五
病有在胸膈者,宜甘以緩之,取其甘能戀膈也。有凡以緩之,之緩畫比湯散,其氣力難化而宣行遲也。有品件群眾之緩方,蓋藥味眾則各不得騁其性,如萬病丸,七八十味,遁相拘制。有無毒治病之緩方,蓋性無毒則功自緩矣。有氣味薄之緩方,蓋氣味薄則主於補上,蓋補上治上制之以緩,緩則氣味薄也。
急方之說有五
心腹暴痛,兩陰溲便,閉塞不通,病不容候,用備急丹是也。又如中風牙關緊急,漿水粥不入,用急風散之屬。有湯散蕩滌之急方,蓋湯散比丸劑,取其下咽易散而施用速也。有藥性有毒之急方,蓋有毒則能上湧下泄,可以奪病於下而氣力不衰也。
奇方之說有二
有獨用一物之奇方,即單方是也。有數合陰陽數之奇方,一三五七九,以藥味數皆奇也,如君一臣三亦奇數也,故方宜下不宜汗。
偶方之說有三
有兩味相配之偶方,有兩味相合之偶方,有數合陰陽之偶方,謂二四六八十也,如君二臣四君臣六皆偶數也,故偶方宜汗不宜下。
複方之說有二
有二方三方相合之複方,如桂枝越婢一湯,如謂調胃承氣湯加連翹、黃芩、梔子,名涼膈散。又有分兩勻劑之複方,如胃風湯各等分均平也。
十劑: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濕也。
宣劑
宣者,舉世皆以宣為瀉劑,然十劑之中已有瀉劑,何以又重是?蓋宣者升而上也,以君召臣曰宣,義或同此。《內經》曰:「高者,因而越之,木鬱則達之」,豈非宣劑,即所謂湧劑者乎,蓋十劑之中獨不見湧劑,則宣為湧明矣。
通劑
通者,流通之謂也。前後不得溲便,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便,凡麻癉蔚滯經遂不開,非通劑莫愈也。
補劑
補者,五臟各有補瀉,肝實瀉心,肺虛補腎,《經》曰:「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大率虛有六,表虛、裡虛、上虛、下虛、陰虛、陽虛。設陽虛補以附子,陰虛補以大黃、芒硝。」今人往往以熱為補,以寒為瀉,訛非一日,豈知酸苦辛甘鹹各補其臟。《內經》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善補者,病去而進之以穀肉食者,真得補法也。」
瀉劑
《經》曰:「實則瀉之。實者,乃邪氣之作實也。諸痛為實,痛隨利減。」又曰:「中滿者,瀉之於內,大黃、牽牛、甘遂、芒硝、巴豆之屬皆瀉劑也。惟巴豆其性燥熱,不可不慎!恐留毒致生他證,縱不得已而用之,必順致其毒。」今人往往以巴豆熱而不畏,以大黃寒而反畏,庸不知所謂瀉者哉。
輕劑
風寒之邪,始自表入,頭痛身熱,腰脊強。《內經》曰:「宜輕劑以揚之。」《本草》曰:「輕可去實,宜麻黃、葛根、升麻之屬也。」
重劑
久病咳嗽,涎潮於上,咽喉不利,形羸不可峻攻。其藥則以硃砂、水銀、沉香、水石、黃丹之屬,以其體重能鎮縋。《內經》曰:「重者減之,貴其漸也。」
滑劑
《周禮》曰:「滑以養竅,大便燥結,小便淋澀,皆宜滑劑。燥結者,麻仁、郁李仁之類;淋澀者,葵子、滑石之類。其有前後不通,兩陰俱閉,名曰『三焦約』,宜先以滑劑表養其燥,然後攻之則無失矣。」
澀劑
寢汗不已,澀以麻黃根、防己、牡蠣;滑泄不已,澀以豆蔻、白礬、木賊、烏魚、粟殼,凡酸味亦同乎澀;喘嗽不已,韭汁、烏梅、寧肺膏皆酸而澀也。然此數種當論其本以去其邪,不可專以澀為萬全也。
燥劑
積寒久冷,食已不飢,吐利腥穢,屈伸不便,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此為大寒之故。宜乾薑、良薑、附子、胡椒輩以燥之。然非積寒之病不可用,用不對證變為血泄、血溢、大枯、大涸、溲便癃閉、聾瞽跋弱。若曰病濕者,則以白朮、陳皮、木香、防己、蒼朮皆能除濕,亦燥之。平劑若黃連、黃柏、梔子、大黃之苦皆能燥濕,此《內經》之本旨也,與世相違久矣,嗚呼!豈獨姜附之專方為燥劑乎?
濕劑
濕與滑相類,其間少有不同。《內經》曰:「辛以潤之,蓋辛能走氣,能化液者也。芒硝性雖咸,本屬真陰之水,誠濡枯之上藥也,人有枯渴皴揭之病,非獨金化為然,蓋有火以乘之,非濕劑莫能愈也。」